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一场中国引发的冰冷对峙:新西兰和库克群岛关系面临考验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一场中国引发的冰冷对峙:新西兰和库克群岛关系面临考验

VICTORIA KIM
2012年,库克群岛最大岛屿拉罗汤加的度假区。
2012年,库克群岛最大岛屿拉罗汤加的度假区。 Marty Melvill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造访那里的原始海滩和碧蓝泻湖。他们的到来支撑着这个由15个岛屿和环礁组成的小国的经济。在这里,没有一座建筑高过椰子树。
大多数游客来自新西兰,库克群岛的前殖民宗主国,两国素来关系密切。但近几个月里,双方陷入了冰冷对峙。
这场争端源于库克群岛今年与中国签署的一项范围广泛的合作协议。该协议被视为中国在该地区持续扩张的最新迹象,引发了新西兰的警觉。
新西兰已暂停援助,导致库克群岛的预算出现缺口。库克群岛总理马克·布朗威胁称,将“另寻他处”来满足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有人指责新西兰将援助作为谈判筹码,在主岛拉罗汤加还爆发了罕见的抗议活动,抗议者担心与新西兰的关系受损。
广告
即使两国领导人上周在一次地区论坛上进行了面对面的会晤,局势仍未出现任何突破的迹象。
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上个月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们与中国达成那些协议时,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而我们当时被蒙在鼓里。”
5月,库克群岛外长廷吉卡·艾利卡纳(左)与中国外长王毅在厦门会晤。
5月,库克群岛外长廷吉卡·艾利卡纳(左)与中国外长王毅在厦门会晤。 Ding Lin/Xinhua, via Getty Images
新西兰认为,库克群岛在签署该协议前有义务与其进行磋商,并表示除非采取行动“修复关系、重建信任”,否则不会提供新的援助。对此,库克群岛总理布朗指出,新西兰早在2014年就与中国签署了自己的伙伴关系协议——当时并未征询库克群岛的意见——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在这份协议签署后的十年里,新西兰对中国在其周边地区的意图越来越警惕。它目睹中国利用贸易胁迫手段打压澳大利亚经济,向太平洋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还派出海军特遣舰队驶入澳新之间的海域举行实弹演习。
彼得斯表示,中国与库克群岛的协议符合北京在该地区野心的“某种近期发展模式”。
新西兰官员表示,来自库克群岛和新西兰的外交人员正在“逐条研究”库克群岛与中国达成的协议,以找出其中令人关切的问题。
广告
被暂停的援助金额为1820万新西兰元,约合1100万美元,原本用于卫生、教育和旅游领域;根据新西兰外交贸易部的说法,另一项用于网络安全的300万美元援助仍在继续提供中。
分析人士指出,新西兰暂停援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措。这与澳大利亚的做法截然不同,后者近年来在该地区大幅增加了援助支出。
自1965年以来,库克群岛实现了自治,但在国防方面依赖新西兰。库克群岛民众持有新西兰护照,其中大多数——近8.5万人——居住在新西兰。随着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加深影响,两国间关系的边界正面临考验。
6月,库克群岛主岛拉罗汤加的一个游客市场。大多数游客来自新西兰。
6月,库克群岛主岛拉罗汤加的一个游客市场。大多数游客来自新西兰。 William Wes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2022年,中国与另一个太平洋小国——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议,引发外界对北京意图在该地区建立军事据点的担忧。中方与库克群岛官员均表示,他们的协议不涉及安全或军事事务。
新西兰情报机构负责人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演讲中警告称,中国在太平洋推进势力的雄心是要“将经济与安全合作捆绑起来,打造竞争性的区域架构”。中国驻惠灵顿大使馆对此回应称,这种言论是虚假信息,并表示与库克群岛的协议中没有任何“隐藏议程”。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凯皮表示,新西兰的反对显然与北京在该地区日益凸显的军事扩张野心有关。
广告
“若处于不同的战略环境,此举本无不妥;若与不同对象合作,或许也无可厚非,”他说,“但战略环境已然今非昔比。”
库克群岛是太平洋岛国中最小的国家之一,它还成为新兴的海底采矿竞争的焦点。与中国的协议中包含了共同勘探海底矿产的承诺。美国上个月也与库克群岛达成了海底采矿的协议
《库克群岛新闻》主编拉什尼尔·库马尔表示,他所在的国家和其他面临发展挑战及气候变化风险的太平洋小岛屿国家一样,需要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支持。在首都阿瓦鲁阿,随处可见这一点的实体证明——法院、警察总部、国家体育场,都是由中国建造的。
“人们感受到,中国在某些方面确实帮助了我们,我们对此心存感激,”他说。“但整体的共识是,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该保持谨慎。”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中寻求平衡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中寻求平衡

DAVID PIERSON, VICTORIA KIM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一抵达北京。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一抵达北京。 Lukas Coch/AAP, via Reuters
澳大利亚总理自上周末抵达上海以来已多次强调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他大力强调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的游客每年在澳大利亚花掉几十个亿,还有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爱买澳大利亚的车厘子、牛肉和葡萄酒。
周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晤,推动与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虽然两国领导人都没有公开提及美国或特朗普总统,但华盛顿多变的贸易政策及要求盟友承担更多责任的背景显而易见。阿尔巴尼斯和习近平都表示,双方承诺加强双边关系,寻找合作领域。这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也凸显了特朗普要求美国盟友限制对华贸易的政策所面临的局限性。
习近平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澳关系都将继续发展。
广告
“我注意到您在开场白中提到求同存异,这种做法确实已给澳大利亚和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阿尔巴尼斯回答说。
阿尔巴尼斯把稳定对华关系作为他外交政策的标志。但他需要越来越小心地平衡澳大利亚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美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盟友,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经济主顾。尽管中国在越来越靠近澳大利亚海岸线的区域展示军事主导地位,阿尔巴尼斯仍然努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习近平承认两国关系出现了转折,称“中澳关系近年来走出低谷”。
阿尔巴尼斯周二在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阿尔巴尼斯周二在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China Daily, via Reuters
阿尔巴尼斯还在周二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了会晤。
尽管他努力把这次访问的重点放在贸易议题上,但安全问题仍笼罩着为期六天的行程。就在阿尔巴尼斯抵达上海的时候,《金融时报》报道称,五角大楼正在向澳大利亚和日本施压,要求它们明确说明,如果中美因台湾问题开战的话,两国将采取怎样的立场。中国政府声称对自治的台湾拥有主权。
阿尔巴尼斯与习近平见面后表示,习近平并未提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相关要求。阿尔巴尼斯说,他重申了澳大利亚的立场,那就是支持台湾维持“现状”。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如果承诺在那样一场战争中做出响应,将严重冲击它们与中国的重要贸易关系,而且提前表态在国际舞台上也将是极不寻常的举动。即便是美国自己也并未明确表示是否会为台湾而开战,保持战略模糊正是其数十年来对台政策的核心——既要威慑中国发动攻击,也要劝阻台湾寻求正式独立。
广告
但华盛顿仍可能向堪培拉施压。五角大楼上月表示,正在审查与与英国达成的为澳大利亚配备核动力潜艇的三方安全协议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标准”。
“澳大利亚一直在美中之间走钢丝,现在钢丝的两端都拉得更紧了,”悉尼大学历史学家詹姆斯·柯兰说。
习近平的团队很可能会私下向澳大利亚官员强调,美国要求澳方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更大承诺的做法,表明华盛顿正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伙伴。
北京正试图说服澳大利亚等国家不要与美国签署会限制中国出口的贸易协议。中国一直将自己塑造成全球贸易体系的捍卫者,批评特朗普政府以关税手段扰乱国际经济秩序。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习近平在会晤时说。
当被问及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中澳关系时,阿尔巴尼斯避开话锋,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完全无关”。
广告
阿尔巴尼斯2023年以总理身份首次访华,此前数年,在澳大利亚前政府时期,两国关系充满尖锐言辞,澳大利亚出口也受到中国的惩罚性贸易限制。此后澳大利亚坚持强调双边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在谈论中国威胁时保持克制。
在周二的会谈中,双方似乎淡化了若干争议点,甚至避而不谈,这体现了两国改善关系的共同意愿。
阿尔巴尼斯表示,习近平并未提及达尔文港的问题,该港口的租赁权由一家中国公司持有,这在澳大利亚国内引发了争议。阿尔巴尼斯还表示,他谈到了杨恒均案——这位澳大利亚公民因国家安全指控被中国监禁,并面临死刑判决,但他也指出,不应对该案“立即取得进展”抱有期待。
然而,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分析师、前国防情报官员迈克尔·休布里奇指出,阿尔巴尼斯加码经济关系的做法也暗藏风险。
“他忽视的是,澳大利亚本已极高的贸易依赖度若进一步加深,将带来巨大的脆弱性和风险,”休布里奇说。“到头来,贪婪总是战胜恐惧。"

Berry Wang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Victoria Kim是时报驻澳大利亚记者,常驻悉尼,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泛太平洋地区。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