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买 mac 还是 windows

asdfasasdf: 最近一个月新入职一家公司,同事不时给我推荐 mac ,有时他看我操作看到我的个别软件卡一下,他就说垃圾 windows 。并诱惑我说你看大多数高级程序员基本都是用的 mac ,虽然我同事前后端确实用的都是 mac 。。。我问他的 mac 主频多少,他说苹果不看 cpu 频率的,我问他 mac 内存多少,他说苹果内存与 win 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会比 win 节省很多。目前我的 5 两千 win 笔记本 32g 内存,几天不关机的话内存就会占用到 28g 开始卡顿,平时上班使用基本常驻占用 23g 还很流畅。 现在我看中了
华硕天选 5pro 。配置 i9-13980hx,4060 ,32g 2t 价格 8400 元左右。
mac4 air 15 寸 32g 256g 11000 元,外加买拓展坞+外置硬盘方案大概 1600 元。
华硕后期最高可以升级到 64g ,硬盘也便宜。
mac 听说屏幕素质好,系统 unix 很贴近 linux 对开发友好,项目编译比 win 更快,做工精美,系统流畅。
我比较纠结的是 mac4 的 10+10 核心可不可以和 i9-13980hx 打。另外苹果的 32g 内存可以打赢 win 的 48g 吗,毕竟想要战未来。我 java 开发微服务那套固定工位,基本不会把笔记本往家来回搬。重来没有使用过 mac ,值得体验下吗

毕业一年半 值得花 2 万买台 MacBook Pro 吗

HkMuxxx: 如题 月薪 13k 买电脑这笔钱大概是我税后两个月的收入了 自己确实是攒了十来万可以 cover 掉 但还是有点心悸 农村孩子过惯了苦日子

自己的 MBP 是 2015 款的了 已经快用不动了 新 MBP 的可以战未来 屏幕音响都是顶级 很馋

跪求过来人分享:这波消费升级是真刚需还是消费主义陷阱?

如果 MacBook 要搭载触摸屏,可能怎么做?

问题来源:苹果或将在 2025 年推出触摸屏 Mac,此前其一直抵触触摸笔记本设计,如何解读这一改变?

我的观点是:

媒体们捕风捉影的思路错了,克雷格可没有说是什么形态的 MacBook 啊。

我们假设苹果真的要推出触摸屏笔记本,那么:

1、手臂悬空地在屏幕上点点划划,这是人体工学的死穴,体验极差,所以触摸屏的笔记本一定需要搭配外翻折的结构,折过去变成平板电脑才堪可用;

2;苹果自家目前有着全球最好用、市占率最高的平板电脑 iPad,那么一个带触摸屏的外翻折笔记本可以给公司提供什么「价值」呢?有两个,一是冲击平板的销售,二是让 MacBook 变成另一个装了妙控键盘的 iPad Pro。可见,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对公司的经营都没有好处。

既然触摸屏 MacBook 不应该是 iPad Pro 的平替,那么如果非要做,可以怎么做呢?一个比较正常的产品思路是,跳出去,成为另一个东西,例如:

《设以观复 vol.14》视频位置 33:31 点击截图播放视频

图中自左向右的白块分别是:Apple Watch、iPhone、iPad 和 iMac

那么,如果苹果需要打造一款搭载触摸屏的 MacBook 的话,更好的做法一定不是直接在笔记本上装一块触摸屏,因为一款既不好用又影响销量和品牌声誉的产品,百无一用。但是,如果跳出笔记本现有形态的固有观念,在 iPad 和 iMac 之间仍然存在一个有待开发的产品形态:

《设以观复 vol.11》视频位置 13:04 点击截图播放视频

也就是说,这块可能存在的触摸屏不是给现在这个形态的 MacBook 使用的,而是为折叠屏形态的 MacBook 去准备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克雷格说的「谁说得准呢?」,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这么理解比较符合商业公司的基础利益逻辑,做一个世人都知道不合理的产品,它图什么?

从近几年的消息和产品更新来看,苹果正在全力打造 AR/VR 产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只是发布时间在何时了;与此同时,各个产品线的更新一方面在性能和芯片上开始疯一般堆料,另一方面开始在交互设计上有各种动作,无论是AOD、台前调度、灵动岛、悬空的笔尖操作,都在指向那个万众瞩目的 AR/VR 产品方案。

一头是打破产业困局的新形态产品,是引领全新交互设计的探索;另一头是早已完整的旧形态的非必要、高争议、不赚钱的更新。但凡是个正常脑回路的产品经理,都不会选后者。

何况现在公司的精力都在 AR/VR 和汽车这两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上,哪还有多余的研发力量折腾这种没钱途的东西?简单算一下投入产出,这项目就当场黄了。

*本篇内容为应 巫冬 邀请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