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中国今年首次未进口美国大豆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中国9月未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今年首次出现零进口。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量从去年同期的170万吨降至零。

路透社引述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美豆征收高额关税,以及此前收获的美国大豆已基本完成交易。

首创京都期货分析师指出:“主要原因是关税。在正常年份,仍会有部分旧作大豆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从南美采购大豆的力度。数据显示,中国9月自巴西进口大豆1096万吨,同比增长29.9%,占总进口量的85.2%;自阿根廷进口117万吨,增长91.5%,占比9%。此外,中国9月大豆进口总量达到1287万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尚未采购今年秋季收获的美国大豆。若中美贸易谈判迟迟无果,美国农民或将面临数十亿美元(10亿美元约等于13亿新元)损失。

在经历数周的关税威胁与出口管控后,中美贸易谈判似乎正在重新提速。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天(19日)说,他相信双方将就大豆达成协议。

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量显著飙涨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量显著飙涨。图为一艘驶向山东省青岛港的中国集装箱货轮。 (法新社)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量显著飙涨。

据路透社报道,在8月对朝鲜出口出现今年首次同比下降后,中国9月对朝鲜的出口量出现双位数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量同比增长30.75%,达2亿2810万美元(约2亿9527万新元),环比增长54.53%。

数据显示,中国9月对朝鲜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大豆油、假发制作所需的加工发丝和羊毛、石油沥青和白砂糖。

在平壤因发展核武器受到国际制裁的背景下,中国依旧是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和经济的关键支柱。

中朝关系近期日渐热络。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赴北京出席中国九三阅兵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六年来首次正式会晤后,陪同金正恩参与阅兵式的朝鲜外交部长崔善姬同月再次访华,在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

本月初,中国总理李强赴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给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的贺电中强调,中国愿同朝鲜一道,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密切协调配合,推动中朝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官员试图缓解外界对稀土出口限制担忧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官员在访问华盛顿期间,试图缓解外界对中国突然升级稀土出口限制的担忧。图为2010年10月31日,工人在连云港港口运输用于出口的稀土矿产。 (路透社档案照片)

中国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引发美国等多国不满与担忧。中国官员在访美期间,试图缓解外界对出口限制升级的忧虑,以期在中美持续进行贸易谈判之际,淡化国际社会的反弹情绪。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代表团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期间,与多国官员会面时说,中国收紧出口管制不会影响正常贸易往来。

这些官员指出,相关管制举措旨在建立长期机制,同时也是针对美国扩大制裁范围等行为的回应。

中国官员在华盛顿传递的信息,与中国官方的公开立场一致。中国商务部此前表示,中国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许可。商务部长王文涛也称,近期中美经贸关系波动是由于美国的对华措施,他希望美中双方“平等对话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周,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华盛顿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至少七国官员,以及多个国际组织举行会谈;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则与至少九国官员会面。官方并未披露会议具体内容,仅称双方就经济与金融形势交换意见。

中国上星期四(9日)突然宣布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稀土设备及原辅料、五种中重稀土和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全球反弹。过去一周,欧洲和日本官员纷纷表达对供应链稳定的担忧。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中国宣布措施后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取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但目前局势已有所缓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星期六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通话,双方计划下周在马来西亚会面,为两国领导人会晤做准备。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9月稀土产品出口下滑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加剧,中国9月稀土产品出口量出现回落。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六(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稀土产品出口量为6538吨,少于8月的7338吨。

今年4月,中国为反制美国加征关税而收紧部分稀土出口限制,出口量一度大幅下滑。之后经过谈判,中国陆续恢复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出口量逐步上升,并在8月创下至少自2012年以来的新高。

上周,中国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经济论坛上暗示,七国集团(G7)可能采取协调行动予以回应。

目前,市场关注焦点转向下周在韩国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外界预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的会谈,或将成为中美双方缓和紧张局势的契机。

IMF望中美缓和紧张关系 避免影响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她希望美国与中国能够缓和贸易紧张关系,避免中断稀土供应链,否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星期五(10月17日)在IMF指导委员会会议后对记者说,这种情况将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并损害已然疲弱的全球增长前景。

会上,各成员国都对全球经济面临的多重风险表达担忧。

IMF星期二(14日)预测,2025年全球实际GDP增速将达3.2%,高于7月预测的3%和4月预测的2.8%。IMF说,关税冲击与金融环境的影响比预期温和,但这一预测尚未反映美中贸易关系近期出现的新问题。

中国上周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格奥尔基耶娃说,IMF将密切关注后续发展。她指出,各成员普遍感到宽慰,因为全球经济展现出比六个月前更强的韧性。

她还说,各国已准备好“撸起袖子”,巩固经济基本面、推进监管改革,并努力解决持续存在的全球失衡问题,尽管整体形势依然不安。

格奥尔基耶娃认为:“人们仍感到焦虑,因为世界经济的表现未达预期;笼罩在头顶的不确定性阴云让我们难以抬头,而这种不确定性,似乎已经成为新的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