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即将展开新一轮贸易磋商之际,美国宣布对中国是否履行中美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展开调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星期五(10月25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宣布启动上述调查,并表示此举表明特朗普政府坚持要求中国履行协议承诺的决心,旨在保护美国农民、牧场主、工人和创新者的利益,推动建立更加互惠的美中贸易关系。
声明称,调查将审查中国是否全面落实协议中的各项承诺,评估中国未履约对美国贸易造成的负担或限制,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据路透社报道,这项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展开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调查,将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供新的法律依据,以进一步提高对华进口商品的关税。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回应称,中国严格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他们共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
刘鹏宇还批评美国未能履行自身义务,反而持续对中国施加经济及其他领域压力,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等措施,严重背离协议精神。他说,这些举措不仅损害中美关系与经贸合作,也扰乱了正常贸易与投资活动,削弱了协议落实的基础条件。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旨在通过要求北京在两年内额外采购约2000亿美元(2600亿新元)的美国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服务,以重新平衡美中贸易关系。但据报道,中国未能完成采购目标,理由是协议签署于2020年1月,当时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联邦公报》发布的通知还指出,中国似乎未兑现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农业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政策承诺——这些问题正是特朗普政府当年加征关税的核心原因。
根据美方安排,本次调查将重点关注中国落实“第一阶段”协议的情况。美方将于10月31日至12月1日期间公开征求意见,并于12月16日举行听证会以收集更多证词。
与此同时,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和大豆协会委托进行的一项2024年研究显示,中国在2020至2021年间未完成购买8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目标,仅采购了592亿美元。研究认为,部分差距源于新冠疫情期间的物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