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周报】第243期:只有强者才能生存,那就不是社会而是丛林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242期:好一个没办法,那你们存在的意义何在?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2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刊登读者投稿3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10月25日,知名台湾歌手郑智化在微博发文,称在深圳机场出行时遭遇不便,批评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没人性”,话题“郑智化怒斥深圳机场”随即登上微博热搜。郑智化称,他在深圳机场登机时,升降车离机门地板25公分,导致他的轮椅推不进飞机,腿也跨不进机舱门,最后以一种“连滚带爬”的方式进飞机。当晚,深圳机场发文称将立行立改,增加保障人员并试点启用登机连接装置,同时对郑智化表示歉意。随后,一段郑智化登机时的监控视频在网络流出。画面显示,他在多名机场服务人员的搀扶下登机,并非其所称的连滚带爬。舆论因此出现反转,部分网民指责郑智化“夸大其词”、“故意带节奏”。
10月27日,郑智化再发微博道歉,称连滚带爬的表述出于气愤,用词不当,并感谢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助。郑智化的道歉也引发了网络舆论的分化,一方继续批评他是别有用心,甚至将问题政治化、阴谋化,例如有人认为郑智化在两岸敏感时期(中国加大统一宣传力度)刻意抹黑大陆,大概是以“台独”立场向大陆输出舆论战,抹黑大陆的基建和机场;另一方则坚定认为,事情的本质只是“机场的无障碍登机流程是否存在问题”。讽刺的是,这一关乎身障人士权益的公共议题,最终却演变为了当事人被迫道歉。此外,还有网民质问监控视频是从哪个渠道流出的——整个事件中有人报警了吗?当事人同意监控公开了吗?
之后,大量网民表示自己曾见过“连滚带爬的郑智化”,分享他们对于中国残疾人出行困境的观察。普遍的结论自然是当前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远远不足,也完全做不到与国际接轨。正因如此,人们很难在公众场合见到残障人士,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被迫隐形了,而这样的人在中国有大几千万。也有网友指出,舆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巨婴价值观”,很多人习惯把对残障者的照顾视为恩赐,要求他们感恩戴德,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完善设施实现独立自主,而不是看起来很像某种拖累。还有网友讽刺,郑智化想要的是尊严,但很多人觉得尊严可有可无,我且“匆匆忙忙连滚带爬”,你还想“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这种让台湾人无法理解的生存哲学和大局观念,恰恰是两岸社会最根本的精神落差。
也有网友为郑智化辩解说,那句摘自《没出息》的“连滚带爬”本质是气话,类似于“难吃死了”。但在中国社会,名人越有影响力,风险也越难掌控。郑智化固然可以等来深圳机场的道歉,可如果是真的批评中国政府,反对武统台湾,或者仅是批评严厉的安检——那结局,大概就真得连滚带爬了。11月3日,有不少网友发现郑智化的微博已清空,在之前郑智化还录视频详细回应了机场事件,说自己只是想批评升降车司机冷血,以及深圳机场的管理规定太脑残。郑智化离开微博前的耐心解释,不少网民依旧拒绝倾听,对他进行持续辱骂攻击。就连央视网都发布了一篇撑郑智化的评论《公共议题讨论,要允许“不完美表达”》,其中提到“无论郑智化的表述是否夸张,残障人士登机困难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不苛求完美表达,而珍视问题的曝光;不沉迷情绪对抗,而追求理性解决;不限于一时一事,而致力于推动系统性进步。”
与此同时,经济观察网也顶着一定压力发表了《郑智化无须道歉》的评论,批评“有戾气的失焦对讨论公共议题有害无益”,其中也提到:难道一名残障人士,只有狼狈到真的连滚带爬了,才有资格站出来吐槽吗?有这样想法的人,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残障人士拥有平等权利,无障碍出行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不要忽视“自主”对残障人士的意义,这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尊严,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只有理解了残障人士诉求的同等权利里包含了自主与自由,才能在无障碍环境建造时更精准地支持他们。也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一个根本性问题——可以让弱势群体也感到很舒适的系统,也一定能保障更多人的权益。与之相反的,如果只有强大的人才能良好生存的世界,那不就是丛林么?是什么人希望我们的世界退化成丛林?
10月29日,作家张丰在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发文称,其在成都创办的有杏书店因“不可抗力”将于11月底关门。有网民留言询问“为啥呢,活动一直不错”,张丰回复“这就是原因”。上个月,张丰邀请基本常识的作者项栋梁在书店举办“走出食物焦虑”的讲座,但讲座遭到有关部门叫停,理由是“活动没有进行报备”,之后书店被要求“认真整改+取消整月活动”。张丰曾在文章中强调市民的一种公共觉醒——人们需要关注和投身于公共生活,体察他人的痛苦,想办法改良社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文明、更有温度。很显然,有杏书店就是探索公共生活更多可能性的一种尝试,而这种对于公共空间的温和拓展,仍难逃被当局扼杀的命运。
此前张丰对自己的第二故乡成都的看法总是很正面,以至于有人讽刺他是“蓉吹”。但他并不避讳这种爱乡之情——“我认为这个城市是属于我的,而我也属于这个城市”、“自己在成都有扎根的感觉”。他还坦言自己把“开书店”看成一个动词、一种建造,是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其中有爱,自然也有代价。书店会被拔掉,但是脚下的土地不会。微信作者黄英男在惋惜之余也表达了与张丰相似的乐观看法,他说: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书店被消失,恰恰是它的荣光~ 有杏书店消失了,但新的一切,开始了。的确,张丰的有杏书店让人们看到了在现实压力下仍坚持公共表达的意义——那是一种以温和之姿,抵抗沉默的巨大勇气。
一周荐读:
星巴克学生员工群体名义上是“勤工俭学”,往往却承担与全职员工相同的工作职责。然而,他们却领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时薪(约 18 元人民币),也无加班费和年终奖金。部分门店要求学生工签署放弃工伤保险的条款,这与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相抵触。报告指出,这些学生用工安排“处于法律与执法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构成对“勤工俭学制度”的滥用。
2025年10月,中国数字时代搜集整理了过去一个月(2025.9.27—2025.10.28)期间反映国内热点事件的网络视频,以时间为序进行混剪制作了本月月度视频——《十月之声(2025)》。在内容上,该片揭示了当局的言论审查、权利打压,也记录了民间疾苦、民众呐喊与抗争;在形式上,该片模仿了2022年4月22日发布、随即风行全网并遭到审查的抗议上海封城的短片《四月之声》。
一周关注:
- 【网络民议】能让弱势群体也感到舒适的系统,也一定能保障更多人的权益
- 建设性意见|把郑智化的遭遇政治化,既愚蠢又邪恶
- 装看见|郑智化的愤怒,与文明的底线
- 浣花溪杜甫|郑智化“连滚带爬”的争论,是两种社会参照系的差异
- 玖奌杂货铺|网暴郑智化,很是莫名其妙
- 城市的地得|强者友好的地方,谁又不是连滚带爬
- Tiny4Voice|我们都需要感谢郑智化的“撒娇”和“矫情”
- 就叫熊太行也行|这是一片严苛拷问受害人的土地
- 往事和随想|请用文明来“征服”郑智化
- 经济观察网|郑智化无须道歉
- 读宋史的赵大胖|一想到这样的人关注了我三年,我就不寒而栗
- 木白文笔平平|经济观察报还是很敢说的
- 尘了记事|追问:网络上郑智化登机视频是从哪个渠道流出来的?
- 水瓶纪元|“郑智化-深圳机场事件”:残障人士应该“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 读宋史的赵大胖|希望宋真宗的这段话,能给今天围攻维权者的人一点启发
10月25,台湾歌手郑智化(代表作《水手》《星星点灯》《大国民》等)在微博发文讲述在深圳机场出行遭遇不便,斥责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还表示自己“连滚带爬进飞机”。相关话题“郑智化怒斥深圳机场”随即登上微博热搜。当晚,深圳机场发文称将立行立改,增加保障人员并试点启用登机连接装置,同时对郑智化表示歉意。
- 【404空间】城市的地得|好了,今天就告别吧
- 【404空间】麦客自留地|如果一定要告别,且站直了,给它沧海一声笑——写给有杏书店
- 城市的地得|不用再给书店送花啦
- 城市的地得|对成都的最后一点爱
- nan说|今夜,让我们为一个书店的消失举杯
- Loong Yee|张3丰的世界已注销
- 蓝书屋|独立书店,承载公共生活的可能性
我曾想过很多种书店结束的方式。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不可抗力——现在它真的来了。有杏书店将于11月28日关门。知道这个消息,我几乎是面带微笑。我知道有这一天,只是不确定它什么时候发生罢了。我开书店的态度,一直就是如此:如果只有一天,你会如何办一个书店?就像“即将死去”一样活着。
2025年10月1日—10月31日,距离李文亮医生去世已2018—2048天。这位在武汉新冠疫情期间因为说出真话成为悲剧英雄的普通眼科医生并没有被民众遗忘,为公共安全与健康充当“吹哨人”成为他闪亮的墓志铭。在李文亮医生留下的微博的评论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写下日记”,“诸多双耳朵仍铭记着他吹出的悠长哨响”,网民们在这里和李文亮医生一起分享和倾诉自己的生活与命运。
10月25日,中共20届四中全会闭幕不久,北京三里屯街头有抗议者在一栋建筑上挂起了两面横幅:“共产党的本质是反人类的邪教,它们必将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难”、“开放党禁,自由组党,自由竞争,自由选择,建立自由,人性,法治的新中国。”两则横幅末尾均有署名“pque2025”。近年来,此类型的抗议事件多次发生,网民大都称抗议者为“勇士”。
一周惊奇:
事情节点梳理:10月14日,人民网留言板上,ID“23919543”给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左永祥留言:“绵阳市安州区秀水填*工厂污染,绵阳市安州区秀水填石红村农作物受污染和老百姓呼吸困难,希望上级领导重视。”
人民群众对编制的热情有目共睹。去年国考有超过三百万人报名,平均竞争比高达86:1,打得最凶的岗位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0655人报名竞争同一个名额。当全国人民都理解了山东人的执念,教培行业也一叶知秋,光是今年上半年,“公考一哥”中公教育的正价课培训人次达到45万,同比增长18.42%。打眼望去,有种考公越火、中公越爽的错觉。
三十多年前,我们曾是一出好戏里的活道具。那是上大学的第一年,我们有一门课要对外展示。登台前,我们这些“演员”——老师和学生反复排演,哪个问题由谁举手,答案的字句,甚至辩论时谁该脸红脖子粗,都像京戏的锣鼓点,掐得分秒不差,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严丝合缝的“正确”。
河北一医院全体医护下班后跑操。我看到的时候这件事还没上热搜。但看完之后是无法评论的。因为现在的很多媒体报道,说实话完全没有了新闻人的基本素养。就像下面这则报道。你在这个简短的报道上只能看到医院医护人员下班集体跑操,以及医院工作人员回应,此举是锻炼身体,全院都可以参加跑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叮一声响,父亲的手机来了条微信。他打开手机,读取信息。随即说:这个中金支付是干嘛的?怎么又扣了我两百多。我警觉起来,问道:这是第一次扣?老爸回答:扣了几次了,每次看到了,后面一忙就忘记了。我问:您是不是签过什么协议合同之类的。老爸说:怎么可能呢?肯定没有签过。我不可能随便签这些。
一周讽刺:
尽管取消了卡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告别营业厅。就现阶段而言,eSIM的开通必须回到号码归属地的线下网点;人证验证、身份核查、配置文件下发,每一步都要在营业厅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完成。而当eSIM需要换机或者eSIM服务遇到异常时,还得回到营业厅再走一遍流程。要知道现在实体SIM卡都可以上门配送、手机激活了,涉及eSIM的业务反而需要亲自跑一趟营业厅,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10月28日消息,据证券时报,腾讯公司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在今日于广州举行的“2025 内容创作者嘉年华”上透露,腾讯公司已成立“正能量算法工作专班”。朱殿君表示,腾讯依托微信独特的社交关系链,让知识分享、实用技能、情感共鸣等优质内容,借助用户之间的信任自然流动。这既让优质内容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好礼”,也从机制上有效抑制了不良信息的传播,逐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生态。
日本出现的“长租房陷阱”,神州恐怕也会出现——过去几年,神州很多人买了不少房产准备收租,有的人甚至加了大量杠杆。但问题是现在百业凋零,“灵活就业者”大量增加。这些人很多都租不起房,只能回老家或者去更偏远的小区。【这就可能导致房东们面临租金甚至无法覆盖房贷,还要倒贴钱补贴租客的喜剧场景】。——他们手中的房子,也有可能会成为让他们长期失血(房贷+房价下降)的“有毒资产”。
一周声音:
- 【404文库】刀下留人 -周权 李冬|留给最高法的时间不多了
- 鸡蛋bot|死刑疑云:“昆明扫黑第一案”家属吁请最高法刀下留人
- 水瓶纪元|在法庭上被带走的“旁听士”吴云鹏
- 空瓶子|湖南湘乡“刑讯逼供”样本: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梦
2025年10月27日下午,昆明,高芳接到一通来自市中级法院的电话,通知她本周五可以去见丈夫周权的最后一面。一天后,一封由她署名的、悬赏百万寻找关键证据的公告出现在网络上。这份民间悬赏,质问着一个已经被最高审判机关核准的死刑判决。给高芳的电话很短。那头的人声音很平静,公事公办,只是在履行程序。根据一位律师的说法,这种通知通常意味着最高法院的死刑复核已经走完,核准死刑的命令已经下达。
去年9月,铁流先生在成都青城山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2岁。这位本名黄泽荣、笔名晓枫的世纪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何谓“坎坷与传奇”——从热血青年到反右囚徒,从劳改犯到文化老板,他的故事,是中国现代史中一粒微尘的史诗。1933年,铁流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寒微之家,幼年失怙,饱经忧患。
一周故事:
张雪峰又改口了。被全网封禁近一个月后,恢复直播的张雪峰话锋一转,大赞文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他对文科的态度可以说发生了180度大逆转。毕竟,过去几年,他的经典言论“文科都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几乎已传遍互联网的大街小巷。不少网友把张雪峰的急剧转变当“乐子”看,调侃他是“变色龙”“墙头草”,也有人分析,他这次是“怂了”。
在重庆沙坪坝的城中村巷弄里,一块木牌上写着 “住宿:大铺8元,单间15元”。门框朽烂的旅店,像一块被城市遗忘的补丁,成为无数漂泊者的临时落脚点。他们大多是干零活的,建筑工地上的、搬货的,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回来。有的人住几天找到工作就走了,也有人一住大半年。就算攒下点钱,还是舍不得换贵一点的地方。15元的单间常常空置,8元的大通铺挤满了人。
张梅终于等来了一个晴天。玉米地里,收割机轰隆作响,她弯腰捡起一个玉米棒子——个头小了些,但颗粒金黄,揣进兜里,另一只手拿着空的化肥袋。她从地头走来,穿着咖色的厚夹克,“现在都霜降了,麦还没种上呢,玉米还没收,往年晚麦都种上了,现在只能等着。”她对《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说,并拨开手里刚捡的这棒玉米,“芯已经霉了,往年的玉米可比这大多了。”
2020年9月,复旦大学博士生赖楚谣偶然点进一个直播间。手机屏幕里的张姐看起来四五十岁,身材微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教粉丝做爆款账号:“你一天播多少次,播多长时间,有多少人看,这些算法都是会记着的。”“算法刚开始会给你推流量,但这些都是‘路过’的,你们知道吧?要把这些过路的变成你的铁粉,让他们加入粉丝团,送个灯牌,算法记这个呢!”







































)在您这希望碰到好心人,借我两三千元,我现在全家买农村合作医疗都没钱了。我会还的,但不敢承诺几时还。有人问:现实中没亲戚朋友吗?其实穷人现实中的亲戚朋友都是穷人,我们底层之间都是相互几百几百的借。一旦遇事就扛不住。
_(:з」∠)希望会变好吧
加油(ง•̀•́)ง
![[苦涩]](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iles/2025/11/post-721962-6906413846dc2.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