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数说2024 英国大选:为保守党的14年“埋单”,英国经济谁来救?

「过去14年,英国人赚到钱吗?答案:几乎没有。」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英国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届时下议院的全部650个席位都将改选,保守党的14年执政也很可能在今夏告终。在未来一个月,端将刊出关于英国政经﹑民生政策的懒人包与梳理现况的数洞栏目,亦将刊出一系列专访及其他相关专题。请按此追踪“2024 英国大选”系列。

另外,端也推出了免费的英国大选新闻信,请按此订阅。

2010-2024,失落的14年

5月22日,英国首相辛伟诚在唐宁街前,在没拿伞也没人撑伞的情况下,淋著雨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下议院改选。在演说中,他强调只有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计划”,能够带来经济稳定。

经济本来就是选举“必答题”,民调公司YouGov最新的调查显示,有半数的英国选民认为经济是国家当前的前三大重要议题,是最多人选取的选项。但同一份调查也显示,有将近7成的选民认为政府对经济问题处理不佳。而面对长期落后于工党两成之多的民调,保守党政府最近不断强调经济正在“逐渐转好”、已经“度过难关”。确实有一些数字可以作为证据:比如通胀(通膨)率终于回到相对正常的2.3%,显示物价渐趋平稳;2024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0.6%,虽然仍旧不高,但已是两年来新高,更代表英国走出衰退期。

但对此,工党的反击其实非常简单:这只不过代表最近稍微不那么差,但保守党执政这14年来,经济真的有比以前好吗?

而一旦采取这个中长期的观点来看英国经济,2010年至今的保守党政府只能说是表现极差。自2010年保守党取得执政权的14年以来,英国人均GDP成长率每年仅有0.8%,单就这项指标而言,是战后历史上最差的成绩,更是唯一没有达到1%大关的案例。

民航绕道、森林大火、空投炸药:4张图看战争如何加剧气候变迁

「在加沙和俄乌战争的硝烟之间,一场碳排放之战正悄然展开。」

文:特约撰稿人马碧玉 策划:谢达文

2023年9月15日,在以色列和加沙边境,一名巴勒斯坦抗议者口中叼著以色列军队发射的催泪瓦斯罐。摄: Majdi Fath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15日,在以色列和加沙边境,一名巴勒斯坦抗议者口中叼著以色列军队发射的催泪瓦斯罐。摄: Majdi Fath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你有否想过,战争中的碳排放,可能比许多国家全年的碳排还要高?

数月前,《卫报》(The Guardian)引用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把军事温室气体当成一个国家,那它光在2022年便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约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客车加起来的年排放量。

事实上,直至俄乌战争之前,国际社会从未就冲突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过统计 。而对很多人来说,军事温室气体仍是陌生的领域,因为军事部队不受任何气候协议约束,它的活动也因涉及军事机密而难以量化。

不过,随著近年的俄乌战争和2023 加沙战争开打,愈来愈多人意识到战争对气候变迁深远的负面影响。《卫报》早前报导,在加沙战争的首60天内预计共产生了281,000公吨二氧化碳,这比20多个社会系统难以适应气候变迁的气候脆弱国家一年的碳排放量还要多。而在一片硝烟当中,大部分碳排可归因于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和军事活动,其中包括制造炸药、飞机任务、坦克燃料和爆炸产生的排放。

你的“地板”是我的“天花板”?三张图看台湾文理组新鲜人薪资差异

「艺术、新闻与图资、语文、人文、社福这五个学门,起薪矮人一截,首年薪资成长率又低于平均。」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发自台北

2023年11月22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11月22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摄:陈焯辉/端传媒

在台湾,区分文组、理组始终是长青话题,不管是作为网路论战、或是日常生活中,相比聊起星座的轻松氛围,辨识文理组并进而揣测彼此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通常蕴含了一些火药味。

至于文理组的就业前景,更是热门话题。在普遍印象中,文组科系经常与“收入低”、“没有成长性”连结,而此其实隐含一组值得以实际检验的问题:对于正准备踏入职场的新鲜人来说,这样的印象是真的吗?此外,不同学门的状况也一样吗?文理组科系内部又有什么样的差异?

如果我们再追问:若从“经济发展果实”分配的角度来看,台湾2023年的经济成长率虽然放缓,仅有1.4%、是近年来的新低,然而自疫情以来,2020年至2023年通算的平均成长率依然有3.5%,可以说是稳定成长。那么,近年来的新鲜人们,是否有享受到经济成长的好处,还是其实不然?

这样的问题,必须运用多组资料、以不同的方式交叉检证。在4月最后一天,台湾劳动部发布了2023年毕业生初入职场(即所谓“初任人员”)的薪资统计报表,其中的分类依据包含新鲜人们的毕业科系学群,只要将这份政府统计稍微“加工处理”,便可提供一张初步的“快照”,大致看出新鲜人们的薪资究竟是成长、还是停滞,又会有什么样的学科差异。

不过,得先强调的是,即使在统计数字上呈现“刚踏入职场时,A 学门毕业生的平均薪资高于 B 学门”,也未必代表“A 学门的训练比较有助于赚钱”。从相关的理论讨论中,可以推知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 能力训练:A 学门的训练确实可能帮助毕业生赚取更高的薪水,这可能是专门的专业能力,也可能是一般性通用的能力,比如写作或数据分析等;
  • 职业封闭:要从事某些高薪的职业,经常必须先就读相关科系才有机会,医师就是经典的案例;
  • 文凭效果:有时候问题未必是实际能力,而是雇主(至少某一类雇主)普遍预设 A 学门的毕业生能力比较好、“比较好用”;相反地,B 学门的文凭则没有同样的加分效果,甚至可能有负面效果;
  • 大学组成:一些雇主可能比较偏好“名校”或者“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而不同学校开设科系的逻辑并不相同,名校可能有比较多 A 学门的学生;相对地,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则可能普遍很少开设 A 学门的相关科系,都是以 B 学门为主;
  • 自我选择:最后,会选择 A 学门的学生,自己或家人可能自始便看重“赚取较高的薪水”,而选择 B 学门的学生,可能在生涯规画时更倾向考量薪资以外的因素。

单用劳动部所提供的资料,并未能区分出这五个因素各自的作用。在这样的限制下,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数据分析不可能是“实况转播”,无法完整呈现“不同群人‘藉著怎样的过程’来到这里”,但仍能提供有用的“快照”,可以看出“这群人此刻在这里,那群人则在那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任务所在。

基础自然科学的“地板”,已经高过艺术科的“天花板”

劳动部所公布的初任人员平均薪资,不只有依照毕业学门提供月薪统计,也不只提供平均,还列出了“第一四分位数”(Q1)和“第三四分位数”(Q3),也就是“恰好落入排名后四分之一”和“恰好挤进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薪资各自为何。这样的数据可以协助排除“最顶尖”和“最后段”的影响,掌握一般来说(中间50%)新鲜人们薪资的地板和天花板各自在哪。

陨石等级的毁灭:四场英国地区指标选战,如何预示保守党大选败局?

「保守党的招牌此刻带有剧毒,足以化神奇为腐朽。」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2024年2月15日,英国韦灵伯勒的点票中心,计票工作人员看著一箱选票。 摄:Leon Neal/Getty Images
2024年2月15日,英国韦灵伯勒的点票中心,计票工作人员看著一箱选票。 摄:Leon Neal/Getty Images

在伦敦的摄影棚内,今年度英格兰及威尔斯地方选举结果陆续揭晓,保守党代表、就业与劳动保障大臣Mel Stride却不愿承认大势已去,依然坚称自家政党选得并不算太差。听到这样的回答,Sky News的当家政治新闻主播Sophy Ridge忍不住质问:“如果就连这样的结果都算‘好坏参半’,那要怎样才会算不好的结果?要来一颗陨石砸死你们所有候选人吗?”

巧合的是,想到“陨石”这个比喻的人还不只这位主播。以代表保守党基层为宗旨的评论网站ConservativeHome,选后刊登的评论文章提及的带来白垩纪恐龙灭绝的那颗陨石,形容选战结果再度证实他们将迎来“希克苏鲁伯小行星”等级的毁灭,唯一的差别是“这次或许有一两只恐龙还能存活下来”,顺带挖苦了那些陈腐落伍但身处安全选区的党籍高龄议员。而基于这样的判断,这篇文章标题也相当简洁,就只有一个字:Goodbyeee。

他们之所以都这么说,是因为保守党本次选举结果相当惨烈,而若将观察重点摆在展望即将到来、普遍预估将于11月前后举行的国会选举,本次地方选举的结果则可以说只是确认人们早就知道的事情:按照目前趋势,保守党在国会选举中将会一败涂地,唯一不确定的问题就只有反对党工党的胜利幅度究竟能有多大。

本次选战涉及许多不同种类的选区、超过两千个不同公职,这篇文章将从4场指标性选战切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本次选战的看点,了解整体趋势。

抵制以色列有用吗?5张图看美国学潮和撤资争议

「口号是撤资,但“撤资”却从来不是钱的问题。」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2024年4月29日,美国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园的一名男子高举巴勒斯坦国旗。摄:Kent Nishimura/Getty Images
2024年4月29日,美国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园的一名男子高举巴勒斯坦国旗。摄:Kent Nishimura/Getty Images

对不少人来说,“钱要怎么花”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同时是道德与政治问题。长期以来,美国许多大学都将募捐而来的资金投入各式投资,再将获利用于支付各种研究、教学、行政费用。而本次加沙战事展开以来,美国多所大学都陆续有学生在校园内设立“加萨团结营地”(Gaza Solidarity Encampment),抗议美国在以巴冲突中的角色。但近来不少学生团体抗议的对象已不只是以色列或美国政府,更诉求校方必须“撤资”(divestment),要求校方的投资对象选择必须与以色列拉开距离。

截至目前为止,这波抗争并未让任何大学改变资产配置,一些大学校方还让荷枪实弹的警察入驻,甚至展开逮捕,成为美国社会近期各方争论的焦点。但从实际数据来看,这类“抵制、撤资、制裁”的运动(Boycott, Divestment, Sanctions,通常简称BDS运动),真的会对以色列造成威胁吗?

十余年前,被以色列政府指派负责对抗BDS运动、曾在军情单位担任高阶职务的库珀瓦塞(Yossi Kuperwasser)就已经指出:“核心议题不在于他们(BDS运动)是否会杯葛我们,而是在国际论述中,他们能否成功植入‘以色列作为犹太人国家并不正当’的论调”。。而在光谱的另一端,支持BDS运动的以色列籍巴勒斯坦/阿拉伯裔政治人物佐阿比(Haneen Zoabi)也强调,“BDS正在逐渐侵蚀以色列的名声地位”,其中关键在于让更多人相信以色列并非“正常国家”、不是“犯了一些错的民主国家”,而是在根本上不正常、不正当,至今仍以侵害巴勒斯坦人权为运作基础。

在任何议题上都几乎毫无共识的两人,对此却有相同的看法:BDS运动将以色列和种族隔离(Apartheid)体制下的南非放入同一类别,主张以色列整个国家体制有根本的不义。因此,在许多广义上以色列的支持者眼中,BDS运动虽然并不暴力,但却等同于彻底否定以色列存在权利,因此必须强力反制。库珀瓦塞和许多以色列官员都明确表示,这些人就是以色列不折不扣的“敌人”;相对地,在BDS运动的支持者眼中,这则是要促使人们不再自欺欺人,必须看见以色列立国原则牵涉的核心不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