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iPhone 16 上的究极按键 | 硬哲学

区别 iPhone 15 还是 16 的办法,除了看颜色,现在又多了一种——看按键。

不久前,iPhone 16 系列发布,外观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系配套了一个新的按键——「相机控制」,也就是传闻已久的快门键。

按照苹果官网的说法,这是一个点按体验的触感式开关,支持轻按手势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提供触摸交互的电容传感器。

给拍照手机加一个快门键不是什么新鲜事,功能机时代所谓的拍照手机——如索尼爱立信的 C 系列就标配了两段式的快门键,短按对焦、长按拍照,和 iPhone 16 上的操作如出一辙。

只不过,对于向来删繁就简的苹果而言,在本就不算宽裕的机身空间里,连续两年给 iPhone 加塞按键,这件事不太常见。

如今,操作按钮和相机控制已经成为 iPhone 的标配,而这两颗按键背后,隐藏了苹果对于 iPhone 未来十年的终极理解。

「相机控制」按键,藏了多少秘密?

苹果在设计手机之初,有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是延续 iPod 的设计,用滚轮替代键盘,但苹果无论如何也没法解决输入效率的问题。

另一个方案,则是将 MacBook 触控板上的多点触控技术移植到手机上,想打电话时屏幕就显示拨号界面,想输入文字时屏幕就变成了键盘——这就是后来的 iPhone 和 iPad 的原型。

无论是 iPhone 还是 iPad,其本质都是显示屏,因此产品上所有的功能和设计,都必须服从屏幕的需要。设备的正面只有一个 Home 键,而侧面的功能键也是各司其职:锁屏键、音量调节键、静音拨片。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用户交互行为聚焦在触屏上。

换言之, 除非在看不见屏幕的前提下,用户也能知晓每一个按键的功用,否则这个按键就没有什么加入的必要。

照这个标准,操作按钮替代静音拨片算不上好设计,因为自定义的操作按钮用起来并不直观易记,但在机身右下侧的「相机控制」按键则算得上神来之笔——无论是竖持还是横持使用 iPhone 时,内嵌式设计的相机控制按键几乎无感,也不容易误触,而一旦遇到需要使用相机的场景,这颗按键的妙处就会被快速激活。

与 iPhone 上的其他按键不同,「相机控制」是一颗高集成度的按键——既具备机械结构的可动性,又具备电容设计的操控性,同时还能通过压感、震动来提供更丰富的反馈。

苹果在相关专利中阐述:

随着电子设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机械按键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设计限制。许多机械开关需要预留最小的操作空间。如典型的圆顶开关大约需要 200 微米的行程,才能使圆顶下凹并实现开关的闭合。这在极其轻薄的电子设备中尤成问题。

你看,苹果不惜改变按键设计,还是为了让 iPhone 能更薄一点。

苹果为这颗按键设计了一个磁性结构,使其更加紧凑,当电磁体被激活时,磁铁会旋转,从而旋转输入结构,向用户传递触感反馈——这个旋转按钮的位移只有不到 10 微米,只有传统圆顶按钮二十分之一,但足以营造一种「操作感」。

科技媒体《连线》的主编曾提过这么一个观点:

所有设备都需要交互。如果一个东西没有交互感,人们就会觉得它坏掉了。

iPhone 16 的相机控制按键还集成了压力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可以识别轻压、重压、滑动触摸等操作,并且支持触觉反馈——这套解决方案让人联想到 iPhone 6S 上搭载的 3D Touch 功能,这项在 iPhone 上无疾而终的技术,如今以一种更合理的姿态回归。

更多维度的操控,意味着能做的事情也变多了。

首先,这是一颗支持多段操作的快门键(发布会上苹果表示将在未来更新二段式快门功能),按一下即可打开相机,轻按对焦、重按拍摄、长按录像。不仅如此,在按键上左右滑动,还能实现变焦操作,Taptic Engine 精细的震感,会让人产生拨动刻度盘的错觉——与其说,相机控制是一颗按键,不如说这是一个滚轮。

赋予一个光滑平面丰富的操作感,这是属于科技的魔法。

当然,相机控制按键的设计,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对于手机壳厂商而言,这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由于按键是下凹设计,如果只是简单地开孔或者粗暴地给手机壳加上一颗传动按键,开孔或者按键造成的公差,都会对操作的精准度会有不小的影响,还有可能产生误触,甚至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为此,苹果甚至申请了一系列手机壳相关的专利来解决这个操作问题。

苹果这项专利,直接在手机壳上集成了相机控制按键,当这个手机壳安装到支持相机控制的 iPhone 上时,系统将会通过手机壳上的按键来获取输入信号,无论是轻压重按,还是触摸滑动,都可以识别响应。

也是这一系列关于按键的专利,揭示了苹果对 iPhone 上的「按键」更深层的思考。


手机按键的终极答案

iPhone 上的按键,本质上是产品与用户的物理交集。在苹果看来,iPhone 上按键的一个关键能力,在于和用户产生连接。

为此,苹果早在十年前就着手准备,十多年来,苹果申请了诸多专利,来赋予实体按键更多的意义——

早在 2008 年,苹果就申请过一项通过在 Home 键集成心率传感器,以用于解锁 iPhone 的专利,这项专利直到今年才通过美国专利局的审核。当时,苹果还在同步研发 Touch ID 技术,而 Face ID 相关技术的收购则要在几年后才启动。

▲ iPhone 早期关于心率解锁的专利

有一项披露于 2015 年的专利显示,苹果曾有意在 iPhone 的唤醒键上集成指纹识别模组,后来这项技术被用到了 iPad 上,但并不意味着苹果就放弃了在 iPhone 上落地的可能性。在苹果最新的手机壳相关专利里,仍存在通过手机壳上集成的指纹传感器,来解锁 iPhone 的设想。

又譬如,可以赋予按键可视化的能力。

苹果有一项适用于 iPhone 上的专利,是把侧面按键做成触屏,在操作按键的同时,就能显示对应的信息。比如打开音乐时,触屏就会变成播放器样式,打开日历时,则可以显示日程——苹果并不是没有这样设计的先例,上一代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而操作按钮的设置界面,也揭示了这颗按钮要发挥其功能,视觉信息是必备的一环,但在目前的 iPhone 上,这项能力是缺位的。

更直接的例证,是苹果在 iPhone 16 发布会上对「相机控制」按键的功能展示:

第一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空间影像」内容创作的开关——横持手机时,按下「相机控制」按键,这时候可以直接选择拍摄空间影像——当你知道,此刻录下的视频,有朝一日可能会用诸如 Vision Pro 这样的空间计算设备观看时,空间影像势必会是一个被时常启用的功能,许多重要时刻的记忆,我们都希望用一种更具感染力的媒介进行存储。

第二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AI 智能体」启动器——竖持手机时,按下「相机控制」按键,这时候可以直接激活 AI 视觉智能——无论是淘宝搜同款还是点评找餐厅,又或者是寻路、做题、翻译……只要用相机向 iPhone 提问,AI 就会给你答案。

第三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各类应用的物理延伸——双击「相机控制」按键,弹出一个多功能菜单,滑动即可切换选项。就在 iPhone 16 发布会前一周,苹果有一系列相关的专利得到披露,这是一套基于侧边按键的操作系统。苹果通过简单的操作和简洁的界面,让同一个按键在不同情境下发挥不同的功能——比如在拍照时,滑动「相机控制」按键可以切换焦段、调整光圈;而在抖音里,可能就是切换滤镜或配乐;到了播音乐的时候,可能就是切歌、调音量。

我们设想过许多次,iPhone 总有一天会摒弃所有的「实体按键」,但这并不意味着按键不存在,或者不重要,而是手机边框的按键,成为了系统有机的一部分,连接用户、连接屏幕、连接应用、连接未来,这就是苹果对于 iPhone 按键的终极理解。

设计是一个人工作品的核心灵魂,并最终不断地由外壳表达出来。

乔布斯和艾维崇尚包豪斯的设计哲学,受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尔·拉姆斯「少,且更好」(Weniger aber besser)的设计理念影响尤深。

摒弃按键,并不是事到如今才有的设想,在苹果历史当中也是有迹可循。

2000 年,苹果推出的 Power Mac G4 Cube 就非常迷人,甚至入选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台边长只有 8 英寸的立方体电脑,是乔布斯审美观的纯粹表达。它的精密源于极简主义风格,这台机器从外部看不到按钮;没有 CD 托盘,只有一个微小的插槽。尽管使用体验糟糕、风评很差,但乔布斯却引以为傲:

我们通过简化去除多余的东西,取得进步。

2001 年 iPod 设计之初,乔布斯就决定摒除 iPod 上的「开关键」。乔布斯认为,从美学和神学的角度来看,开关让人不快。如果一段时间不操作,它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当你触摸任意按键时,它又会自动「醒来」。但是没有必要专门设定这样一个流程:按下去——等待关机——再见。

如今 iPhone 的产品逻辑也类似,当你拿起手机时,屏幕自动点亮,当你望向手机时,屏幕自动解锁。按下「锁屏键」则屏幕锁定,关机则要费不少力气——在苹果的设计哲学里,没有必要的按键就不必存在。

2017 年 9 月,当时苹果 CEO 蒂姆·库克是这样介绍 iPhone X 的:

初代 iPhone 彻底革新了十年来的技术,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了世界。十年后的今天,是个再适合不过的日子,我们在此时此地,展示这个将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基础的产品——这就是 iPhone X。

自迈入「全面屏」时代以来, iPhone 的设计已经小步迭代了七年,产品形态臻于完美,无限接近于乔布斯和艾维理想中的魔法玻璃,正如《2001:太空漫游》里永远保持 1 : 4 : 9 比例的黑色石碑(Monoliths)。

经过近二十年的迭代,手机早就已经从通讯的工具逐步演化为内容的容器,其中最直接的印证便是按键越来越少,屏幕越来越大——iPhone 用多点触控和 Home 键取代了拨号键盘,屏幕从 2 英寸扩大到了 3.5 英寸;iPhone X 用手势替代了 Home 键,如今屏幕已经来到了接近 7 英寸,是初代 iPhone 的两倍;于是,摆在 iPhone 面前的设计迭代路径已经清晰可辨:

逐年收窄的原深感测镜头模组,最终将会隐藏在屏幕之下,苹果和 LG、三星已经在研究对策;屏幕的显示面积将会延展到手机中框的边沿,这一代 iPhone 16 Pro 已经将边框缩窄了 30%;而侧面的机械按键,将与手机中框融为一体,成为手机这个容器的一部分,就像「拍照控制」按键一样。

未来十年,手机无疑会趋于至简,而其中的内容,却又可能是终极的复杂。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可还有设计哲学?从 iPhone 16 到 Mac,解构三十年苹果设计演变_9.ylog

在 iPhone 16 发布之际,盘点了手机/Mac等产品线的外形演变史,设计哲学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产品理念、技术实力、组织架构也在决定着产品的外形。

03:30 – iPhone 16 设计解析:为什么「胶囊」形状摄像头和新增的按钮是在扶持 Vision Pro?为什么这一代的标准版大概率畅销?

手机设计盘点:为什么说「从 iPhone X 开始,手机的最终形态已经被确定了?」科幻电影中的「黑石」如何影响了 iPhone?

33:30 – 解构 Apple 历代产品设计:从 Mac/Watch 等产品线的外形变化背后,我们看到苹果的变化。Ive 在 2019 年的离去标志苹果设计的黄金年代结束了吗?为什么新一代的设计语言,藏在 HomePod、AirPods Max 和 Vision Pro 的 3D 编织材料里?

本期节目是和 脑放电波 的串台,推荐关注;也是脑放电波 Apple “Privilege”(苹果“特权”)系列的新一期节目,本系列旨在围绕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商业策略,剖析其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隐私(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种种“特权”,帮助你深入理解全球第一市值公司背后的故事,相关节目:苹果供应链迷思 / 苹果广告底层逻辑 / iPhone 15 和它的前任们 / 苹果零售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与看法。

|登场人物|

  • 主播:托马斯白 – 脑放电波主播,资深科技营销人,前XR创业公司CMO,科技媒体特约作者,养生爱好者; Nixon – 脑放电波主播,XR产品经理,前科技媒体记者,养生爱好者
  • 嘉宾:苏志斌SUiTHiNK – 资深工业设计师,电子行业产品经理,科技企业联合创始人,个人播客 荒野楼阁 WildloG
  • 剪辑制作:Kari,柒

节目中用到的音乐:来自 monkeyman535 的 90’s Rock Style,地址 freesound.org;来自 kjartan_abel 的 Berlin Town,地址 freesound.org;基于 CC BY 4.0 DEED 使用

|拓展阅读|

苏志斌讲解iPhone”无边泳池”及灵动岛苏志斌讲解iPhone 12、我们的标题模仿了李楠的文章 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

脑放电波往期节目精选(搜索关键词可收听)

脑放电波是一档关注科技前沿、品牌营销和个人成长的谈话类节目。每期带给您一个有趣有据的话题,帮您在信息严重过载的现代世界小幅自我迭代。您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或者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脑放电波”找到并关注。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美丽的塑料无需掩饰|硬哲学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掏出 1298 元修理破碎的手机玻璃后盖时,会怀念过去塑料手机的时代。

有没有发现,塑料手机已经销声匿迹了。

今时今日,如果用「塑料」来做形容词,多半会联想到廉价、虚假、不靠谱等负面词汇——说到塑料手机,也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低端手机的代名词。

曾经,我们只能买到塑料手机。在手机诞生的前几十年里,塑料材质一直是主流。对手机厂商而言,它是个好东西——成本低、易于加工而且轻便,简直就是制作手机的完美材料。

2004 年,全球销量最好的手机中,有 9 台都采用塑料机身,那时,谁能拒绝一台索尼爱立信的塑料手机呢?到了近 10 年,为了更好的信号、更好的散热、更好的无线充电——塑料被金属、玻璃,陶瓷取而代之,淡出了大众视野。

▲2004 年的索尼爱立信 T310

 

我还是怀念那个手机多样性的年代,每台手机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它们或许美得独特,或许丑得另类,但最有趣的永远是下一台。

是塑料,满足了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

美丽的塑料无需掩饰

功能机时代,每个人的牛仔裤口袋里都有一部塑料手机。鼎盛期的诺基亚一年会推出超过 60 款手机,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塑料材质外壳,原因无他——颜色丰富、可塑性强,还便宜。

即便是进入智能机时代,塑料也统治了手机后壳很长一段时间,出现过不少令人难忘的经典设计。

其中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诺基亚 Lumia 系列。时任诺基亚材料和色彩设计师的 Tiina Aarras 认为,不同的人会赋予色彩多样的表达,颜色是让手机脱颖而出的关键——在进入科技行业之前,Tiina Aarras 是一名时装设计师。

为了找到饱和度最高、最强烈的颜色,她放弃了当时正流行的金属外壳,而是选择一体成型的聚碳酸酯塑料,相较于金属,这种材料有数百种颜色可选,由内到外都是鲜艳的色彩,而她最终以 CMYK 色系为灵感,敲定了诺基亚 Lumia 手机最早的配色方案。

时至今日,想起诺基亚 Lumia 手机,多彩的塑料机身依旧是我最强烈的记忆。

苹果是另一家对颜色抱有执念的科技公司。

2013 年,苹果第一次在手机领域尝试双机策略,推出了采用一体化成型聚碳酸酯外壳的 iPhone 5c,那是手机领域将塑料材质和色彩结合到极致的代表,当时正处于 iOS 系统语言从拟物化向扁平化过渡的阶段,苹果首席设计师的 Jony Ive 认为,苹果应该提供一种将硬件和软件完美结合的体验,而色彩缤纷的 iPhone 5c 和绚丽多彩的 iOS 7 系统相得益彰。

iPhone 5c 一改以往保守的配色策略,采用与 iOS 7 系统界面相匹配的聚碳酸酯塑料(Polycarbonate plastic)多彩外壳。苹果甚至为它专门制作了主屏幕和壁纸颜色,以达到视觉上的一致性。

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多层抛光着色和特殊涂层处理,苹果将 iPhone 5c 做出了类似陶瓷的「釉面」质感,就像手里握住一块黄油。

至今看来,充分考虑到用户与设备交互每一个细节的 iPhone 5c,可能并非是苹果最高级的,但一定是最具个性的代表作。正如 Jony Ive 在宣传片中所说的那样:

美丽的塑料无需掩饰。

这也并非苹果在色彩上作出的首次尝试。

1998 年,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临时 CEO,推出了他回归后的首款产品——iMac G3。当时市场上充斥着米白色电脑,而 iMac G3 的半透明邦迪蓝外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乔布斯对这款颜色并不满意,他对设计师和供应商破口大骂:

你们这帮垃圾,滚出去!(You guys suck, get the fuck out of the room!)

后来,经过三天的努力,设计师们调制出 15 种新颜色,而乔布斯最终选择了其中最鲜艳的 5 种,灵感来源于水果的色彩。这些色彩成为 iMac G3 的标志性设计,直至 2003 年产品停产,这款经典的 iMac 共有 13 种配色,至今仍是苹果色彩最丰富的产品之一。

不得不提的还有三星,可能是世界上最会做塑料的手机厂商,擅长把塑料做成玻璃的样子,做出金属的质感,像皮革一样以假乱真——总之就是不像塑料。

▲三星 Galaxy S21,把塑料机身做出了金属质感

 

最早由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推广的素皮工艺,就是一种由塑料与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人造皮革,如今已经是不少旗舰手机体现商务调性的选择:

事实上,作为合成材料之王,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对于塑料设计的挖掘超乎想象,也诞生了许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

无所不能的完美材料

如果我没搞错,这项发明会改变未来。

1907 年,43 岁的比利时人利奥·贝克兰(Leo Baekeland)用一句话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拉开序幕。同年,他登上《时代》周刊封面。随着杂志与他一同声名远扬的,正是改变世界的「塑料」,一种全合成可塑性材料,他将其命名为酚醛树脂(bakelite)。

事实证明,「塑料之父」的结论完全正确。他将这种材质形容为「用途无尽的材料」,称人类已经打破动物、矿物、植物的分类标准,创造出「第四王国,疆域无边」。

作为一种具有出色的绝缘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可塑性的材料,酚醛树脂几乎无所不能。

随后,塑料家族不断壮大,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了唱片、收音机、梳子、一次性打火机、枪支、家具、咖啡壶、珠宝,甚至走进第一枚原子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一百多年来,这种人造的非自然物质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那些我们意识到的,或意识不到的一切,早已离不开塑料。

尽管塑料价格便宜、随处可见,但并不等于廉价。

实际上,「塑料」只是一个广义术语,涵盖所有由聚合物制成的材料,配方和组合方式几乎无限。许许多多兼具高级感和功能性的产品,在这里获得了可能性。

戴森之前,谁能想到,吹风机还能这样设计。通过对 ABS 工程塑料的运用,戴森才得以设计出造型独树一帜的产品外观,赋予产品极具辨识度的颜色和手感。都是塑料制成的吹风机,它们可以很不一样。

以铝合金旅行箱发家的 Rimowa,在 2018 年推出 Essential 系列。相比坚固但不抗摔的铝合金,它所采用的聚碳酸酯箱体,优点显而易见——轻便、扛摔、包容性强。不惧机场的暴力托运,使用寿命更长。

椅子被誉为家具设计中的珠穆朗玛峰,塑料也在这里掀起了设计革命。

总统椅品牌 Herman Miller,旗下的 Aeron 椅被誉为人体工程学技术上的革命,办公座椅设计的黄金标准,连乔布斯都是其拥趸。它采用专利的透气复合塑料面料 Pellicle,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拉伸,具有足够的弹性和优雅的视觉效果,可以裸露在外,无需其他额外的装饰——这一经典设计被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纳入永久性收藏。

诞生于 1959 年的 Vitra Pantone Chair 单椅,是历史上第一把一体化注塑成型的椅子。它完全摒弃椅子必须有 4 条腿的刻板设计,呈性感的 S 型,拥有无数鲜艳多彩的配色,成为了 20 世纪最经典的家居设计之一。

塑料的可塑性,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今年,当千元机在卷皮革、卷玻璃和卷巴黎饰钉的时候,Nothing 推出了一款塑料机身的千元机,而且卖爆了——200 美元的 CMF Phone 1 上市 3 小时,预订量就超过 10 万台,是 Nothing 公司历史上最畅销的产品。

光看配置,CMF Phone 1 乏善可陈,1080P 屏幕+天玑 7300 处理器,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入门级配置,但只要你见过一眼就很难忘记——不是手机,而是螺丝、旋钮还有塑料后壳。

CMF Phone 1 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有限度的模块化设计,不仅塑料后壳可以更换,右下角的旋钮也很有意思,它是一个扩展接口,可以连接支架、挂绳或卡包等配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扭开螺丝,DIY 自己的手机——无论是换一个颜色或质感的后壳,还是给手机装上一个独特的小配件,甚至自己 3D 打印一个塑料小零件,也能安上去。

CMF Phone 1 充分活用了塑料易于加工的特质,把塑料外壳玩出了新的花样,让用户设计成为手机设计的一环——显然,这是其他材料无法轻易采用的设计,是可塑性极强的塑料才能实现的创新,让塑料手机从槽点变成了卖点。

最近几年,塑料外壳的手机逐渐淡出主流视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为手机散热做考量,又或者是设计上难以推陈出新,抑或是单纯玻璃、金属材料的成本大幅降低,不需要再花大成本、挖空心思就能做出不错的质感。

我们并非是否定手机厂商对材质的选择,只是,塑料设计依然有值得挖掘的空间——「过时」的并不是材料。

或许,当下就是让塑料手机返场的最佳时机。至少,我们无需再用着玻璃后壳手机,再给它套上一个塑料保护壳。

毕竟,美丽的塑料无需掩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透明设计是对无聊的反击|硬哲学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深泽直人整整十年:

过去,对于一个品牌来说,产品销量达到数百万台就算成功。但随着 iOS 和安卓两个系统的出现,我们进入了「亿万用户使用同一种产品」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谈个性化是不现实的。

在他看来,所谓消费电子产品,是根据用户不同想法而创造的东西。它应该是个性化的,而不是无聊庸常的。

无聊,是当代消费电子产品的共同困境。

▲ 深泽直人

透明设计拯救无聊的苹果

20 多年前,类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乔布斯。

1997 年,苹果公司的品牌已经透支,产品一无是处,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乔布斯在砍掉绝大多数产品线之后,急需一款可以帮助他扭转局面的新产品。

那时,电子产品总是被包裹在封闭的外壳之中,人们对它的内部构造一无所知,看上去专业又无聊。看着眼前一堆长相雷同的米白色电脑,乔布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它变成透明的。

他把电脑主机、显示器、光驱通通塞进一个半透明的盒子里——这就是 iMac G3。作为苹果经典广告片「Think Different.」后推出的首款产品, 你一眼就能看到它的与众不同。

1998 年 8 月 15 日发布的 iMac G3 采用半透明塑料外壳、圆润的球形外观,灵感来源于六十年代的科幻动画。最先推出的海蓝色版本,被命名为邦迪蓝 (Bondi Blue),是澳大利亚邦迪海滩的颜色。

对透明设计的执着,源于乔布斯对「产品工艺在隐藏之处,也必须尽善尽美」的思考,早在苹果公司创业初期,乔布斯就在内部多次强调:

我想要它尽可能好看一点,就算它是在机箱里面。优秀的木匠不会用劣质木板去做柜子的背板,即便没人会看到。

这也是 iMac G3 最有意思的地方——产品的背面甚至比它的正面更好看。透过半透明外壳,用户得以窥探内部的工程学结构,所有的芯片是如何整齐地排列在电路板上的。启动后,灯光经过蓝色外壳,呈现出通透的光感,好看得不像这个星球上的产品。

乔布斯认为,产品的背面同样重要,它希望用户在每个角度看去,iMac G3 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甚至给产品设计了一个非功能性提手,只为了方便用户能随时欣赏和把玩这件作品——毕竟没有人会提着自己的台式机到处跑。这些透明外壳成本超过 60 美元,是普通计算机外壳的 3 倍。尽管没有经过市场验证,这样的设计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乔布斯对此毫不怀疑。

Jony Ive 显然也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为了让产品呈现出最完美的半透明、多彩的视觉效果,他甚至带队去糖果工厂去研究了半天水果软糖:

这就是我们喜欢半透明的原因。虽然有固定的颜色,却又不呆板,可以一眼看到里面,有种调皮的感觉。

iMac G3 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卖出了超过 600 万台,成为苹果起死回生的第一步。随后多年里,苹果推出过十多款透明设计的产品,而透明设计的精彩点子,正是苹果从无聊变酷的标志。

时至今日,透明设计依旧是对无聊产品的绝妙反击。

揭秘透明设计:从「少即是多」到「更少,但更好」

透明设计并非苹果首创,人类对透明性的追求由来已久,它的形成与 20 世纪初的艺术和技术发展密不可分。

1907 年,毕加索创作了《亚威农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通过打破传统透视法、采用平面化和几何化的构图,呈现出多视角效果,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

▲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

这种多视角构图的艺术手法虽然主要在绘画领域产生影响,但它对当时的设计师们提出了关于空间和视角的新思考。这一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设计中,推动了设计师们探索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实现不同视角的融合,这为透明性概念在建筑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四年后,包豪斯学院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完成了他的首个建筑项目——德国法古斯工厂(Fagus Factory)。这一建筑采用了功能美学原理,通过玻璃幕墙提升现代感,同时增加了对日光的利用,改善了工厂的工作环境。

全玻璃转角的外墙设计,在黄色底砖的衬托下,创造出漂浮幕墙的错觉。设计师放弃传统承重墙,采用透明玻璃和钢材,开创了全新的建筑风格,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1921 年,格罗皮乌斯在弗雷德里希街大楼(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的设计方案中,清晰地表达了对「钢架结构为骨、玻璃为皮」的渴望。这种对透明性的迷恋不仅源自建筑功能的需求,也受到当时肆虐欧洲的肺结核疫情和 X 射线成像技术的影响。X 射线技术能够穿透物体,呈现不可见的内在结构,这种「透视」的能力引发了设计师们对透明材质的兴趣。

▲ 格罗皮乌斯的弗雷德里希街大楼设计草图

1926 年,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Bauhaus Building)落成,它可以说是包豪斯现代主义思潮一张闪亮的名片。其外墙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光线,还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实现了视觉上的统一。著名建筑评论家西格弗雷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曾评价包豪斯校舍玻璃幕墙,说它提供了「无限宽广的透明区域」。

▲ 包豪斯校舍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透明设计确实能带来诸多好处。人是视觉性动物,善于将视觉信息组合成逻辑。透明设计通过揭示产品的内部结构,简化了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减少了用户的认知负担,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设计。而这种公开性的视觉表达,又传达出开放与前卫的感觉。

包豪斯对透明设计的运用,可以说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理念的极致体现。而作为包豪斯的学徒、苹果的导师,来自德国的博朗(Braun)深受这种设计理念影响。

1930 年代,得益于亚克力材料的发明,透明设计不再局限于玻璃,不再局限于建筑,而是逐步深入到各式各样的产品设计当中。

博朗很早就开始了在透明材料上的探索,但更多是功能性的,许多产品原型机都会先开发设计一个透明版本。工程师的目的很纯粹,是为了让同事更便于理解自家的产品。

▲ 博朗的闪光灯透明原型,图片来源:sgustokdesign

还有一些透明外壳的产品,是特供给某些场所使用的功能性产品——比如美国监狱就曾大批采购透明的电子设备,防止犯人在电子产品里藏匿违禁物品。

▲ 曾经在美国监狱流行的透明产品

但事情很快有了变化。

1960 年,博朗推出了 SK4 唱片机。最初设计中,上盖采用的是钢板材料,但在唱机运作时,钢板的振动会对音质有所影响。设计师们在寻找一种既能减少振动、又能保持美观的解决方案时,最终选择了透明的亚克力材质。

这一决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用户不仅能直接看到唱机的内部运作,产品的视觉吸引力也因此大增,与品牌的设计理念完美契合。SK4 以「白雪公主的棺材」之名享誉业界。今时今日,这一设计仍被工业设计师奉为圭臬。

正如 SK4 的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所言:更少,但更好(Weniger, aber besser)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用透明设计来对抗无聊,这股透明科技(Clear Tech)的时代风潮在九十年代达到顶峰,你能在各种产品上看到透明设计——无论是电话、电脑还是游戏机。

1982 年,AT&T 被美国司法部判定垄断被迫分拆,从此电话制造从一个垄断行业,迅速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短短两年间,美国就诞生了 300 多家电话制造商,只要你有生产线,就能造出电话拿到市场销售——当时市面上的电话造型千奇百怪,谁都想分一杯羹,你可能会看到汉堡、足球甚至香蕉造型的电话,但其中卖得最好的,是透明电话。

▲ Conair 透明电话

短短五年内,Conair 卖出了快 300 万台透明电话,这些产品和别家的电话如无二致,只不过采用了透明外壳,当电话铃响时,廉价的霓虹灯会闪瞎所有人的眼。连 Conair 的 CEO Barry Haber 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只要我们把它放到货架上,就能卖光,这可能是我们销路最广的电话。

和苹果的 iMac G3 齐名的另一个透明产品,是任天堂的半透明游戏机 GBC(GameBoy Color)。

▲ 任天堂透明 GBC

1996 年,当时任天堂与世嘉的主机大战正打得火热。为了摆脱 GameBoy「妇孺机」的印象,任天堂用上了科技为本的换壳战术,其中就有一款鬼斧神工的透明 GameBoy——虽然简单粗暴,但依然成功引起了玩家的关注。

两年后,后续机型 GameBoy Color(简称 GBC)推出,任天堂重新调整了机器的内部结构,让半透明设计的原子紫(Atomic Purple)成为其中最经典的款式。

除此之外,像索尼的 WM-EX5 Walkman、哈曼·卡顿跟苹果联合设计的 SoundSticks 以及后来苹果 iBook G3、iMac G4 等一系列产品,也都是透明科技风潮的代表作。

这些个性化的透明设计无不彰显着对千禧年的憧憬,为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透明设计的消亡与复兴

透明设计乍看之下是一种神奇的魔法,能让产品焕发独特的魅力,但实际上,它对产品设计和工艺的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强如苹果,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例如 2000 年推出的「冰球」鼠标(Apple USB Mouse)。

▲ Apple 的冰球鼠标

这款鼠标的透明外壳虽然在视觉上与 iMac 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但却带来了不少实际问题。

外壳容易出现划痕,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在透明外壳内积聚,变得清晰可见,裸露的电路板也显得不够美观。再加上严重的人体工学设计缺陷,这款鼠标被广泛认为是苹果最失败的产品之一,甚至被收录进当年的「失败博物馆」——同样发源于一套设计语言,苹果史上最出色的设计和最失败的设计,却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透明是一种知易行难的设计,既要考虑美观,又要讲究工艺,还要控制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透明设计无法普及的原因。

在千禧年之后,以极简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设计崛起,极简主义的漂亮外壳又一次包裹了繁冗的电子元器件,而透明设计很快就式微了。

即便如此,透明设计仍根植于一代工业设计师的心中,透明设计风潮的起起伏伏,便是最好的证明。

雷军就将「透明设计」视为对「探索」的追寻。

▲ 小米手机 8 透明探索版

2018 年,小米曾推出一款透明探索版的手机,「露背」设计的透明后盖之下,放入一块排列着整齐元件的装饰性主板,作为品牌探索性精神的体现。

而在透明复兴的浪潮之中,最积极的参与者还是 Nothing。作为一家以设计为主导的公司,他们擅长利用透明设计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先后推出了 Nothing Phone (1)、Nothing Ear (1)、Nothing Ear (2) 等多款产品,不仅包括手机和耳机,还涉及充电线等配件。

▲ 透明设计的 Nothing Phone

Nothing 的设计团队认为「设计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没有继续开发的必要。而品牌创立的初衷,正是因为觉得「现在的电子产品设计实在是太无聊了」。

正如「Nothing」品牌名称所传达的,当技术足够先进时,它应当隐形如无物,好的科技可以让人看透一切。

去年,苹果旗下的 Beats 给自己最畅销的产品 Beats Studio Buds+ 增加了一个透明版本。雾面磨砂设计的外壳下,耳机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在趋于雷同的白色耳机当中,显得格外出众——什么时候,AirPods 也出一个透明探索版呢?

最近几个月,你甚至还能在戴森吹风机、XBOX 手柄甚至充电宝上看见透明设计——用设计表达个性这件事,其实从未停止。

在亿万用户都使用同一种产品的时代,透明产品的「酷」不仅仅在于视觉或工艺,它是对于无趣设计的一种反叛——为什么产品设计非得是那样,而不能是这样。

正如苹果那句经典广告语: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我们喜欢透明设计,我们喜欢 Clear Tech,因为无聊不该是电子产品的归宿。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曹溪的雨季_8.ylog

【⊙请佩戴耳机收听⊙】

我行走在一片密林中
被来往的蚊虫捂住了嘴
步履不停地
踏在崎岖的砺石路里

墨绿的溪,晕染的叶
月光搅在灰色的额间
如蜜,如霜
粘稠,刺骨
如金箍拧紧
如五指压身

雷声,沿着潮冷的丝线钻来
细竹的火光映出了山门的台阶
手脚并用,汗珠
沿着每一个方向涌动
长发沿着水迹向台阶下生长
三十六条黑蛇扭动,波光粼粼
橘色的青苔,丝丝分明

细沙从脚下流走
我回到了那个被湿润的风拥抱的晚上
睁开眼睛也看不见,伸手
也抓不到,但有流动的水
在手指间,在脚趾间
在脸上,在脖子上
风在我身上割出了它的形状
它在流动,流过我的身体
如经过沙滩上的一块石头

我用舌尖舔舔上颚,起来
窗帘外,雨还在

|相关阅读|

诗:曹溪的雨季

曹溪:南华禅寺

确诊:原来是病了

内观:看见了黑狗

|封面设计|

ChatGPT + Midjourney + PS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曹溪的雨季

我行走在一片密林中
被来往的蚊虫捂住了嘴
步履不停地
踏在崎岖的砺石路里

墨绿的溪,晕染的叶
月光搅在灰色的额间
如蜜,如霜
粘稠,刺骨
如金箍拧紧
如五指压身

雷声,沿着潮冷的丝线钻来
细竹的火光映出了山门的台阶
手脚并用,汗珠
沿着每一个方向涌动
长发沿着水迹向台阶下生长
三十六条黑蛇扭动,波光粼粼
橘色的青苔,丝丝分明

细沙从脚下流走
我回到了那个被湿润的风拥抱的晚上
睁开眼睛也看不见,伸手
也抓不到,但有流动的水
在手指间,在脚趾间
在脸上,在脖子上
风在我身上割出了它的形状
它在流动,流过我的身体
如经过沙滩上的一块石头

我用舌尖舔舔上颚,起来
窗帘外,雨还在

悉达多

黑塞这本《悉达多》开篇不久,写到悉达多不无嘲讽地说佛陀的「学说中最优秀的成果,我们早就品尝过了」,我就开始觉得有些讨厌。随后,这位悉达多又多次表现出对人、对事、对世界运行的方式的蔑视,仿佛他已经看透了一切,众人皆醉他独醒,但现实是,他一次次以为自己的内心什么死去了、什么新生了,然而还是会一次次重蹈覆辙。随着阅读进度增加,书本像是会聆听,把我心里的那些蔑视和嘲讽,逐个化解。从某个段落开始,悉达多从天赋过人的年轻婆罗门,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然后又从这样的一个普通人,更具体些,成了我自己。芸芸众生值得同情,而我自己,我当然是想说我能理解。不过,当我想说能理解的时候,当我想说读懂了《悉达多》的时候,不正是回到了它的开篇吗?就像是在说这本书的「学说中最优秀的成果,我们早就品尝过了」。

悉达多年轻时就离开了家,几乎经历了一生的时间,在老年时,因为自己的孩子的离开,才终于想起当年自己的离开或许也给自己的父母带来了痛苦。可见,有些事情,宏大的学说当中根本没有提及;但这些事情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谈这些疏漏之处,学说本身也无法代替经历和体验,读书,的确有时候让我感受到内心有什么东西死去了、有什么东西获得了新生,有些东西融入了血液成为我的一部分,但是当我遇到具体的事件,能否被这些所学指引着去行动?能否坚定地遵循指引而没有精神上的痛苦?我没有答案,只能去把人生过一遍。

fin.

预言在应验:五年前所讨论的未来人机交互的新范式_6.ylog

从 2024 年的今天,回望 2019 年的 Apple 和 Ive 团队,我们会发现有些变化和趋势似乎是早已注定的。在过往的观察和分析中,我们所预言的事情正在成为现实和主流。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再看当时的 Apple 和 Ive 团队,关于产品的演进思路和设计策略的变化都早有端倪,也能预见在 AI 席卷的浪潮下,Apple 将会如何应对。

在这一期,你会听到:

—- 二十年前的专利文件:通体透光的 iPhone

—- 国产厂商和 Apple 在设计上的差异

—- 成功的设计:AirPods 只是剪掉线的 EarPods

—- 塑料手机的设计巅峰:iPhone 5c

—- 刘海与机器视觉:早早布局的 AI 伏笔

—- 未来十年的人机交互:人和人之间怎么交互?

—- 设计策略上的「S型曲线」体现在哪里?

—- 产品路径上迷路的 iPad

—- 光洁的划痕:是矫情还是哲学?

—- 史上最佳手机壳:iPhone 5c 的多彩硅胶壳

—- 拟物化的残党,现在理解扁平化的先进性了吗?

|相关图片|

首款 Unibody 设计于 2008 年 10 月发布
截图来自: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查看更多图片和设计讨论:Mac Pro 2019

|拓展阅读|

如何评价 iPhone X 的工业设计?

交互的王,时代的狂!万字详解灵动岛的今生来世!

十年轮回?经典进化!工业设计师深入解读 iPhone12!

从技术寿命 S 曲线,看阳极氧化铝的设计

抽象的产品,用户「界面」的设计

如何看待 Evans Hankey 从 Apple 设计团队离职?

注定会离职的 Jonathan Ive 和科技产品的设计趋势

|登场人物|

苏志斌:工业设计师,车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经理 / 联创,《设以观复》作者

王汉洋:AI 行业从业者,多档播客主播,《拯救东北1910》《山有虎》作者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临时的「灯」

刚才宿舍里突然黑了,隐约听到「呲」的一声,我意识到:停电了!

很久没有停电的体验了,我拿起手机打开手电筒,走出房门。空了有一阵的对门里走出来一个女生,手里举着开着灯的手机,嘴里念着「停电了么」,看见我这样一不认识的男的站面前,穿着睡衣的她立刻后退一步,赶紧关上门回了屋。隔壁屋的门也开了,另一个女生也打着手机的手电筒,问我,是停电了么?正好这楼的管家回了我微信,说是总闸跳了正在处理。我说,是的,总闸跳了。她也就回屋了。

等到我自己回屋时,觉得这种漆黑的体验太陌生了,于是想把手机放在台子边儿上,照亮局部空间,打算借着光换鞋出门走走。正好就是放台边这一下,瞥见了饮水的玻璃杯。

这不是个绝妙的灯罩么?

我顺势把手机放在了高处的玻璃杯上,让闪光灯对准低处的杯子:

这照明效果可以啊!

我心里一边感叹,一边琢磨:这个组合放摆在屋中间,不就是个很好的灯了么?一边这么想着,我就一边把杯子和手机都转移到屋中间的茶几上。

这设计啊,就不是说非得要用什么材料,找什么工厂,制造点什么东西出来,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下,都可以发生「设计」这个行为。

两个不同高度的玻璃杯,其中较矮的那个刚好具有凹凸不平的水波型表面,正好我有不止一台手机在身边,这就可以成为「设计」的素材。它们以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盏经过设计的照明灯具。它很粗躁,但它展示了「灯」的本质。

存在不在场的时候,本质就会显现。

电和灯缺席时,照明的本质就出现了。

正好前几天跟家人在外面吃饭时,碰到一家用花生做筷子架的饭馆。虽然他们家的菜做得很难吃,但是这个小心思,我是欣赏的:

这就是 Affordance 啊

设计不应该成为一种造物的特权,它是我们面对生存与生活的一种思想工具。

《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

来来去去,世间永远愚蠢又邪恶。
—— 伏尔泰

改变对书名的偏见?

起初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人生的智慧》,十分不屑,但凡这种名字很大的书——何况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之类的议题,一般人驾驭不了,哪怕作者是哲学家阿尔图·叔本华,我也没有信心。而哲学著作本身又很烧脑,不像小说那样有情节,读起来似乎有牵引力一样,吸引着读者不断追求情节的发展。

但我在不同场合下见到过不同的人推荐过这本书,我觉得是时候修正我对本书名的偏见了,正好有朋友让我找此类书籍,于是我找来读了读。

读下来,我倒觉得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内容体系也并不庞大,但我还是很有收获。我个人认为本书与其叫《人生的智慧》,还不如叫《人生的幸福》,确实有中文翻译本的副标题就是:《如何才能幸福的度过一生》。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不能自发产生,也很难在别人那获得。
—— 尚福尔

什么是幸福的人生?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的生活,没有人喜欢痛苦的人生吧。这自然需要人生的智慧。

于是,叔本华一开始就开宗明义,他认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根本差别取决于以下三项不同的内容:

  1. 人是什么 :可以用“个性”一词来概括,广义的“个性”包括了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
  2. 人有什么 :即外在财产和一切占有物。
  3. 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人向外界呈现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看法则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而来。

The-Wisdom-of-Life

人是什么取决于自身。

一个人首先是并确实是寄居于他自身的皮囊中,而不是存在于他人的看法中。

得于我们自身的幸福,要比我们从外界获取的更伟大。

凡事溯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靠自身。
—— 歌德

与其求诸于外,不如求诸于己。自身的首要因素是健康。想想不是这样吗?当一个人处于病态不健康时,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呢?唯求健康。

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所谓宁可做健康的乞丐,也比做病恹恹的国王快活得多。性情乐观、体格健康、充满活力、温文尔雅、有良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地位或财富无法弥补或取代的优势。

发自我们内在的美好素质,如高贵的品性、杰出的智力、良好的气质、乐观开朗的精神以及健康的体魄,一句话,身心健康,就是幸福的首要关键。我们应当致力于提升并保持这些品质,而不是专注于去占有外在的财富和荣誉。

物质财富、名声地位,不是不重要——“才华在贫穷面前不堪一击”,而是说它不是幸福最本质的东西,叔本华也认可佩特罗尼乌斯的话“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他甚至清晰地辩解:

幸福的本质在于“人”,那么集中精力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能力,无疑要比一心积累财富更明智, 但千万不要误以为我们就应该忽略掉对生活必需品的获取。

财富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是“过剩”,这对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帮助不大——许多富人感觉不幸福,是因为他们精神思想很贫乏,没有真正的文化或知识,对事物没有客观的兴趣和见地。

叔本华说,我们首先要保证有健康的体魄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富足的精神世界,思想平和与内心满足,保持好奇心,探索世界,不必在乎别人的评价,做内心认可且擅长的事情。叔本华本人甚至认为唯有作品永垂不朽。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避免其他的情形,再选择最适合我们个性的人生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幸福意味着充满活力地做你擅长的事并获得预期的结果。
—— 斯托拜乌

快乐的来源是什么?

作者叔本华还提出乐趣(快乐)的三种来源。

  1. 生命力,包括饮食、作息、消化和睡眠,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这一类的快乐甚至已成为某种全民娱乐。
  2. 发挥肌力获得的乐趣,有时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譬如走路、跑步、摔跤、跳舞、击剑、骑车等等,有时则在军旅生活或是战事中体现。
  3. 最后是情感,或说是感觉的能力,带给我们的乐趣,譬如通过观察、思考、感受获得的乐趣,或是品鉴诗歌和文化、音乐而来的乐趣,或是学习、冥想、阅读、发明创造、哲学思索等等带来的乐趣,诸如此类。

第一种与生理方面有关,吃喝拉撒。我去全国各地游玩的时候,各大景点基本以小吃为主,既便宜,也能满足大部分人们的快乐需求。

再高级一点的是体育运动,难怪有人以运动为乐,因为它带来了多巴胺的奖赏,也是一种快乐。

至于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观察、思考、感受、学习、冥想、阅读、发明创造、哲学思索,这些活动,一般人并不是很喜欢,因为它不够直觉,不够方便,甚至都是非常消耗脑力的能力,大部分人脑力常常赶不上他们旺盛的精力和过剩的体力。庸人天生不具有智力需求,只有生理需求。然而: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更多,但格局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视野限制了我们的所得。

如何对待独处闲暇?

最反直觉的是,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要求人独处,忙碌的人们通常难以拥有也难以对付闲暇。叔本华说,各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都将不被打扰的闲暇视作最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堪比一个人本身的价值。

幸福存在于闲暇中。
—— 亚里士多德

闲暇是生命存在的花儿,更确切地说,是存在的果实。只有闲暇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

千万不要牺牲自我的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一个人整个或绝大部分的安宁、闲暇和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和名气,否则就是最愚蠢的行为。

面对闲暇,副产品是无聊。作者认为:

人类幸福的两大宿敌是痛苦和无聊,我再补充一下,当我们足够幸运逃离了其中一端时,我们就接近了另外一端,也就是说免得了痛苦却免不了无聊,反之亦然。实际上,生活就像是钟摆一般,在这两端之间或激烈或温和地来回摇摆——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项逃不掉。

究其根源,痛苦和无聊是一种双重对立的存在,一是外部的或客观的,一是内在的或主观的。匮乏的环境和贫穷会导致痛苦;而一个人衣食无忧,那么他就会无聊。因此,当下层人们迫于生计而疲于奔命时,换句话说,为摆脱痛苦而挣扎,上层阶级的人们则和无聊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且时常陷入绝望的鏖战。

再通俗一点来说,物质贫乏的人是穷人,他们不断痛苦劳作,只有痛苦,没有空无聊。与之相反,富人不需要痛苦地劳作,闲暇时间一多,就显得相对空虚无聊了,而这个时候精神世界不富足的话,无聊就开始侵蚀富人的幸福。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纨绔子弟穷奢极欲,通常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把钱财挥霍一空,败家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原因何在?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空虚无聊。

借助物质方面的刺激带来快感,它没有穷尽。

无所事事,就会躁动不安。

我们一般人因为忙碌,可能体会不到无聊带来的像忙碌一样的痛苦,一生衣食无忧的叔本华应该有感而发,我们观察到财力雄厚的达官贵人们干出的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就是无聊造成的。无论如何,这都告诉我们,精神世界富足有多么重要,否则配不上珍贵的闲暇自由。

如果外在的、不被打扰的闲暇,和内在的、伟大的智力禀赋,这两个特殊的条件恰好凑在一起,刚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可真是最大的幸运。被命运如此眷顾的这个人可以过一种更加高级的生活,免遭人类两大痛苦根源——物质匮乏和精神无聊——的折磨;不用再承受为生存而努力挣扎之苦,也不用忍受长时间的闲暇造成的无聊之感——人生这两种痛苦唯有相互中和,人们才能摆脱困扰。

不要活在别人嘴中?

哪怕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

无聊的人会喜欢无聊的东西,平庸的人只能欣赏俗套,思想复杂的人会对混乱模糊感兴趣,没有头脑的人则会被愚蠢的东西吸引。

哪怕是世人追求的名声,作者也认为:

名声越是晚到,能够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优秀”需要时间来成就。

别太乎别人的评价。拥有伟大的心灵或伟大的头脑,而不仅仅是名声,才是值得的,才是通往幸福的关键。伟大的灵魂或健全的理智,是快乐的根源。

大众的头脑多么空洞浅薄啊,怎么能把我们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幻想之中呢?别人说你幸福,你就真的幸福了吗?

叔本华本尊怎么样?

叔本华身为一伟大的哲学家,他本身的人生并没有完全按他的哲学理念去施行,即没有完全做到知行合一,他甚至在书中指名点姓近似人身攻击地批评同时代的哲学家黑格尔:

“被一群吹捧他的在校大学生们大肆宣扬,然后在空洞的头脑中产生了虚假的共鸣——他那荒诞不经的语言结构,犹如一个精致的鸟巢,里面的鸟儿早就飞走了;敲开那不出意外早已破败了的结构之门,就会发现其中空空如也!连一丝能让过客驻足的思想痕迹都没有,这样所谓的大名鼎鼎只会令后人发噱。”

叔本华甚至因为有一回一个上了年纪的女裁缝在他的房间门外边对朋友讲话,惹得他动火,把她扔下楼去,造成终身伤残。

从叔本华经常在上等菜馆里吃得很好这一细节,推断出他家境不错——父亲是一大商人、母亲为一出身贵族的文艺青年,衣食无忧的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更像是个自由撰稿人,且作品在生时也不怎么畅销。但他长时间的哲学思考在两百多年后的我看来,依然带给我思想上的强烈震撼,比如他在两百多前讨论人的个性之重要性时曾说:

最廉价的骄傲是民族骄傲,也就是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一个人号称为他的国家或民族自豪,那只能说明他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否则也不会抓着那些千百万人共有的东西引以为荣了。

后来德国的纳粹和对犹太人的屠杀与过于排他的民族自豪感不无关系。

虽然叔本华作为一个自然人来讲,他有着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和一常人无异,但他在哲学上关于人生的智慧、幸福,在两百多年前就替我们思考过很多的大问题,令我想起了: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也许有人会说,叔本华老爷子说的不就是现在人们喝腻了的心灵鸡汤吗?如果非要这样说,我觉得叔本华这碗哲学味的心灵鸡汤,也熬了两百多年,早已熬成高汤了,多少比现在化学速成的鸡汤更有营养、更有味道。

人生苦短,不可浪掷虚度,应该物尽其用地好好享受生活的馈赠。

The-Wisdom-of-Life-Dig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