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美印关系陷僵局,特朗普“助力”印度重新向中国靠拢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美印关系陷僵局,特朗普“助力”印度重新向中国靠拢

DAVID PIERSON, ALEX TRAVELLI
印度总理纳莫迪和特朗普总统于今年2月在白宫会晤,当时两国关系比现在友好。
印度总理纳莫迪和特朗普总统于今年2月在白宫会晤,当时两国关系比现在友好。 Eric Lee/The New York Times
这或许又一次印证了那句格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无论如何,看到自己的头号全球竞争对手——美国与自己在亚洲的最大竞争对手——印度发生冲突,对中国而言可谓意外之喜。
特朗普政府本月初(上周)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威胁要将印度商品的关税提高一倍,达到惊人的50%,此后美印关系陷入僵局。
这一突如其来的裂痕可能会破坏美印多年来在安全和科技等领域不断加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两国都希望遏制中国的全球野心。
广告
这也为近年来不断升级的中印紧张关系注入了缓和的新动力。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一个新兴经济体峰会上举行会晤后,两国关系的缓和才正式启动。从那以后,两国增加了官方互访,并就放宽贸易壁垒和人员流动进行了磋商。
“北京方面的某些人看到美印之间的贸易问题,想必带有几分幸灾乐祸,”印度班加罗尔塔克沙希拉研究所印太研究主管马诺吉·凯瓦拉马尼说,“新德里和华盛顿之间政治信任的破裂对北京有利。”
诚然,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仍存在诸多分歧。其中包括约3400公里共同边界的控制权问题、中国与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的亲密关系,以及印度吸引那些一直努力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跨国制造商的雄心。
2019年在印度举行的一个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与莫迪曾举行会晤。次年中印军队在喜马拉雅边境发生致命冲突,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去年10月是双方领导人时隔四年的首次面对面交谈。
自那次俄罗斯会谈以来,两国放宽了旅行签证限制,并正在致力于恢复直飞航班。今年6月,北京允许印度朝圣者前往西藏的圣地。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周四表示,中印还在讨论重新开放两国山区边界沿线的三个贸易口岸。
中国外长王毅将于周一抵达印度,就边境问题开启新一轮会谈。这将是王毅四年来首次访问印度。
本月,莫迪将七年来首次访华,出席在天津举行的地区安全峰会。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出席,这三位与美国存在不同程度分歧的领导人将齐聚一堂。
莫迪总理去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上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这三位领导人将在中国再次会晤。
莫迪总理去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上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这三位领导人将在中国再次会晤。 Pool photo by Maxim Shipenkov
莫迪政府还刻意避免渲染中国在5月印巴冲突中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支持,以免激起印度民众愤怒,这表明新德里致力于跟北京建立更顺畅的关系。
前印度驻华大使顾凯杰(Vijay Gokhale)周二在《印度时报》上发文,称中印仍存在许多利益分歧。但他承认,中国作为资本和技术的来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伙伴,为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对抗“特朗普式混乱”的关键平衡力量。
广告
“中国现在的形象比过去五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好,”顾凯杰写道。
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对印度更友好的姿态做出了谨慎乐观的回应,同时也考虑到这种转向可能只是为了对冲特朗普政府的一种策略调整。
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曾以两国的象征性动物为喻,呼吁双方关系要像和谐的“龙象共舞”。尽管有这样的姿态,中国仍在通过修建新的公路、铁路网络和可同时为中国军队服务的村庄,加强在中印边境的防御。
这两大强国还在印度洋地区争夺影响力,这片水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该全球基建项目旨在深化中国供应链网络布局。
从中国视角看,引发中印紧张的核心动因之一是它怀疑新德里正在放弃传统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加速倒向华盛顿阵营。北京特别指出,由印、美、日、澳四大民主国家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就是证明,该机制旨在遏制中国的军事崛起。
一位向记者介绍情况的印度官员表示,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在印度举行的下一次“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会议能否如期举行,将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和新德里能否修复贸易争端并重建信任。
广告
中国官方媒体对美印关系出现裂痕的态度近乎幸灾乐祸。中共旗下的小报《环球时报》称,莫迪即将访华标志着华盛顿试图拉拢新德里“遏制”北京的战略已然失败。
该报指出:“中印互为邻邦,合作领域广阔。”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若印度官员希望改善对华关系,则必须按中国的条件行事。
印度拉达克靠近中国边境的一支印度军队车队。2020年,两国士兵在附近的山脊上爆发了一场致命冲突。
印度拉达克靠近中国边境的一支印度军队车队。2020年,两国士兵在附近的山脊上爆发了一场致命冲突。 Yawar Nazir/Getty Images
这意味着印度需进一步向中资企业开放市场,并持续放宽中国商务人士的签证限制。此前印度不仅叫停比亚迪建厂计划,还封禁了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序。
上海复旦大学南亚问题专家林敏旺表示:“若印度寻求改善对华关系,中方表示欢迎。但中国不会为迎合印度所谓的外交姿态而作出重大让步或牺牲。”
他还指出,中国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丝毫不会让步——即便这些利益令新德里最为恼火,例如北京对巴基斯坦的坚定支持。
广告
其他分析人士称,印度同样保持警惕,因莫迪此前轻信习近平而吃过亏
“印度当前的策略主要基于战略考量,”林敏旺强调,“鉴于其与美国关系恶化,遂作出若干对华示好举措。中方至少会对此保持谨慎评估。”

Mujib Mashal自新德里、Berry Wang自香港、Daisuke Wakabayashi自首尔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Alex Travelli是时报驻新德里记者,报道印度和南亚其他地区的商业和经济新闻。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中寻求平衡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中寻求平衡

DAVID PIERSON, VICTORIA KIM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一抵达北京。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一抵达北京。 Lukas Coch/AAP, via Reuters
澳大利亚总理自上周末抵达上海以来已多次强调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他大力强调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的游客每年在澳大利亚花掉几十个亿,还有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爱买澳大利亚的车厘子、牛肉和葡萄酒。
周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晤,推动与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虽然两国领导人都没有公开提及美国或特朗普总统,但华盛顿多变的贸易政策及要求盟友承担更多责任的背景显而易见。阿尔巴尼斯和习近平都表示,双方承诺加强双边关系,寻找合作领域。这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也凸显了特朗普要求美国盟友限制对华贸易的政策所面临的局限性。
习近平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澳关系都将继续发展。
广告
“我注意到您在开场白中提到求同存异,这种做法确实已给澳大利亚和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阿尔巴尼斯回答说。
阿尔巴尼斯把稳定对华关系作为他外交政策的标志。但他需要越来越小心地平衡澳大利亚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美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盟友,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经济主顾。尽管中国在越来越靠近澳大利亚海岸线的区域展示军事主导地位,阿尔巴尼斯仍然努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习近平承认两国关系出现了转折,称“中澳关系近年来走出低谷”。
阿尔巴尼斯周二在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阿尔巴尼斯周二在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China Daily, via Reuters
阿尔巴尼斯还在周二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了会晤。
尽管他努力把这次访问的重点放在贸易议题上,但安全问题仍笼罩着为期六天的行程。就在阿尔巴尼斯抵达上海的时候,《金融时报》报道称,五角大楼正在向澳大利亚和日本施压,要求它们明确说明,如果中美因台湾问题开战的话,两国将采取怎样的立场。中国政府声称对自治的台湾拥有主权。
阿尔巴尼斯与习近平见面后表示,习近平并未提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相关要求。阿尔巴尼斯说,他重申了澳大利亚的立场,那就是支持台湾维持“现状”。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如果承诺在那样一场战争中做出响应,将严重冲击它们与中国的重要贸易关系,而且提前表态在国际舞台上也将是极不寻常的举动。即便是美国自己也并未明确表示是否会为台湾而开战,保持战略模糊正是其数十年来对台政策的核心——既要威慑中国发动攻击,也要劝阻台湾寻求正式独立。
广告
但华盛顿仍可能向堪培拉施压。五角大楼上月表示,正在审查与与英国达成的为澳大利亚配备核动力潜艇的三方安全协议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标准”。
“澳大利亚一直在美中之间走钢丝,现在钢丝的两端都拉得更紧了,”悉尼大学历史学家詹姆斯·柯兰说。
习近平的团队很可能会私下向澳大利亚官员强调,美国要求澳方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更大承诺的做法,表明华盛顿正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伙伴。
北京正试图说服澳大利亚等国家不要与美国签署会限制中国出口的贸易协议。中国一直将自己塑造成全球贸易体系的捍卫者,批评特朗普政府以关税手段扰乱国际经济秩序。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习近平在会晤时说。
当被问及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中澳关系时,阿尔巴尼斯避开话锋,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完全无关”。
广告
阿尔巴尼斯2023年以总理身份首次访华,此前数年,在澳大利亚前政府时期,两国关系充满尖锐言辞,澳大利亚出口也受到中国的惩罚性贸易限制。此后澳大利亚坚持强调双边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在谈论中国威胁时保持克制。
在周二的会谈中,双方似乎淡化了若干争议点,甚至避而不谈,这体现了两国改善关系的共同意愿。
阿尔巴尼斯表示,习近平并未提及达尔文港的问题,该港口的租赁权由一家中国公司持有,这在澳大利亚国内引发了争议。阿尔巴尼斯还表示,他谈到了杨恒均案——这位澳大利亚公民因国家安全指控被中国监禁,并面临死刑判决,但他也指出,不应对该案“立即取得进展”抱有期待。
然而,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分析师、前国防情报官员迈克尔·休布里奇指出,阿尔巴尼斯加码经济关系的做法也暗藏风险。
“他忽视的是,澳大利亚本已极高的贸易依赖度若进一步加深,将带来巨大的脆弱性和风险,”休布里奇说。“到头来,贪婪总是战胜恐惧。"

Berry Wang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Victoria Kim是时报驻澳大利亚记者,常驻悉尼,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泛太平洋地区。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美中竞相争夺亚洲影响力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美中竞相争夺亚洲影响力

黄安伟, DAVID PIERSON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Pool photo by Mandel Ngan
在全球贸易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之下,上周在马来西亚首都,美国和中国展开了一场争夺亚洲影响力和忠诚度的较量。
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持续向各国高级外交官施压,要求他们支持华盛顿限制对华贸易的努力,并同意对美国有利的关税条款。
在同一场合,中国最高外交官员王毅则敦促各国政府抵制美国的压力,并将北京视为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上周五,也就是会议正式召开的第二天,鲁比奥在会议间隙与王毅会面。华盛顿和北京在多个问题上存在冲突,包括美国对先进半导体芯片及其他对华出口的限制、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以及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限制和对部分重要供应链的控制。
广告
鲁比奥对随行记者表示:“我们承认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贸易方面,还有其他领域。”
他说,但就总体而言,与王毅的会谈“是一场非常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性的会晤,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表示,双方认为“眼下存在实现战略稳定的机会,并确定了一些可以共同合作的领域,以建立更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工作互信。”
当被追问具体合作领域时,鲁比奥没有正面回应,表示将在后续发布正式公告。
鲁比奥在担任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期间,曾在多个问题上公开批评中国,包括北京的军事野心和人权纪录。但为了配合特朗普总统,他已经缓和了公开中国批评的语气。虽然这位美国总统在贸易问题上批评中国,却经常称赞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并希望与其达成一项重大协议。
鲁比奥在周五表示,尽管中国坚决反对特朗普总统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些关税由美国企业承担),但特朗普与习近平“保持着非常积极的工作关系”。鲁比奥还补充说,特朗普与习近平今年会晤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官方的会谈纪要也表示,双方进行了“积极、务实且建设性”的会谈,并同意加强外交合作,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鲁比奥在周五上午会见了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官员,努力巩固华盛顿与盟友的关系。下午,他又与东南亚的高级外交官会面,包括参加了由王毅和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共同出席的多边论坛。
特朗普总统对14国领导人发出的新关税威胁笼罩着鲁比奥的外交努力,这些威胁激怒了包括此次会议东道主马来西亚在内的多国政府。受关税威胁的另外七国外交官也出席了会议。这些关税威胁甚至针对包括日韩在内的条约盟友,美国对合作伙伴的承诺进一步遭到质疑。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左)在星期五于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交谈。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左)在星期五于吉隆坡举行的会议上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交谈。 Mohd Rasfa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许多受到关税威胁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对美贸易额,因此特朗普总统的施压行动可能会把它们推向北京。而且,许多遭威胁国家的官员已经与美方进行了数月的认真贸易谈判,若美国总统持续威胁,他们或将质疑严肃谈判的意义。
鲁比奥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做出了辩护,称长期存在的贸易失衡对美国工人和产业不公平。他还否认特朗普的政策会无意中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商业关系。
广告
“你看,我认为各国都会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他说。“我们并不认为这给任何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们将其视为一个机遇,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不公平之后,重置全球贸易,使其对美国人更加公平,”他补充道。
王毅则利用与亚洲国家的外交会晤,将中国塑造为受到特朗普贸易政策冲击的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捍卫者。
王毅在周五与孟加拉国官员会晤时表示,美国对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征收35%的关税既“不合理又不道德”。相比之下,他说中国对孟加拉国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中国每年向孟加拉国出口约180亿美元商品,而进口仅约10亿美元。)
王毅在前一天与该地区外交官会面时表示:“中国一直是动荡世界中最可靠的稳定力量,也是东南亚国家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一直在努力争取东南亚,建立抵御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防线。今年4月,习近平访问了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以巩固这些中国商品中转出口国之间的关系。
广告
北京警告那些受华盛顿施压要求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如果它们与特朗普政府合作限制中国出口,将面临后果。其中一个被美国拉拢的国家是越南,中国利用越南等邻国绕过美国对其商品加征的关税。
王毅在周四与越南外长裴青山会面时表示,中国反对“经济和贸易霸凌”以及“关税胁迫”。
鲁比奥在周五与裴青山举行了会晤。会后,鲁比奥表示贸易话题有提及,但并非会谈重点,他还特别指出,这次会面恰逢美越恢复外交关系30周年。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府,美国始终难以向亚洲国家展示其制衡中国的战略愿景和坚定承诺。与此同时,大多数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都不愿被美国或中国逼迫选边站队。
“我们承受不起被视为偏向任何一方的代价,”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投资国,而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必须谨慎处理我们的外交政策,保持中立,并寻求平衡。”
该地区一些国家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终止拜登政府推动的多项军事计划。
广告
五角大楼正在审查一项名为AUKUS的协议,该协议由拜登总统在2021年与澳大利亚和英国领导人达成,旨在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及相关技术。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对是否应该向盟友提供先进的美国武器系统持怀疑态度。
被问及五角大楼的行动时,鲁比奥上周四对记者表示,这种审查是新一届政府的常规流程,并表示“我们在AUKUS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

Zunaira Saieed自马来西亚吉隆坡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黄安伟(Edward Wong)报道全球事务、美国外交政策和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甘肃一幼儿园逾200名幼儿铅中毒,八人被刑拘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甘肃一幼儿园逾200名幼儿铅中毒,八人被刑拘

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本月,中国西北部一家幼儿园200多名儿童因食用受铅污染的食物入院治疗,这一食品安全丑闻引发了公众强烈不满,人们还对当地官员保护儿童健康能力提出了质疑。
甘肃省天水市警方已经拘留了这家民办幼儿园的八名相关人员,包括园长和一名投资人。中国官方媒体周二报道,警方发现,幼儿园厨师使用从网上购买的不可食用的颜料来装饰孩子们吃的包点和发糕。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天水市公安局局长郭庆祥表示,调查显示,该幼儿园试图利用色彩鲜艳的食品照片进行营销,以增加招生人数。这些食品包括被做成鲜黄色玉米棒形状的香肠包,以及分层呈青绿色和粉红色的红枣发糕。
官方媒体发布的幼儿园监控视频显示,厨房工作人员向一碗面粉中添加了鲜黄色的粉末颜料。
广告
调查人员发现,这些香肠包和红枣糕样本中铅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每公斤0.5毫克)的2000多倍。
对于当地官员是否愿意正视这一丑闻,外界似乎持怀疑态度。据官方媒体报道,关于中毒事件的说法最早于7月1日出现,但一些家长抱怨天水当地医院没有对他们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检测和诊断。这促使一些家庭前往300多公里以东的西安市为孩子进行检测,并确诊为铅中毒。
截至周一,该园所有251名儿童均已接受检测(尽管官方媒体没有透露具体检测地点)。据官方媒体报道,其中233名儿童被发现血液铅含量异常高。一些儿童仍在住院治疗。
调查人员上周四突击搜查了该幼儿园,并查获了园方储存的颜料粉。
据官方媒体报道,培心幼儿园于2022年6月获得办学资质,并于同年8月底开始招生。
食品安全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但与十多年前相比,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当时诸如三聚氰胺奶粉和回收地沟油等丑闻频频见诸报端。
2006年,天水市也曾发生铅中毒事件,当时超过200人血液中铅水平超标。官方一直未公布中毒原因,但附近一家铅锌冶炼厂被指控非法向该地区排放废料。
广告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涵盖范围广泛的法案,旨在延长减税政策并削减社会保障项目。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称,这项措施将导致美国国债在未来十年内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涵盖范围广泛的法案,旨在延长减税政策并削减社会保障项目。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称,这项措施将导致美国国债在未来十年内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 Kenny Holston/The New York Times
作为过去20年美国债务的最大持有国之一,中国从不回避对美国财政行为的批评。
就像父母训斥孩子透支信用卡一样,中国在2013年美国债务上限僵局期间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其保护中国资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是直指美国人的挥霍无度是罪魁祸首。
但当美国国会议员就一项由特朗普总统支持、预计到2034年将使联邦债务激增逾3万亿美元的庞大国内法案进行辩论并最终通过时,中国却基本上不置一词——尽管该法案可能对中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构成长期风险。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黄亚生表示,中国对持有美债的主要担忧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美元的价值,以及美国是否会违约这两个层面。
广告
“这两个担忧如今都更加现实,”他说。“美元持续贬值已经拖累中国持债价值。至于另一个担忧,我个人不信任本届政府会恪守法治原则与债务义务。”
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国会辩论时强调了该法案的争议性,以及美国民主制度在体现民意方面似乎失效。报道将辩论描述为一场“政治马戏”,中国的评论人士则称投票突显了美国“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
但中国官员尚未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沉默背后可能存在其他考量。
避免贸易战是优先事项
在双方贸易战的脆弱休战状态下,中国可能认为没有必要通过公开批评该法案来激怒特朗普,此前双方曾互征高额关税。
双方已同意取消部分对抗性措施,并继续朝达成协议努力。双方甚至可能正在为特朗普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会晤创造条件
北京正试图重振经济增长,难以承受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相比之下,国债持有问题并不是当务之急。更紧迫的是关税问题,以及特朗普政府试图说服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的努力。
广告
“中国仍在努力维持与美国之间脆弱的贸易停火,”研究公司Trivium的分析师乔·马祖尔表示。“批评特朗普的标志性立法可能会激怒他,破坏近期达成的外交共识。”
为什么要阻止敌人犯错呢?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该法案非但不会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还可能把华盛顿推向财政悬崖,削弱其与北京竞争的能力。
“特朗普成功的几率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不确定,”上海的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表示。他还表示,该法案通过削弱美国实力,“可能会间接帮助中国再次强大”。
美国的危机与混乱正好印证了习近平对当前世界局势的核心判断——东升西降。中国强调特朗普政府疏远美国盟友和伙伴,并无视全球规范
在社交媒体上,一个热门标签写道:“大而美法案将让1700万人失去医保”。网民们也为埃隆·马斯克的言论欢呼,他称该法案“疯狂”。
广告
相比之下,中国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提高债务水平部分是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这些支出旨在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同样也在应对不断增长的债务问题,这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借贷。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姚洋对中国是否会因特朗普的法案带来的混乱而受益表示怀疑。他表示,只要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就可以继续借贷多年。
“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也不是随意就可以被替代的。那连带的美元的霸主地位,也不是随意可以替代掉,”他说。
中国受美国债务的影响较小
北京长期诟病华盛顿滥发货币满足国内需求,却无视美元贬值,以及因此带来的海外持有美债资产的缩水。
广告
但中国也在逐步减持美债——从十多年前1.3万亿美元的峰值降至目前的约7500亿美元,转而投资于黄金等其他资产。
中国也致力于削弱其所谓的“美元霸权”,即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贸易货币的地位。
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美元的这一地位加剧了世界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使得中国这样的主要出口国在面对关税威胁时“更为被动”。
“美国正在利用美元和巨额赤字融资来维持其全球霸权,”他说。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称已与美国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称已与美国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DAVID PIERSON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中国控制着稀土元素的全球供应,而稀土元素是许多现代技术的重要原料。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中国控制着稀土元素的全球供应,而稀土元素是许多现代技术的重要原料。 Bert van Dijk/Getty Images
周五,中国表示,已经与特朗普政府确认了一个贸易框架的细节,其中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的协议。
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表示:“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这一声明呼应了商务部长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几小时前的话,他告诉彭博新闻社,一旦中国开始提供稀土矿,美国将“取消”出口管制。
目前尚不清楚该协议是否就是特朗普总统周四在白宫的一个活动上所说的,与中国“签署”的贸易协议。
广告
中国商务部表示,6月9日和10日在伦敦举行会谈后,中美贸易谈判代表“保持着密切沟通”。此前,双方于5月在日内瓦举行过会晤。
这些会晤是为了稳定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并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实现休战,双方此前都向对方的商品征收天价关税。
日内瓦谈判结束后,由于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放缓到极低的水平,紧张局势加剧。稀土是半导体、机器人和飞机等许多现代技术的关键材料,中国在稀土供应和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对这一放缓的回应是限制美国向中国出口乙烷、飞机发动机和芯片软件。中国政府很可能希望以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作为交换,让美国取消这些反制措施。
此前几天,中国宣布加强对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的管制。此举被视为北京递出的橄榄枝,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抱怨北京在遏制美国合成阿片类药物危机方面做得不够。
双方解除出口管制是否会为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从而解决令特朗普政府感到沮丧的根本问题,比如让中国大幅增加美国商品的采购,并向更多美国企业开放中国市场等,目前还有待观察。
虽然中国表示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退缩,但分析人士指出,达成更广泛的协议符合北京的利益。由于房地产危机和消费者信心下降,中国经济仍然低迷。
广告

Berry Wang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加强芬太尼管控,但重申芬太尼危机根源在美国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加强芬太尼管控,但重申芬太尼危机根源在美国

DAVID PIERSON, KEITH BRADSHER
有人在加州一个临时居住营地使用芬太尼的场景,摄于去年。特朗普政府说,中国在阻止芬太尼进入美国方面做得不够。
有人在加州一个临时居住营地使用芬太尼的场景,摄于去年。特朗普政府说,中国在阻止芬太尼进入美国方面做得不够。 Meridith Kohu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加强了对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的管控,这是为解决芬太尼问题采取的最新措施,这个问题已与中美更广泛的贸易争端纠缠在一起。
特朗普政府此前指责中国政府没有采取足够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芬太尼是一种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每年在美国导致数万人死亡。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以这一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了总共20%的关税。
据中国六个政府部门本周发布的联合公告,中国已将两种化学品——4-哌啶酮和1-叔丁氧羰基-4-哌啶酮——列入所谓的芬太尼前体(即基本成分)清单,实施严格管制。
此举“表明了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想与美国合作的诚意”,华盛顿研究机构史汀生中心的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说。
广告
新的管理措施将于7月20日生效。在宣布联合公告的几天前,中国公安部部长王小洪曾于上周在北京与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David Perdue)就禁毒执法进行了磋商
美国指责中国的化工企业向贩毒集团提供芬太尼的原料,贩毒集团然后将芬太尼走私到美国。
但中国则一直强调,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内滥用处方止痛药和监管不力,责任不在中国。
“我们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周二说。“责任在美国自身。”
两国同意暂停贸易战后,虽然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的最低145%的关税已在今年5月降至55%,但特朗普政府仍在收取与芬太尼问题有关的关税。
中国前不久对关键矿产的出口实施限制措施,让缓和贸易战的进程受到威胁,但特朗普总统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已在本月通了电话,同意重启贸易谈判。两国领导人还讨论了在中国见面的可能性。
广告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虽然中国愿意欢迎特朗普来访,但那取决于两国在贸易争端以及芬太尼等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
吴心伯表示,另一个可能性是两国领导人在今年10月底在首尔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年度峰会期间举行会晤。虽然习近平通常出席峰会,美国总统也历来如此,但两国领导人尚未表态是否参加今年的峰会。

Berry Wang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以及华盛顿记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中国进行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称美国袭击伊朗损害自身信誉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称美国袭击伊朗损害自身信誉

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周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讲话。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周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讲话。 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中国说,美国在与伊朗政府谈判期间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损害了美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声誉和外交名声。
“伊朗受到了伤害,但同样受损的,还有美国自身的信誉——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还是作为任何国际谈判的参与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周日在中国的国家电视台上说。
在争夺全球叙事话语权的战斗中,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将美国描绘为战争贩子和破坏稳定的力量,同时将自己表现为倡导和平与公正的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
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周日举行的紧急会议上说,中国谴责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正在与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一道起草一项联合国决议,呼吁停火,保护平民安全,启动和平谈判。
广告
中国官媒周一发的报道呼应了傅聪对美国的批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指责美国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暴力冲突。
“中东局势的恶化清楚地提醒我们,强权政治和军事干预只会带来混乱和不稳定,”文章称。
中共小报《环球时报》在周一的一篇社评中说,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削弱了“国际安全秩序的基础”。
在中国受到严格审查的互联网论坛上,用户们留下了愤怒评论,称伊朗被骗了,以为自己正在与美国进行核协议的谈判,放松了警惕,结果成为美国轰炸的目标。
中国的这些说法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现实。中国一直是伊朗最重要的外交和经济支持者之一。它几乎包揽了伊朗所有的出口石油,这帮助维系了残暴的伊朗政权继续掌权,并为伊朗在海外的恐怖主义代理(包括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分子)提供支持。
随着对更广泛冲突的担忧加剧,中国将如何使用自己对伊朗的影响力还有待观察。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周日敦促中国劝说伊朗,不要执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水道之一。
“中国肯定会反对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因为中国需要得到伊朗的石油。但中国只会按照自己的条件和自己的时间表来那样做,他暗示。
“但是,与美国讨论这件事,或按照美国的要求向伊朗施压不合适,甚至会适得其反,”他补充道。
广告
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如果伊朗封锁海峡,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时,他避而不答,只是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冲突降级”。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若美伊爆发冲突,中国将成输家?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新闻分析

若美伊爆发冲突,中国将成输家?

DAVID PIERSON, KEITH BRADSHER, BERRY WANG
以色列周一袭击伊朗国家广播公司后,德黑兰上空硝烟弥漫。
以色列周一袭击伊朗国家广播公司后,德黑兰上空硝烟弥漫。 Majid Asgaripour/Wana News Agency, via Reuters
2023年帮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谈判达成和平协议时,北京将这一突破誉为中国外交的胜利,表明美国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已经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权力掮客。
但随着特朗普总统公开考虑部署美国军队,与以色列一起攻击伊朗,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
一场失控的冲突会让中国损失惨重。中国一半的石油进口通过油轮,经由伊朗南部海岸的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指望其在该地区最亲密的伙伴德黑兰来抵制美国的影响力。
但是,尽管有这些战略利益,对特朗普政府几乎没有影响力的中国不太可能在军事上保护伊朗,尤其是在美国介入的情况下。
广告
“现实是,他们实际上没有能力派遣中国军队来保卫伊朗的设施,”华盛顿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扎克·库珀说。“他们更愿意做的是低调地提供一些物质支持,一些口头上的支持,也许还有一些人道主义援助。”
尽管希望中东保持稳定,但如果美国被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国也会受益,因为这可能会使美国的军队、舰船和其他军事资源从亚洲转移出去。
无论特朗普是否决定打击伊朗,都将为北京提供可能影响其地缘政治战略的教训。中国将试图了解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方针,以及他使用武力的意愿。其结果可能会影响中国政府对美国是否会在中国决定入侵台湾的情况下保卫台湾的评估(台湾是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自治岛屿)。
尽管与伊朗关系密切,中国最高层对当前冲突的言辞却十分谨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周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时呼吁停火,但中国政府发布的通话摘要并未公开批评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
习近平也没有直接敦促美国不要攻击伊朗,只是说“国际社会特别是对冲突当事方有特殊影响的大国要为推动局势降温作出努力,而不是相反”。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并未明确批评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并未明确批评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 Agence France-Presse, via Kazakhstan'S Presidential Press
据中方的通话摘要,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致电以色列外长,表达了北京对以色列袭击的反对。但他没有像他在与伊朗通话时所说的那样说中国“谴责”以色列。
根据中国政府的声明,在与阿曼外长的另一次通话中,王毅说,“不能坐视地区局势滑向未知的深渊。”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为寻求外交解决方案做出了具体努力。无论如何,以色列可能会对中国作为调解人的中立态度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与伊朗结盟,并与伊朗的巴勒斯坦盟友、在2023年10月袭击以色列的哈马斯接触。
广告
中国的努力,至少是公开的努力,都集中在从以色列和伊朗撤离1000多名中国公民上。
“北京正在努力跟上事态的快速发展,并优先考虑照顾在该地区的中国公民和资产,而不是任何更广泛的外交倡议,”拜登总统执政期间在白宫和国务院担任中国政策高级官员的朱利安·格维茨说。
在中国受到严格审查的网络论坛上,关于这场冲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伊朗军事和安全机构的糟糕表现上,尽管一些参与者指出,中国对伊朗的支持是有限的。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中东问题专家朱兆一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不可能向伊朗提供“无条件保护”,也不可能在军事上对抗美国和以色列。他说,北京只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施加压力,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东动荡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考验,”朱兆一写道。
中国的温和反应,和与其志同道合的伙伴俄罗斯相似,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从德黑兰得到了急需的军事援助,但除了发表支持伊朗的声明外,中国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年,当双方共同的伙伴阿萨德政权在叙利亚被推翻时,北京和莫斯科也被认为是在袖手旁观。
广告
两国的相对缺席让人们对华盛顿一些人所称的“动荡轴心”——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这四个国家——的凝聚力产生了质疑。这四个国家在外交和军事上越来越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反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在这四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深深地融入了全球经济,这意味着中东的动荡将给该国带来惨重损失。中国以折扣价购买了伊朗几乎所有的出口石油,利用秘密油轮船队规避美国的制裁。它的船只如果从海湾国家运输更多的石油,必须安全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对于正在努力扭转经济疲软局面的中国政府来说,能源价格上涨将是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除了能源之外,伊朗还为中国在中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立足点,以促进其利益和对抗在该地区拥有数万军队的美国。出于同样的原因,北京与海湾国家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分析人士经常说,北京在中东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调解人,因为它不会在人权等问题上对其他国家说教。清华大学中东问题专家文晶说:“中国是该地区敌对派系唯一信任的大国,有能力在美国无法实现的领域取得突破。”
但一些西方分析人士说,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谈判中,中国只是在最后扮演了一个并重要的角色。华盛顿还对北京方面不愿向伊朗施压、要求其阻止胡塞叛军在也门沿海袭击船只——除非涉及中国船只——感到失望。
广告
美国国务院前近东事务助理国务卿、现为华盛顿律师事务所Arnold and Porter高级顾问的芭芭拉·利夫说,中国不愿对其合作伙伴施加压力,削弱了中国在中东的地位。
“没有人说,‘我们最好给北京打电话,看看他们能在这里做些什么,’因为北京一直扮演着纯粹的商业和经济角色,”利夫描述多年来与她交谈过的中东官员的态度。
她说:“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觉得,中国只会为中国自己着想。”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以及华盛顿记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中国进行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