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不后悔

之前常对女儿说,要过不后悔的人生。我当然也是这样自我要求的。不过逐渐意识到,不后悔的字面意思过于简单,而潜在含义又太多,就这么随口说出来,实在太草率了。尤其对年轻人,不后悔其实是更容易的事——相比反省而言。

仔细想来,我想传达的无外乎还是:「人生在世,要活得无愧于说:此生确曾活过」。这样的人生之所以不后悔,不是倔强地拒绝反省,而是在抉择之前保持自我觉察,追问自己的真实心意,明确要承担的后果。不是无视过错,而是在犯错之后正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行动之前深思熟虑,行动之后坦然面对。

说得再详细也不够,人生总要自己踩实了脚步真正活过一回才能透彻。从这个角度来说,女儿倒也不必太在意我的意见吧,只要妳也在找自己的路就好。

fin.

热力图

文章更新热力图

类似的热力图,我最早是在 GitHub 看到的,用来展示开发者的更新频率。现在看到不少博客也做了这种小组件:就是从当前日期向前追溯一年,每一天显示成一个灰色的小方块,如果当天有文章发布,就显示成浅绿色,如果当天发布的文章不止一篇,就显示成深绿色。我想了一下,用 Hugo 的模版系统,加上一点 CSS 做布局和显示优化,应该就能实现,动手试了一下,果然效果还算可以。目前可以在首页看到实际演示。

fin.

荒野机器人

我是工作狂,但是工作忙碌到一整天没法自顾的时候,总感觉这一天像是虚度了。我当然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也很困惑,为什么做喜欢的工作还会感觉虚度光阴?

晚上下班去接女儿放学,一路听她叽叽喳喳,回家洗漱结束,坐在床头,说服自己再看一部电影吧,就看了这部《荒野机器人》。机器人和野生动物交朋友,说实话,有点低龄向,不过 100 分钟的观影时间不会感觉虚度。说起来,电影里的机器人萝斯开头时也是满脑子想着工作,在学会用心而不是用大脑来看待世界之后,它的时间才真正有了价值,不管是快乐、满足还是思念、寂寞。电影里有一个小细节,从小灰雁还在蛋壳里到它飞在天上,几次用萝斯的机器人视角记录下一系列成长画面;这种亲情的关切真的很令人感动。

回到自己身上,再热爱的工作,如果忙碌到无法用心去感受,也会变成负担。活着就要用心感受,或者说,用心感受才是活着。

fin.

养生

前几天读到「唯因是梦,尤需真活」,今天读到《健康学习到150岁 - 人体系统调优不完全指南》。如果一件事不利于养生,但对「真活」有益,我肯定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否则怎么算的上真活,半吊子罢了。既如此又何苦费心养生?我倒不至于专和自己的健康做对,想起小时候在漫画书里读到过《世说新语》的片段:

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世说新语·栖逸》

许询喜欢游玩,也有一副强健的体魄能支持他登山涉水。我对自己的身体也是这种期望。不作践身体、适时运动和放松,为那些配得上「真活」的时刻积蓄体力;说白了,健康长寿不是我的追求,我的养生,只是提醒自己避免不健康。

fin.

望明月

无意间看到一个干支纪年和节气相关的机器人账号,心里就想:这些信息或许在文化传承上有些价值,但对现代人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呢?除了有些人会根据节气调整作息来养生之外,我真的想不出什么理由让人多记一份历法。

再去深究时发现,历法背后其实是天体运算,试着搞明白月相计算的时候,我想到个点子:emoji 图标里不是也有月相吗,可以计算出当前月相然后输出一个相应的 emoji,再花一些时间甚至可以用几个 emoji( 🌞 🌍 🌓 )把太阳、地球、月球的实时位置关系粗略地呈现出来。

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嗯,我写这些的时候是想把那份兴高采烈传达给妳的,但是写完也意识到了,的确挺无聊。不过,通过计算能知道曾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出生的那天月亮 40.8% 的区域被照亮,月相是娥眉月 🌒 ……对我来说还是很能产生些遐想的。千百年过去了,月球改变了多少呢?现代世界到处灯火通明,很难见到月光照出的自己的影子了,所以看到影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也不会是月亮;对古时的人们来说,月亮多有存在感啊!是不是现代人的心性难得空明也就是因为早已忘了天空中的月亮呢?

fin.

人人都可以写作

Ironben 谈到 Essay 社区的由来:

Essay 最初源于一个想法:AI 模型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缩影,从今往后,会不断吸收我们产生的数据, 如果有一个公开的地方能记录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存在事实就会永远被人工智能留下。但自己文笔不好,每次写博客都没能坚持下来,所以 Essay 上线了。最初的想法无从验证,但我想就这么一直写,漫无目的写,寥寥几笔也行,记录我见过的景,遇到的人,读过的书、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闪过的念头…,往后每年将一整年的记录打印成册保存下来。
可能某天,会有人读到我的文字,脑子里会见到我见过的景,遇到我遇见过的人、读到我读过的书…,无论我在还是不在。

乍听颇有些浪漫,类似之前听过的,构成人体的原子都来自死去的恒星。不过,以我的粗浅了解:AI 输出的文字基于概率,「我」后边是跟着「爱」还是「饿」,是它统计数据库里的样本计算出来的最可能的选项。妳写的东西的确是会影响 AI 表现,但人类可以自傲的是,活出,另一种,可能性,而不是重走过往所有人生样本统计出来的最可能的选项。妳存在过,何必期待被人工智能留下?留些空间给后人想象吧:曾经有个人活过,那是一段人工智能无法记录的鲜活人生。

所以文笔好不好有什么重要呢?Essay 里可以写的东西,博客都可以写,「就这么一直写,漫无目的地写,寥寥几笔也行,记录我见过的景,遇到的人,读过的书、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闪过的念头」。

fin.

黄粱梦

黄粱梦、南柯梦,人生如梦,耳熟能详——名利过眼云烟,不要执迷不悟。不过前几日翻书,读到芥川龙之介也写过一篇《黄粱梦》,借了黄粱梦出处《枕中记》中的故事背景,只不过在芥川笔下,卢生并没因为黄粱一梦而放下执着与热情,而是目光炯炯地说「唯因是梦,尤需真活」。

眼下的生活让人充满无力感,许多人都接受了无奈陷于「垃圾时间」的命运,选择「躺平」。人生原本就不只是追求别人口中的上进,躺平未尝不可。或许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重新理一理头绪,怎样才能活得真正让自己满意。「人生在世,要活得无愧于说:此生确曾活过。」

fin.

独立思考

前几天店里有两个年轻朋友聊天时起了点小争执,都认为对方是被洗了脑,而且都劝对方要学会独立思考……悄悄旁听他们对话的过程是很有乐趣的。不过我在心里也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独立思考呢?如何才能做到独立思考?

其实我有时会觉得思考这个词被神化了,多么独特的能力似的——不过或许这也说明思考的稀缺吧。而我希望每个人都知道,思考并不是凭空诞生又独立存在的能力,也不是上天赋予给了少数人的。谁都可以思考。要评价中国正在和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把事实真相、来龙去脉,一件一件挖掘出来,摊开在眼前,结论和观点,不需要什么高深莫测的思考,可以说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出来。

说回独立思考这个概念吧。限于能力,很多概念我总结不出,只能用排除法来接近。我现在知道的是,独立思考虽然强调独立,但固执己见肯定也不算独立思考,听取别人的观点并且去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依据,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搜集材料怎会嫌多;抱着结论不放肯定也不算独立思考,随着我们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和收获的变化,结论难免会有不同,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认识这些变化也该是独立思考的一部分吧。

fin.

云上贵州的 iCloud 共享相册无法公开共享

我一直和家人使用 iCloud 共享相册来备份一些合照,每个人用自己手机拍摄的照片汇总起来就有了更完整视角的记录,它又不占用自己手机和 iCloud 的空间,所以算是挺实用的方法。而且,如果想把共享相册临时分享给其他人查看,只需打开相册的公共网站开关,就能得到一个网址,通过浏览器就能查看相册。前几天有这样的需要,于是复制了链接发过去,结果对方反馈说浏览器里显示的是 iCloud 找不到该网页。我这才后知后觉地知道,原来早在 2022 年就有网友发现「由于当地法规,这个功能在中国不再可用」了。

fin.

噩梦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偶尔会从梦中惊醒,倒不是梦到什么恐怖的画面,而是无比清晰的我自己的脸:与人争吵甚至斗殴时愤怒而狰狞的脸,逃避责任时怯懦且畏缩的脸,行不义时狂妄又扭曲的脸……明知是对的却没有去做的事,在白天让我抱憾;明知是错的却还是做了的事,则在梦中历历在目,真实得令我不知如何面对。于是现在我时常会给自己鼓气:勇敢去做,不留遗憾!同时又下意识地想,此时虚空中的相机会抓拍到怎样的一张脸呢。余生梦还很长,不体面的脸,多一张也不想再见了。

fin.

近来

工作起来虽然依旧感觉不吃力,说实话生意就那样而已原本就也累不着我,但是最近每天早上起床都感觉,经过一夜自认还算高质量的睡眠之后,竟然时常都恢复不到充沛昂扬的状态。不求如年轻时那般鲤鱼打挺一跃而起,但就连前些年伸个懒腰就能赶紧爬起来去做睡前已计划好的事的那种劲头,现在似乎也都消散无踪了。这就有些令我苦恼!妳想,这不就类似于打开手机的状态页面,猛然发现电池健康度已经不到 90% 了;一时间倒也说不上就有严重影响,但总归是不如以前了吧!

回看我的博客,想必会看到好多关于衰老的记录。今天发现这个地方变了,明天发现那个地方不如从前。呜呼,希望在我整理思绪写下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得些觉悟:如何去改善现状或者如何与之共存。

fin.

寡淡?

我店里的咖啡偶尔会被新来的客人抱怨寡淡。我不介意被批评,但要做解释说来话太长。想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朋友曾跟我讲过的遭遇,他带了一些包装精美的礼品去探望亲戚时,对方带着满脸亲切的笑容说他怎么这么虚伪。那个亲戚显然是望文生义了,或许是「精美包装」和「务虚」之间的联想让虚伪这个词脱口而出,我们都知道,他想说的很可能是「客套」。近二十年工龄的咖啡师还是有这点信心的:此处的「寡淡」和「虚伪」情况类似。倒不是说这评价当中不含批评成分,但我猜客人要批评的是浓度淡而不是风味寡。

所谓浓度淡,是刻意为之。如果对我有些了解,大概会知道我向来主张清淡饮食来保持味觉敏锐。每天都喝的咖啡,自然更没道理做得过分浓烈。而且这份主张有客观标准:通过调整研磨度和萃取曲线等方式,确保咖啡的 TDS 浓度始终保持在 1.2% 左右。这个浓度值或许和流行的商业咖啡品牌的出品相比是低的,但就欣赏咖啡风味而言,则更适宜。简单说,他人口中的淡,其实是我主张的适宜浓度。在合适的萃取程度下,让一杯咖啡的浓度保持在 1.2% 左右,不但不「寡」,且正适合风味舒展,呈现分明层次。更高浓度的确能让舌头体会更集中、强烈的感受,或许这很能顺应当下生活的快节奏,不必特地分心去辨析饮品中的风味层次,只管享受刺激。但浓度过高必然导致的苦味,是我极力避免的,更别提一味追求高浓度就很容易出现过度萃取的问题……

而且,还是会有人愿意慢下来放松身心的吧,我把店铺开在二楼,一楼只留一个不起眼的门洞,搞得不少新客人找不到地址,也正是为了提供这样的场所。所以这里的咖啡不应该是浓烈到会让人无法松弛神经的。咖啡不是非得喝出什么风味才好;从淡雅的咖啡中品尝千般滋味,在宁静生活中感受喜怒哀乐,都是我想传达的态度。

fin.

记录、记忆、故事

这个借助 AI 实时将生活场景转换为旁白的项目给我的感受是,听着 AI 平淡的语调不间断地描述自己眼前的景象——不见得准确,甚至可能有些离谱——可以说有一种荒诞的趣味,像是走进了黑色幽默电影里。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16 期在介绍这个项目时提到了特德·姜的一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不过我想到的是特德·姜的另一篇小说《双面真相》(The Truth of Fact, the Truth of Feeling)。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听过一次报告,主题是个人计算的未来。发言人指出,有一天,对你生命中的每个时刻进行连续不断的视频记录将成为可能。这是个大胆的主张——当时,硬盘空间昂贵得不适合存储视频——可我发觉他说得没错:最终你可以记录一切。尽管我不知道会以什么形式实现,但我觉得它一定会对人类心智产生深远影响。理智上,我们知道记忆并不可靠,但我们很少去质疑它。拥有真正准确的记忆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双面真相》后记

fin.

读这些是不够的

相比于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弄懂 XXX 读这篇文章就够了」一类标题,我自然更欣赏李如一兄截然相反的表述:要理解 Dynamicland 读这些书是不够的。重点不在于几篇文章或者几本书才够,而是或许多少篇多少本都不够。这和人人都能理解新事物并不矛盾,只要不把理解当作一种固定状态而是当作一种持续着的进程就可以。

fin.

追求

年轻时总羡慕别人——某君读了很多书,学富五车太有魅力了;某君弹得一手好吉他,才华横溢令人着迷;……于是为了这些不太纯粹的目的而去读书、学琴。倒不觉得这是坏事,但彼时总会因为追求了却没成效而慌张、失落。过去不愿承认的,现在可以坦然说出口:天赋上的确差得多了。但重点却又不在于此。如果所求的在所做的之外,即便有些收获总还是会怅然若失。某君的魅力或许就来自于读书不为展示魅力,某君的迷人也正是因为醉心于弹琴而全然不知已然迷倒了众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足够,把这些事情做到自己满意就更是幸福;幸福的人总是值得羡慕的吧,但愿每个人都可以幸福。

fin.

容易被忽视的两件事

小时候听故事,结局总是皆大欢喜,故事里的角色「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不曾在故事里见过。于是等到稍长大些,便认为所谓幸福生活,或许比艰难险阻要无聊得多吧,才以至于担心讲出来太枯燥。当我在生活里终于领略了快乐,想把它长久留住,才知道故事里避而不谈幸福,是因为它需要时常自省、用心经营,如此琐碎复杂,不适合放进故事里。

在另一些故事里,刻骨铭心地痛过之后,转眼已过多年,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伤痛,似乎只给故事中的角色增添了胸襟与智慧。以前我会对此耿耿于怀,为什么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为什么没在最悲伤的那刻一死了之;忿忿然以至无暇多想,故事里的人是怎样扛住苦痛活了下来。现在想来那是怎样的时光啊,除了忍受,再无他法;也正因没别的应对,在外人眼里才像是只在转瞬间。

fin.

好奇害死泥鳅

今日有雨,我撑着伞从家里往店里慢慢挪。因为要低头留意积水,忽然间发现路中间的水洼里有条泥鳅!这算是平淡生活里的一件奇遇了吧;我拿出手机记录它。路旁饭馆里的老板看见了,忙过来把它捡了回去。啊呀,我大惊小怪的举动,不知是不是害了这条泥鳅。

fin.

整点报时

不记得为什么把Apple Watch丢在床头有一阵子没戴了,所以当它轻轻震动,我抬起手腕却没看到有新消息的时候,大脑用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然后一瞬间仿佛穿越了时间,回到小时候——某个下午,和煦的阳光穿过玻璃打到窗台边兰花的半边叶子上,像有重量似的,压得一根兰花叶子上下摆动;我盯着那叶子出神,渐渐才听到钟表滴答走时的声响;转头望室内看,靠墙的条案上摆着座钟,条案旁是歪着头靠在沙发上打盹的外公;我侧耳听他的呼吸,平稳而轻柔;突然座钟深处一阵齿轮的咔哒咔哒声打破了安静,接着是咚的一声,我看向表盘……下午一点半,手表沿袭了座钟的整点和半点报时功能,但可能永远也无法像座钟那样,在那一瞬间把周遭人全都连在一起。

fin.

装外宾

读到张爱玲的一篇文章,开篇就写:「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看看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味的事。」想起这些年我常被人说成装外宾,此时也释然了。

多数的年轻人爱中国而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崇拜着神圣的祖国。那么,索性看个仔细罢!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观光一番罢。有了惊讶与眩异,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爱。
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1940年代的文章,此时读来并不觉得过时。我想这和鲁迅先生「从来如此便对吗」的发问也相通。并不是遵守从来就有的规矩不做所谓外宾才是对的,「有了惊讶与眩异,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爱」。

fin.

悉达多

黑塞这本《悉达多》开篇不久,写到悉达多不无嘲讽地说佛陀的「学说中最优秀的成果,我们早就品尝过了」,我就开始觉得有些讨厌。随后,这位悉达多又多次表现出对人、对事、对世界运行的方式的蔑视,仿佛他已经看透了一切,众人皆醉他独醒,但现实是,他一次次以为自己的内心什么死去了、什么新生了,然而还是会一次次重蹈覆辙。随着阅读进度增加,书本像是会聆听,把我心里的那些蔑视和嘲讽,逐个化解。从某个段落开始,悉达多从天赋过人的年轻婆罗门,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然后又从这样的一个普通人,更具体些,成了我自己。芸芸众生值得同情,而我自己,我当然是想说我能理解。不过,当我想说能理解的时候,当我想说读懂了《悉达多》的时候,不正是回到了它的开篇吗?就像是在说这本书的「学说中最优秀的成果,我们早就品尝过了」。

悉达多年轻时就离开了家,几乎经历了一生的时间,在老年时,因为自己的孩子的离开,才终于想起当年自己的离开或许也给自己的父母带来了痛苦。可见,有些事情,宏大的学说当中根本没有提及;但这些事情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谈这些疏漏之处,学说本身也无法代替经历和体验,读书,的确有时候让我感受到内心有什么东西死去了、有什么东西获得了新生,有些东西融入了血液成为我的一部分,但是当我遇到具体的事件,能否被这些所学指引着去行动?能否坚定地遵循指引而没有精神上的痛苦?我没有答案,只能去把人生过一遍。

fin.

理想的生活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面各行各业的角色,都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特别当回事。比如说片儿警吧,总见他们一边说话一边整理警服,一刻也不愿多耽搁似的,东街转一圈西家回个访;还有老师,不光是电视剧里,现实中成绩不错但有些顽劣的我,也真的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从头至尾被监督着写过作业。可如今,少见把工作当志业的人了。

可能有人会因此得出错误结论,认为过去人们都穷的时候,生活得才能那样淳朴。我不想用什么地方的人既富裕又生活得恬静来反驳——因为这样就难免要陷入爱不爱国、是不是外国走狗的无聊争辩当中去了。过去之所以有那种生活状态,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心中有希望吗?每个人都不单相信,而且眼见着自己和身边的人,通过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好了起来。而如今,人们心中的希望减弱了,如果不是已经绝望的话。

所以,当我在网上看到几乎全体中国人每天都要吃的食用油出了问题,却还有人悠哉悠哉地评论说「中储粮的油本身又没问题」,仿佛是在讨论远在天边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我在出离愤怒的边缘突然又释然了。这些人,如果有权利去为自己的健康讨要说法,如果有权利要求涉事企业,即便是央企,站出来低头认错、道歉并接受法律制裁,甚至有权利要求获得经济赔偿,他们是不会对自己的受伤害如此淡定的,他们也不会故作理性实则冷漠地说责任在运输司机。然而,现实是,他们已经在过往的经历当中消磨掉了这些原本正常的、支撑着人之为人的、被叫做希望的东西。虽然是自己的生活,但却又好像全都是束手无策的事情,那就冷眼看吧——这些人大抵如此。

虽然都是可怜人,但我还要说,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及的:平庸之恶。洞庭湖堤坝的溃烂又何尝没有平庸之恶的影响?上游强降雨不是没有天气预报,堤坝防护在这个季节理应有应急预案,可现实情况是,身在其职的人似乎并没着急,堤坝孔眼冒水还是放牛的人发现的,而所谓的应急措施,即便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一眼就能看出缺乏常识之处……这是有多少人在冷眼看啊!

多想象一下自己心里的简单的理想生活吧,或许只是踏实工作换得衣食无忧、体面有尊严,或许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束手无策呢?是什么挡在我们和理想生活之间呢?

fin.

我们,是什么

第一次对「我们」这个词产生厌恶感觉是多年前在网络上看到张绍刚在他主持的一档节目里纠正归国的留学生:要说我们这儿,而不能说中国。隐约感觉,在一些人心里,要先表衷心于「我们」,之后才能陈述事实。

这种观念逐渐盛行,在网络上和人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妳说和平的时候,这些人会说我们有仇未报;妳说有差距的时候,这些人会说我们未来可期;妳说现代社会只有尊重知识产权、私产得到保护才能创新科技,这些人强调可不光我们有侵权;妳说某些国家之所以基础设施老旧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法一个人拍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人质问妳,承认我们正崛起、别国已没落,就这么难吗?于是我把「我们」的面目看得更清了些:「我们」耽于过去、迷于未来,却让它的每一员苦在当下;「我们」自傲那些被强加的、嘲讽那些未拥有的,还令它的每一员无力创造那些属于自己的。没有哪个人真正属于「我们」,「我们」总留些说辞可以借由着把某个人踢出队伍痛打一番。成为「我们」的方法,就是服从「我们」。

妳真的希望加入那样的「我们」吗?不如从今天起,观察眼前每个具体的人,带着爱与包容而不是恨和苛责;尊重彼此的同与不同,分享已知,弥补无知;踏在此刻坚实的大地上,避免过去的不幸再发生,亲手创建更好的未来。然后或许以一个幸福的个人的名义,为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喝彩。

fin.

如何抱怨

上次说完星巴克「消费落座」的事儿,转过头第二天就又有了咖啡师拿咖啡粉撒客人一脸以及后来的咖啡师打人那一系列事情。如果跟得太紧像是做时事评论了,我没有那个能力;但只是就这单独一件事来分个对错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一直搁着。

事实上这事也真不复杂,客人是时间紧着急走,店员是工作多人手少。互相一抱怨,小摩擦就升级了。网上讨论的声音分成多种,有说不能惯着这种客人的,有说服务人员就要有服务人员的样子的,也有说资本家不肯花钱多雇员工是在剥削的……大家说得都有些道理。现在突然又说这些,是因为我最近也看到在芯片、航天、基建、公共服务等等话题的讨论中一种强势声音:「承认自己国家强大了这么难吗?」两相对比,有些说不出来的感受梗在心里。

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更应该这样问吗:承认对方值得尊重这么难吗?至于国家,为什么,须要,承认它强大呢?政府不事生产、不创造财富;是妳和我,我们生产、消费,供养着政府,使得它有资源可用。做出成绩是理所应当的,没做好是对妳我的辜负。为什么不可以抱怨呢?归根到底,为什么那个客人——事实上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会急匆匆奔波?为什么打工者会忙碌到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企业会走压榨人工这种饮鸩止渴的路?为什么人们不能慢下来享受生活,为什么企业不能造福一方?这些,都可以并且应该抱怨:国家出问题了,政府应该承担责任!您可能会讲,那岂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抱怨政府了吗?恭喜您,关于如何抱怨,您总算找对了方向。

fin.

感谢星巴克

多年来我一直说,作为从业者,对星巴克的态度多半是感谢。2009 年我的咖啡馆开张之后的许多年里,顾客都寥寥无几,把泡咖啡馆描绘得多么贴近生活,都没什么收效。倒不是说独立小店长着一张不可信的脸,而是声量太小,认同这个观点的人未必听得到,听到的人里又有不少人不认同——咖啡馆是相亲的地方;咖啡馆应该有单间;咖啡馆可以抽烟打牌……许多人始终这么认为。

星巴克开到我们这个小城市的时候,有朋友替我担心竞争压力,我反过来安慰——在我没为此事感觉疲倦之前——独立咖啡馆和星巴克不在同一片海域,它像是一艘大游轮,会让人们知道可以出海,但是喜欢坐游轮和喜欢摩托艇、潜水艇、小舢板、古董船……并不冲突。果不其然,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咖啡馆在我们这个城市渐渐多起来,我的店,因为「历史悠久」,经营状况如我所料是有好转的。而且客人们已经大致上了解,咖啡馆里可以只是坐着喝杯咖啡聊聊天,消磨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身心。

在我的观念里,事物的发展会衍生出许多相应的习俗和趣味,我不喜欢所谓弯道超车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会丢掉这些习俗和趣味。妳要问我细致的因果链条,我没法说出。但是要说「因为一切发展太快了,所以才会有,带着A家的东西去B家吃,惹得B家不高兴的事出现」,我猜还是会有很多人同意吧?毕竟,就算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如果慢下来,一定会出现让各方都相对满意的方案出现,大家都慢慢接受,这就是约定俗成。

这世界没有如果,现在的情况就是,一切都那么快。上一秒,咖啡馆还是所谓小资场所;下一秒咖啡馆随处可见。一方面,人们还抱有一种预期,自己进了门就该被当作上帝或者潜在的上帝,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现实是咖啡馆已经和早点摊理发店没什么区别。不会有人觉得早点摊主或者理发店主要求已经落座的客人赶快做决定有什么不对,但是咖啡馆似乎就不行。如果问我的处理方式,坦白说,我把自认为理应如此的规矩——归根到底就是不要影响到其他客人——写在了大门上、菜单上、小票上,但是具体到某个客人时,我基本什么都不说。原因还是那样,作为独立小店——即便是全市最古老的咖啡馆,影响力是很小的,客人们听到的是「这家店的要求」而不是理应如此。这个时候,星巴克作为在中国有几千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它的做法不见得最妥当,但是无疑是成功地提醒到了我们,因为跑得太快而忽略了一些必要的思考。

fin.

故事之为故事

直到去年之前我都不知道有位克罗地亚裔荷兰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能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找点借口——名字那么拗口,又来自不那么被人熟知的国度;稍微动下脑子就意识到这个借口其实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孤陋寡闻,因为这位作家书里写的可也是我所熟悉的世界,她写中国的民间传说、写日本的稻荷神、写谷崎润一郎……

当然,很合理,毕竟她是作家我是读者,作家必须要涉猎广泛,故事之为故事,就是要摄入、消化、再产出。正如在她《故事之为故事的故事》里提到的,本雅明关于世界文学的一段话:

世界文学就像一条鲸鱼,身边聚集着一群吸盘鱼,像老练的海盗一样。它们附在鲸鱼的身体上,吸食鲸鱼皮肤上的寄生虫。鲸鱼同时是食物、保护和交通工具的来源。如果没有吸盘鱼,寄生虫就会在鲸鱼的身体上定居,它的身体就会散架……我对自己的文学才华不抱幻想。我是一条文学上的吸盘鱼。我的使命是维护鲸鱼的健康。

fin.

难走的路

早上和女儿聊天时提到了某个成功的企业有很多效仿者,我私下生出些感触:不光是那些举世瞩目的大企业哦,我们身边也是如此。妳在商业上就算只是不经意间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必然会有人模仿,但妳拼尽了全力追求美德,多半不会有人哪怕看上一眼。有点让人郁闷吧?我突然想起来,其实孔子早就郁闷过了,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为什么少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因为好色的过程本身就充满感官刺激,念头一动,后续只需跟着感觉走就好了,这是最简单的路。但是好德这条路就难了,人前妳要克己,人后妳要慎独,别人问,得到的那个德,何如?妳没法撒谎说会很快活,只能坦诚:便是有德了。因为追求美德不是为了快活啊,妳想。不想让人太失望,顶多再补一句:有德者少忧。可是忧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它不来之前谁也不会想到它会来。要先让自己受些实实在在的约束,换不回来好处不说,唯一能避免的,还是眼下压根就看不到的忧,这种事怎么会有人愿意干?

不过想象一下我们如果生活在有德之人绝迹的世界,那也太可悲了吧!

fin.

老街

每天上下班经过的一条老街最南头有家老式糕点店,老式是我擅自下的定义,是相对于新派的店面而言。新派是什么样呢,生活在中国北方城市的话大概都会知道——虽不是连锁,但装潢风格统一,就连名字都看上去都相似,像是一群堂兄弟。老式的糕点店就是这一系列之外的店,说起来数量应该不多了,除了我说的这家之外,暂时我也想不起这座小城里哪里还有别家。

老式店卖的东西也带着些老气,核桃酥芝麻棍儿姜丝儿、诸如此类,遇到传统节日还有些应景的小食,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店门口就会支起锅来,小老板现炒现卖料豆子。说他是小老板,是我倚老卖老了,看岁数大约也有三十岁吧。清瘦的青年,精神抖擞的寸头,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因为路过时经常看到他在忙里忙外或是和左邻右舍打招呼,而且他个子又比旁人高出一截,所以印象深刻。昨天晚间打烊后顺着路回家,走到街北头的一家粽子铺,看见店门口有几名妇女和他一起围坐在装满米的大铁盆边包粽子,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晚上见着他。眼前的画面构图高低错落,聊天声起起落落,夜晚凉爽湿润的空气伴着清香,着实让我有些体会到了什么叫醉人。这老街,一天天一年年地沉淀着时间,端午节要到了。

fin.

四十一

这些年我睡眠质量不算太好,我分析了一下,断定这多半是因为衰老。早些年倒头就睡,而现在我的身体,对睡眠条件要求苛刻,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安睡似的,温度高了会燥,温度低了关节都痛。我不为了抱怨而说这些,抱怨只是浪费时间,我是在想,衰老还带来了哪些结果。

丧失提出问题的能力,恐怕也是其一。「为什么?如果不这样会如何?」之类的问题,或许被自问自答过多次,或许被搁置了太久,对答案的期待就淡了,而且也想象不出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答案的问题。一切都不过如此——我们越来越满足于这样的结论。是不是人过中年的爱说教就源于此呢?自己提不出新问题,就转而向年轻人兜售自己的旧答案。说起来,我也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以后要提醒自己,少给「答案」多观察别人的提问方式和角度。写给四十一岁以后的自己。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