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难得君|两把吃人的旧刀

file

昨天晚上,偶然刷到一个视频,某地景区里,赫然立着一座“郭巨埋儿”的雕像。家长们指着雕像,向孩子们讲述这个“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

image

image

看着那冰冷的石雕,我忽然明白了什么,这座雕像,何尝不是一把穿越千年的刀?

郭巨埋儿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汉代郭巨,家贫,为了养活母亲,决定活埋三岁儿子。掘地三尺时,竟得黄金一坛,于是孩子幸免于难,郭巨也得了孝子美名。

image

若没有那坛黄金呢?孩子就被活埋了。

这哪里是孝道?这分明是吃人。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早已批判过这个故事: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鲁迅直言,这种孝道“无非是‘蔑视了真的人情’,装点了虚伪的伦理”。

一个父亲亲手杀死儿子,这样血腥的故事,为何竟能被奉为美德,流传千年?

历史资料显示,《二十四孝》成书于元代,由郭居敬编撰。其中的故事多来自民间传说,很多人物和情节都缺乏可靠的历史记载。郭巨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孝子传》,但原书已失传,只能从后世引用中窥见一斑。

image

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根本就不是真实事件,而是一个被虚构、被传播的“道德寓言”。

但今天,我想谈更深层的东西:孝的背后,站着的是忠。

这两把刀,一把对着家,一把对着国,却流着同样的血。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何如此推崇孝道?

《孝经》道破天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原来,孝是忠的训练场。在家里顺从父亲,在社会上才会顺从皇帝。孝道,不过是帝王拴住百姓的第一根铁链。

汉代推行“举孝廉”,孝顺的人可以直接当官。这制度看似推崇美德,实则是把孝工具化。

史料记载,不少人为了做官,不惜造假表演孝行,有人甚至在父母坟前一住二十年,只为博个孝子名声。

“郭巨埋儿”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把这种忠孝逻辑推向了极致,为了尽孝,可以杀子;那么为了尽忠,自然可以捐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忠孝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image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呐喊:“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吃人的,既是孝,更是忠。

古代帝王需要的是什么?

是听话的奴才,牛马。

于是他们发明了一套精妙的统治术,先把人变成家庭的奴隶,再变成国家的奴隶。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个人从来不属于自己,永远是别人的附属品。

数据显示,中国历代王朝中,明朝对孝道的推崇达到顶峰。洪武年间,朱元璋亲自颁布《孝慈录》,规定子女必须为父母守孝三年。违者轻则杖责,重则流放。孝,从道德规范变成了法律强制。

为什么?因为刚刚建立的明朝政犬需要巩固统治,需要绝对的忠诚。而孝,正是培养这种忠诚的最好工具。

这种忠孝文化,至今仍在毒害着我们。

想想那些“父母都是为了你好”的道德绑架;想想那些“必须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家庭压力;想想那些以爱为名的控制与剥夺。这不都是新时代的“埋儿”吗?只不过埋的不再是孩子的身体,而是他们的灵魂。

在职场,我们被要求“以公司为家”,无条件加班奉献;在社会,我们被教育要“舍小家顾大家”,个人的需求和声音可以被无限压制。这些,不都是忠孝逻辑的现代变种吗?

二十四孝中的另一个故事“老莱子娱亲”,七十岁的老莱子穿着五彩衣,假装跌倒学婴儿哭,只为逗父母开心。

这看似温馨的故事,细思极恐,一个人活到七十岁,还不能做自己,还要扮演父母想要的角色。

这不正是我们很多人的写照吗?

从小到大,我们努力扮演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好公民。可那个真实的自己,早就被埋在哪座“孝忠”的坟墓里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思维已经内化到我们的骨髓里。

我们一边被伤害,一边又成为伤害下一代的人。就像那个带着孩子参观郭巨埋儿雕像的家长,他可能从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向孩子传递怎样可怕的价值观念。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A级旅游景区1.3万余家,其中不少是类似的人文景观。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地方,也在以“传统文化”的名义,展示着这种违背人伦的故事。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上千家“国学培训班”,许多都在不加甄别地传授《二十四孝》这样的糟粕。某地甚至出现过让孩子们给父母洗脚、磕头的“孝道教育”。这些看似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实际在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

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要把这些散发着腐臭的伦理观念当成宝贝?

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的景区里,还会立着郭巨埋儿这样反人类的雕像?

CDT 档案卡
标题:两把吃人的旧刀
作者:难得君
发表日期:2025.10.7
来源:微信公众号“难得君”
主题归类:孝道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答案可能是:有人希望我们永远做听话的牛马。

image

但人不是工具,不是谁的附属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真正的爱,不是牺牲与控制,而是尊重与成全。

鲁迅先生曾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这才是真正的父爱,真正的师长之爱,不是把孩子埋进土里,而是给他们开辟更广阔的天空。

看着那座郭巨埋儿的雕像,我仿佛看见千百年来无数被忠孝之名压弯的脊梁,看见无数在家庭和国家之间被撕裂的灵魂,看见那些本该绽放却过早凋零的生命。

那座雕像应该被推倒。但更重要的是,推倒我们心中那座无形的雕像,那个要求我们无条件顺从的旧道德,那个把活人当成祭品的旧伦理。

千百年来,那雕像的阴影压垮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而我们要到何时,才能勇敢地走出这片阴影?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如果你也愿意挣脱这些无形的枷锁,请支持我的写作。让我们用一个个清醒的文字,砸碎那些吃人的旧道德,迎接一个尊重每个生命价值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