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跃居第一,明年仍可持续?| 2025行业科创解读(二)
编者按: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从行业看,各家企业的科创力和科创表现究竟如何?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把截至2024年年底、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多地上市情况按照“A股—港股—美股”的优先级,仅保留一家),以及少数未上市、但持续披露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公司合计7065家,划入44个一级行业。
综合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专利、标准、科技奖项)和公司发展(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市值)等约30个指标,每个指标项以行业最高值为分母、各企业数值为分子,计算各自的得分,再将各指标项的得分累加,我们排出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
各行业的研发密集度、资金密集度、人才密集度不一,科创各有特色,企业也各有精彩。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黄金萍
小米跃居榜首,明年还能保住第一吗?| 消费电子及电气业
南方周末研究员 曹妍
2025年度,消费电子及电气业共有397家入库企业,其中有371家披露研发投入合计2706.31亿元,TOP10企业研发投入合计1285.73亿元,占比接近一半。

对比2024年度,本年度上榜企业基本维持不变,其中九家还在榜上,仅有台达电替换了TCL科技。不过,除工业富联外排名顺序都有所改变。

最大变化就是榜首易位,小米超过美的跃居首位。双方差距主要来自研发投入,小米以51.93分高出美的(42.43)近10分,也领先其他八家。
2024年,小米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93%至240.5亿元,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9.04%至2.12万人,研发强度达到6.57%。相比之下,美的研发人员(2.37万人)略高于小米,但研发投入(162.33亿元)和增幅(11.31%)、研发强度(3.99%)均不及小米。
汽车业务,是小米研发投入的最大引擎。自2021年3月官宣造车以来,小米2021-2024年的研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