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己用 ai 做的产品以及一些实践经验总结
foryou2023:
出海实战:用 AI 编程做了一个 MacOS 窗口置顶工具
背景
-
以前写过 HTML5 小游戏,有点编程基础,但自认为编程水平一般。
-
这次做的产品是 MacOS 窗口置顶工具和配套官网。
-
技术栈:
- 官网:Next.js
- 支付:Creem
- 数据库:Supabase
- 桌面软件:SwiftUI
-
全程没有写一行代码,完全由 AI 生成,自己只负责提需求和调试。
-
使用的 AI 工具:Claude Code (写代码)、ChatGPT & Gemini (需求沟通、问题分析)。
-
开发周期:全职在家 1 个多月。
-
成本:大几百块 AI 工具费用 和 一个多月的时间。
结论
个人认为 AI 编程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人的能力。 至少远远超越了我自己的编程水平。
AI 编程经验总结
1. 颗粒度(需求描述要精细)
-
一定要把需求梳理清楚,越详细越好。
-
例如:“图标往左 5 像素”这种细节要写明。
-
最好能落到 函数/方法级别:
- 这个方法要做什么
- 需要哪些参数
- 使用什么算法
- 返回什么结果
需求越清晰,AI 输出的代码越可靠,claude code 很喜欢扩展需求。
2. Debug (最大难点)
-
因为不会写代码,所以 调试完全是黑盒。
-
采用的方法是:打日志。
- 自己操作一遍流程
- 把日志复制给 AI
- 让 AI 分析问题可能在哪里
-
如果程序结果和预期不一样,就用文字描述告诉 AI 。
-
Debug 往往比较耗时,需要耐心磨。
-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换一个大模型,有时会奇迹般解决。
👉 真实案例: 上架 App Store 时踩了 权限的坑。一个权限设置错误,怎么修都不对。 后来才知道问题在权限,但因为苹果政策原因,最终放弃了上架。
3. 页面设计
推荐的 AI 原型工具:https://www.superdesign.dev/ 体验非常好,做原型很高效。
其他补充
- Claude Code 是通过镜像站使用的。
- 试过国产的 Kimi2 、DeepSeek ,差距非常大,体验和稳定性不如前者,还比较贵。
- 一次尝试国产模型写代码,结果 Bug 特别多,光修 Bug 就花了几十块,算下来比 Claude 镜像站还贵。
- 用 AI 编程后,工作时长反而更长,有点像 996 状态。
排板,自己让 ai 整理了一下,内容全是自己手打。
ai 时代,个人认为还多学习产品知识,学习老板思维,跳出打工思维。
这样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出现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