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特朗普政府要求赖清德不要过境纽约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特朗普政府要求赖清德不要过境纽约

AMY CHANG CHIEN, 储百亮, 黄安伟
台湾总统赖清德在高雄,摄于上月。赖清德上周六遭遇政治挫折,旨在将多名反对派立法委员赶下台的“大罢免”运动未能成功。
台湾总统赖清德在高雄,摄于上月。赖清德上周六遭遇政治挫折,旨在将多名反对派立法委员赶下台的“大罢免”运动未能成功。 Chiangying-Ying/Associated Press
台湾总统赖清德原本计划下月出访拉丁美洲,往返途中在纽约和达拉斯作短暂停留,希望借此展现台美在对抗中国上的紧密关系。
但据两名知情官员说,特朗普政府正专注于就贸易问题和可能举行的美中两国元首峰会与中国进行微妙谈判,要求赖清德取消过境纽约的打算。这两名人士要求不具名,因为他们透露的是两个政府之间的私下讨论。赖清德已取消了整个行程。
台北与华盛顿关系紧张的迹象出现在赖清德的敏感时刻。他上周末严重受挫,以罢免24名反对派立法委员为目的的“大罢免”运动未能成功将任何人赶出立法院。台湾也是面临周五与美国关税谈判截止期限的经济体之一。
特朗普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并有意争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这也许影响了他的政府在赖清德行程问题上的立场。特朗普曾表示,他对访问中国、与习近平举行会晤持开放态度。
广告
当时赖清德的行程如果得到确认,必将激怒中国。中方本周在斯德哥尔摩与特朗普的团队举行了贸易谈判。中国认为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并认为美国支持台湾是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台湾领导人出访,尤其是到访美国。
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里曾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国家安全副顾问,他批评了这个显然是美国官员的决定,称他们在面对中国反对台湾领导人过境时“过分退让”。他指出,这种访问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和拜登政府时期都很常见,他本人就曾在纽约与台湾总统见面。
“北京将笑纳这个让步,并要求更多让步,”博明说。
据前述两名知情官员称,特朗普政府官员对赖清德说,他需要修改访美行程,具体地说,他需要取消被认为更引人关注的纽约行程,那之后,赖清德取消了出访计划。《金融时报》曾在早些时候报道了特朗普政府反对赖清德行程的消息。
赖清德的发言人郭雅慧周一晚间说,总统近期没有海外访问安排。郭雅慧说,赖清德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处理台湾南部台风造成的损失,以及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上。她称有关美国阻挠的报道“不确实”,“纯属臆测”。
虽然赖清德办公室从未公开证实过这次行程,但三名台湾官员曾在最近几天和几周里私下描述过赖清德过境美国的打算,赖清德打算访问台湾在拉丁美洲的三个外交伙伴关系国:巴拉圭、危地马拉以及伯利兹,往返途中在纽约和达拉斯短暂停留。
广告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美台关系的亚洲研究员戴维·萨克斯指出,这种过境美国的行程需要与华盛顿协调。“认为台湾会在未经美国高级官员批准的情况下,安排总统途经美国访问三个外交伙伴的行程,这令人难以置信,”他说。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回应置评请求。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周二对记者说,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假设性的”,因为台湾没有公布过赖清德的任何出访计划。
拜登执政期间,赖清德的前任蔡英文曾在2023年以总统身份在纽约短暂停留
蔡英文还在加州与时任众议院议长的凯文·麦卡锡见了面,后者是美国政府中的三号人物。那是自1979年华盛顿把正式外交关系从台北转到北京以来,台湾领导人在美国进行的最高级别的面对面会晤。
美国与台湾保持着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并允许台湾总统在去其他国家访问途中在美国短暂停留,但华盛顿有时也会对这种停留设限。2006年,华盛顿拒绝让陈水扁总统在纽约短暂停留后,他取消了过境美国的计划
根据两名研究人员从外交官那里了解到的消息,台湾官员本已安排赖清德在纽约发表演讲,并安排他出席在达拉斯举行的台湾科技产品展览会。
广告
记者请求对有关特朗普政府阻止了赖清德的这次访美计划的报道置评时,中国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说,中国“坚决反对”在任何时候进行任何此类访问。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美中竞相争夺亚洲影响力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美中竞相争夺亚洲影响力

黄安伟, DAVID PIERSON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Pool photo by Mandel Ngan
在全球贸易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之下,上周在马来西亚首都,美国和中国展开了一场争夺亚洲影响力和忠诚度的较量。
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持续向各国高级外交官施压,要求他们支持华盛顿限制对华贸易的努力,并同意对美国有利的关税条款。
在同一场合,中国最高外交官员王毅则敦促各国政府抵制美国的压力,并将北京视为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上周五,也就是会议正式召开的第二天,鲁比奥在会议间隙与王毅会面。华盛顿和北京在多个问题上存在冲突,包括美国对先进半导体芯片及其他对华出口的限制、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以及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限制和对部分重要供应链的控制。
广告
鲁比奥对随行记者表示:“我们承认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贸易方面,还有其他领域。”
他说,但就总体而言,与王毅的会谈“是一场非常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性的会晤,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表示,双方认为“眼下存在实现战略稳定的机会,并确定了一些可以共同合作的领域,以建立更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工作互信。”
当被追问具体合作领域时,鲁比奥没有正面回应,表示将在后续发布正式公告。
鲁比奥在担任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期间,曾在多个问题上公开批评中国,包括北京的军事野心和人权纪录。但为了配合特朗普总统,他已经缓和了公开中国批评的语气。虽然这位美国总统在贸易问题上批评中国,却经常称赞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并希望与其达成一项重大协议。
鲁比奥在周五表示,尽管中国坚决反对特朗普总统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些关税由美国企业承担),但特朗普与习近平“保持着非常积极的工作关系”。鲁比奥还补充说,特朗普与习近平今年会晤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官方的会谈纪要也表示,双方进行了“积极、务实且建设性”的会谈,并同意加强外交合作,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鲁比奥在周五上午会见了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官员,努力巩固华盛顿与盟友的关系。下午,他又与东南亚的高级外交官会面,包括参加了由王毅和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共同出席的多边论坛。
特朗普总统对14国领导人发出的新关税威胁笼罩着鲁比奥的外交努力,这些威胁激怒了包括此次会议东道主马来西亚在内的多国政府。受关税威胁的另外七国外交官也出席了会议。这些关税威胁甚至针对包括日韩在内的条约盟友,美国对合作伙伴的承诺进一步遭到质疑。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左)在星期五于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交谈。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左)在星期五于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交谈。 Mohd Rasfa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许多受到关税威胁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对美贸易额,因此特朗普总统的施压行动可能会把它们推向北京。而且,许多遭威胁国家的官员已经与美方进行了数月的认真贸易谈判,若美国总统持续威胁,他们或将质疑严肃谈判的意义。
鲁比奥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做出了辩护,称长期存在的贸易失衡对美国工人和产业不公平。他还否认特朗普的政策会无意中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商业关系。
广告
“你看,我认为各国都会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他说。“我们并不认为这给任何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们将其视为一个机遇,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不公平之后,重置全球贸易,使其对美国人更加公平,”他补充道。
王毅则利用与亚洲国家的外交会晤,将中国塑造为受到特朗普贸易政策冲击的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捍卫者。
王毅在周五与孟加拉国官员会晤时表示,美国对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征收35%的关税既“不合理又不道德”。相比之下,他说中国对孟加拉国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中国每年向孟加拉国出口约180亿美元商品,而进口仅约10亿美元。)
王毅在前一天与该地区外交官会面时表示:“中国一直是动荡世界中最可靠的稳定力量,也是东南亚国家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一直在努力争取东南亚,建立抵御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防线。今年4月,习近平访问了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以巩固这些中国商品中转出口国之间的关系。
广告
北京警告那些受华盛顿施压要求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如果它们与特朗普政府合作限制中国出口,将面临后果。其中一个被美国拉拢的国家是越南,中国利用越南等邻国绕过美国对其商品加征的关税。
王毅在周四与越南外长裴青山会面时表示,中国反对“经济和贸易霸凌”以及“关税胁迫”。
鲁比奥在周五与裴青山举行了会晤。会后,鲁比奥表示贸易话题有提及,但并非会谈重点,他还特别指出,这次会面恰逢美越恢复外交关系30周年。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府,美国始终难以向亚洲国家展示其制衡中国的战略愿景和坚定承诺。与此同时,大多数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都不愿被美国或中国逼迫选边站队。
“我们承受不起被视为偏向任何一方的代价,”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投资国,而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必须谨慎处理我们的外交政策,保持中立,并寻求平衡。”
该地区一些国家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终止拜登政府推动的多项军事计划。
广告
五角大楼正在审查一项名为AUKUS的协议,该协议由拜登总统在2021年与澳大利亚和英国领导人达成,旨在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及相关技术。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对是否应该向盟友提供先进的美国武器系统持怀疑态度。
被问及五角大楼的行动时,鲁比奥上周四对记者表示,这种审查是新一届政府的常规流程,并表示“我们在AUKUS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

Zunaira Saieed自马来西亚吉隆坡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黄安伟(Edward Wong)报道全球事务、美国外交政策和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特朗普威胁提高关税之际,鲁比奥开启任内首次亚洲之旅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特朗普威胁提高关税之际,鲁比奥开启任内首次亚洲之旅

黄安伟
周四,国务卿鲁比奥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郊外的空军基地。
周四,国务卿鲁比奥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郊外的空军基地。 Pool photo by Mandel Ngan
国务卿鲁比奥于周四抵达马来西亚,参加亚洲国家高级外交官的聚会,其中许多国家正在努力应对特朗普总统的新关税威胁
鲁比奥计划在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后不久出席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外长举行的会议。国务院的一名官员表示,鲁比奥还计划于周四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通过谈判达成一项解决方案,让俄罗斯停止入侵乌克兰,但俄罗斯一直在抵制。
鲁比奥计划在周四和周五举行各种外交会谈,然后回到华盛顿。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高级外交官本周也将在吉隆坡举行会议。
国务院称鲁比奥的旋风之行旨在加强美国在亚洲各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并通过建立这些关系来对抗中国。
广告
“在他作为国务卿的首次亚洲之行中,鲁比奥国务卿的重点是重申美国对推进一个自由、开放和安全的印太地区的承诺,”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周二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美国官员用来强调中国在该地区咄咄逼人的海上和领土行动的常用说法。
然而,特朗普周一突然宣布,如果14个国家在8月1日前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将对这些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这肯定会给鲁比奥打算与美国伙伴进行的任何讨论蒙上阴影。预计14个国家中,至少有八个国家将派外交官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东道主马来西亚就是14个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官员对特朗普提议对该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感到惊讶,关税将由进口这些商品的美国公司支付。
这个数字与特朗普在4月份提出的24%几乎相同,之后他将该行动暂停了90天。自那以后,马来西亚一直在努力与美国谈判一项贸易协定,两国政府官员已经举行了25轮会谈。
周三,也就是鲁比奥抵达马来西亚的前一天,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呼吁东南亚官员在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时,更紧密地协调外交和经济政策。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周三表示,贸易限制已成为 “地缘政治竞争的利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周三表示,贸易限制已成为 “地缘政治竞争的利器”。 Hasnoor Hussain/Reuters
“关税、出口限制和投资壁垒现在已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利器,”他在东南亚外长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表示。“这不是转瞬即逝的风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天气。”
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王毅预计将出席本周的闭门会议,毫无疑问,他将把中国宣传为一个可靠的贸易伙伴,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广告
特朗普时而对中国的专制领导人习近平赞誉有加,时而批评中国的贸易行为不公平。中国一直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不久发动的贸易战的主要目标。
然而,特朗普并没有与美国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在贸易问题上结成反对中国的统一战线,而是对其中的许多国家发起了广泛的攻击。
“美国打算利用这些谈判向各国施压,要求它们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新加坡尤索夫伊沙研究所访问高级研究员、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斯蒂芬·奥尔森说。“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中讨论,显然会使第三国与中国的关系复杂化。”
许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超过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因此特朗普的施压行动可能会适得其反。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奥尔森说,“随着特朗普继续改变目标,拖延最后期限,各国是否会开始质疑试图谈判的意义?”
上海洋山港。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王毅预计将于本周访问吉隆坡,他可能会宣传中国是比美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
上海洋山港。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王毅预计将于本周访问吉隆坡,他可能会宣传中国是比美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 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似乎在寻求与各国达成贸易协定,以便向美国公众展示自己的胜利,即使这些条款对美国的商业利益来说并不构成明显的胜利。
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一直在努力向亚洲国家展示对该地区的战略愿景,并致力于在经济、外交和军事方面制衡中国。特朗普针对日本和韩国等条约盟友的关税威胁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承诺的怀疑。
广告
今年3月,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访问了美国的两个盟国菲律宾和日本,并重申了华盛顿对它们的支持。
然而,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试图放松拜登政府在该地区推动的一些军事举措。五角大楼正在审查拜登总统与澳大利亚和英国领导人达成的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及相关技术的协议,该协议被称为AUKUS。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对向盟国提供先进的美国武器系统存有疑虑。
鲁比奥来到亚洲是在他就任国务卿五个多月后,此前他访问了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欧洲和中东。
他本可以安排更长时间的亚洲行程,在更多国家停留,但本周初他留在了华盛顿,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面。
一些美国外交政策顾问称,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在中东冲突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资源,而在亚洲投入的时间和资源却不够。亚洲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除美国之外最大的经济体。
亚洲安全问题分析师、前美国情报官员德里克·格罗斯曼7月3日在网上写道,鲁比奥对亚洲的短暂访问“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印太地区并不是首要战区”。

Zunaira Saieed自马来西亚吉隆坡、艾莎(Alexandra Stevenson)自印尼雅加达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黄安伟(Edward Wong)报道全球事务、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务院新闻。

翻译:晋其角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俄朝伊组成新“轴心”?以伊冲突说明言之尚早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新闻分析

中俄朝伊组成新“轴心”?以伊冲突说明言之尚早

黄安伟
上个月,在以色列对德黑兰的袭击中,一辆救护车被焚毁。尽管表面上显得团结,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在伊朗与以色列的战争期间,以及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后,并未迅速援助伊朗。
上个月,在以色列对德黑兰的袭击中,一辆救护车被焚毁。尽管表面上显得团结,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在伊朗与以色列的战争期间,以及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后,并未迅速援助伊朗。 Arash Khamoo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当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战争中争取到中国、朝鲜和伊朗的援助时,一些美国和英国官员开始谈论一个新的“轴心”。
这四个国家似乎因愤怒、威权体制以及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敌意而走到了一起。
但伊朗向俄罗斯出售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用于战争、向中国出口石油等行为在关键时刻并未带来回报,这引发了人们对这几个国家之间团结程度的质疑。
在伊朗与以色列交战或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时,其他三国都没有迅速提供援助。中国和俄罗斯——这四国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只是象征性地谴责了美方行动,并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支持伊朗。
广告
“这场冲突的现实是,俄罗斯和中国并没有赶去帮助伊朗,”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道。“这恰恰暴露了整个‘轴心’概念的局限性。”
“他们每一个国家都自谋私利,并不想卷入他国的战争,”他补充道。“这些战争本质上非常不同,涉及的冲突也各不相同。这些国家也不像美国及其盟友那样共享相同的体系、价值观和制度纽带。”
这四个国家都实行威权体制,并对美国怀有敌意,而美国历来致力于削弱这些国家的力量并质疑它们的合法性。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战略联系,并通过军事技术共享与贸易往来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以突破美国主导的经济制裁。
“是的,中国、朝鲜、伊朗和俄罗斯之间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非常有限的协调——也就是说,他们彼此之间有沟通,并在对美国或西方的不满方面有一些共同点,”曾任国务院官员的美国天主教大学历史学教授、乌克兰战争专著作者迈克尔·金梅奇表示。
“但这并没有太大意义,”他补充道。
在这几个国家中,只有俄罗斯和朝鲜签有共同防御条约。除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外,朝鲜还派出了超过1.4万名士兵,与俄军共同对抗乌克兰部队。
俄朝纽带根植于共同的共产主义历史,以及1950年至1953年在朝鲜半岛进行的反美战争,当时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也参与了这场战争。
今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晤的新闻画面。除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外,朝鲜还派遣了超过1.4万名士兵协助俄军对抗乌克兰部队。
今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晤的新闻画面。除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外,朝鲜还派遣了超过1.4万名士兵协助俄军对抗乌克兰部队。 Ahn Young-Joon/Associated Press
这段历史也解释了中俄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是美国政府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极为关注的一个关键双边关系。两国领导人多年来建立了私谊,而就在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前几周,两国政府还宣布建立“无止境”的伙伴关系。
中国仍然珍视特朗普执政前美国与民主国家推动的一些国际规范,并且在战争期间避免向俄罗斯提供大量军事援助。但美国官员表示,中国确实帮助俄罗斯重建了国防工业基础,并且仍然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
广告
而俄罗斯和伊朗之间从未建立过那种关系。
其中一个问题是宗教。伊朗是一个神权国家,其执政模式令其他三个世俗的、传统上信奉社会主义的国家心存疑虑。俄罗斯和中国都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传播感到警惕。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待即便是温和的穆斯林也采取了极端措施,在中国西北部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中压制一些伊斯兰教的习俗
“除了关于‘多极世界秩序’的模糊套话之外,他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反而存在不少矛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冷战历史学家谢尔盖·拉德琴科说道。“普京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矛盾所在:他与伊朗邻国——包括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不愿为俄伊友谊牺牲这些关系。”
“他是个冷酷的操纵者,只关心自己的战略利益,必要时抛弃伊朗也在所不惜,”拉德琴科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德黑兰对此心知肚明。”
普京与特朗普于6月14日就以色列与伊朗的战争进行了交谈,普京提出愿意进行调解。随后,普京公开表示,俄罗斯曾帮助伊朗建造了一座核电站,并正在协助建设另外两个反应堆。
尽管他谈及俄罗斯与伊朗的伙伴关系,但他也暗示不愿意承诺在战争中援助伊朗。
广告
6月23日,也就是美国空袭伊朗的第二天,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在莫斯科与普京会晤,但俄罗斯方面对会议纪要除了一些惯常的表示支持的外交辞令外,几乎没有更多实质内容。当天,伊朗对位于卡塔尔的美国军事基地进行了象征性导弹袭击,随后同意与以色列和美国达成停火协议。
中国在这场危机爆发时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俄罗斯国家媒体发布的一张照片显示,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次日,普京会见了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
俄罗斯国家媒体发布的一张照片显示,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次日,普京会见了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 Alexander Kazakov/Sputnik
习近平表示,各方“应努力实现冲突降级”。当特朗普下令对伊朗发动美国空袭时,中国强烈谴责了这次攻击,并指责美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但和俄罗斯一样,中国并未向伊朗提供实质性支持。尽管中国有时会对该地区的冲突表明官方立场,但它也常常试图保持模糊,以平衡各方利益。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与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关系,而这两个国家是伊朗的竞争对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一样,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出口国。
一场持续的区域战争将危及中国从这些国家的石油进口,因此中国寻求平息敌对行动,而非助长冲突。
中国作为中东地区中立调解者的目标在2023年3月显现出来,当时它促成了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外交和解。
广告
中国也借此机会深化了与伊朗在该地区的合作伙伴——当时由巴沙尔·阿萨德统治的叙利亚的关系。
那是中国在中东影响力达到巅峰的时期,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并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恩里科·法尔德拉说道。如今,随着伊朗因战争而实力受损,阿萨德被叛军推翻,中国在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正谨慎行事,观察该地区哪些政府、政治团体或民兵势力将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力量。
“虽然北京有促进停火和战后稳定的既得利益,但其目前低调的外交态度表明,中国对自身影响局势的能力信心有限,”法尔德拉在短信中表示。“正如对阿萨德下台后的叙利亚一样,中国可能再次采取观望策略,谨慎调整立场,以便在迅速变化的战后局势中挽回影响力。”
中国官员也清楚,尽管中伊关系偶有起伏,但伊朗和朝鲜一样,是一个孤立的国家,仍然需要中国。
6月26日,在伊朗同意与以色列停火后,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自战争爆发以来首次出访,前往中国青岛,参加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安全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会议。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