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深度报道|中共外宣在台湾之三:老牌本土报纸如何被浇灌出亲中叙事?

“当年两岸关系解冻,菁英界的、媒体界的朋友们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们要实现‘和平统一’,实现‘一国两制’,仍要靠媒体界的朋友们共同努力。”

这是在2019年的“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上,时任中国政协主席的汪洋对与会台湾媒体人的发言。他希望台湾媒体人“认清”现在的格局,为“我们的国家去鼓与呼”。汪洋“训示台湾媒体人”事件在当时引发舆论热议,随后遭到了台湾的强烈谴责

后来,2019年“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台湾参与者的名单被完整揭露,其中按媒体类别区分, “报纸媒体”的十三名“嘉宾”中,九名来自《旺旺中时》和《联合报》两大报系。另外四人中,两人来自《台湾导报》,一位是社长林文雄,一位是董事长陈丽樱,两人是夫妻。

2019年北京两岸媒体人峰会,《台湾导报》社长林文雄、董事长陈丽樱都是座上宾。
2019年北京两岸媒体人峰会,《台湾导报》社长林文雄、董事长陈丽樱都是座上宾。
(林雨苍网站)

《指传媒》假民调案件中,制作假民调试图影响台湾选举的记者林献元前后拥有过诸多头衔,其中之一就是《台湾导报》的记者。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在2024年6月取得的台中媒体通讯录上,林献元也仍被列为《台湾导报》的记者。

林献元在台湾的工作以采写地方新闻为主,《台湾导报》和与它关系相近的媒体集群多属于地方新闻媒体,但他们何以能够和亲中叙事及中共外宣沾上边?两位《台湾导报》的负责人为什么这么热衷参与在中国的交流活动?

这个故事得先从《台湾导报》的社长,也是创办人林文雄,以及台湾一家老牌本土报纸《民众日报》讲起。

《民众日报》的转型

根据台湾经济工商登记资料,台湾导报社在2012年10月1日创立于高雄市苓雅区,创办人为林文雄。在创立《台湾导报》前,林文雄曾经担任《民众日报》社长,《民众日报》是南台湾老字号地方媒体,在台湾运营超过70年。

《民众日报》1950年于基隆创立,当时台湾正处于戒严时期,《民众日报》立场倾向反对阵营,经常报道党外运动等敏感新闻,被国民党政府视为眼中钉,也常遭到当局公权力介入,进行新闻检查。 “戒严”前一年,《民众日报》甚至曾因报道中共当时的开放路线,以及美国建议台湾取消戒严令等新闻而遭短暂停刊。

早期的民众日报,明显可见其反中、本土的立场。
早期的民众日报,明显可见其反中、本土的立场。
(Threads)

2001年,东森媒体集团收购《民众日报》,由时任无党籍立委的蔡豪担任社长。当时《民众日报》的销售量已逐渐走下坡。 2007年5月,上百名报社员工遭资遣,当时的董事长王世均(原名王亲雄)被员工告到高雄市政府劳工局,要求给付已积欠两个月的资遣费,王世均最后承诺给付1631万元。

一位前《民众日报》地方记者告诉AFCL,《民众日报》销量下滑时,正职记者每天都是以“业务导向”跑新闻,每个人都要想办法拉到广告, “东森就是嫌平面媒体不赚钱才退出”,他说。

他举例,《民众日报》一度要求正职记者缴交自己广告业务收益的一半给报社,也就是说,若一个月拉到20万的收益,有10万要上缴公司。

2007年5月林文雄接掌《民众日报》,成为该报新的董事长兼社长,而《民众日报》赖以为生的“拉业务”赚钱模式,也逐渐从台湾拓展至中国。

传统媒体衰落,统战资金趁虚而入

一位曾为《民众日报》工作超过15年的资深记者告诉AFCL,林文雄发迹于台中鹿港一带,曾是《鹿港时报》的负责人,因为一开始是做发行起家, “有业务概念”,便在自己身为董事长期间,将《民众日报》的重心放在商业营收上。

与《民众日报》同时发生的,是《中国时报》(简称“中时”)集团被食品业商人蔡衍明出手买下,改名“旺旺中时集团”(简称“旺中集团”),除了原有的报刊外,又新创立了《旺报》。

2009年2月,台湾《天下杂志》刊出报道,蔡衍明在买下中时集团后,其内部刊物《旺旺月刊》揭露,他和时任中国国台办主任、现任外交部长的王毅会面时, “汇报”《中国时报》媒体集团的相关情况,并称收购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报道也引述一名不具名的资深媒体人指出,成为“媒体人”的蔡衍明,成功打通了中国中央层级的关系,并意图借此壮大旺旺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食品本业。

曾任《中国时报》社长的林圣芬也告诉《天下杂志》,蔡衍明是个商人,经营旺中集团是以商业盈利为考量,这和原本以新闻起家的中时不一样。报道也指出,蔡衍明非常在乎业绩和亏损, “严格控管数字”。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以关键字搜寻,发现2012年11至12月,旺中集团与中国的合作项目“魅力城市”到了陕西省的西安及宝鸡两个城市。其中西安市公开的结案报告指出,为了促进两岸旅游、文化和经贸间的交流,旺中集团组织跨媒体采访团针对西安特色进行专题报道。参与媒体包含中国电视、《中国时报》《旺报》《时报周刊》以及中时电子报,预估受众约1000万人。

该专案结案报告里特别“感谢”多个中国官方机构,包含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人民台办及旅游局等,虽无提及对价关系,但和中国的媒体合作却已展露无遗。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于台北时间12月20日下午以电邮发信至旺中集团公关室信箱,查证这两份结案报告的真实性,至截稿前未获回应。

旺中与中国合作的“魅力城市”专题中,西安市的执行成果说明。其特别感谢单位包含陕西国台办和西安市政府等中国官方单位。
旺中与中国合作的“魅力城市”专题中,西安市的执行成果说明。其特别感谢单位包含陕西国台办和西安市政府等中国官方单位。
(图取自西安城市特色结案报告PDF)

就在旺中集团与中国密切合作的同时,统战资源也递向了《民众日报》。 “北旺中,南民众”,一位曾在民众日报服务的资深记者说,就他的了解,中国看重《民众日报》,是因为它一向被认为是亲民进党、独派的报纸,能渗透其中,意义重大。

《民众日报》最初与中国的合作模式是“互换版面”。所谓的“互换版面”,指的是《海峡导报》当时每天提供两个版面报道台湾各地观光景点、名胜、风土民情,《民众日报》则释出一个版面,专写中国观光旅游名胜及地方风土民情相关资讯。

这项“合作”曾经在2009年4月被《自由时报》揭发,标题为“中资挹注经营?民众日报与厦门海峡导报合作”。报道称《民众日报》高层证实,该报已与中国厦门《海峡导报》签约合作,但否认有中资挹注经营,纯粹是互相提供新闻版面,报道两岸的新闻。

报道也引述《民众日报》当时的高层人士表示,这些两岸媒体合作是为了“行销彼此的观光商机”,以达到增加报社广告与发行收益的目标。言下之意,合作的报道本身没有金钱对价关系。

但一位熟悉当时《民众日报》中国业务的知情人士告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尽管在原报道中,《民众日报》高层人士否认收钱发报道,但实则确有金钱往来:

“那时候我们(《民众日报》)也都是很创新的,我说的是版面对版面,反正我们去采访,然后我们出一整版给你,看你付我们多少钱。”

这位消息人士指出,两个报纸(海峡、民众)名义上虽然都称是版面互换,但实际上与“钱”脱不了干系,这些“都是台面下的事情”。

“我们就是一边做一边修正。其实这个东西(互换版面)都是以前没有做,后来竟然成了,国台办也觉得我们这个想法还蛮不错的,然后就把海西二十个城市报道交给我们。”

接下来中国向《民众日报》投放资源的方式,也就是受访者口中的“海西二十个城市”,事实上和旺中的“魅力城市”这类专案很像。

对价关系

“海西”指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计划。 2009年5月,中国国务院开会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内文提到,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缘相近,拥有“独特的对台优势”,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

简单地说,中国希望发展一块经济特区,与台湾深度整合。就如同在广东发展“大湾区”以整合香港、澳门类似。

这二十个城市包含福建省全境的九个地级市,以及浙江、江西、广东省的部分城市,龙头市为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市。而《民众日报》和国台办合作的,正是把这些“和台湾地缘、血缘相近城市”的美好,带到台湾社会大众眼前。

“像梅州,事实上他们(台办)都会提供很多的资料,只是说他们的内容到了我们(台湾)这边,我们还要再修稿,然后采访、专访这样。所以大的政策就是他要推海西二十个城市的系列报道。”受访者证实,最后的报道呈现方式则是会另出一份八开的“特刊”来报道这些内容。

至于海西二十个地级市的宣传专案,国台办究竟用了多少利益交换?其中一名知情人士回答说: “我印象中好像是两千万(台币)” 。

他解释,一个地级市约三十万人民币,二十个共六百万人民币, “等于接近现在的两千多万”台币。

不过这位受访者也强调,中国的给钱方式是做完一个城市给一个城市的钱,他无法确认《民众日报》是否有如期做完二十个城市的专案。

从《民众日报》到《台湾导报》

2010年5月,《民众日报》的经营权生变,前立委蔡豪及前董座王世均介入《民众日报》的经营权,爆发商标权争夺之乱。蔡豪甚至率人进入报社搬走电脑和伺服器,连报头上的“董事长”署谁的名字也引发了纠纷,最后甚至出现“闹双胞”的情形,形成北蔡豪、南王世均的分裂状况。

这位受访者说,当时林文雄虽然名义上还是《民众日报》的老板,但各方势力相争不下,经营管非常混乱。这让林文雄萌生了“自己出来做”的念头。另一个鼓励林文雄创新品牌,自立门户的人,就是他原本在中国的合作对口单位 ——《海峡导报》,而林文雄创立的这份新媒体,就叫做《台湾导报》。

“两岸两导报”的线路,就在这里接通。

(感谢外部专家黄维玲、独立记者与研究员陈慧敏对本系列报道的贡献)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AFCL

制图: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美众议院通过法律要求学校必须开设反共、反华课程?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近期,微博与X上有帖文称,美国众议院通过法律,规定美国学校教科书必须教授反共和反华课程。亚洲事实查核查证,美国众议院确实在2024年12月6日通过《共产主义关键教育法案》(Crucial Communism Teaching Act),但法案仅提到提供美国高中生相关教材,并非强制。另外此法案尚未获得参议院通过及总统签署,并未正式成为联邦法律。

深度分析:

12月14日,微博用户正直的磊哥发文称,美国众议院通过法律,规定美国学校教科书必须教授反共和反华课程,次日X上亦有类似推文出现。

中文社媒上关于美立法规定“学校教科书必须教授反共和反华课程”的消息及评论.
中文社媒上关于美立法规定“学校教科书必须教授反共和反华课程”的消息及评论.
(图截取自X、微博)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证,美国众议院确实于12月6日通过编号H.R.5349的《共产主义关键教育法案》(Crucial Communism Teaching)。草案发起人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玛丽亚·萨拉查(Maria Salazar),以及美国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基金会(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都发布了新闻稿。

不过,对照法案原文可知,此法案旨在让美国高中生了解共产制度以及其危险,并未提到“反华”,另外,法案目的是要开发和传播公民教育课程和口述历史资源,教材由美国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基金会提供,并与州政府合作协助高中生使用这些资源,并未出现“强制”以及“必修”等字眼。

对于“必须教授”和“反华”等说法,众议员玛丽亚·萨拉查回复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参考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并未发表其他看法。

美国非营利新闻组织The Intercept的报道中亦提到,H.R.5349 不具约束力的,且未提到美国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基金会的工作资金来源。

另外以立法程序而言,法案于12月9日被参议院接收,经参议院审读两次后,移交至卫生、教育、劳工与养老金委员会(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Labor, and Pensions)审议,尚未到参议院的表决阶段。截至发稿,该法案还尚未有新的进度,尚未完成立法程序成为法律。

12月20日更新:

本文发布后,AFCL于12月20日接到众议员玛丽亚·萨拉查办公室以书面回覆表示:该法案确实要求「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提供有关共产主义危害的教育材料,但学校是否将这些材料纳入课程完全是自愿的,该法案并未强制要求。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AFCL

事实查核|网传照片曝中国新冠疫情再起医院人满为患?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近日有中、英文社媒用户传播中国新冠疫情再次爆发,医院人满为患的消息,并搭配一张人们戴着口罩坐在医院椅子上的照片。经查,这张照片呈现的并非现况,而是2023年1月的情景,传言挪用了旧照片误导民众。

深度分析:

X上的“蓝勾”中文账号英文账号于12月中发帖,称中国新冠疫情再次爆发,医院人满为患,配图是同一张人们戴著口罩坐在医院椅子上等待的照片。在其中一则帖子下,有网民发问“现在吗?”,发文者回复“是现在”。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以图反搜发现,前述社媒用户传播的照片并非近期拍摄,而是2023年1月美联社发布的新闻照片,该新闻描述了当时北京新冠疫情再度升温,医院床位不足的情况。

近期中英文社媒用户传播的中国新冠疫情再起导致医院人满为患的消息(左),所使用的照片出自美联社2023年1月的新闻报道(右)。
近期中英文社媒用户传播的中国新冠疫情再起导致医院人满为患的消息(左),所使用的照片出自美联社2023年1月的新闻报道(右)。
(图取自X、AP)

另以中、英文关键字搜寻,最近的有关中国疫情升温的消息来自台湾的中央社等媒体今年8月的报道,但近期主流媒体并未报道中国新冠疫情再度爆发的消息,中国疾控中心或世卫组织等机构也并未发布相关消息,涉及医院人满为患场景的公共卫生新闻仅有诺罗病毒群体感染事件新唐人电视台采访的医生质疑中共以诺罗病毒掩盖新冠疫情。

中国新冠疫情的真实情况并非本文查核范围,本文仅查核网传信息所用的照片是否能作为中国再次爆发疫情的证据。而这张2023年1月发布的照片并不能代表现况,部分社媒用户挪用过往画面时,未说明照片为资料画面,还称“是现在”“currently(目前)”,传播了误导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制图:AFCL

事实查核 | 中国反垄断大刀砍向NVIDIA 后,假消息传播开来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 月 9 日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对美国人工智能(AI)与图形处理器大厂英伟达(NVIDIA,又译辉达)展开调查。同时,微博与抖音上出现不少针对NVIDIA及执行长黄仁勋的传言,塑造他与NVIDIA的负面形象。然而,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FCL)发现,这些传言中,有挪用旧片断章取义的,还有无法核实其信息来源的,AFCL查核了其中传播甚广的一些信息:

1. 黄仁勋挑衅称“普通中国人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磨难,他们把这个叫做毅力和坚持”?他还嘲讽“中国人只配吃苦”?

这是根据黄仁勋讲话的视频进行断章取义编造的内容,“黄仁勋嘲讽中国人只配吃苦”的说法则是无中生有。

抖音与微博上(12)一些有影响力的大V以下列视频片段或截图声称,黄仁勋曾发表对中国人不友善的言论。

中文社媒上传播的“黄仁勋嘲讽中国人”网帖
中文社媒上传播的“黄仁勋嘲讽中国人”网帖
(微博截图)

AFCL查询原视频发现,这是出自2023年黄仁勋参加华美半导体协会(CASPA)晚宴时的转播视频,而完整查看黄仁勋谈话的上下文,他其实是在讲述身为华裔的优势,他认为华人父母对孩子的勤管严教有助于训练出当代企业领袖所需要的吃苦耐劳的特质。

在这场以科技产业发展为主题的聚会上,一名亚洲面孔的年轻人在问答环节提问黄仁勋(约上述视频连结54’20开始):“作为一个领导者而言,你觉得是哪些特质帮助你发现图形处理器(GPU)发展初期的潜力,并最终影响了所有产业的关键进展?”

黄仁勋先是说明了他对产业发展的看法,从整合到细分工,到英伟达选择专注发展图形处理器的过程,约三分钟后,他才讲到人所需要具备的品质问题(约57’23开始),AFCL节录关键段落的英文原文,并附加上中文翻译如下:

黄仁勋:不要为我接下来要说的话而感到气馁。在这个时代,聪明的人(intelligent people)是一种商品,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怪。今天,有多少学生在SAT考试中获得满分?多少学生获得4.0 的成绩平均绩点(GPA)?非常多,走出校园的聪明之人比例非常高,这是好事,原因是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在包括物理、数学、基础科学、艺术和哲学的表现上也更熟练,这都是事实。所以,你得与许多极其聪明的人竞争,而每间公司都是由聪明绝顶的人创立的,我们周围都是非常聪明的人。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领导别人,而有些人没有?为什么有些人脱颖而出,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58’44)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身为华裔,对你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华裔的特点之一就是忍受长期痛苦与折磨的能力(台下笑声与掌声)。如果你是由华人父母抚养长大的,那么你肯定经历过许多痛苦和磨难,不是吗?事实上,吃苦耐劳的能力被称之为坚毅,GRIT。而坚毅被认为是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特质之一,所以,我希望你这一生(台下笑声)能有许多吃苦耐劳(的磨练)。

(英文原文)This is one of those things where you’re blessed to have been raised (as) Chinese.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f course, is the ability to tolerate long-term pain and suffering. If you’ve been raised by a Chinese parent, you have enjoyed a lot of pain and suffering. Isn’t that right? And so, in fact, the ability to endure pain and suffering is called grit, GRIT. It is now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people and so I wish upon you a lifelong, plenty of pain and suffering.

黄仁勋在讲述行业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人格特质时,一开始就告诉提问者“你很幸运身为华裔”,而在整个语境中,他所说的“Chinese”并不特指某一国籍的华人,而是更多从文化和传统角度讲述华裔的共性。

2. 黄仁勋痛失中国市场,深夜越南街头买醉,一夜白头?

这是无中生有的说法。

黄仁勋12月5日与越南总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会谈后,双方宣布NVIDIA将在越南建立AI研发与数据中心。范明正表态称越南就是NVIDIA的第二故乡

黄仁勋受到越南官方高度重视,越共总书记苏林也于6日与黄仁勋会面,越南政府新闻网站也公布了简体中文版的新闻稿。范明正5日晚间则是陪同黄仁勋逛河内古街,越南官方通讯社越通社也报道了两人在街头吃小吃,喝啤酒,与民众互动的情况。而相关新闻很快也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流传

针对黄仁勋的越南行,抖音(123)上多条视频信息以同一张黄仁勋的照片和同样的文案发布称:黄仁勋痛失中国市场,深夜越南街头买醉,一夜白头,皮衣也不知去向,只穿一件T-shirt。另外,在抖音搜索上输入“黄仁勋”,算法会自动推送关联词“痛失中国市场”。

中文社媒上出现雷同的“黄仁勋痛失中国市场后深夜越南街头买醉”网帖
中文社媒上出现雷同的“黄仁勋痛失中国市场后深夜越南街头买醉”网帖
(抖音截图)

然而,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以图反搜发现,这是黄仁勋2023年底访问越南时的旧照,当时是由越南驻旧金山总领事黄英俊(Hoang Anh Tuan)在个人脸书上公布的,并不是今年访问的照片,当时也有媒体报道

黄仁勋2023年访问越南时的旧照片
黄仁勋2023年访问越南时的旧照片
(黄英俊脸书、越通社网站截图)

从黄仁勋在河内街头吃小吃的照片上可以发现,这张照片的小桌子上并没有啤酒,而是椰子汁,在他的后方依稀可见保全人员,另外一张照片中,维安人员更配带着清楚可见的耳机。

另外,黄仁勋也并不是“一夜白头”,公开资料显示,黄仁勋至少在2014年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推销NVIDIA产品的说明会上,灰白发色就已清晰可见。

3. 因反垄断调查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

这则信息缺乏证据

“黄仁勋痛失中国市场”或“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的说法,起因于12月12日湖北广电旗下新媒体“长江云新闻”发布的消息称英伟达清空了天猫官网产品,这随后引发了NVIDIA退出中国市场的热门话题。

“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的说法很快也传到了抖音及X等平台上,其中X用户“小蛋糕(日本勇者村)”更是在发文五天内就收获超过两百万阅读量。

“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的网络讨论和英伟达官方微博账号的辟谣消息
“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的网络讨论和英伟达官方微博账号的辟谣消息
(微博截图)

然而,英伟达中国已经通过官方微博辟谣,强调中国是该公司的重要市场,将持续为中国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目前并无可靠消息显示英伟达将退出中国市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

事实查核 | 特朗普发话要“明抢”中国人持有的美国农地?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译川普)2025年1月20日将再次入主白宫,引发网络舆论对中美关系的聚焦。

近日,微博上逾百万粉丝的军事博主“彼得堡的肥天鹅”发文称,特朗普还没上台,就开始询问“是否支持应强迫中国放弃所拥有的20万英亩美国农地,并禁止他们(中国人)继续买?”。

但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发现,“彼得堡的肥天鹅”截图引述的账号尽管有X蓝勾勾认证,却不是来自特朗普的官方X账号。而其中所谓“中国在美拥有20万英亩农地”的说法,也是错误资讯。

深度分析:

“彼得堡的肥天鹅”在發文中指控特朗普打算“明抢”中国在美国20万英亩农田,凸显美国新政府将展现“强盗本性”。

但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查核後發現,“彼得堡的肥天鹅”截取的原始发文账户名称是“@DonaldTNews”,这个账号在介绍中已明确指出,自己和特朗普无关(No Affiliation)。该账号常以问答形式发文,传播特朗普说过的言论与观点。

“彼得堡的肥天鹅”发文引述模拟特朗普的社媒账号称特朗普打算“明抢”中国在美国20万英亩农田
“彼得堡的肥天鹅”发文引述模拟特朗普的社媒账号称特朗普打算“明抢”中国在美国20万英亩农田
(图截取自X)

若在X上以特朗普的名字“Donald Trump”搜索,会出现上百个与特朗普官方账号使用同样照片的账户,这些账户也都有蓝勾勾认证。但特朗普本人的认证账号称为“真正的特朗普”(@realDonaldTrump),它被X平台官方标志为“第45任美国总统”,并打上“灰勾勾”认证。和前述的多个蓝勾账号都没有关联。

X上以特朗普的身份注册的众多账号
X上以特朗普的身份注册的众多账号
(图截取自X)
“真假特朗普”账号的认证区别
“真假特朗普”账号的认证区别
(图截取自X)

中国拥有多少美国农地?

至于“蓝勾勾特朗普”所称,中国在美国拥有20万英亩农地的说法也是错误资讯。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公开资讯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美国拥有农用土地面积超过34万英亩,而非20万英亩。

持有美國農地的主要有是两家中国企业:一是中国广汇能源投资的布拉索斯高地资产(Brazos Highland Properties),一是中国双汇收购的猪肉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

美国全国农业法中心(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Law Center)介绍,美国有外国购买农地的联邦申报机制,但没有全国统一的相关限制令。目前,约有24个州根据商务部定义的“外国敌对势”力如中国、伊朗、俄罗斯、朝鲜与委内瑞拉在内的企业与实体、各有不同针对性的购买农地或房地产限制,而有些州的法律正面临美国法制程序下的挑战。

以佛罗里达州为例,2023年通过《SB264》法,禁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敌对势力公民在佛州军事或关键基础设施的10英里内购买房地产,而没有绿卡的上述国家公民,也不得在佛州置产。美国有线电视(CNN)报导,目前,这一州法仍在联邦上诉法院审理是否合宪。

2022年,中国山东的食品加工龙头阜丰集团在北达可达州购买370英亩农地后,引发全美关注。CNBC报导,这块农地离美国军方研究敏感的无人机技术所在的大福克斯空军基地(Grand Forks Air Force Base)仅不到20分钟的路程。大福克斯空军基地也是美国新的太空网络中心所在地。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制图:AFCL

事实查核|阿萨德夫妇逃到莫斯科,照片曝光了?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俄罗斯国家媒体称阿萨德夫妇已抵达莫斯科并获得俄“人道庇护”,但并未发布相关图片。中、英文社媒近日流传数张阿萨德夫妇的照片,称是阿萨德夫妇出逃后抵达莫斯科的近况。但经查,网传照片都并非近照,而是叙利亚政变之前阿萨德夫妇参加各类活动的场景,这些账号传播了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12月8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团体攻入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逃离,长达24年的独裁政权垮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引述俄媒的报道,俄罗斯基于人道主义理由给予阿萨德及家人庇护。近日中、英文社媒流传数张阿萨德夫妇的照片,传播者称这是他们出逃后抵达莫斯科的近况。

首张阿萨德夫妇在俄照片曝光?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阿萨德夫妇的照片在社媒广泛流传,被称是阿萨德出逃后抵达莫斯科照片曝光。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阿萨德夫妇的照片在社媒广泛流传,被称是阿萨德出逃后抵达莫斯科照片曝光。
(图取自X、微博)

微博X等平台上,都有用户转传一张阿萨德与妻子阿斯玛·阿萨德(Asma al-Assad )并肩行走的照片,称“首张巴沙尔阿萨德夫妇在俄罗斯的照片曝光,这是他们夫妇从莫斯科抵达罗斯托夫时的照片”。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以图反搜后,发现这是阿萨德夫妇2023年访问阿勒坡时的画面,并非近况。这张照片在英文世界广传,法新社(AFP)Logically等机构已发布查核报告。

逃到俄国的阿萨德夫妇露面“谈笑风生”?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社媒盛传阿萨德夫妇的照片,称两人逃到莫斯科后露面、谈笑风生。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社媒盛传阿萨德夫妇的照片,称两人逃到莫斯科后露面、谈笑风生。
(图取自X、微博、Bilibili)

近日在微博B站X等平台,多位用户发布阿萨德夫妇的照片(或视频),其中一张是阿萨德夫妇坐着相视而笑,另一张看起来像是阿斯玛在为阿萨德别胸章。配文写著:“网传跑到莫斯科的叙前总统阿萨德夫妇,首次在四季酒店露面。他们喝着咖啡,谈笑风生。照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AFCL以图反搜并未找到相符照片。由于照片中阿斯玛手上的茶杯、场地的摆设、桌上的水壶等线索透露场景很可能在中国,因此AFCL先以“阿萨德”“中国”等关键字搜寻照片,发现阿萨德夫妇于2023年9月参加杭州亚运相关活动的装扮(照片1照片2),与两人在网传照片中的装扮高度相似。

进一步以“阿萨德访华”“杭州亚运”等关键字词在各平台查询,找到微博用户“静漪微澜“于2023年9月24日上传的一则7秒短视频,内有网传阿萨德妻子为阿萨德别胸章的画面,而这段视频的左上角写著“asmaalassad”。再以此账号搜寻,在TikTok上找到一段14秒的短视频,其中包括前述别胸章的画面,以及阿萨德夫妇坐著相视而笑的影像,从视频底下的留言时间判断,这则视频并非近日拍摄、上传。

近期在中文社媒流传的三张照片,都是阿萨德政权倒台之前所拍摄,并非阿萨德出逃后抵达莫斯科的近况照,因此网民传播了错误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Asia Fact Check Lab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深度报道|中共外宣在台湾之二:林靖东和林献元背后的大外宣架构

台湾YouTuber“八炯”6日发表了一部《统战纪录片》,仅仅五天观看人次就超过250万,也让片中一位中国记者林靖东和她服务的《海峡导报》成了风暴核心,片中网红出示与林靖东的对话纪录,显示长期以来两人相互配合,由林靖东提供素材、网红负责编曲批评民进党政府。在《指传媒》案起诉书描绘的统战网络里,林靖东只是其中一环,而她借助媒体工作执行对台湾新闻界的统战已经超过20年。

同样,2023年底执行假民调,并且曾多年为《台湾导报》发稿的网媒记者林獻元,也是一个台湾网路传媒集群的重要成员。这些网路集群的成员,日常刊发的“两岸新闻”着力描写中国大陆好山好水,两岸同文同种。到了选举关键时刻,则集体发出假造民调,帮助“候康配民调首度超车”的“新闻”攻上网路重要位置。

可以说,林靖东和林獻元各代表一个结构,双方在交流往来的过程中接通了中共统战台湾的线路。

《海峡导报》和“厦门犀利姐”

林靖东为《海峡导报》工作25年。公开资料显示,她自1999年进入《海峡导报》工作,于2009年首次驻台采访,为《海峡导报》第二批驻台记者,当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还特地为她送行。在林靖东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至少三度以《海峡导报》记者身份派驻台湾。

2009年《海峡导报》派遣林靖东等记者驻台时的报道
2009年《海峡导报》派遣林靖东等记者驻台时的报道

《海峡导报》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福建日报》社隶属中共福建省委,持有《海峡导报》百分之百的股份。《海峡导报》1991年在厦门创刊,定位是全中国唯一以对台宣传为主的市民生活报,“立足厦门、辐射台湾”。

2023年《海峡导报》又成立两岸第一个“融合发展青创空间”,目标是要两岸青年“多往来、多交心”。

《海峡导报》影音平台发布的内容,大量剪辑中天、中视、TVBS等台湾媒体政论节目评论员画面,搭配新闻时事制作成新闻片,当中不乏错假资讯,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也曾发布过与之相关的查核报吿(12)。

《海峡导报》影音平台引用台湾媒体素材制作的新闻和评论视频
《海峡导报》影音平台引用台湾媒体素材制作的新闻和评论视频

2023年10月,台湾名嘴介文汲在中天政论节目《秀芳辣晚报》中宣称日本福岛核电站日工人接触到核污染水后送医情况危急;2024年1月,台湾前台北县长周锡玮同样在中天政论节目中称台湾从美国买F-16战机是“冤大头”。两者都被证实是错误资讯,但已被《海峡导报》搬运,作为疑美、疑日的素材。

根据台湾环境资讯研究中心(IORG)于2023年的调查,最常引用台湾名嘴的中共官媒抖音频道前3名依序为“台海网”(44.97%)、“海峡导报”(31.26%)、“中国台湾网”(7.69%)。其中台海网及海峡导报,皆隶属在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之下。

除了大量搬运台湾亲中网红言论,《海峡导报》的记者亦肩负新闻采访以外的其他“任务”。林靖东就是其代表,在多起中国对台舆论战事件中,皆扮演替台湾亲中势力穿针引线的角色。

林靖东的名字曾出现在一篇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中——台湾媒体《报道者》2019年刊出的《打不死的内容农场––揭开“密讯”背后操盘手和中国因素》

“密讯”是在台湾小有名气的内容农场,因充斥浮滥内容和不实讯息而多次被下架。根据《报道者》的调查,其背后操盘手为新党青年委员会委员林正国,而在2018年4月,选在福建省厦门市抢先推动“惠台60条”后,林正国与时任新党发言人王炳忠出席《海峡导报》多媒体中心的落成仪式并拍摄合照,林靖东也在其中。

林正国、王炳忠和林靖东等人出席《海峡导报》多媒体中心的落成仪式
林正国、王炳忠和林靖东等人出席《海峡导报》多媒体中心的落成仪式

林靖东以本名林靖东经营抖音、脸书,以“厦门犀利姐”经营西瓜视频,共同点是以“前驻台记者”身份,发布大量针砭台湾时事的短影音,集中火力抨击台湾执政党民进党以及现任总统赖清德。时间跨度从2020年至今,未曾间断更新。

林靖东以本名和网名经营的短视频平台
林靖东以本名和网名经营的短视频平台
林靖东以本名和网名经营的短视频平台
林靖东以本名和网名经营的短视频平台

林靖东于2021年记者节在百度刊登文章自述,“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半部分,我在书写、记录别人的喜怒哀乐,记录著历史;后半部分,我走上台前,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为事件的一部分。用现在的流行语,叫‘价值输出’,记者生涯要求我客观公正,不掺情感,而网红生涯需要我引导舆论,输出情绪和价值。”

林靖东的这番话,明确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两阶段的定义:前半生是记者,后半生是网红。她以驻台记者身份,在台湾累积了亲中势力人脉,即便结束驻台生涯,这些人脉织成一张绵密的网,支撑他作为自媒体网红的内容资本。

即使2023年底《指传媒》案爆发后,林靖东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台湾媒体的报道中,也没有让她停止对台工作。赖清德就职后,林靖东在腾讯网发表专文,批评赖清德的讲话伤害两岸,称“美国人利用赖清德是想占便宜”;她并持续在微博、抖音发布视频,话题包括“民进党恶意阻挡两岸交流,污名化统战”“赖清德巧立名目舔美,顺便A台湾的民脂民膏”等。

林靖东也保持与林獻元的互动,2024年6月,林獻元在林靖东脸书留言称“来台湾,会被抓哦!”,林靖东回应“你懂”。

《指传媒》案发生后

至于《指传媒》案主要被告林獻元,他在交保后高调宣布复出,并且向媒体喊冤,表示自己从没对不起台湾,是受到政治打压。

“林獻元”这个名字,在不同时期曾经和不同的媒体有所关联。有时他是创立、经营者,例如2024年3月解散的“指动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但同时又设立“元丰企业社”,7月再更名为“元丰文化传播媒体社”。

以“开启两岸交流新纪元”为口号的“元丰传媒”网站仍在运作,林獻元亦经常发布台中新闻。此外,过去他曾担任“《指传媒》大陆中心主任”,也曾为《台湾导报》和《台湾华报》报导台中新闻。

林献元的不同角色示意图
林献元的不同角色示意图

AFCL 发现,像林獻元这样接连创立、经营多家公司或者不同媒体品牌、交错兼任其它媒体机构工作的情形并非个案,而是地方小型网媒集群发展的常态。

以《指传媒》案为例,从法院文件可以发现本案证人包括网路新闻《蓝雀新传媒》平台的许姓经营者、《指传媒》游姓经营者、《台湾民众电子报》陈姓记者、前《元丰传媒》苏姓记者等。

进一步查询后发现,上述证人与林獻元有着很高的相似性——他们的名字常出现在特定几个网媒上,例如在《元丰传媒》也可看到记者陈姓记者报道;苏姓记者曾为《台湾导报》和《指传媒》发稿。

而且,前述新闻工作者都曾经赴中国参加媒体采访活动,其中许、游和林獻元曾以台湾媒体人身分接受中国媒体访问。

小型网媒为什么集结成群?

深挖《指传媒》案,一个“小型网媒集结成群,人员相互帮衬”的产业结构逐渐浮现出来。但这些网媒如何生存?他们的影响力又在哪里?

林獻元在2023年底接受AFCL记者采访时,曾经解释这些地方媒体的经营策略是以“人情”为中心的“蚂蚁雄兵”。 “大家都是人情而已啦,人情拜托他帮忙发一下,很多都是义务性的”他说道。

一位熟悉台湾媒体生态的人士接受AFCL采访时,首先表达他不同意将《指传媒》称之为地方媒体,但也坦言不知该如何定位“这类网站”。

接着他分析创立“这类网站”的三种可能用途:第一赚钱,可利用平台找议员、市府要求“宣传广告费”“卖个版面两万到三万”,如果市府不配合,这类网站的记者就可能“会闹、乱写,或搞假投票”,例如小内阁满意度调查,或配合议员攻击市府,又或是把发文连结传到地方群组,进而对市府形成压力。

第二种可能是某势力的网军,只要养工程师架网站、内容到处抓公开新闻稿即可,而这类网站常在选举前后突然成立并“齐发”特定内容,有时可以引起主流媒体注意、报导“地方媒体盛传”某个消息,然而网站会在选举后消失,下次选举前又改名出现。第三种则是政治团体的外围网站,为了以特定内容攻击某政治人物。

一位台中市议员助理告诉AFCL,类似像《指传媒》《台湾导报》等地方网媒,虽然表面上不如主流媒体来得有影响力,但却能透过在地方脸书、LINE等台湾人常用通讯软体流传消息,这些影响力都无法估计。

小型网媒能够影响舆论走向吗?

“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SET)研究员林雨苍长期关注资讯操弄,在2019年率先分析“红色网媒案”的网络。他近期接受AFCL访问时,谈到“红媒案”仍印象深刻,他认为《指传媒》主事者在台湾创立多个网站,目的就是为了复制中国的宣传文章,满足对方的KPI(关键绩效指标)需求。

四年后,看到《指传媒》仍在运作,又因刊登总统大选假民调再度跃上媒体版面,林雨苍一点也不感到惊讶。他说,这些网媒只要有“统战钱”可赚,就可以生存下去,虽然网站的传播力不大,但可以形成“背景的杂音”,人们看久了,还是会有效果。

林雨苍比喻,这就像是“排废水”,不肖业者为了赚点小钱,把废水到处排,某些网媒也是,为了赚中国的钱,“把脏东西排到台湾的言论市场,污染你的入口网站”。

曾任记者,并曾任职入口网站的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李怡志认为,虽然可能很少人听过、看过《指传媒》这类“迷你媒体”,但它们被看到的机会还是很多,仍具传播效益,因为现在常见公关操作路径是先刊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媒体,经由这些媒体登上“Yahoo奇摩新闻”“LINE TODAY”后,再把看起来“经过认证”的连结,转发到PTT、DCard(台湾匿名交流平台)。

“稿子一旦上了Yahoo或是LINE TODAY,你就会信任。”李怡志说。

李怡志分析,有些人创立“迷你媒体”也许存在政治动机,但更多是出自公关动机,运用网媒露出,与新闻内容聚合平台签约,就能向付费客户卖保证曝光的方案。这些网媒通常得维持日常发布正常稿件,以便与大型聚合平台签约,“但签约后,假设我每天放一百则(报道)进来,在里面塞个两则(有问题的报道)你也不会知道,因为稿件的量很大”。

“这有解方吗?”记者问。

李怡志苦笑,每次被问到这题,他的答案都一样:“请看主流可信的媒体,只有这个解方,没有别的了”。如果聚合平台未经查证、率而转载,是否负连带责任,李怡志认为还需要更多讨论,他建议平台应思考建立一个“定期抽样”的机制,每一段时间抽看稿件是否有问题。

“以小博大”的战略

“我觉得他在对台湾进行以小博大的战略。”陆委会主委邱垂正接受AFCL访问时,直言中国政府正透过一部分小型网路媒体影响地方,特别锁定中南部、中下阶层,以及年轻世代。这个战略对台湾的潜在危害就是“平时养著,必要时揭竿而起”,影响选举,或是让台湾变弱,变得没有抵抗能力。

“所以我还是觉得,对于中共的假讯息攻击,揭露很重要。揭露他对台湾的不良意图,怎么样渗透,怎么样制造台湾的混乱,让国人知道他有这个企图,我们就可以反攻。”邱垂正说,社会韧性最重要的一块,就是识读教育,包括识读中国、识读两岸关系,不仅针对一般人,对专业人士也很重要。

一名资深两岸记者表示,他常在中国参访行程遇到某几家台湾地方网媒的经营者和记者,就他观察,网媒在两岸的赚钱方式其实差不多,大致是向政府单位卖版面赚宣传费,或是推观光的业务合作案。他曾看过台湾网媒经营者向中国官员提供网页、PDF档交差,“其实对岸也知道(台湾地方网媒)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办活动就要结案、要报告,形式上有台媒参加、有露出……不管成效如何”。

这位资深记者以自身经验分析,台湾主流媒体比较“邀不动”的原因,除了考量活动新闻性不足,其实有些人也怕《反渗透法》而“不敢动”“不敢接业务”;另一方面也是对岸的“落地招”待遇愈来愈差,例如取消了车马费文化,以及过往城市之间移动可以搭机,后来只能搭高铁二等座。也因此,中国地方政府为活动结案所需,常邀台湾地方网媒“冲人气”,最近更爱网红与自媒体。

曾任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的律师罗秉成也提出识假、破假的重要性,透过揭露假讯息加强免疫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虽然在《指传媒》案,检方和院方对渗透来源的定义范围看法不同,但它成为“法院认证的假民调”就很有意义,人们以后看民调会自我提醒,背后可能有政治操作、境外势力,让它“入不了脑”。

《指传媒》、《元丰传媒》虽然是小型地方网媒,但由他们引发的总统大选假民调案,是个指标性的案件,让外界看见中国如何利用台湾媒体生态的弱点攻击分化台湾。但这个“媒体生态的弱点”从何而来? 系列的下一篇,AFCL将从台湾南部老牌媒体《民众日报》的故事说起。

(感谢外部专家黄维玲、独立记者与研究员陈慧敏对本系列调查采访的贡献)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制图:AFCL

深度报道|中共外宣在台湾之一: 台检以《反渗透法》诉大选假民调当事人,一审因何失利?

前言: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AFCL)今天起推出年终重磅系列报道 “中共外宣在台湾”。深度聚焦中共宣传、统战机构是如何通过“业务合作”、金钱交易及人员邀访等方式,逐步影响台湾媒体,再借由媒体的力量影响台湾。

极权政府的外宣,常是不实信息的产地。AFCL在长期查核不实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要消除不实信息,不但要查核单则事件,更应该揭露不实信息的整个生产线。

2023年底,AFCL揭露了发布总统大选假民调的《指传媒》案。过去一年,AFCL仍然持续追踪相关案件,在过程中获得许多看似不相干的线索碎片,但串联相关人事物后,发现其中不少人和事都与福建省的媒体及宣传机构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进而得以拼凑出一个框架、一个系统性的操作策略—我们称之为“福建网络”。在接下来刊出的每一篇调查报道中,都能看到“福建网络”的操作痕迹。

该系列第一篇报道,也是《指传媒》案的续集。

正文:

2023年12月22日,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刊出了《指传媒案调查报道:“谜之总统大选民调”与他们的产地》()。《指传媒》《元丰传媒》等网媒曾刊登了一份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首次超车”民进党对手的民调,被预测网站收录后进入主流媒体,也登上门户网站“Yahoo奇摩新闻”,相关新闻报道更一度在网络社群PTT(批踢踢实业坊)八卦版“红爆”。

这份民调由“民调专家”、退休教授苏云华执行,最初报道这份民调的是《指传媒》的记者林献元,他同时也参与民调执行。AFCL采访后,发现这份民调的调查方式极不专业,是一次不实信息的操作。

就在调查报道刊出的同一天,台中地检署发布新闻稿,起诉了林献元和苏云华。起诉书指控民调是林献元涉嫌接受“中共福建省委员会”官员指示制作,并且获得了来自中国的资金。

检察官侦查终结后在2024年2月提起公诉,判断被告林献元和苏云华涉嫌犯下两条罪行:

一、《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意图使特定候选人当选或不当选,以文字、图画传播不实事项。

二、《反渗透法》第7条:受渗透来源之指示、委托或资助,而犯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五章......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检察官引用《反渗透法》中所称的“渗透来源之指示、委托、资助”,指的就是来自福建所属机构的资金。但2024年8月,本案一审宣判的结果,针对违反《反渗透法》的部分却被认定并不成立。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

宣判

2024年8月30日上午9时28分,台中地方法院第19法庭宣判“113选诉字第1号”案件,被告林献元未出庭聆听判决,苏云华则由亲属陪同出庭。结束后,苏云华快步离去。面对记者包围、追问,他只回了一句:“我一块钱都没拿”。

林献元依违反《公司法》《选罢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褫夺公权2年,苏云华依违反选罢法判处有期徒刑4个月、褫夺公权1年,均得易科罚金。至于两人被控《反渗透法》部分,法官认为不成立。

根据《自由时报》报道,林献元的委任律师朱清奇回应判决说,“被控触犯《反渗透法》部分,法官认为不成立,他们感谢法官明辨。”

为何《反渗透法》部分不成立?出面说明判决的台中地院黄玉琪庭长说,被告林献元是长年从事两岸采访新闻工作的记者,所以他跟大陆新闻媒体记者同业,或跟大陆地区的官方新闻联络人、发言人有直接的联络,或者有交换新闻资讯,并不是不能理解或想像。“本院认为,这与从事新闻媒体采访的工作生态是密切相关的,不能因此直接作为对林献元不利之认定。”

案情

尽管一审法官认为《反渗透法》部分不成立,但综合一审起诉书判决书所述的情节显示,此案存在不寻常的中国金流与人脉,甚至直达中国国台办。

起诉书指出,林献元在2023年4月20日至23日,受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直属报社《海峡导报》社委林靖东邀约赴厦门旅游,林献元并邀约苏云华共同前往。林献元返台后,为便于日后以网路媒体公司名义在台发布民调结果以取信中共官媒,于2023年4月间著手成立“指动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并创立网路新闻平台“元丰传媒”。

林献元于2023年10月初,以指动新公司名义,与苏云华约定以每波民调15万元新台币,即10波民调共150万元的价格,委托苏云华进行“2024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民意调查”。双方通谋虚伪签立一份民调合作书,称“本合作案系无偿进行”,两人并签立不实的150万借据,佯称林献元向苏云华借款150万,之后再由林“还款”给苏。

苏云华在各地火车站以随机拍照、攀谈方式佯作其有实际制作民调,林献元接续传播不实民调,自行或透过不知情的友人分别发布在《元丰传媒》、《指传媒》、《蓝雀新传媒》等网站,误导选民对于选情的判断。

AFCL发现,在非主流网媒之中,《指传媒》算是小有名气,因为它曾在2019年涉入“红色网媒案”,受到台湾国安单位、媒体的关注,此后原本常赴中国参加活动的社长游胜钧转趋低调。林献元也曾在《指传媒》担任大陆中心主任。

苏云华在制作民调的期间,曾透过通讯软体向林献元询问“红色网媒案”,并表达要“思考未来合作与否”,林献元则回以“老师,有发生什么事情吗?能否把剩下的做完,有始有终,才能请款?”

然而,林献元并没有每次都依照苏云华交付的民调结果公布,他曾自行调升“侯康配”的支持度,调整幅度1%至2%。

“第一次调是我自己想的,因为差距比较大,第二、三次是林靖东拜托我的,我受到大陆媒体同业林靖东请托,基于人情压力,所以更改、调整民调结果……因为林靖东他们也都是支持侯康,希望我能帮这个忙。”林献元供称。

对价关系?

除了林靖东外,起诉书上还出现了多名在中国的关系人:

陈斌华,中国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暨发言人

王嘉楠,福建省人民办的员工

王炜,《海峡导报》编委

许巧娜,原担任《海峡导报》台海新闻中心记者,现已离职,她和王炜在厦门合伙开设立黑潮两岸(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根据检方的调查,这些在中国的关系人和林献元有以下互动:

王炜、许巧娜曾分别转帐汇款到林献元指定的中国账户,其中有些转帐的时间点之巧合,像是林献元在2023年12月3日发布“侯康配首次超车”的民调数据新闻后,许巧娜于12月4日转帐人民币一万元至林的厦门银行账户。

林献元于2023年12月9日把不实民调结果,以通讯软体微信传送给陈斌华,陈表示:“收到”。12月10日,林靖东以微信账号拨款人民币2千元到林献元微信账户。

12月11日,林献元再度发布民调新闻后,把网站连结传给林靖东,林靖东表示:“收到”。

12月13日,林献元告知林靖东预计作第9波、第10波民调出炉的时间,并向林靖东称“到时候数据出来,你再自己调整给我”,林靖东回以“OK”。12月16日,许巧娜转帐人民币5千元至林献元厦门银行账户。

12月19日,林献元分别传送民调数据给林靖东和王炜,并且与两人通话。期间,林靖东曾传送“+3”的讯息给林献元。在经过多次微信通话讨论后,林献元向林靖东传送“侯康加2点”,以及更改数据后的文字档案。林靖东传送“辛苦了”,林献元传送“明天可以发出吗?”,林靖东回以“抓紧”,林献元并于12月20日发布经过调整后的民调结果。

《指传媒》案起诉书
《指传媒》案起诉书

图:《指传媒》案起诉书中指明的中方联系人示意图 AFCL 制图

12月21日,台湾检警执行搜索,扣得手机、电脑及制作不实民调相关文件,传唤林献元、苏云华与相关证人7人到案说明。

经调查,林献元收受款项共计人民币13万余元。林献元主张,是受王炜之托购买茶壶的费用,并提出购买茶壶资料为凭。检方则主张,扣除购买茶壶费用,其余是林献元为中方写稿发布新闻的报酬,但林献元否认。

林靖东算不算渗透来源?

但检方提出的证据,台中地院法官认为它最多只能证明林献元从事两岸新闻工作,并结交部分中国友人或媒体同业,“尚难认为被告2人就本案传播不实之事,主观上具有直接对价之营利意图”。法院并认为,检方主张苏云华与“指动新公司”订立的总统大选民调合作书和借据都虚伪不实,却又以这项证据证明2人有150万元制作民调费用的约定,“容有过度臆测之嫌,尚难采凭”。

至于2人涉犯违反《反渗透法》第7条,法官认定并没有积极证据足以证明被告2人是受渗透来源指示、委托或资助。

《反渗透法》对于“渗透来源”的定义是:“境外敌对势力之政党对台工作机关派遣之人、境外敌对势力各组织、机构、团体所设立或实质控制之人或派遣之人。”

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林靖东是否符合“渗透来源”的定义?以及被告2人是否知道林靖东为“渗透来源”?

根据判决书,“公诉意旨认定林靖东为‘渗透来源’,无非以林靖东任职之报社《海峡导报》系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下属机构,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又系中共福建省委会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为其主要论据。”

“然而,此种‘间接’关联性,是否为被告2人或一般人所得知悉,已非无疑。”法官引述学者研究指出,相较于《人民日报》以政治议题为重,《海峡导报》著重两岸民间交流,淡化传统《人民日报》使用的“遏独促统”与“一中论述”报导框架。而林靖东曾数度到台湾驻点,与从事两岸新闻采访工作者有一定联系,林献元辩称不知林靖东为“渗透来源”等语,并非全然不可采信。

检方另以林献元与陈斌华、王炜的对话,以证明林献元与中共党政有关。法官认为,林献元长年从事两岸新闻采访事务,与中国新闻媒体同业或官方新闻联络人、发言人有直接联络方式或互相交换新闻、资讯并非不能理解或想象。

渗透来源的法理和事实

“这位法官......对媒体(的性质)有他个人的判断,但这可能与事实不符......”。在《指传媒》案判决出炉后,一位负责两岸、国安事务的决策官员,很含蓄地评论,他直言,执法人员需要强化“识读中国”的素养。

AFCL访问的法律专家,对法官的认定也有不同看法。

“这(指林靖东)怎么会是间接呢?”台湾永社理事长、南台科技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长罗承宗接受AFCL采访,听到判决书内容后摇摇头,直说“在中国体制里面,谁跟你直接、间接,就算是间接,也都影响得到呀!”

罗承宗指出,台湾法官所学多是西方的民主宪政秩序,不了解世界上存在的另一种体系,也就是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的重点,就是党代表国、不信任权力制衡、没有所谓官与民的分别。当台湾的法官一厢情愿用台湾法律视角看中国,“只用你所知道的西方民主宪政套用,就会产生误差”。

曾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的律师罗秉成受访表示,法官以“中央级”的《人民日报》做比较,而认为省级的《海峡导报》不符合渗透来源;但若将重点放在“实质控制”面,《海峡导报》员工应该落在“渗透来源”的定义之内,因为中国官媒不分中央、地方,都受到党的实质控制,检方提出的上诉理由书需要好好说明这一点。

检方上诉:

针对一审判决,检方已提起上诉,据了解,上诉理由包括:

一、原审量刑显然过轻,不足以吓阻以假讯息干扰民主选举行为。

二、被告2人确实有“意图营利”而发布不实民调。

三、被告2人主观上显然知悉林靖东为反渗透法所指之渗透来源。

四、被告林献元为媒体新闻工作者,并长期在中国走动,辩称仅知悉林靖东为报社或新闻同业人员,不知林靖东等人为渗透来源云云,悖离一般经验法则。

针对检方的上诉理由,林献元的另一位委任律师杨玉珍回应:

一、反渗透法自立法以来即争议不断,并有多名学者提出质疑,其构成要件不够明确,让掌权者享有很大操作空间,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之虞。

二、林献元本职为记者,主要报道与两岸交流相关之议题,因而与中国记者有所认识、往来,并未悖于常情,故原审就反渗透法部分系不另为无罪谕知,检察官以捕风捉影、臆测方式,上诉指摘原判决违背经验法则,显无理由。

检方就《指传媒》假民调案上诉的结果还在未定之天,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海峡导报》员工是否符合法律定义的渗透来源,检方、院方、专家各有想法,暂时留下一个问号。但从《指传媒》案的案情中频繁出现了一个名字:林靖东。这位《海峡导报》任职,长时间采访两岸的中国新闻工作者,曾多次踏上台湾土地,熟悉台湾主流、非主流媒体生态,无疑已经“参透”台湾。林靖东所代表的,是一个更大的执行对台统战的结构。在接下来的报道里,我们将仔细叙述这个结构。

(感谢外部专家黄维玲、独立记者与研究员陈慧敏对本系列调查采访的贡献)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台检以《反渗透法》诉大选假民调当事人,一审因何失利?

事实查核 |《环球时报》一夸巴沙尔就倒台?

作者:郑崇生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叙利亚局势丕变,阿萨德家族长达半世纪的统治一夕垮台,中国网民也讨论热烈。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发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X上广泛流传着一张《环球时报》12月7日头条报道。

网民想借此讽刺与凸显中国官媒与官方过去对阿萨德的力挺支持,却使用了无中生有的图像,是错误资讯。

深度分析:

在X上,多个著名中文大V包括荣剑陶景洲悉尼闲人,也发帖批评此前中国与阿萨德政府交好,却都使用了明显是恶搞《环球时报》旧图的合成图片,用来批评中国官方媒体,但其实图像本身充满了明显破绽。这张“报纸头版”标题为“巴沙尔为何不惊慌”,副题为“去年灵隐寺求签,目前危机佛必佑”。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图1】多个有影响力的中文X用户分享一张据称为“环球时报头版”的恶搞图片,以讽刺中国官方媒体。(X截图)

叙利亚阿萨德政府被推翻之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确实是中国的座上宾。2023年,他受邀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与叙利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阿萨德当时更趁出席杭州亚运会时,带全家人访问灵隐寺。在阿萨德出逃并已抵达俄罗斯的消息传出后,新浪微博上“灵隐寺”一度成为热搜词,有网民调侃“灵隐寺不灵”了。

然而,这张报纸“头版”,确实是恶搞合成的。

图片中“报纸”的标题字体与颜色都特别深黑,和原本纸本印刷的色泽不同;另外,纸本版右方的“巴沙尔”蓝底白字,和其他标题中的文字字体不一致。但上述大V都以用这张图片讽刺中国官媒,认为他们刚“正面报道”过谁,谁就垮台。包括律师背景的陶景洲与自由派学者荣剑的推文,都已经有超过50万的点阅人次。

原图与真相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以图反搜发现,在X上今年1月就有用户分享《环球时报》过去报道萨达姆垮台前夕的报刊头版全版照片,用来讽刺中国官媒总是对独裁者的消息报喜不报忧。对照搜狐网仍保有当年报道的文字,这张翻拍《环球时报》当年纸本的照片真实无误。

而细看陶景洲分享帖文,他将2003年的萨达姆报道和网路恶搞“巴沙尔报道”并列,但萨达姆报道图片上标注的报道日期与萨达姆倒台日期都是错的,那是《环球时报》2003年1月27日的纸本版,而萨达姆真正倒台日期,若以萨达姆铜像倒下日是2003年4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宣布“任务完成”则是同年5月1日。

至于《环球时报》12月7日的头版内容,并不是巴沙尔,而是韩国政局,并有图文报道提到“多方商讨叙利亚局势”,而网路版上有关叙利亚局势的详细报道,在7日则是引述央视新闻来自叙利亚总统府的声明,当时叙利亚总统府否认阿萨德即将离开大马士革,并没有“巴沙尔为何不惊慌”的标题。

韩国
韩国

【图2】《环球时报》12月7日的头版内容以及对叙利亚局势的相关报道,并无网传恶搞图中的内容。(环球时报网站、微信公众号截图)

叙利亚反政府军快速挺进首都大马士革后,路透社(Reuters)8日引述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的资讯报道,一架从大马士革机场起飞的航班最初飞往叙利亚沿海地区,也就是阿萨德所属阿拉维派(Alawite,什叶派的分支)的据点,但随后突然掉头,朝反方向飞行几分钟后便消失。尽管路透社当时指出,无法确定航班上有谁,但又引述两名叙利亚消息人士的话称,这表明飞行器被击落或是关闭了应答机。

随后,俄罗斯官方塔斯社(TASS)引述克林姆林宫的不具名消息来源的话证实,阿萨德一家人已经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但至截稿,阿萨德尚未公开露面。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首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