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旧闻评论|庆祝绿捷倒掉又该担心什么?|舆论手札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庆祝绿捷倒掉又该担心什么?|舆论手札
作者:照相的宋师傅
发表日期:2025.11.15
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
主题归类:营养餐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一夜之间,绿捷公司成为过去时,它对上海数百所学校、数以万计孩子的约束解除。上海光明暂时接管绿捷留下的空档,以待学生餐招投标程序恢复常态。若长者地下有灵,也当感叹,他一手创办的光明福祉满满,竟以替补方式入场。

绿捷的倒掉,是一次相当偶然的事件。若没有老罗捶打西贝风波,舆论断然不会延及绿捷,这是上海家长及邓飞等人聪明嫁接的成果。除了不期然的舆论,也该“感谢”绿捷本捷,一份虾仁炒蛋引发了覆灭过程,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官方的通报更详细,也很不详细。详细的是列举上海如何以“虾仁炒蛋”这个坏掉的菜,扩大到串标围标行径,最终端掉绿捷这家公司。不详细的是,上海市教育局那些挨了处分的官员,不知姓氏名谁,他们本该被千夫所指,而今幸运地“隐姓埋名”了。

要是单看结果,给学生供应低劣饭食的绿捷没了,上海家长可以放心,也是一个不错的进展。引发这一切的“蝴蝶”老罗,自谦说做了微小的工作,并估计上海家长“要勇敢”。只是回到绿捷曾造成的家长们的处境,“勇敢”能否有用,值得推敲。

官方通报留给网民的最大疑惑,也是绿捷倒台后的舆论构成之一,是人们好奇的是:为什么无胡作非为单凭绿捷一家就能做到?仅凭张某华等8人之力,就能在学生餐招投标中攻城略地?没有专家、领导们策应,绿捷何以成为常胜将军?

一场如此大的风波,最后发现作妖的只有一个民企招牌,这有点不科学。毕竟,在招投标持续拿到供餐合同后,强控学生自主餐饮,杜绝家长送餐,隔绝社会努力的种种,单靠绿捷公司搞不定。可现在,似乎也只能认定,绿捷是唯一的坏人。

值得观察的,当然是老厂长创办的光明会否接手上海学校团餐,可最关键的看点,仍然是围绕学生团餐的权力运作。绿捷在校园畅行无助的时候,家长们无助地期望它能被制止,可即使到它倒掉,人们也不清楚到底可以指望谁来做应该做的事。

通报之前,家长们乃至大多数关心此事的民众,都相信绿捷应该被制止,可所有被求助的机构都未能有明确表达,他们在本该干预的职责上无所作为。通报之后,上海出了一些改善之策,一些学生餐安全措施,可它们消除了家长的不安全感吗?

姗姗来迟的官方行动,不仅证实了上海绿捷的违法,也证迫使上海要面对校园供餐的不足。而现在,针对这些不足所行的措施办法,反过来又促使人们相信,应该还有别的、高于目前所有亡羊补牢的东西——比如权力制衡——尚未落实。

绿捷公司不只是提供了每日几十万份餐饮那么简单,它为了确保利润的稳定回收,也建立了覆盖学生及家长意愿的影响网络。这就是绿捷从校园餐供应这一行政权中分离得到的权力。它越想要赚取更多超额利润,绿捷就会更多地倚重这种权力。

一个理想状况是,在绿捷及其校园权力被砍掉后,曾经帮助它构建这一权力关系的人及其意图,都随之枯萎。要是如此简单,那是最好的。如若不能,那将来某个时候,我们定然还要回望现时的处置,是否埋下了一些恶的种子。

一位社会学家提到,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于,揭露现状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弊病并激发补救行动。没有这样的信念,这些弊病就会不受控制地发展、增殖,而社会的道德标准和生活质量,也注定会沦为那种发展趋势的第一个、也许是最令人惋惜的连带受害者。

这段话有资格成为看待上海绿捷由盛而衰的标准判断。任何将绿捷的倒掉视作某种管理成就的想法,那种认为总有一种事后追惩可以解决累积问题的思路,都是危险的。因为它无助于从权力入手来解决社会弊病,那就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权贵”主义。

【引用图已经艺术家秃头倔人授权】

分号十二|绿捷倒下,我听到的只是三年前的回声

image

CDT 档案卡
标题:绿捷倒下,我听到的只是三年前的回声
作者:分号十二
发表日期:2025.11.15
来源:微信公众号“分号十二”
主题归类:营养餐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两天,上海绿捷的处理通报终于出来了。

根据通报,绿捷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被拟吊销,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 8 名责任人被依法逮捕。

除了涉及“虾仁炒蛋”中发现虫体与腥臭问题,通报还披露绿捷存在串通投标行为:通过组织陪标公司进行“围标”,从而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服务项目。

事发后,从9月23日起,上海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已经临时由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接管。

波及项目和学校如此之多,绿捷的背后想必也有“了不起”的人物。

然而按照通报的说法:

经问责调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闵行区人民政府在上述事件中,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的主管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不力。上海市纪委监委分别给予上述单位分管领导党纪或政务处分。

不知道说的是哪几位领导,名字叫什么,也不确定具体的处分是什么。

image

不禁让我回想起了三年前的春天,发生在此地的三个事件。

第一个事件同样在闵行。

4月的时候,闵行区梅陇镇居民反映:当地政府发放的生活保障物资中,猪肉出现肥肉过多、品相不佳、多为边角料,甚至变质变味。

image

该批猪肉由一家叫做上海咨谕实业有限公司的供应商提供。

调查显示,梅陇镇政府与该公司签订协议,金额约760万元,该公司只花了300万采购猪肉,以次充好。

虽然运送的是冻猪肉,但工商登记显示该公司资质为“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冷冻食品)”。

甚至有网友发现这家公司的社保参保人数为0,背后含义不言而喻。

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后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领导中,梅陇镇副镇长任伟萍、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栗爽也因此被免职。

一个月后,第二个事件发生在宝山区高境镇。

高境居民发现:给他们发放物资的供应商中,有一家企业仅成立了6天。

该供应商名为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供应蔬菜包。

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17日,而5月22日发布的物资公布中即已入选。该公司取代了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接任高境镇蔬菜包供应商。

根据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两大股东(郑世磊与常艳青)共有7家合资或合作企业,业务集中在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成立时间集中在那年春天。

image

对此,上海市商务委表示:政府选择供应商时优先选择上海市生活物资保供企业,但在使用“白名单”企业方面没有强制要求。

高境镇方面则迅速表示:因原供应方表示“无能力承担”,推荐朝晟,并通过线上连线实地考察其蔬菜供应能力后最终同意。

image

物资没发现质量问题,没人吃了不舒服,这事情到这儿也就不了了之了,领导和老板都相安无事。

第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主角是巴黎贝甜。

image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工厂被封控无法正常生产,员工被困在培训中心。

员工们利用培训中心的设备和原材料制作面包,按平时售价卖给周边居民。

但由于无证生产,企业被查处:没收违法所得约5.85万元、罚款约58.5万元。

由于社会反响强烈,市场监管局回应表示,罚款已是法定最低幅度,从轻处罚,企业可提出异议。

image

但后来怎么样了?不得而知,我在百度中找不到后续报道。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那天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很多事情甚至渐渐变得模糊。

但一番检索后,往日的一系列事件又一次清晰浮现眼前。但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就远不止我所提及的三个事件,一个个让人不堪回首。

三年前的一幕幕荒诞之作,曾以为只是特殊时期的畸形产物。

殊不知,今日的绿捷何尝不是那年春天的后传与脚注。

绿捷倒了,光明只是暂时的接管。

想必后面还会有新一轮的校园餐供应商竞标,下一家供应商又打算用什么方式胜出呢?

面对这样的通报,忍不住感慨:一棵树苗,如果树根烂了,砍去旧枝条、再嫁接新的枝条,它还能长好吗?

最后的最后,有句话是想跟学校老师们说的:面对种种政策或是领导的压力,当看到有家长希望给孩子送饭的时候——也许很难——能否高抬贵手,抬高一厘米的枪口?

不正确|绿捷8人被捕:虾仁里的蛆是“境外”的

作者:章云苏 | 公众号:不正确

img

“围标”86个项目,这是一张多么庞大而隐秘的关系网?没有公权力机关的人涉嫌犯罪。我的内心很不平静。


CDT 档案卡
标题:绿捷8人被捕:虾仁里的蛆是“境外”的
作者:章云苏
发表日期:2025.11.15
来源:微信公众号-不正确
主题归类:境外势力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上海绿捷食品安全事件,今天出结论了。

调查组用四千字报告承认了一个事实:我们孩子的饭盒里,爬进了一整套发霉的体系。

绿捷公司存在串通投标行为,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服务项目。公司被吊销“双证”,高层有8人被逮捕。

最关键的细节之一是食堂食物中的虫体来源,被确定为“境外生产环节”:

经查明,9月15日上午9时40分许,绿捷公司驻静安区某小学食堂厨师王某和经理孙某亮,从冰箱取出虾仁后未经清洗直接入锅焯水,发现2条虫体,随后孙某亮拍照并层报至张某华。张某华要求将当日配送至全市211所学校(含分校区)的虾仁全部销毁,对外瞒报有虫情节、谎报为“系虾肠外溢,有泥沙”,且要求相关人员删除信息、更换手机。

经昆虫专家、物证鉴定专家论证,虾仁中的虫体系丽蝇幼体。鉴于丽蝇幼体发育需要一定温度条件(15℃至35℃),且同批次虾仁入境后均冷链储运,判断上述丽蝇幼体应系前端境外生产加工环节混入。

发现虫体后,绿捷高层的应急方案很急智:销毁证据比销毁问题食材更彻底,他们谎报“虾肠外溢”的创意也足以让科幻作家失业。

这是一条蛆虫牵出的食安黑洞。

有个问题:抓了绿捷,未来学生们就会吃好喝好了吗?

img

1

我们回溯一下绿捷事件时间线。

9月15日事发,9月23日由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临时接管了其校园餐供应业务。这速度尚能接受。

10月28日执行逮捕,这算很神速了。

但为什么,此前针对绿捷的多年食材投诉从未进入监管视野?校园餐的“防火墙”,是用纸糊的吗?

img

绿捷有86个校园餐项目中标,这是一个全靠串通投标的精密骗局。招标代理公司成掮客,餐饮企业当群演,连标书都出自绿捷流水线。这种每个环节都在盖章签字中完成的“合法犯罪”,又岂是8个被捕高管能扛下的?

86个学校的校长不可能不知情吧?

而“围标”86个项目,这是一张多么庞大而隐秘的关系网?绿捷公司能如此肆无忌惮,必然有更高层级的官僚“内部人”照应。这些人没一个涉嫌犯罪吗?

通报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闵行区人民政府在上述事件中,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的主管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不力。上海市纪委监委分别给予上述单位分管领导党纪或政务处分。

没有公权力机关的人涉嫌犯罪。我的内心很不平静。

2

通报中提到:

“近年来,绿捷公司派驻学校的食堂经理共向公司反映食材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多起,绿捷公司均未按规定上报监管部门。”

这说明内部预警机制早已失效多年,监管的耳目在平时是失聪失明的。

一座GDP超五万亿的国际化都市,多年来上演着针对未成年人的食物虐待,而其原因竟是校园餐暴利背后的“权力寻租税”?

绿捷用围标成本买断了垄断经营权,再用压缩食材成本,来回馈腐败成本,最终只能委屈孩子的胃袋了。

img

所谓“零容忍”,要等到蛆虫爬进舆论视野才能启动,这有点可悲哦。

这究竟是“零容忍”,还是“零容忍于被看见”? 

绿捷退场,让一家巨型国企来接盘,固然能暂时用行政命令压住阵脚,但这是否意味着从一种垄断走向另一种垄断?

光明集团能否真正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利益板结?

后续的公开招投标,是会成为一场公平的竞赛,还是为新的“指定玩家”铺路的过场? 

如果游戏规则不变,换一个球员上场,有没有可能只是把“绿捷”的苍蝇,换成了“光明”的蚊子?

公众要的不是临时救场的神话,而是一个能让多家企业公平竞争、让家长投票器(选择权)真正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