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凤羽财经|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CDT 档案卡
标题: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作者:老凤1974
发表日期:2025.11.13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羽财经
主题归类:中国人口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东北又“赢”了。随着2024年东北三省的最新人口数据公布,一句戏谑的话语迅速冲上热搜:“东北又要少一个班级的学生了!”

黑龙江减少了33万人,辽宁减少了27万人,吉林减少了22.1万人。三省合计一年流失超过82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消失。辽宁的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出整整22万,吉林的出生人口甚至不足10万。

出生率垫底、离婚率封顶、死亡率爆表,人口“三杀”,一场无声的社会实验。网友调侃说:不生了、不过了、不活了。好像一个段子,但其实是中国最早交卷的一次考试。

东北人坐在早市的小板凳上,喝豆腐脑、磕茶叶蛋,看全国还在鸡娃、还在996、还在争当“优质劳动力”。他们已经在终点等我们。

img

所以别嘲笑东北。东北不是落后,而是提前——提前老,提前悟,提前把现代社会的剧本演完了。

东北是最“体制”的地方

东北的体制,一直是“以国企为主”的。大厂、大矿、大厂长、党委书记、调度室,所有命运,都能从“红头文件”上找到影子。

这种结构在历史上,是计划经济的荣耀;在现实中,是“利出一孔”的体制复刻:一切听命,一切归口,一切审批。也正因为此,东北最早进入工业化、最早城市化、最早老龄化、最早低生育化。

东北是未来样本,只是大家还没意识到——你现在羡慕的“管理精细化”“全流程审批”“网格化治理”“智慧城市”,都是东北式的延伸。

你笑东北“厕所都得找人”,可现在的孩子上个兴趣班、挂个号、报个志愿、加个群,不也都得找人?找工作呢?家里没有过硬背景,萝卜坑轮得到你?去磕头吧,磕破再说。

东北不是落后,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只不过他们先冻上了。

“东北病”不是病,是环境进化

2024年黑龙江出生率3.35‰,每千人只有三个新生儿。听起来惨,其实精准。人干啥不都要讲讲“值不值”?房子不好卖、教育没出口、工作不稳定,那就不生。

别的地方在算早教班的钱,东北人算明白账:既然起跑线都塌了,不跑了。

离婚率更狠,辽宁有一年离婚率是结婚率的两倍。东北女人的劳动参与率64%,全国最高。她们从厂里、矿里、医院、学校走出来,发现男人那套“我养你”已经过时,“我自己养我”更稳。

于是,“爷们天下”崩塌,家里变成“女主外,爷们歇着”,婚姻成了工业时代最后一个倒下的铁锈厂。

死亡率爆表?那不是病多,是老得早。辽宁60岁以上人口超25%,但人均寿命78岁。

他们不是活不下去,是活得太明白——机器停了,烟囱凉了,心气散了,人也老了。

东北的“铁锈”,是遥遥领先

全球铁锈区都有同一个循环:经济不振→人才外溢→生育下降→老龄化加剧→经济更不振。美国底特律、日本东北、西欧矿区,哪一个不是从辉煌坠入寂静?东北只是快了点,用40年走完别人200年的路,再次遥遥领先。

东北的“三杀”,只是完成了一次时代的交接仪式。他们亲手送走了旧工业时代、送走了“多子多福”、送走了“凑合过日子”,也送走了“奋斗即救赎”的幻觉。

你笑他们摆烂,其实他们只是比你更早看透了题:努力不一定有结果,生育不一定有回报,婚姻不一定有意义。于是,他们交了白卷,顺手还折成了纸飞机。

img

多管管,就都东北了

今天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喊“要有人管管”。这话听着像是秩序的呼唤,其实是对控制的渴望。这种“规训人格”,正是一种东北味——需要确定性,害怕出错,害怕违规,害怕被孤立。合群,明白吗?就是合群。

上学听老师,工作听领导,生活听算法,情绪听流量。“会多管的”,成了新的优等生。而“多被管的”,成了新的顺民,而这就是东北化。

嘲笑东北,理解东北,成为东北,超越东北。

东北,提前走完了这条路。他们没有被时代抛弃,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只是提前到达了终点。

其实挺好的,人少是非少,地大物博活着不难。人,不就图个松快嘛,我挺想去东北生活的,天天泡澡,不香吗?

img

(完)

邹蓝新山海经|万达老王这八年八言难尽

CDT 档案卡
标题:万达老王这八年八言难尽
作者:邹蓝
发表日期:2025.11.10
来源:微信公众号“邹蓝新山海经”
主题归类:王健林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最近看到大连万达王健林王大老板的两张图片,时隔8年。2017年还是活力满满,目光炯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形象。8年后到2025年,瘦的脱相,目光失神,心力憔悴的老人样子。

2017年到2025年,正好8年。抗战从永定河上卢沟桥1937年7月7日开始算的华北华东到华南八年抗战(东北部分从1931年的9·18开始算)的同样长时间。

这么段时间,国内国际财经大事主要有这么几个:

2018东大西大之间毛衣站。

2020-2022,口罩三年,经济停滞并在摘下口罩后掉头向下。

这八年里,房地产市场,由百度开水热蒸汽腾腾,到近乎冰冻。房产老板倒霉,买楼花的倒霉,高位买房后因失业降薪导致现房断供的倒霉,住房在供,但是大大跌价的倒霉。最倒霉的买房者,则不是房子被法拍并陷入债务泥潭,就是自我了断。

也就是潘苹果和香港老李几乎全身而退,地产大商人许恒大很惨,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房地产公司,破产的破产,深陷债务泥潭的也在挣扎。一些金融公司烂账爆雷,老总不是进去,就是高楼顶上跳水。

对中国头面企业家来说,这几年是一条生死线,好多人没能跨过去。许家印进去了;万达的本家,同样姓万的万科几近破产,若无深地铁输血续命,估计万科老王每年的千万退休金也会没了着落,女贵族可能就此破落。

中植系解植坤前两年身故后,中植系资金链断裂,现在企业集团土崩瓦解。政府还在清查,据说中植系几大部门老总,也都被追讨资产。而老解遗孀毛阿敏拿的几百万抚养金,也退回去了。清理并收回部分资产,也算给投资人个明白的说法,投入一万,拿回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一元十元,也是说法。

浙江杉杉集团老板突然病故,儿子与其年轻继母争产而一地鸡毛,业绩滑落,花落别家。

海航集团一地鸡毛,最高管理层二人,死一个,关一个。

连996发明人杭州老马,都踢到钢板腿脚骨折,垂头丧气潜伏起来疗伤去了。据说核酸大王张盒子,也破产当了老赖。

还有些东窗事发逃亡国外的,也有的从高楼一跳而下自我了断的。在海外混的陈志,上了米国通缉令。而小虾米埃及电诈池广滢,估计在开心地吃埃及司法当局的免费清真餐。

好在所有的大大小小麻烦事,万达老王都拼命扛了过来,不断地把自己的好资产变卖抵偿债务,填补窟窿。他算是条汉子,对市场,对股东,对客户,对员工都尽了力,有承担。只是所有这些事经历过来,说难听点,没死也脱了两层皮。看看这两幅肖像照的差异,他以人们看得见的速度老去。显然老王经历的这些事,换别人,可能三个人都扛不住而早早自我了断,眼不见为净了。

我说过,经历过这一轮见底的经济周期还能带点伤全身而退的企业家,才有资格给MBA班和工商管理短期培训班授课。没经历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老板,没有资格。

可见,真想做事的企业家不好当的。如果他写回忆录,估计这八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都会占很多笔墨,因为这是他作为企业家的“生死”大关。

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