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as Is Poised to Create a $1 Billion Private School Voucher Program
© Christopher Le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Christopher Le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本田品牌的第二款纯电车型——广汽本田 P7 今天上市的最终的售价定在了—— 19.99 万元 / 21.89 万元 / 24.99 万元。
本田之前发布的纯电车型一共有 3 款,东风本田的 S7 和 GT Concept 以及广汽本田的 P7。
三款车里面最早发布上市的是东风本田 S7,这款单电机版售价 25.99 万元的车,在定价和配置上都有点脱离群众太远,目前基本上属于「查无此人」的状态,董车会在之前的文章《新车卖 10.98 万元的丰田想通了,但新车卖 25.99 万的本田还没有》里面讲过这件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再去瞅一眼。
和东风本田 S7 同出一门的广汽本田 P7,自然也关注到了这个情况,但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能做的实在有限。
咱们还是先来看看产品本身。
这款车是基于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 W 架构打造的,定位中型 SUV,长宽高分别为4750 / 1930 / 1625mm,轴距为 2930mm,和比亚迪宋 Plus 差不多。
广汽本田 P7 的外观放在目前一众以圆润为主的新能源车之中,还是蛮特别的,P7 的设计继承了本田一贯的简约而大气的风格的同时,又带了点运动感。
其前脸部分采用了封闭式格栅设计,线条锐利的贯穿式 LED 日行灯,连接两侧细长的大灯组,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张力。车头部分的 H 型标志则是完全重新设计的,搭配下方大尺寸黑色饰板,拉宽了整车的视觉宽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前脸的力量感。
车身侧面则采用了多条折线勾勒出层次感,腰线从前轮眉处一直延伸至尾灯区域,增强了动感。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与黑色车顶、黑色轮眉、侧裙等元素形成撞色效果,提升了整车的精致度。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中间部分的车标部分不发光)与前脸灯带呼应,提升了整体视觉统一性。整体的尾部线条较为硬朗,营造出坚实厚重的车尾视觉效果。顶部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融为一体,兼具运动感与实用性。后保险杠区域运用了大面积黑色饰板装饰,使尾部看上去更有层次感。
广汽本田 P7 的座舱设计和东风本田 S7 几乎一致,配备了 9.9 寸液晶仪表、12.8 英寸中控屏以及10.25 英寸副屏,此外还有流媒体内后视镜(200万像素,9.01寸)以及流媒体外后视镜配置。
听起来似乎还不错的,但是这个黑边和设计布局,总让我想到三年乃至四年前的国产新能源造型。
车机上的语音助手倒是做了本地化适配,采用科大讯飞方案,支持普通话、四川话和粤语,支持普通话和另外两种语言的自动切换,同时还支持免唤醒词、连续对话、四音区识别等功能,
流媒体外后视镜是由日本松下提供的,具备常规视角、超广角以及倒车模式,白天画面延时40.4毫秒,夜晚画面延时 58.6 毫秒,延时低于法规要求的 200 毫秒。
在座舱的氛围感营造上,东分本田 P7 除了配备 LED 氛围灯灯带(官方称为「环绕式多色氛围灯」)外,还配备了氛围灯饰板(官方称为「智慧发光面板)」,利用这些灯带和饰板,官方设计了27种AI智慧灯语,为座舱营造不同的氛围感。同时氛围灯还可以伴随音乐律动,相当酷炫。
其他舒适性配置主要就是,一个 1.85 平方米的五档可调超大玻璃天幕,可以隔绝 99.9% 的紫外线和95%的红外线,以及一套 16 扬声器的 BOSE 环绕式立体音响系统,其中,每个前排座椅均带有两个头枕扬声器,能让主驾或副驾具备自己专属的声场。
智驾则是一个大槽点,这次广汽本田的智驾系统只支持高速上的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主变道以及自动上下匝道等功能,比较基础。泊车也仅支持多场景视觉融合泊车、5米内记忆泊车、遥控泊车、指尖泊车等功能。
这些功能需要你额外花 999 元来选配。
广汽本田 P7 有后驱单电机版和四驱双电机版。四驱版本车型前电机最大功率为 150kW,峰值扭矩为 350N·m,后电机最大功率为 200kW,峰值扭矩为 420N·m。两款电机都来自联合电子,最高转速可达 16000rpm。
电池系统方面,新车搭载三元锂离子电池包,电芯来自宁德时代,容量达到 90kWh,根据厂家目前公布的资料,P7 车型的综合续航为 650km。
这次广汽本田 P7 对于本田自己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款「突破舒适区」的产品,通过更贴合国内环境的产品定义和大胆使用国内供应链来看,本田也在努力尝试做出些改变,但对于市场来说,即使在已经调低了价格的情况下,还是属于竞争力最低的那一档。
在目前这个价位段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上,智驾能力和「冰箱沙发大彩电」的缺失,是个几乎无法弥补的硬伤。
就在广汽本田 P7 公布价格后不久,东风本田也宣布了 S7 的新一口价——同样是 19.99 万元起。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每次到冬天路面湿滑结冰的日子,你一定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各种车辆打滑的视频。
这时候的评论区里,也一定会有人发「你只管踩油门,其他的留给 Quattro 」。
这更好的说明了四驱车辆的几大优势——牵引力强、稳定性好、在湿滑、松散路面上的安全性高。
这些优势也正是这次二代哈弗枭龙 MAX 大胆采用了全系四驱的原因,而且即使买一辆最低配的「Quattro」也要 30 多万元,而二代哈弗枭龙 MAX 只需要 13.18 万元。
二代哈弗枭龙 MAX 所有车型都上了哈弗自研的 Hi4 四驱系统,他们认为四驱系统最大的意义是能够让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地库坡道、湿滑路面、高速避险等场景下,四驱车拥有更好的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能够为驾驶者和乘员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对于四驱系统会增加燃油消耗的问题,哈弗则在二代枭龙 MAX 上用了一台1.5L 混动专用直喷发动机 + Hi4 四驱 + 150kW 后桥的动力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根据实际路况切换最佳工作模式,使发动机处于最优效率,其在 WLTC 下的综合油耗为 0.97L/100km **,在** CLTC 下的馈电油耗为 4.2L/100km;
性能上也不用担心,在发动机与前后电机并联三动力输出的状态下,这套动力系统综合功率 238kW,综合扭矩 595N-m,百公里加速约 6.8 秒,相当够用。并且最大 60% 的爬坡度加上前后轴 50:50 的轴荷,也让二代哈弗枭龙 MAX 有一定的越野能力。
作为一台车,不仅要好开,还得好看。
二代哈弗枭龙 MAX 整个外观设计采用了耐看型的传统 SUV 造型,车身尺寸为 4780mm × 1895mm × 1725mm,轴距为 2810 mm,一共有极光绿、远山灰、沧浪青、冰晶白、幻夜黑五种车身颜色可选。
车辆的大灯采用了点阵式设计,灯光通量高达 4000 流明,远光照射距离可达 190 米,为夜间行车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尾灯则采用闪钻尾灯设计,使用了 332 颗 628nm 超红光 LED,夜间行车的辨识度挺足的。
在悬浮式车顶,车顶与车尾的连接部分的大量连贯线条,以及 19 寸花瓣造型轮毂的衬托下,整车跑起来的动态视觉应该也不错。
内饰也属于比较主流的简约风格,用了搭载高通 8155 芯片的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14.6 英寸中控屏,也配备了 50W 的无线快充和 HUD 抬头显示。
前排座椅支持 12 向的主驾电调以及 4 向的副驾电调,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也一应俱全,后排座椅则有靠背可调节和加热功能,同时支持 4:6 比例放倒,可使后备箱容积从 540L 扩展至 1366L。
内饰颜色上则有天镜白、探秘黑和峡谷棕三种颜色可选。
二代哈弗枭龙 MAX 的智驾系统这次采用了纯视觉路线,配备了 2 个 800 万像素的双目高清前视摄像头、1 个 300 万像素后视摄像头和 4 个 300 万像素环视摄像头,支持城市 NOA(记忆领航)、高速 NOA 以及跨层记忆泊车和全场景智慧巡航等功能。
前后碰撞预警、开门预警、并线辅助预警、疲劳驾驶监测等基础安全功能这次也一应俱全,更为进阶的自动紧急刹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车道偏离辅助、紧急车道保持、紧急转向辅助、智能远近光自动切换等功能也没少。
总体而言,在 13 万-17 万元的区间内,二代哈弗枭龙 MAX 基本上是目前价格最低的四驱插电混动 SUV 了,对于北方地区有频繁的冰雪路面驾驶需求或者越野需求的用户来说确实挺实用。
比亚迪和吉利最近在插混技术上都有不小的突破,几款车型的市场声量也挺大。但长城这边似乎打算扬长避短,靠 Hi4 技术独辟蹊径。起初,Hi4技术主要应用于坦克系列,主要是为了增强越野性能。但随着Hi4-T与Hi4-Z的相继问世,特别是这次在哈弗第二代枭龙 MAX 上的应用,意味着 Hi4 技术开始从细分的越野市场迈入了体量更大的家用 SUV 市场。
二代哈弗枭龙 MAX 或许不像其他的高性能四驱那样,是一台为极限越野而生的野兽,但可能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找到了一个用更「平价」的方式提供更好安全性的解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One of the most unnerving experiences with a Mac is to discover that it has either restarted and is waiting for you to log in, or has shut itself down completely. This article explains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and how you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those causes.
The commonest single cause for these events is loss of power to the Mac’s internals, which could mean anything from the mains power supply or internal battery through to the Mac’s power supply unit (PSU). Even if your Mac is up and running fine again, and supplied by a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 confirm that there hasn’t been a power glitch. Any good UPS should keep an event log that you can check to see whether there was anything untoward.
Intermittent PSU faults are rarer but can be tricky to diagnose, and hardware diagnostics may fail to pick them up. If you don’t have any evidence that anything went wrong with power supply, put it to the bottom of the list for the moment. However, if you suspect your Mac’s PSU might be defective in any way, don’t use it again until a trained Apple technician has checked it carefully and assured you that it’s safe. Mains power still kills many people, including those who should know better.
There’s a long list of other hardware causes, from a defective 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 (SMC) to faulty memory. If your Mac is getting long in the tooth or has shown other signs suggesting it might have a hardware problem, now is the time to run hardware diagnostics to check. But if it has been working fine, move this lower down in your list, to return to later if other causes aren’t evident.
macOS is designed to keep its kernel running through thick and thin, even when apps are crashing all around it. Sometimes, though, the most robust of kernels can reach a point of no return, and it should then panic, allowing the Mac to restart (or in some older Macs, shut down) and try again. That’s a better option than everything grinding to a halt in a ‘freeze’, when you have to force the Mac to shut down by pressing and holding the Power button, which may not result in production of a panic log.
Shortly after starting up following a kernel panic, you should be offered the panic log, as I’ve described elsewhere. But what do you do if you think it might have been a panic but don’t see any dialog offering a log? Your next move depends on whether it’s an Apple silicon Mac or an Intel model.
When an Intel Mac starts up (including following a restart) or wakes from sleep, the reason for the previous shutdown (or initiation of a restart) or sleep should be reported in the log as a cause code. In El Capitan and earlier versions of OS X, you can find recent cause codes in the logs using Console: search for shutdown cause
, or sleep cause
when looking for a wake event instead. From Sierra onwards, you’ll need to check the unified log; in macOS 14.6 and later, that’s simplest using LogUI. Set its Predicate menu to read eventMessage, and enter shutdown cause
in the text box to the right. Ensure the time period includes the first few seconds of the boot or reboot, and you should then be presented with an entry similar to:2025-04-16 19:48:55.630+0100 kernel Previous shutdown cause: 5
Negative cause codes refer to hardware causes originating mainly from the SMC, and positive codes refer to software. A special code of 0 indicates an intermediate, which can occur when there’s sudden loss of power on some systems.
Among the hardware cause codes, the following are notable:
In the software cause codes, there seem to be only two that occur commonly:
You can find a more detailed list on George Garside’s blog. However, these don’t appear to be given for Apple silicon Macs, and even Intel models don’t seem as reliable at writing them to the log now.
Although you can try finding a log entry giving a cause code, I’ve not been successful yet on an Apple silicon Mac, where you have to look for other clues as to whether the cause was a kernel panic. Those include:
paniclog
in the eventMessage field for log entries in the minute or two after the Mac restarts. If that extract reads failed to map memory for paniclog output - 0x3
then there’s likely to be a panic log somewhere.com.apple.DumpPanic
in the minute or so after startup. That subsystem handles generation of the panic log, and makes it clear whether there is one.From bitter experience,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rying to gain any information about a kernel panic, or its cause, from log entries made before the Mac shut down or restarted are almost certainly doomed. In any case, most of the time you don’t know when the Mac shut down or restarted, so would waste time trying to discover that.
In an Apple silicon Mac, at least, if there are log entries from com.apple.DumpPanic
confirming that a panic log was generated, you’ve struck gold, even if you can’t find the log itself. Make a note of the time that subsystem reportsDumpPanic launched after boot to check for device panic data
then use that as the start time for a log extract set to a subsystem of com.apple.osanalytics.preoslog
, and examine those entries. Starting with the entrypreoslog dump begin
you’ll see breadcrumb data from iBoot stages 1 and 2, each introduced with the emoji , and ending with
preoslog dump end
A little further on, com.apple.DumpPanic
should give the first line of the panic log, such asembedded panic string decoded: panic(cpu 0 caller 0xfffffe002513b34c): Kernel data abort. at pc 0xfffffe0025acf058, lr 0x70c77e0025acf40c (saved state: 0xfffffe8dff723310)
Even if you can’t see the full panic log, at least you’ve got its punchline.
分享一个用 rust 重写的 Subconverter 版本,对齐了全部订阅转换的功能,然后听 v 友劝,转成 wasm 以后部署成可以直接用的在线页面了。
可以试用/丝滑 star+白嫖部署自己的页面,完美隐藏自己的订阅。
以及补充了一个反代小 feature ,防止失联。
试用注意隐私风险,不要勾选“生成永久链接”,如果不小心勾了,请自行去订阅管理里面删掉:
https://subconverter-rs.netlify.app/
GitHub: https://github.com/lonelam/subconverter-rs
FAQ: 不用 Sub-web/xxx 提供后端的原因?后端不是自部署,存在严重隐私泄露风险。
cloudflare workers ?白嫖版本限制 3MB ,wasm 产物暂时压缩不到那么小。
这是我们几个朋友正在搞的小玩意。一个 web 端的简洁播放器。 原型(设计图):一定程度上的保真,很多按键可以点击有效果,可以简单体验一下。 https://axhub.im/pro/0d409ca8bf4446de
这个播放器的特点是一定程度上模拟实体的播放器,但是又给他加了一点现实中不太好实现的特性。
主要使用方式就是,从右侧的碟片包中点击碟片,左侧播放器就开始播放。实体不好实现的部分是,希望鼠标滑动播放器旋转部分时,可以模拟前进或后退当前歌曲进度(打碟)。 这里是详细的需求文档: https://gau0hug96cb.feishu.cn/wiki/Irwwwhmfzizzj8kWrMucNyfun9c?from=from_copylink
样式一定程度上参考了 TP-7 ,但是我本职是产品,做 ui 能力有限,所以做不到人家那么好看。最后就参考了配色。
做这个东西的起因是我在听的一些歌曲被全平台下架了,所以想有一个能在线听自己私藏歌曲的方式。 歌曲文件部分的解决方式是,把歌曲上传到自己的 oss ,根据歌曲名字去其他平台获取歌词和歌曲的详细信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花里胡哨能力。跟现在市面上的播放工具相比,这个东西使用时甚至会产生阻力,但是我很想体验一下这种有限制播放器的质感,所以做了这个东西。
后续如果开发完成,也会放上来让大家体验。 如果有大佬想要自己实现一下,希望能分享出来,让我们抄抄代码。 另外如果有同类型的好设计,也欢迎大家分享。
ChangeLog
Chrome Store: 下载地址
使用 Qt 开发的安卓 app ,目前是英文界面,play 商店上下载量一直不多,希望做本地化来提高下载量,所以需要翻译多语言 ts 文件。
测试了在线的 ChatGPT 、Kimi 、DeepSeek ,以及 VS Code 中使用豆包 API ,都因为文件太长(有 2000 行)不能全部翻译,再要求继续翻译 AI 就开始偷懒,甚至不输出。
于是写了个 python 脚本调用 llamafile 在本地的 server api ,逐句翻译,模型用的 Llama-3.2-3B-Instruct.Q6_K (本地没有 GPU ),发现翻译质量挺差的,译文用词不合适,或者同一个名词在不同句子中翻译不一样(是否因为逐句翻译的原因?)。
想换个其他模型试试,但不知道哪个最擅长翻译工作(模型不能太大,不然运行不起来,电脑是 mini 主机)?或者有其他可行的在线方案?谢谢
内推: 成都,网络资深工程师,企业网内网维护。有意向的,私聊哦
q: 1101292065
14 年前我开发了一个叫 Enable Copy 的 Chrome 插件,用于解除很多网站对于文本选择、复制和右键菜单的限制。在收获 20 万用户后,我懒得维护就卖掉了。但是现在被 CSDN 之类的网站恶心到了,于是决定开发一个全新的版本。
整个插件的代码基本是用 Roo Code + Gemini 2.5 Pro Preview 完成的,我只负责发现问题、提供思路和重构,总 token 费用为 0 。
上架商店所填的隐私信息及命名均由 DeepSeek R1 生成,审核过程一切顺利。
不过我也不是 AI 吹:
如果让我不依赖 AI 的话,整个过程可能只会从 3 小时增加到 1 、2 天。
如果是一个不懂编程的人,他应该也能在 1 天内利用 AI 完成,但是因为缺少相关的体系知识,细节和实现效率就不会打磨了。
所以目前看来,AI 还不能取代程序员。但学习那些 AI 不擅长的知识,与 AI 做个互补,可能是程序员未来最优的路。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更多的就不细说了,直接上链接:
插件地址: 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copy-unlock/fhpflfpiphjilpdbhblhkbpcdaibihgi
项目源码: https://github.com/keakon/Copy-Unlock
原理描述: https://keakon.top/article/1453
作为一个既不够成功、也不够成熟的中年老登,看到很多年轻的朋友对此事依然很迷茫,就想谈两句感受,以资参考,但绝无要给人指明方向的意思,真的完全不够格,只是有些路自己走过,略有些非常主观的感觉罢了。
性、爱、婚姻本来就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虽然这三件事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没有必然的承接关系,两个人的关系能恰好处于并长期稳定处于这三者的交集那简直比种彩票头奖概率还低,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可以看得到的将来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在这三者之间做取舍。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不要老想着自己能得到一切,既要又要还要。问自己最想要什么,自己能得到什么,自己能为追求做出多大的努力,而什么又是可以为此舍弃的,这样才能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
在送水星交换机和小米米家螺丝刀,专门在 V 站举办的活动。
今天会发一波福利,大家快来玩哇
欢迎大家在这里留言对懒猫微服的了解。虽然是定位家庭私有云,但是和 NAS 的功能很多都是重叠的
搬家后整理下发现家里赛博尸体有点多,这台 mbp 已经不用了,现在不知道能用来干啥 能搭 nas 吗?有啥好的方案?
公司主体名称: [哈尔滨桓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国内 [碳云] 、海外 [荔枝云]
问题:
叠甲:他便宜,我选择都理解他,这不是他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但是我理解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理解这么多我表示真的不能理解了,避雷吧。
24 年,那时候在做组网的测试,随便买了台小机器,想着测试用几个月,后边就不续了,前后买了这么 2 个机器。
湖北联通 IPv4 套餐 4
湖北联通 VPS 共享带宽 1000G 国庆特惠
这在他们产品归类里,属于 [云服务器] ,他们自己标了可用性 3 个 9 ,并且有热迁噢~~我其实一开始不介意几个 9 ,毕竟这价格,理解他们,能用就行了。这是第一次正式开始用他们家的机器,然后就一再刷新我三观了。
高可用性
数据可用性高达 99.99999%;
服务可用性高达 99.9%;
三副本存储,物理损坏不影响服务运行;
故障自动跨可用域迁移;
这家 VPS 商的主体公司名称叫做 [哈尔滨桓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避雷认准这个公司的所有产品。
2024 年 10 月,一个月时间里,机器直接停机了两次,因为在做测试,每次都是第二天的时候发现,机器连不上了,上去控制台看,发现机器已经关机了。发给客服,客服回了一段车轱辘话,就没了。
您好,
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了不便。我们理解您对服务器稳定性的关注。
经核查,我们最近确实进行了计划内的系统维护,涉及到部分服务器的重启。这是为了提升整体系统性能和安全性,属于正常的运维工作。
我们深感歉意的是,没有提前通知到您。这确实是我们工作中的疏忽,我们会认真总结改进通知机制。
建议您观察一下目前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如果仍有异常,请随时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使用愉快!
好一个使用愉快!鉴于我也差不多用完了,后来两台机器到期了,就没再续费了,这个事就过去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个印象是,这家 VPS 商很垃圾,会随时停机,买他家的服务,最好加上个服务自启动,这样重新开机之后,也不用人工管太多,服务自动就启动了。
时间来到了 25 年 4 月,买了台他们家的 [深圳移动 IPv6 套餐 1 ] ,这个是共享的,他们还标的服务可用性高达 99.9%;
,我想着算了,你一个月真停个一天,就这价格,我也接受了。
然后有意思的地方来了,4 月 16 日,使用机器,突然发现连不上了,查控制台直接机器到期了,我寻思着我续费了半年呢,怎么就停机了?
然后发工单问,工单直接大摇大摆的写着(链接已去掉):
请看说明和公告
老站已停止维护,请前往新站。国内产品:xxxxx 海外产品荔枝云:xxxxx
完整公告内容
xxxx
请勿在老站提交有关工单
老站已停止维护,请前往新站提交,否则无人处理
太牛逼了!老站新站迁移,没有任何邮件、短信通知,直接就停机了,进入站里没有任何提示,发工单才发现原来迁站了,太牛逼了!看在他的价格,我原谅他,毕竟虽然 TCP 和 UDP 都不是很稳定,宣传的 200M 带宽从来连 20M 都没跑到过,但是我原谅它!反正等迁移完之后,再开机,服务就能恢复继续用。
然后到新站,登录,进入机器的控制面板,提示我要重新配置机器,要选择系统,顿时觉得数据应该是全丢了。虽然 notion 留了完整的配置过程,但是全部再来一遍,又得半天多。虽然你 SLA 很差,网络也很差,我理解你,但是你不通知就直接关机迁移站,迁完了机器数据还没恢复,你让去新站发工单,发了工单一天都没人回,截止到现在发帖,工单还没有回复,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了。
正好阿里云和腾讯云都出了大带宽的机器,准备迁移到云厂了,虽然也是共享机,但是不至于无缘无故停机,无缘无故数据没了。
再次避雷!避雷 [碳云] !避雷他的海外产品 [荔枝云] !避雷这家公司的所有产品 [哈尔滨桓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使用 mcp 遇到的问题 https://github.com/chatmcp/mcp-server-chatsum
按照这个 github 的教程,第一步就卡住了
create .env file in the root directory, and set your chat database path. CHAT_DB_PATH=path-to/chatbot/data/chat.db
我的 windows 电脑,怎么看也找不到微信的这个 db 文件,还是说我理解错了?
有遇到类似情况吗 看到 app 可以申请一个流动编码器,这个申请之后物理就废了. 有使用流动编码器的吗.
用 geekbench6 跑分,fedora 的跑分大概只有 opensuse 的 80%左右。是设置的问题吗? fedora 上如何让它释放全部性能? kernel 版本都一样。
美区 ID 开了 50G 的 iCloud ,容量还剩下 10 几 G ,设置界面这个无法备份的小红点点进去,只有降级和升级选项,试过点降级方案,无法备份提示还是在。以前有个“以后再说”的选项可以消除无法备份红点提示,现在没了这选项,无法消除了。除了升级方案以外,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消除?
还是第一次说的高一点 匹配不了可以慢慢拉扯?
求助:想偶尔玩玩游戏,荒野大镖客,死亡搁浅,最后生还者这种单机 3A 游戏,单纯一个 5950X ,不单独配显卡能带的起来吗?或者有其他性价比推荐吗
背景:
新换的 Mac Studio 终于用上了,等货等了很久,同时购买的 Studio Display 还没到货。这俩用来替换 2019 款的 iMac 。iMac 之前还外接了华为的 Mate View 为我的副显示器。
两个问题:
1.使用 Mac studio + C2C 线(这根线之前一直与华为 Mate View 和 iMac 连接,速度没问题),显示器在重启后黑屏,只能重新插拔才恢复正常。
2.我锁屏后习惯按一下 ESC 让屏幕熄灭,以前用 iMac 的时候完全没问题,熄屏之后就一直黑着。但现在锁屏后按 ESC ,它会先熄灭一下,然后马上又亮起来。同样的现象我在家里 Macbook Pro+ Redmi 4K 显示器上也遇到了,也是按 ESC 熄屏一瞬间,马上亮,只能等它自己黑掉。
目前不知道是显示器与主机的兼容问题还是线的问题,因为线之前一直用的好好的,也没做替换测试。现在只能等 Studio display 到货后看看实际情况了。
电信:只有 IPV6 公网,60 位子网
联通:双栈公网,IPV6 是 64 位子网
XDR6088 ,用到 immortalwrt 24.10
1.实现电信走电信,联通走联通;
2.我也可以指定某个 IP 或者某个设备走指定的链路(因为我有一台群晖,目前是通过联通的 V4 地址映射出去访问);
3.当某条链路断网后可以自动走另外一条链路;
4.两条宽带都有 IPV6 ,这个该如何配置
自己这几天也搜索了一下,很多都是依赖 mwan3 做负载,但是好像 24.10 对 mwan3 的支持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就没有尝试 mwan3 ,然后也有大佬推荐 pbr 插件,安装了但是一头雾水,网上能搜索到的信息很少,也没有可以照葫芦画瓢的参考,无从配置。特此求助 V 站的网络大佬们该如何配置。
目前 openwrt 上两条链路已经拨号成功,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策略,路由器好像优先走的电信,因为电信这个接口是我新创建的,两个接口均没有配置优先级的话我猜应该是新创建的优先级高吧,由于现在出口走电信,之前 NAS 映射的联通公网 IP 我在外网现在没法访问家里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