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CDT周报】第244期:“求求让西贝进校园吧!至少没虫子、没头发、没馊味!”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243期:只有强者才能生存,那就不是社会而是丛林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9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8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刊登读者投稿4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11月10日—17日,这一周。

11月13日,澎湃新闻旗下的“影子调查队”在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一则关于蒙牛奶粉的调查报道。视频发布后不久,便遭到了不明来源的投诉,最终微信方面对该内容采取了“屏蔽”处理(仅本人可见)。这已经是影子调查队视频号上线以来第二次遇到同类处理。澎湃新闻称,微信并未说明屏蔽原因,此举直接影响报道的公开传播,所谓的“侵犯肖像权”一说也缺乏法律依据,本质上是限制了媒体的报道/监督权利,等于腾讯一方掌握了严重缺乏透明度的“信息删除权”。澎湃新闻还指出:如果投诉就能直接让新闻消失,那就意味着谁不愿被报道,谁就能通过投诉让新闻不存在。

file

即便当下中国媒体的监督空间已经退无可退,但新京报和澎湃新闻仍分别凭借对油罐车装食用油乱象的报道,以及对进口药消失问题的关注,获得了今年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类报道的一等奖。当然,去年8月澎湃新闻率先在全网公开的“山西倒卖尸体案”更具监督价值,只是该报道一经发布便遭到全网封禁,微博更在短时间内封禁了至少20个相关话题,这一令人细思极恐的恶性事件便再无后续。无论如何,澎湃新闻有关报道的消失折射出当下这个“新闻通报时代”的困局,绝大多数媒体人被要求“等通知”、“看通报”、“学思想”,但仍有一些人心中保留着新闻自由的理想。

img

恰巧11月8日也是中国第26个记者节,微信作者“纸媒守夜人”分享了自己的观察——目前国内仍坚持做(对公权力)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仅剩36家。而微信作者“十驾”(李微敖)则统计称,过去一个“记者年”(2024年11月8日-2025年11月7日),自己发表了43篇新闻稿,其中有10篇在发表后“不见了”,比去年还增加了2篇。中国数字时代统计发现,过去一个记者年有455篇文章遭被收录到【404文库】栏目,其中既有专业媒体人,也有个人作者,但ta们的共同点是——都在公共领域不断发声,不甘向权力所带来的沉默屈服。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中,中国的新闻自由度在180个国家中位列第178位,有约120名记者被羁押,是世界上最大的记者监狱。

img

有网友感叹,在新闻自由几乎成空谈的中国,与其祝他们记者节快乐,倒不如祝愿记者们平安。也有网友表示,正因为“新闻已死”,我们才更应该去竭力推动舆论监督、言论自由,因为它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失去了它整个社会必然会沦为一滩死水,最终会危及到所有人。的确,中国时刻上演的荒诞剧情无一不在诠释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它为何应当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与共同信念。例如过去一周:极昼工作室报道基层人员参与江门灭蚊行动却无假期,文章被404;前记者“无忌谈”分享自己被意外列为上访人员后的诸多生活不便,文章被404;微信作者“项栋梁”对“云南赤裸小孩”提出不同于官方的个人解读,文章被404;“坚果兄弟”持续关注绵阳秀水镇的水污染与官员维稳,文章也被404……

img

今年9月,上海静安区某小学食堂后厨发现包装袋内的冷冻虾仁带有虫体,后经排查发现来自餐饮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随着事件的发酵,人们发现这并不是单一的食品安全事故,而是暴露了校园餐采购、监管、供应链管理的深层漏洞。媒体/网友深挖发现,这家对上海数百所学校、数万名学生的供餐的绿捷公司不但涉嫌串通投标、非法中标,还存在违规经营、隐瞒事故、管理混乱等问题,并且它的创始人张国华似乎和政府部门关系密切。在罗永浩大战西贝正热之时,上海家长及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等人把此事嫁接到了食品安全议题上,有人高呼“求求让西贝进校园吧!至少没虫子、没头发、没馊味!”让舆论的怒火成功延烧到了绿捷这家公司,可谓“一份虾仁炒蛋引发了覆灭过程”。

img

14日,上海市“绿捷食安事件”调查组发布通报称,绿捷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逮捕,市属国企“光明食品”已临时接管了484所学校的校园餐供应。乍一看,绿捷的倒下确实算是一次不算太差的舆论追责结果,但这份官方通报依旧同以往的那些特色通报一样,对“政府部门相关责任”语焉不详,背后可能存在的大人物们也就平安落地。而人们更关心的显然是:绿捷为何能在学生餐招投标中一路攻城略地?这显然不是仅凭8名民企相关人员就能办到的。这种止步于“严肃查处”的通报结果现已成为中国诸多大事的基本基调。除了权力的极力遮掩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调查记者的消失。

img

有网友说,面对这样的通报不由得感叹——一棵树苗,如果树根烂了,砍去旧枝条、再嫁接新的枝条,它还能长好吗?答案不言而喻。也正因为此,言论自由远不止揭露真相、表达自由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对权力的有效制衡。以绿捷事件为例,官方调查和通报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暗箱中进行,本就可能被各种“预设”、“定义”、“修改”——从事实到结论都可以被随意塑造。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企业作恶、政府英明”的正能量故事,成为单一权力下的“可控叙事”,但我们都清楚,这绝非全部真相。所以,在缺乏独立声音、外部质疑、多向追问的环境中,任何通报都可能沦为一场大型表演——既无透明度,也无公信力。正因为我们一次次看到了这种注定会重演的悲剧,言论自由才显得格外珍贵:它阻止权力的叙事成为唯一叙事,也让公众至少有机会触及真相。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CDT周报】第244期:“求求让西贝进校园吧!至少没虫子、没头发、没馊味!”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5.11.17
主题归类:言论自由
CDS收藏:话语馆

一周荐读:

“长期迫害媒体的惯犯”: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该组织表示,他们在2025年再次因对记者与媒体的残酷迫害而“表现突出”。在最新名单中,中国被列为“世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包括大规模拘捕记者、关闭独立媒体、严格新闻审查、强制记者签署保密协议、以及对家属进行报复性操作。该组织呼吁国际社会注意,并建议对参与压制记者的高级官员实施制裁。

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我想将这篇文章再助力一次送到20万+,与此同时,有运营号联系我转载。我授权后不久,评论区太过火爆,有些评论我未经筛选就放出了,就在那几个评论放出不到一分钟,突然那篇文章就被删除了。

我是一名北漂,在北京工作十多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成了“上访人员”,享受着警察盘问、查身份证、驻京办核查、属地调查的待遇,持续了两年。我实在忍不住想说说:这一切还要从2024年初说起。当时正值寒冷的一月,我在北京后海南锣鼓巷闲逛,有个警察突然叫住我,让我拿出身份证检查……

一周关注:

影子调查队发布的视频曝光:涉事奶粉品牌在宣传中引用的研究论文存在数据造假、结论失真等问题,而带货主播在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增高”等并未被证实的功效。报道发布后不久即显示“仅自己可见”,无法转发,等同于被删除。澎湃记者向平台申诉,但得到的回复是“根据相关投诉处理”,未说明具体理由。媒体指出,平台不应成为新闻审核者,更不能以投诉为由干预正常报道。

这两天,上海绿捷的处理通报终于出来了。根据通报绿捷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被拟吊销,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名责任人被依法逮捕。除了涉及“虾仁炒蛋”中发现虫体与腥臭问题,通报还披露绿捷存在串通投标行为:通过组织陪标公司进行“围标”,从而非法中标 86 个校园餐服务项目。事发后,从9月起,上海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已经临时由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接管。

这是一个无比痛苦的决定,但是我必须就IndieChina的现状对公众作出说明:我并非处于害怕或者屈服而作出这个决定;但是我希望 IndieChina 电影节停止的声明能让某些不明势力停止继续骚扰所有跟电影节有关的导演、嘉宾、前工作人员、志愿者,包括我的朋友和家人。作为首届IndieChina电影节的发起人和总监,我宣布取消本届电影节放映活动,仅保留一个只供我私人朋友参与的内部酒会。

一周惊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讯已成为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普遍方式,但个别网民法律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违法使用“翻墙”软件(俗称VPN或“梯子”)访问境外网站、注册账号以及参与群组聊天。贪图猎奇不仅可能带来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昨天看到一个让人有点意外的数据,2024年57.9%医生降薪。这个数字出自一份覆盖了近三万名医务人员的调研报告。据市场研究机构华医网发布《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的报告显示,57.9%的医生在2024年经历了降薪。这个比例,比去年的37%又高出了整整20个百分点,说明降薪的潮水不仅在蔓延,而且势头更猛了。

火绒安全通过技术分析,展示了多家软件厂商,通过“捉迷藏”手法进行大规模流量劫持和隐蔽推广的方法。这些企业的行为包括:大规模劫持用户流量、静默安装第三方软件或插件、篡改电商购买链接植入返利代码、锁定浏览器主页与默认搜索引擎、精准广告投放,并通过云控、代码混淆、环境检测等方式规避查杀。

“嘲笑东北,理解东北,成为东北,超越东北。东北,提前走完了这条路。他们没有被时代抛弃,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只是提前到达了终点。”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随着年轻人口大量流失、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东北三省的“超老龄化区”标签几乎无可争议。政府寄望于“振兴”政策,但结构性问题显然更难在几年内逆转。

一周讽刺:

最近很闹心。不知是怎么了,手机接二连三接到归属地显示为广东的骚扰电话,拉黑都来不及。如今,我几乎每日三省吾身:我是不是在广东留下了爱情的结晶?是否曾欠下某位广东朋友的债务?然而思前想后,确实没有。…这不禁让我想起网络上对反诈工作的某种调侃:实名制推行已十年,电信诈骗却不减反增,骚扰电话依旧络绎不绝。

今天,是我返乡到家第一天。跟 《宝水》 里说的一模一样,我只要一睡在乡下家中,失眠症就彻底好啦。 … 本来,这几天,全家都在种小麦。虽然,我屋后的地里,很多麦苗已经长出来了,但,我哥家的还没种完。多年以前,他们流转了千亩田,这时候,还在没日没夜耕种……因为要返乡,对这两天被网友们嘲讽的那个新闻,我想得就多了点。

计算机的就业率,已经开始低于一些经典的、常被群嘲的文科。比如历史学类专业2024届去向落实率为87.2%,高出计算机类专业4.8个百分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去向落实率86.9%,高出计算机类专业4.5个百分点。计算机专业不仅就业率降低,收入也在下降。据统计,从2014届开始,计算机专业应届生薪资排名常年居于高薪专业榜单第五位左右;但在2022届,该专业月收入下滑至第八位;而到2023 届,则直接跌出了榜单前十,位于第二十七位。

一周声音:

11月11日,云南大理州和南涧县联合工作组通报了此前网传“野人小孩”、“犬化小孩”的调查情况,不过他们用的标签是“赤裸小孩”。我仔细看了文字通报和配发的视频,对通报的核心事实部分,例如是亲生父母、没有邪教、没有拍视频牟利,我基本是认同的。不过,大家也要理解“官方通报”的局限性,有一些话作为官方是不便讲的,有一些话是地方政府不想讲的,这就只能通过细节的表述来看懂暗示。

近期,“指居”(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成为法律界热议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和监督的规定》(简称《指居新规》),明确了被“指居”者的权利:患病时得到及时合理治疗;不得使用手铐、脚镣;必须保证每日连续8小时以上休息与必要活动。

“我们能否从无情的世界获得更多福祉,能否在明知人性有弱点的情况下善待他人,取决于我们能否掌握好公正原则、不被局限性的经验所束缚。”今年内娱的一系列事件让我产生同感:我们似乎正在进入一种“阴谋论社会”。阴谋论不再只是针对大集团、大体制,而是越来越多地对准具体个体。真相被遮蔽、正义成为悬案,这种情绪失控正造成伤害:人们不是在追求真相,而是在宣泄愤怒;不是在揭露权力,而是在针对无辜。大众的怀疑与敌意正在侵蚀信任,也正在反噬社会。

这个视频出来,大家纷纷斥责老师没礼貌。原因也很简单:孩子跟你问好呢,你就应该把车停下来,摇下玻璃,笑嘻嘻地说:“同学们好。”人家给你敬礼,你给孩子还礼,这样才叫公平合理。但现实中有困难,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一个有额外风险,又有完美替代方案的事情,还要坚持做,为什么?只能理解为思想落后,或者领导喜欢。过去一直这么干,于是就还这么干,这就是思想落后。

我知道,城市土地所有权是“不可以讨论”的,它属于“全民”,是“路线问题”;而农村土地,包括农民的屋基地,属于“集体”——最基层的农业生产组织(只是生产组织,而不是一级政权)——生产队,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事实也是这样。 … 我第 3 次修改以后,昨天晚上贴出来,今天上午十点,就被投诉准了,才一千个点击。

11月3日,在今日头条发布了题为《县委书记突然被调任副局长前,前任县长已经被抓了》的文章。随后,10月6日21:07接到头条通知,该文被一个叫“XX召”的人投诉,说我“发布不实信息、造成本人名誉人格受损”。结果,该文被删除。11月7日,我将文章发布到了微信公众号上,结果文章也被投诉侵权被删除…连续收到了四次投诉,甚至还有数百字的投诉函,不能不重视啊,很明显,投诉人就是运城市民政局杨小召副局长。

一切始于两声微弱的警报。2025年10月14日与15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先后出现了两条来自四川绵阳的紧急投诉。第一条言辞急迫:“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工厂污染……石红村农作物受污染和老百姓呼吸困难,希望上级领导重视。”。第二条更为详尽,直指“朝阳磷肥厂”,描述了持续数月的污染、8月13日农作物大面积受损,以及10月9日清晨“烟雾刺鼻”导致呼吸困难,次日“竹林树木叶子全落”的骇人景象。

一周故事:

经年打探终获制造“天坑”事件主角黄天辉的儿子黄芪(化名)音讯,于是我几次托人约他一谈,但均未成,幸而结识与他相交30余年的一友人,得窥黄芪对天坑事件态度之一斑。上世纪80年代初文革处遗将其父黄天辉枪决后,黄芪便离开老家外出打工经商并再未回乡 … 对黄瓜冲事件,有资料称93人被推入此坑,官方公开为76人,但村民记忆为93人。

冰冰也是一名残障人士,童年时她因病失去左腿,后常年穿戴义肢行走,大学毕业后,她进入职场,成为一名中层,她会穿着义肢去打羽毛球、做瑜伽,也会脱掉义肢去游泳。在过往的20多年里,她下意识地隐藏自己的义肢,努力表现得“像健全人一样”。但目睹郑智化事件后,她被触动,写了一篇长文,回忆自己也会在登机过程中经历种种不便,后来这篇长文冲上了热搜。

在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上,广东各地采用“1335”防控策略……这需要大量人力。江门某乡镇政府的编外人员张巧巧说,启动Ⅲ级响应后,她所在的乡镇单位将人员分为消杀组、入户组和清理组,除了每天背着喷药器消杀两次…10月25日,持续了36天的灭蚊大战似乎要迎来一个句号,江门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蚊媒密度达标并将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楚红没有感受到休假:“初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这一个月就像地狱一样,已经记不清第几次被勒脖子了,恶语相向变本加厉,人性的恶与可怕,项链也被扯断……”2024年1月24日,31岁的护士董文卉在日记中记录下自己被家暴的片段,施暴者是相处5年的男友师佳豪。悲剧在5个月后发生——6 月20日晚,师佳豪在董文卉家地下车库等了她8个小时,之后,他载着董文卉驶至西安市灞桥区一处十字路口的角落,从主驾驶脚垫处取出一把40公分长的双刃匕首,刺向后者颈部。

1991年的苏北农村,计划生育抓得紧。土墙上刷满了标语: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好;该流不流,扒屋牵牛……我是家里第三个孩子,上头已有哥哥姐姐。在村人眼中,一男一女,已经凑成了“好”字,多圆满。可妈妈后来告诉我,姐姐出生几天后,爷爷对着三姨奶奶感叹:“你家好哦,添了个孙子,我家只添了个孙女。”这话,妈妈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

就叫熊太行也行|如何识破各种通报当中的委婉语

CDT 档案卡
标题:如何识破各种通报当中的委婉语
作者:熊太行
发表日期:2025.11.12
来源: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
主题归类:熊太行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昨天说了苏州道歉的事情。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的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今天咱们来点颗粒度细的。

一起看看通报的文案:

11月8日14时许,我局骑x在公开技能展示时,一队员因操作失误擦碰到前排观看的三名观众。事情发生后,涉事队员未能及时关注被擦碰人员,现场J力第一时间将受伤观众送往医院检查,并全程做好陪护。经治疗后,三名伤者均已离院回家。

操作失误: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没有责任心。

前排观看:你要是往后点儿多好。

三名观众:你说说孩子算不算观众吧。

未能及时关注:注意,不是未关注,不是未及时关注,而是未能及时关注。

我还未能及时制止特朗普给我们加关税呢,这种表达,就会让你的错误变得轻描淡写,让旁观的人觉得你本来也做不到的感觉。

第一时间、全程陪护:这点如果都做不到还是人吗?

最后说说擦碰。

这俩字应该能当选年度汉语词汇。

那倒霉孩子俩脚离地了都。

撞上了就说撞上了,玩这种文字游戏,漾人笑话。

旁边的邻居,最近也有通报。

img

拍了拍后背。

看这个词还以为是微信群点了群友头像的意思。

怎么拍的?

妈妈拍孩子那么拍?(温柔哄睡捞人法)

哥们喝多了拍后背那么拍?(海姆立克捞人法)

下面这个也是拍。

img

如果是女生的手力,前面的两种拍法,为什么要把人带回所?

注意这个定性:

较为轻微。

妙啊。

如果是特别轻微,那带回来调查就没有必要了。

如果是不太轻微,那不处罚就说不出去了。

就得是较为轻微。

这样秦编剧没有错,叔叔也没有错。

谁错了?

我们看热闹等通报的人错了呗。

谁说新闻学没用的。

谁说新闻系不能考的。

只是:

过去,新闻学正统在媒体;今天,新闻学正统在局里。

说起来通报,昨天还有一个事儿,就是“云南野人小孩”的报道。

把野人小孩妈妈网暴死,您就舒坦了是吗

有读者给我发私信提醒我说说那篇不报道是蓝底白字公报,而是“几个记者自己写的”。

我只好告诉他,天底下没有三个记者自己写个稿就发了的。

所有署名记者编辑的,都是职务行为,要经过三审三校,正规的签发流程。

那个报道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三家一起发的,这个就代表地方政府的态度,而地方政府能说动这三家发,说明这个结论上面是承认的。

还有位责令我分清楚新闻稿和蓝白通报的区别。

我能怎么说呢?

我干这行的时候,您还没学到《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呢。

新闻稿和蓝白通报哪个更可信?

没有一定之规。

你比不出他俩哪个更真,但你能比出他俩哪个更大。

御三家的新闻稿比地方性蓝白大。

地方性媒体的稿子和地方性蓝白相比的时候,要看蓝白本身,在不在这个事件里面。

如果自己也在这里面,像刚才咱们举例的两个的时候。

他们就会总体真实、细处闪躲、极尽委婉。

p.s

这些不会不要紧,普通人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也不要投身去干这行,没出息的。

我第一次见识到委婉的威力,是在20年前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

有一天我去学校里的集X小吃吃饭。

看见炉火边烤羊肉串的那个伙计,拿着一把剪刀,把滋滋冒油的羊肉边上剪下来往嘴里送。

我回去在BBS上发帖子,说烤串那孙子偷肉吃,以下就顶上热搜了。

大家知道,985大学里的傻子也很多的。

有人就坚持说,人家厨子么,尝尝咸淡很正常。我说我在外面吃了多少次烤串,从来没见过烤串的师傅尝咸淡。

后来后勤集团发了一个通报:

经查,该餐厅工作人员在烤串时确有品尝行为,已经批评教育。

品尝行为,品尝行为,你细品。

伟大的文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