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小米召回超过14万件充电宝

中国科技巨头小米决定召回超过14万件充电宝,原因是受影响的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或可能有燃烧风险。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星期五(8月29日)在官网公告,小米向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主动召回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9月22日期间制造的部分MI牌自带线充电宝20000 33W(型号:PB2030MI),涉及数量为14万6891件。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说,本次召回范围内的充电宝,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存在燃烧风险。小米将通过免费为消费者退货退款的形式,开展缺陷产品召回工作。

除了中国大陆之外,小米台湾和香港官网也宣布,召回同一型号的自带线行动电源(充电宝)。

小米在两地官网说:“鉴于部分供应商原材料存在问题,2024年8月至9月期间生产的少量Xiaomi自带线行动电源 20000 33W(型号:PB2030MI)在部分使用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电池过热,构成潜在的火灾危险。”

小米续称,目前已知的事故并不多,但为了确保产品质素,小米决定召回受影响的产品。

小米发布超级岛,能用 iPhone 回微信

有些突然地,在 8 月 28 号下午,小米澎湃 OS 3 就这样水灵灵的来了。

当然,这次小发布会并不是新系统的正式亮相,而是一次 Beta 版的专题发布会——澎湃 OS 3 正式版仍然会在十月份与小米 16 系统同时发布,值得期待的日子还有很长。

作为小米人车家生态转型的重要一环,澎湃 OS 自从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很多米粉和非米粉的关注。两年多以来,凭借着独特的美学设计和生态功能性,虽然口碑起起落落,但无疑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在选购小米产品时的优先项目。

在接收了澎湃 OS 2 接近一整年的反馈和建议之后,我们在这个八月末见到了澎湃 OS 3 的首版 Beta 亮相。

流畅,流畅,还是流畅

作为一项从 MIUI 到 HyperOS 亘古不变的议题,系统流畅度依然是今年澎湃 OS 3 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比澎湃 OS 2,小米在澎湃 OS 3 上面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是着重在了两个更细分的领域:短视频使用场景,以及编译层面优化。

在发布会上,金凡在介绍澎湃 OS 3 的场景针对性优化时,提出了这样一条统计数据:

我们通过大数据观测到,短视频几乎占据了超过 40% 的用户时长……短视频对于性能的要求其实没有那么高,但是对于功耗的要求会很高。

虽然每天拿接近一半的屏幕时间刷短视频不太健康,但也的确是很多人的硬性需求。针对这种非常特化的使用场景,澎湃 OS 3 通过微调处理器调度和后台控制,相比 OS 2 可以实现约 30% 的功耗提升:

在澎湃 OS 3 里,小米还引入了一套名为「热点编译加速」的功能,通过高效评估 CPU 负载和空转时长,智能和动态的调整任务排序方式,可以实现约 10% 的 CPU 能效优化——挤出每一滴不需要的耗能。

此外,澎湃 OS 3 还针对此前用户反馈强烈的系统动画做出了新的改动,只不过不是动画风格,而是动画的渲染方式。

在之前的系统中,由于系统窗口动画的渲染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在后台任务多、系统负载高的时候需要和其他软件「排队」甚至「抢处理器」,导致系统空闲的时候动画表现好、一忙起来就开始卡。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小米在澎湃 OS 3 中选择了直接「升舱」,通过将动画进程下沉至系统的核心进程中、始终保证计算资源的优先分配,窗口动画掉帧率降低 20%,桌面图标渲染负载降低 60%,让动画流畅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苹果?兼容一下

另外,澎湃 OS 3 的跨生态互联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而这个加强的对象,自然是苹果。

针对「电脑用 Mac 手机用小米」和「一边用 iPhone 一边用小米」两种不同的场景,澎湃 OS 3 全都针对生态互联和跨设备操作做出了增强。

在与 Mac 互联方面,新版本的妙享桌面通过 MiTEE 安全内核的升级,实现了澎湃 OS 与苹果安全认证机制的互通——换句话说,你可以直接用Mac 的 Touch ID 或者 iPad Pro 的 Face ID 来解锁小米手机了。

此外,借助 Mac 和 iPad 的大屏幕,妙享桌面还支持了在澎湃 OS 3 上以独立窗口显示手机应用,甚至是多窗口多任务的形式,效率比起手机那是高多了。

而在与 iPhone 的互联中,澎湃 OS 3 通过小米互联服务 app,实现了在 iPhone 上访问小米云相册的操作,出门用小米 15 Ultra 拍的照片只需要等待同步完成,就可以直接用 iPhone 发到 iMessage 里面:

此外,澎湃 OS 3 还做到了通过小米互联服务同步两台手机的通知。当 iOS 端收到了来自小米手机的通知之后,直接点击就可以快速呼起小米手机的镜像,做到「在 iPhone 16 Pro 上使用小米 15 Pro 的微信回复消息」的操作——

小米夺舍 iPhone,或者 iPhone 夺舍小米,这下变得指日可待了。

「电影级」的系统美学

除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运行逻辑优化之外,对于绝大多数关注手机系统的人来说,澎湃 OS 3 的新设计才是最令人兴奋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小米在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追赶上了「灵动岛」的队伍,将澎湃 OS 2 中的「灵动额头」彻底推翻重来,推出了澎湃 OS 3 中的「小米超级岛」——

作为目前行业共识的高优先级通知展示方式,灵动岛——或者说叫超级岛——的加入可以说是为澎湃 OS 3 补全了很大一块体验上的短板。毕竟软件小窗受到缩放等级的限制,有时候也并不是万能的。

在动画、交互方式和跳转逻辑这些常规领域之外,小米超级岛还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优化:小米单独为超级岛的 UI 定制了一套窄高风格的小米兰亭 Pro 字体,保证了即使在「群岛」的时候信息也不会拥挤:

此外比起 iOS 的展开窗口或者跳转应用,澎湃 OS 3 的超级岛还多了一个下拉打开小窗的交互方式,对于一些需要临时看一眼的信息(比如打车地图)可以做到「拉下来看一眼完整界面就缩回去」,不影响最下层 app 的使用。

除了新的岛之外,澎湃 OS 3 还针对其他被集中反馈过的设计问题做出了修正——比如在去年被用户集火的系统相册,澎湃 OS 3 就采取了一种非常三星的修改方式——

把所有的布局选项和功能开关都给出来,无论是想要顺序视图还是日期视图、个人相册优先还是那年今日优先,全部都可以自己动手调整。

除了新版相册及时「改邪归正」,澎湃 OS 3 也在去年口碑优异的超丰富自定义锁屏上更进一步,带来了一套全新的 AI 壁纸功能以及新的「电影感锁屏」,进一步拉开澎湃 OS 在系统美化层面与其他友商的差距优势。

澎湃 OS 3 的 AI 动态壁纸其实与前几个月在小米 MIX Flip 2 上面的萌宠动态壁纸颇有渊源,只不过现在除了宠物,相册里的照片、风格化之后的肖像照,甚至是保存的二次元网图,统统都可以一键式生成景深动态壁纸了:

除了壁纸本身,小米还参考了非常多经典的海报和影视排版,在澎湃 OS 3 中添加了一个全新的默认锁屏样式,将时间和文字居中显示,尽最大可能展示出壁纸的图片信息,稍微调整就能做出非常电影海报风格的锁屏——

超级小爱再升级,AI 帮我玩手机

在这个万物皆可 AI 的时候,澎湃 OS 3 当然也没有落下,而是接着系统升级的机会为超级小爱再次做了一波升级。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与谷歌的「Circle to search」看齐,超级小爱终于也支持了屏幕识别和圈选搜索,小米称之为「超级小爱圈屏」:

超级小爱圈屏支持包括图片搜索、文本翻译、学科题目等等非常多不同的场景,金凡甚至透露:昨天的内测招募答题中,有一些用户就是通过问小爱的方式拿到了满分,足见小爱模型的答题能力真的很厉害。

更加重磅的是,澎湃 OS 3 中还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小爱能力:一步直达。

简单来说,超级小爱的「一步直达」就是我们常说的「让 AI 直接接管手机代为操作」,小米通过给小爱投喂人工录制操作视频的方式,慢慢让小爱大模型学会用手机,然后智能拆解用户的指令、最终实现一个「代打」:

在发布会上,金凡着重强调了一个使用场景:现在各种软件里面的扫描二维码入口参差不齐,按钮或大或小,想要娴熟的进入扫码界面真的很难。但是通过超级小爱的一步直达,让 AI 帮你点击扫码按钮,比手动操作要舒服多了。

除了以上的更新内容之外,澎湃 OS 3 还在米家跨生态互联、兼容苹果、关机设备查找、权限隐私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升级,十月份的小米 16 发布会上关于系统的篇幅恐怕同样不会少了。

目前,澎湃 OS 3 仍然处在 Beta 阶段,符合测试机型的用户可以通过小米社区 app 报名测试并等待分批推送。发布会上金凡表示,澎湃 OS 3 的首批 Beta 版本将从 8 月 29 日开始推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卖得掉但造不出,小米 YU7 亟需突破「产能地狱」

小米 YU7 在第一个完整的销售月究竟能交付多少辆?从 YU7 上市第二天起很多人就一直在期待这个数据。

七月份,小米共交付了约 3 万台车,其中 SU7 2.19 万辆,SU7 Ultra 2500 辆,YU7 6042 辆。

YU7 6000 辆的交付数据比市场预期低了不少,与创造历史的 3 分钟大定破 20 万台的订单量相比,也颇有种反差感。作为对比,极氪 007 GT、小鹏 MONA 03 等热销车型在上市首月交付量均超过 10000 辆。

目前,YU7 各版本现在提车周期仍然在 42 周至 59 周左右,也就是如果现在下定,大约需要到明年 6 月份才能提到车,而 SU7 的情况也不乐观,交付周期大概在 34 周至 41 周左右。

YU7 上市之前,市场预测会有部分 SU7 车主转定 YU7,从而有望缓解 SU7 的交付压力,但按照小米之前公布的数据,只有约 10% 的 SU7 车主转订 YU7,反而造成了两种车型开始互相挤压产能。

不出意外的,小米还是陷入到了产能地狱中。在经过了发布初期的狂热之后,在政策不确定性和其它新车型的刺激下,很难说大家是否还能坚持等待 10 个月。

最近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车主发帖称其在车辆尚未生产或者交付周期仍有数月的情况下被要求先行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被取消且定金不予退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对这一举措回应称,

要求提前交尾款仅针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准车主,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 比如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较低,或表达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同时也有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主要是担心车辆生产出来后准车主又不想要了,会影响向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交付。

目前在二手平台上以「小米 YU7」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相当多的车主在转让生产排期较为靠前的订单,普遍加价幅度在 2500 元至 5000 元不等,但由于小米官方并不支持变更提车人,因此大多数人采用的是在提车后进行「手拉手」过户的方式。

已经交付的小米 YU7 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居高不下,原价为 25.3 万元的 YU7 标准版在二手车商处的最低价格为 26.8 万元左右。SU7 和 SU7 Ultra 的二手车价格则随着保有量上的上升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愈发加剧的供需矛盾正在慢慢消磨小米准车主的耐心,提升产能已经成为了小米汽车目前的头等大事。

目前小米已经投产的共有两座工厂,其中一期工厂于 2024 年年初建成投产,主要生产 SU7 系列;二期工厂于今年 6 月中旬竣工,主要生产 YU7 系列,两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之和为 30 万辆,但二期工厂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拉满之后预计月产能可以达到 2 万辆左右,也就是说从 8 月开始,YU7 的交付能力将有较为客观的提升。

此外根据亦庄 3 月份发布的规划文件,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在原有的 53.1 公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建后总用地面积约 105 公顷,规划年产能也将增加至 30 万辆,能够大幅度缓解交付周期较长的问题。

▲ 小米汽车北京一二期工厂卫星图

北京之外,小米也正在规划建设武汉、上海(推测)等地的工厂来满足日常将推出的混动 SUV 和 MPV 等车型的生产。

目前,小米汽车武汉工厂已经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该工厂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与小鹏、路特斯等车企的工厂相隔不远。其占地面积约为 133 万平方米,约为北京小米一期工厂的 3 倍,预计年产能为 45 万辆。业内普遍推测此工厂将用于生产已经开始路测的小米中大型 SUV。

目前已确定的三家工厂竣工后,小米汽车规划的年产能将超过 100 万辆。

▲网传的小米汽车武汉工厂规划图

小米同时也在上海地区招聘汽车生产相关人员,推测或许在为规划中的上海工厂提前布局。业内也一直有传闻称小米可能会与东风汽车合作,利用其闲置产能来生产车辆。

产品力不错,但因为生产和交付问题而导致车型最终失败的例子此前也有不少。

2021 年 12 月蔚来 ET5 发布后的订单量一度让蔚来 APP 瘫痪了接近 10 分钟,李斌称「这是蔚来有史以来发布会后订单量最高的车型」,但是直到 2022 年 9 月底,蔚来 ET5 才开始交付,此时距离新车上市已经过去近一年时间,此时生产的 ET5 只能通过连番补贴降价的方式来刺激销售。后来李斌也反思到「商业上最大的成本不是钱,是机会成本」。

之后的智界 S7 也曾遭遇过同样的困境,2023 年 11 月智界首台车型智界 S7 上市,订单在两天内突破 1 万辆,但随后因为产线问题和零部件不足导致交付周期大幅度延后,即使在「二次上市」后,依然被产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

▲ 小米汽车产线

能否避免重蹈其他新势力车型因交付延迟而错失最佳市场窗口的覆辙,从而在热度退却之前真正兑现其市场潜力,才是小米 YU7 需要真正度过的难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保持联络是第一要务:自然灾害手机预警通讯指南|附开启方法

从气象学角度讲,刚刚过去的几年,每一年都是新的「极端天气之最」。2025 年自然也不例外,夏天还没过完一半,有记录的台风和洪水烈度就已突破天际。

《北京密云抗击暴雨灾害一线见闻》|新华网

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距离我们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就在上个月,清远一场 4.3 级地震的震波也让身处广州的爱范儿编辑部着实紧张了一把。

人类虽然没有办法正面对抗天灾,但灾害前的预警却是我们所擅长的。最近发生的几次大范围暴雨、内涝和微型地震之后,总会有人问「我要怎样才能收到提前预警?」,而这也正是爱范儿想要为大家解答的。

系统预警

说到灾害警报,与大家关联最强的无非台风暴雨内涝、高温山火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等。

其中,对于台风、暴雨、高温、山火等等规模大但是缓慢的事件,我们平时在手机上使用的天气服务已经足以涵盖,只要记得打开通知、设定关注类型即可。

然而对于诸如城市内涝、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等「受天气引发但时间不固定」的事件,以及类似地震这种前兆难以判别的突发事件,单纯依靠天气服务就不够了。

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应该是中国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它负责发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等的预警信息,是我们平时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的「应急预警信息」的总源头。

但是对于每天朝九晚五的你我他来说,每天时时刻刻盯着中国气象局的网站肯定是不现实的。来自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通知,更多时候都需要再通过更具体的软硬件渠道,才能「跨过最后一公里」来到我们手中。

1.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微信小程序)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下属的一个微信小程序,里面包含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气象局等等诸多信息源,能够以小程序通知的形式向你播报你所在位置的各种应急预警通知:

除了当前位置的通知之外,你还可以在小程序首页直接查询全国地区的各类预警信息,支持查询的预警种类超过五十种,其中甚至包括低空风切变、空间天气、下击暴流甚至是核应急响应——

在预警功能之外,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还关联了国家应急广播的视频号,可以在里面查询到很多绝对正规和权威的科普和指南,功能可谓相当完善。

2. 中国地震台网

作为地震预警信息最直接的来源,中国地震台网目前有两个主要的实时发布渠道:「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以及「地震速报」app。

两者的信息来源是几乎相同的,但是考虑到「地震速报」app 的目标 API 还停留在 Android 12 时代,上一次软件版本更新还是今年一月,相比之下其实是微信小程序更方便一些。

从功能上讲,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与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的实现方式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在于地震台网小程序支持额外添加一个关注地点,让你可以同时接收自己所处位置和关心的人的位置的地震信息:

3. 手机系统内置预警

但微信的通知也不是万能的,单纯的小程序通知很容易受到网络状况、静音勿扰等等影响,尤其针对地震这种大多在夜晚的突发情况。此时,手机厂商自带的预警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目前,经过爱范儿实测,荣耀、小米、OPPO、vivo 四大主流品牌系统内置的地震信息预警,其信源全部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ICL)的地震监测网络,并且都可以免费直接开启。

其中,vivo 的地震预警开关位置比较特殊,并不在设置里,而是被放在了天气 app 里面,除了首次打开会有弹窗提示之外,引导性相比其他几家稍差,如果用户不主动搜索的话比较难意识到。

而小米的 HyperOS 则是把地震预警的开关放在了手机管家 app 的「家人关怀-预警中心」菜单里面,并且区分了地震预警和自然灾害预警,甚至还有和米家设备联动的房屋紧急情况报警:

而荣耀和 OPPO 就相对常规一些,两者的地震预警开关都可以在设置 app 的相关栏目中找到,OPPO 是在「设置- SOS 紧急联络-地震预警」中,荣耀则是「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

OPPO(左)与荣耀(右)

而华为的 HarmonyOS 虽然也提供了地震预警服务,但它的信息来源并非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而是华为 2024 年与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研院)合作搭建的独立预警网,入口位于「设置-系统-应急预警通知」中:

除了华米 OV 耀这五个大头之外,爱范儿还测试了手中一些比较小众的品牌。与苹果的逃避态度不同,国行三星是搭载了地震预警功能的,入口在「设置-安全和紧急情况-地震预警」下,合作方同样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而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它的系统叫做 MyUI ——虽然作为目前国产品牌里面风格最接近原生 Android 的系统,却也保留了地震预警的功能,数据依然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关位于「设置-紧急情况-地震预警」中:

无网通讯

当然,灾前的预警固然重要,救灾抢险期间的通讯不可或缺的。而在今年北京暴雨和洪水事件中,我们就看到了一项此前没有出现过的特殊服务。

7 月 29 日,中国移动宣布为北京地区用户免费提供为一个月的北斗卫星短信服务,只要用户的手机支持北斗短信、在有信号的时候给 10086 发短信开通,后续进入信号盲区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图|IT 之家

这是最近几年陆续出现包含卫星电话和短信功能的手机以来,除了野外迷路之外,我们见到的最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了。

目前,除了国内最早做卫星通讯的华为之外,其他大厂都陆陆续续推出了支持的旗舰机型,比如小米 14 和 15 Ultra、OPPO Find X7 和 X8 Ultra、vivo X100 和 X200 Ultra 都在 1TB 的机型上支持了卫星通信功能,荣耀也在 Magic 6 Pro 上推出了自家的鸿燕卫星通讯,市面上可选的种类正在不断增加。

图|华为官网

比起卫星通信功能总得提前开通,vivo 在一边兼容双星通信之外,在 X200 Pro 系列的发布会上还提出了另一条不同的思路:公里级的无网通信。

图|环球网

这套无网通信技术由 vivo 与联发科联合研制,基于蓝牙连接,在比理想环境下可以实现 2 公里左右的对讲和 4 公里左右的文字广播——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让相隔几百米的两个人相互找到难度不大,前提是对方也拿着 vivo 手机。

总而言之,无论是卫星通讯还是蓝牙对讲,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的需求始终都是一致的:保护好自己,向家人报平安。这种时候,国产手机堆料时被调侃的「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才真正显示出了它的含金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2025 年,不要再跟着小红书教程刷机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从手机店里狂奔出来,身后一个工程师紧追不舍,你会选择报警或者伸出一条腿吗?

自从小米将官方解除 BL 锁的手段限制的越来越苛刻、甚至诞生出了诸如「小米高考」之类的外号之后,一部分想要解锁刷机的用户就开发出了「拿着手机去售后网点申请系统降级、趁着工程师操作过程中抢走手机」的操作——


7 月某家小米之家的监控视频|网络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并非什么新现象,其实早在小米更改解锁政策、执行 BL 解锁考试的初期,就曾有过类似的「教程」和「案例」,只是传播范围没有七月这次这么大而已。


3 月某家小米之家的监控视频|网络

与这次小米抢机事件相呼应的是,根据第一批拿到三星 Z Fold7 与 Z Flip7 的用户反应,在最新版本的 One UI 8 系统里,三星悄悄的删除了开发者选项中的「OEM 解锁」开关:

左为 One UI 5.1,右为 One UI 8

相信到这里你也感受到了,无论是像小米这种起家于制作第三方系统、依靠刷机成名的国产品牌,还是类似三星这样对于解锁刷机并不明确反对的国际大厂,都正在缩紧对于「用户解锁权限」的控制——更具体的说,是对于 BL 解锁的控制。

什么是 BL 锁

BL 的全称是 bootloader,顾名思义,它负责的是 Android 主系统启动(boot)之前的,包括驱动加载(load)和自检之类的「杂活」,你可以将它类比为 Windows 系统启动前的 UEFI(或者 BIOS)。

换句话说,BL 从原理上讲很像是汽车发动机的起动电机:汽车电池给电机供电,然后才能带动活塞点火;同样的,手机电池启动 BL,再由 BL 加载 Android 开机进程。

图|汽车之家

那么 BL 锁又是什么东西呢?

如果把 BL 比做汽车起动电机的话,BL 锁的功能相当于起动电机有了一套智能系统,会在工作前检测后面安装的发动机是否是车辆原厂。只有确认是原厂发动机,并且工况合格之后,才会啮合齿轮、开始带动点火。

至此,「BL 解锁」的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它相当于关闭了起动电机的检测程序,只要收到启动指令就会无条件地驱动齿轮,根本不管后面连接的是原厂的发动机还是从 XJ350 上面拆下来的柴油机增大 V8 。

图|Engine Builder Magazine

而解除了 BL 锁,就意味着你获得了对发动机(Android 系统)的最高控制权——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意更改气缸尺寸(处理器频率)、换装副厂歧管(修改默认 app)甚至是修改 ECU 数据(获取 root 权限)等等,哪怕是想要换一台发动机(刷成别的品牌的系统)也毫无压力,只要能够塞进车身(有人为你的机型做刷机包)就行。

而这种自由性,正是手机厂商对于 BL 解锁如临大敌的原因。

为什么要换发动机

智能手机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段历史里被称为「改变生态」的话,刷机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Android 手机始于 2008 年的 HTC G1,作为谷歌对于 iPhoneOS 的回答,Android 从最开始就发出宏愿:

要和 iPhone 走一条完全不一样的开放式道路。

然而在那个软硬件结合程度远不如今天的时代,绝对的「开放性」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就像美国的西部拓荒一样,发展阶段早期的 Android 的确足够开放,也足够无法无天

图|Game Rant

彼时处理器性能不强,Android 自身的功能也不是很完善,再加上野蛮的流氓软件生态和粗陋的销售模式,让早期 Android 手机开箱即用的体验非常差劲,进而慢慢催生出了一个特殊的产业:刷机。

而对于早期的 Android 来说,刷机的确就是一项最简单的、能够让手机马上变得好用很多的操作手段。

无论是卸载运营商预装的牛皮癣应用,还是刷入更灵活的内核调度,甚至干脆换成「专为发烧而生」的新系统,都是在那个年代实际存在且紧迫的用户需求

图|小米社区 @╰☆ve佑

但就像是亚瑟·摩根在日记里写的那样:「亡命之徒与神枪手的时代即将告终」,软件野蛮生长和需要手机用户自己动手扫黑除恶的时代也最终迎来了落幕——伴随着品牌生态化和 Android 自身的完善,对于刷机的「需求」已经从改善手机的功能性逐渐便成了纯粹的爱好。

巨大的间接风险

放在今天来讲,对于这个爱好圈子以外的人来说,解锁 BL 的收益远远小于带来的风险

与十年前不同,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手机的绑定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毕竟 2015 年那会,出门没带手机还能用纸币付款呢。但是换到今天,我们的资产、支付、地址、联络、社会服务几乎 99% 要依托手机这个平台运行,上面存储的关键个人信息数量和重要性都今非昔比。

图|AlipayHK

而解除 BL 锁,就意味着手机软硬件上对于这些个人信息设置的保护手段几乎全部处在风险下。在能够借助 BL 直接修改系统内核的前提下,锁屏密码、生物识别、应用锁甚至账号锁都是可以绕开的。

更要命的是,解除 BL 锁之后会发生什么,不一定是机主本人能够控制的——

就拿最常见的丢失手机为例:如果你不小心弄丢了自己解锁 BL、刷入第三方内核、美化过系统应用、淦碎温控可以 35 度 5G 全程 120 帧畅玩原神的主力手机,又不小心被「有心人」捡到的话,他甚至不需要解开你的锁屏,就可以直接拷贝走 data 分区的所有数据。

图|Gadget Hack

你刚刚充好的几千原石丢了或许还是小事,但你不顾劝阻、毅然用系统记事本记录的各种明文账号密码,可就危险了——不需要觉得夸张,因为这就是我身边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

除此之外,最近你一定或多或少听过有老人去参加活动,被不认识的人以「关注公众号送鸡蛋」、「下载推广送食用油」等等借口,稀里糊涂的将自己的手机拿走之后安装后门 app,最后导致银行账户被盗、软件钱包被搬空之类的案例。

图|新华网

这些都还只是在「以第三方 app 形式安装」之后就能实现的简单操作。如果别有心机的人拿到机器,利用 BL 已经解锁的特性直接在手机系统底层植入工具,能够模拟定位、给子女发微信,模仿老人的口吻朝他们要钱,肯定有人会中招的。

这样的危险性,哪怕概率极低,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极低的发生率乘以手机的庞大基数,潜在的受害者人数依然不容小觑。虽然手机厂商会设置用 fastboot 解锁 BL 之后强制清空数据,但很难保证每个人都会在二手交易、给家里人用之前有意识手动进行 BL 回锁。

这也是我们会在近几年的 Android 手机上看到越来越多束手束脚的操作的原因之一。不管是打开 ADB 的 15 秒全屏警告,还是强制插卡激活,以及严格到离谱的 BL 解锁程序,厂商采取的限制手段是随着功能的能力逐渐升级的。

这样的做法有效吗?有效,难受也是真难受。但对于亲友被诈骗、支付宝账号被盗、信用卡盗刷这种「只要出现 1 次都是巨大损失」的风险来说,在 BL 锁的环节上有限制总比不设限制要强。

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粗暴的一刀切不给 BL 解锁,还是用阴阳怪气的手段强行给解锁过程使绊子,都不是负责任的办法,因为有一些霸占着渠道、行为却充满了流氓气息的软件,有时候还真的只能用 root 之类的办法才能治得住:

图|知乎 @加肥猫

如果一定要我这个用 Pixel 必然解 BL 锁、用国产手机也经常用 ADB 的弱势用户来说,索尼 Xperia 在 BL 锁上面的措施是值得所有厂商学习的——必须要用机器的 IMEI 识别码,在索尼官网上申请解锁码,然后手动在 fastboot 里一个一个敲进去才能解锁。

图|今周刊

虽然这样复古的体验多少可以被称为「解锁の仙人」,但是在保证安全性的方面是真的有用。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索尼大法好了吧?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等不到小米 SU7 ?也可以看看这辆 40 万元级的现代 IONIQ 6 N

现代汽车在周末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带来了一辆新的高性能的电动汽车——IONIQ 6 N。

这是继 2023 年的IONIQ 5 N 后,现代汽车的第二辆高性能电动产品。

IONIQ 6 N 搭载双电机,可输出 601 匹马力和 740 牛·米的扭矩,其搭载的「N Grin Boost」瞬时增压功能可以在 10 秒内将输出提升至 641 马力和 770 牛·米扭矩,配合「弹射起步」功能,新车可以在 3.2 秒内完成零百加速,最高时速可达 258 公里/小时。

作为对比,保时捷电车 Taycan GTS 的最大马力为 700 匹, 配合起步控制,零百加速为 3.3 秒,小米 SU7 Max 的最大马力为 673 匹,零百加速则做到了 2.78 秒。

现代汽车的工程师们为了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对 IONIQ 6 N 的悬架结构和底盘都进行了重新设计。IONIQ 6 N 的电子减震控制器集成了传感器,可以根据路面状态和行驶条件在驾驶过程中动态调节阻尼,电控系统中搭载的「漂移优化器」和「扭矩分配」也可以由驾驶者自定义车辆的动力分配模式,在赛道、漂移等场景下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乐趣。同时车主也可以选装 N Performance 个性化选装包来实现更多定制项目。

为了匹配 IONIQ 6 N 的性能输出,现代在新车上配备了前四活塞、后单活塞的制动卡钳,以及专为 6 N 开发的 275/35 R20 倍耐力 P Zero 5 轮胎,车辆尾部也配备了天鹅颈式后扰流板来增加下压力。

这辆 IONIQ 6 N 开起来也有如同油车一样的乐趣,现代在其上面加入了升级后的「N e-Shift」模拟换挡、「N Ambient Shift Light」换挡氛围灯以及「N Active Sound+」主动声浪系统,在用户进行模拟换挡操作的同时,车辆的氛围灯和声浪都会同步发生变化。现代还专门设计了三种声浪选项,分别是更复古的 Lgnition(点火)、更现代的 Evolution(进化),和更为科幻风格的 Lightspeed(光速)。

根据现在官方提供的数据,IONIQ 6 N 将搭载一块 84 度的动力电池,WLTP 续航约为 468 公里,这得益于轿车的样式的造型和更优的风阻系数,相比之下 SUV 造型的 IONIQ 5 N 在相同的电池容量下就只有 356 公里续航。

IONIQ 6 N 延续了普通版I oniq 6的造型基础,但整体风格更具有速度感,现代为新车设计了专属的宽体翼子板、功能性前扰流板、独立设计的进气口以及独特的「天鹅颈」尾翼,车灯则采用了像素风格的LED灯组,并在细节上加入N系列专属元素。配色方面则有黑色、白色、哑光灰以及一款独有的「性能蓝珍珠」配色。

新车的内饰风格则和普通版车型并无二致,整体以黑色为主,搭配了「性能蓝」饰条、氛围灯以及包裹性更强的 Alcantara 运动座椅。

IONIQ 6 N 的价格预计和 IONIQ 5 N 的价格接近,其国外售价为 6.78 万美元(约合 48 万人民币),但现代 IONIQ 系列是少见的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比韩国本土市场低的车型,目前国内在售的 IONIQ 5 N 终端价格为 38.88 万元。

现在 IONIQ 6 标准版的销量其实平平无奇,在多国市场的的月销量不过 3 位数左右,但现代的工程师明确表示,造这车不为赚钱。

(N 系列)车型本就不是走量的产品,而且我们也触及了我们客户群体和粉丝在价格承受能力方面的极限,但我们仍然决定做。正常情况下,汽车行业首先会评估商业模型、投资与成本,决定是否开发。但在这里,只要有提升性能、提高速度、增强操控性的好点子,公司就说「去做吧」。

或许觉得小米 SU7 太过大众的可以考虑一下 IONIQ 6 N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认成伊兰特。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我去配了一副 AI 眼镜,发现近视不配用 AI 眼镜?|附配镜指南

智能眼镜可以算得上是 2025 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之一了,各种实现方案与隔壁的手机市场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热闹景象。

然而在这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背景下,我作为一个需要全天佩戴近视镜的用户,一款近期的智能眼镜「能不能满足我看清东西」成为了购买之前的主要考量,远远超过了各种花里胡哨的 AI 功能。

换句话说,能否「让每个视力受损的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其实是眼部智能穿戴设备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包括视力正常的人——关注的,因为这背后体现的是厂商对于用户的重视程度。

图|VR 陀螺

本次我们借着手中的小米眼镜作为楔子,为大家梳理了目前市面上几款最主要的「眼部智能穿戴产品」的配镜流程,希望能够为正在犹豫的你提供一些选购上的支撑:

TL;DR(太长不看版)

  •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在售的智能眼镜产品都有第一方的配镜服务,合作商不尽相同
  • 近视 -600 度、远视 +800 度是一个分水岭,超过这个度数范围后官方配镜选择会变少
  • 大多数主流产品支持自己购买和安装第三方镜片,配镜流程和普通镜框基本相同
  • 有特殊形态的后挂式镜片组(比如雷鸟 Air 3)第三方选择较少,部分品牌官方未给出独立购买渠道

我们配了几副 AI 眼镜,整理出这份配镜指南

首先,我需要向各位视力正常、(有幸)没有体验过医疗配镜流程的读者们大致介绍一下普通眼镜是怎么配出来的。这样才方便对比各类智能眼镜或头显的配镜流程。

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四类情况:近视、远视、散光、老花为例,用于处理这些视力受损情况的眼镜片通常被称为处方镜片(prescription lens),即必须要通过验光师检查和开方才有效果的镜片,也会因为其起效原理被称为屈光镜片。

与屈光镜片相对的则是平光镜片,即单纯起到保护或装饰作用、不会弯曲光线的镜片,比如常见的墨镜、运动防护眼镜、钓鱼时用于消除水面反射的偏光镜等等,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平光镜片。

偏光眼镜的原理与相机使用的偏振镜(CPL)是相同的

而在现在的商业模式下,「配眼镜」这件事已经从曾经的在医院一站式解决变成了非常分散的商业行为,买镜框、验光和定做镜片可以是三个互不关联的环节

比如你可以在京东买一副暴龙的纯钛镜框,然后去旁边的眼科医院预约专业验光,最终在拼多多用这份验光单去定做蔡司的泽锐镜片,把镜架寄给商家打磨并安装镜片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购买智能眼镜并配镜的流程并没有真正变得更复杂。

小米智能眼镜

与目前市面上其他几款智能眼镜不同的是,小米自己也有涉猎眼镜和配镜业务,具体来说,在小米有品 app 中就可以直接购买第三方品牌的镜架和定做处方镜片,流程基本上与去医院验光后在网上买眼镜无异。

而小米智能眼镜本次也宣传与上海明月眼镜合作,包含首销期内免费验光等等福利。经过我们的考察,如果你有搭配处方镜片的需求,总共有这样几种购买和配镜的渠道:

  • 在电商平台直接购买普通版的小米智能眼镜,收到镜框后当作普通的镜框,去医院验光、去线下定做镜片并现场打磨安装。
  • 在电商平台的「明月眼镜」店铺中购买小米智能眼镜,只需要提供目前的验光单,就可以按照组合价购买已经装好镜片的成品眼镜,只不过可以选择的明月眼镜镜片种类比较有限。
  • 在小米之家购买普通版的小米智能眼镜,店员会指导你拿着镜框去与小米有合作的眼镜店(比如博士眼镜),眼镜店会专门提供明月镜片,此后的流程与线下配镜无异,配镜周期为一到两周。

总的来说,小米智能眼镜的配镜流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没有任何特殊功能的眼镜框,按照普通眼镜的流程去配镜,属于对第三方配镜非常友善的类型了。

在部分小米门店,购买镜框后店员会指引你去附近的眼镜店完成配镜

至于小米宣传的明月镜片合作,除非你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第三方验光单,并选择直接在明月眼镜的网店中购买,否则它的方便程度是不如自己配第三方镜片的,等待周期还更长,镜片类型和镀膜类型也不如自己配镜丰富。

另外,明月眼镜提供的在线配镜最高只能配到 -600 度近视镜片,如果你的近视度数超过 600,或者对瞳距、散光和镜片功能有特殊要求,那么还是直接购买眼镜后去眼镜店线下验光配镜更保险一些。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小米这次推出的两款电致变色镜片都是不支持配屈光镜片的,如果有度数和变色两种需求,就只能购买普通版小米智能眼镜后,再去单独定做带度数的光致变色镜片了。

雷鸟 V3 & V3 Slim

不得不说,小米智能眼镜发布之后,雷鸟 V3 系列的声量似乎又重新上涨了不少——因为比起小米「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雷鸟显然是做了一点设计的。

雷鸟 V3 Slim(左)与小米智能眼镜(右)|Gabriel

作为一款同样没有显示功能、默认搭配平光镜片的智能眼镜,雷鸟 V3 和 V3 Slim 的配镜流程基本上与小米智能眼镜完全一致,只不过缺少了合作的眼镜店而已:

  • 在电商平台直接购买普通版的雷鸟 V3 眼镜,收到镜框后当作普通的镜框,去医院验光、去线下定做镜片、现场打磨安装。
  • 在京东的雷鸟旗舰店中可以购买搭配蔡司定制镜片的雷鸟 V3,直接按照验光单填写度数、瞳距、轴位和散光四种指标即可定做镜片。
  • 可选择 1.6 和 1.67 两种折射率的镜片,价格分别为 2499 和 2749 元,收到货就是组装好镜片的成品眼镜。

与小米相比,雷鸟 V3 的线上配镜显得更加透明一些,并且能够支持的度数也比明月镜片更高,在京东上的配镜支持近视 -2000 到远视 +850 度——虽然最终的价格更高,但也更灵活性。

当然,如果你是价格敏感型用户,那么直接购买普通版镜框后线下购买镜片永远是更划算的选择,根据爱范儿采访的一位先后购买了小米和雷鸟眼镜的用户介绍,他为自己的雷鸟 V3 Slim 线下定做一副 1.56 的依视路膜洁镜片只花了 298 块钱。

Ray-Ban Meta

虽然 Ray-Ban Meta 眼镜不在国内上市,但它的配镜方式基本上与小米和雷鸟无异,同样分为「线上直接定做」和「线下自己换」两种主要路径。

除了雷朋的线下渠道之外,Meta 自己也在洛杉矶开设了一家专门售卖眼镜的实体店|Retail Dive

相比小米或雷鸟,Ray-Ban Meta 的优势在于雷朋自己就是一家专业的眼镜厂商,因此第一方可选的镜片种类要丰富许多,无论是处方镜片还是平光镜片,都有非常多不同种类和样式可选:

只不过这样一套操作下来,原价 299 美元的 Ray-Ban Meta Wayfarer 加上雷朋的处方镜片后总价会超过 450 美元,这还是在没有选择任何特殊变色工艺或镀膜的情况下——第一方配镜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换句话说,Ray-Ban Meta 依然遵循只购买普通版眼镜后自己配镜并更换依然是更划算的选择,以第三方镜片厂商 VR WAVE 专为 Ray-Ban Meta 框型推出的处方镜片为例,一副仅需 90 美元:

苹果 Vision Pro,以及其他 XR 眼镜

严格来说,上面提到的小米智能眼镜、雷鸟 V3 系列和 Ray-Ban Meta 其实是相同的一类产品,即不包含显示功能的语言操作型智能眼镜。但在这之外,还有另一类以眼镜外形存在的智能设备—— 智能 XR 眼镜。

1. 苹果 Vision Pro

以其中最具标志性的苹果 Vision Pro 为代表,目前的 AR 类产品大多采用了将显示组件与屈光镜片完全分离的设计,年初比较火爆的 XREAL One、雷鸟 Air 3s 系列、魅族那个带有单色文字显示功能的 MYVU 眼镜,以及 Meta Quest 头显均属于此列:

图|苹果官网

这样完全分离设计的好处在于留给屈光镜片的空间更大,对于度数的适配范围也就更多,模块化的设计也让多人共用一台机器成为了可能——当然整机也就显得更笨重一些,并且与我们脑海中「智能眼镜」的标准形象也相去甚远。

在适配范围方面,苹果 Vision Pro 所联名的蔡司光学插件(ZEISS Optical Insert)镜片度数范围大约是近视 -1050 到远视 +625 度左右,可以直接在蔡司的官网查询度数是否支持后再选择下单配镜。

2. 雷鸟 Air 3 系列

雷鸟 Air 3s 使用的后挂式屈光镜片则是需要在电商平台下单时联系客服提供验光单,可以涵盖近视 -1000 到远视 +800 度,以及最高 200 度的散光:

图|雷鸟京东自营旗舰店

这样的后挂式镜片虽然度数涵盖更全面,但问题也是一目了然的:作为第一方配件,除非参考苹果这样单独将屈光镜片作为一种产品销售,后挂镜片后期的维护和更换就充满了未知数。

比如雷鸟就没有为 Air 3s 的屈光镜片提供单独的购买渠道,导致镜片受损或者度数发生变化后的重新配镜变成了一件不确定性很高的事情,渠道不固定、价格也不透明,第三方配镜替代品的存续时间和存货数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图|充电头网

与「具有眼镜功能」的智能眼镜相比,智能 AR 眼镜更偏向于一块你能够戴在眼前的虚拟大屏,它们的运行方式与普通眼镜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对于视力受损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能够拥有第三方商家制作的屈光镜基本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3. 星纪魅族 StarV View

此外,还有一类是与魅族 StarV View 类似的,可以自行调节屈光度的 AR 眼镜。它们的问题在于往往只能兼顾近视,并且调节的范围也比较有限,通常最多只能调到 -600 度(中度与高度近视的分界线),对于散光或者联合光度较高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

考虑到智能眼镜的重量和结构,允许自调节屈光度的方式很难称得上实用,反而更加适合 Vision Pro 和 Meta Quest 这类体积比较大的头显类产品,可以作为自身无障碍功能的延展。

然而选择自调节屈光度同时也意味着选择放弃了对于其他几种视力受损情况的照顾,并且也将产品局限在了非穿透式的全遮挡 AR 显示器领域,是没有办法直接移植到智能眼镜上的。

近视不配用 AI 眼镜?未来不应如此

以上种种,无论是来自品牌方的第一方定制服务,还是第三方商家的镜片,更多都只是初步解决了视力受损用户「能不能使用」的问题——然而,作为一款以显示为终极目标的产品,智能眼镜的参数远远不止看得清。

爱范儿主编就是一位高度近视用户,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 Vision Pro 的重度用户——这就决定了,他作为一个必须搭配蔡司光学插件来使用 Vision Pro的用户,戴着头显设备时,蔡司镜片上「轻微的反光」,是打破他沉浸感的一大元凶。

而这已经是在 Vision Pro 本身画质和蔡司镜片的光学素质都已经处在行业顶尖的基础上的结果,比起其他 AR 眼镜的外挂镜片,还是要舒服多了。

我本身也是一位高度近视用户,在实际尝试配镜后,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购入一副 AI 眼镜。于我而言,配镜过程中发现的种种不便,彻底打消了我对 AI 眼镜美好未来的憧憬。无论是外挂镜头,还是定制镜片,只能说这是目前的最优解,但远远称不上一劳永逸。

图|iMore

只要物理学暂时还存在,我们就很难完全规避多层镜片与屏幕之间带来的反射和干扰,而类似影目 Air 3 那样根据验光数据为每一个用户蚀刻单独的阵列光波导玻璃,更是非长期的解决方案——毕竟科技的目的是范用化,而不是定制化。

图|搜狐

我们为什么应该关注智能眼镜对于视力受损人群的适配程度?

不仅是因为全球有约 22 亿人处在视力受损的状态,也不仅是因为中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了 51.9%,更是因为它与现在的手机无障碍操作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如果肢体受损,在无障碍功能的帮助下,还能多少实现一些对于手机和电脑的基本操作。

但是,在智能眼镜必将向着显示功能发展的将来,如果我们无法解决现有显示技术与屈光镜片之间的矛盾,那么这 22 亿人就有可能会变成「无法使用智能眼镜」的 22 亿人。

这个数字,是任何一种现代科技都不应该有的代价。

如果未来的智能眼镜,无法找到适配近 7 亿视力受损的中国用户的方式,那它就永远没有办法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一种真正的、普惠的、大众化的技术。

近视不配用 AI 眼镜?未来不应该如此。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抄袭和借鉴的边界:从 SU7、Mega、mini 起,聊聊符号化设计_12.ylog

这一期节目的录制时间是 2024 年 12 月底,当时 Toby 的新办公室刚装修完,我们从他正在开展的新工作开始,顺着「符号化」这个设计策略,聊到小米 SU7、理想 Mega 和新款 mini 的设计策略与执行。在这次对话中,我和 Toby 作为在设计行业一线做了二十年左右的设计师,一起探讨了各自对于「抄袭」和「借鉴」的理解和边界。

04:15 — 借鉴和抄袭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吗?理想对 Mega 有信心和决心吗?为什么看上去几乎没变化的新 mini 反而是更激进的设计?小米 SU7 的决心比 Mega 大得多。相机消费者怎么看待和讨论「复刻」和「抄袭」的关系?谁在为「腰平取景器」买单?

21:45 — 为什么经典款的 1:64 小车模型永远最畅销?一句话区分抄袭与借鉴!

41:05 — 工业设计只聊造型是没有价值的!拍立得相纸是一门钻石生意。摄影玩家们对老品牌的溺爱,以及对新品牌的包容程度。符号是沟通和决策。好产品需要有专业认知的团队与设计师一起推进。

69:08 — 设计是沟通:我们跟德国车厂的合作经验。设计公司的模式高度同质化,是分裂复制的循环。未来的设计机构和品牌的区别:工作方式与理念的区别。

82:23 — 有趣的尺度怎么找?创作型 AI 是不是我们的敌人?

录制这期节目时,我嗓子哑了,如果觉得听感不佳,烦请见谅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与看法。

|登场人物|

郑冬平 TobyBrainON 创始人,上善设计联合创始人

苏志斌: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咨询顾问

|相关图片|

Tesla Cybertruck

极氪 MIX(宝宝巴士)

新款 mini cooper

理想 Mega

小米 SU7

初照 M1 双反小相机

|拓展阅读|

BrainON 官网:www.brainon.design

初照:xiaohongshu.com/chuzhao

|BGM|

编曲:阿吉

演奏:阿吉

合成:阿吉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

小米手机音量键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手里的小米手机出现了音量键调节的问题,表现为一触碰(还未按下)音量键,音量就会迅速变为最大,即使是按音量降低按钮,音量也是自动持续变为最大。网上找了一下,碰到同样问题的人还挺多的,解决的办法记录如下:1、软件问题导致方法 1)重启手机;方法 2)将手机「超级省电模式」打开,再关闭,反复尝试几次;方法 3)断开蓝牙耳机连接,忘掉该蓝牙设备,重新匹配连接蓝牙耳机;2、硬件问题导致(非损坏)方法 1)反复快速交替按下音量 +、- 按钮,持续半分钟(我的手机通过这个方法解决);方法 2)手指弹几下音量键;造成音量键问题的分析(猜测):使用某些手机壳长期挤压音量键时,会导致音量键和主板粘连(失去正常的接触、断开功能),从而使得音量键调节“过于敏感”,手动反复切换按下按键,能够恢复音量键的弹性。

macOS 系统安装 adb 及使用 adb 命令刷机

一直以来,在 macOS 系统上给 Android 手机刷机,都是打开 VMware 虚拟机,将下载好的刷机文件拖入虚拟机中,使用 Google 提供的 platform-tools 工具刷入。今天尝试了一下直接在 macOS 系统上刷机,操作过程记录如下:1、使用 Homebrew 安装 platform-tools 工具包打开 macOS 系统的「终端」工具,输入如下命令安装 platform-tools:brew install --cask android-platform-tools如果安装过程出现错误,根据提示进行调整,使用代理工具时应开启 tun 模式。当提示“android-platform-tools was successfully installed!”则代表安装成功。安装成功后重启「终端」再使用。2、检查手机与 mac 电脑的连接状态1)手机重启进入

红米K40 Xiaomi Redmi K40/Poco F3/Mi 11X(alioth)类原生刷机包项目汇总

小米红米 K40 手机的类原生项目众多,这得益于内核开源后维护者积极踊跃参与,小米新发布的手机没有再完整开源内核(小米假开源,做做开源的样子),导致新机基本无维护刷机包出现。且用且珍惜吧!下面是收集到的红米 K40(alioth)的类原生项目,排名分先后。(刷机包的质量和维护者水平直接相关,下面以项目影响力的整体质量排名)红米K40 Xiaomi Redmi K40/Poco F3/Mi 11X(alioth)项目名称官网地址下载地址沟通交流补充说明LineageOS官网ROM包地址Reddit其它类原生项目的基础项目,系统最简洁、流畅、稳定,缺乏自定义设置PixelExperience官网同官网Telegram粉丝群体较大的项目,但该机型维护者更换频繁ArrowOS官网同官网Telegram粉丝群较大,质量不错。之前的维护者脱离官网发包:MiPaPixelOS官网ROM包地址

MIUI稳定版12.0直升12.5开发版方法

从网络反馈来看,最新的 MIUI 12.5 无论是在系统流畅性上还是隐私保护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我在升级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系统真的很流畅,比我上一个 MIUI 12.0.7 稳定版有非常大的提升。MIUI 12.5 虽然是测试版系统,但是稳定性和完成度上都很高,推荐大家都升级。关于 MIUI 12.5 的官方介绍页面:https://home.miui.com/MIUI 测试版系统的常规升级方法,是需要去官方申请内测或公测名额。但是现在官方内测和公测通道都已经关闭,想借用别人已经有权限的小米账号,又有隐私泄露的风险。这里就介绍一个非常规方法,也被很多人戏称为替换安装包的「偷渡法」。【方法及步骤简介】1、下载好可以升级的 MIUI 12.5 内测版安装包(A包);这是小米官方 MIUI 安装包的 GitHub 下载页面:https://github.com/mooseIre/

如何将iPhone中的联系人导入到小米手机MIUI系统中

 在不同的设备间同步或导入导出联系人有很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Google、微软等提供的跨平台账号同步登录 Google 或微软的账号,赋予通讯录权限就可以实现通讯录(联系人)的转移,微软还提供有专业的 Exchange 同步服务。2、第三方APP(面临较大的隐私泄露风险)需要自己甄别可信的通讯录同步软件。3、vcf/vCard 等通讯录通用文件在跨平台的不同设备间,通过导出再导入这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实现联系人的转移。4、SIM 卡转移先将联系人导入到 SIM 卡种,再将联系人从 SIM 中搬到另一部手机中。我在更换了新的 MIUI(小米) 设备之后,想把 iPhone 中的联系人导入到这款 MIUI 手机中。我一开始使用的方法是,打开 macOS 系统中的「联系人」APP,将联系人全选,然后导出为 .vcf 文件,然后在 MIUI 设备中导入。

自力更生编译小米AX3600路由器的Openwrt固件

以下方法经本人验证通过,环境如下:

Win10 下安装Ubuntu 20.04.4 LTS

Boos4721 的固件


前言:家中主路由器为小米AX3600路由器,为实现一些个人需求,因此一直刷的是论坛上他人编译好的Openwrt固件,近期因有一些个人需求该固件并不支持,思来想去,决定自己编译。

第一步:安装ubuntu 20.04.4 LTS

首先使用管理员身份运行windows Power-Shell,执行以下命令后重启

Enable-WindowsOptionalFeature -Online -FeatureName 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然后在Microsoft Store 搜索 ubuntu 20.04.4 LTS 并安装,安装完成后点击打开,新建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即可

第二步:设置代理

考虑到网络环境,建议将V2ray设置全局代理

然后将win10的V2rayN软件参数设置里面勾选“允许来自局域网的连接”

接着,在 ubuntu 20.04.4 LTS 中,输入命令 vim .bashrc,编辑配置文件,在文件中加入以下内容后保存

# proxy list
alias proxy='export http_proxy=socks5://127.0.0.1:10808; export https_proxy=socks5://127.0.0.1:10808'
alias unproxy='unset http_proxy; unset https_proxy'

10808是win10中v2ray的监听端口,可依据自己配置修改

最后命令行输入 proxy 即可开启代理

第三步:更新软件包列表和软件包

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y install build-essential asciidoc binutils bzip2 gawk gettext git libncurses5-dev libz-dev patch python3 python2.7 unzip zlib1g-dev lib32gcc1 libc6-dev-i386 subversion flex uglifyjs git-core gcc-multilib p7zip p7zip-full msmtp libssl-dev texinfo libglib2.0-dev xmlto qemu-utils upx libelf-dev autoconf automake libtool autopoint device-tree-compiler g++-multilib antlr3 gperf wget curl swig rsync

第四步:获取源代码并配置

输入以下命令获取Boos4721的固件

git clone -b stable https://github.com/Boos4721/openwrt

进入目录

cd openwrt

更新源

./scripts/feeds update -a
./scripts/feeds install -a -f

进入定制界面进行个性化配置

make menuconfig

选择 IPQ8097x , AX3600

进入LuCI 的 Applications 自定义所需的插件

最后Save保存配置即可

第五步:编译

输入以下命令下载DLL库、编译,-j16表示16线程,我使用的16线程,供参考

make -j16 download V=s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make -j16 V=s

编译完成后win10文件资源管理器中输入如下地址即可看到编译好的固件

 \\wsl$\Ubuntu-20.04\home\xxx(第一步创建的用户名)\openwrt\bin\targets\ipq807x\generic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或者它给您带来了帮助,您可以请我们喝一杯咖啡,我们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