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404文库】基本常识|那些你以为“大逆不道”的话,在地铁站大屏播出来也没啥

CDT编者按:基本常识作者项栋梁在后续文章中称“广州地铁传媒单方面毁约,提前撤下我付费投放的合法商业广告,我会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正当权益。”

相关阅读:基本常识|地铁投放的基本常识被撤档,文章也被删除啦

file

关于“中医能不能治病”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强烈的观点,也都知道这个话题最容易让亲友之间删除拉黑反目成仇。

治病不看中医不吃中药的人们基本都有一个概念,自己的观点只能在私下讲讲,最多在群里说几句,是万万不能做成标语出现在报纸电视广告牌等公开场合的。在当前的国家政策与社会氛围下,批评中医博大精深是“大逆不道”的。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传统医学是文化,现代医学是科技。文化可以传承学习,但最终归宿应该是博物馆,科技需要创新发扬,用来在医院治病救人。

关于“俄乌战争你支持谁”的问题,本来中国人应该是可以客观公正讨论的,然而耐不住宏观环境有明显的立场偏向。

支持乌克兰的言论会被举报汉奸,谴责俄罗斯侵略的文章会被平台删除,渐渐地,人们逐渐悟出来一个道理,在公开场合谴责俄罗斯侵略是“大逆不道”的,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和麻烦。

CDT 档案卡
标题:那些你以为“大逆不道”的话,在地铁站大屏播出来也没啥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12.21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谴责侵略战争,是文明世界的共识。俄罗斯出兵攻打主权国家乌克兰,是任何借口都无法掩盖的侵略暴行,是和日本军国主义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侵略中国一样性质的暴行。

关于“我是群众还是公民纳税人”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但把“我是光荣纳税人”这个振聋发聩的答案大声喊出来,还是会让很多人感到害怕。

与纳税义务相对应的,是纳税人的权益,是纳税人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的合法权益。只是有些人不希望广大纳税人有这个意识,不喜欢大家讨论这个话题。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中国既有个人所得税这样只覆盖少数群体的直接税,也有消费税这样包含在部分商品价格里却没有体现在小票上的直接税,更有覆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最终由所有消费者买单的间接税,也就是增值税。生活在中国的每个人,无论收入水平高低,无论社会贡献大小,只要有消费行为,就是一名光荣的纳税人。

以上三条基本常识,我已做成巨幅广告投放到广州市中心的体育西路地铁站电子大屏上,每天面向超过70万乘客普及(感谢“我是小方块”同学帮助设计)。

当然,我认为是基本常识的观点,还会有很多人认为是狗屁不通,认为是大逆不道。没关系,真理越辩越明,只要公开讨论,就算是打破立场的垄断,总会推动进步。我热切期待有更多读者、媒体和自媒体作者都参与进来讨论这些话题,通过公开坦诚的方式表达观点。

12月21日周六下午2点到5点,我将在广州体育西路地铁站站厅大屏幕前守候,欢迎支持这些基本常识的读者前来打卡合影。

也非常欢迎对以上观点持有反对意见的读者前来当面讨论,在不影响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我都非常乐意奉陪。(大屏幕在站厅中部,需刷卡进站)

【404文库】美国驻华大使馆|伯恩斯大使2024年人权日声明

编者按:《伯恩斯大使2024年人权日声明》目前已经被微信和微博屏蔽,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仍可以浏览。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美国驻华大使馆|伯恩斯大使2024年人权日声明
作者: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发表日期:2024.12.13
来源:微信公众号“美国驻华大使馆”
主题归类:人权
CDS收藏:真理馆
版权说明:本文引用或部分引用的作品,版权按照政府宣传材料和历史文件进行处理。详细版权说明

今天美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庆祝《世界人权宣言》76周年纪念,其宣告“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 . .]为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当我们思考这一天的意义时,美国重申其深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能履行其国际承诺来保护《世界人权宣言》所述之人权以及根本自由。

我们呼吁中国政府停止在新疆、西藏和香港持续进行的侵犯行为,并重申我们深切关注中国政府限制根本自由并利用跨国打压。美国与捍卫人权、为人类尊严挺身而出、单单表达其信念或参与其宗教和文化实践但是却受到惩罚的中国公民站在一起。我们持续呼吁立即且无条件释放古丽仙·阿巴斯、艾克拜尔·艾塞提、热依拉·达吾提、丁家喜、董郁玉、高震、喜饶嘉措、桂民海、郭飞雄、黄雪琴、黎智英、卢思位、伊力哈木·土赫提、王建兵、许艳、许志永、余文生、张展,以及所有遭到中国政府不公正监禁的人。

《世界人权宣言》清楚载述:“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我们再次呼吁中国政府检视其人权实践,并遵守其国际人权义务以及向其本国人民所做出的承诺。

选择「难而正确」的路,更容易避开内卷

临近大学毕业那会儿,有次小聚同学们都在聊以后怎么找工作、哪家公司待遇好、搬去哪里。我是个异类,听了一会儿语出惊人「如果花几年时间实现财务自由,就不用纠结这些问题了」。当时没一个人赞同我的想法:

  • 投资会亏钱;
  • 感觉上班很好,如果不上班你干什么呢?(那时候我也觉得财务自由就是不上班,不想上班是我的一大动力)
  • 要计划十年啊,太久了……

一晃过去六七年了,最近突然有同学找我聊起了当时的计划——毕业以前觉得,一直上班也挺好的。但现在觉得,上班这几年磋磨得够呛,如今又延迟退休了……我当初选的这条路很好。

不过有一点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在他们看来我是个不上班的人。

但实际上我依然每天 7 点开工,到 18 点下班。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

1、我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所以不容易觉得厌倦。

2、我判断“工作”的标准是对生活和成长是否有价值,不只看有没有收入。像去年研究营养学,今年研究工位改造,都没有收入,但他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3、随时工作的另一面,是如有必要也可以随时休息。

4、我还是很在意主动收入,只是我们的生活不依赖它。我和也太选择生活方式的标准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即使失去全部主动收入也能一致保持下去?追求的不是不上班,而是安全感。

这和我刚有财务自由计划时的区别挺大的。最初我对财务自由的理解,和现在很多人对躺平的理解差不多。现在我对财务自由的理解,更像是主动选择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

有次听罗振宇聊什么是优势?

真正的优势是,别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但没人愿意学你。

当时就在想我的优势是什么,想了半天想出来一个——我愿意比别人更慢一点 😂 我愿意花 5~10 年去做成一件事儿。别人一看这事儿太慢,也就看不上了。

大家都知道,如果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能花一半、存一半,就能慢慢积累下本金。但现实中愿意这么做的人不多。

大家都知道,如果把花一半、存一半坚持做 10 年、做更久,本金就能积少成多。但愿意这么做的人就更少了。

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再实现合理的投资增值,财务自由就只是时间问题。但愿意同时做到这三条的,就少上加少。

最近有朋友规划未来时提到一句按 7% 复利估算,当时有留言说「去哪找 7% 的投资」。我一时感慨,回了一句「收益是认知的变现,要找的不是 7% 的投资,而是去学习 7% 的认知」。想要 7% 收益的人很多,但愿意付出时间去学习了解的人更少。

张磊的《价值》刚出版时带火了「长期主义」这个词,但现在这个词少有人提了。因为长期主义也是「难而正确」的事儿,大家都想正确,但后来发现这条路也很难,就没人愿意走了。

暂停实验室的《有效努力》中有张图,关于如何做选择 👇人人都想要「低成本、高收益」。但做的人太多了,这件事儿就会变成了「高成本、低收益」。

避开这个现象的方法之一,就是主动选一条难而正确、「高成本、高收益」的路。回到了前面说的——大家都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但少有人愿意学你,这样也就卷不起来了。

……

年初读到《时间贫困》给我的启发——发现生活像是一场修行——当你犹豫的时候,选那个短期内更痛苦的选项,长期反而更容易幸福。走大路,大路人少。

当时有小伙伴问,那怎么知道自己走的是大路,还是小路呢?

这篇算是一个补充回答——「难而正确」,或者说四象限法中的「高成本、高收益」,也许可以提供一个分析视角。


PS:难而正确的事儿还有一个特点,往往还能其他领域找到对应。

最近我又读到一本对现实生活很有改变的书《成瘾》,里面也有同个道理的另一个切面:

如何在充满多巴胺的世界里找到平衡:

  1. 对快乐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痛苦的逃避)会导致痛苦。
  2. 康复始于戒断。
  3. 戒断成瘾物质能够重置大脑的奖赏回路,并使我们从简单的奖励中获得快乐。

——节选自《成瘾》中 10 条建议的前 3 条

现代社会最普遍且合法的成瘾物质,我当时先想到的是手机。很多人降低屏幕使用时间以后,精神状态都会有明显改善 👇

如何立刻改善情绪?8 种情绪的快速应对方式
如何立刻改善情绪?8 种情绪的快速应对方式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消费主义,如果我们把消费也看作一种成瘾物质,再重新看上面这篇,是不是也会有共鸣?

戒断,这个话题等我下个月有了更多实践再来展开聊~

搬来二线两年了

先分享点生活日常,知道很多小伙伴爱看这个~

从刚来时惊奇这边蘑菇好多呀,到第 3 年,我们终于也加入了采菌子的行列 😜(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学习和实地考察容易混淆的有毒品种,确定有把握才行动的)

遛狗路上,高大环柄菌发现了我们
遛狗路上,高大环柄菌发现了我们
裹上蛋液炸菌排,撒上辣椒面
裹上蛋液炸菌排,撒上辣椒面
辣炒的牛肝菌
辣炒的牛肝菌

住在森林边的遛狗日常 👇

一转身发现狍子正歪脖子看我们 👇

听邻居讲,他们家的狗特别喜欢找野猪玩。带也太去过一次,2 个多小时还没回来,天黑了我出门去找「再也不去了,路太野了,最后还没找到……」😂

……

前段时间陆陆续续翻到一些网上的分享,聊回二三线城市生活的感受。有程序员从国外回武汉的,有移民英国又回广西北海买房的。感觉大家的普遍评价是:

如果能解决工作、收入问题的话,二三线城市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还想回一线吗?」

刚离开一线时,我的想法还是,如果以后有幸财富再增长几个量级,还是可以考虑回一线。

现在不想了。中间我们还真去了一次原本「以后有钱了可以考虑」的大城市。回来以后的感想是,去玩一趟可以,生活是万万不能的 😂 我和也太偶尔会聊到以后去哪,想过很多城市,但都没有一线……

习惯低线城市的生活便利再回一线,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成本不仅仅是金钱,也是时间

表面上看一线城市的生活资源更多。但实际上除非直接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圈,否则吸血效应反而会让一线周边的可得资源还不如低线城市——太多时间都花在了去核心圈的路上——而且反过来,在一线核心圈想要接触自然资源时,又要跑很远。

……

想起以前选城市看「宜居城市排名」那会儿,意外发现德国排名第一的宜居城市居然是慕尼黑,全德房价、房租最贵的地方。

当时我就一通吐槽。这叫什么宜居城市,排名都只看经济活力,却不看生活成本……(但真有钱到不在意生活成本的,其实到哪都宜居)

所以我们很快就放弃宜居城市排名了,转而关注「自己」最在意的东西——房价、人口、日常使用最多的资源。

我们发现自己使用频率最高的,其实是超市、森林、医院、餐厅和自己的家。前者离家近不近,后者价格是否能负担,才是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后来我们就搬到了现在的住处,城市规模在德国排名 70 开外。

也是很切身的感受,没有一个城市是对所有人都宜居的,最重要的还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

也聊聊低线城市工作机会的观察。

刚来那会儿,我也挺认同低线城市工作机会更少这样的看法。好奇查过一次当地招聘,发现主要就三个雇主——大学、政府、市政(水电、供暖、公交),没了……

但后面的两个经历,让我的想法有了一点变化。

有次遇到一位特别能聊的医生,发现我俩居然是从同个一线城市搬过来的。我问他是怎么来的,他说朋友的医院缺医生,问他愿不愿意来,他就过来了。

我当时就感慨,每个城市都需要医生(小地方好医生比大地方还抢手),但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写 Python 语言的自动化工程师。突然意识到「地点自由」不仅仅是远程办公,如果我们的工作哪里都有需求,也是一种地点自由

后来在《别相信直觉》里读到一个统计数据,什么行业最容易致富?统计发现致富比例最高的行业,不是大家都能看见的金融、科技,反而最“无聊”(也因此竞争不激烈)的各类做本地服务的区域经销商——比如在欧美这边,汽车经销商、饮料批发商,致富比例最高。

想起我们当时找人做遮阳棚。全市就两三家店,都开了几十年。这种外地抢不了、新来的人也看不上的生意,倒是成了低线城市里稳稳的收入来源。

我发现自己以前有个思维定式,总觉得要先有岗位招聘、再有工作。但在低线城市大企业比较少,很多工作机会不会出现在招聘广告里,而是看一个人「接活」的能力。

低线城市工作机会不少,少的是工作种类。

3 个容易被忘记的致富常识

A 股行情启动,先给大家分享一张有知有行做的卡片,超级喜欢 👇 不管是之前没投资、现在考虑买的,还是之前熊市坚持持有定投、牛市反而很焦虑的伙伴,都会有帮助。

也是受这张卡片影响,假期我重读了《投资第一课》,重考了「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把自己当做新手,重学一遍投资中的重要常识。

一个意外收获——内心突然变平静了,少了前几天市场大涨中的焦躁——信息爆炸会淹没常识,重读经典能重建秩序。

重读帮我回忆起,值得关注的不是股市涨起来我的资产有多少,而是一轮牛熊过后,我的账户还会留下多少钱。

要实现投资目标,最大的风险是买得太贵,不是卖得太晚。《投资第一课》第 15 章基于 2010-2015 年的行情做了回测——即便只是做到坚持定投,没有高估止盈,一轮牛熊过去还是能获得一定的回报,不至于亏钱 👇

「我们统计了 2010 年初到 2015 年 12 月跨越一轮牛熊的区间里,三种不同策略买入沪深 300 指数的资产收益情况」
「我们统计了 2010 年初到 2015 年 12 月跨越一轮牛熊的区间里,三种不同策略买入沪深 300 指数的资产收益情况」

买得太贵才是亏损的根源。

当然,这不是说高估止盈不重要。但这个数据至少让我少了些「要不要卖」的焦虑。如果熊市底部已经坚持投资,注意下轮行情里不要买太贵、重新拉高成本,最后依然有较大概率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

在行情点燃的时刻,也和大家重新分享 3 个容易被忘记的致富常识。

1、投资复利不是致富的秘密,ta 更像一个管理(已有)财富的工具

有一种观点,觉得有钱了才求稳,钱少的必须激进梭哈才能一夜暴富。

但统计数据显示,全社会家庭财富大约 70% 来自人生钱,余下 30% 才来自钱生钱。哪怕是特别富有的家庭,钱生钱的比例也极少超过一半。

其实不管是梭哈还是求稳,想仅靠投资致富,都不符合社会基本的财富规律。更何况很多人问如何通过投资赚到 100 万时,他们真正在问的其实不是投资,而是如何不劳而获。但这样的心理通向的往往不是致富,而是被骗。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希望赚到人生的第一个或下一个 100 万,最值得关注的不是怎么用投资梭哈到 100 万。而是怎么通过做好自己的工作、管好自己的开支,先通过“人生钱”积累下其中的 70 万。然后再考虑投资理财增值另外的 30 万。

2、想获得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愿意为此先付出什么

我们想通过投资赚多少钱?是上班一天 8 小时工资的多少倍?那么,我们准备好为它同样倍数的付出了么?

也是这个原因,我更喜欢文章开头有知有行的这张卡片。ta 没有急于承诺你即将收获什么,而是告诉你应该先付出什么——30 分钟的视频,5 小时的书,1 小时的考试——这不能保证赚钱,但是个很冷静的起点(才知道有知有行 logo 的蓝色,寓意是冷静)

3、想赚不一定能赚到,但想省一定能省下来

常有人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这句话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的人。

如果说这句话的人真的赚到了大钱,我们可以请教 ta 的经验,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谨慎地区分能力和运气)

如果说这句话的人自己其实也没赚到,那么我们还是先关注省钱吧。毕竟想赚不一定能赚到,但想省一定能省下来。

稳|财务自由实证 #65

不管是生活还是投资,我一直算是偏乐观的。除了性格,可能也和我过往的经历有关。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家三个孩子,老三体弱多病,所以很多人担心老三活不久。也是因此,家人更照顾老三,他自己也更注意。最后,老三反而是三兄弟里最长寿的(中学时读到的,我居然现在还记得 😂

好事儿,常常来自对坏事儿的应对。我遇到的很多困难最后都变成了好事儿,久而久之,这让我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困难时,我也隐隐有点期待,这次的困难,又会带来哪些收获?

A 股最难的时候也许还没过去,但我隐约有点感觉。几年后回头看,我也许会很庆幸这段时间对「风险」的重新理解

2024 年 01 月 10 日:

想要把投资成功变成生活幸福,靠的不是尽可能高的最终收益,而是实现目标收益的过程痛苦尽可能小。

2023 年 07 月 27 日: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分散配置虽然不一定能增加收益,但能显著减少最坏的情况。

2022 年 04 月 19 日:

转变思维,不再是「有没有风险,还能不能投资?」,而是问「如果有风险,如何投资能才能降低风险的影响?」

这些点滴积累,在 8 月初海外市场大跌中让我有点惊喜。

几乎看不出来……

8 月初海外市场大跌,日股熔断(我有持仓),美股标普 500 回撤 9%。

但当我看到自己海外账户的曲线时 👇

几乎看不出这次大跌对账户的影响,中间最大回撤 3%,稳得让我有点惊讶。

从去年开始增加海外投资以后,常有小伙伴问我,现在美股处于历史高位,还能投资么?如果赶上下跌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和很多人想得不太一样——相比于「现在有没有风险,能不能投资」,有了这些年的思考,我更关心「风险一定存在,那么怎么投资当风险发生时可以受损更小,当风险没有发生时又能获得收益?

我目前的做法是这 2 个:

1、分散投资 + 再平衡

在海外投资里,我除了美股、日股,也配置了欧洲指数。除了股票,还有 20~30% 的长期国债,8 月股市下跌时它们涨得不错,抵消了大约一半的股市跌幅

以前我很抗拒分散投资,因为这样在上涨时会错过一些收益。直到我想明白了,痛苦最小化 > 收益最大化。

分散投资的收益未必比集中投资好,但它却有减小痛苦,甚至坏事儿变好事的能力——受损更小,回本更快,可能别人还在回本,这边已经新高了 👇

截图来自 Just Kepp Buying
截图来自 Just Kepp Buying

2、多问自己,如果将来发生风险,哪笔投资、哪位投资人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

所以我在投资美股时,买了较少的指数基金,大部分则是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持有超过 2000 亿美元现金的伯克希尔,可能是我能接触到的最可能受益于风险的选择。

相比于「有风险能不能投资」,转而思考「有风险时应该如何投资」,找到一个上涨下跌都舒服的位置,这能省去不少内耗。

我依然相信每段经历都有意义,我们在 A 股这几年遭的罪也是。

当前投资全景

上上个月给大家分享过我的投资全景 👇

我会每个月盘点一次资产配置,看当前比例和目标比例的偏差,来决定这个月的定投 or 卖出。

1、这个月我没有定投海外市场,因为账户新高已经自动完成了这个月增加 0.5% 的进度。

2、港股账户我也没动,有一些上涨,但还没到再平衡卖出的阈值。

3、这次盘点完主要定投的还是 A 股。

现在回头看 3 月检查资产配置,当时基于再平衡规则卖出部分 A 股 👇 虽然总金额不大,但这个节奏还挺舒服的。

这里还可以补一句。超过一半我的主观感觉和再平衡建议的方向相反,都是再平衡对 😂 确实如丹尼尔·卡尼曼在《噪声》中所写,规则常常能打败总结出这个规则的人

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判断能更好地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但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它们并不会提升简单模型的准确性(反而带来了大量的噪声)

4、最后我还微调了下恒生医药 159892 的网格,给大家分享一个复盘经验——如果网格的目标价离支撑位很近,最好放在支撑位上面一点点。在复盘时发现,我的恒生医药网格下一个买入价格在 0.399,刚好低于支撑位,正好没买到 😂 如果稍微改一点到 0.4 以上,这时候可能已经变现一网、甚至两网了,并且没有增加风险

以上,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证账户更新

整个 8 月最后结果居然是正的,有点意外,和我主观预期挺不一样的。于是再次确认了下,发现主要是两个原因:

  1. 8 月最后一天 V 回来一点,所以整个 8 月 A 股相关投资实际下跌不到 2%;
  2. 加上海外投资新高。这也是个挺有感触的地方,虽然海外投资目前占比 23%,只是小比例,对体感的影响却比预期更大。资产配置的意义容易被低估。
记账工具来自有知有行
记账工具来自有知有行

被动收入观察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继续苟着……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长期跟踪财务自由的可行性。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了。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关于这份实证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今天,已经走了 5、6、7 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预计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但后来发现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变少,本金变成了 2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奥哈拉的意志

《海贼王》1066话:奥哈拉的意志

我之所以喜欢海贼,就是喜欢这份死不松口的热血,不是那种打得火热的热,是面对黑暗时,打死不低头的那股热。因为生活里太多事情无可奈何,所以总得劝自己「卧薪尝胆吧,不要着急」。然而要吞下这些恶气所需的,是信念。战斗有不同的方式,有人选择无后之忧,有人选择把信念递向未来。

之前有朋友问我,是什么让我坚持那么多年的写作?又是为什么做视频?我当时只说,都是习惯。但其实在流云的自述里我就说过,一切表达皆是思想。人的寿命有限,但思想可以活很久。只要一直写,就没人可以真的打死我。

这不是追求永生,而是自由。

(原創)我的金錢觀 該省省,該花花,不刻意省錢存錢 我以生活為中心

當今,很多男生,95後和00後女生,生活擺爛,工作中的卷王,節衣縮食,很能存錢.有的男生給自己定目標,攢夠多少錢就躺平一陣,攢的錢更多就提前退休.有不少男生為了賺錢出國打苦工,有的男生偷渡美國去打工.這是他們的活法,觀念.不適合我和大多數90後女生.另外,95後和00後,相比90後女生,觀念也變了.

我的錢不多,我賺錢能力很差.
我不追求,不奢望財務自由.我不亂花錢,我也不愛存錢,錢是給人花的,不是存錢用的.我不習慣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來存錢.我纔不會給未來的我去賺錢,存錢.活在當下,為青春而活,不是為了養老而活.即使我喜歡的東西,如果價格昂貴,性價比低,或不值得買的,我不會買,我不會為了得到它而去拚命掙錢,存錢.我不會去攢錢買昂貴的,奢侈的東西,不會攢錢去遠方旅遊,不買房.我不會精緻窮.我更不會拚命掙錢,攢錢,去投資我不喜歡的東西,比如後半生的生存,養老,買房所需的錢

我有一些存款但是不多.我不亂花錢,也不會刻意省錢存錢.不節衣縮食.不精緻窮.該省省,該花花.這也是大多數91年末至93年女生的觀念.我活在當下.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會生活,懂得如何降低生活成本,知道什麼是剛需,什麼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錢不多,少花錢,也能活得精緻.習慣相對低慾望的生活,又會尋找生活的樂趣.纔是真正的熱愛生活

警惕毒雞湯.不被消費主義洗腦.不追隨所謂的潮流.當代影視劇中的年輕人,有錢,能在大城市買房,都是嚴重脫離現實的,別當真.小紅書上有錢人的精緻生活,都是極少數人的事情,都是精神鴉片.物慾橫流,紙醉金迷,遲早會讓人頹廢.

愛財沒問題,要把握好尺度.我賺一點小錢,有點存款,錢陞值一點,就心滿意足了.極度愛財,很容易走向貪財,也是扼殺別的興趣愛好,扼殺信仰最容易的手段.成人世界的話題,最終都圍繞錢

我對財富和物慾無感.即使能賺再多錢對我毫無意義.我不發財,不追求歲月靜好的生活,因為需要為此付出的太多,來的太遲.
賺再多錢,再有錢,都是耗盡大半生的時間精力用痛苦換來的,付出的太多,為此犧牲的太多,犧牲了青春.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錢,來去匆匆.付出的太多,積纍的緩慢,來的太遲.即使苦盡甘來,財務自由了,有錢有閑了,人也老了.尤其對於女生,犧牲了青春,犧牲了年輕時本應有的快樂,犧牲了珍貴的友情.
青春,純真,人間真情,人性,良知,是真金白銀買不來的
追求世俗的成就,追求成功,追求財富,賺錢,不能讓我獲得充實感.賺在多的錢,即使實現了財務自由,不能給我帶來快樂.有錢不能給我帶來滿足感,安全感.有錢帶來的安全感,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很多男生也是這樣的想法.

物品05

剩餘的錢存起來,可以存銀行或買無風險,穩妥的基金,盡管收益率沒那麼高.不投資高風險項目,不要相信所謂高回報率的有欺詐性的理財產品.亂投資,投資錯誤,比亂花錢的危害大的多.在中國千萬不要買房,不炒股,不買彩票,不要實體創業,不隨便捐款.在中國,多開幾個銀行賬戶,錢分散放置在不同的銀行卡中,不要把錢存在中小銀行.

横看成岛 纵观为舟

刚在地上捡到小柒的一位舞蹈老师的证明材料,上面显示,这位老师是 2001 年生人,也就是说 00 后已经在给 80 后的我的小孩上课了。同时,他年收入 12 万,换算成月收入就是 1 万,我在他这个年纪时,月收入是 3000 元。

多么具象的「时间」啊!

不仅仅是年龄代际上的时间感,这个早就有体会了,更主要的感受是收入数字的增长和货币的膨胀。我毕业那会住 ¥350 的房间,一个月的吃和交通下来还能剩 1000 左右。那时候,我存了三个月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是松下的 LX3,当时的售价就是 3000 元。

前些年,深圳设计公司的应届生行情大概是 6~8K 这个水平,中单率高的设计师一个月最多能拿到 2 万。但今天的 2 万的购买力跟十几年前比,显然远不如那会儿般松弛。在现在的深圳,1 万的收入至少要拿出 5~6 成交给房东,自己能支配的部份吃吃喝喝谈个恋爱就不剩什么了。

单看数字,挺大,但也是因为显得大,才觉得时间可怕。

晚上我一边溜着狗,一边把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看着这个画面,我脑海里浮现出了这八个字:

横看成岛,纵观为舟。

因为满眼的绿色虽然被分成了三等分,但它平均的质感以及层次,让我觉得很像一片海面,而这个路人就像海面上的一座小岛。小岛的这个意向,其实来自于我朋友圈那个封面。有一次中午我在公司附近散步,看到了海上的一艘货船,它正好行驶到这个位置上,我拍了这张照片。

它是一艘船,但它跟海上的这些电塔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画面,看起来像一座小岛。

我常常觉得,如果我们采用一种与别人横向比较的方式来看待问题,那么我们会给自己找到一个所谓的位置。这个位置它码住了我们,规定了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

但其实如果把这个视角转过来,转换到在这个行走的路人身上,他面前其实除了这条路以外,这片所谓的海洋其实是身边的一面墙,他可以走这条路,他也可以不走。在他那个维度里头,路有很多条,他是一艘自由的航船,而这个视角从旁人看来,是看不见的。

死前把钱花光

去年最后几天聊新年计划,我说 2024 年希望 允许更多奇迹发生。对我来说,每天阅读 1 个小时、每个季度去 1 个不同的地方,听到不同的想法、遇到不同的人,都可以增加奇迹发生的概率。

第一个季度即将过去,已经慢慢感受到了奇迹降临 ☺

👆 flomo 热力图,一个格子代表一天,当天记录越多颜色越深。约等于发现新想法的频率。自从把阅读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儿,flomo 里的灵感开始爆发。

这次旅行的体验,加上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最优解人生》,突然给我在「花钱」这个问题上打开了新视角——这本书最特别的一个观点是鼓励大家「死前把钱花光」,最大化人生的体验(花光不一定是消费,捐赠、帮助他人,也是花钱的一种方式)

之前有小伙伴问到过这本书,我依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这依然带给我很多启发。

先说下我不认同,或者说和我目前人生体验不一致的部分吧。作者得出死前把钱花光的建议,是基于两个前提——人生是所有体验的总和,回忆有复利效应

这两点我都不同意。

1、在不要购买体验中我们聊到,我们时常混淆 无聊(快乐) vs 空虚(满足感、意义感)。很多财务自由的伙伴,最后要么回去上班了,要么抑郁了。他们最大化快乐,却缺失了满足感。

购买(新的)体验能够带来快乐,但获得满足感需要的是自主、专精、目标,这和获得快乐有时是相反的。而且满足感通常不需要购买,甚至反过来创造财富。

2、我很少感受到作者口中的回忆的复利效应。我自己的生活感受,最大部分来自当下,小部分来自未来,过去占比微乎其微,我很少主动回忆过去。

作者认同「这些经历给我再多钱我都不换」,他会羡慕年轻伙伴去欧洲旅行的经历,即便他的旅行开支是高利贷借来的…… 但对我来说,只要你开价够高,我不介意把所有「过去」的体验都卖给你 🐶

不过这不妨碍我喜欢并想给大家推荐这本书。不同的前提、个性,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思考过程我觉得是互通的。

花钱很难

在财务自由之路早期,困扰我们的常常是储蓄率不够,存钱的速度不够快。

但到后期问题却会反过来,最后你会看到很多财务自由博主特别擅长省钱、非常清楚什么钱不该花,但在判断什么钱应该花时,却有些不知所措。

可能有小伙伴难以理解,觉得这太凡尔赛,那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为什么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却依然每天准时去上班呢?

  1. 工作有好处,ta 会给你最直接的奖励,钱。
  2. 习惯了。所谓的焦虑没钱、担心社会认同等等都是表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习惯了,所以我们害怕改变。

从这个角度看,省钱也一样。越是在过去带来好处的习惯,越容易在未来禁锢住我们。

去年 Ramit Sethi 和 Netflix 合作的纪录片《致富攻略》以及他本人的播客,在财务自由博主的圈子带起一波思潮——很多博主都开始思考如何花钱、会不会省太多的问题。

最近我也在做一些尝试,比如更积极地重设、增加预算,给预算设置「最小目标」,每个月至少要花到一定比例,避免自己过度省钱等等。

花钱难,「死前清零」更难

书中关于死前清零的讨论,促使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明天就是最后一天,而账户里还剩这么多钱,有哪些事是我觉得,其实本来应该做的?

但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我想很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但第二天改变的却很少。因为毕竟明天不是真的最后一天。

一个人如果不清楚如何当坏人,通常也没法当好人,因为早就被坏人害死了。

花钱也是。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攒钱,通常也很难把钱花明白。「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很多道理是矛盾的,关键在于何时、何地用什么,找到不同道理的平衡点。

死前清零最难的,是和「人还活着,钱没了」的风险共处。世界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才总希望手里留下一些资金,哪怕花不完。

比如审视自己,我发现花钱,或者说「死前清零」的阻力常常来自这几个原因:

  1. 对各种突发意外的担忧;
  2. 提防由奢入俭难,生活品质提上去了,难以降下来;
  3. 活得比预期太久;

所以我很关心如何在花钱的同时,避免这几个风险。

1、应对突发意外相对容易,因为大部分意外概率可以量化。比如我习惯把意外风险转化成保险保费来思考,当我们可以覆盖生病、失业、财产损失的风险时,大部分意外就不是问题了。

另外,财务自由本身也是一款终极保险,可以理解为我们未来一生的现金流保险。

2、我在花钱上的克制也来自对人性的担忧,更多开销短时间内可能很快乐,但长期也会提高我们的快乐阈值,反而让我们更难开心

比如对于年入 10 万的家庭来说的难忘体验,对年入 50 万的家庭反而可是是「苦」。我不想这样。

也太提供了一个思路:

  • 把增加的开支作为「临时」奖励预算,和日常预算分开,每年重新考虑,避免成为习惯;
  • 定期全家军训,过能力范围内最穷、最简单的生活,校准自己的快乐阈值。

哈哈哈,这很斯多葛主义。我表示赞同,军训的部分甚至还有点期待,很想知道我们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

3、那么活太久的风险呢?也太路过我身边时,刚好瞄到这张图 👇 大家慧选 B 款的保费和现金流试算

也太看到这张图一脸兴奋——这是什么啊?哇,一年能领 7 万 8?如果能这样把本金转化成现金流,那我担心的市场涨跌、老后变傻、本金被人惦记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

我则是一脸震惊——哈?这是年金险啊,这个思路我都写了好几年了,是我最津津乐道的老后管钱的思路之一。你怎么好像从来没看过一样 🥲

其实读到死前清零这个观点时,我就立刻想到了年金险。于是用大家慧选 B 款(没有现金价值,最大化领取现金流)做了计算:

  • 我自己的投资理财,在考虑了各种风险、安全边际以后,每年的目标是从本金中转化出 5% 的现金流;
  • 用大家慧选 B 款的话,可以转化出每年5.8% 的稳定现金流

自己打理的好处是,长期而言提取 5% 的现金流以后还能留下本金。变成年金险以后,本金死后归零。

但年金险的好处是,完全不用再操心、100% 稳定,花钱再没有后顾之忧。相当于用一笔本金买了老后几十年的潇洒、安全。这对年轻人可能不算有吸引力,但对一个已经没有「以后」的老年人,可能是莫大的幸福。

不是「死前清零」,而是清醒地活

其实如果生活的目标是幸福最大化,我们不太可能真的死前清零:

  1. 随着年龄增加,欲望会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容易感到满足;
  2. 很多重要的东西买不到;
  3. 消费带来的改善边际递减;
  4. 储蓄带来的安全感,也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所以最终我们总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花钱带来的额外改善,比不过把钱留下带来的安全感和工作带来的满足感。

《最优解人生》中有个细节,作者举例身价 40 亿美元的朋友,说他赚得太多、花得太少。但巴菲特的财富比这位朋友多得多,为什么作者没提到巴菲特呢?

因为他们俩最大的区别——作者的朋友从没真正想清楚工作对自己的意义,一直在被过去的习惯牵着走,不断追求更大的目标。赚钱,但不开心(后来他 38 岁时想清楚,然后退休了)。而巴菲特每天踩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在谈的并不完全是要不要死前清零,而是如何认清自己、清醒地活。「死前清零」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提醒——我们有没有过于克扣自己,有哪些事儿明明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却总认为自己做不到?

人最容易欺骗自己。不想要,还是要不到,还是不敢要,有时候我们根本说不清。试过了,才知道。

如何通过投资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说起稳定的现金流,大家先想到的常是,红利基金、债券、房租这些现金流稳定的投资。但其实,通过投资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 要买现金流稳定的投资

通过投资获得现金流,在美国高校、捐赠基金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这个问题前人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我们可以直接拿来参考。当时也有人提出过,直接买现金流稳定的投资就好了,投资带来多少分红、利息,就支取多少「被动收入」用作当年的开支。简单省事儿。

但当时接手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斯文森明确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投资的长期收益来自:

  1. 相对稳定的红利、利息,也就是现金流
  2. 和波动的资产增值

他们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如果仅仅以稳定现金流为投资目标,长此以往容易动作变形,偏向能带来短期稳定分红、却损失长期收益的选择(参见《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第三章,投资目标与支出目标)

而且「稳定」都是相对的。稳定的现金流有时候会给你一种安全的假象,反而更疏于防范意外风险,忘记投资可以下跌、工作可以失业、分红可以变少、房租也可能空置……

但如果我们不选现金流稳定的投资,遇到投资亏损的年份怎么办?如何支取投资呢?这是我结合前人经验 + 自己探索的整理:

  1. 「丰年」有没有攒下足够的安全垫,对「歉年」的影响会很大;
  2. 分散投资能明显降低波动。像 2020 年美股很惨但 A 股不错,今年 A 股表现不佳,但海外市场收益还可以;
  3. 准备足够几年生活的备用金,像水库蓄水一样削峰填谷。雨水不稳定,但农业也得正常开展;
  4. 最后就是 plan B 了。担心意外不如假设意外一定会发生,想清楚如果最后依然没能获得预期收益,应该如何准备。

我们一个个展开说。

1.「丰年」的收益,是「歉年」的安全垫

斯文森掌管耶鲁捐赠基金以后,得益于他的投资水平、加上美国 80、90 年代的大牛市,到 2005 年耶鲁捐赠基金已经实现了超过 15% 的年化收益。遥遥领先于目标 👇

来自《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来自《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但与此同时,耶鲁捐赠基金却一直保持传统,每年只支取 5% 左右的资产,来支付学校的各项开支。这时很多人质疑斯文森,要求捐赠基金增加开支。

斯文森在书中是这么回答的:

当意外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时,人类本能的反应是将这笔财富消费掉。但是,如果市场一旦表现强劲就相应地提高支出比率,可能会给捐赠基金带来长期损失。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机构在「丰年」提高支出比率,可能会把本该用于补充「歉年」的缓冲资金消费掉。

其次,支出水平具有一定的刚性,提高后很难再降低,这会减少经营支出的灵活性。如果在市场繁荣时期提高支出比率,那么,在市场萧条时期,机构将面临双重困境:既没有缓冲资金来缓解财务困难,又要承受预算基数增加的负担。

获得投资带来的现金流,要从丰年着手准备。储备冬粮的时机是春夏秋,等到冬天才开始就太晚了。

A 股也是如此。虽然从 21 年到现在,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已经从最高点下跌 40%。但如果能获得从 2018 年底部至今的完整上涨收益,到今天依然还有 50% 的盈利。

度过投资下跌年份的第一步,是在下跌之前的上涨中吃饱。

但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在丰年不要高估自己的收益,评价投资收益要拉长时间。2020 年主动基金牛市里,很多小伙伴兴冲冲地和我说,他们的被动收入已经超了工资。而 3 年后的今天,我又几乎孤身一人了……

2. 分散投资降低波动

但这还不够。丰年的收益固然能给歉年的亏损提供安全垫,但还是有两个问题没能解决:

  • 熊市里糟糕的持有体验和心理压力;
  • 在熊市底部变卖投资带来的本金永久性损失;

我们前面提到,斯文森在耶鲁校产基金中不会过度依赖稳定现金流的投资,那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实际上,耶鲁校产基金的净值波动要比市场平均水平小得多。2000-2003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股标普 500 从最高点大跌 50%。而 2000、2001、2002 财年,耶鲁基金却逆市取得 41%、9.2%、0.7% 的正收益(注:耶鲁统计收益的「财年」是从 7 月 1 日到下一年的 6 月 30 日,并非我们常说的「自然年」)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斯文森的投资水平(作为普通人我们还是要降低预期),但另一方面分散投资、多元化资产配置也功不可没。

像我们感觉很难的 2023 年,海外市场比如美股、欧洲股市反而都在上涨,涨幅还不小。A 股内部的红利指数也逆市实现了近 10% 的收益。反过来时间拨回 2020 年,美股新冠崩盘期间,我们的 A 股走势相比要平稳得多。

降低投资波动,靠的不是现金流稳定的投资,而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增加投资的多元化、分散配置(在认知范围内这个前提很重要,为了分散而分散就本末倒置了)

当然,现金流稳定的投资方式,也可以是资产配置的一环。

坦率地说,这部分过去几年我做得并不好,所以账户总体波动还是挺大的 👇 直到去年才真正想明白

我大致推算了一下,如果做好分散,2022 年亏损可以缩小到 15% 以内,2023 年更是可以取得正收益。未来 2~3 年里我会着重考虑这个问题。

……

但我们也要知道,凡事都有代价。2000 年笑傲股市、如今被模仿的耶鲁捐赠基金,在美国 80、90 年代的大牛市里,因为跑输标普 500 没少遭白眼(这个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

事实上,在截至 1998 年 6 月 30 日的 10 年中,耶鲁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 15.5%,比标准普尔 500 指数同期 18.6% 的收益率低 3 个多百分点。由于耶鲁基金的业绩逊于国内股票这一当时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许多怀疑主义者开始质疑,我们致力于开创一个充分分散化、以股权为导向的组合这一艰巨的任务是否明智。

所以分散投资也要做好预期管理,这意味着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投资收益都不出众。最后的结果,还要看一轮完整的牛熊。

3. 通过备用金削峰填谷

耶鲁捐赠基金因为斯文森的投资能力,在熊市里甚至依然可以获得正收益。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不敢预期这么高。如果我们分散持有的所有投资,全部都在亏钱呢?

在「看天吃饭」这个问题上,投资和农业还挺像的,一对难兄难弟。

农业:我们可以大致预期一年的降雨量,却不能要求降水均匀地分布在每一天,甚至可能遇上连年的干旱或者洪涝。

投资:就像马克斯在《周期》中的观察

美国标普 500 指数的年化增长率是 10%,但 47 年里,当年回报在 8%~12%「合理」范围内的只有 3 年。

而当年回报「不正常」(偏离 10% 超过 20 个百分点,即上涨超过 30%,或者下跌超过 10%)的,有 13 年。

所以,对于希望从投资中获取稳定现金流的小伙伴来说,构建自己的蓄水池也很重要。这部分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展开啦。

但是额外补充一点——很多小伙伴担心蓄水池会拉低投资的预期收益。但我后续回测发现,通过蓄水池削峰填谷,低估支取备用金、保护本金,遇上投资高估再变现投资补足备用金,不会拉低收益水平。遇上逆风年份,甚至还能贡献一部分超额收益。

4. Plan B

任何可能发生的坏事,只要拉长时间就一定会发生——墨菲定律

所以担心意外不如假设意外一定会发生,想清楚如何应对。努力获得预期收益,和为无法实现目标做好准备、考虑最差的情况,同等重要。「凡事做好最坏的准备,好事儿会水到渠成」。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聊过,至少可以有 6 种思路

  1. 高收益目标,低支取目标:比如按照 10% 的目标投资,但实际只支取 5% 的本金。就算未来收益下滑,也留出了安全边际
  2. 准备备用金:这个前面已经专门说过了
  3. 保持灵活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以降得下来,警惕开支中没法停下的「固定开支」
  4. 保险和社保:可以预知的风险通过保险来分散,没必要自己扛
  5. 收入多元化:有被动收入也不轻视主动收入,这样不但能抵御风险,还能反过来利用危机
  6. 心态管理:降低预期,选择都是可逆的。以 Gap Year 的心态试验财务自由,做好准备「不行我再回去上班」的小伙伴,心态反而比总想着「一辈子都不再上班」的小伙伴好得多

具体展开大家可以顺着这篇文章(和里面的链接)往回翻。

这里我想着重再说说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被动收入和主动收入其实不分孰优孰劣。只有被动收入、没有主动收入的家庭,和只有工资、没有被动收入的家庭可能同样脆弱,这只是换一种方式受制于人(以家庭为单位)。

我们向往被动收入,恰恰是因为手里已经有了主动收入。带来安定感和底气的并不是被动收入本身,而是收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很多人觉得,财务自由就应该是只靠被动收入,不再需要主动收入。但我们不妨退一步思考,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耶鲁捐赠基金是这么回答的——保持独立性、增强稳定性与创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捐赠基金带来的投资收益只占耶鲁大学总收入的一半而已。反过来也是因为耶鲁有非常多元的收入,而且收入可持续性很高,才能做到真正的长期投资,因而获得很多他人没有的投资机会 👇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听听这期小酒馆的播客,嘉宾陈鹏博士曾与斯文森共事,分享了很多不常被看到的细节

被动收入 > 主动收入/开支,这是个衡量财务状况的思路,但工具不是目的。投资、现金流、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生活——幸福安稳地过完一生。

全都安排好了,财务自由路上我们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如今我如愿实现了自己多年前的计划,并有幸在公众号记录了过去近 5 年的点点滴滴。

曾经有位硬核读者给我留言,说把公众号从 2017 年开始的第一篇文章一直读到最新的一篇。每逢有人问起理财,就推荐大家也从头读我的公众号,「见证一个对理财懵懂的新手,不断学习改进一步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理财体系」。

听完以后我还挺感触的,平时每天的一小步,某天回头一看居然已经走出这么远了,2017 年那会儿我还在做计划给自己每天画饼打气,2020 年看着渴望的自由越来越近,2021 年终于迈出关键的一步

考虑到公众号每天都有新读者加入,建议每位读者都把这几百篇内容读完也不现实。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开始定期把过往的干货精华浓缩到一篇文章之中,有了当时的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现在已经是四年了 😊

这是这份干货的第五次更新迭代 ,也是第一次大范围更新。

这一次我转换了视角,以前整理这份干货都是在从我的视角和经历出发,跟大家讲述我在财务自由路上遇到的问题。

但这次我想把思路反过来,试着换到大伙的视角,一步步回答这些年我常被大家问到的、关于财务自由的疑惑,解决大家的问题:

1、我会从制定财务自由计划开始说,实现财务自由的门槛远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高。如果我们能实现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只要拥有家庭年度开支 10 倍的本金,再通过投资获取被动收入就足够我们获得自由。

每当我这么说,一个问题就会随之而来——那要怎么获得预期 10% 的年化收益呢?

2、实际上过去这些年我们身边带来了超过 10% 年化收益的投资并不少,只是我们常常却视而不见,看到它们需要我们转换一下视角。

而当小伙伴们发现 10% 年化收益并不复杂,通过学习和了解可以实现,新的问题又会浮现——本金太重要了,本金越多收益才越高,如果我有一笔本金就好了。

3、如何更有效地积累自己的财务自由本金,这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努力 + 选择同等重要。

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即使我们足够努力、选对了方向,从零开始积累财富往往也要 5~10 年的时间——“十年时间太久了,我等不了”很多小伙伴这么说。

4、当亚马逊 CEO 问巴菲特为什么他的方法很简单却少有人愿意学呢,巴菲特也如是回答“人们不愿意慢慢变富”。

但实际上积累财富这条路「慢就是快」,我会分享一些我所看到的故事,接受花十年时间去“慢慢变富”,我们却常常会比试图快速致富更快、甚至提前接近自己计划的目标。

但随后又会有人问我:

5、你的这些理论都太理想化了,现实哪能这么一帆风顺,买个房本金就没了,家人不支持自己的计划,养娃就没法财务自由了,发生意外风险怎么办,等等……

希望大家的困惑能在这份干货中得到解答。


正文

常有观点说财务自由要有一大笔钱,有说上千万才能自由的,更有观点说上亿才够自由。但我认为财务自由的门槛并没有这么高。

说起财务自由,人们第一反应常常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但如果我们换个问法,改问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自由,为什么不能旅行想走就走,为什么不能在家睡到自然醒,为什么不能随时陪伴家人?

是因为不能随便买买买吗?其实不是,绝大部分的答案是两个字——上班,上班才有钱维持当前的生活。

财务自由的门槛可以很简单——通过投资等途径获得的“睡后收入”能超过当前的生活开销就够了。当我们不上班也有钱,当我们不用仅仅为了钱去做对人生没有意义的事儿,我们就已经在财务上自由了(睡后收入:躺家里睡觉也能挣到的钱,也叫「被动收入」)

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当你不想干一件事儿时可以不干

——康德

那如何获得睡后收入呢?房产、版权、专利或者创业都可以带来被动收入,但应用最普遍的方式还是投资,这也是我自己的主要方法。

我做过一个计算,如果我们能工资到手存下一半拿去投资,赚取平均 10% 的年化收益,那么大约 7 年后我们的被动收入就能超过家庭开销,大约 12 年后就会超过当初的工资收入。

我自己在多年前就是按照这样的计划开始实践的,根据自己的目标、预期的收益倒推出自己每个月应该存下的钱,从而一步步接近自由(原文:如何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

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怎么通过投资赚到 10% 的年化收益?

我说投资理财并不难,长期赚到 10% 收益可以实现。一位朋友打开手机银行,把里面所有理财按照期限和收益来排了个序「你看,这才最高 6%,哪有你说的这么高」(现在可能连 6% 的也没有了)

这是在寻找投资时很常见的误区,「年化」 10% 的投资并不等于「每年」10% 的投资。

过去这些年实现了年化 10% 的投资有很多,但每年稳赚 10% 的投资几乎不存在。我们先要放下这样“每年赚 XX”的思维方式,接受波动的真实世界。

把目光放长,年化 10% 是个长期平均的结果,可能是一年赚得多、第二年赚得少、第三年甚至还要赔一点,最终平均下来的结果。

不再局限于今年能赚多少,而是十年我的收益能有多少,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投资其实有很多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只是投资增值偶尔赔钱无伤大雅,但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被动收入实现财务自由就必须考虑「投资赔钱的年份应该怎么办?」。

所以在投资之上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被动收入体系,来把波动的收益变成相对稳定的、可以用来支付生活的现金流。

投资是个很大的话题,上面链接的这两篇文章更多是希望向大家说明 10% 的投资收益是可以实现的,但想要真正获得这笔收益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会在「十年之约」这个系列和大家持续分享自己这一路上的思考、感悟和犯过的错误。

……

小伙伴们在认可了投资获取收益这条路以后常常会发出一句感慨,“本金,可太重要了!”,那么

怎么尽快积累财富?

有人说,钱是赚出来的,有人说钱是省出来的。他们说的都对。

盲人摸象时,有人说大象像绳子(鼻子),有人说大象像水缸(大腿),他们说的也都对。

但都不全。

积累财富的完整过程是:

  1. 花得要比挣的少;
  2. 把「闲钱」尽可能多地投资;
  3. 搞钱,提高收入;
  4. 把多搞来的钱也拿去投资;
  5. 重复上面四个步骤,剩下的问题交给时间。

划个重点,这里要补齐短板,只有一两项是不够的。

财务自由与收入高低无关,重要的是我们能存下多少 。针对美国的高净值人群统计发现,积累本金最快的群体是必需开销最少的程序员、工程师和教师 ,却不是收入最高的医生和律师。职业伴随的隐性成本影响了他们的本金积累速度。

但只是有本金还不够,本金不是财富,能生钱的本金才是财富。

去寻求财富,而非金钱或社会地位。

财富是你在睡觉时还在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只是我们转移时间和财富的工具。

—— Naval Ravikant 《不靠运气致富》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地投资,把本金变成财富。但这里有个注意事项,并不是每一笔钱都适合拿来投资,控制风险优先于获得收益,只有「闲钱」才适合多投资

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于关注投资,过于关注所谓的复利,却忽视了工作(工作 ≠ 上班)才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

普通人可以通过合理投资获得大约 10% 的年化收益,巴菲特的投资回报大约是年化 20% 多一点。换言之,你要像巴菲特一样牛逼才能比平均水平多赚一、两倍收益。

但换到工作上,升职加薪虽然不易,但想把收入再提升一倍、甚至是十倍,都要比成为巴菲特容易得多。

过去这些年中国家庭积累下的财富有 73% 来自劳动收入,27% 来自财富收入。即使是那些巨富家族,也有 50% 以上的财富是来自劳动积累。

—— 香帅《2020 中国财富报告》

投资复利不是致富的秘密,复利是你创造收入的工具。

如果你想像快车道的人一样生活,你要反过来思考,用复利创造被动收入支付生活,再通过工作来创造财富。

—— MJ DeMarco《百万富翁快车道》

所以就算零本金起步,同样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因为我们积累下的大部分财富终将来自我们这个人,而非我们的投资。投资只是财富的加速器,但不是财富的源泉。​

但在埋头努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偶尔抬头看看前进的方向,我觉得最好的视角是以这张图为参考 👇

当我们在追求财富时多问自己一句,在财富增加的过程中:

  • 我的自由时间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 我的健康状况是因此改善了,还是更糟了?
  • 我是更爱自己所作之事了,还是它们反而开始变成让我想要逃避的工作?

值得我们投入的事业应该是“我们投入越多,在时间和金钱上同时更自由”。

但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即使我们选对了方向并且足够努力,积累财富往往也要 5~10 年的过程。所以我们经常会感慨:

十年?这条路是不是太久了?

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答一个与“本金太遥远”相反的极端——当我说 10 倍生活开支的财富足够自由,常常会有另一批小伙伴问我:

我明明已经有了这些钱,为什么还是对钱充满焦虑?

我在公众号分享过一位小伙伴带着 1000 万财务自由退休的故事。

很巧的是,分享完这个故事就有另一位小伙找到我,他和故事里的小伙伴很像,同量级的本金,同样有房,也同样有娃,差不多的年纪,甚至连所在公司都是同一家。

但这位小伙却非常焦虑,我很好奇就问他为什么这么焦虑,焦虑从哪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被动收入和未来开支的问题。

我试着问了一下,既然这么担忧教育开支,那么有没有大概了解过应该多少钱?提早开始准备。他是这么回复我的:

主要焦虑在于两娃的开销,但是在 18 岁之前总的开销没算过,因为不知道要怎么个投入法,感觉是个无底洞。

后来我又换了个角度,问问他怎么看投资理财被动收入的:

完全没确定感,感觉完全靠运气,个人运气 + 国运大势。

所以他迟迟不敢松懈,总希望再多赚一点、再多一点底气。

但是这条路很可能根本没有终点。我甚至还遇到过更夸张的,已经攒下 4000 万了,人已经到了 59 岁,渴望退休却依然不敢,最终向大家求助“help me retire”(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她是在作秀)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拥有很多钱,和能像百万富翁一样享受生活,是完全两回事儿。

人们之所以想拥有更多的金钱,部分原因就是头脑懒惰。「要是我有更多的钱就好了」——这是我们逃避自省、思考,或是拖延改变生活的决定时,能找到的最简单的托词。

——Tim Ferriss 《每周工作 4 小时》

财务自由表面上源于财富,实际上却源于我们对财富的掌控能力,而不是财富本身。自由,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财富

我觉得变得有钱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它能让人被迫停止寻找借口,不再把自己的焦虑和痛苦都归因于外界,而选择直面内心的真正问题。当然,人本来不需要太多财富就可以这么做的。 ​

——张潇雨 @VicodinXYZ

提到财务自由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假如谁给我一大笔钱,我就自由了。为此我早年间甚至还去订过彩票(订阅制,每周自动扣款。偶尔中过一些,但始终没能超过自己花出去的钱)。

但现在我明白了,当我还抱着这样的幻想时,就算真有了这笔钱生活依然会充满焦虑,问题依然不会得到解决。

……

财务自由路上曾经有一对让人羡慕的情侣,他们 20 多岁就早早行动,开始理财投资、努力财务自由。

这本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但 2 年半以后,俩人却意外分手了。后来男生写下了这篇帖子:

我们一直在考虑自己未来要如何如何,财务自由以后要如何如何,却很少花时间考虑现在应该怎样。

我们非常努力地工作,执着地赚钱、理财,却很少认真享受当下,解决现在的问题。

I built my savings but never built my life……(我一直在构建自己的财富,却忘了构建自己的生活)👉原文

自由路上我们最大的收获不应该是财富本身,而是驾驭财富的能力和掌控生活的信心。不要忘记「build my life」,构建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

十年?这条路是不是太久了?

大家也许能理解我想说的了。

实现财务自由的本金目标确实可能要十年之久,但如果我们只是盯着本金看,想象着本金到了某个数字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我们反而会错过财务自由路上最重要的东西。

财务自由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发生在每时每刻,生活是个过程,而不是个结果。

Mad Fientist 这个财务自由播客的作者走上财务自由之路是为了勇敢地炒掉自己的老板:

我想财务自由就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太悲催了,我讨厌这个工作,尤其是想到以后可能 30 年都要干这行(不少小伙会有同感吧~

但当我认真考虑过财务自由,当我发现自己能通过工作收入达成财务自由以后我的心态一下就变了,后来甚至有点享受这份工作。

我发现自己讨厌的其实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焦虑自己没有找到一条可靠的上升通道

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已经提前获得了自己原计划十年后获得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十年后再去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可以现在就把工作变成自己满意的样子。

财务自由对生活的帮助只有一小部分是源自我们积累下的财富,大部分却是源自 ta 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世界、寻找上升阶梯的方式。

……

而另一方面,我们在纠结财务自由太久时其实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并不存在的限制——生活中困扰我的问题一定要财务自由以后才能解决。

但真相却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常常不是我们获得了财务自由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离自由更进一步

2019 年我曾经调查过一次「大伙自由以后想干啥」。当时我也写了几个:

  • 让自己有理由像我家猫一样懒,而且像他们一样懒的心安理得;
  • 感受一把肥宅生活,赖在家里打游戏,叫外卖;
  • 继续写东西分享,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很多人都提到的学习、读书、休假这几个方面,我也差不多。

但到了 2020 年,我还是没有自由,但是想做的这些事儿居然大部分都做完了,和之前想得很不一样。

我发现并不需要自由,也可以花更多精力用来写作分享。本以为财务自由才能专心写东西,结果没想到反而是写作副业帮助财务自由更近一步。

我发现并不需要自由,也可以享受几个懒散的周末和假期。本以为努力工作换来财务自由才能放心休息,结果没想到反而是好好休息才更有精力努力工作。

我发现并不需要自由,也可以大批量读书,甚至工作日阅读效率比周末更高。本以为是有时间才能读书,结果没想到反而是书读得越多,闲暇时间更多。

自由的生活并不用拖到财务自由以后,一位朋友的总结挺在理的:

先努力获得心灵自由,如果已经巨有钱了再去开始研究心灵自由基本上已经晚了,所以要在还没钱的时候提前开始。

我给自己定的 500 万财务自由目标,经常有人问我,凭你的赚钱能力为啥不定 1000 万呢?等我定了 1000 万的目标,又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 2000 万?

但却很少有人问,你想攒下这笔钱,究竟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究竟需要多少钱,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与我同行的一位小伙伴努力实现财务自由也是为了辞职。但有一天他因为变故决定提前辞职时,却意外发现自己先一步得到了想要的自由。最后他不需要辞职了,因为借着辞职的勇气与老板重新谈判,他把工作改造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财务自由十年计划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指南针,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但真正带来改变的却不是未来如何,而是我们当下在做什么。

当我们过度关注未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再喜欢现在了。

—— Robert Pirsig《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但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很多小伙伴反驳我的观点:

这都是理想的情况,现实哪能这么一帆风顺,买房、成家、养娃、意外,N 座大山都在等着我们……

是的,我们不能活在梦里,我也不能简单地拍拍你的肩膀说“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行”,我们需要具体的方法。

所以我们一个一个说:

买房

在起步的初期阶段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买房和财务自由计划,在资源嫉妒匮乏的情况下真的可能要二选一。我的方法是反向思考:

  • A、放弃本金,选择买房,就要接受未来工作和收入带来的闹心和焦虑;
  • B、选择本金暂时放弃买房,就要接受没有自己的房子带来中种种不便和不安稳。

不去思考哪个选择更好,而去思考哪个选择最糟心,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缺点的选项。

最能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不是高光时刻有多精彩,而是困难时刻有多糟心。生活也有很强的水桶效应,处在一个极度闹心的生活状态我们是很难有心思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

但过了这个阶段,买房和财务自由并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所以问题就渐渐从「买不买房」变成了「如何买房」,我也给大家分享过我的选择兼顾财务自由的买房思路,供大家参考。

养娃

关于养娃我有很多看法,但必须实话实说,我没养过娃,所以我决定跳过这些纸上谈兵的话。

但我确实看到了不少养娃的家庭顺利、甚至提前实现了财务自由目标,不如去看看他们的方法。

比如一位养娃上瘾的老爹家里有 14 个孩子,做着一份平常的工作,却还是提前 6 年实现了财务自由

比如喜欢环球旅行的 Winnie,财务自由后带着宝宝一起在路上。很多人问她“带着孩子旅行不得把自己逼疯?”

而 Winnie 的回答是:

出发前看着没事儿就要嗷嗷叫的“小饼干”,我也在想家里带娃都快搞不定了,旅行路上不是要累死自己?

但真的出发在路上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沿途总有各种新鲜事物吸引着他,反而不哭不闹比在家好带得多。

后来我们旅行路上遇到的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旅行路上娃比在家还好带。

关于孩子的教育开支,方丈的看法也许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将时间拉长一点儿看,教育投入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教育上的投入主要功能不是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而是解决父母的焦虑。

——方三文《世风日上》

孩子是父母情绪的一面镜子,想要解决养娃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在孩子和环境上找原因,而是先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如何在自由路上获得家人的支持?

在试图获得家人支持之前我们也许先清楚一个相反的问题——什么时候「不」适合请家人支持自己。

当我们刚刚有了一个新想法(比如看了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普通人也能财务自由 😏),这个时候其实最不应该请家人支持自己,甚至应该反过来秘而不宣。

要知道,一件没有家人支持就完全办不成的事儿,常常就算有家人的支持结果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善。

先确定自己的想法真实可行,并获得一些生活上货真价实的改变,完成了从 0 到 1 这一步,才是求助家人的最佳时刻。

然后才是考虑如果获得家人支持的问题。常常不是家人不愿支持我们,而是我们问得太早。

如果遇到意外怎么办?

我经常会被问到“财务自由以后遇到意外、疾病怎么办,能行吗?”

我会说“是的,会比较困难”,但接着反问“可如果没有财务自由遇到这些意外就会更容易吗?”

财务自由计划不是完美的,财务自由也不能消除意外,但通过财务自由我们却可以建立一套更加强大的安全体系,让我们面对意外更加从容。

一个选项是不是完美的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选项能否让我们的生活往前更进一步。

……

当然,财务自由路上的“敌人”远不止房子、养娃、家人、意外这些,还可以有很多很多。我们总会遇到这类问题——

「中途遇到买房、买车(此处可以替换成任何事情)等重大开销是不是就很难完成当初设定财务目标了?」

但后退一步,我想先问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问“我要买房、买车还能不能财务自由”,而不是问“我要财务自由,现在还应不应该买房、买车”,或者是“怎么在兼顾财务自由的情况下买房、买车”呢?

毕竟先自由以后,收入变高,应付开销会变得容易。但先开销、先负债,再想自由却可能更难。

常常我们问问题的方式就透露出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内心的优先级排序。

世界是水,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容器。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世界,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水,而是容器的形状。

有句告诫说得挺对的:

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真心想要的任何一个目标,但不可能是每一个目标。

—— Ray Dalio《原则》

短期来看,我们的生活受制于环境和外因,但长期来看却取决于我们对不同目标的优先级排序。我们将最先获得自己内心最想要的那个东西。

财务自由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原则是不会变的——重新思考我们生活的优先级,改变我们提问的方式。

如果我们总是纠结于「我还能不能自由?」,我们看到的将是财务自由路上重重的阻碍。

但换个角度思考「我要财务自由,应该怎么办?」,我们先看到的将是通向自由之路的各种方法,方法总会比困难更多。

财务自由如何跑赢通胀?

昨天提到「300 万退休」这个新闻,有小伙伴留言说,因为已经关注财务自由很多年,甚至都能直接猜到新闻下会出现哪些争论了(从开始写第一篇,到今天已经快 6 年了。撒花 🎉,但没完结~

但时间积累也带来一个问题——那些我们觉得已经“深入骨髓”、无需再谈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人,依然在为此焦虑。

比如,通胀。

希望今天这篇能把财务自由和通胀最底层的规律聊清楚。

在财务自由计划中,我丝毫不担心通胀。短期也许会有物价上涨、资产缩水,比如困难的 2022 年。但长期看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一定跑得赢通胀👈 只要是「平均水平」就够,不需要是股神、大佬这样的个例,「一定」)

我的信心来自一个经济规律。观察过去几十、几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个规律一再重演:

物价通胀 < GDP 增长 ≈ 工资增长 < 投资收益

我们一个个展开来说。

物价通胀 < GDP 增长 ≈ 工资增长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虽然我们经常抱怨物价上涨,但不可否认,大家的生活还是在越来越好

虽然过去几十年,肉价可能涨了十几倍。

但我们却从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一次饺子,到现在各种大菜吃到担心三高。

虽然过去几十年,房价涨了十几倍。

但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却在增长。上周听到知行小酒馆访谈杨天楠,谈到一个很震撼的数据 👇 曾经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 2 平(那时候房价才几千)。现在呢?

而且,这还没算电子产品、服装、汽车这些不但没涨,还在大幅降价的消费。

20 年前,私家车是老板们的特权、绝对的少数派。现在,像我这种不买车的才是另类。

物价确实涨了,但我们能买得起的东西也更多了,而非更少了。

长期来看,只要社会向前发展,我们的收入一定能跑赢通胀。只是要小心,我们的收入不一定能跑赢膨胀的欲望。

PS:别着急反驳我,你想问的后面可能有答案。我们先看完第二个部分。

GDP 增速 ≈ 工资增速 < 投资收益

《股市长线法宝》的作者西格尔教授,复盘了过去 200 年的历史,发现资本市场的长期年化收益(用美股指数来衡量)长期会领先 GDP 3 个百分点 👇

即便是“不赚钱”的 A 股,公募基金这些年经历整轮牛熊赚到的实际收益(用偏股基金指数衡量),也是高于 GDP 增速的。

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公司老板(资本的拥有者),赚得总会比员工(工资收入)多一些

可能有人会因此觉得「资本是邪恶的」,资本收益居然长期比 GDP 增速高。这是不公平,不可持续。

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资本收益跑不赢 GDP,开公司赚得还没有打工多,还会有人投资、还会有人创业吗?如果没人当老板了,打工机会就也消失了,这才是真正的双输。资本收益跑不赢 GDP,才是不可持续。

所以长期来看,只要社会经济还在向前发展,资本收益略大于 GDP 增速和工资收入,会持续存在。

……

工资收入和资本收益并没有孰高孰低,工资只是积累资本的一种方式。

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一起分享资本收益?」。门槛最低的途径,就是参与股票市场,比如持有指数基金。

不管是欧美还是国内,都在持续鼓励大家增加股票市场配置,比如美国的 401K 计划、我们的个人养老金,都是在试图探索一条能让大家通过股票市场一起分享资本收益的路子。

我们真不需要投资水平多么高明、多么厉害,只是平均水平的资本收益,就够了(所以,也别老质疑个人养老金的意义啦 😉

回头看,只要社会在向前发展,这个规律就会持续存在。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老板赚得还是会比员工多。

但是,大家肯定早就想问了:

可是未来,真的总会更好吗?

这个规律短期来看确实常有例外。

推荐大家看达利欧的《债务危机》,回顾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的历史。或者回想刚刚过去的 2022 年,不少家庭经历了物价上涨、资产反而下降(包括我 😟

在困境中,我们确实会面对收入赶不上物价的局面。

但是,只要最终能走出困境(历史上每一次,我们都走出来了),吸取教训,这个公式一定会回归,而且会补上困境中亏空的部分

每次意外就像生物进化的基因突变一样:

  • 那些消极的,我们会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以后少犯、不犯,所以危机的打击往往是一次性的。
  • 那些积极的、惊喜的意外,我们会保留下来,发展壮大,成为未来的财富。积极的意外会发挥复利效应。

所以很朴素的结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地球上,没有那种大到瞬间消灭大部分智慧结晶的灾难,我们的社会长期来看总会越来越好。

而且哪怕我们不能预测未来,相信社会总会越来越好也是在赌(赌人类不会灭亡、地球不会毁灭),但这个赌局却是不公平的。

押注社会会越来越好,大概率会赌对,而且能够分享到社会变好的成果。即便小概率赌输了,我们也并不会因此「多」损失什么。

但反过来,押注世界要完蛋,即便对了,你能得到什么呢?

所以才有「悲观者永远正确,但乐观者才能赚到钱」。

财务自由 vs 通胀

我们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只是基于常识去想:

1、人会遇到问题,也会解决问题。因为人在学习,“坏”意外往往是一次性破坏,但“好”意外却有复利效应。社会长期会越来越好。

2、只要社会长期越来越好,生产力在进步,我们拥有的物质就会更多,而不是更少。

3、想让生产力进步,需要愿意创造、愿意承担风险、愿意当老板的人,老板最后赚得,也会比员工更多。

放在一起,就是「物价通胀 < GDP 增长 ≈ 工资增长 < 资本投资收益」

应对通胀、放下焦虑的关键点也在这。

一方面我们应该抓住「物价通胀 < GDP 增长 ≈ 工资增长」。就像巴菲特说的,最抗通胀的资产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持续学习,有价值的手艺,也会随着通胀一起涨价。

另一方面,也值得关注「GDP 增长 ≈ 工资增长 < 资本投资收益」。所以我一直坚持,不管大家有没有财务自由计划,都值得关注理财投资,股票市场是普通人分享资本收益门槛最低的方式。

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财务自由都一定行得通。

无非就是,如何尽力让自己站在这个不等式的最右端。

“大变局” | 财务自由实证 #47

讲个好玩的事儿。

在雪球上有位我关注多年也很认可的基金经理,讨论 GDP 和股市收益,提到一个数据:

  • 1960~1990 年,美国人均 GDP 涨了大约 7 倍,道琼斯涨了 2.4 倍。股市跑输 GDP
  • 1990~2020 年,美国人均 GDP 涨了大约 1.6 倍,道琼斯涨了 11 倍。股市跑赢 GDP

他问,为什么前 30 年股市低迷、后 30 年又很风光。

然后下面留言各种解释,比如 1960~1990 赶上了美国史无前例的通胀,苏联解体了,还有说 GDP 涨不动了就利好股市、A 股要慢牛啦,等等等……

但我想着,是不是应该先求证一下基金经理提问里的数据是否准确,比如股市涨幅有没有涵盖股息?然后我用标普 500 全收益(相当于股息再投资)重新算了一遍,结果是:

  • 1960~1990 年,标普500 全收益增长 18 倍;
  • 1990~2020 年,标普 500 全收益增长 20 倍。

事实是根本没什么区别。1960~1990 和 1990~2020,世界变化这么大,标普 500 全收益的收益却没怎么变,一个 18 倍,一个 20 倍,都是年化收益大约 10%。

我说看来是问题错了,提问里的数据没有考虑股息。前 30 年更流行发股息、后 30 年更流行股票回购,但股市的收益情况没什么不同,即使我们赶上了大通胀、苏联解体、互联网红利这么多事儿……

然后再回头看下面 130 多条留言解释为什么前期美股不行、后期美股厉害,就变得特别讽刺。一激动,我 diss 了下面所有人,你们先射箭、再画靶。

……

可是,后来让我特别气的是,我这么精彩的发言居然连热门评论都没混上。讲苏联没了得 80 赞,分析世界局势得 32 赞,我才得了 7 个,人家的零头 🥲

好在让我欣慰的是,我是 130 条留言中,当时唯一一个得到作者回复 + 转发的 ✌ 值了~

昨天有小伙伴留言问「悲观者永远正确,而乐观者才能赚到钱」,但既然乐观的人赚到钱了,他为什么会不正确呢?悲观的人正确了,为什么又没赚钱?

也许可以补上一个角度——“赚钱”是个客观标准,而“正确”只是他人对你的评价

就如留言点赞一样,高赞讨论国际局势的留言,是大家公认的正确答案。但这样先射箭、再画靶,很难赚钱。

而我虽然拿到更准确的数据,也用这样的理念赚到了收益。但我这样告诉大家「没啥大事儿,持有就行」,就是没有分析局势、忧国忧民看起来有说服力。

财务自由实证也是,这是个赚了钱但大部分时间都谈不上正确的计划。18、19、21、22、23 年,都有人告诉我,像我这样长期持有是不行的、未来不看好。

只有 17 和 20 年算是个例外,17 年是因为我可能没啥关注,20 年是因为当时更多人在惊讶「为什么净值一下涨了这么多」

……

所以巴菲特才会说,去关注内在记分牌,而不是外在的评价(只是我还是会为留言没人点赞而郁闷,有时候被人怼了也会跳起来回击,得到了认可的人的认可也会手舞足蹈 )

也许我们做不到这么完美,但只要在大多数人不愿意思考的时候,能沉下心去关注更长期、更客观的历史,也足够我们赚钱了。

昨天的文章我又被各路网友批判 😂 说我坚持投资、看好未来是「只会看过去,惯性思维,不懂啥叫大扭转、大变局」。

那到底啥叫大变局?回到过去,美国 70 年代通胀突破 10%、苏联解体、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毛衣战,这些也被当时的人叫做「大变局」。但我们再看这前后两个 30 年的对比,区别真有那么大吗?

诚然,世界和平稳定、互联网红利,这些都是我们的运气,也未必可以复制。但这时候我们也可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几百、上千年的社会发展 vs 不过 20 年的互联网红利、30 多年的和平稳定,到底哪个是蛋、哪个是鸡?


实证账户更新

👆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注意到了,这个月我们少见的负现金流。除了付首付那个月,这是第一次。原本这期想聊这个话题的,但我实在太郁闷了,前面这些不写完怕会被憋死。这个就留到下次聊啦。

……

被动收入观察——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静静等待回归 👇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啦。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一份“小简历”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虚高 | 财务自由实证 #46

假期盘点投资账户,意外发现了个问题——有些基金 App 统计的收益数据是虚高的

当初为了跟踪兴全进取派投顾的实际收益情况,我在且慢里单独建了个子账户,买了 1000 块,然后不再做任何转入转出操作,只跟着调仓,方便看收益曲线。

当时的转账
当时的转账

现在过去快一年了,这个账户从 1000 元增长到了 1009.24 元 👇 真实收益当然就是 9.24 元

但我发现且慢统计出的「累积收益」却是 13.66 元,比真实收益高了不少 👇

根据经验,我猜问题应该出在手续费和投顾费上,要么是手续费也算进收益了,要么是把投顾费算进收益了,也有可能是两个都有。

然后我把过去每次扣除的投顾费手动加了一遍 👇

最后确认偏差出在投顾费上,且慢统计出的 13.66 元,刚好是我的真实收益 9.24 元,加上过去总共 4.42 元的投顾费。所以显得累积收益虚高。

后来我跟小伙伴们聊完发现这还不是个例,我又顺着翻了支付宝的另一个观察仓 👇

如果不是专门设置了一个观察收益的账户,平时投资资金进进出出,就根本没法发现这个问题了。

现在回头想想,统计收益虚高的问题,我在不少投资平台都遇到过,比如:

  • 以前有的股票 App,显示的投资收益不扣除佣金;
  • 如今在各个平台看到的投顾收益曲线展示,如果专门去问一下客服会被告知,大多都是扣除投顾管理费以前的曲线,用户其实赚不到这么多;

突然觉得有点无奈,一说起投资,网络上这个谈趋势、那个说机会,关注的都是天下大事儿。

可到头来,我们可能连自己真实赚了多少、赔了多少这样的数字,都是错的 😂 而如果连以为的收益数据都是错的,还怎么计算被动收入、规划财务自由呢?

从前我一直是坚持手动记录投资,先是 Excel 表格、后来是且慢小账本、现在是有行记账。但偶尔还会有这样的念头,要不要用基金 App 自动生成的收益数据来取代每次手动记录,再少花点时间。

但现在事实证明,还是自己画的曲线最让人放心,至少每一笔计算过程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恩,赶紧又去有行记账更新了一笔,舒服多了 😊

更加感恩有知有行小伙伴们开发了这么实用的功能 🙏

这里我也再给他们带带货,大家可以去翻翻我当时写的分享 👉记录投资收益的工具

实证账户更新

内心 OS:哈,还得是我手动记录了快 4 年的实证曲线最放心可靠~

最近一个月市场连续反弹,眼看着快要脱离低估区间了。假如算上之前买房首付减去的 70 万,又一次接近 500 万的关口了

等市场估值彻底回归正常区间那天,再写一篇纪念一下~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静静等待回归 👇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

……

未来投资上的计划,下一期十年之约我会展开聊

也要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最后,这些年的经历汇总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德国邻居想润去中国

一天我和也太在外面遛狗,眼瞅着快到家了,隔壁楼突然一个邻居飞奔出来,拉着我们就问「你们是不是从中国来的?我隔着窗户看到你们就赶紧出来打招呼了……」

完全不属于德国人的热情,以至于我俩都犯嘀咕,在德国能对你这么热情的陌生人,不会是骗子吧?

不过后来见面多了,确定没啥企图,才聊得慢慢多了起来。

邻居说,之所以他看见中国人就想去打招呼,是因为一直想润去中国,他觉得德国的生活越来越差劲了。

最近这些年欧洲经济大形势一直不好,再加上又是打仗、又是难民,后来又大通胀,整体生活幸福感下降还挺明显的。以至于我和也太这种特别不爱折腾的,聊起“以后可能去哪”的话题都变多了。

后来碰到邻居的时候,他说他要走了,准备去巴基斯坦。

从那以后就没再碰过面了,可能他人已经走了。本来还想问问他为啥要去巴基斯坦来着……

……

不过后来我在德国商报读到一篇报道,也许能提供一个视角——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德国人退休后决定到海外去生活 👇

大意:逃离通胀,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士润去海外,享受更高的购买力和生活品质
大意:逃离通胀,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士润去海外,享受更高的购买力和生活品质

如果不管在哪收入都差不多,主动选择更低的生活成本,放大购买力,不就妥妥躺赚嘛。

于是我果断用「每月免费看 3 篇」的额度,解锁了这篇报导的全文,收集了不少信息。

德国人退休爱去的国家,我从里面找了 3 个比较感兴趣的。

1、菲律宾

理由简单粗暴,生活成本居然可以比德国低 75%

更直观的对比:以我们在德国每月 1.8 万的开销预算,加上菲律宾 4 倍的购买力,大致可以相当北上广一个月开销 8 万的物质水平了(德国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国内一线大体相当,不算教育、医疗这些的话)

泳池别墅、按摩、凡事不用自己动手、顿顿出去吃,想想就很枯燥无趣 🐶

2、泰国

生活成本大约比德国低 40%,不如菲律宾那么便宜,但更平衡一些。

比如相比菲律宾,泰国的医疗水平在欧美口碑都挺好的,经常看到讨论,美国人没有医保看不起病,就飞去泰国治病,医药费要便宜不少。

菲律宾适合年轻力壮的时候,泰国则更有保障一些。

3、葡萄牙

生活成本比德国低 18%。同是欧盟国,旅居门槛就要低得多了,所以物价优势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但比较吸引人的是,葡萄牙是福布斯排行的欧洲第三安全国家,从空气、水质、医疗、犯罪率几个指标来衡量的(商报没说第一和第二是谁,反正我猜肯定不便宜)

很适合已经比较有钱,又有点在乎生活标准的。

以上是报道里我自己最感兴趣的旅居目的地。看看有没有大伙感兴趣的?

换个角度想旅行

看完这些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通常意义上,我们都觉得旅行是一笔开销,要花钱的。很多小伙伴都会专门给旅行做预算。

但看完菲律宾和泰国的物价,这事儿也可以反过来啊,退休以后有没有可能越玩反而越有钱

假想一个例子。

比如我和也太在德国一个月开销是 2500 欧。

如果去菲律宾玩 3 个月,奢侈点,生活水平就按照平时的 2 倍来。因为菲律宾的生活成本只有德国的 1/4,所以一个月只要花 1250 欧。旅行机票算是个大头,但如果能一次呆几个月,平摊下来也就不多的。

最后,我们在家宅着一个月要花 2500 欧。但去菲律宾旅行,两倍的生活水准+机票,每个月可能才不到 2000。合着外头玩了 3 个月,回家以后储蓄还比平时更多了?

只要生活里别有太多固定开支,别有太多人走了还得定期交的钱(比如房贷),退休以后说走就走没准真能反过来降低开销。

然后我再突然想到,其实早就有人这么干了。《不上班也有钱》的作者 Winnie 财务自由后环球旅行,就是先去那些生活成本远低于被动收入的地区旅行,然后越玩人越富。玩着玩着,去生活成本更高的地区的钱就出来了……

现在想起来,真的太明智了。

而且更好玩的是,如果路上别人问你为啥出来旅行,你说「唉,这几个月有点揭不开锅了,出来玩一圈省点钱回回血」😜

哪怕是“旅行要花钱”这种俗到不能再俗的问题,换个视角、打破常规,也会突然变得有趣起来。

突然觉得我的年度计划里应该加一条了——出去玩几次,省点钱回来~

2022 年最大的收获 | 财务自由实证 #45

又一年过去了,不少小伙伴都在聊一个“命题作文”——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个 2022 年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这是我看医生、做检查最频繁的一年。常年不感冒,突然一下就病了几个月没痊愈,吓到我了。更意识到 30 岁以后依然健康,已经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开始为运动腾出更多时间。不知道是运气还是运动有效,全球新冠“全民免疫”,我还幸存着……

这是有印象以来通胀最高的一年。对德国来说更是五十年不遇,同时还要焦虑战乱导致的能源涨价和断供的问题。

这是从投资以来账户缩水最多的一年。账户本金比上一次面对熊市多了一倍多,亏损金额也被放大了一倍多。再加上还要买房出首付,实证账户一下从近 500 到了 300 多。

这些印象都挺深的,但目前为止给我收获最大的还是小红书的一篇帖子——德国房价跌了:

  • 手持现金,能全款买房的人,能以便宜得多的价格拿下目标;
  • 而需要依靠银行贷款买房的人,因此银行利率从 1% 直接飙到 4%,买房的代价反而更难承受。

这促使我再一次思考「现金」的意义。

危机到来时,人人都想拥有现金。而我发现,现金在平时其实代表着一种「余闲」。

道理挺简单的,当一个人的能力、收入,大于他对物质的欲望,剩下的就是财富;而当 ta 拥有的财富大于当下需要的,剩下的就会变成现金。

能在危机里拥有现金的人,一定是在平时生活中懂得保留余闲的人。

反着想:为什么没有余闲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没有余闲是因为收入不够高、财富不够多。但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拥有的还不够,而是欲望总在跟着能力一起变大:

  • 换了一家公司,收入翻倍。但换个环境,也开始接触到开销「更大」的同事和领导,攒钱依然很难;
  • 当我们的投资历经亏损终于开始创造收益,我们随后想到的总是,哎呀,当初「多」买点好了……;
  • 我们对投资了解越多,就越能看到比我们收益更高的投资策略,忍不住想要投入让收益「再高」一点;
  • ……

但最后的结果呢?让人意外的是:

  • 能积累下财富的,是不需要花那么多钱的人;
  • 能把收益放进口袋的,是懂的落袋为安的人;
  • 能把一笔投资长期持有的,是不会追涨杀跌的人;
  • ……

余闲属于那些懂得管理欲望的人。而就像前面全款 vs 贷款买房的对比,长期来看资源反而更愿意流向不那么稀缺的人。

我开始试着从余闲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活中的选择。

……

前段时间有小伙伴问我,「张坤的基金也很好啊,但为啥你没买张坤的基金呢?」

大多数投资者回答这类问题,会先去了解不同的基金经理,然后分析他们的投资理念,比较区别,最后得出结论。

但从余闲这个视角,我得到了另外一个答案:

其实现在市场里已经有近 1 万只基金了,比股票的数量还要多。

如果我们今天开始纠结,为什么不买张坤,那明天肯定还会纠结为什么不买丘栋荣,为什么不买姜诚,为什么不买…… 这个问题的尽头在哪里呢?

相比于这样不断追求更多、永不满足,我发现更重要的应该是考虑——我们投资是为了什么?为了赚钱,但赚钱是为了什么呢?

对我来说,我想要财务自由,通过投资获得年化 10% 的收益作为被动收入,这是计划的基础。

而我先是有了兴全,后是有了长赢,现在又有了长钱,这够不够我实现年化 10% 的收益目标呢?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那现在,是继续纠结要不要买更多基金经理、追求更多重要,还是留下时间,转而关注那些财务自由以后想做的事儿呢?

我觉得是后者。所以我停下无休止地对比不同投资,停下无休止地问,为什么不买别的“看起来收益更高”的投资。回到自己的目标上,实现目标就好,然后转而关注更重要的事儿

余闲,来自资源(时间、金钱)减去欲望,人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实现目标以后更要懂得停下。

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掉进一个怪圈——我们追求财富,本是因为财富能带来自由,进而获得时间和更多选择。但是,很多已经拥有可观财富的人,却还在通过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选择,来追求更多的财富。

……

很多人觉得停下就代表生活慢慢停滞,不再思考进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就像危机里拥有现金的人。

就像我们上周聊的,追求过高的收益,到头来可能啥也得不到;只追求每年比平均水平好一点点,长期下来却可能好一大截。

就像后来有小伙伴留言说,就像考试,如果每一科都能排前 50%,最后总排名往往比前 50% 好不少,因为很多人偏科。

如果生活是一场考试,理想情况当然是每科都能得满分。

但现实是,生活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满分标准,永远有“更多”和“更好”。

现实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全局最优解大于局部最优解。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给局部问题,比如财富、投资、工作、健康等等,设置一个可以停下来重新思考的标准,来获得余闲。

学会知足和克制,学会拥有余闲,也可以是为了更长久地赢。


实证账户更新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静静等待回归 👇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

……

未来投资上的计划,上一期十年之约刚刚聊完,这里就不重复啦。

也要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最后,这些年的经历汇总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四年,2 次钻石坑的不同感受 | 财务自由实证 #44

2022 年算是我认真经历的第 2 次钻石坑,上一次是 2018 年。

一个意外的感受——在熊市里开始投资,和牛市里开始投资再跌到熊市里,虽然都要面对熊市,都要经历账户亏损,感受却不太一样

最近一位小伙伴聊起,说看了我的财务自由实证,发现我的投资在 2018 年钻石坑买得比较低,2019 年以后对攒钱计划起到不小助力。ta 觉得也可以通过投资给自己的积蓄再加个码,于是在去年开始投资

当时我的实证还没经历后面这段曲线 👇

今年,市场自 2018 年以后又一次到了钻石坑,大家的情绪又一次很悲观,市场估值又一次很低(算上港股的话,低估程度还要更大)

小伙伴想要的可以「买得比较低」的位置真来了。但 ta 表示感觉很不好,想着投资给攒钱助力,结果今年反倒是拖后腿,甚至不想投资了……

……

心理学有个观点,所有痛苦都来自「预期差」,也可以解释这种感受的区别。

熊市里开始投资,知道市场一直在跌,大家也不会想着买入以后立刻就有收益,预期很低。面对浮亏早有准备,反而简单很多。

牛市里开始投资,即便知道「市场以后会跌」,但看着过往气势如虹的行情,看别人的账户赚到的收益,预期还是会无意中提高。再面对亏损,就会更难熬。

从 10 月底到现在,港股连续反弹,中概互联更是从底部连续上涨了近 80% 👇

看到不少小伙伴开心地说「你看吧,就说当时是机会,应该坚持买入」。

我虽然一直也持有中概和港股高股息 ETF,却不太能高兴起来。因为我在想,像港股这样先跌了 50%,哪怕再涨 80%,不还是亏着 10% 嘛。没啥好高兴的呀 😂

预期变高了,总在想「以前高点如何如何」,感受幸福的阈值也变高了。

……

2018 年,在熊市里开始投资,学到的更多是如何看未来。对暂时的亏损早已做好准备,只要去了解关注「未来经济真的不行了吗?」,克服对未来的悲观恐惧就好。

今年,刚刚经历过牛市,学到的更多是如何看过去。如何处理账户回撤带来的失望落差,如何修正被牛市提高的预期,以及如何在这样的情绪中坚持自己的策略。

虽然没法再回到过去了,但还是可以以此思考当下和将来的选择。

当下:

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下跌,没有那么多预期假设,知道投资买进可能会先亏几年,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值不值得选择?

如果值得,那就学会与这种感受共处。人的感受常常并不准确,并不能指导投资,还是要回到投资体系上。

未来:

如果能回到过去,应该怎么修正自己的投资思路,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怎么找到一个更好的上涨、下跌都舒服的方案?(👉这是我的思考

我们回不到过去,却可以为下一次做好准备。

实证账户更新

账户数字再次证明,先大跌再大涨,约等于没动 😜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静静等待回归 👇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

……

我目前依然保持低估时期的定投思路 👇 珍惜现在市场还算低估的时期,低估时期我们的工资更值钱

也要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最后,这些年的经历汇总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复盘搬家对计划的影响 | 财务自由实证 #43

搬进新家以后重新梳理开销预算,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

从以前上学开始试着做预算,到后来毕业这些年,再到最近搬去二线生活,5、6 年过去了:

注:除了像买房首付、搬家这样的大笔一次性开支,其他所有开支,包括旅行、保险、回国、上学之类的项目都考虑在预算里面了
注:除了像买房首付、搬家这样的大笔一次性开支,其他所有开支,包括旅行、保险、回国、上学之类的项目都考虑在预算里面了

如果算上到这些年的通胀,并考虑到新增预算主要在个人消费上,生活开销基本没太大变化。

但再想想从开始只有十几平的小房子,到 50 平、有阳台但状况中规中矩的房子,再到现在面积又大了一圈的新房…… 好像有点忆苦思甜内味了 😂

虽不能说完全没有额外花钱,毕竟首付也出了一笔,但也能感受到这样一个观念变化——改善生活并不总要靠花更多的钱,也可以通过改变地点来实现。

如果可以不受工作地点限制,哪怕还是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也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多可能性了。一边希望继续改善生活,一边又希望同时存下更多本金投资,也没那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新关注的伙伴们常会问我把工作变成远程的经历,或者如何找到一份远程的工作。我整理了几篇比较有参考性的分享,还有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三本书,推荐给大伙。

地点自由、不想加班,小伙伴找了份海外的远程工作,一篇万字经验分享,里面也有一些资源渠道。后续因为有些小伙伴觉得只适合程序员,我又补充了一篇,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赚一线收入,去二线生活。也太的经历,在一家反对远程办公的公司,慢慢把工作变成了现在的长期远程合同(并一起推荐了《每周工作 4 小时》这本书)

《不上班,也有钱》,我在这本书中第一次知道了「数字游民」这个概念,比如有的人在线上工作,肉身却在环球旅行。其实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数字游民可能比财务自由更贴切,算是对我启发很大的一本书。

《软技能》,如何慢慢找到自己的副业,还有作者的工作方法,有些我现在还在用。

复盘搬家对财务自由计划的影响

付清首付和买房手续的相关开销,也算是遭遇了一把断崖式下跌 👇 (我不会把自住房视作资产,只是当做一笔改善生活的消费,所以要从资产中扣除)

所有相关开销 👇 单位是欧元 €

德国这边买房的相关税费还是挺肉疼的,尤其是 7.5% 的中介费和 5% 房产购置税 🥲 看国内小伙伴们在争论 1~2% 的中介费到底合不合理,我则在为中介比较正规,只要承担 3.75% 的中介费而暗自开心……

至于装修的开销思路我这篇有专门写过,焦虑装修开支的小伙伴们也许可以参考。

其实得知我们买房以后,家人也支援了一部分。不过想来想去,这部分就没算到财务自由实证的数字里面去。还是希望能在没有太多外力的情况下,最后达成 500 万这个数字。

……

其实这个结果和我 2021 年初决定买房时的计划有点偏差。

当时资产数字大约在 450 万,距离交房还有近两年,我的想法是:

  1. 两年时间我们的新增储蓄差不多可以覆盖相关开支的一大半了;
  2. 然后这 450 万不动,完全作为投资;

觉得 2 年后还是很有希望,一边 500 万数字达标,一边还多了个自己的新家……

看来还是有点想简单了,主要的偏差在于回头看 2021 年的资产状况还是有水分的。虽然当时市场整体估值不高,还有比较低估的中小盘、红利等机会,但和我自己投资更相关的沪深 300 已经是明显高位。

这一点判断不足,也是下一个机会值得重新考虑的地方。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就是,虽然现在的资产数字降低了不少,但却是另一个极端。如果说 2021 年的资产数字是有水分,现在的资产数字甚至可以说过分实诚了。我觉得现在已经算很便宜了,风险也不大,未来的收益预期可以更乐观一些。

目前的行动很简单——关注当下的生活,慢慢把新家拾到好。毕竟「慢下来、去生活」才是财务自由背后更想要的东西。剩下的,少看行情,少担心未来,默默等风来~


最后是例行数字更新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

实证账户更新

注:记账工具为有知有行,每次都有小伙伴问。

……

为了跟踪财务自由状态的可持续情况从第 30 期开始我琢磨出了一个新的工具——同时跟踪「累积家庭开支」和「累积被动收入(投资收益)」曲线。关注两条线的趋势变化,如果投资收益曲线长期趋势在家庭开支上方,就说明这个状态是可持续的。

收益曲线还在下方苦苦挣扎 👇

……

当前在我投资武器库中的位置和新增的投资 👇 珍惜现在市场还算低估的时期,低估时期我们的工资更值钱

最后要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