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建设性意见|这群一辈子未婚的女性,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七夕

CDT 档案卡
标题:这群一辈子未婚的女性,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七夕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8.9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中国女性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对于一群终身未婚的女性来说,农历七月初七是她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也不怪大家想不到,毕竟七夕在最近二十年里几乎只剩下了“中国情人节”这一个意思,而七夕的本来面貌,作为“乞巧节”和“女儿节”的含义,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和抛弃了。

当然,我指出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呼吁回归传统庆祝乞巧节和女儿节的意思,一丁点都没有啊。

乞巧节和女儿节的绑定,正反映了这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就是鼓励女性从小学习“女红”手艺,熟练掌握纺纱织布、洗衣做饭,拥有一双巧手,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合格的贤内助。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节日,不过也罢。

但对于出生在上个世纪初,成长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过渡历史时期的“自梳女”群体来说,庆祝七夕节就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我借着七夕这个日子想和大家分享的一段历史。

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对于一群终身未婚的女性来说,农历七月初七是她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也不怪大家想不到,毕竟七夕在最近二十年里几乎只剩下了“中国情人节”这一个意思,而七夕的本来面貌,作为“乞巧节”和“女儿节”的含义,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和抛弃了。

当然,我指出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呼吁回归传统庆祝乞巧节和女儿节的意思,一丁点都没有啊。

乞巧节和女儿节的绑定,正反映了这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就是鼓励女性从小学习“女红”手艺,熟练掌握纺纱织布、洗衣做饭,拥有一双巧手,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合格的贤内助。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节日,不过也罢。

但对于出生在上个世纪初,成长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过渡历史时期的“自梳女”群体来说,庆祝七夕节就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我借着七夕这个日子想和大家分享的一段历史。

可以想象,在十六七岁的年纪离开亲人,离开祖国,到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做女佣,长年生活在主人家的院子内,整日负担繁重而漫长的劳动,妈姐这个群体是很难有常规婚恋机会的。也因此,妈姐这个群体里面成为终身未婚自梳女的比例就很高。

妈姐们成为自梳女,更多是环境所迫,而不是主动选择,更多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是因为富足,更多是被传统宗族势力所剥削,而不是对传统婚姻形式的反抗。

实际上,就和现在一些菲律宾女性出国做住家保姆,被称为“菲佣”一样,曾经向国际市场输出女性帮佣劳动力的主要是中国,其中珠三角地区最多,这也是自梳女群体主要出现在广东的原因之一。

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的一个女儿,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小要帮家里干活和照顾弟弟妹妹,等到十六七岁可以独立工作了就被安排到海外做妈姐,赚到的钱大部分要寄回来补贴家用。

无论是终身不嫁为家里打工赚钱,还是根据父母的安排“嫁个好人家”换回彩礼与联姻资源,都是被原生家庭吃干榨净的一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梳女群体的底色是相当悲凉的。

不过呢,因为相对特殊的人生轨迹,自梳女群体在晚年养老时倒是有了一些温情与亮色。

在广东顺德钧安镇,有一处地方叫“冰玉堂”,取的是冰清玉洁之意,其中居住的就是终身未婚的自梳女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南洋做了半辈子妈姐后回到家乡来养老的。

在传统乡村社会,大龄未婚的女性既不方便独立居住,也不方便与父兄家庭合住,成为一个难题。于是,有类似境遇的自梳女们自发组织起来,拿出毕生积蓄集资修建了冰玉堂这个地方,供自梳女们集体互助养老。

冰玉堂里,自梳女们既不用照顾老公,也不需要照顾孩子,她们操劳一生,终于有了一段人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她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做精细的手工艺品,有大把的时间去做一些工序繁复费功极多的菜肴,她们甚至拿南洋的香料与烹饪方法和顺德菜融合,开创了“妈姐菜”这一独特的顺德菜分支。

跑个题,过去几年,我带队的每一期顺德美食之旅都会带大家去参观冰玉堂,并在附近餐厅品尝妈姐菜。

再说回主题。

自梳女这个群体,因为终身未婚,游离于传统宗族社会文化之外,又因为女性身份和时代局限,没什么表达家国情怀宏大叙事的需求,所以适合她们过的,能够集中反映这个群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传统节日是几乎没有的,适合她们崇拜的神仙也是几乎没有的。

春节和中秋,阖家欢聚不适合,端午赛龙舟当时是不让女性上船的,上元节,是谈情说爱约会的日子,重阳节,当时是老男人的专属……

只有七夕,作为乞巧节能够代表一些她们的劳动价值,作为女儿节,能够寄托一些她们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寄托一些终身未婚的道德自洽。

所以,自梳女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七夕,在这一天,她们隆重祭拜“七姐”,也就是传说中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七仙女。

这是她们的选择。

更是因为她们的一生无从选择。

建设性意见|要摘掉一个坏人的编制有多难?

CDT 档案卡
标题:要摘掉一个坏人的编制有多难?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8.16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协和4+4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

一个有正式编制的公职人员,究竟要多坏,要犯多大的错误,才会被剥夺编制、开除公职、取消退休待遇?

按我的朴素理解,公职人员行使职权时所犯的错误(犯罪行为除外)大体上分为几类:

第一种,把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做好的同时给自己捞了一些好处。这肯定不好,但在当下社会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种,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为能力不足、方法不当犯了一些小错。这需要批评教育,但还是可以给机会改正进步的。

第三种,故意利用职权做坏事,侵害公共利益,或者掌握公平裁判权的人自己带头破坏公平。像这种,我认为是可以一票否决撤职查办的。

比如协和董小姐事件中,身为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领导,本身是负责维护学生成绩公平的职位,却利用职权凭空给董小姐伪造成绩,把一名明显不具备基础知识的学生送上医疗岗位,说明其对学生成绩公平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也就完全丧失了担任相关岗位的基础,理应撤职查办永不录用。

可实际上呢?为董小姐伪造成绩的李某宽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免职处理。众所周知,免职不等于撤职,歇一段时间,人家又是好汉。李某宽同志的编制和行政级别稳稳当当,没有受一点影响。

甚至连始作俑者,董小姐的姑姑班某娟也只是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调离教师岗位。同样,编制和行政级别稳稳当当,实际待遇没有受一点影响。更别说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了。

比如广西亮证姐事件中,亮证姐的丈夫黎某将代表国家公权力的行政执法证件交给妻子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显然在主观上对其执法权力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对消防安全的严肃性没有丝毫敬畏之心,让这样的人留在消防队伍里,我作为群众是很难放心的。

然而实际上,黎某受到的只是党内警告处分,收回并注销其行政执法证。这意味着,黎某的领导职务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编制和待遇更是岿然不动。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以上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在体制内一名合同制聘用人员或者“临时工”身上,又或者发生在民营企业的某个岗位上,会是怎样的处理结果呢?

董小姐和亮证姐连续两个事件的官方通报,看情节,满屏都是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知法犯法,看处理,满屏都是批评教育诫勉谈话,个中反差与荒谬实在一言难尽。

董小姐案件中帮助董小姐造假全链条上的19位体制内大佬,亮证姐事件中涉及到的7名公职人员,没有一个被开除公职撤销编制的。

一个都没有。

就这,某官媒还有脸说相关处理结果表明了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也难怪评论区要将其解读为“绝不让董小姐的姑姑撤职休息”……

或许真的是怪我不懂事吧,国家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犯了点错误就开除,岂不是让更多的同志寒了心?

但你也不能怪我不懂事。我一个遵纪守法的纳税公民,真的很难共情这些由纳税人供养着的滥用职权的公职人员,也真的很难接受已经查实他们滥用职权后将来仍然享受比我多好几倍的退休金。

我的要求很简单:

对于那些已经查实有主观故意滥用职权做坏事,或者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却带头破坏公平的公职人员,如果不能送进去坐牢,至少也要开除公职,级别归零,让其无法再染指公共权力,从此自食其力谋生。

这要求,算非分之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