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没有中国的中国研究”:全球变局下,台湾中国研究的重构与新定位

「台湾的中国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攸关台湾命运的政策研究。」

王信贤

2024年1月4日,中国南京,摩天大楼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4日,中国南京,摩天大楼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王信贤,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国际间关于中国研究“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的讨论不断,由于很多情势异于过往、难以判断,导致出现是否应该由现有的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研究传统的呼声。这主要肇因于两方面,一是“习近平因素”,自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正式掌权以来,透过反腐打贪、在党内成立各种“委员会”与“领导小组”,通过诸多法律,甚至修改宪法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等,使得整个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再加上研究领导人性格的难度极高,因而让原本就已透明度不高的决策“黑箱”(black box)更加难以窥探。

另一因素是在2018年3月正式启动的“美中战略竞争”,两大国从关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战略等,无不争锋相对,导致全球化风潮的退散,使得国际互动更加难以预估。此外,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干扰,中国复杂的内政与外交因素,以及各种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常态与非常态因素的叠加,使得一切变得不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难以预测。这是当前全球中国研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学术界与政策圈皆然,作为国际中国研究重镇的台湾,当然也无法避免。

中国研究的两种张力

一般而言,针对以特定区域或国家为对象的研究都面临两种张力,分别是“区域研究 vs. 学科专业”以及“学术研究 vs. 政策分析”,而随著中国从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爆炸性的快速崛起以及美中战略竞争的开展,中国研究的两种张力更加明显。

学科专业 vs. 区域研究

美国政治学名宿 Gabriel Almond 与 Stephen Genco 曾在名为《云朵、时钟与政治研究》(Clouds, Clocks,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的文章中对政治研究提出反思,其将学科的要求比喻为“时钟”,代表的是规则、精准与可预测;然而,实际的政治运作却犹如“云朵”般,如此变化万端与难以捉摸。也就是说,“学科要求”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抉择往往是两难的。同样,学科专业与区域研究间的张力亦复如此。

以中国研究为例,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称为“学科研究”,研究者感兴趣的往往是各自学科的理论问题,进而以中国作为研究个案,借以支持或批判现有的理论;而对中国研究属于“区域研究”,研究者可能更关心“中国”本身的发展动态,并透过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科际整合、整全式地解释甚至是预测。

粗暴而巧取的占领:六四维园家乡市集一记

「清除六四记忆,一方面依靠公权力的严刑峻法,另一方面是公帑资助“民间”同乡会占领维园。」

陆松年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安检,安检;收遮,收遮。打开包包,打开拉链,多谢合作。”

在6月4日下午,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天后入口处,工作人员在(山东)淄博烧烤味下,正忙著检查入场市民和游客的行囊,确保场内举行的家乡市集嘉年华和谐、喜庆、有秩序。

这是香港同乡社团在维园举行的第二届家乡市集嘉年华,也是连续两年有同乡社团在“敏感日子”占据敏感地方。在1990年-2019年期间,每年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六四悼念晚会,都有数以十万计人参与,令维多利亚公园成为“八九六四”其中一处最重要的公共悼念空间。在2020-2022年,在疫情、《港区国安法》及支联会解散(2021年)下,维园球场被封锁关闭,六四悼念烛光不再。

当2023年疫后“复常”,有三十年历史的六四悼念晚会并没有在维园复常,反而迎来一个歌舞升平的新活动——由全港26个省级同乡社团联合举办、安排六千警力戒备、有超过200个摊位的庆回归26周年家乡市集嘉年华。主办方称,“刚好申请了那天,就批了”

在今年六四三十五周年之际,香港同乡社团又照板煮碗,继续租用维园足球场及草地举行家乡市集,横跨“六四”当天,以“平靓正”、“边行边食有show睇”作招徕。主办方重申,挑选日期并无特别考虑,又指“既然去年这个时间搞得不错,那今年就继续搞。”

连续两年举行的同乡会家乡市集,不乏可堪玩味之处:一方面是香港红色经济圈的某种展现,另一方面看到“民间”同乡会正参与清除六四记忆,标志著同乡社团在“后国安法”和“后选举”时代的角色转变。

Blockout 2024大浪来袭:苦难令粉丝震怒,红毯明星名流该上“数位断头台”?

「愤怒粉丝们正发动一场场政变,试图颠覆那些红毯香槟的名流及其产业,这一次他们能成功吗?」

特约撰稿人 叶郎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6日,纽约,亲巴勒斯坦示威者参加 Met Gala 附近的示威活动,一名警察从纪念碑上取下了一面巴勒斯坦国旗。摄:Eduardo Munoz/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5月6日,纽约,亲巴勒斯坦示威者参加 Met Gala 附近的示威活动,一名警察从纪念碑上取下了一面巴勒斯坦国旗。摄:Eduardo Munoz/Reuters/达志影像

几个星期之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年度盛会 Met Gala 慈善晚宴前的红地毯活动,擦枪走火地引爆了一场名为 Blockout 2024 的网路抵制活动,不只延烧到稍后坎城影展的红地毯上,甚至直到此时此刻仍继续冲击好莱坞明星甚至其他亚洲艺人的网路声量。

比如当天穿上 Maison Margiela 超细腰礼服现身 Met Gala 的实境秀 Kim Kardashian,在抵制活动开始1天内就喷掉300万粉丝。而根据blockout2024.org的即时监测,她的社群粉丝数量现在仍以每周16万人的速度持续掉粉。

这是一场以红地毯为场景的政变。

原本只能在台下敬拜偶像(或是透过转播或是网路社群远端敬拜)的粉丝,断然跳上舞台没收台上艺人的麦克风,理由是他们认为这些有声量的名流并未善尽道德义务对正在发生的加萨战争作出表态。当 Met Gala 举行的同一天,以色列扩大了对拉法的攻击,并要求巴勒斯坦人全面撤离拉法东部。而这些艺人选择的是穿上天价高级订制服参加晚宴,把声量留在马甲、连身裙、帽饰和钻石项链,而非几日前已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宣布进入全面饥荒的北加萨走廊。

赖清德的就职国宴,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新台湾菜”故事?

「什么是“国菜”?又如何定义“台湾菜”?这些发问随著时代变迁会有不同的解答。」

端传媒记者 章凯闳 发自台北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编者按】国宴,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族饮食。但对于“国族性”始终暧昧的台湾来说,什么是“国菜”?又如何定义“台湾菜”?俨然是一个高度政治性的发问,甚至,随著时代变迁会有不同的解答。

今年5月20日,赖清德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新任总统,当晚就职国宴首度延揽当代饮食专家,设计八道原创菜色,汇集台湾五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新住民的料理与风味,为“台湾菜”重新论述与定锚——台湾菜,即是五大“族群菜”的总和。

饮食离不开政治,端传媒分析赖清德与历届总统就职国宴的菜单。它不单是料理的文本,更是一种另类的国族论述文本。

“什么是台湾菜?”对于这向来一言难尽的申论题,赖清德以就职国宴上的第一道开胃菜作答。

那是一盘摆盘工整的沙拉。

井然有序的植物食材,说明了台湾的历史。墨绿的过猫(指蕨类的嫩卷芽)、乳白的桂竹笋为台湾原住民的传统食物来源;艳红的番茄是17世纪荷兰人殖民台湾带来的物产;白芦笋是日治时期自西方引进的农品;黄绿栉瓜则是近代才登陆的新作物。

盘面交织的五色酱汁,象征了岛民的足迹。透明的 te’nas 是阿美族人的盐巴辣椒水;红色的东泉辣椒酱是具闽南风格的甜辣酱;橙色的桔酱是客家族群的代表酱汁;白色的腐乳酱出自外省二代家传的手工白腐乳;以及绿色的沙爹酱,源于东南亚地区的香料酱汁。

五种风味,分别对应台湾五大族群:闽南、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这也是历届总统就职国宴,首次纳入来自南洋的滋味。

它不只是一道菜,亦是一盘具有政治寓意的主张。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永续启航。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永续启航。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台湾菜的多元面貌

“基本上,我把国宴视为一个‘可以吃的国族论述文本’。”本次国宴顾问团成员之一、饮食作家蔡珠儿开宗明义,他们的任务,是设计一张能凸显台湾主体性的国宴菜单。

香港47人案评论:基本法“违反”国安法?人民权力不会因宪政建立而消失

「道理为自己而写:人民之终极立法权,并不会因为宪政之建立而消除,这跟法律上赋予之权益或者法律权限没有关系。」

无住

2024年5月30日,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首日裁決,眾被告由囚車押進法院。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30日,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首日裁決,眾被告由囚車押進法院。攝:林振東/端傳媒

(无住,法哲学学者)

苏格拉底在某处说过:一个身为牧养牛群的人,如果令到牛只数目减少,情况变坏,还不承认自己是个低能的牧牛人,他会觉得奇怪;而一个身为城邦领袖的人,如果令到公民数量减少、情况变坏,还不觉羞耻,也不认为自己是个低能的城邦领袖,他会觉得更加奇怪。——色诺芬《追思录》

历经三年多,这场基于2020年香港泛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初选的大搜捕,终于在国安法庭的审判下,就著16名不认罪的被告宣判法庭裁决。结果在十六名被告中,只有李予信和刘伟聪无罪获释,其余的皆被判“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罪名成立。不论律政司接续会否上诉得直,但至少这是香港《国安法》判刑史上首宗出现无罪释放的案例。

在一个封闭的国安法庭,全由指定法官组成,并在没有陪审团情况下进行审讯,想当然这不会是甚么公平的法治场所,甚至可理解成一场公开审判国家叛逆份子的表演,一如四十年前台湾的美丽岛大审判。但作为最受触目的政治审判,是次裁决结果不仅影响到大众如何理解国家安全理念,或者《国安法》及其规范的颠覆国家政权行为,更是直接波及到整个香港民主运动的想像。

正如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的豪情壮语,“判我有罪吧,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历史终将判我无罪。”一时的法庭判决当然影响到被告人的命运,但作为政治审判,这是以法律技术掩饰了政治打压之暴力,以法庭大戏取代了政治理念在选举上的较量,因此审判结果无法矮化或取消抗争者当天参与行动之政治理念和价值。

娄烨《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观后座談:伪纪录,新媒介,勇气与三年封控的记忆

「戛納首映后激起热烈回响,我们邀请影展记者们谈论这部必将命运曲折的疫情后电影。」

特约撰稿人 Ina,李洁逸,梵一,辰子,谢以萱、沈宇东 导言、整理:辰子

2024年5月17日,法国康城,《一部未完成的影片》导演娄烨出席康城电影节。摄:Stephane Cardinale - 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17日,法国康城,《一部未完成的影片》导演娄烨出席康城电影节。摄:Stephane Cardinale - 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记者按】《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是娄烨导演于2024年推出的一部采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剧情电影。该片最近在第77届戛纳/康城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单元首映,并随后在巴黎举办的戛纳/康城影片重映活动中再次展映。娄烨曾三次入围戛纳/康城官方竞赛单元,分别是2003年的《紫蝴蝶》,2006年的《颐和园》,以及2009年的《春风沉醉的夜晚》。《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标志着娄烨时隔15年后重返戛纳/康城的银幕。

5月16日,娄烨携主创到场出席了首映。这部以疫情为创作主题的新片,将娄烨以往作品与近期的社会事件串联到了一起,被认为是属于“中国人的电影”。这对不了解娄烨和中国近期新闻的外国记者来说算是不小的门槛,放映过程中不少记者离场。

影片放映后在中国电影评论网站“豆瓣”上因其题材获得压倒性的五星支持,伴随着评论人数的不断增加,关于影片的技术和美学层面的讨论也逐渐丰富多元。然而,随着影片信息在中国社交平台的传播,有关这部影片的信息很快遭到压制。“豆瓣”在第一时间删掉了影片的条目,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开始清理关于这部影片的报道,有不少网友发现关于娄烨的旧文也开始遭遇删除。

借此次戛纳/康城的契机,我们与几位媒体朋友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娄烨的新作,对娄烨的创作意图、方式、影响及其延伸的话题进行了一场丰富的讨论。

参与者:Ina,李洁逸,梵一,辰子,谢以萱、沈宇东 导言、整理:辰子

Part 1 : 映后感受

辰子:Hello大家好,我是辰子,在巴黎做电影相关工作,是本次戛纳/康城代表端传媒的记者。欢迎大家参与我们这次关于娄烨《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的圆桌讨论。我个人在放映第二天一早才看到这部新片。当时第一波的影评已经出来,豆瓣上几乎一排倒的五星评价。国内传出的一些视频中,还能看到激动的粉丝在放映之后大喊“娄烨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当时我对于影片的想象还比较空白,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来自于形式还是题材。

第一波的影评,豆瓣上几乎一排倒的五星评价。国内传出的一些视频中,还能看到激动的粉丝在放映之后大喊“娄烨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

没想到我带着极高的预期去看,最后还能因为影片在创作背景上的特殊性给了比较高的分数。毕竟影片围绕的主要核心是疫情,并且插入了大量疫情期间公众手机上真实拍摄的片段。疫情这个话题又在中国的公共平台讨论空间中依然比较敏感。影片把个体经历和虚构故事结合在了一起,能在戛纳的银幕上看到这么多疫情中间真实的、有力量的现场视频还是为之很动容的。我看到有许多评价都认为“敢拍”疫情的题材就已经很厉害了,但同时也有很多观点认为敢拍并不能成为评价一部影片优劣的条件,并对其虚构部分的视听呈现有所批评。

梵一:大家好,我是梵一。在疫情前,我完整报道过他的电影节经历,很想见一见三年后的他有没有改变。因为赶场《大都会》,我在“人群悼念影像”那里离场,没来得及参与主创鼓掌,第二天一早我又补看了第二遍。看完影片,我第一想法是它在我的意料之中。

何以为家?——一个北京老外的出走,与一间独立音乐酒吧的被迫关停

「“我依然对中国的人们和文化饱含热忱,但生活的铁拳这次落到了我的身上,所以我准备离开这里,去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特约撰稿人 范玉辛 发自北京

图:Mantha Mok / 端传媒

2023年的倒数第二天,我来到了一家位于九龙山附近的酒吧。除了几十平米的室内空间外,它还拥有可以承办小型音乐演出的露台。北京的冬夜异常寒冷,大风刮得人们耳朵生疼,但还是60多位裹着长款羽绒衣和围巾的观众聚在这里,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国面孔,安静地等待着面前的吉他手调音。这是爱尔兰独立音乐人康大卫(David Carey)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

“我在中国已经待了九年,只是写下这样的语句都会体会到那份时间的厚重。”在活动宣传推文中,大卫用中英双语这样写到,“生活在北京这个不断膨胀的超级大都市给我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我在这里上过班,组建过几支乐队,运营过一家让我引以为豪的文化空间……我依然对中国的人们和文化饱含热忱,但生活的铁拳这次落到了我的身上,所以我准备离开这里,去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和开放之后,选择离开中国大陆的外国人不占少数。而近年来,人们对“老外”,尤其是“西方白人”这一身份的态度,也在发生着转变:他们拥有着刺眼的“白人特权”,可以拿着国际机构或学校的高昂工资,或拥有优越的外派身份,穿梭在城市中最时尚的bistro和酒馆里,享受着对标巴黎、纽约的消费环境。这似乎使他们的离开显得没什么值得同情的。但我们在谈论老外时,似乎将很多千差万别的背景信息混为一谈,从国籍、人种、工作行业,到为何来到中国,是否融入本地的生活文化之中等等……他们的身份和故事同样是复杂的,在享受着“身份特权”的同时,另一部分人也在忍受着来自周边的恶意与歧视——两者可能在同时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康大卫的离开,以及他和插画艺术家Alice合开的文化空间小块儿的关闭尤其令人惋惜。这是一个外来者的故事,他热爱中国独立音乐现场,对这里的人抱有善意,尝试并确实与此地构建了深刻的联结,却因为举办包含LGBTQ+元素的电影放映而受到警察的调查,在面临被起诉“非法工作”的风险下被迫离开。在这个故事背后的问题是,我们想要的开放、包容、多元、繁荣的社群生活和文化环境,需要由什么支撑?

小块儿酒吧的表演。图:作者提供
小块儿酒吧的表演。图:作者提供

大卫有一辆死飞,他住在胡同里,也喜欢骑着车逛胡同。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中心城区却如此低矮、紧凑。早晨,大卫通常会骑到宝钞胡同买面包,或到国子监买煎饼,再拐到安定门内大街上的临街小铺,用熊本熊自带杯接上一杯咖啡。附近有家用心做本地音乐推介的胶片店,同样身为音乐人的大卫常常会与店主聊上几句,挖掘新的乐队与风格。夜晚,他要么会去“school”看演出——这个在2015年吸引他留在北京的音乐场馆仍然坚挺着;要么则会回到小块儿——除了日咖夜酒的商业模式外,在几乎每个营业的晚上,小块儿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噪音现场、变装演出、喝喝画画、手工之夜……而大卫私人最爱的是每周日的“游戏之夜”。他与醉醺醺的顾客们以用户名相称,争夺当晚马里奥赛车之王的荣誉,胜者可以享受酒水折扣。参与比赛的人们认真但友善,笑着咒骂彼此,又共同为获胜者庆祝。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大卫觉得开心又放松。

现在已经搬到柏林的大卫告诉我,这是他常在他梦中回顾的日子。

退坑?失望?坚定?五月天“我們中国人”言论之后,我们访问了几位五迷

「民众在立法院集会之际,阿信在鸟巢说出“我们中国人”,引起了舆论哗然。歌迷们心态如何?」

端传媒记者 余美霞

五月天在北京鸟巢的演出。图片来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在北京鸟巢的演出。图片来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大家都叫我们去吃豆汁,我们没喝到,但是呢,我们吃了烤鸭。”这时台下还没有声音,歌迷拿着荧光棒,等着阿信继续说,“我们中国人嘛,来北京一定吃烤鸭的。”两秒之后,歌迷炸了锅一样尖叫欢呼,五月天也在此刻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是5月24日,五月天北京鸟巢演唱会来到第五场。微博上,一个中国网友当晚就写道:“在北京鸟巢数万人面前表明自己的看法,比任何转发都强有力。”两天前,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文,回应台湾总统赖清德的就职致词:“『台独』死路一条,祖国统一势不可挡!”该贴文被转发近1800万次,其中包括超过70个台湾艺人。

阿信这句“我们中国人”,卡在了两岸关系最敏感紧张的时候发生——赖清德刚就职台湾总统、中国绕台军演、台湾十万人上街抗议国会改革。明确的身份表态,在港台粉丝之间掀起一场巨大批判声浪。但在同一晚,蔡依林也在南昌演唱会上说:“我们中国南昌最热情了对不对”。不过相较之下,蔡的说话并没有被炎上,有人认为这是句子结构问题——阿信那句太肯定了。

累积统计,从2012年开始现在,五月天在鸟巢已经唱满30场,刷新场馆纪录;今年的30万张门票在五秒内就被抢购一空。CNN一篇报导分析,五月天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他们的歌朗朗上口、充满流行音乐的摇滚风格,还有他们很大程度避开了政治。但现在看来,这一说法不再成立。过去半年,政治似乎没有放过五月天。

去年12月,五月天被大陆博主指控假唱。当时阿信回应,“除了真唱,否则没有其他感动你的方式。”其经理人公司宣布全程直播巴黎站演唱会,邀请“全民见证”。同月月底,《路透社》称获得官方文件,显示中国广电局曾要求五月天公开表态,支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回溯起来,有人猜测,假唱指控就是威胁手段。

五月天在北京鸟巢的演出。图片来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在北京鸟巢的演出。图片来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并非第一次陷进表态风波。十年前太阳花学运,五月天Facebook曾经转发歌曲《起来》,被大陆歌迷视为支持学运。当时他们人在美国巡回演唱,阿信便逐条回覆微博网民,澄清自己“从来没有反服贸”,“我们非蓝非绿更非独”。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开唱时,阿信更哽咽说经历了对自己“最严重的怀疑”,至于被骂讨好两边人,他称“用音乐讨好所有的人”就是五月天想做到的。

不过十年过去,当两岸政治分歧越来越大,艺人歌手受的压力也持续变强。阿信这次表态,被人批评碰到了底线,也与歌曲传达的价值相违背;歌迷叹息,有人维护,也有很多人离开。

香港猎人书店店主、前区议员黄文萱在Facebook发文。她在文中诉说自己十六年来所受五月天的影响,以及经历社运后的心态改变。在她看来,阿信的话不是一个为生计委曲求全的戏码,而是曾经叛逆有理想的青年,成名后“迷失于名利和追捧的故事”。帖文获得3万人赞好,6千个分享。有人在留言区回应:“有多喜欢,就有多失望”。

端传媒采访了五个来自中港台三地的五迷,她们在不同的地方成长,各有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人是老五迷,也有人五年前才入坑,但是她们都谈到五月天对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价值:青春、热血、勇敢、梦想。在众声喧哗中沉淀以后,这五名五迷默默作出了各自的选择:有人因为“不能失去台湾”而脱粉,也有人坚信,阿信还是那个“用音乐讨好所有人”的阿信。

Carol,34岁,台湾歌迷,年资24年

在台湾,我职业是公关产业工作者,日常要和不同客户交流,必须学习怎么把话语表达成艺术,所以我很敬佩阿信总有办法把事情说得圆滑。但是,当他在鸟巢说出“我们中国人”这一句时,我知道那不是失言,这句话就是一个肯定句。于是,我在立法院外的马路上大爆哭 。活了34年,我第一次知道溃堤是什么意思。

日本新一波华人圈:中产需求供应链,与出了国也不敢逾越的雷池?

「今天移居日本的华人,不仅打破了历来美加为上、欧澳次之的华人移居鄙视炼,也与前几代移日华人有著如此大的差异⋯⋯」

特约撰稿人 李照兴 发自东京

日本东京涩谷行人穿过繁忙的马路。图:Gettyimages
日本东京涩谷行人穿过繁忙的马路。图:Gettyimages

去年疫情接近尾声时重访东京,感觉上跟四年前最大的不同,是东京的华人群体变得极为显眼。这说的不单只是短期游客,而是包括在这里长期居留的人士。

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建造了整整一个比之前成熟得多的“在日华人生活圈”。最富象征意味、同时也不无讽刺的,是某晚在中国著名书店文创品牌“单向空间”位于银座新店的开幕晚会上,笔者碰到朋友说,怎么在这里都见回以前在北京的朋友。于是有了友侪间传颂的那个经典句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东京作望京”。

去日本好似“回家乡”

近年基于各种理由想离开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人,重新认识到日本的便利性、可行性及优势,视日本为其新一阶段流动人生的靠站。日本多个城市或区域先是增多了因投资或聚居形成的华人社区,再催生新一轮华人离散文化与生活消费圈,重组其新身份。

接下来结识的,不论来自香港、中国大陆以至台湾的“新东京来客”,都越来越多。细谈之下,发觉当中形同一处华人飞地的崛起:人们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需懂日语,平时和同声同气的华人接触,互通消息或获取资讯时用的也是用各自中文世界流通的社交平台——香港人用WHATSAPP和FACEBOOK,中国大陆客用微信、小红书,台湾人用LINE和FACEBOOK等。中国大陆客尤其习惯用小红书来查阅攻略,依样以微信或支付宝付帐,加上日圆汇率不断创新低,他们更乐于直接用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人民币付费,但能够实现如此的前提,当然是疫情三年过后,日本在电子交易方面也迅速普及。

日本最新入境数据,不断提醒人们这个在日外国人及华人急促增长现象的出现——总体来讲,日本长居外国人已超过300万,而其中2023年增长最多的则是华人。可能是出于自嘲抑或是接地气,有新到埗日本的组群,戏称为“东京同润会”。外媒也早早风闻到中国因疫情引发的“润”风潮,纷纷以“RUN”的主题来探索这股新兴目的地为日本的“逃离潮”。

2021年7月30日,日本东京,人们在马路经过。摄: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2021年7月30日,日本东京,人们在马路经过。摄: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但事实上,这是一趟双向的拉动。面对人口老化,日本的新居留政策显然有吸纳这新一轮移居者(日本还不承认这是移民政策)及其资金的倾向;反过来,基于各种理由近年大增的、想离开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人,也重新认识到日本的便利性、可行性及优势,把日本视为他们新一阶段流动人生的靠站。结果便是:

日本多个城市或区域,特别是东京(有说法是香港乃东京都第二十四区,故此香港人到日本有“返乡下(回家乡)”之说)、大阪、福冈、北海道(亦被戏称中国第二十四个省),先是增多了因投资或聚居形成的华人社区,再催生出整个针对华人的离散文化与生活消费圈,不仅开创了他们新的发展地盘,同时也在重组这些华人的新身份,并冲击著日本固有的、本来甚为僵化的社会及文化构成。对于在日华人乃至日本而言,这都是一个属于“流动”与“改变”的大时代。

高级中餐潮,与华人在日“迷惑行为”

在这大流动的经历中,语言和味蕾似乎是当中最常见的行李。无论去到哪里,对华人而言,吃还是最共通和敏锐的话题,以至观察这一波在日华人潮之开端,也是由中国菜开始。

数说2024 英国大选:为保守党的14年“埋单”,英国经济谁来救?

「过去14年,英国人赚到钱吗?答案:几乎没有。」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英国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届时下议院的全部650个席位都将改选,保守党的14年执政也很可能在今夏告终。在未来一个月,端将刊出关于英国政经﹑民生政策的懒人包与梳理现况的数洞栏目,亦将刊出一系列专访及其他相关专题。请按此追踪“2024 英国大选”系列。

另外,端也推出了免费的英国大选新闻信,请按此订阅。

2010-2024,失落的14年

5月22日,英国首相辛伟诚在唐宁街前,在没拿伞也没人撑伞的情况下,淋著雨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下议院改选。在演说中,他强调只有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计划”,能够带来经济稳定。

经济本来就是选举“必答题”,民调公司YouGov最新的调查显示,有半数的英国选民认为经济是国家当前的前三大重要议题,是最多人选取的选项。但同一份调查也显示,有将近7成的选民认为政府对经济问题处理不佳。而面对长期落后于工党两成之多的民调,保守党政府最近不断强调经济正在“逐渐转好”、已经“度过难关”。确实有一些数字可以作为证据:比如通胀(通膨)率终于回到相对正常的2.3%,显示物价渐趋平稳;2024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0.6%,虽然仍旧不高,但已是两年来新高,更代表英国走出衰退期。

但对此,工党的反击其实非常简单:这只不过代表最近稍微不那么差,但保守党执政这14年来,经济真的有比以前好吗?

而一旦采取这个中长期的观点来看英国经济,2010年至今的保守党政府只能说是表现极差。自2010年保守党取得执政权的14年以来,英国人均GDP成长率每年仅有0.8%,单就这项指标而言,是战后历史上最差的成绩,更是唯一没有达到1%大关的案例。

「六四」三十五年,记忆的窄门

「在这里,选择自己阅读、记忆或纪念六四的方式。」

「六四」三十五年,記憶的窄門|端傳媒 Initium Media

成為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立即支持

六四三十五年
記憶的窄門

今年是六四第三十五週年。維多利亞公園的燭光漸弱到消失,香港已無法成為六四紀念的重要支點。無論身處何處,對這場運動的記憶,與紀念六四對於我們當下的意義,在今年,又到了一個新的節點。

有一些定會被反覆提及的問題:過去的討論與紀念對不同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們對六四的理解與認知是怎樣形成的? 哪些曾經被人們所忽視? 六四的發生與結局,對中國的政治體制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在香港國安法落地之後,紀念六四成為罪行了嗎? 白紙運動後,這兩場公民行動被視為什麼樣的關係?

在六四三十五年的此刻,端傳媒從過去八年關於六四的所有報導與評論中精選了一系列文章, 在這個頁面裏,我們一同回顧這些年沈澱的回憶與紀念,以及 2019 年後,為了紀念六四還在持續的努力與抗爭。

歷史,多重曝光的記憶

關於六四的討論與省思,長期以來,集中在對運動過程的回溯與個人記憶的打撈。 這些保存歷史的努力,包括死難者的確認與名單整理,很多並非出自當年的學生領袖,而是來自當年其他的親歷者。 包括身亡學生家屬組成的「天安門母親」,在檔案中孤獨求索真相的教師,甚至是身兼「加害人」、證人、受害者身分的前戒嚴部隊士兵。

「媽媽你說今天晚上會開槍嗎?」——天安門母親尋覓三十年
「媽媽你說今天晚上會開槍嗎?」——天安門母親尋覓三十年
一個人的戰鬥,沒有退路的吳仁華
一個人的戰鬥,沒有退路的吳仁華
半生被稱劊子手,戒嚴部隊軍官:「我也是六四受害者」
半生被稱劊子手,戒嚴部隊軍官:「我也是六四受害者」

除了對運動過程本身的回溯,當時中國社會更大的背景是什麼樣的? 在八十年代一度較為開放的政治討論環境和政改呼聲之外,失控的物價和接近 20% 的通貨膨脹率,如何點燃了人們的不滿? 而在學生與知識份子被認作運動主角的主流敘事之外,工人與市民在其中是怎樣參與的? 他們的政治訴求與學生群體有何不同?

通脹中的六四:失敗的改革如何引爆革命
通脹中的六四:失敗的改革如何引爆革命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

最後,六四運動被軍隊殘酷鎮壓,這個結局給中國的政治體制、國家-社會關係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出動軍隊面對本國公民的和平示威,使得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暴露出嚴重問題。 在九十年代,中共政權轉身加入了全球化的市場體制與貿易鏈條,在高速的經濟發展中尋求績效合法性,來獲得國民的認同。

「北京公社」的八個瞬間(上):六四三十年,對於「反思」的反思
「北京公社」的八個瞬間(上):六四三十年,對於「反思」的反思
「北京公社」的八個瞬間(下):以「無政府主義」視角重構六四
「北京公社」的八個瞬間(下):以「無政府主義」視角重構六四

與此同時,知識群體與國家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八十年代具備一定自主性的知識分子,在九十年代被體制吸納與分化。 六四之後,自由主義的思想脈絡失去了進一步本土化的空間,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許多知識份子轉向民族主義,以探求新的解釋,推動了民族主義思潮與民族情緒從九十年代中期的興起。 中國政府以績效合法性、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維穩體制為標誌的 「後天安門政治秩序」,在六四之後的三十年間,逐漸形成。

專訪吳國光:八九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之後,如何繼續「韌性的戰鬥」?
專訪吳國光:八九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之後,如何繼續「韌性的戰鬥」?
上海大學生在 1989:後來的同學聚會,我們只聊賺錢
上海大學生在 1989:後來的同學聚會,我們只聊賺錢
1999:大使館的血、北京的遊行,與世紀之交的中國知識分子
1999:大使館的血、北京的遊行,與世紀之交的中國知識分子

天安門事件之後,西方並沒有持續太久的對華制裁,這也是中國可以順利發展經濟,並加入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原因。 日本與美國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六四鎮壓發生後,美國總統老布什暗中去信鄧小平,表態將避免更嚴重的制裁措施; 而日本是「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國家中唯一拒絕進行制裁,並迅速恢復對中關係的國家。 為什麼美日兩國當時會採取這樣的做法,背後分別有什麼樣的原因?

六四後,中美關係、地緣政治與進退失據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六四後,中美關係、地緣政治與進退失據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許仁碩:六四後,誰幫助中國政府突破國際制裁?
許仁碩:六四後,誰幫助中國政府突破國際制裁?
歷史文件出土:日本政府為何決定在六四後「溫情地注視」中國?
歷史文件出土:日本政府為何決定在六四後「溫情地注視」中國?

六四清場之後,眾多參與者面臨被捕或流亡的命運。 流亡者被迫在匆忙中離開故土,在陌生的國家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 在海外民運的紛爭當中,有人選擇了一種「半隱居」的生活,在學術的路徑研究與關注中國的走向。 而留在國內的被捕人士,有人將自由作為一生的事業,也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

六四去國三十載,若在故土上不能說話,與流亡何異?——張倫專訪
六四去國三十載,若在故土上不能說話,與流亡何異?——張倫專訪
「尋釁滋事」式紀念,陳雲飛「快樂抗爭」的心法
「尋釁滋事」式紀念,陳雲飛「快樂抗爭」的心法
目睹一場死亡之後,你可記得,劉曉波是誰?
目睹一場死亡之後,你可記得,劉曉波是誰?

在三十年後回望六四,當上述複雜的背景和經過,往往只作為碎片式的畫面被展演與討論時,我們應該如何超越已顯僵化的論述,重新發現六四重要的社會運動價值,與當下的思潮和行動遙相呼應?

被圍困的六四論述,需重新對接後冷戰的時代光譜
被圍困的六四論述,需重新對接後冷戰的時代光譜
曾經,人們這樣紀念

1989 年 5 月 21 日,密切關注北京局勢的香港市民歷史性的百萬人上街遊行。 全稱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的「支聯會」也在此次遊行中宣布成立,此後 30 年,不間斷地舉辦維園燭光晚會紀念六四。

當年,也有香港學生北上支援,整個八九學運期間,香港中文大學就有共約30名學生赴京支援。 亦有數十名香港記者前往北京進行報導,在 6 月 4 日的凌晨,見證了軍隊從長安街的駛過,與槍響後倒下的市民。 還有一批台灣記者,專程在 6 月 4 日之後趕往中國,並前往成都、上海等地,希望紀錄六四鎮壓發生後各地的情況。

請回答 1989:支援與裂縫,那一年,香港學生在北京
請回答 1989:支援與裂縫,那一年,香港學生在北京
香港記者陳潤芝的六四記憶:「每隔二十分鐘,軍人就開槍,砰砰砰砰砰」
香港記者陳潤芝的六四記憶:「每隔二十分鐘,軍人就開槍,砰砰砰砰砰」
「我當時,可能真是做對了一件事」——那個春夏之交,在「北平」的台灣記者們
「我當時,可能真是做對了一件事」——那個春夏之交,在「北平」的台灣記者們

八九之後,香港維園每年的燭光晚會,成為全球參與人數最多、連續性最強的六四紀念活動。 而香港被看作中國人傳承六四記憶的重要陣地,在 1997 年之後,更是整個中國唯一可以高呼「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的城市,扮演著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難以取代的角色。

不同年份,維園燭光晚會的參與人數有所起伏,在 2014 年的雨傘運動之後,本土思潮的興起也讓部分人質疑傳統的六四紀念對於香港自身的意義。 但是,六四記憶在香港的持續性,以及三十年來與本土的政治訴求和民間情緒的共振,成為香港一代人最初的政治運動啟蒙,也形成了有關香港自身的「記憶的政治」。

燭光長燃 32 年,香港人的六四維園之約
燭光長燃 32 年,香港人的六四維園之約
安徒:毋忘六四——三十年流亡及香港本土的記憶政治
安徒:毋忘六四——三十年流亡及香港本土的記憶政治
不要維園大台的六四聚會:走過 29 年的自由文化音樂節
不要維園大台的六四聚會:走過 29 年的自由文化音樂節

維園的六四集會,還是很多內地人接觸八九這段歷史的契機。 他們在這裡,第一次看到了公開集會與政治表達的樣貌, 維園的人群與那些年香港的街頭政治和大大小小的社運一道,帶給他們過去的生活未見的影像,也讓很多人開始反思自己所受教育與歷史真相之間的距離。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除了維園的集會與直接的政治表達,香港文藝界多年來也在持續創作六四題材的藝術作品。 有的是紀實類的影像,有的是對六四符號的再思考和創造。 人們採用雕塑、舞台、行為藝術、影片等各種形式,既反映事件本身,也折射當代的社會氛圍和爭議——六四論述與記憶不僅僅是歷史,也是當代史,這一點在文藝創作中多有體現。

最終,一個香港人臉孔的民主女神像
最終,一個香港人臉孔的民主女神像
六四槍聲響起時,香港文化界都在做什麼?
六四槍聲響起時,香港文化界都在做什麼?
六四舞台莊梅岩:我們不能不做,香港人不會習慣那種沒自由的生活方式
六四舞台莊梅岩:我們不能不做,香港人不會習慣那種沒自由的生活方式

只是,在 2019 年之前,香港的六四記憶維護就已面臨多方困境。 籌備多時的六四紀念館,在 2014 年正式開展後,不久便被展館所屬大廈法團告上法庭,之後則經歷閉館、更換場所、被當局查封、最終轉移至網絡的命運。 傳媒界對於六四的報導,因中央政府對言論的愈發收緊,在香港也呈現出越來越政治敏感的態勢,集體回憶的承傳比以往更加艱難。 初中歷史課綱排除六四事件,在課堂講述這段歷史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窄。繼續以此前的方式紀念六四,是否將不再可能?

六四紀念館:廣場遺物內外受困
六四紀念館:廣場遺物內外受困
六四報導在香港:抵抗時間流逝、採訪管控和中央劃線
六四報導在香港:抵抗時間流逝、採訪管控和中央劃線
70、80、90後歷史老師的六四自白:對我重要的事,對學生重要嗎?
70、80、90後歷史老師的六四自白:對我重要的事,對學生重要嗎?
19 後,六四的聯結會是什麼?

站在五年後回看,2019 年香港政治氣氛的波瀾起伏,不僅僅在反修例運動上。 當年 4 月,事關 2014 年雨傘運動的「佔中九子」宣判罪成,審判歷時79日,被稱為「世紀審判」, 這直接促成了 1989 年曾赴北京支援學生運動的香港學聯代表李蘭菊,特意為當年的六四維園燭光集會而從多倫多飛回香港。

當年參加維園燭光晚會的人數達到 2014 年以來的新高, 期間香港獨立樂隊、被稱為「六四樂隊」的 VIIV 演繹中國大陸獨立歌手李志的《黑色信封》開場, 大會播放的影片亦以李志的《廣場》為背景樂,大會指18萬人將維園球場擠得水泄不通。

2019 年六四 30 週年這天的維園場面,成為絕響。

五天後,反修例運動經百萬人遊行漫長開啟。 翌年支聯會再向警方申請維園作為六四紀念場地,被禁以 COVID 疫情和「限聚令」,該年 6 月底港版《國安法》實施。 經五年後,「紀念六四可能犯法」不宣於法而宣於心,2019 年的六四也成為最後一場香港的公開紀念活動。

儘管公開集會被禁,2020 年逾萬名市民依然如往年一樣進入維園自發集會,現場曾高喊現在已經被禁止的運動口號和歌曲。 在 2019 年之前,香港對於六四的論述和儀式看法曾出現世代分歧, 本土派年輕人和「大中華」民運人士對如何看待民主香港與民主中國的關係產生差異, 而至 2020 年,六四紀念延續的反修例運動情感則不言自明。

紀念活動各地開花,各區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街站和公民團體自發派發白色蠟燭、紀念單張等。

也是在是次集會上,自行到維園悼念的支聯會和民主派等 26 人,被控「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 至 2021 年 12 月,該案判刑,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副主席鄒幸彤、前記者何桂藍等 8 人, 被裁定「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公眾聚集」、「舉行一個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會」等罪成,被判 4 個半月至 14 個月不等。

2021 年,警方二度以疫情為由禁止六四集會,消息亦指當晚在維園附近身穿黑衣或點燃蠟燭,都可能被視為和集會有關。 時任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在 Facebook 及 Twitter 上發布題為「燭光無罪 堅守陣地」帖文;鄒並於六四當日於《明報》發表題為〈燭光承載良知重量 港人執著說出真相〉文章。她向公眾表示,自己將以個人名義到維園紀念。

但六四當日早晨,鄒幸彤在其律師樓附近被捕,其後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 當日,警方亦派出 3000 名警力維持治安。 支聯會本欲重開六四紀念館予公眾獻花,該館卻在 6 月 1 日遭香港食環署執法,指經營已8年的六四紀念館未有領取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屬無牌經營。

集會被禁,延續逾10年的街頭藝術成為發生在香港街頭幾乎唯一的公共悼念, 藝術家三木、盧樂謙、阿V等10位藝術家,在6月3日的銅鑼灣街頭「提前悼念」,為這個城市帶來勇敢的藝術形式,在禁忌之日表達仍存的真實情感。

最終,這一年的維園在警察嚴守下空無一人,惟入夜後,天后、銅鑼灣一帶再現六四光海。 路上不時可看到零星坦克車模型、燭光,街道亦見寫上「不要讓六四成為禁詞」的塗鴉。 在香港其他地區市民亦自發悼念,網絡上流傳隱晦表達的梗圖。

2021 年是失去的一年。 6 月 19 日,《蘋果日報》出版最後一份報紙,宣布翌日停刊; 8 月,成立於 1989 年的支聯會宣布解散,其後 7 常委因「拒交資料」被捕,警方定性支聯會勾結外國勢力; 9 月,從實體轉移到網上的六四紀念館網站,在香港遭到封鎖,香港 IP 需通過 VPN 才可登陸網站; 12 月聖誕前,旨在紀念六四、已樹立多年的香港大學「國殤之柱」及香港中文大學「民主女神像」、香港嶺南大學的六四浮雕,先後被強行拆除或偷偷移走。

縱民情譁然,六四集會、紀念館及實體記憶至此皆被政府取締。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10 月 25 日,鄒幸彤為 2021 年的六四控罪自辯, 她在自辯詞中指:「 如果法庭要說,這樣一個沒有指定地點的行動呼籲,都是在煽惑一個未經批准集結, 那我也很疑惑,這個集結是在指哪個集結、在哪裡的集結,是否地點是全香港或者全世界,是否任何人在那個時間點起燭光,就是在參與未經批准集結? 如果這樣說,不如直接承認,要禁止的,就是六四的悼念本身。 」

鄒幸彤「六四煽惑集會案」自辯詞
鄒幸彤「六四煽惑集會案」自辯詞

2022 年,對觸犯紅線的恐懼開始展現影響,過往教會是紀念六四的重地之一,該年天主教香港教區卻決定從此不再舉辦追思六四彌撒。 至此,所有具名的、組織的六四活動皆在香港消失。 6 月 3 日,藝術家如往年悼念,至傍晚警方則拘捕數人。 到了 2023 年,行為藝術家們剛站上街頭就被捕。 2023 年的維園,被批准舉辦「香港回歸 26 週年嘉年華」。

縱然城市中仍可見燭光,但也是從這兩年開始,人們開始寄望台灣能接過紀念六四的棒子,海外紀念六四活動愈發遍地開花。 每個獨立的個體,在這時代重新拷問自己,悼念六四的初心是甚麼? 那份觸動或憤怒又是甚麼? 中國和香港的海外離散者,若未曾放棄將六四作為連結的契機,那麼其所追尋的連結是什麼含義?

六四 33 年:不止紀念六四本身,也紀念香港人對於六四的紀念
六四 33 年:不止紀念六四本身,也紀念香港人對於六四的紀念
六四 34 年:中國軍事威脅下,台灣為何需要關注六四、如何紀念?
六四 34 年:中國軍事威脅下,台灣為何需要關注六四、如何紀念?
從英國、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會籌辦者在碰撞中相認
從英國、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會籌辦者在碰撞中相認

一個擺在面前的問題是,當公共條件全部喪失,六四紀念會否如虞斷裂? 除此之外,紀念週期也逐年縮短,香港的中小學校也不再主動教授六四歷史,圖書館相關書籍被下架。 公開的集體記憶消失之後,個人記憶及主流之外的記憶論述,可能接班嗎?

歷史也在此時更迭。 2022 年 11 月,江澤民逝世,他在六四後接任中國國家主席,開啟中共、中國和他個人的13年。 他的逝世難免提醒人們一個時代的結束。 2022 年底,大陸爆發反封控潮(白紙運動),成為新一代人的政治啟蒙, 而 2023 年六四老人王丹等爆出 #MeToo 醜聞,這條追尋正義之路開始面臨更為嚴格的審視,折射出人們對「民主、自由」的新闡釋的渴望。

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
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
中港台青年大對談:我們討論六四,因為它是關照當下政治的過去
中港台青年大對談:我們討論六四,因為它是關照當下政治的過去
從中國「老民運」到中國新一代行動者,八九後兩種政治觀與行動觀的迭代
從中國「老民運」到中國新一代行動者,八九後兩種政治觀與行動觀的迭代

2024 年 3 月,香港完成另一部國安條例、「23 條」的立法。 至 5 月 28、29 日和 6 月 3 日,香港警方拘捕獄中的鄒幸彤及其母親、友人等共 8 人, 首次動用 23 條,指 8 人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布煽動帖文,涉嫌違反 23 條下的「煽動意圖罪」。

記者提問保安局長鄧炳強「敏感日子」是否指六四,鄧答「日子不重要,重點是有人煽動對政府憎恨」, 記者續問「無叫口號、提及六四,是否已違法?」 鄧答「你講的問題不是最重要。」 與此案相繼的是國安大案「47 人初選案」的裁決(5 月 30 日),被捕 7 人中,有人獲保釋後即到庭外排隊聽審。

如此,2024 年的六四紀念形同冰封,而維園獲批於六四當日舉辦「家鄉市集」,空間意義繼續被改寫。 曾經,六四的主流論述在本土思潮、左翼反思下瀕臨「失效」,如今連這「失效」也不可得。

我們重回 2019 年前凍結住了的人聲熙攘,也關顧 2019 年後打壓下的勇氣與靜寂。 未來 2025、26 或更遠的年份,氣氛或有變,或無出其右。 但是,每個人,仍有權選擇自己閱讀、記憶或紀念六四的方式。

香港部分六四相關案件進程
(截至 2024 年 6 月 3 日)
  • 鄒幸彤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12個月
    • 2021 六四煽惑集結案,「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罪,判囚 15 個月;2024 年 1 月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此兩案刑期部分分期執行,總刑期 22 個月
    • 2021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成,判囚 4.5 個月;2024 年 3 月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2020-2021 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鄒還押兩年,申請保釋被拒,法官預計 2024 年無法開審
    • 2024 年 5 月 28 日獄中再次被捕, 警方指其自 2024 年 4 月起,「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透過他人在「小彤群抽會」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帖文」,涉嫌違反 23 條下的「煽動意圖罪」
  • 鄒幸彤舅父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鄒劉華珍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劉家儀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2023 年 6 月 3 日在維園禁食,被以「涉嫌作具煽動意圖行為罪」拘捕
  • 關振邦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2023 年 6 月 3 日在維園禁食,被以「涉嫌作具煽動意圖行為罪」拘捕
  • 李盈姿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2023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被以「作出具煽動意圖的行為」拘捕
  • 陳劍琴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潘幼翠
    • 2024 年「利用某敏感日子煽動」案,遭 23 條「煽動意圖罪」逮捕
    • 同時被指於網上訂閱資助羅冠聰等人,違反《國安法》「以金錢或其他財物資助他人實施分裂國家」罪
  • 陳式森
    (三木)
    • 2024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用手劃出「八九六四」,被逾 20 名警員包圍帶走
    • 2023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進行行為藝術,被警方帶走
    • 2022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進行行為藝術,遭警方截查
  • 陳美彤
    • 2023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進行行為藝術,被警方帶走
    • 2022 年 6 月 3 日在銅鑼灣進行行為藝術,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
  • 鄧岳君
    徐漢光
    • 2021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成,判囚 4.5 個月;2024 年 3 月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即時服刑
  • 支聯會
    • 2020-2021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法官預計 2024 年無法開審
  • 李卓人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舉行未經批准集會」罪,判監 14 個月
    • 2020-2021 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法官預計 2024 年無法開審
  • 何俊仁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10 個月
    • 2020-2021 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法官預計 2024 年無法開審
  • 何桂藍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監 6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罪成
  • 黎智英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監 13 個月
      *另有數項國安案件在身
  • 蔡耀昌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12 個月
  • 梁耀忠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9 個月
  • 梁錦威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9 個月
  • 胡志偉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判監 4.5 個月
  • 尹兆堅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10 個月
  • 張文光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9 個月,緩刑 18 個月
  • 陳皓桓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10 個月
  • 郭永健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8 個月
  • 趙恩來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8 個月
  • 麥海華
    • 2020 六四集會案,「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8 個月,緩刑 18 個月
  • 梁國華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4 個月,緩刑 12 個月
  • 何秀蘭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6 個月
  • 梁國雄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6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罪成
  • 朱凱廸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6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認罪
  • 楊 森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6 個月
  • 黃之鋒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10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認罪
  • 岑敖暉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6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罪成
  • 袁嘉蔚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4 個月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認罪
  • 梁凱晴
    • 2020 六四集會案,「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監 4 個月
  • 羅冠聰
    張崑陽
    • 2020 六四集會案
    • 流亡海外,被法庭通緝

註:涉案類型和人數眾多,或有疏漏;名單上多人仍有其他政治案件在身,這裏主要呈現六四案件和近期大案。

製 作端傳媒編輯部

© 2024 Initium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成為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台湾立法院前线的香港人:听到“台湾香港化”时,他们的复杂感受

「在移居之后的新抗争里,在台港人希望其他人想起香港的时候,不只记起现在“黑暗的事实”。」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许恩恩、依珊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审议国会改革法案,立法院外民众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审议国会改革法案,立法院外民众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我是一个来台湾的香港学生,也是台湾公民社会的一份子。”

5月21日星期二晚上10点,台北青岛东路立法院侧门外,“反立法院扩权黑箱法案”台上,戴著黑帽与黑色口罩的香港人阿林以“台大学生组织联合声明”连署发起人之一的名义发言:

“香港对民主的憧憬跟追求,大家应该有目共睹。现在,(台湾)国会倒退,人民该怎么办?站出来,反抗!我们要保护台湾的民主。”

这晚有3万人走上街头,三日后人数更达到10万,其中就有21岁的阿林、27岁的小真与不少18、19岁的在台港生。几名因参与反修例运动而陆续流亡来台的港人也结伴而来,看到街头汹涌的人潮、满满的标语,不免想起当初的抗争,有人一度感触落泪。

拒绝台湾国会“香港化”的口号、“台股变港股”的民众自制手牌、“战车”上传来的华语版《愿荣光归香港》歌声⋯⋯在5月21日、24日、28日的立法院外集会中,“香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场上,有在台港人上主台演讲、做志工、支援物资、手绘标语牌、静坐参与,成为这场被称为“青鸟行动”的台湾社会运动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退回审议!”阿林带领台下的群众大喊。

1000xRESIST:给尚未出生的离散华人

「她们会想知道为什么要为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泪流成河,会想在华人社群自我伤害的死循环中找一条出路。」

特约撰稿人 Kastel 翻译 杨静

游戏截图
游戏截图

有三个故事要说:

1/ 2016年,旧金山一家艺廊。当时我去拜访当地朋友,刚好碰上有莫奈画作的展览。在主展厅,我看到一位华人妈妈把她的小婴孩用肩膀托著,看墙上的西方名画。这个妈妈不停和孩子说:我看不懂这些画画了什么;但同时又嘱咐孩子:你要吸收这些知识,这很重要。

2/ 2013年,香港中环。我从芝加哥飞雅加达,在这停留一天。那之前,每次旅行我都和人一起,从没独自上路。我四处闲逛,在一家独立书店找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书里,马可波罗向可汗描述自己去过的许多城市,但很多细节其实都来自于他母国的威尼斯。那次在香港走走停停,所到之处都让我觉得是曾经去过的城市的折射——香港让一切地方都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它像是我第二个或第三个故乡,又不尽然。总之,它成了我最喜欢拜访的城市之一。

3/2019年,我在一所英国大学读书。午餐间隙,我看到父母在Whatsapp群组里评论:香港人2014年就过分了,现在更是荒谬,警察当然有权使用催泪弹⋯⋯我关掉 Whatsapp,转而刷起 Twitter,看到一张相片,是位老年妇人在荷枪实弹的香港警察队伍前握著英国国旗。还有很多香港人发表的仇恨华人、中国人的言论,有些人在求特朗普和迈克·蓬佩奥从共产主义手上拯救香港,这些极右翼的话语里都是绝望的求助喘息——我把Twitter也关了。

抵御外敌的《歌手2024》:我们的流行文化总是在打擂台

「有人对华人歌手的表现失望,有人归因于假唱和修音,但《歌手2024》的背后有隐密的角落。」

特約撰稿人 李瑕柏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湖南卫视的新一季《歌手》节目,以意想不到的角度登上了热搜,并引起热议,证明观众不是对歌唱真人秀失去兴趣,而是需要特殊的情境才可以投入。《歌手2024年》这一季的首发阵容包括Chanté Moore、那英、杨丞琳、二手玫瑰、汪苏泷、海来阿木和Faouzia Ouihya,且常规赛转为直播,是近年难得如此操作的大型节目。

想不到5月10日第一次直播之后,《歌手2024》讨论远远高于预想的热度。因为两位海外歌手Chante Moore及Faouzia状态太好,而同场的华人歌手现场演唱不理想,有观众以“抵御外敌”“五旬老太守国门”等关键字发起讨论,迅速掀起热度,更有网民玩梗那英的满族姓氏叶赫那拉,大量传播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的对白“我要洋人死”。歌唱比赛的议题从开始的网络玩笑转化为带着民族情绪的讨论。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在这种“国门告急”的网络语境中,许多并未参加节目的歌手都纷纷加入话题自告奋勇要上节目代表中国“守国门”。其中有来自西藏昌都的歌手韩红,也有来自台湾的歌手黄丽玲、李佳薇、汪佩蓉等。这一种讨论的聚焦点,潜台词是说华语歌手有很多都“能唱”,可是节目组并没有真的将这些唱将邀请上台。

另有一种声音,就着前几集华人歌手普遍的现场演唱水准的欠缺,开始检讨华语音乐的问题。他们认为歌手2024节目上华人歌手的表现揭示了华语流行音乐有很大隐患,而这种隐患某程度与电视音乐节目一直以来的“假唱”(现场表演与电视节目皆曾很常见)和节目修音有关系。民众对表演的期待,到底是在哪里落了空?民众对音乐的失望,对民族意识的狂热,为何都缠绕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必须赢?

有观众以“抵御外敌”“五旬老太守国门”等关键字发起讨论,迅速掀起热度,更有网民玩梗那英的满族姓氏叶赫那拉,大量传播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的对白“我要洋人死”。

必须先把话说全,中国依然存在有活力的地下音乐场域,有许多有才华的音乐人。但他们都只能在庞大的主流流行音乐工业缝隙里寻找空间,而庞大的主流工业,是推动歌唱比赛真人秀去往抵御外敌的语境。它像是一场盛大的擂台,承载着数以亿计的受众。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歌手2024》。图:影片截图

总括地讲,中国在文化场域内,一直以集体主义指向的这种“打擂台”氛围为主。国内受众也一直以这样的眼光看待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推广。仿佛奥运会一般,大众已经习惯采用“国家队”的视角,为中国籍的创作者设置不可分割的联系,哪怕有些时候,这些联系其实非常牵强。但创作者的个体能量,在国际范畴的舞台,往往被中国的公众轻视,他们潜意识就更加留意“中国队”的表现。于是,提名奥斯卡也被简称为“申奥”,创作者在这个文本叙述里,是要去国际舞台比拼一番。

过去“歌手”节目曾经也邀请过海外艺人参加,他们的歌唱技巧固然精湛,却不见得成为唯一焦点,湖南卫视一度很有意识地邀请了许多唱将级华语歌手入驻,在这个舞台上,中国歌手的演唱表现也获得收视群体认可。今年的文艺爱国情绪高涨,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近年来民族情绪逐年高涨,已经形成了一股鲜明的力量。Covid-19期间中外对待疫情的认知差异,令许多民众有被欧美针对的心态,在此情绪之下,中外之别有了更脆弱的情感防御。对比前几届,本届请来的两位Chante Moore和Faouzia演唱非常扎实,但相较影响力不高,对许多中国听众来说非常陌生,即便如此,现场表演的水准相差如此巨大,中国观众的情感受到冲击也就是必然结果。

《我的阿勒泰》:“看得我的尸体暖暖的”,是好的主流剧?尴尬的民族剧?

「走红剧集是否意味着泥沙俱下的时代的开始:不断创造关涉少数民族的文化类型产品,供内地汉族中产阶级大肆消费的时代?」

特约撰稿人 卡拉达依

《我的阿勒泰》剧照。图:网上图片
《我的阿勒泰》剧照。图:网上图片

距离暑期旅游季还有一个多月。新疆哈萨克族题材的剧集《我的阿勒泰》此刻正红遍中国大陆。这部同时由中央电视台和串流视频平台爱奇艺参与制作、改编自作家李娟散文的8集迷你电视剧,4月7日在法国戛纳电视剧节首映。截至5月17日,[官方宣布][1]已在全网累计播放超过1亿次,豆瓣网评分一路涨到8.8分,位居2024年中国电视剧之首。这样的人气不仅让李娟的同名原著散文集也连带卖得炙手可热,也让阿勒泰的文旅部门迎来一波预期中的旅游热潮。

位于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从首府乌鲁木齐乘坐火车要14个小时,在中国是边缘地区中的边缘。1979年出生的作家李娟曾生活在这里,她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主题都和自己一家人在牧区开杂货店,与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的经历有关。而导演滕丛丛,早年读过李娟的作品,其后获得这本散文的改编版权,在2023年组建了以女演员马伊琍、周依然和男演员于适为主演的剧组,正式开拍。

剧集《我的阿勒泰》里,在阿勒泰牧区出生、心怀作家梦想的汉族移民“疆二代”女生“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城市里打工饱受欺负后回到牧区,和丧偶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饰)一同经营小卖部。在和哈萨克牧民一起向夏牧场搬迁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哈萨克族青年巴太(于适饰),两人发展出一段关系。过程中,剧集包含了爱情元素,也描绘了牧区的社会变迁,加入了一些惊险的戏剧化场面。

若把它当作汉族制作、给汉族看的主流电视剧,它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青年文化上的诚意和关怀,可说是时代环境中一股清流和小小的希望;但若当它是一部表现新疆和哈萨克文化的民族剧,尤其是考虑到时代背景,就充满了尴尬和不适。

哈萨克族观众有充足的权利不喜欢?

散文改编成电视剧的难度不小,平心而论,《我的阿勒泰》大量还原了李娟笔下的生活细节——如舞会中的情歌、夏牧场漏雨的帐篷、叫过油肉拌面被狗赶走的男人⋯⋯但与原著不同的是,以李娟为原型的“李文秀”在剧中谈起了恋爱,甚至出现了冒险剧情,这或许会大扫李娟书迷们的兴致——尽管在一些细微情感表达上,电视剧中李文秀和巴太的感情,和李娟原著中在舞会上认识年轻男生麦西拉的情节仍有某种相似之处。

横跨20年及多届政府的香港垃圾征费计划,最终为何触礁?

「解说错重点、未打铁趁热、讨论气氛改变……受访者归纳了征费实施无期的几大原因。」

端传媒记者郑淑华

位于新蒲岗的新光宴会厅的陈经理正在整理最大型的指定垃圾袋。摄:Ryan Lai/端传媒
位于新蒲岗的新光宴会厅的陈经理正在整理最大型的指定垃圾袋。摄:Ryan Lai/端传媒

香港垃圾征费措施暂缓前五天,九龙新蒲岗新光宴会厅的员工如常将剩菜和垃圾送进厨房。不同往常的是,洗碗工快速冲洗碗碟,一边捞起凤爪骨扔进紫色厨余回收桶,纸巾团则丢入普通垃圾桶。她说,“之前不管是什么,全部放在一起。”

原订在2024年4月1日实施的垃圾征费,于今年1月二度延期,改为先开展“先行先试”计划,向政府大楼、“三无大厦”等14个处所提供免费指定袋及标签。两个月过去,作为试点之一,陈经理说酒楼员工已习惯分类垃圾,但“用一个胶袋就是钱”,人手压力和市道疲弱下,她觉得延迟最好。

5月27日,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和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再宣布暂缓垃圾征费,未有订明落实日子。卓永兴指,“先行先试”参加者认为操作繁复、垃圾弃置量没有太大改变等,又指由年初至今有七八成市民反对8月实施垃圾征费,暂缓“甚至是唯一决定”。曾经对推行征费“有百分百有信心”的谢展寰表示,要改变全港市民习惯、处理问题是很大挑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准备好”,但政府重视减废的初心从没改变。

香港的垃圾征费讨论萦绕近20年,由2005年开始横跨五届政府,经反复讨论、试行和咨询后,在2021年通过,落到现届政府手上,最终两度押后并无限期暂缓。而由2021年至今,政府花费港币1.77亿元推动垃圾征费,宣传推广达3000万元。端传媒走访前环境局副局长、公共政策学者、试行计划中的酒楼、环保团体和民间回收组织,探讨这个铺排多年、原意良好的政策为何触礁。

数说中国房地产行业:库存高企,销售暴跌,楼市的冬天还会持续多久?

「2024年1至4月,中国百强房企销售总金额为10914.1亿元,同比下降46.8%。」

特约撰稿人 穆鲁 发自新加坡

2024年2月1日,中国河北石家庄市郊区,一名保全站在恒大集团未完工的住宅开发案外。摄:Tingshu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2月1日,中国河北石家庄市郊区,一名保全站在恒大集团未完工的住宅开发案外。摄:Tingshu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据德邦证券于2023年的测算,从总量来看,2022年房地产及房地产建造业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占比约为10%,如果考虑到地产对其他上下游行业的拉动,占比可达20%。但近年来,由于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房地产行业占GDP比例也有所下滑,从2017年26.6%下滑到2022年的20.3%。

2024年5月14日,地产商雅居乐集团首次发生美元债券违约,并在公告中指出,其已无力履行境外债务的付款义务。至此,发行美元债券的民营地产商除万科等少数幸存者之外,近乎全军覆灭。

中国房企此轮流动性危机起于政府试图“降杠杆”,控制房企债务规模的政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政策为2020年提出的“三道红线”政策,包括要求房企控制负债率在70%以下;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以及现金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大于一倍。而如果房企被划入红档,则被要求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上限,不得增加。

在过去十余年中国房价急速攀升的繁荣时期,房企通常以高负债不断扩张、购地,并从购房者手中拿到预售款提前回流现金,但高杠杆的前提则是房价只升不降。中国政府严苛的降杠杆要求为房企扩张踩下了急刹车,但随之而来的是,高负债的房企面临流动性危机。

自2021年10月花样年作为首家中资地产商境外债券违约后,中国民营房企纷纷“暴雷”,无法按期兑付债券的利息或本金。国际投资者曾一度押注中国政府会不惜代价救援恒大,并买入恒大美元债券,但出乎意料的是,政府并未对恒大伸出援手,此后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包括曾是中国销量最高的房企碧桂园等一众民营地产商,在之后的两年里也陆续暴雷。据彭博数据,截至2023年9月1日,以美元债券发行规模计的中国排名前50名的民营房地产商中,有34家已出现海外债务拖欠或违约。据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数据,从2020年至2023年年底,中资发行人的境外债券已有288个房地产行业债券出现违约,而非房地产行业的发行人的债券中,同期仅有43个债券违约。

越南“政变”风云:公安部长苏林,如何打乱阮富仲接班计划,跻身国家主席?

「总书记阮富仲重病不愈的情况下,苏林代表的公安系统为了满足权力野心,出现了越南政坛罕见的“夺权”。」

特约撰稿人 杨企云

2021年2月1日,新当选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摄:Minh Hoang/AP/达志影像
2021年2月1日,新当选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摄:Minh Hoang/AP/达志影像

5月19日,时任越南公安部长苏林(Tô Lâm)被提名为新任国家主席,持续数月的政治动荡终于暂告段落。然而5月21日,越南国会突增议程,随后几天内苏林先被免去公安部长职务,然后国会又选定了与苏林关系并不深的陈国祖(Trần Quốc Tỏ)担任代理部长,表明这场罕见的政治大戏仍未落幕。按越共惯例,公安部长应由政治局委员出任,而不能仅由只有中央委员身份的陈国祖出任,这也就意味着下一轮人事变动仍在酝酿之中。

这一轮越南政治动荡,从武文赏(Võ Văn Thưởng)突然被迫辞职开始,但其实早有端倪。

南北斗争,白热化还是不存在?

对越南政治观察的最常见误解之一,是认为至今越共内部仍然存在严重的“南北之争”,并把所有的内部斗争都理解为南北两大派系的争夺,例如这一次就是“苏林代表的北方派全面击溃意图内部演变的南方派”。但是,这一波辞职的王庭惠、武文赏、张氏梅等人,往往都被认为是北方派。北方派既已大权在握,有什么必要自乱阵脚,在十四大之前临时撤换大批人马呢?

的确,越南二战后是劳动党在北方执政,其在南方的活动长期由南方局负责,相对独立。越南统一后南方局完成历史使命,“回归”成为越共内部一部分。统一初期,由于南方局长期独立活动,形成了内部派系,越共内部的确存在南、北两派的路线争议,例如北方的劳动党成员很多都参与过中国革命,所以更亲华,而南方派则更亲苏。特别是在是否要效仿中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等重大政策问题上,两派有严重分歧。

生力集团来了:马尼拉超级航空城计划,消失的红树林,与被“发展”遗下的人们

「树没了,鱼不见了,水浸更频繁了,但一切都阻止不了打著“Build Build Build”旗号的推土机。」

文:端传媒记者余美霞 采访协助:Aram Lascano 摄影:Daniel Ceng

在马尼拉布拉干省(Bulacan)塔利堤区(Taliptip)对出的马尼拉湾,一名渔夫没在海里捕鱼。摄:Daniel Ceng/端传媒
在马尼拉布拉干省(Bulacan)塔利堤区(Taliptip)对出的马尼拉湾,一名渔夫没在海里捕鱼。摄:Daniel Ceng/端传媒

菲律宾没有春夏秋冬,只有旱季雨季。四月是最高温干燥的月份,再过一个月,狂风暴雨就会来临。四月中旬,我在马尼拉布拉干省(Bulacan)塔利堤区(Taliptip)对出的马尼拉湾,登上海中央的一间高脚屋。这是 Bacon 和其他七个渔夫共享的地方,他们每天清晨四点出海捕鱼,之后回来这里整理渔获。

高脚屋建在礁石上,由竹子作支柱。竹桩把屋子架离地一点五米,通风又遮蔽出一处阴凉地。他们在屋底两根桩之间系了张吊床,其中一人用手垫着头,躺在上面闭目养神。在忙完体力活、太阳毒辣的下午,躲在屋底里实在太阴凉;我和 Bacon 坐在礁石上,看着海面出神。“你吃生蚝吗?这里有生蚝。”Bacon 突然问我,他转过身子,望去后面的海,“不过现在水涨起来了。”

Bacon 今年45岁,皮肤黝黑,黑色鸭舌帽盖不住花白的鬓发。他五岁随家里人出海,掌握潮汐规律,光看海浪溅起的幅度就知道要下雨。不过,近年大海的变化太难捉摸。“我们之前没有被洪水淹过, 现在水越来越大,洪水越来越多。 ”Bacon 仰头说,下个月台风来的时候,这间屋子大抵也会消失了,“ 风会把它整个掀起来”。

马尼拉新机场工地上,挖土机日夜运作。摄:Daniel Ceng/端传媒
马尼拉新机场工地上,挖土机日夜运作。摄:Daniel Ceng/端传媒

他从没听过什么叫“气候变化”。他只知道自从眼前的机场建设以来,海平面就升高了,风也变得超大。

异乡人:在台湾NGO协助孤独死的港人,我眼中的“客死异乡”这件事

「假设日后我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移居者,是否意味著有朝一日我会客死异乡,又要如何规划可能突如其来的身后事?」

特約撰稿人 湯珮然 發自台北

2024年5月26日,台北富德公墓。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6日,台北富德公墓。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五月,我收到特殊清洁师卢拉拉的电话。“我收到一个清洁的委托,想要请你帮忙⋯⋯”

卢拉拉是我在采访孤独死议题认识的朋友,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请教他业界方面的知识。2018年,我从香港搬到台湾。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假如我在台湾不幸意外过世,身为独自在台的外国人,之后的事情就麻烦他了。

“是这样的,对方是香港人,不太会讲国语,想说请你帮忙翻译。”

不到一分钟,话筒来熟悉的广东话,因著这样的机缘,我认识了特地从香港来台湾,为哥哥处理身后事的阿晴。

下岗与工运、牢狱与监视、疾病与衰老 ——重返工运领袖孟晗的前半生

「他将自己的前半生定义为“三次分割”。」

特约撰稿人 孟平

2024年5月,孟晗游长江。图:受访者提供
2024年5月,孟晗游长江。图:受访者提供

“在这个时代,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工人罢工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再重复我说过不止一次的话,工人是为能够体面劳动而罢工,为劳动者尊严而罢工。”——《孟晗:狱中札记》(注1)

孟晗发来近照,照片中,他站在船上,手指向长江江面,告诉同伴,以前还在国企做船员的时候,他就是在这段江面上调度船只抛锚和通过葛洲坝船闸。如今长江宜昌段两岸景色秀丽,江水平静开阔,早已没有了当年货船停满江面等待过闸的航务繁忙景象。

去年3月份,全国两会结束后,孟晗离开广州,回到了这里。

随着政治打压加剧和行动空间收窄,活跃于2014年前后、因帮助工人维权而遭遇两次牢狱之灾的孟晗,已经从工人运动领袖的位置上退落。2013年孟晗第一次参加职工集体维权抗争后被判刑;出狱后加入“广州番禺打工族服务部”,成为劳工NGO全职工作者;在2015年12月3日那场针对广东劳工NGO的大抓捕中,他再次被警察带走,直至2017年9月才获释。

之后他一直留在广州。直到2022年10月,身体出现长时间异常便血后,医生告诉他,直肠里可能长了一个肿瘤。

爱欲录:我原来是被人轻视的Hi Hello Gay?

「先打招呼,先关心对方,非一对一的关系里也有高低和输赢之分吗?」

特约撰稿人 蒋怡

一个苗条肌肉男子在健身房做运动的剪影。图:GettyImages
一个苗条肌肉男子在健身房做运动的剪影。图:GettyImages

一则消失的动态

K很快删掉了那一则动态。

先旨声明,尽管K身材健硕,这一则动态并没有图,只是他用黑色底板讲述了他刚刚的遭遇。他在健身房遇到一个自己看对眼的人,通过定位搜索到了对方,然后主动say hi。

对方应该是给出了一个并不令人愉快的回应,也可能,根本没有回应。总之,K的心情很不好。他在这一则文字的结尾写,“想不到,我竟然被当成一个Hi Hello Gay。”

对方的反应伤害了K,在我印象中,K永远只是身形爆fit的出现在各种图片和限动里,几乎连半点感性情绪也没流露过。这一次,他竟然特地发了这一则文字限动,也很快删除了,他的自尊甚至不许更多的人看到他的沮丧。

台港“支语警察”辩论,与“华语”的标准化和生命力

「标准化在什么情况下是语言的生命力,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语言的孱弱和残缺?」

布言

“支语警察”网上图片。
“支语警察”网上图片。

注:本文讨论的“中文”和“华语”等概念,或不符合中港台三地任何一地之约定俗成用法,请读者阅读时留意。

过去几周,安装试用了 Meta 推出的新社交平台 Threads 的两岸三地与海外华人用户,都很难不被一场网民大辩论吸引眼球,那就是“支语警察”引发的“港台大战”。

这场大战发源于一些 Threads 用户对台湾汉语官话(台湾称为“华语”或“中文”)环境中“中国用语渗透”的担忧。这些用户用“支语”来简称或蔑称“中国用语”。

有人贴文说,台湾人越来越多在口语中使用了“支语”,而非台湾用语——比如帽衫是台湾用语,卫衣是“支语”;比如手提包是台湾用语,手袋是“支语”;忧郁症是台湾用语,抑郁症是“支语”,等等,并鄙夷这些“支语”不好听,或不文雅。

很快,就有香港用户在相关贴文下留言,不解为何港人说的“手袋”和“抑郁症”也要遭到鄙夷,并质疑这些用户对台湾用语和“支语”的二分过于狭隘。随著越来越多关于警惕“支语”的串文出现,Threads 上港人群体对“支语警察”的嘲讽和批评也相应激增,演变为一场港台语言文化辩论。

《九龙城寨》影评:大陆票房报捷的背后,是否真代表了港产片北上“回春”?

「《九龙城寨》扛住了港产片在大陆市场的颓势,靠旧香港情怀还是靠硬功夫?」

特约撰稿人 王秋辰

《九龙城寨之围城》剧照。
《九龙城寨之围城》剧照。

【编者按】《九龙城寨之围城》票房成绩可观,不仅在香港屡破纪录,在中国大陆的五月票房榜上也名列前茅。大陆观众纷纷予以评价,称之为“港片回春”。这种“回春”是发自情怀,还是品质过硬?大陆影评人王秋辰从数据说到文本,从大陆的工业和评论两个角度谈论大陆视角中的《九龙城寨》。

在《九龙城寨》首映礼上,导演王晶说,“这部电影为香港电影这一年开了个好头,希望香港电影重新振作”。另一边,一位普通观众发言称港片回来了,随后又补上了一句,“我是看着港片长大的”。至少在大陆市场,“港片回春”是香港影人和大陆观众之间心照不宣的话题。

营销方面,《九龙城寨》基本在模仿去年大陆电影《封神一:朝歌风云》的路子,片方主动引导同人创作,城寨四少、九龙男团相继出道,刘俊谦也以“城寨大小姐”的头衔收获到来自大陆的首波人气。

这部电影确实抗住了港产片整体在大陆市场口碑坍塌的压力,截至5月13日斩获4.7亿票房,数字虽然不多,考虑时下大陆的经济状况,已算是不错的成绩。在营销方面,影片基本在模仿去年大陆电影《封神一:朝歌风云》的路子,片方主动引导同人创作,城寨四少、九龙男团相继出道,刘俊谦也以“城寨大小姐”的头衔收获到来自大陆的首波人气。

在《九龙城寨》之前,港片已在大陆市场陷入口碑坍塌的局面。从票房上看,在2021年之前,单部港片票房可达13亿之高,2023年已降到5亿左右。从口碑上看,去年上映的港片不同程度失去了观众的耐心,导演翁子光在《风再起时》上映后,甚至专门撰文回应了“依托答辩”这样的刻薄评论。

与港片的哑火失利对比,大陆市场制作的类型电影在2023年开始风生水起,几乎要票房有票房,要讨论有讨论。与此同时,即使在引进数量上受中美关系掣肘,好莱坞亦有《芭比》《奥本海默》这样的优秀案例,《芭比》几乎没有宣发,依靠口碑和女权议题讨论获得了2.5亿票房。

《从今以后》影评:这部电影提醒了我,主流社会对女性同志的刁难

「《从今以后》之前的香港女同志电影表现令人一言难尽,身为香港女同都不想被它们代表。」

特约撰稿人 黄嘉瀛

《从今以后》剧照。图:高先提供
《从今以后》剧照。图:高先提供

电影还未到一半,当饰演Victor的梁仲恒食过区家雯饰演的Angie姨所煮的拿手菜后,七情上面地吐出一句“这是回忆的味道啊!”,我已经分不清楚是拍摄群戏的手法出了问题,还是核心家庭、传统节日的聚会中所隐含的暴力和单薄到接近伪装的亲和,让我心口越发翳闷。

《从今以后》电影结构和人物简单,主轴是由李琳琳饰演的Pat姑姐与Angie姨为同居逾三十年的同志情侣,平日二人与Pat姑姐的哥哥一家相处融洽。Pat姑姐与Angie姨于60年代做女工出身,及后创业纺织厂,生活稳定,二人长居Pat姑姐的私楼。电影开首着眼年长女同志退休生活,拍拖活动是行山买餸,并突出Angie姨女性化、贤淑又有品味的人设,而Pat姑姐则较阳刚、为人疏爽豪迈,识饮识食,是话事的人。

要切入讨论《从》的戏,一定要细心分析大哥一家所代表的典型家庭,对比Pat姑姐与Angie姨所代表的香港典型年长女同志家庭。电影没有着力描写女同志的爱欲或角色定型,以至电影不会落入一种陈腔滥调的同志猎奇想像。

太保饰演Pat的哥哥和许素莹饰演的阿嫂已届退休年龄还在打工,前者做不稳定的通宵保安零散工,后者做酒店清洁,与儿子Victor同住旧式公屋,Victor没有自己房间,平时一家开饭都食饭盒,与Pat姑姐方有闲暇落厨大鱼大肉成强烈对比。Victor是Uber司机,开工的车子及其维修费用都是由Pat姑姐与Angie姨资助的,他有个刚交往的女朋友,由梁雍婷饰演的Kitty,二人想同居但经济条件所限房子的选择并不理想。大哥还有个女儿,由廖子妤饰演Victor的姐姐Fanny,早婚产二子,暗示早婚的原因是原生家庭所给予的资源、空间和关注不足,想尽早脱离,于是唯有循典型异性恋婚姻寻求人生的出路,可惜事与愿违,她不满意婚后的活质素和居住环境,迁怒于“没出息”的丈夫(不过我觉得他可能是哥哥一家中最正路那位),又被育儿责任困身。Pat姑姐及后突然离世,生前没有订立遗嘱也没有在异地结婚,Angie姨与大哥一家的冲突由此展开。

《从今以后》剧照。图:高先提供
《从今以后》剧照。图:高先提供

要切入讨论《从》的戏,一定要细心分析大哥一家所代表的典型家庭,对比Pat姑姐与Angie姨所代表的香港典型年长女同志家庭。电影没有着力描写女同志的爱欲或角色定型,以至电影不会落入一种陈腔滥调的同志猎奇想像,导演甚至落力将情侣二人尽力平常化,日常生活,社交正常,一对一单偶,一生一世的承诺等等,是无可挑剔的同志模范。大哥一家则是刻板又残忍的写实,戏内每逢Victor出场,我就感觉他异常挤眉弄眼,好像想掩饰自己的虚伪,无能又要充撑的狼狈境况。导演写Pat姑姐与哥哥一家的感情大多都是建立在金钱援助之上,仿佛Pat姑姐是穷的,他们就不会接纳她成家庭一员,更枉论还要接纳她的同性伴侣。

“每个人都在观望”:中国地产衰退,买卖双方坐上赌桌

「“当年的业主(卖家)跟现在的买家一样,前者看不到顶,后者看不到底。”」

特约撰稿人 林晨 发自新加坡

2023年12月29日,中国南京,工人在大雾为建筑工地上的屋顶施工。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2月29日,中国南京,工人在大雾为建筑工地上的屋顶施工。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我做了12年房产中介,像今年这样的房地产下行周期,此前没有遇到过。”

2012年开始,张鹏在北京市海淀区有“宇宙学区房”之称的万柳片区工作,先后任职于两家中介公司,见证了北京楼市的兴衰起伏。

近一年,中国房价持续下跌,为托底房地产,各地政府频繁出台放宽限购的楼市政策,但曾经中国经济的引擎房地产尚无回暖征兆。有统计数据显示,与2023年4月房价顶峰相比,截至今年3月全国平均房价下降了约23%。

一些曾经的热门楼盘二手房成交价下跌幅度甚至高达50%。如万柳片区名噪一时的学区房蜂鸟家园,仅50平米的开间在疫情期间曾卖出千万元高价。然而,不过两年半后的2024年4月,房价“跳水”跌至550万元。

521包围立法院:太阳花十年后,运动的新时代、声音与面貌

「“一场一场运动都是不断牺牲、堆叠起来的,我们现在也是踩著太阳花,不断往前进。”」

端传媒实习记者 林宣佑 江亮儒 钟依静 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大雨下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大雨下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1日上午9点,立法院准时开议,虽然在进场前,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立法委员已先在议场门口发生口角冲突,但并不影响国民党与民众党联手通过国会改革法案的决心。

况且,这日的冲突程度远比17日第一次进行法条表决时来得低,更多的只是口号的叫阵与民进党立委三分钟独白式的发言——内容是对蓝白的严厉批判。在人数不比蓝白下,民进党也仅能寄托于拖延战术,通过不断提案清点人数、记名表决以及重付表决的方式,试图延缓法案三读通过的时间。

在议场内一次次的叫阵,与民进党一次次的遭到人数优势全面碾压后,在立法院旁的青岛东路上,公民团体已经架起舞台、搭设起遮雨棚。虽然是上班日的白天,但现场座位已经满座,没有座位的人潮则站在道路两旁,手持著“我藐视国会”、“没有讨论,不是民主”的标语,抗议蓝白两党“强行”通过法案。在反对者眼里,这般行径近似“黑箱”,让人联想起十年前的太阳花运动,也是因著“程序正义”的问题掀起滔天巨浪。

白天,除了公民团体以外,前来参与声援的民众多是请假前来。虽然天气闷热、气象预告即将下起大雨,但随著中午、下午、傍晚的过去,满地的声援者已坐满整条青岛东路。直到晚间,下班下课的人潮如海水般地涌入,几乎将青岛东路淹没,溢出的人潮只好流向中山南路、济南路,以及忠孝西路。

这晚,端传媒采访多位年轻的声援者,他们有的身著学校制服前来,有的刚补习下课。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遥远得只是课本上的一则历史事件。

十年之后,在同样的街头上,新时代的青年在更新颖的社群媒体上集结号召,这可能不会是另外一场太阳花运动,但也是十年后另一次的运动集结。这些青年是谁,他们为什么来到现场?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集会中穿著制服的高中生

傍晚,从学校下课的高中生前往立法院附近的集会,绿色、白色、黄色的制服挤进人潮,周围的大人纷纷让座、递上雨衣。Tsu 就读北一女末代人社班,她说虽然家人以今年7月的分科考试为由阻止她前往,但 Tsu 仍在雨中与同行的同学一起分发抗议贴纸,高三的她们同声强调:“我们已经成年了。”

Tsu 认为,这次集会的起因是蓝白两党仗著人数优势未落实程序正义。双手捧著放学路上买的热呼呼鸡蛋糕的她进一步说明,修正动议应限于对已公布提案的字句修改,不应夹带新的条文内容或对内容有大幅修订,否则这会为往后的黑箱作业开启先例,透过修正动议偷渡法案将成为常态。

刚满18岁不到一个月的 Tsu,对十年前的太阳花运动(318运动)没有印象,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时也仅国中年纪,这(今日)是她第一次参与大型抗争集会。

Tsu 自陈家中母亲不关心政治,父亲虽然支持民进党但不支持学生上街,对台湾本土历史的认识来自高二读的一本课外书。书中关于二二八、白色恐怖历史的知识让 Tsu 认知到台湾民主制度建立之不易,她认为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方式,并站出来反对任何威胁民主制度的政党与法案。

不过, Tsu 也认为自己是因为有身为北一女人社班成员的资源和探索空间,才比较有机会碰触到社会议题,拥有更多讨论政治的伙伴和识读资讯能力。事实上,她觉得无论是台湾本土历史,还是探索社会议题的空间,在课本上或是校园内都是远远不够的。

民航绕道、森林大火、空投炸药:4张图看战争如何加剧气候变迁

「在加沙和俄乌战争的硝烟之间,一场碳排放之战正悄然展开。」

文:特约撰稿人马碧玉 策划:谢达文

2023年9月15日,在以色列和加沙边境,一名巴勒斯坦抗议者口中叼著以色列军队发射的催泪瓦斯罐。摄: Majdi Fath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15日,在以色列和加沙边境,一名巴勒斯坦抗议者口中叼著以色列军队发射的催泪瓦斯罐。摄: Majdi Fath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你有否想过,战争中的碳排放,可能比许多国家全年的碳排还要高?

数月前,《卫报》(The Guardian)引用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把军事温室气体当成一个国家,那它光在2022年便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约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客车加起来的年排放量。

事实上,直至俄乌战争之前,国际社会从未就冲突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过统计 。而对很多人来说,军事温室气体仍是陌生的领域,因为军事部队不受任何气候协议约束,它的活动也因涉及军事机密而难以量化。

不过,随著近年的俄乌战争和2023 加沙战争开打,愈来愈多人意识到战争对气候变迁深远的负面影响。《卫报》早前报导,在加沙战争的首60天内预计共产生了281,000公吨二氧化碳,这比20多个社会系统难以适应气候变迁的气候脆弱国家一年的碳排放量还要多。而在一片硝烟当中,大部分碳排可归因于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和军事活动,其中包括制造炸药、飞机任务、坦克燃料和爆炸产生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