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中国限制公职人员出国,幼教、护士也要上交护照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限制公职人员出国,幼教、护士也要上交护照

王月眉
去年在南京,等待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
去年在南京,等待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蒂娜·刘(音)被中国南方一所公立小学聘为语文教师,合同中包含了关于旷工和工作表现的常见警告条款。
紧接着还有这样一条:未经学校允许出国旅行,可能会导致解雇。
一个教职工群聊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规定。“根据上级部门规定,教师需增强纪律意识,”消息中写道,“目前不允许任何境外休假。”
在中国各地,随着当局正加强对公职人员与外国人接触的管控,类似的警告正在蔓延。一些幼儿园教师、医生甚至政府承包商和国有企业员工都被要求上交护照。一些城市规定,退休人员要等两年才能取回护照。
广告
在许多城市,公职人员即使因私人原因出国旅行,也需要获得批准。以“普通调研、交流和学习”为目的的出国公务旅行已被禁止。而且在大多数省份,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现在已失去担任某些公职的资格。
官员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包括维护国家安全、打击腐败和削减开支。但这些限制的范围迅速扩大,波及到了那些表示自己接触不到敏感信息或政府资金的员工。《纽约时报》采访了七位公职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一名护士和一名文学教授,他们都证实了这些限制的存在。
2023年,中国某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2023年,中国某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这些规定是中央当局为加强所谓政府工作人员政治纪律和思想忠诚而采取的举措之一。《纽约时报》采访的两个人说,他们还被要求向单位披露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另一个人表示,如果她离开工作所在的城市,必须通知单位。一些地方政府禁止三人以上的公务员聚餐,这一措施是在多起官方宴会上出现酗酒报道后出台的。
但当局对海外接触尤为警惕。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警惕间谍活动的威胁,以及它所称的试图煽动不满情绪的敌对外国势力。7月,中国共产党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民间外交“因党而立”,应由党来领导。
其结果是,尽管北京宣称渴望吸引外国企业和游客,但却在阻止本国许多民众出境。
“一方面,你希望外国人来中国。你宣传中国文化,希望他们能促进经济发展,”20多岁的蒂娜·刘说,“但另一方面,为什么要把我们困在这里,不让我们多看看世界呢?”
广告
对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的旅行限制并非新事。自2003年起,高级官员或接触国家机密的人员必须提前报备出国旅行情况。他们的名字会被提供给边境官员,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出境。
但在习近平这位中国数十年来最有权势的领导人的领导下,这些管控已扩大到级别低得多的工作人员。
一份地方政府通知显示,浙江省沿海城市舟山附近六个渔村的全职官员被要求上交证件。在江西省的一个城市,一家公共卫生机构要求员工上报2018年以来的所有出国旅行情况。
舟山的一个渔港。该市周边一些地区的全职村干部被要求交出护照。
舟山的一个渔港。该市周边一些地区的全职村干部被要求交出护照。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河北省中部一所小学的音乐教师说,她今年夏天申请去马来西亚,因为她的姐妹要去那里留学,但校长拒绝了这一请求。该教师因担心遭到报复而未透露全名,仅透露自己姓王(音)。
浙江省一名护士说,她若要出国旅行,需要经过四层审批。尽管一直希望能去越南,但她并没有申请。同样为避免报复,她仅透露自己姓朱(音)。她说,这些限制似乎表明,当局担心即使是普通员工也可能携带敏感信息或非法资金出逃——对此她嗤之以鼻。
“要是真有什么秘密,我们这种人会知道吗?”她说,“我们又有什么钱可以卷款潜逃呢?”
广告
获准出国旅行的人有时还被要求保证在国外期间不危害国家安全,不说中国坏话。
内蒙古工业大学要求员工在国外未经批准不得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或与任何“外方”会面。若遇到“反华势力”,需向中国驻外使馆报告。
若回国后一周内未交回护照,可能会导致五年内被禁止出境。
中国当局正在加强对国家公务员与外国人接触的管控。在许多城市,公务员必须将护照交由上级保管。
中国当局正在加强对国家公务员与外国人接触的管控。在许多城市,公务员必须将护照交由上级保管。 Wang Zh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这些限制还逐渐渗透到招聘环节。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公务员体系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一些最令人向往的职位属于“选调生”项目。这些从顶尖大学招募的学生会被纳入快速晋升至领导岗位的轨道。
每个省份自行决定从哪些学校招募选调生,包括南方的广东省在内的许多省份过去都将海外大学包括在内。今年,广东省只列出了中国的大学;其他五个地区在过去一年里也是如此。目前只有上海明确表示,该精英项目接受外国大学的毕业生。
东北的辽宁省更进一步。今年,任何在海外居住超过六个月且“海外经历和政治表现”难以核查的人,都被视为不符合资格。
各大城市的警察局也实施了类似规定。在上海,即使有配偶或近亲移居海外,也可能导致申请人不符合资格。
上海,在指挥交通的警察。
上海,在指挥交通的警察。 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刘冬舒教授表示,许多限制很可能并非源于中央明确的指令。但随着中央政府对中层官员的审查加强,这些中层官员或许是在试图避免任何可能引发麻烦的源头。
“由于中美关系,由于竞争,我认为可以说中国社会总体上对外国变得更加敏感了,”刘冬舒说。他还说,这让政策制定者觉得“所有与外国有关的事情都存在风险”。
广告
北京独立政治分析师吴强(音)表示,中国政府仍希望展现开放的形象,更愿意让其向内收缩的举措不那么引人注目。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在网上公布了护照管理规定,但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只是得到了口头通知。
这些限制的执行力度似乎参差不齐。例如,朱女士说,她所在城市其他医院的护士仍然持有护照。
而且,并非只有政府雇员因海外关系受到审查。中国国家安全机构多次警告普通公民出国旅行的危险,或提醒他们留意可能是间谍的外国人。
中国大型家电制造商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她不会聘用海归人员,因为他们可能是间谍。
3月,上海一个展位展示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照片。
3月,上海一个展位展示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照片。 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这一声明遭到了社交媒体用户的广泛批评,他们称这助长了歧视,会损害中国的全球竞争力。甚至《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为海外人才辩护。
但香港的刘冬舒表示,虽然普通中国人可能会抱怨对其自由的限制,但政府雇员不太可能进行太多反抗。
广告
事实上,《纽约时报》采访的政府工作人员都表示,不会因为护照被收走而辞职。
浙江的护士朱女士说,她每年约19万元的稳定工资——远高于她所在城市的平均水平——足以抵消被剥夺的“情绪价值”。而且她知道,身边很多其他员工也处于同样的情况。
“如果大家都死,也就没什么了,对吧?”她说,“只要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就行。”

Siyi Zha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北京洪灾现场:仍有村民被困,多人称未收到洪水预警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北京洪灾现场:仍有村民被困,多人称未收到洪水预警

王月眉, LILY KUO, BERRY WANG
在密云一处被洪水淹没的街区,有多辆车受损,摄于周二。
在密云一处被洪水淹没的街区,有多辆车受损,摄于周二。 Adek Ber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棕色的浑浊泥浆从已经倒塌的两栋房子间流过。地面上到处都是树干、道路碎片和倒下的电线杆。心有余悸的村民们挤在一辆应急通信车周围给自己的手机充电,与已经多日没有听到他们音信的亲人联系。
周二的北京处于震惊之中,周边地区连日的暴雨已造成至少38人死亡。暴雨引发了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一些村庄的居民被困,中国领导人下令“全力”救援。
据中国国家电视台央视周二的报道,位于首都北京东北部山区的密云已有28人死亡,截止周一午夜,那里的降水量已超过540毫米。位于首都西北部的延庆有两人死亡,邻近的河北省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已造成八人遇难。央视没有给出统计死亡人数的具体时间。
密云北庄镇的几名居民说,事先没有收到洪水预警,他们周一凌晨四五点左右醒来时才意识到危险,当时水已没过了膝盖。
“太突然了,”陈金兰(音)说。周二下午,她正沿着马路,往镇外的高速路入口方向走,她住在城里的女儿会在那里接她。陈女士说,她只带了雨伞和手机,因为她从村里走到能通车的路段需要40分钟。
村民聚集在密云一座受损的桥梁周围。
村民聚集在密云一座受损的桥梁周围。 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村里停电停水已经两天了,一名村民说,两天来,她只能靠井水和停水前匆忙从水龙头接的一点饮用水。她说,几小时前女儿才终于联系上她。
她说,她没有收到政府发的瓶装水,但一些村民说收到了。没有人向村民发放食物。
广告
附近有几十名村民聚集在一辆中国联通的应急通信车旁给手机充电,寻找手机信号。
他们身后的那条沿河公路已突然变成了泥地。一栋倒了的白房子已塌陷进河床,附近的空地上曾有几栋房屋。连接对岸的桥也已被冲毁,困住了河对岸另一个村子的居民。
密云洪水的航拍画面,摄于周二。
密云洪水的航拍画面,摄于周二。 Adek Ber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郭秀文(音)说,她家附近的一座水坝溃决,淹了她家院子。院子里的树被冲走,种的玉米也已被毁,那是她的食物和用来出售的东西。
“现在老百姓挣那些个钱都挺不容易的,”她哭着说。
郭女士的邻居王女士说,她养的一群鹅和鸭子死于淤泥掩埋。
尽管如此,郭女士说她已经在这里住了30年,舍不得离开。“我的家,我得守着它,”她跨坐在一辆电动车上说,她正在用邻居的平板三轮车给自己的车充电。
密云另一个地方的余姓居民说,虽然大雨是上周六晚上开始下的,但她也没有收到任何洪水预警。第二天凌晨时,道路已被淹没,十几辆汽车被水冲走。消防员在当天晚些时候疏散了居民,她说。
北京以外的地方仍有人在等待救援。河北省杨家台村25岁村民王哈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由于通往村子的公路已被山体滑坡阻断,她的家人被困在村里。她说,救援人员还没有赶到,她最近才设法与村里的亲属取得了联系。
“泥石流,山体滑坡——村里人被困在里面出不来,”她说。自从开始下雨以来,王女士一直无法返回村子,她说,部分村民设法涉过洪水,翻越山路脱困。“有出来的,但不是全部。只是出来一点。”
疏散中的密云民众,摄于周一。
疏散中的密云民众,摄于周一。 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首都周边有逾8万民众被转移。政府已通知企业,非必要不要求员工上班,学校、建筑工地和旅游景点也已暂时关闭。几十条道路受损,北京周边地区有136个村庄断电,虽然那里属于首都行政区,但大部分仍是农村。
当局已在周日开始让密云水库开闸泄流。密云水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库,泄流前,水库记录到建库60多年来最大的上游来水量。
广告
周一晚间出现的迹象表明,此次洪灾严重程度超出寻常。在政府公布死亡人数之前,据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连日来的强降雨“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北京市还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洪水预警,呼吁民众非必要不外出。
周一,密云水库泄洪。
周一,密云水库泄洪。 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近年来中国的极端洪涝灾害加剧,专家们认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中央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陈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中国北方今年雨季的到来“异常偏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高出近30%。
据中共控制的报纸《新京报》报道,北京最近的降雨量“相当于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中国严格控制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当局担心公众的愤怒情绪蔓延。周二,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一些搜索似乎已被屏蔽。内容包括关于密云水库泄流会导致周边地区淹没、以及公布的死亡人数是否准确的讨论。
该社交媒体平台用转载的官方媒体报道取代了这些讨论,官媒报道了当地村民用铲车转移受困民众,并重点介绍了政府救援工作的细节。
广告
中国北方其他地区近日也有暴雨造成人员死亡的报道,包括山西省一辆载有14人的中巴失联。据官媒报道,山东省济南市上周的强降雨已造成至少两人死亡,当地五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了正常年份的一半。
北京曾在2023年遭遇了有仪器记录的140年以来最大的降雨量。但大部分损失发生在附近的河北省,当地官员说他们为“当好首都护城河”打开了防洪闸,引发了河北受灾地区居民的愤怒。当地居民说,他们没有收到有充分的预警。

Siyi Zhao自北京密云对本文有研究贡献,Zixu Wang和Joy Dong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Lily Kuo是《纽约时报》报道中国记者,常驻台北。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女大学生被指“有损国格”遭开除引发争议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女大学生被指“有损国格”遭开除引发争议

王月眉
达尼洛·特斯连科(昵称“Zeus”)于2019年在波兰参加一场游戏活动时的照片。特斯连科曾分享过与一名中国女性的视频,导致该女子被大学开除。
达尼洛·特斯连科(昵称“Zeus”)于2019年在波兰参加一场游戏活动时的照片。特斯连科曾分享过与一名中国女性的视频,导致该女子被大学开除。 Norbert Barczyk/PressFocus, via MB Media, via Getty Images
一所中国大学表示将开除一名学生,原因是她与一名外国人有“不正当交往”,并“有损国格”。此前,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她与一名乌克兰游戏玩家举止亲密。
这一通告在中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些评论人士对学校的决定表示赞赏,认为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对外国人过于迷恋。但也有人指出,这种开除决定带有性别歧视和家长式作风的意味,并将其与一些校园内的强奸或性骚扰案件相比较,称那些被控者所受的惩罚反而更轻。
许多人还批评这所位于中国东北、名为大连工业大学的学校,指责其在官网上公布开除决定并公开学生全名的做法是在公开羞辱学生。
“如果说在这个案件中,有谁才是真正的有损国格,根本不是那个隐私权受害的女生,”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赵宏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而是那些打着所谓的正义旗号对一个普通女性进行疯狂羞辱的网络看客,还有用陈腐的道德诫命无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教育机构。”
广告
该校表示,这名学生的行为发生在去年12月16日,“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校方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称对其处分是根据校规中关于“公民道德”的相关规定作出的。
该规定写道:“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很快将这一通告与乌克兰职业电竞选手、昵称“Zeus”的达尼洛·特斯连科在那一天发布的视频联系在一起。当时他正在上海参加一场电竞比赛。他在自己的Telegram频道上发布了与一名中国女性在一起的视频,该频道目前大约有4.3万名订阅者。
特斯连科随后删除了这些视频。但仍在网上流传的截图和录屏显示,两人似乎在一家酒店房间内,女子看上去知道自己正在被拍摄,但画面中并未出现任何露骨的性行为。
在通过电子邮件回应相关提问时,特斯连科表示,当他意识到这些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后,便将其删除。“我明白,这些片段虽然不具有亲密性质,但过于私人,不适合公开分享,”他写道,“这是我的错误,我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在开除事件的消息传开后,特斯连科于周日在X上发布了两条帖子回应外界的强烈反应。他写道,他当时认为自己分享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段”,并非任何“不尊重他人”的内容。
广告
但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评论者普遍认为确实存在不尊重行为,唯一的争议在于不尊重的行为究竟来自谁。
支持学校决定的网友认为,这名女子使中国蒙羞,给人一种中国女性不检点的印象,尤其是在面对白人男性的时候。一位拥有1400万粉丝的科技博主在微博上写道,“崇洋媚外”永远换不来尊重,“有些错就是不能原谅”。一些官方媒体也公开了该女子的全名。
但也有人质疑,为何愤怒的矛头主要指向这名女子,而非分享视频的特斯连科。(特斯连科经常在网上开一些粗俗玩笑,包括关于女性的玩笑;在他向Telegram订阅者发布的有关上海视频的帖子中,他曾表示如果点赞数够多,将会展示这名女生的照片。)
还有网友批评该校试图强制执行过时的道德标准。根据校规,其他可能受到谴责的行为还包括用过大的音量听音乐,以及任何婚前性行为。
目前无法联系到这名女性置评,学校方面也未回应置评请求。
还有人指出,中国男性在社交媒体上寻觅或炫耀白人妻子时,往往会被誉为民族英雄和阳刚气概的典范。另有人提到这样的事例:一名男学生被判强奸罪成立,只被校方做留校察看处理,一位男教授性骚扰学生却仍被允许继续任教
广告
一些知名法律学者鼓励该女学生起诉学校,指控其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和受教育权。
“作为一名成年女性,该女生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完全属于其性自主权利,”法学教授赵宏写道。
一些官方媒体也对该女子进行了较为审慎的辩护。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小报《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问题学生”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其认识错误”,但应在私下进行。还有人指出,开除决定尚未最终生效——通告中提到学生有60天的申诉期限——但公开其身份这一行为已无法挽回。

Siyi Zha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警方拘捕数十名耽美小说作家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警方拘捕数十名耽美小说作家

王月眉
北京一家耽美漫画周边店。耽美小说描写男性之间的浪漫关系,自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拥有热情的小众粉丝群体。
北京一家耽美漫画周边店。耽美小说描写男性之间的浪漫关系,自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拥有热情的小众粉丝群体。 Siyi Zhao/The New York Times
一名中国南方的研究生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部言情小说,并在网上发布。小说共有75章,讲述了两位男主角之间的一段恋情,其中包括一些情欲描写。读者需付费阅读,这部小说最终为她带来了不到3000元的收入。
如今,这部小说可能会让她面临刑事定罪。
在中国各地,政府正在审讯数十名曾在网上发布男同性恋题材情色小说的作者,其中许多是年轻女性。这似乎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此类警方抓捕行动。
根据法院记录,去年底,至少有12名此类作者在安徽省因淫秽内容指控被审判。今年春天,包括那名学生在内的更多案件在甘肃省被立案调查。一些作者因创作和传播淫秽内容被处以巨额罚款,或被判处数年监禁。
广告
此次打击行动针对的是耽美文学——描写男性间恋爱的浪漫题材,主要由异性恋女性创作并在网络传播。耽美源自日本,自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发展出狂热的小众追随者,它为粉丝提供了不同于主流爱情故事中“被动顺从的女性”与“阳刚男性”这些刻板印象的叙事选择。
在2010年代的高峰时期,耽美题材催生了中国一些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和网剧,也成就了几位国内顶级男明星的演艺生涯。但近年来,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随着这一题材越来越受欢迎,官方媒体开始对其进行抨击,称其“低俗”,并声称其中的同性恋情节可能会“扭曲”青少年的性取向。一些节目被叫停,电视监管机构也全面禁止了耽美改编作品同性题材内容。2018年,一位知名作者因被控传播淫秽内容而被判处10年徒刑,判决引发了众多中国网民的愤怒。
印有耽美角色的笔记本及其他周边商品。该题材曾在2010年代激发了中国热门电视剧的创作灵感,相关作品在中国仍有销售,但限制已趋严格。
印有耽美角色的笔记本及其他周边商品。该题材曾在2010年代激发了中国热门电视剧的创作灵感,相关作品在中国仍有销售,但限制已趋严格。 Siyi Zhao/The New York Times
一些耽美作者在压力下选择删去性描写,或淡化故事中的同性恋色彩,将角色之间的关系描绘为“兄弟情”。这类作品目前在中国仍然可以看到。但也有一些希望创作更露骨内容的作者转而投向海外出版平台,例如台湾的网站“海棠文学城”。中国读者只有借助翻墙软件绕过国家的网络防火墙,才能访问该平台。
如今,即便海棠也不再安全。那些在安徽省绩溪县和甘肃省兰州市被警方拘留的作者都是在海棠文学城上发表作品的。
这场打击行动引发了关于创作自由和政府道德审查的激烈争论。有网友指出,一些强奸犯或拐卖儿童者所受到的判罚竟然比耽美作者还要轻。
广告
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的法学教授劳东燕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执法机关似乎更关心的是“对社会风化与性道德的保护”,而不是保护个体权益。这条帖文后来已被删除。
在许多人看来,这些逮捕事件也反映了中国女性和LGBTQ群体的表达空间日益缩小。
此次打击行动的规模尚不十分清楚,部分原因是许多作者害怕谈论此事。此外,网络上有关该话题的讨论也受到严格审查。但一些观察人士表示,这似乎是耽美作者首次以犯罪名义被大规模起诉,而不仅仅是遭到审查或被单独针对。
据一家中国新闻媒体报道,甘肃警方近期可能已逮捕多达50名作家。两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律师表示,他们各自代理了一名最近被拘留的作者。其中一位律师武杰的委托人就是那名研究生,他表示自己直接知道的至少还有另外六起类似案件。
学者、律师及其他人士推测,警方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而针对这些作家。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一些地方通过对外省企业以夸大或捏造的指控进行勒索,以填补财政缺口。甘肃和安徽的警方均曾拘留来自外省的耽美作家。
电话联系兰州警方,对方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有些细节不便透露”。安徽绩溪县警方的一名工作人员则称她并不了解这些案件。
宣传两部耽美漫画《人鱼陷落》和《再见,我的国王》的海报。
宣传两部耽美漫画《人鱼陷落》和《再见,我的国王》的海报。 Siyi Zhao/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的淫秽法条较为模糊,禁止“露骨描写性行为”的作品,但对具有科学或艺术价值的作品除外。如果以营利为目的制作或传播淫秽物品,且情节“特别严重”,可判处终身监禁。官方表示,是否“特别严重”可以通过收益或点击量来衡量。
当局也打击异性恋色情内容和情色小说的创作者,但将同性恋内容列为重点禁区。例如,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互联网公司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团体将“同性恋及其他性变态”纳入淫秽内容的定义之中。
广告
在中国从事耽美研究的学者凯茜·胡(音)表示,打压耽美是一种“对异性恋女性进行控制和高度监管”的手段,同时也为了在中国出生率急剧下降的背景下,强化传统的异性恋家庭结构。
去年被绩溪县警方拘留的那些作者,似乎是海棠文学城平台上最受欢迎的一批作者。
一位笔名为云间的作者自2018年以来在海棠文学城上创作了38部小说,据一位自称是她丈夫的人在网上发布的法院判决书显示,她在该平台共赚取了超过185万元。根据判决,她被判处四年半有期徒刑,并被处以通过平台所得两倍的罚款。
叶斌是另外四名被捕作者的律师,他表示,这四人都是20多岁的女性,通过写作赚取了19万元到39万元不等。叶律师称,她们都被判了缓刑,并被处以收入两倍的罚款。
叶斌拒绝谈论他所代理的作者们作品的具体内容。他承认,许多批评耽美作者的人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观点:艺术自由应与其他因素一同权衡,比如保护未成年人。但他表示,中国的淫秽内容标准自2010年后就没有更新,它理应反映社会观念的变化。
“道德观念也是发生了颠覆式的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用20年前的那种量刑标准,我觉得也不妥,”他说道。
日本耽美漫画《远方的家》的宣传海报。耽美题材起源于日本。
日本耽美漫画《远方的家》的宣传海报。耽美题材起源于日本。 Siyi Zhao/The New York Times
今年春天,更多作者被兰州警方逮捕。据两位参与相关案件的律师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帖子透露,这次被捕的作者知名度较低,其中包括一些大学生,根据律师赵一杰的帖文所述,还有一位作者仅赚了不到200元。
为那位赚了大约3000元的研究生辩护的吴律师表示,他的当事人对自己被拘留一事完全措手不及。
广告
“警方的笔录里面也问过她说她写这个东西,问她有没有认识到写这个东西会涉及犯罪的?当时的回答是,这个一开始是不知道的,等到被警方找到了之后,她才意识到,”武律师说。(他的当事人通过他婉拒了采访请求。)
尽管此次打压行动主要针对的是描写露骨同性恋情节的作家,但也是对整体言论自由发出的一个警示信号,伦敦大学学院研究耽美的讲师梁歌(音)表示。
“这不仅仅是关于写作淫秽、色情、情色或酷儿恋爱作品的问题,”梁歌表示,“社交媒体用户普遍感到,他们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

Siyi Zhao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留英学生迷奸至少10名女性被判无期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留英学生迷奸至少10名女性被判无期

LIZZIE DEARDEN, 王月眉
伦敦警方公布的邹镇豪涉案寓所照片。他的一贯手法是诱骗受害者至其住所后实施迷奸。
伦敦警方公布的邹镇豪涉案寓所照片。他的一贯手法是诱骗受害者至其住所后实施迷奸。 Metropolitan Police, via Reuters
一名在中国和伦敦对女性下药并实施强奸的中国留学生于周四被判处无期徒刑。一名英国高级警官表示,该案“是我们遇到的作案次数最多的性侵惯犯之一”。
28岁的邹镇豪因在2019至2023年间于英国和中国性侵10名女性被定罪,但调查人员表示,通过在其住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已确认另有50名受害者。
在周四的量刑听证会上当庭宣读了三名受害者的陈述,她们描述了自己遭受的长期心理创伤。一名女性说,她在遭袭恢复意识后,“被恐惧、困惑、愤怒和羞耻所吞噬。”
邹镇豪来自广东东莞,作案时系伦敦大学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他通过学生社群、社交媒体和约会网站物色作案对象。警方表示,据信所有受害者均为华裔。
广告
邹镇豪家境富裕,他在庭审中表示,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一名受害者在法庭陈述中表示,她最初因为担心后果而不敢报案,还说:“我知道他家在中国非常有势力,他可能会怪我毁了他的大好前程。”
自邹镇豪被定罪以来,警方呼吁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主动联系警方。
自邹镇豪被定罪以来,警方呼吁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主动联系警方。 Metropolitan Police
罗西娜·科蒂奇法官判处邹镇豪终身监禁,24年内不得假释。
“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在外人眼中,你光鲜体面、志向远大而且风度翩翩,但这层精心营造的魅力伪装,掩盖了你是一个性掠夺者的本质,”她对邹镇豪说道。宣判时,邹镇豪毫无反应。
科蒂奇法官表示,一些受害者曾给邹镇豪发消息,质问他的所作所为,但他却实施心理操控,坚称对方自愿发生关系。
负责此案的高级警官、伦敦警察厅高级警司凯文·索斯沃思表示,由于邹镇豪使用混合药物使女性丧失行为能力并影响记忆,一些受害者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
“让人难过的是,视频中有些女性或因画面模糊或因无法找到,将永远无法确认她们的身份,”他本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索斯沃思披露,邹镇豪有一套固定的作案手法:刻意制造社交机会,诱使受害人前往其两处伦敦豪华公寓中的一处,通过在她们的饮料中掺入混合药物致其无法动弹,并短暂失去意识。
警方的照片展示了邹镇豪所用摄像头的部件。
警方的照片展示了邹镇豪所用摄像头的部件。 Metropolitan Police
邹镇豪随后利用隐藏摄像头和手机拍下强奸和摆弄受害者身体的过程。施暴后,他还留下受害者的首饰和衣物,其中部分案件相隔只有几天。
法庭向陪审团播放了被控的10宗强奸案的视频,科蒂奇法官称,部分陪审员因“令人极度痛苦”的画面而落泪。视频显示有女性恢复意识后哀求他停手。
广告
10名受害者中有七人系2022至2023年邹镇豪在中国时遭其强暴;两人于2019或2020年在伦敦市中心布鲁姆斯伯里区的公寓遭受侵害;一人于2023年5月在位于伦敦象堡的住所遭侵害。
是最后一起袭击的受害者最先联系了警方,但她在怀疑自己的记忆并经历精神崩溃后撤回了报案。
这名女子表示,她“感到有责任提醒他人”,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关于此次袭击的描述。2021年的一名受害者根据描述认出施暴者——她掌握着邹镇豪的姓名、住址及电话号码。
2024年1月警方实施逮捕时方知犯罪情节的严重。对他的住所进行搜查后,警方发现了丁二醇、氯胺酮等药物,隐藏摄像头及多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内存强奸作案视频。
邹镇豪2017至2019年就读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后到伦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索斯沃思称其常炫耀“财富象征”,比如佩戴劳力士手表,并曾进行植发和面部整形手术。
调查人员表示,邹镇豪诱骗女性自愿前往他的住所,然后在酒里下药,影响受害者的记忆,竭力降低受害者报案的可能性。
广告
索斯沃思说:“此人狂妄到自以为能逍遥法外。”
邹镇豪因针对10名女性犯下11宗强奸罪、三宗偷窥罪、12宗持有极端色情影像罪、一宗非法拘禁罪和八宗意图实施性犯罪而持有药物罪获刑。
有两名受害者在庭审中提供了证据,另有24名认为自己遭性侵的女性,对3月邹镇豪被定罪后伦敦警察厅发出的征集公告做出了回应。
警方表示他们得到了中方的协助,包括安排一名受害者通过视频连线从中国作证。索斯沃思鼓励其他可能的受害者站出来,表示她们将得到“同情、善意和尊重”。
多数中国媒体在3月报道邹镇豪定罪的新闻时隐去了他的全名,并对面部做了打码处理。
判决公布后,中国社交媒体迅速出现审查迹象。据监测网络审查的网站——中国数字时代披露,微博和微信这两个热门社交平台上的相关帖子被删除,至少一个转发账号被临时封禁。
广告
一些中国媒体还是报道了此案,包括隶属于湖北省官方媒体的极目新闻。但该报道并未提及邹镇豪的财富状况或家庭背景。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