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任正非领导着全球举足轻重的 AI 巨头之一。据报道,华为最新的昇腾 910C AI 芯片,在推理任务上的性能已能达到英伟达最新 H100 芯片的 60%,这一成就也让华为一跃成为中国挑战美国技术霸权的核心力量。此外,华为还拥有 CloudMatrix 384——一个使用国产芯片构建的本土 AI 系统,以及自家的鸿蒙操作系统。
创造一款人人都想要的产品,是大多数 CEO 的梦想。然而,对于英伟达的黄仁勋而言,当这个梦想成真时,却演变成了一场地缘政治的挑战。市场对英伟达 AI 芯片永无止境的需求,不仅催生了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的公司,更将其推入了那个令人不安的风暴眼。
扎克伯格
中国公司已经取代 Meta 成为开源 AI 领导者,而 Meta 自己的 Llama 4 又未能收复失地时,马克·扎克伯格掏出了他的支票簿。这场行动始于一笔 143 亿美元的交易,旨在挖角 28 岁的 Scale AI 联合创始人 Alexandr Wang 及其几位顶尖工程师——此举被批评者视为其追赶对手的最后一搏。
那仅仅是扎克伯格数十亿美元人才招揽狂潮的开始。据报道,该公司在 8 月冻结招聘前,已成功招揽了至少 50 名研究员,但最近随着 Meta 内部的调整,不少跳到 Meta 的 AI 人才开始陆续离开。
李飞飞
被誉为「AI 教母」的李飞飞 (Fei-Fei Li) 在 21 世纪初为 AI 图像识别系统的创建发挥了奠基性作用,并由此推动了深度学习革命的浪潮。
2024 年 9 月,李飞飞与三位同事为 World Labs 筹集了 2.3 亿美元资金,投资者中包括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她领导的这家初创公司旨在创建「大型世界模型」(Large World Models),使其能像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理解语言一样,去感知和分析 3D 世界。该团队希望,这些模型能让人们想象并创造出可以像电子游戏一样漫游和探索的 3D 空间——其潜在应用包括飞行训练模拟、物理实验或城市规划。
Karen Hao
华人记者 Karen Hao 早在 ChatGPT 风靡全球的数年前,就开始报道人工智能——尤其是 OpenAI。她将这些报道汇集成Empire of AI 一书,这本引人入胜的畅销书不仅在硅谷,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
她揭示了OpenAI 这家明星公司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尽管没有点名该书或作者,但 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曾在 X 平台上发帖阴阳:「没有哪本书能把所有事情都说对,尤其是当有些人一心想要歪曲事实的时候。」
Alexandr Wang
年仅 28 岁的亚历山大·王 (Alexandr Wang)成为了 Meta AI 的掌门人。旨在创造超级智能——一个假设中比人类更聪明的 AI 系统。
在加入 Meta 前不久共同撰写的一份政策报告中,王曾写道,超级智能 AI 可能「是自原子弹诞生以来最危险的技术发展」。如今,他和 GitHub 的前 CEO Nat Friedman 正在一家拥有超过 30 亿全球用户的公司内部,帮助打造这项技术。
没错,今年 AI 的爆发指向了一个新的趋势:对话式交互界面。但人类之所以发明绘画,开始通过设计图来制作各式各样的新工具,恰恰就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效率太低。这个逻辑其实也可以从媒体形态上找到端倪:文字–> 图像–> 视频。仅仅依靠对话,我们无法构建出一个一把剪刀;仅仅通过语言表达的播客,也无法传达任何需要视觉才可以精准理解的信息。对话指令的交互界面与图形交互界面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 dos 和 windows 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点在于,后者可以更直观地完成交互,以及精准地进行创作行为。AIGC 的重点不仅仅只是 AI,而是我们如何使用 AI 进行「Generativ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