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字节跳动发布了一款 AI IDE:Trae

昨天,字节跳动发布了类似 Cursor 的 AI Native IDE:Trae。Trae 目前只有 MacOS 版本,并且默认集成了 Claude-3.5-Sonnet 和 GPT-4o 两款当前行业内最好的大模型。功能方面,Trae 和 Cursor、Windsurf 等产品几乎一样,但不同的是,Trae 对中文用户做了适配,并且免费。

字节跳动去年一直在国内推广豆包 MarsCode,并且市场占有率不错。为什么他们要重新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呢?

我的推断是:第一,字节跳动意识到当前 AI IDE 的战局中,IDE 插件的方式已经全然落后。Cursor 才是新一代的产品。第二,IDE 不会出现中美分区的情况,国内的产品也比必须参与到全世界的竞争中。因为工程师们会选择全世界最好的产品。

过去一年中,绝大多数大厂的 AI IDE 产品都在沿着 GitHub Copilot 的路线前进,它们通过 IDE 插件的方式实现代码智能补全、代码问答等能力。这种方式不能说错,它的优势是工程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使用 AI。
但后来随着 Cursor 的爆火,用户的心智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见识了什么才是更好的 AI 原生 IDE。受限于插件的能力限制,GitHub Copilot 等同类产品的体验和 Cursor 相比,已经有了代际差。

字节推出Trae,这一步棋走得绝对正确。

上周,我曾经统计过当前阶段押注 AI 编程的创业公司情况。粗算下来,至少有 16 家创业公司,他们一起从资本市场拿到了 30 多亿美元的融资,像极了当年的百团大战。可以确定,未来两年内,这个赛道肯定会迎来非常激烈的竞争,直到很多公司弹尽粮绝,或者被收购。

从 VIM、Emacs,到 Eclipse、JetBrains,再到 VSCode。过去三十年时间,大概出现了这三代 IDE 产品。现在我能感觉到,再新一代的产品也就快要来了。毫无疑问,它一定是 AI Native 的。

变化也不只是在 IDE 领域。

企业 IM 领域,以我熟悉的钉钉为例,它几乎已经把大模型渗透到了每个角落。从文档到会议,从 IM 消息到搜索,都能见到 AI 的影子。毫无疑问,AI 就是新的生产力。特别是钉钉年底发布的 AI 助理,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数字劳动力时代的到来。

搜索领域,无论是ChatGPT 这类智能对话产品,还是 Perplexity 这类新一代的 AI 搜索,我们能看到的趋势是,新一代的产品正呼之欲出。搜索领域的游戏规则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改变。

浏览器、心理咨询、图片生成、视频制作、律师咨询、语言学习等等领域也有类似的趋势。技术在变化,变化就会酝酿新的机会。

我不是一个典型的新技术狂热爱好者。过去很长时间,对于媒体动不动就喊出的 AI 颠覆、AI 炸裂的口号,我选择审慎待之,让子弹再飞一会,飞一会就容易看得更清楚。现在,此刻,我觉得时机到了,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思考怎么以 AI 为核心,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

是的,我们已经无须再争论大模型是不是会像元宇宙那样虚晃一枪。不管是从场景,头部公司的投入、VC 的下注情况来看,AI 是 100% 确定的方向。

那么接下来大模型技术会呈现怎样的发展呢?不清楚。带着疑惑,跳到一个更长的历史周期中看,至少能让我们思考问题角度更全面些。过去几年,我们对大模型的类比思考,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把大模型类比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作为新的生产力,它们都需要嵌入到具体的场景之中才能发挥价值。就像当年蒸汽机被应用到采矿、纺织、冶铁工厂,大模型同样也需要嵌入到各种各样的新旧系统中。

蒸汽机应用到千行百业的过程,也是它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缩小体积的过程。这一点今年我们已经充分感知到,模型的调用成本已经比年初时至少降低了十倍,并且,模型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力越来越丰富(比如多模态的发展)。

第二种,把大模型类比为我们刚刚经历过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无论是刚刚提到的工业革命,还是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直接结果都是推动了 GDP 的快速增长。

远的不说,最近这批移动互联网新贵,字节跳动、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公司,书写了多少的创富神话,我们应该都还记得。

经济发展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看到轰轰烈烈的大模型技术,我们确实应该兴奋。只有在变化的年代,这个通道才会被充分打开,甚至是再次打开。

前段时间,和产品经理二爷邱岳聊创业,他说现在我们很有必要把目光放到海外,放到硅谷。当然,这并不代表说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海外的产品,而是说我们要关注海外市场的变化,了解到新的潮流趋势是什么。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很冷,我们能看到的新东西越来越有限。

确实,国内外之间存在信息差。在一线实践的创业者和外围观看的人之间也存在信息差。

墨友体验:

https://note.mowen.cn/note/detail?noteUuid=h6Lvj7q8XyZfjhhEABhKF

2025年1月23日

墨问小程序发布小红书切图笔记功能

如何优雅的发布一条小红书笔记?


小红书的产品逻辑挺有意思的,发图文笔记,只能发 1000 字,更多的内容,就用图片来表达。这个产品策略我猜测早期可能是收 Instagram 影响?不过 ins 是真的成了图片社区,后来有了视频,小红书却形成了独特的笔记形态。

发几百字,剩余的内容用文字图片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就在小红书上流行起来。很多现代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看长文会有心理上的抵触,但一张张翻图片,就和翻书、阅读电子书的方式类似,反而有了沉浸感。

后来公众号的图片模式、视频号的图片模式,都开始支持这种阅读体验。这就带来一个刚需,如何把长文自动切成适合在小红书、公众号和视频号等平台展示的文字图片。

精确一点描述就是,如果你在小红书创作和运营,或使用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图片模式,需要把一篇长文自动切成大概 3 X 4 大小的图片,同时实现智能排版和优雅展示文字。

我调研了一下用户的使用情况,有用记事本切图的,有用网页切的,也有用专门的图片工具生成花里胡哨的图。真没有合适的,而这个需求,不仅切合创作者工具的属性,而且我们自己也要用,我们也在做小红书和公众号、视频号。那就自己做一个放到墨问里不就很香吗?

于是我们新增了一个小红书笔记的笔记类型,创建这个笔记的作用主要是长文智能切图。
长按创建笔记按钮,滑动选中小红书Pro,进入创作页面。


你可以为小红书笔记设置封面、加黑、加荧光笔,设置图片样式(一共十种),然后点击生成多图,唰,见证奇迹的时刻:

如果你也在做小红书、公众号、视频号图文模式,可以试试这个功能。

后续功能敬请期待:)

2024年12月12日13:30:52

4 月以来墨问便签小程序的发布节奏

四月以来墨问发布的新功能:

置顶笔记折叠、标签云、特别关注、个人主页改版、画廊、播客 shownotes、分享图增强、公众号互通、AI 听读、支持微信表情、AI 语音笔记、长按试试、在小程序里打开墨问笔记的超链接、引用样式、墨问 Pro 会员、发视频号等。

8 月新增引用样式、详情页改版、新手势。
9 月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大版本,一步步来。
10 月墨问 Pro 版本上线
11 月付费专栏预览、发视频号
12 增加笔记引用功能……

最新发布的功能在前:

如果你不知道墨问有什么功能,建议收藏

2024年12月9日13:33:13

选择从众,还是走小众路线

今天早上我转了一篇微信输入法的笔记,是望月老师写的。微信输入法现在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之所以今天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为它发了一个新的版本,在新的版本里,微信输入法可以输出花式的英文字体,非常有意思。比如这样:

𝑴𝒐𝒘𝒆𝒏 𝒊𝒔 𝒂 𝒗𝒆𝒓𝒚 𝒈𝒐𝒐𝒅 𝑴𝒊𝒏𝒊 𝑷𝒓𝒐𝒈𝒓𝒂𝒎 𝒕𝒐 𝒖𝒔𝒆.

群里有一位墨友说,因为微信输入法不支持双拼的某一种键盘布局,所以他很不习惯,然后就放弃了微信输入法。

对于工具类产品的选择,我一般会选择大众的产品功能。因为这种功能需求越大众化,它就会被厂商优化得越来越好用,而小众的东西会被逐步放弃掉。

拿输入法来说,早期的时候我们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双拼等等。随着输入法的进化,现在用全拼输入和全键盘打字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和方便,也是输入法里最容易上手的。

正因为最容易上手,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这种输入法,厂商就会不断的花精力优化这种输入法,把它做得更加智能、更加好用。五笔或者双拼输入法的优化程度、支持力度就不如全拼输入法好。

聊起这个事,其实就聊到一个选择上,我们应该从众呢,还是选择小众的东西以彰显自己的不同?还是得看场景。

对于效率优先的事情,我建议大家选用大众的产品和功能。如前所述,它们会被优化得越来越好。

一个程序员选择编程语言,那我肯定会去选择 Java 或者是 Go 这样流行的编程语言去学习,同时去观察 Rust 这种新型的语言会不会有大发展,要不要去储备这方面的知识等等。现阶段肯定是 Java 和 Go 更值得投入时间,如果现在你还抱着 PHP 或 Ruby 这样语言,很可能面临的境地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多大厂已经不用了,它们的语言特性发展得也会越来越慢,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优胜劣汰的道理。

我是一个摄影师,那我肯定会使用 Adobe 公司的工具,比如 Photoshop、Lightroom 这样的软件。因为被大众所用,它的功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们使用这些产品和功能主要是来提升效率,做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一定要去选择大众的东西。

那如果目的是玩儿和娱乐,就没必要选择大众的东西了。

大家都去听 MP3、无损音乐,那我听听黑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在用手机相机拍数码照片,那我去拍胶片,就能获得不同于大众的体验。

在玩和娱乐方面,大众的东西,我们是躲不开的,如果还有些小众产品相伴,就会获得非常不一样的体验和快乐。

这种小众群体如果有一定的规模,也不会被淘汰,我们可以在里面一直玩。去旅行也是,大众的景点大家都去玩,我们也去那些大众的地方就没什么意思,可以发掘一些相对冷门、有趣的地方去玩、去拍照,也挺好。

五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总能发现一些别人去不了或不愿意去的地方。把自己放置在不一样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种,那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时间也都不一样了。但五哥去做冲锋衣,肯定不会憋着去搞特别小众的东西,对吧。

这就是效率优先和娱乐优先在选择上的区别。

在选择中做趋势判断也很重要。

我 2008 年就开始使用苹果的 MacBook Pro,其实是我对这个产品有偏爱,同时看到了 iPhone 的发展趋势。随着 iOS 的发展,Mac 应该会被普及起来。

我自己深度使用了 Mac 之后,发现它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就坚定了这样的判断和信念。然后我就会去使用和推广这样的产品,同时给自己带来影响力。这是一个对趋势判断的例子。在那时可能是小众的,但是在未来有可能变成流行的东西。

比如 Rust 语言,现在这款编程语言相对还是小众的,但是未来随着它对芯片和高并发上有更好的支持,会不会成为更流行的语言呢?这其实需要判断。

如果你觉得某一个东西在未来可能成为趋势,现在虽然是小众的,但是投入精力去使用和理解它也是值得的。

那究竟是选择大众还是小众呢?场景优先 😄

这篇使用墨问 AI 语音笔记写的,你也来试试,微信搜索墨问即可。

2024年12月5日

创业两年半,墨问推出 Pro 功能

2022 年 11 月 28 日,我们发布了一款非常简单的小程序,叫做墨问便签。当时我在这个产品上写了一条笔记,叫:墨问便签 demo 版本已经发布,并配了一张图。这条笔记获得了 1400 多次阅读和 260 多个赞,仅此而已。今天,我用当下的墨问重新生成了这张卡片,可以看到这张定制卡片上多了 Pro 会员的标识,是的,墨问这款产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迭代至今,墨问便签有了丰富的笔记展现能力,有多种评论互动方式,有个人主页、付费订阅、AI 语音笔记、AI 听读、画廊和微信群权限等,墨问不仅成了创作者工具,还是微信里的私域运营工具,我们有了近百万用户和几十万用户笔记。数万创作者在墨问获得了收入,最好的创作者收益达几十万元。墨问西东公司也在依托墨问这款工具进行商业闭环。但是还不够。墨问便签发展到现在,工具属性凸显,付费订阅成了工具属性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设计更多的创作功能,比如 AI 写作、AI 知识萃取、双链、丰富的编辑器、赞赏、问答、墨问收音机……通过 AI 能力、存储能力等基础设施,让墨问用户能更好的记录生活、生产作品,并服务自己的用户。这些都需要更多资源。

为了产品良性发展,我们设计了 Pro 会员体系,并开启新的十年之约。我们在当前阶段为 Pro 会员提供了如下功能:50G存储空间/画廊/生成AI听读语音/10分钟AI语音笔记/单篇20000字笔记/无限制的付费订阅/会员定制分享卡片/会员身份标识/以及未来规划中的所有Pro功能。

非会员如果没有大容量的图片和音频需求,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墨问便签做轻量级的创作。并且不会有广告。

我们设计了一个邀请码机制,每个订阅会员在有效期内都有一个属于你的唯一标识码,订阅会员时填入邀请码,邀请人和被邀请人可以分别获赠额外的使用时长,如上图所示。欢迎加入墨问会员。

我的邀请码是:V-RAOQDPY9MQ

订阅:https://note.mowen.cn/note/vip?inviteCode=V-RAOQDPY9MQ

创业维艰,静待花开。

2024年12月1日14:13:18

关于小程序,2017 年的时候,我还写过这么一段话

墨问现在成了我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未来才会迭代出足够满足一个知识库的需求。现在几乎所有笔记类的软件都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我只用墨问。

昨天查笔记的时候,我发现了 2017 年写的一段话:

关于小程序,现在依然是我看不懂的一个领域。我自己用的不多,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认知偏差,我不说小程序到底有多大用,我个人理解是,小程序是微信延展业务领域的有效补充,是工具,而不是 App。

微信不是一切,自然小程序也不是。

我为什么很少用小程序呢?因为有其他更好用的 App 啊,购物我会打开亚马逊京东和天猫,读书我用微信读书多看豆瓣阅读,导航用地图 App,叫车用滴滴,协作用钉钉,写作用 Ulysses,笔记用 Evernote,听音乐用原生音乐或网易云音乐,付费圈子用小密圈,看专栏用得到和豆瓣时间,看艺术品用 Google 的 Arts&Culture……

在我看来,无论是 iOS 还是 Android,移动平台上的 App 生态越来越丰富了,而不是越来越单一。所以小程序的使命是不是更多的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应用场景,而不是取代那些优秀的原生 App 呢?

那时候的认知就这么点 🤏

两年前我们团队成了小程序从业者,相对于 2017 年,时间过去了七年,小程序完全成了一个成熟的生态,我的认识也 totally 不一样了。

在深度使用小程序之后,我发现小程序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产品特性:小程序具备在群里传播的能力,在朋友圈传播能力,小程序可以穿透群,可以获取某些群的信息和权限,比如墨问的笔记可以设置为群分享,作者分享到群里,只有该群用户可以阅读。我的 17 年合集卖桃者说就用了这个特性。

这些对用户和开发者都很重要,借助微信群、朋友圈和公众号之间的联动,可以做挺多事情,如果群的信息可以更开放一点,墨问的群笔记可以做的更好玩有趣,并且有用。

还有一点是特别容易被忽视,就是小程序的研发过程。在过去,我们想做一款产品,要做 Web,iOS 和安卓,初始研发团队就很庞大,技术栈也复杂,创业成本高,在没多少投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品还没上线,公司已经完蛋了。

移动 App 的发版也很麻烦,iOS 提审得几天,安卓得发布几十个渠道,用户还不更新,嗷嚎,发了也白发。这会导致你的用户分布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版本里,还会涉及到兼容性。

小程序开发可以随时发版,一般几小时过审。我们最多一天发三次,用户还没啥感知,只要使用,就是最新版本。

使用即更新,使用即传播。小程序的每个版本,只要抵达了用户终端,那个版本都是最新的。你永远可以把最新的功能特性,推给用户,只要你研发、上线,就可以了。这个对于开发者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处。

那小程序的问题是啥呢?用完即走,而且,小程序被藏在微信里,很容易不再打开,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小程序有桌面端,只要你使用桌面端的微信,就可以使用桌面端的小程序,这需要一个普及和培养过程,也期待微信能开放更多更强的桌面能力。

整体上看,移动端小程序和桌面端小程序,基本可以覆盖所有的用户场景。但因为用户习惯和产品自主性的原因,如果资源足够,至少应该把 Web 版本做了,更富裕的话,再去考虑 App。

希望我们也能尽快把 Web 版本交付给大家。Web 端也是可以获取到流量。

所以,在很多阶段里,我们会觉得,嗷,这下我可懂了,明白了。其实只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离真明白还远,离做好一个产品还远。

我们继续努力。

村上春树的爱好 – 这个时代该读读村上系列

上周看到一位朋友说,怎么最近墨问里都开始读村上春树了,其实很多人一直都读,尤其是我,读了几十年了,只不过你没读,所以你了解了这个信息之后,会觉得,啊,怎么都开始……了。其实早就开始了。
这个浮躁的时代,可以读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文字疗愈。


今天说说村上的爱好。

村上喜欢喝威士忌,他写了一本《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喜欢跑步,写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喜欢音乐,写了《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同时,他把音乐和威士忌大量的使用在了其他作品里。随意取材,爱吾所爱。
这叫爱好。

跑步对村上有特殊的意义,是他保持体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原因。他是这么说的:

要每天五六个小时枯坐在书桌前,孑然一人面对着电脑显示屏(当然,就算是坐在柑橘箱前,面对着四百字一页的稿纸也无所谓),集中心力,搭建起一个个故事,那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年轻时还不算太困难。二三十岁的时期,体内充盈着生命力,就算苛酷地驱使肉体,它也不会发出怨言。一有需要,专注力也能简单地招之即来,还可以维持在高水平。

然而遗憾得很,随着中年时代的到来,体力会渐渐衰落,爆发力逐渐下降,持续力也逐步减退。肌肉退化,多余的赘肉却越来越多。为了弥补这种减退,为了维持体力,就需要持续不断地作出人为的努力。
这种努力就是长跑。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村上在跑步这个领域拥有坚持的能力罢了。


跑步可以磨砺人的身体,也可以让人的心灵变得粗粝和坚强。一个能够常年跑步的人,往往在另一个领域也会充满韧性。

音乐则是村上的另一块滋养自己的沃土,他喜欢爵士乐,也喜欢古典音乐,还爱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抛弃了单纯使用原声乐器的反民谣风格,改而使用电声乐器时,也遭到许多长期以来的支持者谩骂,成了‘犹大’‘投靠商业主义的叛徒’。可是现在,几乎不再有人批判他改用电声乐器了。依照时间序列去听他的音乐,就能理解对于鲍勃·迪伦这样一个具有自我革新力的创作者来说,那是自然而然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当时想把他的原创性禁闭在‘反民谣’这个牢笼之内的人看来,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叛变投敌’和‘背信弃义’。”

村上春树这番话表面上在说鲍勃·迪伦,实际上说的是村上自己。


那个时候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坛也是一个异类,那些守旧的声音,认为他是现实主义的叛徒,是日本文学的耻辱,而村上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超现实的写作,就和鲍勃·迪伦给吉他插上电一样,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时间已经证明,鲍勃·迪伦是对的,村上春树也是对的,如果日本文坛没有知音,不妨放眼世界文坛,因为

村上的文学野心绝不只在日本而已。

村上对爵士乐、古典音乐和摇滚有着痴迷一般的热爱,他专门写了一本介绍自己音乐观的书《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展示了其深厚的音乐功底。

村上小时候家里一张唱片也没有,但还是通过“自学”喜爱上了音乐,从某一时期开始一头扎了进去。零花钱统统用来买音乐,只要有机会就去现场听音乐演奏。即使少吃一顿空着肚子也要听音乐。只要是好音乐,什么音乐都无所谓。古典也好爵士也好摇滚也好,都不挑挑拣拣,只管一路听下去。这一习惯至今未变。

就算月亮隐去,就算被恋人遗弃,就算被小狗哂笑,什么都可以没有,唯有音乐不可缺少。

如何在墨问上赚钱?

我们在墨问小程序这个产品的设置里有一个加入墨问社群的入口,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用户进入我们的社群体系,并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新的思考。

今天有用户就问我墨问和某某笔记软件有什么区别,一开始我挺纳闷的,就分享了一个付费笔记到群里,说,小程序卡片,分享,评论,付费,合集,包括微信群里的展示样式,这就没一点一样的啊。后来发现用户刚刚接触这个软件,以为墨问只有记录功能呢。

墨问早期一直侧重输入端,首页就是笔记列表,方便用户写东西。后续会更重视消费端,给大家整点好内容,这样一上来用户就有吃的,感观就会不一样。

还有用户问,在墨问是不是只能通过做付费专栏赚钱呢?具体怎么玩呢?

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我好好说说。

在墨问上获取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创作付费专栏。比如我们自己就这么干的,卖桃者说迁移到墨问上之后,新增了 1500 个订阅,还有墨问读书会,老池 36 计,大师的工程师专栏等等,都是收入来源。玉伯、冯老师、五哥、八老师、二爷、建德等一大批创作者,都是这么创作和获得收入的。

创作有乐趣,又能有钱赚,何乐而不为?显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玉伯是前阿里 P10,在互联网领域成名甚早,还是语雀创始人,有用户基础,信用值也高,所以玉伯一篇免费的文章都没写,直接开了两个付费专栏,贵的 299,订阅用户近 700 人。

李建德,有才华,文字能力,职场经验,音乐和英语能力都是一流的,但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牛逼,我以前根本不认识,他自己也没什么受众用户。他的做法是很早就开始在墨问创作,写东西做音乐做播客,几个月下来吸引了很多墨问用户,也有了自己的私域群,等墨问上线付费订阅功能的时候,建德做了职场、音乐和音乐相关的专辑,非常受欢迎。我全部订阅了,但我在做墨问之前,根本不知道建德这个人。
另外一个作者五哥更有意思,他在微博有一百万粉丝,知名摄影师,写作能力很强,他来墨问的时候已经可以直接开付费专栏然后去微博推广了,但五哥并没有,而是一个多月以狂风暴雨般的速度,在墨问写了一百篇文章,挂起了五哥旋风,直接在墨问信用值拉满,然后做了三个付费专栏,质量超高。定阅者众。

所以,想通过创作虚拟内容(文字音频图片等)获得收入,

第一、建立自己的独特价值,你能提供大部分人提供不了的东西。这个是根本。
第二、如果你已经在其他公域有读者了,直接开个付费专栏也是可以的,因为你的信用体系和用户都有,缺的是个好工具。
第三、你很牛,但现在还是个素人,没人知道你,那就走建德的路子,通过创作输出自己的价值,建立信用体系,找到自己的受众,然后找个机会做付费内容产品,就水到渠成了。
我看到不少用户,完全不知道干嘛的,直接墨问来开个付费专栏,作品简介写的一塌糊涂,就像你在一个无人区开了个店铺,店铺干嘛的,不知所云,怎么会有顾客呢?

说完付费专栏,还有其他模式吗?

有的,这是墨问自己生长出来的能力,也就是墨问的工具属性。

比如五哥发了一篇介绍酱牛肉的文章:

介绍完之后,插入一个快团团小程序的购买链接,用户喜欢和信任五哥,就可以直接购买,我看卖了 60 多单。

另外,墨问还是很好的私域工具,我看有个用户叫墨斗堂书法,就用墨问小程序交付书法作业点评。还有用户用来进行思考力训练的,推荐餐馆的(近期我们要增加一个地址功能),售卖自己绘画作品的,英语打卡的,即时语音分享训练的,交付摄影作品的,等等。墨问可以成为你商业模式里的一个工具利器,成为你赚钱的一部分。

还有些行为,和商业无关,比如写作和互动,家庭相册,语音记录,知识管理等等,这些就是针对自我的能力提升,或者满足某些用户的个人使用价值。

记录即创作,创作即分享,分享即传播。这就是墨问的理念,不要把创作想的多玄乎,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工具嘛,本来就是为你服务的,就看你自己的创意啦。

2024年03月14日 18:24:55

我看 WWDC

苹果公司一向特立独行,很少跟风热炒,当满世界都在炒AI、大模型、GPT 的时候,苹果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平静如水。即便是在 WWDC 大会上,库克压根就没提这词。小盖昨天看了直播,说,唯一接近的表达是在讲输入法时,提到了 Transformer 语言模型;讲 iOS 17 优化项时,提到了机器学习技术。

但机器学习,不是苹果每次介绍自家软硬件都会提的词眼么?

比如,新的日记应用 Journal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写作建议,还能生成具体的问题,降低写作门槛。

嗷嚎,难道是墨问便签的竞争对手,我一下就警觉起来了,嗯,怎么肥事?

苹果一贯风格是,要么开创先河,要么后来居上,一个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绝不会发布。强者风范,当然,坐拥几万亿市值,很难低调。人家做到了,就是低调的强者。

WWDC 这次除了家常菜,还端了一盘硬菜上席:One More Thing ……最后半小时,库克在经典的乔布斯环节,推出了万众瞩目的 AR 眼镜 Vision Pro,对比平平无奇的软件更新,Vision Pro 可以说是本次发布会的最大惊喜。

七年磨一剑,从 2015 年苹果开始组建 XR 开发团队,到不断加大投入,收购相关公司,每年的 WWDC 大会上,ARKit 和 RealityKit 的版本更新,都在为苹果的增强现实技术的底蕴添砖加瓦。发布会上 Vision Pro 的宣传效果相当惊艳,充满了科幻色彩。虹膜解锁、眼手语音交互、4K 清晰度、Eyesight 解决虚拟与现实如何融合的问题,M2+R1 解决延迟眩晕问题。

看完视频宣传片之后,小盖擦擦口水说,想象一下可以躺着办公看电影写文章看照片,哗,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社交、办公、3D、电影娱乐,“超沉浸式把数字化内容融入生活,将带我们去往新时代——空间计算时代。”苹果保持了自己的风格:我提供的不是新产品,而是新的生活方式。

除了令人激动的头显 Vision Pro 外,我更感兴趣的则是 iOS 17 带来的一款全新的应用程序:Journal。你可以理解为苹果官方出品的一款日记应用,产品初心是帮用户记录日常的生活和感受。

为啥感兴趣?毕竟,墨问也是笔记类型的产品啊。

类似 Journal 这样的日记应用在应用商店中已经有很多。比如,Day One,从交互到功能都很出色,简单且优雅。我早些年公众号的初稿都是在 Day One 完成的,后来用 Bear,现在呢,只用墨问便签了。

为什么苹果要做这个 App 呢?我想,应该是苹果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领域了。

库克曾经说过,苹果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将会在健康领域。这些年,不管是 Apple Watch,还是不断更新健康 App,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这次 iOS 17 中,健康 App 就增加了设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检测,有助于降低儿童患近视的风险,还可以帮助成人用户缓解数字眼疲劳症状。

除了身体健康外,我还有个明显的体感,这些年大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前段时间,我们还写文章说这可能和大家的手机瘾有关系,因为通过手机获取简单的、肤浅的快乐实在太容易了。而那种肤浅的快乐会让人们精神上更脆弱,会让人们逐步失去做事的耐心,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我想,Journal 是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首次尝试。一系列的心理研究表明,写日记,我们可以重温某个特殊时刻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情绪,并表达感激之情,这些都能有效改善人们精神健康状况。

咦,这不也是我们的创业初衷么?

既然出手,应用联动不可或缺。与其他日记应用不同,Journal 无缝打通了 iPhone 的位置、照片、音乐、信息、播客、体能训练等应用程序。它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用户的行为,并结合设备端的机器学习技术,给出具体的个性化写作建议。比如,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但六月有一天突然去了海边,苹果会觉得这一天可能会比较特殊,于是,它整合当时的数据,比如听的音乐、拍的照片、具体的位置,然后给出写作建议。

从截图可以看出来,记录时,Journal 会给出写作 prompt,比如一些具体的问题,降低用户写日记的门槛。比如你去了北戴河,它会问你,“这次短暂的旅行,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回忆?”从这个视角看,我倒觉得它比 Day One 更胜一筹。通过机器学习的能力,Journal 可以像一个心理医生一样,基于已有的数据,向我们提问,帮我们反思、重温特殊时刻,梳理情绪和感受。

隐私和安全也是必然会提及的。为了保护隐私,Journal 可以单独锁定以防止偷窥,同时,它的数据是端到端加密的,苹果自己也无法查看。用户可以具体控制使用哪些设备数据来生成 Journal 的建议,以及什么时候推送日记写作的通知。另外,苹果还计划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 API,以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集成这些个性化的写作建议。

不出意外的话,Journal(手记)今年 9 月推出。

到时候墨问和手记强强联手,无敌于天下,否则,这个产品能否让国内用户用起来,我保留看法。毕竟,上一个无边记 App,我到现在什么都没记。身边的朋友,用者寥寥。

这次 Journal 的中文叫手记,你会用么?

写到这里小盖说,池哥,先吃饭吧,吃饱了有力气吹牛。

我说,好的。

2023年6月6日 下午 2:10

可以生成你的墨问名片了

这个功能其实在做墨问个人主页的时候就规划了,想做个完善的方案,需要不少功夫。那订阅显然是个关键功能节点,置顶则是一些用户的刚性需求,设计工作也少,就把这俩做完之后再整墨问名片,那时候设计方案也很完善了。

今天墨问名片正式上线,一个小功能,在你的个人主页点击分享按钮就可以生成了,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生成墨问名片,告诉你的订阅者,咱们就是自己人啦。

订阅我的墨问笔记,那里基本日更。

伟大的公司需要多少人

AI 绘图软件 Midjourney 算是这波 AIGC 浪潮中的佼佼者。最近我一直在看这家公司的成长故事,11 个全职员工,0 融资,一年时间积累了 1000 多万用户和一亿美金的营收。

我参与锤子创业的时候,非常喜欢大开大合,希望规模化最大,但从锤子到极客时间,再到墨问西东,我的想法转变了,规模并不重要,小公司也可以做大事。

Midjourney 成立于 2021 年,创始人 David Holz 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在此之前,他还以 CTO 的身份联合创办了 VR 领域的公司 Leap Motion,主要研究手势跟踪技术。

我们先说说这个故事。

创立之初,Leap Motion 备受关注,三年内迅速拿到了 4000 多万美元的融资,团队心高气傲,想做出一些改变世界的产品。后来苹果公司提出想收购 Leap Motion。但 Holz 觉得对方出价太低,并且,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已经没有什么创新力了,他不愿意为那些人工作,他想自己创造一家具有创新力的新公司。
2013年,Leap Motion 相继发布了几款自己的产品,包括 PC 和 VR 方面的,但都不温不火,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市场反馈不好,增长无法达到预期,Leap Motion 自然也就拿不到新的融资。但没钱难办事。他们自己造血的能力不够,养活团队、继续研发新产品又需要钱。于是,公司忍痛裁员,优秀的员工相继流失,似乎进入了下行通道。

Holz 和另外一位创始人带着团队继续折腾,这也是创业的常态,把事情做对需要一个过程。Leap Motion 复盘了公司早期的失误,调整策略,继续探索未来人和计算机的互动模式。

但从市场反馈看,他们业务起色不大。直到 2019 年,被另外一家同行业的公司低价收购。

第一个故事结束了,新的传奇拉开了帷幕。

之后 Holz 创立了 Midjourney。这次,他不融资,不追求团队规模,更关注公司盈利能力,这些经营理念,应该都是他对第一段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的回应。

我参与锤子科技创业,自己独立创建极客时间这个产品和品牌,到现在出来做墨问西东和墨问便签,有很多想法都能从 Midjourney 上找到共鸣。也许未来很多成功的创业公司,都会类似 Midjourney。

因为什么呢?

1、创业团队人少而精才是正解。人少,并不意味着做的事情小。Midjourney 用 11 个员工一年以内做到了 1300 万用户,年营收 1 亿美元。我也在创业,时常告诉自己,资源有限是好事。资源有限,会不断倒逼团队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经营 Leap Motion 时,Holz 大概率被资本裹挟过。别人投资你,肯定需要考虑退出的事,而退出,大概率都要依靠 IPO。但对于创业团队而言,过于关注结果,过于关注增长,都会让团队丧失初心,动作变形。有实力的话,可以不拿融资,一开始也不需要招那么多人,慢慢来。这也是一种新的、符合常识的创业方式。

3、Leap Motion 创业过程中,Holz 积累了很多信任和欣赏他的人脉。当 Midjourney 需要一万个 GPU 时,有朋友慷慨解囊。所以,手艺、影响力和人脉,都很重要。不要厚此薄彼。

4、Holz 说自己离开 Leap Motion 创办 Midjourney,是为了换一个环境,因为他不想继续待在一个由风险投资支持的大公司,希望自己在未来 10 年可以做很酷的项目并且享受乐趣。而小的团队,更能专注在他想要做的事情上,毕竟他们没有销售的压力,也没有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想法。大家只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5、不依赖融资,就需要团队较早考虑盈利。之前的很多创业团队,一上来都会先做用户增长,等差不多了再做收入。但 Midjourney 没有钱,他们在设计产品时,第一步就是思考怎么才能挣钱。这年头,不要以创业,我融了多少钱为荣。

6、Midjourney 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订阅制,按月或者按年付费,一共三档:基础、标准、高级。现在已经没有免费版本。产品的收费模式,越简单越好。

7、不要追求从 0 开始创新。Midjourney 的模型,最早是基于 CLIP 及 Diffusion 的开源模型,抓公开数据训练,然后迅速上线 Open Beta 版本,占领用户心智。不要有洁癖,快速借鉴别人的经验是一种能力。

8、Midjourney 只有 11 个全职员工。但你知道吗?他们还有 60 多位兼职 Discord 运营。对于一些可以标准化,没有壁垒的工作,用兼职的方式搞定是一个思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9、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并敢于取舍。Midjourney 到现在都没有独立 App,也没有网站,和用户的所有交互都在 Discord 上。要是你,敢这样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追求完美。“从长远来看,Midjourney 将拥有自己的网站,自己的用户界面,但现在公司不需要花费时间来构建整个用户界面。”这是 Holz 的判断。

10、但是搭载在 Discord 里,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用户测试完他们才发现,90% 的人不知道怎么告诉它他们想要什么,于是加入了教学元素。后来发现很多人并不喜欢一个人画,更喜欢跟朋友一起玩,他们才意识到 Midjourney 是社交的东西,加入了社交元素。“构建产品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发现事物的真实本质持开放态度。”

11、“技术的最大限制不是规模、成本或速度,而是人们如何与之互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操作系统以及搭载的各种软件,是我们现在与计算机互动的方式,但看历史,从指令到键盘,到触屏、对话框、语音,甚至手势,人与机器互动的门槛越低,能做的事情越多,生产力的解放越深入。

12、AI 不是现实世界的复刻,而是人类想象力的延伸。Midjourney 做的事情是帮助人们扩展想象力,写 prompt 的指令是“/imagine”。顺着这个方向,我觉得 Midjourney 会成为一个设计领域的生产力工具。这一波 AIGC 的产品,都应该奔着生产力工具的方向去才有前途。

13、想象力实在太重要了。张一鸣之前说过一段话,“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A/B 测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测不出用户需求的,同理心才是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光有同理心还不够,这样只能做出有用的产品。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

14、大模型技术不会替代人类,它是人类的延伸。

15、永远不要试图凭空设计一个完整的产品体验,你只需要找到十个看似无关的体验,选择其中最酷的三个,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在细节上进行完善,让人们觉得它不错并喜欢上它,好的产品就是这样一步步做起来的。

16、工具要想活的好,活得久,永远要让自己嵌到用户的业务流程里,简单讲,要么帮他赚钱,要么帮他省钱。生成的图片商业性很强,Midjourney 才能从一众工具里脱颖而出,很简洁的 prompt 就能生成有明显科幻性的精美图片,让用户数大而且付费意愿很强的设计类用户显著提高效率。从影响创造力开始,以影响生产力立足。

附图:陈晓维老师说,用AI给我的小说《像钻石一样闪耀》女主角厉小卷画的像。终于知道她长什么样了。

时代的晚上

没有新的语言 也没有新的方式
没有新的力量 能够表达新的感情
不是什么痛苦 也不是天生爱较劲
不过是积压以久的一些本能的反应
情况太复杂 现实太残酷了
谁知道忍受的极限到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是时代的晚上的歌词。今天听了一期播客,说的是崔健新书发布了新书《崔健诗歌集》,我马上就下单了。然后想到了这首歌。在这个时代的晚上,你能做什么呢?多读闲书。

有了新公司,我置办了一个巨大的书架,各种各样的书源源不断的运进来,同事调侃我买书不看。不看,摸着也高兴啊。我现在手边上就摆着《照片的历史》《羊男的圣诞节》《旅行的艺术》《佛祖在一号线》《爱的阳台》《镜头之后》《一瓢纽约》,还有二爷倍加推崇的卡尔萨根的《宇宙》,过两天还会多一本《崔健诗歌集》。

从功利角度看,这些书读了都没啥用,这就是所谓的「无用之书」,就是读了没有现实意义,不能直接帮你升职加薪赚钱的那种书。比如小说、画册、传记、历史、博物,等等。

我喜欢读这种书,大学的时候也喜欢,但中间这段时间并不是这样。

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分水岭。

大学毕业之后,我来了北京,得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啊,所以刚毕业那几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能力,赚更多钱。那个阶段我几乎不读大学里读的那种闲书,全是工具书。编程的,业务的,项目管理的。很节省,没有需要花钱的爱好,几乎不外出聚餐,编程就是我的爱好。再有就是去清华操场踢球和打游戏。没了。

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时间之后,我觉得自己在北京算站住脚了,才开始做别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和朋友聚会、打羽毛球、逛北京的胡同,去郊外渡个假等等,最重要的是,我开始读那大量的无用之书。

如果说每一本书都像一把扫帚,你骑上这些书,是可以去到远处的。如果你选的扫帚是《制作 PPT 的十八个小窍门》、《21 天学会 Java 编程》、《如何加薪》等等,那怎么去远方呢?

所以,要读对自己没有用的书,而且最好讲的还是之前你从来没想过的问题。用非功利的角度对待读书,这是最要紧的事情。

另外,很多看起来没用的书,也许是有大用的。我前阵子读了好几本写北京建筑的书,《 城记 》《 古都北京 》《 北京古建筑物语 》,最后一本是高晓松的妈妈张克群教授写的,张克群师从梁思成。这些书记录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读来十分过瘾。

为什么要读历史,我也不知道,只是齿岁渐增,想了解历史的感觉越强烈。后来看到顾衡说,学习历史,并不是要把历史当尺子,量这量那,也不是通过历史预测未来,历史并不是一个方程,一个函数,左边给出数据,右边就能得出个结果,没这种确定性。

那么,既不能干这,也不能干那,是不是学习历史就没有意义了?并非如此。顾衡老师说,打消预测未来的这份狂妄,正是历史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

当我们了解了复杂社会的不确定性之后,就会对他人的断言产生怀疑,对自己的想法保持审慎。这不仅会让个人变得谦卑,也会让整个社会变得安全。

如果时代是一辆汽车,那么历史就是这辆汽车的刹车。越是了解历史,了解了人类曾经遭受过的、那么多完全没有必要的苦难,我们对还没有出生的后代们,就会有一份更重的责任。这份责任,会让我们变得谦和和中庸,也会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变得更加清醒,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说历史是最宝贵的财富,原因也正在于此。

————

最后,顾衡老师还在他的专栏里说过:我们说一个人穷,并不单指可供他支配的物质比较少,同时也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就是逼仄粗砺的生活,把我们本来高贵而精致的精神世界磨损殆尽。

为啥唱衰中国的企业软件的未来

最近朋友圈看到几篇谈中国 To B 软件产业的,比如中国软件公司为啥做不出产品啊,投资人前几年投了很多 To B 赛道的技术创业血本无归啊,等等,好像中国软件企业这么多年一直活在上个世纪一样。

我们的知识星球里也有用户提问:

之前看直播, 有几个大佬老师 都提到 Salesforce 是一家很牛的公司, 甚至能和Google 比肩, 但是他们都没说到底是怎么个牛法。查了两个半天, 感觉就是个有些成绩的普通软件公司啊。请教池老师, 这家公司到底牛在哪?

我在 To B 软件行业工作了近 10 年,借着这个问题,聊聊我对 To B 软件的看法。


对于星球的用户,查了两个半天发现 Salesforce 是个有些成绩的普通软件公司。从我的角度看,你可能没有发掘到有效信息,另外对「有些成绩」,我们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吧。

Salesforce 成立于 1999 年,是全球按需 CRM 解决方案的领导者。CRM 鼻祖,SaaS CRM 鼻祖,目前市值 1700 亿美元左右,2021 年营收 212.52 亿美元,合计 1300 多亿人民币,这个成绩,无论是和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比,还是和 Google 比,都不能算是「有些成绩的普通软件公司」了。

Salesforce 无论是业务、生态、技术、行业领先性,在国外都是非常知名的软件公司,比肩 Google 倒不至于,但和 Oracle、SAP 差不多是一个量级的企业。

为什么国内的同学会对美国的 To B 的大型软件公司无感呢?因为国内没对标。国内最大的企业软件,算是用友,市值 700 多亿人民币,是 Salesforce 的零头。

为什么我们对消费者领域的软件公司都很熟,比如美国的 FANG,中国的 BAT、字节跳动、美团等等,因为有对标,我们作为消费者,两边的服务都用。

这里就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中国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是跟着美国走的,为什么美国 To C、To B 都有顶级的公司,中国只有 To C 牛 X,To B 的企业,差几个量级,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公司的商业周期很长,百年老店比比皆是,即便是现代科技公司,比如沃尔玛,1962 年成立,苹果,1976 年,微软,1975 年。福特汽车是 1903 年成立的,通用电气是 1892 年成立的。这些企业,在漫长的商业周期里,很早就遇到了各种市场红利枯竭的问题,他们早就经历过这种状态了,所以非常重视效率、成本和创新。

当一个公司开始注重「2021 年中国企业口口相传的降本增效」时,自然就开始重视能够提高效率能够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的工具,企业在这个领域投入大了,这就是强需求,对应的企业自然也就出现了,这是几十年前的事。

大家都觉得亚马逊很牛吧,但是传统企业沃尔玛和亚马逊对抗了几十年不落下风,沃尔玛这样的传统公司,技术实力一点也不差,人家还有卫星呢,数字化做的比中国零售行业早了几十年。

对应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 90 年代和 2000 年之后创建的,满打满算 20 年发展时间,但这 20 年,相当于很多国家 100 年,改革开放,经济复苏,人口十多亿,市面上全是大片大片的开阔地,怎么说呢,各个领域,只要方向大差不差,挣钱太容易了。

一旦企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没人会理会什么降本增效,数字化,信息化,也没那么重视。我自己发展好好的,为啥要用你的工具呢。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发展,就能赚钱,所以大部分企业对于新工具、新软件、新方法的采用意愿非常低。这就导致早些年做 To B 像是装孙子一样,各种定制各种满足各级领导的面子工程,效率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中国的用友和金蝶,就那么大,已经很不错了,也算是抓住了市场的红利。但和美国的 To B 软件相比,就差了一个量级。

写到这里估计有人会问了,说的挣钱这么容易,咋我没觉得呢?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不具备知道这个领域赚钱的认知,或者知道也不具备进入这个领域的资本。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啊。当一个领域很多人唱衰的时候,也许就是最好的时机。

随着中国产业进程的发展,需要持续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所以,未来企业级软件的需求不是变弱,应该会逐步走强。

这是我的判断。

胶片摄影:

咔嚓咔嚓,非常棒

设计简单并且具备生命力的产品并不容易。2012 年,龙哥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龙哥想恭维一下产品经理,其次,要做简单的产品。

上帝制定了世界运行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很简单。大约在 1605 年,开普勒就发现了行星的移动遵守著三条相当简单的定律,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三大定律。这是咱们高中学习的,想必读者也已经忘的干干净净。但是,如果你是个产品经理,要记住,世界的规则是简单的,简单的才是美的,有生命力的。到了我们有能力做产品的时候,也不要把事情搞复杂。

自然的、简单的、有规则的产品,才会自我传播,才会被用户推荐给用户。

晚上收到了四卷冲扫出来的照片,其中有一卷漏光了。回北京的时候,我特别想拍官厅水库的风车,于是把车停在水库的边上,拽出那个腰平取景的胶片相机拍摄,不知道挂在哪了,居然卡吧一声,后背暗盒打开了。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儿,就是说,暴露在光线里的底片,成了废片。我手忙脚乱,赶紧合上后背检查,也没发现是咋打开的。

上网搜了一下,觉得大部分胶片还有救,何况还有没拍完的。于是重新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非常漂亮的风车照。

最终发现,只有五六张是废片,整体非常棒。

创业也一百多天了,已经喊完了“预备、开始”,并且进入了拍摄状态。

咔嚓咔嚓,非常棒。

CEO 一百天

今年开始,我开始像模像样地做 CEO 和公司的创始人,这几个月实践下来,我感觉和当时带极客时间团队的感觉几乎一样,聊天讨论吃饭设计写作等等,大家依然有频繁并且平等顺畅的交流,略有不同的是,人多和人少的区别,会多和会少的区别。我们一周只有一个正式的周会,这得益于我们人少。

不过就我和创始团队的尿性,以后人多了,会也不会多。

公司初创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事情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比如:

1、人员招聘,全职和兼职,比如:财务行政人员、产品经理、运营、工程师等
2、公司名称和商标设计。公司注册
3、确定投资人和投资金额
4、公司股权结构设计
5、创建财务账户
6、拟定投资相关的各种协议
7、投资款入账
8、个人社保和工资事宜
9、办公场地选址、装修
10、知识星球内容规划和储备
11、企业知识星球创建,财务账号对接
12、运营计划
13、创建阿里云账户,搭建基础开发环境
14、迁移 macshuo.com 个人网站
15、完成公司的视觉设计
……

这里面有些事情和业务、产品关系都不大,但是必须要做的,是地基,好在我们这些事都已经做完了,公司进入常态化运营,我们也都开始按部就班推进公司的工作。

记得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有星球的用户问,在创业及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只关心三个指标用于观测公司健康与否,你看哪三个指标?

我是这么回答的,也是这么做的。

1、用户是不是喜欢你的产品。这里面包含挺多内容的,包括产品价值、市场匹配度、商业模式、用户活跃度……可以拆出很多指标,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内容也好,产品也好,是不是解决了用户的问题,用户愿不愿意在你的产品上花时间。这是一个公司成立的根本。
2、收入大于支出。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以前的创业者不太关心这个,跑马圈地、补贴用户,可劲儿烧钱。现在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精细化运营企业和用户,精耕细作,才有机会在新时代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
作为公司 CEO,应该关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前者解释了公司在一定周期内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情况。收入和固定成本、可变动成本以及毛利率、净利润,能反映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后者则代表了公司能活多久。
3、员工状态。我希望做能让用户获益员工开心的事情。员工当然也包含我自己,我们如果想通过一个机构去构建更自由和辽阔的未来,机构里的人一定是自驱的,主动的,开心的。这和创业维艰并不对立。如果没有不必要的损耗,没有垃圾会议,没有各种办公室政治,即便累一点,大家也是开心的。
图片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需要按月给大家发工资,并且要确认公司的每一笔支出,这些你在负责一条业务线或者做产品创始人的时候,是不大需要关注的。事情不大,但心态上有微妙的转变。

人还是很强大,所有这些,很快也就适应了。

我们专注在用户、产品和内容层面,整体信息是畅通的,流动的。我想,不管公司做多大,我们会尽可能保持这种风格。

很多公司稍微发展一点,创始人甚至创始团队会变得孤独,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自己和公司其他人之间划一条明显的鸿沟,除了工作,他们什么都不聊。

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保证真实信息的顺畅和流通,极为重要,人家字节跳动就这么干的,这可是长治久安的事情[旺柴] 。

说起孤独,想起我之前读的一本书《十一种孤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耶茨,一生贫困潦倒,怀才不遇,吸烟酗酒,一身病痛,生前未曾大红大紫,死后迅速被人遗忘。就是这样一个作家,笔下都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和绝望,但直指人心。

译者在译后序里写到:

《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些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这个世界可能是某间教室,也可能是军队,更可能是家庭。曼哈顿办公楼里等着被炒的白领;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一心想成为作家却眼高手低、替人捉刀的年轻人;干巴巴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遭羞辱的爵士钢琴手、混在法国、空虚的富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大兵,还有他们向往却受到忽视的女人。

世界上估计很多这样孤独的人,我们做公司,尽可能让大家避免这种孤独,我想,这也是创业的乐趣之一吧。

大厂的人才衡量标准

之前我的朋友 Selina 在 InfoQ 的写作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做《一个值得推荐的人才测量标准》,文中介绍了左耳朵耗子总结的一个标准,很有参考价值,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读这篇短文。

我自己看过一些大厂的人才标准,或者是他们招聘的标准,今天总结一下,因为大家对 P 系列比较熟悉,就用 P 来指代,其实这个标准是偏产品和业务的,并不专指技术人员。

P6,主要职责是交付产品,准确理解需求,形成产品设计方案,通过沟通和协调完整的把控产品,实现落地过程及时交付,最终实现用户价值。

P7,就需要把控全局,清晰定义问题,对需求有深刻理解、判断和拆解。对技术的应用有较强认知,形成有创造性的方案。以影响力协同多团队,实现所主导产品线的规划落地并推进持续迭代。具备基本的成本和收益意识,从客户,合作方的角度思考产品价值和做出判断。保障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益。主导产品线,实现用户体验和产品数据有效提升。

你看 P7 的要求就很高了。P8 需要有前瞻突破的能力。

P8,深度洞察商业和技术趋势,结合对业务规划的理解,形成相比业界大多数同类产品更高效的和创新的全局规划和运营方案。在单个领域形成领先。在 BU 层面具备影响力,使各利益方有机结合,实现所主导多产品线的全局规划落地,并推进持续创新。理解产业,开展生态与竞争合作关系分析、判断,转化为产品承接,形成匹配商业节奏的产品节奏。主导多产品线,实现有效运营和增长。

P9 要能做到的是领先业界。具有成熟的系统架构和机制设计能力,形成跨领域的、业界领先的产品战略布局和全局规划。能实现规模化、产品情商(用户体验)优秀,跨领域复杂问题的定义能力优秀。在 BG 层面具备广泛影响力,通过配置资源,落地产品战略布局。预判产品和人情趋势,构建战略控制节奏,形成产品架构的前瞻布局。

同时要保障 BU 目标达成,为 BG 业务和公司中长期经营业绩带来显著的影响。或者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创新,为所负责产品,带来超越业界同类产品的影响力和商业结果。或者通过洞见新的用户需求和赛道机会,凭借产品专业能力和商业模式定义独立将产品带到领先业界的影响力。例如达到千万级 DAU。

都说 P9 年薪高,你看人家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强很多了。

至于 P10 和 P11 级别的,大厂其实也没有多少,都是非常顶级的人才了。要能够变革产业,形成业务领域的独角兽,要有广泛的影响力,要能引领产业格局新生深刻改变社会形态和社会行为模式,为公司创造新的战略格局。

二爷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去阿里应该是 P10 以上,我说我估计除了创业是找不到工作了。不过看完这个标准,感觉差距还挺大的,也许有一天,极客时间成了一个独角兽 App 的时候,可以再回过头来,对照一下,寻找一下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牛,看看能对应到哪个级别吧。

为什么放弃创业加入字节跳动

今天我和老沈做了一次对谈,后续会放到播客和我的知识星球里,收获还挺多的。老沈是 Tower 的创始人,后来产品卖给了 Ones,自己加入了飞书团队,现在是飞书的产品副总裁。

我做播客,一般会写个大概的提纲,然后循着一根主线聊,聊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灵感。如同我们在一个森林公园转悠,突然发现曲径通幽,不同的枝桠、花草和颜色纷至沓来,美不胜收。这就是让人惊喜的创作过程。

和老沈聊的过程中,很多内容让人惊喜,比如为什么 Tower 不做移动版本,为什么 Tower 不收费,关停另一个项目 知人 HR 系统的考量是什么?卖掉 Tower 的形态是什么?进入字节半年,啥具体业务也不做,这是什么神操作?

特别多有意思的话题。

我觉得老沈从一个执拗的创业者转变成了一个产品的掌控者,至于这个产品是不是属于自己,没那么重要了,他更加看中平台上的空间,飞书的总裁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这很不容易。 每个创业者可能都有一点偏执,说白了就是自己的盲区,2016 年的时候我让老沈好好做移动版,他不是也不听吗,今天和我说,Tower 移动版的缺失是最大的败笔,而知人 HR 系统则完全是一次认知上的打脸。但在这之后,他能够认识到 Tower 的局限性和天花板,决绝的卖掉了 Tower,给到投资人和员工一个体面的交代,然后转身投入飞书,不得不说这是一次还算不错的转身。

老沈正在从一个创业者,转变成工匠。

任何工作的本质,都逃不开重复劳动,只是重复的内容不同。 作家要不停不停的写东西,科学家要不停不停的做实验,医生要不停不停的打针换药做手术,设计师要不停不停的画图,我们要不停不停的写代码。

不同的是,有些人终生都在重复,有些在重复之中不断的积累量变,最终形成质变,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破解了世界难题,画出了惊世的画作,写出了改变世界的软件。

坚持,耐得住寂寞,才能不断的积累量变,如果再有一点点创意,一点点机遇,才有机会实现最终的质变。对于擅于坚持默默耕耘的人,即便大多数人没能寻求到质变,但依然坚守的人们,好像有个统一的称谓 —— 工匠。

敬请期待我们的播客成品吧。

近期拍的一些照片:

徕卡自由列车,一段隐秘历史

最近在家时间比较多,没地方拍照片,于是看了不少摄影相关的资料,比如《一生的凝视》《传奇布列松》《马格南世纪经典》《20 时机》《无畏的天才》《我们这一代》等等,当然,做为一个准器材党,我还在阅读《顶级摄影器材》这样的书籍。

热爱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这往往意味着奉献和创作。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都需要付出你自己拥有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热情等等,大部分时候,更多的热爱会形成创作,比如拍照片、画画、作曲、演唱、写作等等。很多人会说我热爱运动,但如果你只是瘫在沙发里用手指在屏幕上做点戳和划动运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热爱刷手机,并且处在一个非常低级的阶段。

高级的热爱是什么?比如老罗喜欢手机,于是人家自己做了好多款。这叫热爱,虽然没成功,但很高级。

我热爱摄影,但我做不了相机,我可以欣赏摄影作品,也可以自己创作影像,我还可以去了解摄影的历史……所以我最近还看了很多视频博主的 vlog……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段关于徕卡的隐秘历史。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徕卡。

喜欢玩相机的朋友,估计都听说过徕卡这个名字,135 相机翘楚,旁轴之神,相机界的爱马仕,摄影领域的寇德卡……徕卡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贵。二爷对此嗤之以鼻,他说,贵不能叫做特点,比如,你能和别人说,我很穷是我的特点吗?不能。二爷斩钉截铁。

二爷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贵,那么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至于其他的特点,那就很多了,比如颜值高、工艺精良、坚固可靠、成像素质好、性能快等等。当年徕卡的全机械相机极为耐用,以至于二战时期,徕卡成了随军记者的标配。

另外,相对于其他相机品牌,徕卡最牛的是:有无数传奇的摄影大师,用他们手中的徕卡拍出了传世的照片,比如:

徕卡的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叫做 Ur-Leica,是由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手工打造而成,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从此开启了徕卡的传奇故事。不过,徕卡公司的创始人并不是奥斯卡·巴纳克,他叫做恩斯特·徕兹,公司名字也不叫徕卡,而是叫做,嗯,还是叫徕兹。后来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 35毫米的 Ur-Leica 相机,徕兹的相机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就改叫徕卡了,徕卡是由徕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合而成。

在研究徕卡相机和徕卡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也就是徕卡自由列车。

这个故事讲的并不是写徕卡和火车,而是徕卡公司在二战时期拯救犹太人的故事。Freedom Train,一辆通往自由和承载生命的列车。

据说,徕卡自由列车的故事已经在一百多个不同的摄影网站上讲了一百多次。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刚开始了解徕卡故事,那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冷知识。

1933,纳粹开始逐步执行驱逐犹太人的政策,同年 4 月1 日,纳粹第一次进行了全国性的有计划反犹行动:抵制犹太人工商业。与此同时,恩斯特·徕兹二世和他的女儿艾尔茜开始了帮助犹太人离开德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徕卡自由列车。随着世事变迁,战争的阴影逐步笼罩欧洲,纳粹对犹太人的敌意越来越浓厚,恩斯特开始加快徕卡自由列车,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犹太员工,送往徕卡的海外办事处,比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等地。

恩斯特的努力早已超出了一个企业家的范围,甚至,他“雇佣”犹太人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他们送出德国。

到了后来,很多犹太人都不是徕卡员工了,简单培训一下,包装成徕卡工人之后就送到海外办事处。据说很多人被送到海外之后,徕卡公司会为他们提供一台徕卡相机,这并不是让大家拍照玩,那会儿饭都没得吃了。在那个特殊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这台相机卖掉,以获得足以生存下来的生活资料。

关于这个细节,在 这篇文章 里,有精彩的描述。

虽然徕兹拯救的确切生命数量永远不会被统计,但据估计,这个数字至少在几百人左右。他的善意远远超出了作为一个简单的“摆渡人”。徕卡自由列车上的许多人赤贫,在异国他乡会面临不确定的新生活,他们不仅需要离开,而且需要安全着陆。
在纽约市,德国“雇员”从不来梅号远洋班轮上岸,并立即向徕兹的曼哈顿办公室报告。在那里,每个上岸者都会收到一台全新的徕卡相机,并且还能获得一小笔津贴,尽管他们对公司没有真正的技能或合法价值,但徕卡公司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你不会被忘记,你会得到照顾。

这一个浪漫的礼物,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摄影的力量,看到一个新的世界,通过一个新的眼睛去观察。现实情况是,对于许多难民来说,徕卡相机被当作一种保险单,一种可以交换的物品,可以换成足够的钞票和物资。

面对一个一心想摧毁自己人民的种族灭绝政府, 逃离祖国,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在战争爆发前期,也就是 1939 年前后,这个行动到达了一个高潮,公司动用了所有资源日夜不停的把犹太员工运往海外,每周的船只来往不休,直到 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国境线关闭,这项计划才不得不停止。

战后,这个家族一直保守了这个秘密,从来没有对别人讲过,直到一位知情作家在 2002 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恩斯特家族的伟大发明:徕卡自由列车》,书中披露了当年的往事,人们才知道徕卡公司这段传奇经历。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the Leitz Family: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作者是,FRANK DABBA SMITH,美国摄影历史学会出版。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有一首《战报记者之歌》开始发行,这首歌里有这么一首歌词:

带着徕卡和笔记本,和机关枪
我们穿越过火焰和寒冷

这样,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徕卡这个百年品牌,能够流传至今。很多东西,成为传奇,真不是运气的成分,有善良,有力量,有科技,有爱,有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