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中国首次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首次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SOMINI SENGUPTA
江苏,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摄于今年5月。
江苏,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摄于今年5月。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中国在周三首次宣布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详细目标,表示到2035年将把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至少削减7%至10%。
这一计划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时宣布的。
过去,中国仅承诺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持续增长直至约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但如今有研究表明,中国的排放量可能已经达峰,比预期提前了五年。
习近平在周三的讲话中还表示,未来十年内,中国能源体系中非化石能源(指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的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如果这些能源能够替代中国目前仍严重依赖的燃煤电厂,那么温室气体排放将会相应下降。
广告
中国领导人此次简短的视频露面印证了中国在加速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巨大规模。他表示,中国计划将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六倍以上,总规模达到惊人的36亿千瓦。他还表示,中国将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习近平作出此番表态之际,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周三齐聚联合国详细阐述各自到2035年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新计划,这是全球《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暖努力的一部分。特朗普总统前一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称遏制气候变化的努力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大的骗局”。
中国最新的气候目标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排放国,这意味着如果它没有重大转变,全球变暖几乎不可能得到遏制。
中国的新气候目标也与美国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自工业时代以来,美国一直是累计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否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此外,中国的声明也是对欧盟和印度等其他主要排放体的敦促,要求它们根据《巴黎协定》的规定提出新的2035年目标。欧盟已发布初步目标,而印度尚未提交计划。
气候倡导人士指出,仅靠中国的举措还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相对可控范围内的目标,但他们也认为中国可能低报了目标,能源结构的转型速度或许更快。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顾问姚喆表示:“2035年的目标对保障地球安全提供的保证有限,但令人心怀希望的是,中国经济的实际脱碳进程很可能超越了其书面目标。”
美国预计不会设定新目标。该国已经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
广告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并非中国宣布了什么,而是中国的实际行动。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强国,正在向世界各地的清洁能源项目投资数千亿美元。这不仅开始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也正在重塑地缘政治。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表示,中国的最新目标(外交术语称为“国家自主贡献”)“已被清洁技术领域正在进行的真实经济转型所超越”。他指出:“在美欧缺位的情况下,中国将成为场上唯一的主角。”
中国在包括镍、锂在内的矿产开采和加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矿产。中国企业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电池的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其庞大的生产规模迅速拉低了价格,以至于在许多国家,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已经低于煤炭、石油或天然气发电。
中国的新能源车和电动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并正在几乎所有大洲建设工厂近期一项研究甚至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的大力投入正在“为化石燃料使用的减少创造条件”。
中国的能源发展轨迹映射出它崛起为全球大国的历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依靠燃烧大量煤炭——最肮脏的化石燃料——来为工厂提供电力,从而成为“世界工厂”。至今,中国仍是全球煤炭消耗最多的国家,并且仍在新建燃煤电厂。
广告
但这些新建燃煤电厂未来的实际使用程度尚不明确,因为中国正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将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2023年一年,中国新增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就超过了美国迄今为止的太阳能装机总量。
独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排放轨迹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拐点。在经历了20年的增长之后,如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似乎正在趋于平稳。一项研究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间,中国电力行业的排放下降了2%。虽然这个数字不算大,但研究人员预测,这一趋势可能会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持续。
这一点对全球至关重要。倘若中国的排放不能快速下降,就不可能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内。全球科学界的共识是:必须把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2摄氏度以内,理想情况下应控制在1.5摄氏度。
另一个重要转变在于,中国曾是海外燃煤电厂的主要建设者。但在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要“急转弯”:中国将停止在海外新建或资助燃煤电厂,转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这一承诺似乎基本得到兑现波士顿大学的一项分析指出,自2021年以来没有新的海外煤电项目获得外国直接投资或其两大开发银行的贷款,不过那些此前已在建项目“或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排放二氧化碳”。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为产能过剩的太阳能产品找到新买家:非洲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为产能过剩的太阳能产品找到新买家:非洲

SOMINI SENGUPTA
南非亚特兰蒂斯的太阳能设备安装现场,摄于6月。
南非亚特兰蒂斯的太阳能设备安装现场,摄于6月。 Rodger Bosch/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中国向非洲出口的太阳能产品正在激增。
据全球能源智库Ember对中国出口数据的分析,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企业向非洲大陆多国出口了大量太阳能设备。这些出口产品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5吉瓦,使得非洲2023年的装机容量(外界估算这个数字为20吉瓦)几乎翻了一番。
“过去12个月的太阳能面板进口总量有可能显著提高非洲许多国家的发电量,”Ember的报告写道。
这是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制造和销售领域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生产全球绝大多数的太阳能面板,以及用于制造太阳能面板的光伏组件和晶片。中国太阳能行业对世界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服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他们可以用太阳能生产廉价的电力。
广告
这一雄心目前获得了低成本和高需求的加持。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中国太阳能面板的价格已大幅下跌。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开拓新市场。非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非洲大陆有逾六亿人尚未用上电。即使在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停电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近年来已导致各类企业转向使用噪音大、污染重的柴油发电机。
据Ember周二发布的分析,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非洲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面板增长了60%。
非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南非和尼日利亚的进口量位居前列。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进口太阳能面板以及光伏组件(能简单地组装成面板)的国家范围极广。塞拉利昂进口的太阳能面板相当于其目前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乍得则接近其目前总发电量的一半。
非洲第三大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很可能将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用于中资企业建设的太阳能电站。但在其他国家,太阳能板正悄然遍布城乡的住宅和企业建筑屋顶。
与Ember的分析无关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凯文·加拉格尔说,这项研究揭示,中国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在美国放弃支持其所称的“绿色能源创新”之际。
“廉价的进口能帮助加强非洲绿色工业化的基础,并缓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加拉格尔说。“非洲没时间关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他们需要的是廉价的绿色能源。”
广告
非洲对大型太阳能发电场的投资仍然滞后。据国际能源署估计,非洲近三分之二的能源投资仍流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发电项目。
非洲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支撑了化石燃料驱动的经济,也为新能源经济提供了条件。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公司一直在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开采石油。中国正在乌干达修建一条输油管道。
中国还利用非洲大陆丰富的矿产资源来开发新能源技术,包括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矿和赞比亚的铜矿。这两个国家都已增加了中国太阳能设备的进口。
太阳能是否可以真正改善普通非洲民众的生活取决于这些中国产太阳能板能否快速投入发电。Ember的分析用的是中国的出口数据,没有跟踪太阳能设备运到目的地国家的时间,也没有跟踪这些设备的安装速度。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