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404文库】“我们这一代要终结腐败”(外二篇)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我们这一代要终结腐败”(外二篇)
来源:布鲁斯出海日志食通社劳东燕

主题归类:Z世代革命劳工法律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布鲁斯出海日志|尼泊尔“Z世代革命”:政府封禁社交媒体引燃年轻人的怒火

近日,尼泊尔大量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社交媒体禁令以及长期以来的贪污腐败、政府无能。

在9月8日的大规模抗议中,年轻人顶着政府军警暴力镇压,推倒路障,冲破警戒区。警方镇压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9月9日,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下台。

就在几日以前,尼泊尔总理奥利还出席了中国“九三阅兵”。

对于这一起事件,在微信公众号“布鲁斯出海日志”发布的一篇遭到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化雨写道:

8月底,尼泊尔政府要求所有社交媒体平台在七天内完成注册,否则将被屏蔽。期限一过,Meta(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YouTube、X(前Twitter)、Reddit、LinkedIn等全球巨头均未提交申请。9月初(上周四),政府正式下令全面封禁这些未完成注册的平台。

分析人士指出:“超过700万尼泊尔青年在海外求学或工作。”此举直接切断了这数百万尼泊尔海外劳工、留学生与家乡的联系,也重创依赖社交媒体宣传的旅游业。

对年轻人来说,这更是剥夺了他们的主要沟通和表达渠道。愤怒之下,成千上万的青年转向TikTok等尚可使用的平台组织抗议,迅速走上加德满都街头。

file

抗议升级:9月8日的大规模示威,成千上万年轻人冲破加德满都的警戒区,推倒路障,抗议政府,警方则使用催泪瓦斯、水炮甚至实弹。冲突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80 余人受伤,政府宣布宵禁,军队进驻首都加得满都。

file

如果说封禁是导火索,那么“Nepokid”浪潮则是运动的燃料。早在此之前,#NepoKids、#NepoBaby的话题已在TikTok、Reddit上刷屏,年轻人揭露并嘲讽政客子女的奢靡生活。

抗议者的口号直击人心:“领导人的孩子带着Gucci包回国,人民的孩子却躺在棺材里。” 这不仅指向了高达19.2%的青年失业率,也揭示了大量尼泊尔青年因生计被迫出国务工,甚至作为雇佣兵死在俄乌战场。

与此同时,普通家庭靠微薄收入和海外汇款(占GDP的三分之一)维持生活,而政客子女却在海外享受名牌与特权。这种鲜明对比,让“腐败与不平等”这一老话题,被Z世代以更加直观、尖锐的方式重新呈现。

[…]

img

这场运动没有明确的领导者,却带着强烈的世代烙印。大学生、中学生成为主力,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我们这一代要终结腐败。” 在他们看来,政府所谓“维护国家尊严”的封禁,不过是为了压制揭露腐败的声音。

[…]

然而,这一次的抗议已不再是单一的“网络自由”之争,而是一次更深层的世代觉醒。年轻人不满足于恢复社交媒体,而是要求透明、问责与真正的政治改革。

img

有人称这场运动为“最后的革命”(The Final Revolution)。它未必能立刻改变政局,但无论如何,它标志着尼泊尔政治的一个重要拐点:Z世代正在以数字时代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我们经常看到网络上调侃Z世代整顿职场,现在尼泊尔的Z世代走上街头要整顿尼泊尔政坛。随着公众和名人支持不断增强,这场由Z世代引领的“革命”,正在撼动尼泊尔后君主制时代的既有秩序。

二、食通社|送外卖是一种“短命劳动”吗?

微信公众号“食通社”作者郑璐悦近日发布文章,提出当前中国外卖员的生存困境。该文在食通社微信公众号上被删除,豆瓣页面截至发稿时仍可见。

文中写道:

从4月份京东和美团围绕骑手社保展开的舆论战,到9月1日强制缴纳社保的新规,骑手的劳动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于很多骑手来说,社保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他们总是紧盯着眼前的生活压力。

骑手以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一刻不停地穿梭于食物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很少有人意识到,为顾客餐食而奔忙的他们,却往往是这个系统里最难吃上一顿健康饭的人。

img

“骑手们经常一天两顿,很多人有胃病。”《过渡劳动》作者孙萍在《随机波动》播客中提到的这句话,让我很不平静。并非因为吃惊,而是出于共情。作为营养学者,这种矛盾让我意识到,值得关注的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与健康,还有那些送餐的人是否能好好吃饭。

img

骑手患胃病,乍听是因为缺乏健康知识,不懂养胃之道,但当群体患上了这样的“职业病”,事情远不止于此。

外卖骑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作息不稳定,平常的进餐时间和饮食质量往往取决于订单量、工时长短,甚至取餐地点是否可及等等因素,而非他们是否“懂得养生”。 现实是,他们的工作节奏不允许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骑手们的健康困境,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吃好,而是他们的劳动条件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

因此,在理解骑手们的胃病时,开出“规律三餐”的营养处方是傲慢且无效的,因为它与“以单计价”的生存法则不兼容。社交媒体上常见的“少喝碳酸饮料”“多吃蔬菜和水果”“多运动”等专家建议,虽具体,但在真实世界里常因为各种社会因素磕绊,难以实现。

三、清华大学官网删除法学院教授劳东燕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清华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曾发表致辞,清华大学官网于当年收录发布致辞文稿。截至2023年2月原帖仍可见。目前该页面已被删除。

img

致辞节选部分写道:

对于法律人而言,要实现“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的基本目标,诸位同学必须要注意四点:

1.做一个正常的、有人性的人。国内的左派之所以惹人讨厌,就是因为他们一面说北朝鲜与前苏联的体制有多么美好,另一面去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去留学,甚至让妻儿都移民到那里。一切有真诚信仰的人,都值得尊重。但是,正能量的嘴,负能量的心,打着某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主义的名号,做各式的政治投机,愚弄人们,这样的人最终都会沦为历史长河中的跳梁小丑。

2.守住共同的底线,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自由与奴役、宪政与专权,究竟哪个值得追求,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余地。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社会,共同的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的折中调和,也不是在“自由太多”与“福利太多”之间,寻找“既非自由放任,也非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而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这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共识。奴隶制再怎么有效率,都不可能为现代文明所接受,因为它背离自由的设定,强迫他人处于被强制的地位。[…]

3.认清中国社会的发展潮流,将自己的优秀与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唐德刚先生曾说,中国要花两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走出历史三峡,转型成为一个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从1840年起算,离两百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要相信,中国社会一定会走出这个历史三峡。在此过程之中,请求诸君务必将自身的优秀与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优秀并不仅仅意味着成为行业(尤其是主流行业)的精英,优秀意味着担当与责任,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而不是逆潮流而行。[…]

4.掌握法律技术很重要,同时要时时谨记,技术说到底是为合理的价值判断服务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同时也作为一名公民,诸位同学既要熟练掌握各类法律技术,也应当具备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请不要觉得个案正义不重要,尤其在敏感的或者有重大影响力的个案中,要能够做出合理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判断,并且有能力运用所学到的法律技术,来实践与推进这样的价值。在我看来,将技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却无法做出或者故意地无视合理价值判断的人,根本就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反之,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却无法通过法律技术来贯彻此种价值判断的,并非合格的法律人,充其量只是愤青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必须能够将高超的法律技术与合理的价值判断结合起来。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404文库】清华大学官网删除法学院教授劳东燕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

CDT编辑注:本文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当年7月11日发布于清华大学官网,原标题为《“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清华法学院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劳东燕致辞》。截至2023年2月原帖仍可见。目前该页面已被删除,具体时间不详。


img

清华大学官网劳东燕2016年毕业典礼演讲页面截图

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几乎与在座的同学一样,有一些兴奋,又有一些惶恐,还带着浓浓的离愁别绪。兴奋的是,我终于获得了在法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的机会,要知道,这可是六十多年才一遇的机会,按照惯例,每年的毕业典礼上由老师轮流来致辞,而我们院里有六十多位老师。惶恐的是,我既缺乏足够的睿智与智慧来教导大家,未来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也欠缺必要的犀利与深刻,让自己的致辞发人深省;同时,打温情牌也并非我的擅长,我更无法给出各式幽默的笑话或网络雷词,让大家的在愉快的笑声中渡过这十几分钟时间。

每年的毕业季,空气中都充满了离愁的味道。今年,于我而言,这一份离愁显得更为强烈,因为我担任班主任四年的法2同学也要离开清华园。四年弹指一挥间,我在模拟法庭给法2新生讲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到了说告别的时候。看到当初青涩懵懂的少年,如何蜕变成自信沉稳的青年,我在感伤的同时也备感欣慰。四年之中,我一直希望对所有同学都平等且一视同仁,但客观上与一些同学交流较多,与多数同学则私下接触比较少。这主要与我的个性有关,比较拘谨与被动,没有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亲和力。在此,我要致以歉意,我本来应当也能够给予更多同学以积极的关心的。同时,要向所有法2同学表达歉意的是,我的《刑法总论》的试卷出得难了一点,这个课程给出的分数,估计是所有课程中最低的。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是在七、八十分之间,因此拉低了同学们的学分绩,作为老师,我深表歉意,虽然以后我可能还是忍不住会出这么难的试卷。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清华大学官网删除法学院教授劳东燕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
作者:劳东燕
发表日期:2016.7.11
来源:清华大学
主题归类:劳东燕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离别之际,总是有一些话要送给诸位同学,或激励或提醒或奉劝,这也是毕业致辞的基本功能之一。几经斟酌,我想把胡适先生的一句话送给诸位,也送给我自己:“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先说“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各门专业课上,对法律人思维的培养,对体系性思考、法律解释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强调,便是为了让诸位同学为“学一点防身的本领”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方面,清华法学院一直做得非常出色,我们的同学在疑难案件的解决能力与技术上,比很多法律院校的毕业生要强出不少。张明楷教授有一句名言,大意是立法不是被嘲笑的对象,与其嘲笑立法,不如反思自己的解释能力。解释能力是法律人的看家本领,同样的法条,受过法律训练的人能够解读出更多的内容。“学一点防身的本领”要求大家,在学校努力学习,走上社会后认真做事。在每一个职位上,对于交给诸位的每一项工作,不管喜欢不喜欢,我都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对待,并尽量地做到最好,至少是做到合格的程度。强调努力学习与认真做事,不是为了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为了你们将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倘若有一天,你们觉得周遭的环境不适合自己,有一点防身的本领,至少让你们不至于失去“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气,无需一味地忍耐或者委屈自己,仰人鼻息地过上一辈子。

再说“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胡适先生一生都强调,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是因为,任何主义都会有一定的蛊惑性,在接受某种主义的同时,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反思,多半会成为一个“受人惑的人”。 “不受人惑”意味着要具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轻易相信任何灌输的东西。大学中的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便是为了让诸位同学不受人惑。我在课内课外反复强调,尽量去旁听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多读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一些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在内的知识,并设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其意也是如此。必须承认,相比于专业训练,在清华法学院,博雅教育这一块做得不算太成功。要想“不受人惑”,只是在学校里学习相关知识还远远不够,进入社会之后,诸位同学需要继续花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并适当关心一下政治。很多人可能觉得政治离自己很遥远,所以不关心政治,但是要知道,政治是从来都是不会忘记关心我们的。关心政治的终极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所以,政治虽然是少数人的职业,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副业。说到底,“不受人惑”意味着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意味着拒绝被塑造为顺民。什么才是真正的公民呢?我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对于法律人而言,要实现“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的基本目标,诸位同学必须要注意四点:

  1. 做一个正常的、有人性的人。国内的左派之所以惹人讨厌,就是因为他们一面说北朝鲜与前苏联的体制有多么美好,另一面去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去留学,甚至让妻儿都移民到那里。一切有真诚信仰的人,都值得尊重。但是,正能量的嘴,负能量的心,打着某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主义的名号,做各式的政治投机,愚弄人们,这样的人最终都会沦为历史长河中的跳梁小丑。

  2. 守住共同的底线,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自由与奴役、宪政与专权,究竟哪个值得追求,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余地。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社会,共同的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的折中调和,也不是在“自由太多”与“福利太多”之间,寻找“既非自由放任,也非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而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这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共识。奴隶制再怎么有效率,都不可能为现代文明所接受,因为它背离自由的设定,强迫他人处于被强制的地位。希望诸位同学走出学校之后,能够多读一些历史书,尤其是中国的近代史与现代史方面,设法多了解一些国外真实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什么是应当坚守的底线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他人面对不公时,或许不能期待我们自己成为英雄式的人物,但至少可以做到不为虎作伥;即使没有勇气挺身而出,至少可以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这是做人需要坚守的底线。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会是一个极端溃败的社会,我们已经在文革中见证过这样的溃败。同时,一个守不住底线的个人,也必然会有一个不断堕落的人生,因为每往下跨出一步,下一步就会变得更加容易,直到最后完全无底线可守。

  3. 认清中国社会的发展潮流,将自己的优秀与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唐德刚先生曾说,中国要花两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走出历史三峡,转型成为一个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从1840年起算,离两百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要相信,中国社会一定会走出这个历史三峡。在此过程之中,请求诸君务必将自身的优秀与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优秀并不仅仅意味着成为行业(尤其是主流行业)的精英,优秀意味着担当与责任,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而不是逆潮流而行。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我们需要的是积极推动中国社会顺利通过历史三峡的各路精英,清华法学院如果希望对中国的法治事业有所贡献,理应将培养这样的精英视为自己的责任。

  4. 掌握法律技术很重要,同时要时时谨记,技术说到底是为合理的价值判断服务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同时也作为一名公民,诸位同学既要熟练掌握各类法律技术,也应当具备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请不要觉得个案正义不重要,尤其在敏感的或者有重大影响力的个案中,要能够做出合理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判断,并且有能力运用所学到的法律技术,来实践与推进这样的价值。在我看来,将技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却无法做出或者故意地无视合理价值判断的人,根本就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反之,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却无法通过法律技术来贯彻此种价值判断的,并非合格的法律人,充其量只是愤青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必须能够将高超的法律技术与合理的价值判断结合起来。

诸位同学就要离开清华园,从此各奔前程,需要直面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人事环境。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上,我有三点奉劝:一是请诸君拓宽自己的人生格局,少计较,少抱怨,有负面情绪很正常,但还是应该积极地去做事。要将时间与精力放在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包括内心的强大)上,而不是虚耗在单位的人事争斗中。二是如果内心认为自由、平等、博爱值得追求,请把这些思想贯彻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要说一套做一套。三是处理好坚守原则与懂得妥协之间的关系。年轻的时候我会喜欢海瑞,喜欢他的固守原则,欣赏他的绝不妥协。到现在这个年龄,海瑞再难成为我欣赏的对象。抛开他迫使五岁的女儿为所谓的贞洁(只因为接受男童递过来的糕点)而活活饿死的事例不论,他的一生中从未做成过什么事情,只是被当作一个虚幻的道德标兵。现在的我,肯定更欣赏张居正,更欣赏林肯,虽然他们并非通常所说的圣贤人物,有着普通人一样的缺点与弱点。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林肯》讲的是林肯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为了使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即著名的废奴条款)得以通过,林肯不惜一切代价,他愤怒、沮丧、流泪,甚至使用三名说客,用贿赂的方法劝说民主党成员。我当然不是要鼓吹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而只是想告诉诸位,要合理处理好原则与妥协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原则的坚守。

作为女性,我还想与在座的各位女生说一句:请努力去做勇敢而有担当的女性。我们最重要的身份,不是某个人的妻子或孩子的母亲,而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勇气去冒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很多女生都看过美剧《傲骨贤妻》,这部美剧讲的是,一名经受丈夫背叛与公众羞辱的女性,如何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从而重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故事。这个剧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婚姻拯救一个没有进步的你。”婚姻的最大意义不是忠诚,而是成人之间伟大的友谊:“彼此不渗透、不求证、不表忠心,以专业收获尊重,以人格取得信任。伟大的友谊不是事无巨细地参与对方的生活,而是在惺惺相惜中保持和而不同。”法学院的各位女神,祝你们在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请法学院的各位男神,在以后帮助你们的另一半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借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一句话:改变世界,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大家做起。如果对这个世界不满,对这个社会不满,请在抱怨的同时,从改变自己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