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近日四项速记:训练、音乐、游戏、心率

最近挺好的,但一直觉得心慌慌,因为有一些事情没写进博客里记录下来。这也回答了一些朋友的疑问:「你是怎么坚持写那么多年的?」

我不写会难受。

其一:恢复训练

经过一个月的恢复,手上的伤口都好得七七八八了。虽然中指肌肉间还能摸到贯穿伤的结缔组织,但是不影响发力。指甲上的破口,随着生长慢慢从里面露了出来,能看到两大块脱离的甲面。

坏消息是,一个月没训练,力量掉了一些。

好消息是,我这一个月来都在走公园,心肺保持得还行。

经过这半个月的恢复训练,力量又慢慢涨回来,最近两次的力量上限都突破了休息前的训练量。即便是体能训练,也感觉比从前轻松了一些,但大熊跟我说其实训练的强度和回合数是比以前增强了的。

这是这几个月来,健身给我带来的正面转变。从对身体的掌控开始,渐渐找到一点确定性,抓住一些「具体」,少一些「抽象」,更聚焦在行动上。当然,我不能不承认药物对我的帮助,自从医生把药量加倍之后,我明显察觉到自己的情绪起伏缓和了非常多,从过山车般的两极化,回到了一个正常的平稳的水平,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在变化,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和控制。这头猛兽现在平静些了。

我那天环臂鞠躬,跟筱烨半开玩笑地说:「谢老婆再造之恩!」

但我心里,确实是感激她的。在我最低谷的时候,她觉察出我的问题,推动我去接触健身和音乐,迈出步子确实很难,但它们确实在治愈我。

其二:生日会音乐夜

本来筱烨是很不愿意过生日的,但因为儿子强烈盼望,加上阿吉那天问她能不能让我过去陪陪他,于是这事儿就演变成了一个私人音乐夜。我们仨加阿吉加秋秋和小楠,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在音乐教室里玩「你比划我来猜」,从猜词玩到猜歌、唱歌,一直玩到十点十一点,以至于我们直接给俩小孩请了第二天的假,好好玩到深夜。

那天的蛋糕、鲜花、歌声、灯光都好像梦一般,回来的路上筱烨突然很感动,说已经十几年没有和朋友一起过过生日了…… 她的心里涌上一种想法,很幼稚也很热血,就像歌词里唱的:

🎵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 能不能不要切歌,一直唱我们的歌,让感动一辈子都记得~

这种幼稚中二的念头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了…… 她说,今年许多愿望中,其中有一个是希望这里永远在,就像我们的乌托邦,一方天地,一方庇护所。

我也很久没有「感受」到「开心」了,音乐确实是良药,起码是我的良药。

其三:塞尔达和宝可梦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像这段时间这么玩过游戏:每天 2~3 小时,持续两个多月。

这两个月来,我每天都在海拉鲁大地上好奇地探索,从初始台地一点点顺着老国王的指示摸到了卡卡利科村,然后沿着「错误」的方向在卓拉领地外围转了一圈后才摸到领地内,经过各种不走寻常路的摸索,逐渐开完了所有塔,揭开了所有地图,解放了四头神兽和十七段记忆,拔出了一百年前被塞尔达放在森林里的驱魔之剑,一切都好像真实发生过似的。当我站在破损的城堡里,看到塞尔达的研究笔记时,不禁想要放慢一些前进的脚步:灾厄盖侬就在前面,但我还想在海拉鲁大地上留恋一阵子,让我在这片土地上再多奔跑一会儿,再骑骑马、看看日落日出、看看流星。

我好像没那么紧张了。

听说打完了盖侬会时光逆转,我可以一直留在那一刻之前,但对我来说,那一刻就是那一刻,越过去了就是越过去了,那之前和那之后就是不一样的。尽管结束之后,还可以在王国之泪里继续冒险,但我就是想要再享受一会儿,这种时光。

塞尔达是我第一次接触,但宝可梦就是熟悉的老朋友。

我的印象里,它还叫「宠物小精灵」,是香港电视台播放的动画,也是中学时期在电脑上用 GBA 模拟器玩的游戏。如果不是腾讯搞活动,白送四款游戏,我估计也不会主动想起找来玩。它仿佛属于很久远的回忆。确实,无论是画风还是机制,都和记忆里不同,但熟悉的小精灵们,还是很容易唤起那份心安的感受。

我在渐渐找到一种,不是由恐惧驱动,而是由热爱和好奇驱动的状态。不,我不是在说游戏的事情,只是这种转变还没有转变成事情上的转变,只是一种感受,所以我只能暂时用游戏的感受来类比。即刻上的朋友发来了一个提问:「你 2025 年的愿望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写下:

病好;脱离旧系统,建立新系统。

有一个模型,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成形,还需要一点时间。

其四:早睡早起、心率过缓、冬日皮痒

最近的两次练胸日,练完回来我就睏,晚上七八点躺下就呼呼睡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练肩背或臀腿都没有这样,哪怕是体能训练日也不至于。但睡醒来,没有疲惫难受的感觉,只是觉得「恢复了」,可以继续下一轮训练。睡得不算舒爽,有梦,有心惊,但醒来并不难受。从夜型到晨型,也没有那么难受。

我需要的不是深夜的时间,而是摆放自己的空间。

我注意到心率的变化:九月十月那会,体能训练的心率最高能去到 180~186 之间,尤其是砸球、开合跳这类动作,停下来会晕的;十一月一直歇着,但一直在走公园,最近半个月的体能干下来,无论是什么项目,心率最高也只维持在 168~172 之间。前几天去医院复诊,做了肝肾、心脏和血的检查,结果是:

肾很好,血没问题,肝的转氨酶略略偏高,心率过慢。

医生问,你是在健身么?那效果挺好。

嗯,而且由于去年的手术,这一年来我都非常注意喝水的事。

那挺好,健身也好,喝水也好,晒太阳也好,继续保持。

今年还有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以往每年秋冬,我身上都会干痒,无论抹什么都没用,止半个小时,还是浑身难受。或许是健身让皮肤的循环状况得到了改善,或许是大量喝水对保持水份的帮助,总之就是,今年直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往年那种浑身干痒的情况出现了。难免有些开心!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网络民议】神不隆通|新冠疫情解封两周年记

CDT 档案卡
标题:新冠疫情解封两周年记
作者:东八线
发表日期:2024.12.7
来源:微信公众号“神不隆通”
主题归类:白纸运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2022年12月7日下午17时许,全国解封。

病毒就地消失,从此告别动态清零。

两年了,恍然如梦。

早在前一天,我们还在为封楼与物业、社区进行抗争。

2022年12月6日凌晨7时许,我所住楼栋一名邻居被发现新冠阳性。

不就是感染个新冠嘛,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

可当时他们却如临大敌,物业、社区、街道、疾控紧急出动,大批人马把小区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又是消杀,又是搭棚子,又是拉警戒线,终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整栋楼给封了。

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手续,仅仅只有物业在群里发了一段落款为区疾控的文字:要求大家足不出户,不准串门,配合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

出了门的,回不了家;没出门的,出不了门。

上班的急着上班,上学的急着上学,买菜的急着买菜,看病的急着看病。

大家都着急上火,业主群里吵成了一锅粥。

有人要求社区提供正式封禁文件。

有人援引《传染病防治法》质疑社区违法。

有人说老人生病,需要出门看病。

有人说连续封控,自己会下岗失业。

有人说要上班养家,手停口停。

有人说病毒并不可怕,就像感冒一样。

当然,也有赞同封控的。

有人说为了生命安全,少上两天班也没什么。

有人说要相信政府,要配合好社区。

有人说质疑的人是在没事找事。

两派人因此互相攻击吵得不可开交,一个小时不到,群里就有了上千条消息。

就这样一直吵吵到傍晚,社区一直没人出来回应质疑,甚至到12月7日解封,都没有看到正式封控文件。

当天19点左右,有邻居发了物业用铁棍封堵消防门的视频和图片。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有邻居@社区网格员说,你们这样把消防门封死,要是发生火灾怎么办?

我当时没在家,看到消息后也立即附和:门封死了,根本没法逃,你们难道忘记不久前发生的乌鲁木齐大火吗?

有人发出质疑,各地都开始放开了,连检测核酸都不做了,这样封控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社区的做法违反了中央的九不准、20条。

有人说中央反复强调要精准防控,不要层层加码,不能动不动封整栋楼。

有人质疑检测结果,毕竟核酸造假太多,西安、重庆、银川多地都有出现。

有人提醒邻居不要惊慌,并转发了国家卫健委、人民日报的文章,文章表示:奥密克戎病毒只感染上呼吸道,不感染肺部,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

当然,也有一些人阴阳怪气,说质疑者是在煽动情绪。

有人说相信社区,大家静候结果就好。

有人说物业、社区也很辛苦,要理解体谅,不要为难她们。

有邻居看不下去了,反问道:一个个都说要体谅,难道封消防通道也要体谅?

有人予以声援:提出问题不就是希望解决问题吗?都默不吭声,问题就自动解决了?

有人连连附和,并发了一段很有深度的话:有人说你敬候佳音的处理方式能够解决问题,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但不要诋毁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明也许会照耀到你。

一时间,群情激愤,好不热闹。

这时,有邻居在群里喊了一句:为了生命安全,大家下楼去拆围挡啦!

很多邻居响应,纷纷下楼。

有两个健壮男士直接冲上去拆围挡,众多邻居在旁边加油助威,人群中发出一片叫好之声。

物业和社区听到消息,赶紧灰溜溜地派人一起把拦在消防门前的围挡和铁棍拆掉了。

消防通道通畅了,但楼栋的封控仍没有解除,很多人一夜未眠,一直在群里抗争。

第二天上午,很多邻居拨打了12345进行投诉。

社区扛不住压力,不得不于12月7日下午14:33发布通知:除了发现阳性病例的楼层居家5天,该楼层上下3层自行居家隔离3天,不再对整栋楼进行封控。

不久,好消息接踵而至。

下午17时37分,社区转发疾控消息,宣布所有封控全部解除。

不光我们,从那天开始,全国所有地方全都解封。

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当然,病毒并不会因为你解封就真的消失。

从那天开始,阳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同事纷纷中招,办公室的工位越来越空,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就在我以为已经躲过一劫时,我也中招了。

2022年12月12日,早上起来,我就感到有点不对劲,喉咙发痛,头发沉。

但自我感觉问题不大,还是坚持去了公司。

但到了10点左右,头重得像灌满了铅,喉咙疼痛难忍,嘴里发苦,浑身无力。

实在无法坚持,只好请假。

回到家,先是猛灌了一大杯水,然后倒头就睡。期间特别口渴,反复喝了很多次水,连出了几身汗,衣服都湿透了。

就这样昏天黑地,一直睡到晚上8点多,才感觉轻松一些,起来熬了一锅粥。但嘴里仍旧发苦,没有一丁点食欲。为了能快速恢复,逼迫自己勉强喝了一碗。

喝完粥又倒头就睡。

一直睡到13日中午,这时嘴里没那么苦了,食欲也恢复了一些,喝了一点粥又吃了几个橙子后继续昏睡。

14号凌晨,收到领导发来的消息,领导问我有没有抗原,老板想测一下。

这个时候抗原到处缺货,我也没用抗原,但能断定自己已经感染。

知道有个同事之前感染了,发朋友圈说自己用过抗原,于是微信问她是否还有剩余。得到确认后,赶紧打车前往。

出门前,做足了防护措施,不光戴了N95口罩,还戴了防护镜和手套。

因为怕司机不敢拉我,在车上强忍着没剧烈咳嗽,就这样一路憋着,好不容易赶到同事的小区。同事也是全副武装出来迎接我,不但给了我几瓶抗原,还给了一些口罩。

拿到后打车回公司,将抗原交给领导,顺利完成任务。

这时的我已基本恢复,除了食欲不好,没有嗅觉外,其他不适已全部消失。

可就在当天晚上,老婆发信息告诉我,她和女儿都感染了。

我放下电话,立马买票,连夜赶回长沙,记得那晚刮着很大的风,我拖着箱子,差点都被风刮到。

赶到家,发现老婆躺在床上直哼哼,声音沙哑,小得像蚊子哼哼,说自己浑身疼,像被人毒打了一顿。

女儿倒没那么重,不过也有些发烧。

我给她们熬了粥,强迫她们喝下,然后又让一人吃了个橙子,才招呼她们睡去。

接下来的时日,就在照顾老婆和女儿中度过。

女儿恢复得很快,第2天烧就退了。

老婆比较严重,在床上躺了1个礼拜才恢复。期间真是受尽了罪。

好在这一切终于都结束了。

从此不用担心封小区,不用时刻做核酸,不用被迫打疫苗,不再处处查健康码,不再经常停课,不再动不动停工……

但愿这种悲剧不再重演,但愿……

img

以下评论由CDT搜集自微信:

胸口碎大石:如果没有那些人的上街,短时间内未必会放开

我是小卢:很遗憾,我经济条件不好,只能略表寸心!作者的文章我一划而过,但仅就标题,就足以让我对作者心生敬意……!悠悠寸草,唯此赤子之心!谢谢

王刚:略尽绵薄之力,希望你持续写下去,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曾经的苦难!!谢谢

天籁人生:四个字:刻骨铭心!

杨港濛:时间过的真快啊!那些场景,通知,网课,相聚,现在我回想起来依旧清晰,历历在目

尘土:一个"三不“(不核,不喵,不罩)者路过,更没有中标[得意]

REMEND: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一叶飘红:新冠之后,各大学的校门再也不对外开放了

流动酒席厨帮哥:如果没有勇敢的在校大学生们,解封遥遥无期。

骑车的装备

为爱好花钱是难免的事。一种情况是刚入坑时头脑发热冲动消费,最容易花冤枉钱。另一种情况是入坑日久真心热爱有需求,消费时能理性、节制且有的放矢。还有一种心理是虚荣、跟风和攀比。最后有一类人叫装备党,他们舍得花钱,对装备的关注超过了运动本身。

我在骑车上花了一些钱,买了不少东西,但肯定不是装备党,有些是冤枉钱,有些是受虚荣心的驱使,而有些的确是有用的好物。

骑车几年后,突然在某一刻顿悟了,不再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但也不将就,更多是单纯享受骑车的乐趣,生出一种宠辱不惊的豁然。

工作后从淘宝花两三百元买了一辆山地车,简直就是工业垃圾,维修费都快超过原价了,最后当废铁卖了五块钱。

又从闲鱼买了一辆二手的美利达山地车,去过滁州,去过扬州,渐渐觉得不够快也不够帅,想买公路车。

去车店看车,计划买辆便宜的,试过TCR后咬牙买了,第一次感受到自行车是这样轻便。

入公路车后,渐渐知道了很多品牌,总觉得骑捷安特过于普通,想等有钱了买辆大街上少见的名牌。然而钱没等来,这种想法却从脑中远去了。骑得久了,不再觉得TCR掉价,也不羡慕他人的豪车。等TCR退役,再次买车也不想超过它的价格。

还买过小径车、林道车,美利达转手了,林道车也卖掉了,却剩小径车烂在手里,实在没有市场需求。

车衣

听说骑车硌屁股,有了美利达便买了一条品质还可以的骑行裤。后来陆续买了三套半骑行服,都是便宜的那种,百元以内可买一身。

自己骑车没有比较,团骑觉得别人的车衣品质好样式好,也买了两套。与便宜货相比更修身,穿着体验没有很大提升,可能排汗更好一点。不过以后再买车衣的话,还是会买贵一点的。

眼镜

我是近视,不方便戴风镜,但有防风沙的需要,还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脸,权衡之后选择的方案是戴隐形再戴风镜。

一开始买的国产品牌,价格也有六百多,后来有人说这眼镜不行,又买了一副Oakley,其实就贵了几百块,纯粹虚荣心作祟。如果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换作现在的自己肯定不会买了。骑车的频次变少,都懒得戴风镜了。

头盔

刚开始花二百多买的头盔,慢慢就嫌弃了,主因是丑,可能安全系数也不高。之后买了MET的头盔,用到现在。买林道车后还想配山地盔,头太大没有合适的尺码未买成。

轮组

有人说我的车轮不行,是成车的铝合金轮,遂换成碳纤维板轮,但也是价格便宜的国产。其实是看了Youtuber的推荐才决定买,没想到设计有瑕疵,后轮的花鼓经常有挤压声,不想再花钱只有忍。换成碳轮应该是让车子轻了一点,但对于巡航和爬坡的助力却没有任何感知。

锁踏锁鞋

上锁让骑车更有安全感,虽然也曾零速摔过。锁踏锁鞋都是从车店买的,自然有些溢价,除了锁片的损耗,锁踏锁鞋还是比较耐久的。用了几年,等到锁片磨得扣不住才更换,也不是节省,而是没这个意识。因为是在路上发生的,只好顺路去车店换锁片,其实自己换就可以了。

码表

一开始用的是买车送的磁铁感应码表,没有GPS,记录行程得用手表或手机。后来买了价格适中的Bryton码表,感觉蛮好用的。有一个码表放在车上很有安全感,提醒自己速度不要太快。

配件

自行车的一些配件都是消耗品,时间久了需要更换,比如来令片和把带都换过,车胎爆了自然也得换。链条倒一直没换过,或许哪天就自己断了。还主动升级过碟片,没感觉出差别。

手套

我觉得手套能用就行,主要是防汗,同时也可以保护手。买过最贵的一副是EVA和捷安特的联名款,一是因为EVA,二是在车店玩的久了师傅经常免费帮忙调车,消费一下礼尚往来。

水壶

水壶和水壶架也没必要花太多钱,对我来说能用就行,如果只是为了减重或空力买碳纤维之类的水壶架,难免有点装备党,当然有钱人随意。

三个月减重二十斤,下腹仍是赘肉

在上一个减肥周期,养成了不吃晚饭的习惯,但进入冬天后放纵自己吃夜宵,过完年也没有节制,五月份一称体重,峰值已经来到78公斤,肚子似乎也有继续变大的迹象。

必须要减肥了,我再次下定决心,誓要把肚子恢复到二十岁时的水平。在我的观念里,肚子上的赘肉是衰老和纵欲的象征。我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年龄阶段,不想再加速衰老的进程,若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对抗,唯有摒弃口腹之欲和持续运动。

不吃晚饭对我来说已没有任何不适,吃夜宵也并非是因为肚子饿,而只是馋。减肥的第一步,便是晚上不再吃零食或夜宵,在这个减肥周期中,虽然不是完全恪守,但也基本做到了,这应该是减重成功的最大因素吧。

如果想吃零食,尽量会在下午吃,晚上实在忍不住的话也会少吃一点,罪恶感涌来时就去运动消耗掉。周末会适当放纵一下,偶尔和朋友到外面吃,自己做饭则简单很多,自从买了刨丝器,喜欢做咸鸭蛋、土豆丝、胡萝卜丝、洋葱和青椒混炒,既当菜也当饭。

在节食的同时,也坚持运动。一开始是跳绳,从无绳到有绳,每天跳三千个或半小时,坚持了一个多月,因为天气太热中断了。周末或有时间的晚上选择骑车和跑步。刚恢复跑步的时候,膝盖还会疼,随着体重的下降和步频的稳定,跑步的不适也几乎没有了。天气太热,骑车的时间不足,每次只骑三十公里左右,倒不如跑步十公里消耗更大也更省时一点。

不知不觉减肥已经三个月,体重下降很明显,肚子当然也变小了,从穿车衣时的身型便能看出,相比以前少了很多褶皱。但下腹上的肉却依然坚挺,给我一种岿然不动的感觉,实在不知如何才能将它们减掉。

我所能做的,也唯有继续坚持了。积脂容易减脂难,当初纵欲所欠下的债,只能用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偿还了。

这是还有两个月就蓄满四年的头发

今晚洗完头后,慢悠悠地吹了可能有十来二十分钟才把头发吹干。我几乎已经习惯了,把洗头吹头的这四十分钟当作一段冥想的时间。虽然不是真的冥想,但这一段必须专心致志的时间,是挺难得的完全沉浸在一件单独的事情中的时间,说是冥想也勉强说得过去。

忽然想来,我似乎没有在博客记录过我蓄发的事情。本来打算等到捐发完成之后再完整写一写的,但既然今天想起来,就先简单记录一下吧。

这事最开始,其实是由于疫情封控,那段时间很多理发店都关门了,或者当我有空想去剪发时,他们正好被关门。于是,时间一久,头发就长了。

如果要算明确的起点,那就是 2020 年 10 月头。

那会儿我爸刚查出来肝癌,我就索性剃了个圆寸,方便过去医院照顾他。主要是圆寸洗头方便,擦一下就完事。谁知道后来理个头发那么难呢。

这样算下来,从圆寸开始就没有再剪过头发了,还有两个月就满四年。

后来眼看着头发越来越长,开始借筱烨的发箍来打理,慢慢就发现了,我这一头硬头发,反而是长了比短了更好打理。早上出门不用梳头,不用发油发蜡,出差也不用发愁,这简直就是太适合我了。于是,就索性留起来了。

再后来,实在是长了,但又总拿不定主意做成什么样的造型,就顺势蓄着了。因此也学会了使用发簪,这是我从未想过要掌握的技术。

偶然间,筱烨了解到一些公益机构收头发给白血病儿童做假发,我们就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要完成的目标了。我也开始时不时关注机构的信息,看看什么时候开始收。这一等又是一年多过去了,今年的活动也还没开始。

前段时间还有位记者找我采访过捐发这事,也不知道他后来写出来了没。

上周开始,尝试用运动健身的方式来对抗抑郁。让教练作为外部因素,来打破原本的圈圈,确实是个挺不错的开始。肌肉练得如何还不能说,但运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人确实是正常了一点。

好多待办的事情,我得一件一件来。

最近,深圳的天上常常堆满了这些大白棉花。阳光用干脆利落的刻刀,在石膏上快速切出了空气的体积。每每抬头看见这一幕,总觉得有天使在关照。

枪声过后,开始自救

今晚,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健身房。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博客,坦言我的状态非常糟糕。这个周末回来,筱烨就找我聊了这件事。她和我分享她产后抑郁的那段时间,还有这两年抑郁的状况。那些年,我形容她像一颗躲在角落的蘑菇,浑身散发着阴郁的气息,令人难以靠近。

现在,我是这颗蘑菇。

她不断和我分享,她从重新开始跳舞,到重新练习瑜伽,再到几个月前开始决定要撸铁健身,我眼看着她越来越好。我最近甚至有一种念头,觉得她正在越来越舒展,而我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不自觉地就会认为自己越来越配不上她,自己和她越来越远。

一般来说,故事里的男性角色会在事业上高歌猛进,留下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最后两人渐行渐远。这么俗套的故事,只有最没天赋还没有生活经验的编剧能写出来。现在留在原地转圈的是我,那个故事套路中在事业里前进的人。

事实上,我也不觉得我的事业在前进。

尽管行业内外的上下游都在和我们说,你们已经垄断了市场,但我很清楚,我们正在垄断的是一个正在快速收缩的市场。那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哪怕一些合作方并没有意识到或指出这件事,但我意识到,这艘船正在沉没瓦解。

突然,一名枪手击中了特朗普的右耳。

今天早上看见这个新闻时,我甚至觉得是一个什么恶作剧。直到所有人都在发那张几乎预订了今年普利策奖的照片,我才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疯狂已经丝毫不在乎剧透不剧透了。连一直受限于法规的无人自动驾驶车辆领域,最近也因为百度的破萝卜被大众广泛关注。楚门的世界里里外外,似乎都在想快进到剧终。

我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进,像海浪。

熟悉的朋友问我,你有在私下做设计的单子吗?不熟悉的新朋友问,你有空或者有兴趣考虑新的项目吗?曾经的客户问,这里有一个当下正火的东西,你要不要一起干?筱烨看着星盘说,你即将经历一场大的变化。

这些年一直和车厂打交道,大大小小的车企案子都是我经手,这些经历让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人类、组织、制度,是多么脆弱。我不是要说「草台班子理论」,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同样草台的概念,它简化了太多东西。我是要说,「他们」太水了,以至于当我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发现「他们」其实是「它们」。人类就是一群依靠虚构的概念捏合起来的想象共同体,第一个拿起圆桌上餐巾的人,就能制定规则。

似乎所有所谓正派和反派的角色,都在这件事情上获得了共鸣。

一即是全,全就是一。izumi sense 对爱德华说的这句话,我记了好多年,在这一刻,它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十八九岁的我不理解,但现在,我越来越有感受了。同样有感受的是她对爱德的训练方式:

欲强健精神,先强壮肉体。

我十八九时是确实不理解炼金术士为什么要练肌肉的,直到技能点全部都点在智力和魔法上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魔法,全是肉搏。

「江滨柳,你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变化,即将发生。」

我骑着电动车赶回家的路上,皮肤能感受到阳光的压力,一切声响都在减消,老导演的话在耳畔如雷鸣贯耳。这一枪不是开始,但车轮已经在加速转动了。许多东西都将会一起消解,但,我得抓住一些绝不会失败的投资:

身体

在抑郁发展成生理性的情况之前,在痛苦酝酿的恶吞噬我之前,在剪不断的焦虑和困顿完全困住我之前,我得先救自己,通过肌肉的反馈,让逆位的宝剑十那些扎在我背上的利刃垂落。

我就是需要那么多「理由」来推动。

但是,它们也都如剧本般来的恰到好处。

回来的路上感觉还好,觉得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应该不难。直到回家换衣服,手举不过头顶、脱不动T恤,挽发髻费劲,才感受到肌肉力竭后的过瘾。

我会把你捞起来的。

当慢下来的时候

有一种不争,是已经登峰造极后俯瞰常人的淡然;有一种不争,是无法实现目标而甘于平凡的释然。虽想拥有前者的境界,然力有不逮,若能达到后者的状态也应该满足了。

因为种种原因,骑车的频次相较之前少了很多,虽然没有对骑行失去兴趣,执念却渐渐消失了。特别是带着女友一起骑车后,需要顾及她的速度,体会到了慢速的惬意,陷入舒适区不想再出来了。

觉得状态好就骑快一点,累了就慢一点,不必去追赶别人,也不在乎被别人甩开,以自己的节奏骑,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安全和舒适第一。其实和以前相比,骑车的节奏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少了一个“变强变快”的目标。失去了这个无用之目标的重负,骑车反而只剩下纯粹的快乐。

跑步也是一样,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量力而行。差点觉得膝盖不能再跑步了,随着体重减轻和日常锻炼,身体又逐渐适应,现在绕湖跑一圈已无大碍。初时为了保护膝盖特意放慢速度,其实效果不大,更应该保持步频,以自己习惯的速度跑。5分配速差不多是我的分水岭,更快一点会有点累,再慢一点作为疲累时的休憩。

不论是骑车还是跑步,都有很多我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人,也有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我的人。收起自己的好胜心,不再单方面与路人较劲,慢下来与自己的身体和解,这就是我最新的运动心得。

運動無國界,嗎?

🎥 點擊封面播放視頻

由一個提問開始,我從設計師與創作的角度,談論體育運動中的民族主義,警惕「分類」思維對思考過程的影響。

今日戶外步行運動記錄:開發了一條四分馬的路線!

🎥 B站播放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v421k7Mg/

🎥 YouTube 播放地址:https://youtu.be/w2KQoic8LAg

這是春節過後的第一條視頻,主要是起個頭跟大家聊聊天。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在視頻中的彈幕或評論區里和其他人一起理性討論。

心怀感激地骑车

在这个月的环瑞士比赛中,巴林胜利车队的Gino Mäder出现严重摔车事故,经抢救无效而去世。

就在月初,我也经历了一次摔车,虽然只是皮肉伤,但快一个月了也没有完全恢复。

事故发生在例行的爬山之后,下山时想尝试一条才走过一次的岔路。前两天刚下过雨,在葱郁树林的荫蔽下,山上的路还有些湿。在过一个较急的弯时,选线的失误和刹车的力度没拿捏好,或许也有路面湿滑的原因,来不及反应就摔倒了。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摔车,事后回顾,总是没有摔车瞬间的记忆,好像是大脑短路了。双脚是如何脱锁的,身体以怎样的姿势落地,眼睛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这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又不属于我的体验。

除了左膝下方的擦伤,其他部位并无不适,而这是我摔的最重的一次了。伤口本身并不严重,但它所处的位置是只要膝盖活动就会牵连到而发疼,很影响运动。

每次骑完车,我都心怀感激,又是一次安然无恙的旅程。作为无神论者,我不知道该感激谁,没有上帝,没有神明,或许我该感激行过的每一寸土地和遇到的每一个路人。

在骑林道车时,这种心情更加明显。这是今年做出的新尝试,它比骑公路车要更危险一点,但带来的别样乐趣值得冒险。

即便不会任何山地车的技巧,也可以在林道间玩的开心。上山时拼尽全力的艰苦攀登,下山时心悬一线的战战兢兢,在落到平地的一刻迅速融合渗透,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便已经滋生出“再来一次”的鼓动。

我并不是追求极限的人,但这种在危险边缘跳舞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明明心里怕的要死,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下山去。

在有限的几次林道骑行中,摔车的一次正好戴了护具。我知道这是运气,也知道运气不会永远眷顾,所以每次骑车我都心怀畏惧,心怀感激。不管路线有没有难度,不管骑过多少次,危险总是潜伏在某个角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一口将你吞噬。除了严正以待,我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