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个人 NAS 架构的简单分享

thereone:

如图所示,整体架构如上总共 2 台物理设备每一个都是 8 盘位的主机
8C32G 的为冷数据主机,单独跑 OMV 系统作为独立冷存储来为局域网提供存储服务。

12C128G 底层采用 ESXi 系统,主板上面有 4 端口板载 sata 控制器和 4 端口 pcie 的 sata 控制器。2 个 sata 控制器分别直通到群晖和飞牛同时核显也直通到飞牛。
群晖 DSM 作为 PT 数据和重要数据的备份点,主要存储重要数据和提供 NFS 存储挂载到飞牛上面作为存储的一环。同时重要数据自动定时同步到网盘上。
飞牛作为 docker 容器的专用虚拟机还同时提供影视和照片服务,3T 的本地盘作为临时数据盘,下载和临时数据的存储全在这个上面。

Win10 采用 SMB 挂载 OMV 群晖 飞牛三个系统的存储进行所有数据的统一管理。还有内网的整体管理。

此外其它虚拟机需要挂载存储就统一采用 NFS 进行存储挂载,如 PT 虚拟机挂载群晖上面的 PT 数据盘其它虚拟机类型不在赘述。
核心思想就是解耦,专业的设备做专业的事存储就做存储服务就做服务。网络部分不在此处赘述想了解的可以看看这篇 https://v2ex.com/t/1100777

至于为什么会同时有群晖和飞牛原因也是历史因素最早使用群晖因为当时飞牛没有出来。现在的飞牛在当时是一台专门跑 docker 的 debian 虚拟机整体架构和现在一样。但是飞牛出来了看着照片和影视功能很强试用了一下确实要比我单独跑 jellyfin 好用多了就更换成了飞牛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