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得|不用再给书店送花啦

我决定把书店的最后岁月记录下来。
昨天的推文,引起很大关注。有朋友传话,最好不要说“不可抗力”。
我删除了,这正好证明“不可抗力”的存在。
“那美好的仗我已打过”也不好,要删掉。
他们可能看“打仗”很敏感,书店要和谁打仗呢?其实,我更在乎的是“美好”这两个字。
昨天上午知道书店必须关门的指令,按照常理应该保持沉默,过几天再“平静告别”,但是,这不符合我的性格和习惯。
店员在等待,“是怎样的消息?”我回答:书店要关门,一个月内。
她们开始以为是玩笑,后来就不怎么笑得出了。
下午,王姐突然问我:李大双要再给书店送一些花过来,还要吗?
“当然不要啦。”
李大双是书店会员,她先生也是,他们甚至给刚读初一的女儿小熊也办了会员。
亚当·图滋的分享会,小熊用英语完成了提问。这个暑假,父母经常带着她来书店。父母以前在外地做生意,现在撤退到成都,可以好好陪她玩儿了。
小熊画了一幅画送给我。她很害羞,爸爸鼓励她:你自己送给张老师呀。
这幅画我很喜欢,这是她心中的书店色彩。有一次苏州的藏书家王道兄来到书店,他看到这幅画,还以为是绿茶老师画的。我告诉他,“这是另外一个画家的作品。”
有两次,他们是一家三口一起来书店听讲座,这是书店最美好的画面。
我觉得书店在今年有很大进步,就是来了不少小朋友——能让父母放心带着孩子参加的活动,能有什么问题?
以前在报纸做编辑的时候,曾做过几个有点“情色”的版面。有人指责:你这样的版面,能给孩子看吗?
当时很不以为然,后来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小朋友是衡量很多事物的尺度。
今年暑假,有一些小朋友来到书店,在书店做饮品,采访一个读者,写一篇作文。
这么密集接触小朋友,我还是第一次。昨天在群里看到家长反馈,才知道小朋友普遍喜欢这个活动。
你们的肯定,对我是很大鼓励。
然后又是抱歉。不过你们也会懂得,书店并没有这么容易,世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