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喻涛|“yq班”:歧视背后的文化重塑

img

近日,“yq班”一词引发争议。

“yq班”,是指22届、23届、24届的毕业生,他们或在yq中上学,或在yq后毕业,是被yq“耽误”的一批人。

CDT 档案卡
标题:喻涛|“yq班”:歧视背后的文化重塑
作者:喻涛
发表日期:2024.10.29
来源:微信公众号“且听且吟且怨亭”
主题归类:新冠歧视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一些企业说,“yq班”的学生能力差,整体素质堪忧,所以拒绝录用,把“疫情班”当成了一票否决的标准之一。

有网友对此反驳,认为在yq管控期间上学的学生,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素质反而更高,而在校园外为生存焦虑的人,才无法静下心来提升自己。

然而,企业等用人单位却并不买账,他们认为“yq班”学生素质低,是因为他们久居校园,几乎没有社会实习经历、阅历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以上争议的核心点在于:“yq班”是否应该成为能力的代表?

与之类似的争议一直存在,比如体制内公开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很多岗位要求很明确:本科录取为第一批次;不含专升本;年龄35岁以下等。

这些标准与其说代表了考生的能力,是按照岗位所需设置的标准,还不如说是人为设置的门槛**,是社会偏见和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的集合。**

这些门槛有时候也反向操作一下,比如最近很火的国考报名,很多人发现岗位大多是要求学历为本科,而不是“本科及以上”,意味着很多岗位研究生无法报名。

这就有人评价了:本来很多工作就不需要研究生去做。

的确是这样。

布迪厄曾说,学历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本,柯林斯则说,文凭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与个人能力、职业成功关系也不大,但却是一种职位通货,有些工作,必须拥有这个学历才能干。

但“yq班”这个词,体现出的却不是门槛和通货是否合理的问题。

社会的争议,大多数来自于这个用词所体现出的歧视与偏见。它将工作机会直接从一个群体排除,就像当年的乙肝歧视一样。

很可惜的是,“yq班”这个词,是口头的传播而非白纸黑字,是一种集体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意味着,寻找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也很难取证证明说,企业行为是就业歧视。

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观察、遇到到这些歧视的现象,学历歧视、身份歧视、职业歧视……

有的歧视实施主体甚至是年轻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歧视,也就不存在拥有歧视的羞愧。

这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

那些根源于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没人信,而糟粕却一直深入人心。原因是,我们还没能建立起一种文化的共识:到底什么是优秀的文化?什么是糟粕的文化?

当西方社会开始反思“优绩主义”的时候,我们还在追求优绩,并因优绩而高人一等,进而建构起相应的社会制度和权力。

当西方社会开始讨论福利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如养懒人、降低社会活力等,我们还在宣扬、讨论个人通过努力追求社会福利、实现阶层跃升的励志故事。

这些文化的差距,一部分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另一部分却来源于制度设计,而制度设计的来源,就是文化。

这时有人会说,这不是文化的问题,也非制度的问题,这是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况且,何谓进步?何谓落后?何谓优秀?何谓糟粕?

这样的争论很有意义,因为这样的争论建立在事实之上,建立在每个人拥有表达权之上。

有一点我不会担心,即那些植根于文化传统,植根于历史与现实,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进行的文化重塑,总有人会去做,朝着推动问题在社会意义上达成共识而努力。

地球公民金建国|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CDT 档案卡
标题: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作者:地球公民金建国
发表日期:2024.10.29
来源:微信公众号“地球公民金建国”
主题归类:种族歧视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g

相关视频

前不久,有个几百万粉丝的博主发布了一则视频,讲述他在尼泊尔偶遇了一位日本游客,因为对方不懂中文,他就一边假装友好交流,一边不断用中文骂对方“小日本鬼子”。对此,他还显得很得意,称之为“中国人血脉觉醒了”。

这类奶头乐视频在国内一向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夸他骂得好、解气,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说实话,我不理解这种只敢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骂上几句、逞一时口舌之快的行为跟“勇敢”二字有什么关系,看起来倒更像是投机主义的懦夫。

要我看,真男人就应该直接开喷,就算不知道“日本鬼子”用英语、日语怎么说,国际通用语言“法克鱿”总会吧?而且,这怎么看都像是阿Q最擅长的精神胜利法啊,合着在这些人眼里,中国人几百年来就觉醒了个这?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位博主只是在哗众取宠,充其量就是个小丑而已,无视就好。但问题其实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正在损害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泰国又出了另一件事——几位中国游客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景区内用弹弓打鸟。此事经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很多泰国人的反感,他们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素质非常差,去哪毁哪,而且不尊重其他国家的规矩,把国内的坏习惯全都带到了国外。

img

有一说一,这样的观点很明显是以偏概全了。个人行为无法代表整个族群,这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滑入到种族歧视与仇恨中。

但在现实里,除了社会学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场景下,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生活指导,反而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倾向于将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个群体。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恐怕是最能感同身受的,毕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很难找到一个没受过地域歧视的省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是无法脱离其所在群体而独立被他人评价的,也就是说,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外部形象。哪怕主动切割,也无法彻底逃离其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犹太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宗教信仰以及职业限制,犹太商人往往只能从事被基督教徒视为“有罪”的贷款业。而正是由于少部分犹太人进入了放贷这个在当时充满了剥削性质的行业,导致整个犹太族群都被贴上了贪婪、敛财的负面标签,遭受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排斥与迫害。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或许不会再因为身份而面临经济活动、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但个体的不理智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仍波及着那些无辜的同胞。

当你在国外看到某些标语上用中文写着“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踩踏草坪”“不要横穿马路”时,我想你很难无动于衷,你可能会愤怒,会羞愧,会暗骂那些人素质低下的中国人,但除此之外,你毫无办法。

img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标语依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因为它在无形中根据”素质“给人划分了等级,并将这一等级通过中文映射到了所有中文母语者身上。

这或许不至于让人遭受什么残酷对待,但却会带来巨大的社交压力,可能是厌恶,是辱骂,甚至人身攻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被问到来自哪里时,他们会说韩国、日本,而不是坦然承认来自中国。

不过通常情况下,张贴这些标语也的确是无奈之举,因为在此之前,可能已经不止一个中国人乱扔过垃圾、踩踏过草坪、横穿过马路了。

谈到歧视的话题,很多人恐怕已经握紧拳头、咬紧牙关了,毕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到20世纪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对中国人的歧视已经跟前者大不相同了。

彼时的歧视,是因为人种优越论、殖民心态、宗教以及利益冲突等原因所导致,本质上是基于种族的,因此,亚洲人无一幸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让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政治正确”在西方的蔓延,基于种族的歧视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基本行为本身所衍生出的歧视,可以理解为是对“反文明”的厌恶。这些行为小到薅厕所纸巾、随地大小便,大到向婴儿泼洒热咖啡、罢工时充当工贼。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处亚洲,日本人、韩国人却要比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受欢迎。没错,就是那些被我们鄙视、仇恨、瞧不起的“日本鬼子”和“高丽棒子”。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中国人惯有的迷思,认为被人歧视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只要实力够强、拳头够硬,就没有人再敢歧视我们了。

然而世界从来都不是按这种粗暴的逻辑运行的,凡事都诉诸拳头,往往只会让人惧怕,被人厌恶。我想谁都不愿意跟一个整天只知道炫耀武力、喊打喊杀的人成为朋友吧?

更何况,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已经不能称之为很好了,别说比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就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倒是多亏了那些出门在外的“勇敢”的中国人以及在国内为他们助威呐喊的同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