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实施的新稀土出口管制,德国企业需要向北京提供敏感供应链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作施压,甚至影响欧洲最大经济体的生产线。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德企被要求向中国披露商业机密之际,柏林仍处于信息盲区。中国官员在批准稀土出口前要求企业提供详细资料,而德国政府既无同等信息掌握能力,也缺乏即时应对策略。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斯普(Luisa-Maria Spoo)说,德国高度关注中国不断扩大的出口管制,并正在“通过一切可用渠道”应对相关问题。
知情人士称,中国4月推出新规,并在10月进一步收紧要求,规定外国企业在申请为期六个月的稀土进口许可证前,必须提交极为详细的商业资料,包括产品图片、制造图纸、客户名单,甚至过去三年的生产记录及未来三年的产量预测。
报道称,这些信息可帮助北京掌握德国工业链的薄弱环节,例如哪些企业依赖单一中国供应商,或库存不足。
尽管企业担忧商业机密外泄,但几乎没有退路。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数据,德国95%的稀土原料依赖中国供应,远高于其他欧盟成员国。中国商务部称,新规定旨在“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并强调稀土在国防工业中的战略意义。
为加快审批流程,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向中方提供一份优先企业名单。此举虽帮助大型企业获得许可,但也让北京更深入掌握德国经济命脉,增加了潜在风险。分析人士警告,这不仅可能扰乱德国经济,也可能波及整个欧洲供应链,尤其在欧盟扩大军备生产、应对俄罗斯威胁之际,风险尤为突出。
目前,部分德国中小企业因审批延误被迫停产,而大型制造商虽已获得足够许可维持运营,但也放弃了提前囤货。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已暗示,若企业订购量超过正常生产需求,可能被怀疑将材料用于军事用途或转出口至美国。
德国政府已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但官民沟通仍不顺畅。经济部虽向企业发放问卷、收集信息,却鲜有回应;即便召开高层会议,也未能取得实质进展。
尽管德国企业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分散供应来源,但政治层面仍强调私营部门应自行强化供应链安全。德国总理梅尔茨说,供应依赖让德国“容易受到勒索”,多元化原材料与贸易渠道必须成为保障竞争力的优先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