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羽旌干鏚|聊聊相声表演无现挂与课堂教学假互动

img

img

三十多年前,我们曾是一出好戏里的活道具。那是上大学的第一年,我们有一门课要对外展示。登台前,我们这些“演员”——老师和学生反复排演,哪个问题由谁举手,答案的字句,甚至辩论时谁该脸红脖子粗,都像京戏的锣鼓点,掐得分秒不差,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严丝合缝的“正确”。

正式上演时,在辩论环节,一名同学许是紧张,忘了顺序,提前站了起来。霎时,我们这些“入了戏”的,都脱口而出:“你错了!你错了!”——错的不是观点,是他打乱了精心编排的秩序。幕落,观摩的领导们却击节赞叹,说这一幕辩论最是真实,有火药味,可见同学们思考之踊跃。

CDT 档案卡
标题:羽旌干鏚|聊聊相声表演无现挂与课堂教学假互动
作者:羽旌干鏚
发表日期:2025.11.1
来源:微信公众号“羽旌干鏚”
主题归类:脱口秀审查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那一刻,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们成功地用一个真实的失误,完美地演绎了一场虚假的“真实”。这其中的荒诞,像一根细刺,扎在我心里三十年,不疼,却总也忘不掉。

如今,听闻相声也要这般了。不知道这新规定是真?是假?

img

台上的一言一行须与备案的台本一字不差。那叫“现挂”的玩意儿——演员与观众电光火石间的机锋,熨帖着当下烟火气的俏皮话——将被视作必须剔除的杂质。

相声本是市井里的活鱼,水的波动、观众的嘘声或喝彩都是它赖以扑腾的氧气。“现挂”就是那鱼跃出水面时,鳞片上闪着的、最不可预知的光。侯宝林大师当年从剧场顶灯飞下只麻雀,即兴编出一串包袱,把一场事故点化为一代佳话。这是智慧,更是与台下众人共呼吸的同在感。如今,要把这活鱼制成标本,钉死在备案号的玻璃框后,美其名曰“规范”。这无异于告诉厨子,往后炒菜,不许再看火候,只准默诵菜谱。

课堂上的“假互动”与相声里的“没现挂”,都源于一种恐惧——对“鲜活”的恐惧,对任何计划外活动的恐惧。于是,最稳妥的法子便是将一切鲜活的存在,无论是思想的碰撞还是艺术的火花,都制成不会呼吸的标本。标本是安全的、永恒的,只是没有了生命。

教室讲台上,在排练思考;相声剧场里,在审核笑声。当一切不可控的“真实”都被消杀,剩下的,便只有那场被我辈曾演绎完美的公开课——一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盛大的、沉默的演出。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台上的演员因一个绝妙的“现挂”而赢得满堂彩时,台下,我会低声对孙儿说:“瞧,他错了,他错了,就像我当年那个同学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