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4 April 2025德国之声

德语媒体:习近平——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4 April 2025 at 22:47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4-01T12:41:14.352Z
3月28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会晤国际知名企业高管。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评论写道,尽管特朗普政府混乱的经济政策,带给北京某种程度的满足感,但考虑到美国即将开征新关税的可能性,依然令北京紧张不已。毕竟,一旦特朗普兑现竞选诺言,对中国产品征收60%的关税,那么北京今年实现5%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将变得遥不可及。这篇题为《习近平与贸易壁垒》的评论写道:

“有鉴于此,上周五在北京同四十多位外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会面中,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表讲话,为开放边界和消除贸易壁垒大唱赞歌。

习近平表示,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抵制那些让时钟倒转的倒退行为。我们必须共同确保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然而,习近平的部分表述可能会让西方企业高管们皱起眉头,因为恰恰是中国政府在通过大量法规和法律,以及备受争议的产业政策,限制着外国在华企业的经营自由。

例如,像保时捷和奔驰这样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在向中国出口其车辆时,需要支付高额关税。中国政府还强制想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必须与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奔驰就必须同国有企业北京汽车公司合作生产汽车。在周五外国企业高管与习近平的会晤中,奔驰首席执行官凯勒纽斯(Ola Källenius)也在场。”

《商报》的评论指出,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曾承诺允许外国企业参与公共项目的竞标活动,但过去二十多年的实际情况,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

“来自欧洲和美国的企业还对中国政府给予本土企业的国家补贴感到担忧,因为这些企业正在利用新增的生产能力向全球市场倾销产品。

然而,可以让人抱有希望的是,中国政府目前确实在或多或少地认真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央政府最近更加严格地审查地方政府是否通过不合理的规定和法律对外国企业制造障碍。此外,中国还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

政策调整的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它需要外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以重振放缓的经济增长。”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在风云突变的当今世界,曾经风靡一时的“去风险”战略早已失去了吸引力。企业去哪里投资,应当也必须由企业自身去做出决定:

“与中国的经验表明:尽管政治层面上不断发出警告,但大约一半依赖中国前期供应的企业仍表示,他们未来将会扩大中国业务。相反,那些已经撤出中国的企业,则是因为他们现在可以用机器人在本土工厂里更便宜地完成原本外包的业务。仓促切断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中国昨天被一些人视作洪水猛兽,今天却又成了一些人的希望所在。

国家的管辖范围应聚焦于绝对核心领域,如军事、药品和生存必需的原材料,以尽可能提升国家的自主地位。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引导企业向更可靠的合作伙伴倾斜。在这两个方面,柏林和布鲁塞尔基本上都毫无建树。

如果特朗普在周三对全球实施高额关税,德国企业将会以冷静的经济核算作为回应。它们或许会将生产基地迁往美国,或者会试图在其他地区找回损失。但这并不是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所说的‘迈向独立’之路,而是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利润之后,不得不进行的、痛苦的经营方向调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对美反制 加征34%关税

4 April 2025 at 22:47
德才
2025-04-04T14:27:13.303Z
中国反制比预期强烈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政府周五(4月4日)宣布,将从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 的进口关税。这一税率与特朗普本周下令对中国产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税率相匹配。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稀土出口实施更多管制。稀土是计算机芯片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的原材料。受管制的矿物名单中包括钐及其化合物,用于航空航天制造以及国防领域。另一种元素钆用于磁共振扫描。

中国海关总署则宣布,暂停从一些美国供应商进口鸡肉产品,因为在其货物中检测到中国禁用药物呋喃西林。海关总署还宣布,在一些美国公司的高粱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霉菌,禽肉骨粉中发现了沙门氏菌。

此外,中国政府表示,已将27家美国公司列入受贸易制裁或出口管制名单。其中16家公司,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美国国防科技公司 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以及运输物流公司 Universal Logistics Holding 均在名单之列。

北京还宣布已就关税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中国商务部称,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

北京采取的其它行动包括对跨国化工巨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以及对从美国和印度进口的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调查。

2月,中国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和大排量汽车加征10%的关税。

中国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一份声明称,最新关税适用于所有美国制造的产品。

不过,美联社评述说,尽管美中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但总体关系没有那么紧张。

自特朗普一月上任以来,本周,美国和中国军方官员首次举行会晤,就海上军事安全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周三和周四在上海举行的会谈旨在将风险降至最低。

加征34%关税——下一步是什么?

专家怎么看

就北京宣布的稀土管制措施,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师君特 (Jacob Gunter) 向路透社表示,此举可能推动西方国家建立替代供应链的努力。

“中国扣动扳机的次数越多,即使仅限于美国,也会让欧洲公司、欧洲政府以及其它国家政府思考,我们面临出口管制的风险有多大?”

就中国的反制措施,日内瓦隆奥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沙尔(Samy Chaar)表示:“现在做出最终评估还为时过早。目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特朗普对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表明双方愿意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谈判并降低关税。”

“另一条路是他没有达成协议的意愿,希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关税,这将破坏整个机制。”

沙尔表示:“我不认为(周五中国的反制)是发出某种信号。各方都会展示强硬姿态,但这并不排除他们会在某个时候达成协议。不过,我们仍需要看到特朗普在某个时候发表评论,表示他期待达成协议。”

北欧联合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冯格雷西( Jan von Gerich)表示:“中国的反应似乎比预期的要强烈,但我们必须看看细节。如果特朗普对中国的报复也作出反应,那么市场可能会再次受到打击。”

(美联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自由欧洲电台停止对俄卫星节目

4 April 2025 at 22:47
达扬
2025-04-04T14:38:51.649Z
总部位于布拉格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总部。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特朗普总统一系列削减联邦政府机构的举措中,自由欧洲电台的资金已遭冻结。尽管自由欧洲电台在法庭争取到了一项临时禁制令,但监管电台运作的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并未释放遭冻结的资金。

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台长卡普斯(Stephen Capus) 对法新社表示:“今天我们来上班时发现,USAGM关闭了覆盖俄罗斯的卫星服务。”这一决定使俄语频道“现代时光”的全天候广播受到影响,该节目覆盖俄罗斯、乌克兰、中亚、东欧以及其他地区。

卡普斯对法新社表示:“美国全球媒体署通知我们,负责将‘现代时光’栏目传送到欧洲的卫星合同已经终止。”USAGM没有对法新社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美国全球媒体署:负责将俄语栏目传送到欧洲的卫星合同已经终止。

卡普斯说,俄罗斯观众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红色电视屏幕,上面写着:“我们遗憾地通知您,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已决定终止‘现代时光’的播出。”

总部设在捷克首都布拉克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是冷战时期,美国为应对苏联宣传而设立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拥有大约1,700名员工,用27种语言向23个国家广播,覆盖面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等国家。 1995年,随着苏联解体,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从慕尼黑搬迁至布拉格。

卡普斯表示,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还有其他方式为俄罗斯观众提供信息,“但中断卫星服务并不是俄罗斯政府采取的行动。这是USAGM下达的命令。”

周二,由于尚未收到USAGM拨付的7700万美元运营资金,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让许多员工进入减薪休假状态。卡普斯说:“我认为,毫无疑问,特朗普政府希望我们关门大吉。我认为这一点非常明显。”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关税后:苹果高端手机2300美元?美国消费者承压性受考验

4 April 2025 at 19:47
德才
2025-04-04T11:17:03.616Z
专家:低收入消费者可能受到最大影响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界正在迅速努力适应特朗普新征关税的影响。以汽车业为例,德国大众汽车向在美经销商表示,计划本月晚些时候在售价上加收一项“进口费”。

《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本周均报道了这一消息。大众公司此举被视为首个清楚的范例,反映出汽车制造商如何应对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对整车的关税已于周四生效,对零部件则将于5月3日生效。

《纽约时报》4月3日报道称,大众汽车在4月1日给经销商的一份备忘录中表示,“进口费”的具体金额将在4月中旬确定。该公司还告知经销商,已暂停对美铁路运输汽车,不过海运还在继续。

而据Rosenblatt证券的预测,如果苹果公司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一台高端iPhone手机可能售价接近2300美元。目前iPhone 16 Pro Max的顶配价格为1599美元。

据媒体报道,大众汽车已通知经销商,计划将在美售价加上“进口费”

专家:美低收入消费者可能受最大损失

标普全球评级的首席经济师格伦瓦尔德(Paul Gruenwald)向法新社表示:“一直以来,我们显然(从国际贸易中)受益匪浅。我们消费的很多东西是在其它国家更高效生产出来的。”

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提高关税后,从Gap牌T恤衫到法国红酒,价格都将上涨。

牛津经济学研究院的美国学者珀斯(Michael Pearce)也表示,很明显,消费品价格会上涨。珀斯表示,特朗普政策的赢家包括哪些因制造业重返美国而受益的行业,输家则包括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如飞机制造、医药,因可能面临报复性关税。

不过,进口仅占美国国民经济的约14%,出口占11%。并且,商品占美国消费的三分之一,其余是服务。珀斯因此认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净值可能出人意料的小。但他同时警告说,低收入消费者可能最终受到最大的伤害,特别是如果再加上对富人减税的措施。

格伦瓦尔德近期曾将美国消费者的韧性成为该国经济的一项核心力量。但他指出,鉴于2025年美国通胀可能升高,标普会对该国经济前景有所下调。不过,他也表示,贸易战短期内对美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不会有明显影响。

专家预计,尽管消费品价格将上涨,对于美国总体经济而言,关税不会有明显影响

关税是谈判筹码?白宫传出信息矛盾

与此同时,这些关税将是永久性措施,还是谈判的筹码,从白宫传来相互矛盾的信息。特朗普称,这些关税“给我们很大的谈判力”。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o)周四均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节目表示,总统不会退后,加征关税不是为了谈判。

而特朗普本人则向媒体记者表示:“这些关税给了我们很大的谈判力。一直都是如此。我在第一任期内就使用自如,你们也看到了。但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带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无论如此,关税措施后,全球股票均有下跌,美元和油价也下跌。分析人士警告,关税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供应链断裂、企业利润受损。

(综合报道)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新移民“金卡”亮相 印有特朗普头像

4 April 2025 at 18:17
德才
2025-04-04T10:12:23.020Z
就是这张卡,售价500万美元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在空军一号上接受采访,展示了印有自己头像的移民“金卡”,称之为“特朗普卡”(Trump Card),并表示预计未来几周将发放这种新签证。

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了一项新的移民政策,计划推出售价500万美元的“金卡”,以取代现行的EB-5投资移民签证。此举旨在吸引全球富裕人士,通过投资500万美元获取美国永久居留权。

特朗普称,这种“金卡”不会直接给予购买者美国公民身份,因此不需要通过美国国会,但将赋予同“绿卡”一样的权利,是“获取美国公民身份的给力路径”。特朗普称,联邦政府可以出售1000万张“金卡”来减少赤字。

相关图集:美国:恐惧在移民社区蔓延

清晨搜查住宅: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行政命令,要求对无居留权的移民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并为此拨付资金,加强各部门合作。警察和边防警卫也加强了对居民楼的检查。美国移民社区弥漫着恐惧和不安。
担心被驱逐:从门缝中望去,警察和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官员正走在街上。尽管官员在上门访视时必须征得居民同意才能入内,但当局的行为还是让无有效证件的民众感到恐惧。一些人因此避免不必要的出行或不再送孩子上学。
抓捕、拘留:当局表示,此次严打行动主要针对那些被指控或被判有罪且没有合法居留身份的人。但是,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措施强硬,一些没有犯罪记录的移民或持有效证件移民也会被拘留。
独自带着小婴儿:“我非常害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来自委内瑞拉,现年22岁的伊塔利(Itaily)这样说道。伊塔利和男友莱尔(Riyer)以及5个月大的儿子一起住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附近。他们刚刚申请了庇护。但莱尔在一次交通检查中被捕,迄今仍被当局拘留。
严厉打击:这名47岁的墨西哥男子在亚特兰大南部雷克斯镇(Rex)的一个加油站被捕,大批警察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官员参加了逮捕行动。此人曾三次因酒驾和吸毒驾车而被定罪。移民及海关执法局亚特兰大办事处的克里斯汀·沙利文(Kristen Sullivan)说:“要求部署更多警员的压力确实很大。”
法律怎么说?:批准或拒绝庇护申请由移民法官决定。即使申请人败诉,但只要没有前科、祖国不安全或者已经提出上诉,就可以继续在美国自由生活。这是目前的法律状况。
虽有临时保护身份,但仍被逮捕: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31岁的喀麦隆人Choe Blaiss Che持“临时保护身份”这一有效证件,并且没有前科。当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官员检查他的证件时,他一开始没觉得会有什么问题。然而,警察还是逮捕了他。十天后他终于获释。
美国空军遣返移民:特朗普政府的严厉手段究竟多有效仍不清楚。 1月底,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报告称,在短时间内每天逮捕约800至1000 人,但2月份逮捕人数有所下降。拜登政府执政期间,2024年平均每天逮捕311人,驱逐出境人数超过27万人,为十年来最高。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曾预计,全球有约有3700万人具备购买金卡的财力。但这一说法受到质疑,因为即便如此,其中大部分人不具备或不需要移民美国的可能性。

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到谁是第一名买家时,特朗普表示∶“我,我是第一个买家,它可能在不到两周内推出。”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TikTok逼近最后期限,特朗普称“非常接近”达成交易

4 April 2025 at 18:17
德才
2025-04-04T10:13:56.524Z
特朗普曾暗示,如果中国政府批准出售TikTok,他可能会考虑减免对中国的关税。“只要他们给我们一些好处,例如TikTok。”

(德国之声中文网)短视频平台TikTok距离找到非中国买家、避免在美被封禁的最后期限仅剩数小时。这款广受欢迎的视频分享应用在美国拥有超过1.7亿用户,正面临一项法律的威胁。

该法律于去年以压倒性票数通过,要求TikTok与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彻底剥离,否则将在美国被禁止运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这一期限延长至2025年4月5日午夜(格林威治时间4月5日04:00)。

本周四(4月3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其政府已“非常接近”达成TikTok的出售协议,并称有“多个投资方”参与,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TikTok交易换减税

特朗普曾暗示,如果中国政府批准出售TikTok,他可能会考虑减免对中国的关税。“只要他们给我们一些好处,例如TikTok。”他补充道:“我们与TikTok的局势可能会变成这样:中国可能说‘我们会批准这笔交易’,但你们是否会对关税做出让步?而这些关税让我们在谈判中拥有强大筹码。”

目前,美国针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在新一轮关税框架下,加上特朗普此前已经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累积税率达到了54%。TikTok方面尚未就此作出回应。

此前,美国副总统JD·万斯表示,强制将TikTok出售给美国买家的决定将于本周末前做出。“这一决定将在截止日期前公布,”万斯周四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并称事态进展顺利,特朗普将宣布最终决定。

出于国家安全的疑虑,以及华盛顿普遍认为TikTok最终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共识,TikTok禁令于1月19日生效——即特朗普就职前一天。禁令生效的最后几小时里,TikTok曾短暂从美国应用商店下架,并暂停服务。特朗普随后宣布延长75天的宽限期,TikTok也随即恢复了对现有用户的服务,并于2月重新上架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

潜在买家众多

目前,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字节跳动的美国现有投资者将其股份转入一个新的、独立的全球TikTok公司。同时,将引入更多美国投资者,包括甲骨文(Oracle)和黑石集团(Blackstone),以降低中国持股比例。TikTok在美的大部分数据已托管于甲骨文服务器,而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特朗普的长期盟友。

除甲骨文与黑石外,还有其他竞标者出现。亚马逊据报道也在最后阶段提出收购意向。房地产和体育大亨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的“自由计划”发起了一项名为“人民竞标TikTok”的倡议,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erplexity以及YouTube网红MrBeast参与的合资企业也表示有意收购。

算法归属与安全争议

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TikTok核心算法的归属问题。《纽约时报》称,新公司可能从字节跳动处获得该算法的授权,然而,这种安排将违背该法律的核心精神——即TikTok的算法可能被中国政府“武器化”,从而威胁美国利益。

尽管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曾支持封禁TikTok,但他最近已成为其辩护者,认为TikTok促使更多年轻选民在2024年支持了他。他的主要政治金主之一、亿万富翁杰夫·亚斯(Jeff Yass),正是字节跳动的主要股东。

 arp/st/cms(路透社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繼朴槿惠後第二人 韓國總統尹錫悅確定罷免

4 April 2025 at 12:47
null 周子馨
2025-04-04T04:40:27.786Z
韓國總統尹錫悅去年無預警宣布戒嚴,引發政治動盪

(德國之聲中文網)韓國憲法法院在週五(4月4日)上午11點22分宣讀了罷免尹錫悅的判決結果,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表示,參加彈劾案表決的8名法官意全數同意罷免,且該判決在宣讀後「即刻生效」。

尹錫悅本人並未出席週五的裁決。文炯培在宣讀結果時稱,尹錫悅透過「動員軍警破壞國會等憲法機構,侵犯國民的基本人權,違背了維護憲法的義務」,指尹錫悅在國家未處於緊急狀態的情況下宣布戒嚴,違反憲法要求。

文炯培表示,「(尹錫悅)嚴重背叛了作為民主共和國主權成員的人民的信任」,稱他採取的行動超越了憲法賦予他的權力,違反了作為總統的職責,對民主造成嚴重挑戰,對社會、經濟、外交政策等各個領域也造成混亂。

2024年12月3日晚上,尹錫悅在緊急談話中,以「剿滅親朝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為由,宣布實施戒嚴,引發國會和民眾的激烈反彈。首爾民眾走上街頭示威,國會緊急投票推翻總統戒嚴令。最終,尹錫悅迫於壓力在頒布戒嚴令數小時後宣佈解嚴。

韓國憲法法院法官4月4日表決通過罷免尹錫悅。

週五的判決結果指出,尹錫悅在戒嚴當晚試圖將國會議員驅逐出議事堂,企圖妨礙解除戒嚴議決,並透過軍方反間諜單位逮補多名政治人物、律師等舉動,也被法官認可為彈劾理由。

此外,法院也駁回了尹錫悅主張「緊急戒嚴屬於警告性質」的說法,認為該主張悖離《戒嚴法》所界定的戒嚴目的。

對於尹錫悅被罷免,韓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表示,尹錫悅及其所屬政黨「應虛心接受憲法法院的裁決,認真反省、向國民真誠道歉,並立即停止引發對立與分裂的行為,不應再成為國家重建和前行的阻礙。」

執政黨「國民力量」也在判決結果公布後發聲,表態接受判決結果,「我們相信尊重憲院的這一決定是守護民主和法治的方法」,並呼籲民眾避免暴力或極端行為。

示威民眾喜極而泣

尹錫悅確定遭罷免的結果公布後,許多關注法院轉播的民眾拍手或握拳高呼「贏了」、「好了」、「尹錫烈被免職了」,其中一部分喜極而泣。

一名42歲的金姓男子受訪時像韓聯社表示:「真的等了很久......希望下個當總統的人能儘快讓國家正常化。」另一名反對罷免的68歲的林姓男子則認為,8名法官意見一致「難道不是共產黨嗎?」

超過萬名聚集在街頭的尹錫悅支持者悲傷哭泣、憤怒叫囂,另外也有一名男子因不滿判決結果,砸破警車車窗被逮補。

示威民眾聽到尹錫悅被罷免開心歡呼

接下來將如何發展?

根據法律規定,韓國必須在60天舉行大選,選出新總統。國務總理韓悳洙將繼續擔任代理總統至新總統就職。

以2017年朴槿惠被罷免為例,當時憲法法院在3月9日裁定罷免時任總統朴槿惠,並於5月9日舉辦總統大選。

民調顯示,曾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以微弱差距輸給尹錫悅的在野黨領袖李在明在提前選舉中保持領先地位,目前仍未出現其他有力挑戰者。

然而,李在明實際上也受到多項法律問題及醜聞纏身,此前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被判有罪,但今年1月在二審中改判無罪,暫時保住競選總統資格。但韓國檢方已表示對此提出上訴。

(韓聯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Before yesterday德国之声

特朗普狂征关税 欧中抱团取暖还是相互防范?

3 April 2025 at 23:17
德才
2025-04-03T15:05:47.764Z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向记者展示签署的关税文件

(德国之声中文网)就在4月3日的中国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何亚东对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之决定大加抨击,表示会“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何亚东提到,已经有“很多贸易伙伴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指出“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抨击美国时,多次提及“很多贸易伙伴”。就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何亚东就披露说,几天前,中国商务部长与到访的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鉴于案情复杂,应欧方请求,中方决定依法延长白兰地反倾销案调查期限。”

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曾多年任欧盟驻中国商会主席的伍德克(Jörg Wuttke)指出,这是中国在利用特朗普颠覆既有国际秩序的时机向欧盟发动“魅力攻势”。“我觉得欧盟和中国在接下去一段时间里真的有可能互相接近,欧中关系有望进一步缓和。”这位目前担任​大成全球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DGA)合伙人的中国问题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中美关系极有可能因为特朗普不断加码关税而趋于紧张,“因为中国政府必须做出回击,而且可以说他们早就已经把子弹上膛了。”

中国驻欧盟商会秘书长方东葵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也说,作为中、美、欧全球三大市场中的两个,“中国和欧盟现在可以通过加强沟通和磋商,从而为动荡的全球贸易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多年任欧盟驻中国商会主席的伍德克目前担任​大成全球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DGA)合伙人。他指出,欧盟和中国在接下去一段时间里真的有可能互相接近,欧中关系有望进一步缓和。

欧中贸易摩擦依旧

然而,中国和欧盟相互接近、共同抵抗特朗普关税大棒的构想面临着许多内部的阻碍。近年来,欧中之间围绕着太阳能、电动汽车反补贴关税等贸易问题有着不小的摩擦。欧盟方面调查认定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大量受益于“不公正的补贴政策”,并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性关税。北京也对不少欧盟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尽管欧中双方一直在就此议题保持谈判,但是何时能取得成果仍然是个未知数。此外,也有不少关注欧中关系的分析人士担心,随着特朗普普遍加征关税,同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欧盟和中国,势必会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上更加激烈地竞争,因此会反而激化欧中之间的矛盾。

长年关注中国经济的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IW Köln)贸易专家马特斯(Jürgen Matthes)就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商品极可能会被迫寻求其他销售市场,尤其是欧盟市场。“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一方面确实更有效率、更善于创新,但另一方面也收到了巨额补贴。而且,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也是被低估的,这也赋予了中国商品不对称优势。”

中国驻欧盟商会则对这种担忧不以为然。秘书长方东葵说,作为体量巨大的经济体,中欧之间存在贸易摩擦和分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中欧双方现在要做的就是“作为多边贸易体系维护者防止逐级竞争”,“避免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蒙受更严重冲击”。他进一步建议目前处于封冻中的《中欧投资协议》重启谈判,从而“通过中欧合作来对冲全球市场的动荡”。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马特斯认为,解冻“中欧投资协议”现在并非好主意

双重去风险

德国经济学家马特斯却认为,解冻“中欧投资协议”现在并非好主意。“如果北京真的能大幅收紧补贴、恢复人民币升值,那么我们或许还可以讨论《中欧投资协议》。但即便是这样,也是不一定符合我们欧洲利益的。因为该协议会激励欧洲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扩大其中国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损害欧盟对华出口、进一步威胁欧洲本土的就业岗位。”

曾在中国生活好几十年的伍德克则指出,不论是中国商品可能转而冲击欧盟市场、还是《中欧投资协议》可能造成的欧洲就业岗位流失,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中国工业领域广泛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当前中国政经体制下很难解决。“中国的制造业生产了全球34%的商品,如果产能全开比例也许还要更高,但是中国的消费只占了全球的12%。这样的情况,肯定会造成国内的经济问题,也会危及和贸易伙伴的关系。……但是我依然相信布鲁塞尔和北京现在都在寻求改善双边关系。”

智库机构“欧盟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的中国问题专家欧特尔(Janka Oertel)几天前在接受德广联中国播客节目Welt.Macht.China采访时则明确警告说,欧洲不应该在欧美关系转冷之时转而寻求亲近中国:“在特朗普当选之前存在的欧中摩擦,如今依然存在,不论是产能过剩、还是不公正的贸易手段等等。所以说,另一边的中国并不是什么神奇药方。”

有鉴于此,近期德国以及欧盟政界逐渐开始提及“双重去风险”概念(Duo-Derisking),也就是同时降低欧洲对美国、中国的经贸依赖度。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IW Köln)贸易专家马特斯就在德国之声采访中说:“欧盟的对华去风险策略将会因为特朗普的关税而变得更加艰难,这意味着欧盟必须要加强和拉美国家、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加强关系,推动经贸关系多样化进程。”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观望中的北京

3 April 2025 at 22:47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3-31T13:03:45.625Z
法兰克福汇报:北京对中美关系的变化仍持观望态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认为,与大多数人的预期不同,北京并未急于填补特朗普留下的“战略空隙”,而是停留在象征性举动和外交辞令之中。这篇题为《北京仍在观望》的评论写道:

“就在前不久,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将中国描述为‘全球化的负责任捍卫者’。他强调,全世界应当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中国仍在观望华盛顿将如何制定对华立场以及如何应对普京。即使面对遭到特朗普团队蔑视以及公然施压的欧洲,中国也并未提出任何新倡议、新承诺以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无论是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俄乌战争的问题上,至今中国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因为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始终是最核心的外交议题。尽管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也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多困惑,但在对美关系未能清晰定位之前,北京基本上并没有采取改弦易辙的外交举措。

这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内部治理。在中国,包括外交政策在内的各个方面,其决策机制都已越来越集中于最高领导人一人手中。针对官僚体系的清洗行动,已经使官僚阶层内人心惶惶,整个体系也陷入了瘫痪状态。

或许中国政府会认为,不需付出过高代价,就可以改善同美国之外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毕竟为了自身安全,欧洲方面已经开始强调要同北京加强‘建设性合作’。尽管同欧洲改善关系已经有了一线希望,但中国却并未因此调整其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也更没有改变中国的产业政策,毕竟,下一任美国总统上台后,华盛顿的政策可能会再次转向。”

中国总理李强:”中美合作则双赢,对抗则双输“。(资料图)

评论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留下了大量空白,但中国显然并不急于去扮演填充角色,而是采取了一贯的观望立场。

“鉴于习近平会坚定地执行其既定路线,因此他完全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坐视西方阵营自乱阵脚。而且,与需要在中期选举前拿出政绩的特朗普不同,习近平并没有类似的时间压力。正因为如此,北京并不急于安排习近平与特朗普的首脑峰会,同时也可能会尽力拖延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的时间。

中国既不会做出妥协让步,但也不会让矛盾升级。中国总理李强表示:‘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合作则双赢,对抗则双输。’中国正在密切关注美国方面4月初即将结束的一项调查,这份调查将评估中国是否履行了此前的贸易协议。双方都很清楚,调查结果对中国将是负面的。届时,美国可能会对中国发起猛烈攻势。北京的首要目标是坚持既定战略的前提下,安然熬过特朗普的执政期。”

《商报》评论也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欧关系的调整,以及对俄罗斯独裁者普京的迎合,是非常短视的行为。但同《法兰克福汇报》评论不同,《商报》评论作者认为,特朗普对国际关系的颠覆性改变,给了北京可乘之机,而这也正是本届特朗普政府的最大败笔:

“中国人不仅是美国自我毁灭过程的敏锐观察者,同时也在极具战略性地利用这一机会。前不久的中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已宣布,中国将再次大幅提升科研与开发预算。

此外,美国经济战略家长期以来的期望,即中国政府会继续束缚本国私营 IT 企业的发展,也在逐渐破灭。习近平最近高调为中国私营 IT 企业‘平反’,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变成世界公敌的严重错误,变得更加致命。直到不久前,几乎没有人会认真相信,美国坚固的国家安全体系竟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到如此戏剧化的毁坏。”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特朗普对等关税席卷全球 会否引发贸易战

3 April 2025 at 22:47
Timothy Rooks
2025-04-03T14:23:13.320Z
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新现实”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如期宣布了新关税。受影响的既包括该国最紧密的盟友,如日本,也包括对手,如中国。

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谈判几乎没有时间。对不同国家的最高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

而这些关税将累加在美国已对中国征收的钢、铝和汽车关税之上。

美国国内反应

工业界迅速作出回响。全美制造业协会主席提门斯(Jay Timmons)表示:“美国许多制造商利润率已经很低了。新关税的高成本威胁投资、就业、供应链,以及美国作为制造业超级大国,面对其它国家的竞争力。”

消费者技术协会负责人沙皮罗(Gary Shapiro)也作出类似表态:“总统特朗普席卷全球的对等关税,将推高通胀,令就业岗位消失,并且可能带来美国经济衰退。”

对“朋友”的关税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我们正在最终完成初步的一揽子反制措施,作为对钢铁关税的回应。我们正准备进一步的反制措施,以备谈判失败。”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脸书上则语气更为缓和。“我们将尽全力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终将削弱西方而有利于其它全球玩家的贸易战。”

投资者如何看

德意志银行战略分析师利德(Jim Reid)向投资者表示,美国新关税的水平属于最坏预期之列。他预计,美国增长今年可能因此损失1-1.5%。

中国来说,加征34%的关税后,中国产品面临的关税将为54%。

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首席经济师席令(Neil Shearing)也表示,新对等关税规模大过预期。据该机构的初步估算,新关税之下,中国GDP或下降0.5%,欧元区和日本则下降约0.2%。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东南亚六国被美国征收 32% 至 49% 高额关税

3 April 2025 at 21:47
德才
2025-04-03T13:29:07.041Z
越南海防市的"维纳迅驰"电动车(VinFast)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装配线上作业。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越南政府周四(4月3日)表示,将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加的高额关税。其他东南亚国家也计划与华盛顿展开谈判。

越南和泰国等国家是对美出口大国。随着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实施关税,许多中国及国际制造商将生产转移至这些国家,使其受益匪浅。

在特朗普列出的九个东南亚国家中,有六个国家被征收超出预期的大额关税,税率在 32% 至49%之间。相比之下,欧盟仅为20%。

截至目前,没有东南亚国家表示会实施报复性关税。

越南政府成立特别工作组

苹果(Apple)、耐克(Nike)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公司在越南设有大规模生产基地。越南此次被征收 46% 关税,面临巨大压力。去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 1420 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 30%。

越南总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在周四清晨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后,指示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这一情况。据越南官方媒体报道,他强调,政府仍保持 8% 的年度增长目标不变。

越南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一直非常成功,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然而,46%的美国关税将直接挑战这一模式。”德国路德国际律师事务所驻越南负责人莱夫·施耐德(Leif Schneider)表示。

越南此前已多次向华盛顿作出让步以避免关税,预计未来几天还会提供更多可能。

“我预计双方会继续谈判,以降低或减轻新关税带来的影响。”美国商会驻河内执行董事亚当·西特科夫(Adam Sitkoff)表示。

泰国对谈判前景充满信心

泰国总理贝东丹·西那瓦表示,她希望美国能降低对泰国征收的37% 关税。这一税率远高于泰国此前预计的11%。

“我们必须展开谈判,深入讨论细节。”她说,“我们不能让情况发展到影响 GDP 目标的地步。”

泰国的经济增长一直落后于地区同行,去年经济增长仅2.5%。泰国今年的增长目标为3%。

泰国商务部长皮柴·纳立帕潘表示,政府已做好谈判准备,并对谈判前景充满信心。他强调,泰国与美国的关系良好。

马来西亚不会采取报复措施

马来西亚被美国征收24%关税,政府表示不会采取报复措施。马来西亚贸易部表示,将积极与美国当局接触,“寻求符合自由公平贸易精神的解决方案。”

柬埔寨几乎没有谈判筹码

柬埔寨被美国征收49%关税,这将严重打击该国的服装和鞋类产业,并使其吸引外资的希望破灭。

“这是一场对经济极为严重的危机。”一名驻柬埔寨的投资顾问表示,他拒绝透露姓名。

“柬埔寨几乎没有谈判筹码,在谈判队列中只能排在很后面。”他补充道。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稳住外资还得靠市场

3 April 2025 at 20:47
邓聿文
2025-03-31T10:02:08.314Z
3月28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经济界领袖

(德国之声中文网)行动代表着方向,政治领袖的行动代表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中国过去一周两大国际论坛——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李强和丁薛祥的主旨演讲尤其是习近平随后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的举动和讲话,表明中国政府持续在强化中国市场对外资的重要性及吸引力,以图稳定外资。

自2023年中国废除疫情清零政策,重开国门,将注意力再次聚焦经济后,当局即发现,要恢复中国市场的活力,重振经济,离不开民企和外资,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来华投资上。应该说,前者取得初步效果,民企信心有一定复苏,然而后者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原因在于,中国这轮重开国门的背景有深刻变化,中美对抗在持续深化,美国对中国的各种限制,特别是在技术和投资上的限制不断堆叠强化,外部环境对中国更严峻,西方企业尤其美资撤离中国市场的步伐在加快,而想进入中国的企业,也在权衡地缘政治风险和中国国内的政策风险。

在这一过程中,当局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及所采取的执法行动也让西方企业害怕无意中触碰中国的国安风险。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有关部门2023年3月突袭了美资调查公司美思明智北京办事处,关闭了公司业务,拘留了五名中国籍员工,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未依法报经批准取得涉外统计调查资格,违法从事涉外统计调查活动”,此举引发在华外国投资者的担忧和恐慌,削弱了最高层对外资的友好表态效果。

向外资示好?中国释放五名美企员工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疲软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内卷”现象加剧,在华外企在中国市场维持正常盈利增长越来越困难,这尤其表现在电动汽车领域,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欧美日韩的汽车企业也不得不同中国车企激烈竞争,利润日益减少。这使得中国市场对外企不再是个理想的投资地。

习近平对国际工商界代表许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万9080家,虽比上年增长9.9%,但实际使用外资(FDI)额为人民币8262.5亿元,同比减少27.1%;今年前两月的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712.1亿元人民币,按年下降20.4%,其中1月实际使用外资额按年下降13.4%。这说明过去两年的中国引资政策和努力并未奏效,从而侧面也印证了当下的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对中国吸收外资有重大影响,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引资的艰难。

对中国来说,外资不但在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还会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投给中国的一张信任票,就此而言,稳外资就是稳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提供的两个数据说明了这个问题,外企去年占中国制造业出口的30%,但占中国高技术、装备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品出口的比例达50%,也即一半的高附加值技术的产品出口是由外企贡献的,说明中国的技术和产业进步仍离不开外企。

客座评论:习近平对民企的爱与恨

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当局在年初出台了稳外资行动方案20条,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特朗普的上台既给了中国当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压力,但也给了某种机会。中国预期到特朗普政府会对中国加强施压,尽管当局经过6年多的贸易战已经比第一次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战显得有经验和从容,可关税战也会强化对中国经济的压力。不过特朗普也送给了中国一个“意外惊喜”,就是他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待盟友的关税威胁和领土觊觎,尤其是对乌克兰的态度,超出了外界预期,让美国的盟友对其大为不满,从而使得中国倡导的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外交与经贸路线有可能得到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的响应。为避险,西方资本也包括美资,开始从华尔街撤退,去年第四季度就着手在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布局投资。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3月下旬举行的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与会的外企比去年有所增加。有21个国家和地区共86位跨国企业代表出席了发展高层论坛,比去年多了3个,其中美企数量最多,占比约三分之一,而之前预测美企会减少,也会低调。

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这是继去年会见参加发展高层论坛的美方工商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后的又一次与国际企业家的集体见面。这次会见的对象不仅有美方企业家,也有西方其他国家的企业和非西方企业家,其中美企14家、德企10家、英企6家、法企3家,还有日韩、巴西、沙特等国企业,行业包括医疗制约、制造业、金融、能源、零售、技术、汽车、消费。显然,参会的企业及其所在行业都是经过中国当局精心挑选的,意在显示中国市场对外资和外企的吸引力与重要性,以及外资外企对中国的信心。

习的讲话要点有三:一是重新为外企定位,将外企在中国的地位拔高。在他看来,外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这“三个重要参与者”的定位虽是对事实的描述,但过去不这么讲,现在把它拔高到这个强调,当然是感受到了外资的重要。二是对外企进行信心喊话,习表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目的就是要打消外企对投资中国的疑虑,坚定其信心,放心来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三是下一步为外企采取的举措,习称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外资企业依法公平获得生产要素,保障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加强服务保障,听取企业诉求,帮助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与习接见国际工商界代表随同进行的,是当局释放了美思明智集团的五名员工,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当局进一步稳外资的信号表现。虽然在前述两个论坛参会的包括美企在内的外企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表明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然而,这些举动特别是习接见国际工商界代表的举措,能否显著改善和提高外企对中国的信心,恐怕也不容易。去年习接见参会的美方企业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就并未减慢美企撤离中国市场的步伐。原因在于,特朗普料将对中国继续强硬,中美经济和科技还在继续脱钩,这一趋势短期难以逆转,除非美中真的达成大交易。对企业来说,肯定是要规避这个政治风险,谨慎评估对中国的投资,李嘉诚的长和是这方面的一个警告。

但是,要稳住外企,也取决中国市场自身的状况,如果当局提振消费的努力不见效,消费市场改善的幅度不大,企业在中国市场无利可图或者盈利微薄,也不会冒着地缘政治风险而投资中国。某种程度而言,后者比特朗普对中国关税战的威胁所起到的影响力更大。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媒:华盛顿禁止驻华人员与中国人发生性关系

3 April 2025 at 20:47
德正
2025-04-03T12:23:04.371Z
中美跨国恋?公务人员不可以!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美联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政府禁止驻华公务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拥有安全许可的承包商与中国公民发生任何恋爱或性关系。据悉,该政策于今年1月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离开中国前不久开始实施。

尽管一些美国机构已经对此类关系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自冷战结束以来,一刀切的“不许交往”政策尚未有报道。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与当地人约会甚至结婚的情况并不罕见。

美联社称,去年夏天就已有禁止驻华使领馆人员与当地警卫和其他中方服务人员发生恋爱关系的规定。伯恩斯大使在历任前将这项政策扩大到禁止与所有中国人发生此类关系。新政策涵盖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上海、沈阳和武汉的领事馆,以及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

这项政策于今年1月份通过口头和电子讯息的方式传达给驻华美国人员,但尚未公开宣布。美国国务院表示,不对内部事务发表评论。

消息人士:美国将削减驻华外交人员 裁员幅度达10%

冷战期间,美国驻外机构雇员曾是各国情报机构获取敏感信息的重点对象。解密的国务院文件显示,19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禁止驻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工作人员与当地人交朋友、约会或发生性关系。在苏联解体后,这些限制有所放松。

在中国,新禁令出台之前,驻华美国人员必须向上级报告与中国公民的任何亲密接触,但并未明确禁止他们发生性关系或恋爱关系。

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主席彼得·马蒂斯 (Peter Mattis) 表示,至少有两起中国特工勾引驻华美国外交官的案件曾被公开,但他近年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他补充说,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国家安全部不仅通过间谍收集情报,还可能威胁或恐吓普通中国人索要信息。这意味着任何与美国外交官约会的中国公民都可能受到胁迫。

美国政府大裁员 招募间谍的机会来了?

#中美关系

(美联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经济学家:特朗普关税抑制德国经济增长

3 April 2025 at 20:17

2025-04-03T12:09:07.377Z
德国将受美关税很大影响,专家寄望谈判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洲经济研究中心 (ZEW) 瓦姆巴赫(Achim Wambach)表示: “欧洲、尤其是出口大国德国,将受到这些关税的冲击。”

研究显示,德国对美国出口有可能会减少约二成。瓦姆巴赫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将下降最多0.5%。”与此同时,第三国企业可能会将其出口转向欧盟,从而压低价格。

慕尼黑Ifo研究所估算,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可能导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0.3%。一些关键行业如医药、汽车和机械可能受到更大的冲击。

Ifo专家弗拉赫(Lisandra Flach)也表示,一方面德国对美出口会下降,另一方面,德国本国的竞争会更为激烈,比如中国会寻求新的市场,以销售此前出口美国的产品。

专家:预计欧美谈判后 税率将降低

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师克莱默(Jörg Kräme)也认为,新关税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他估计,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会在两年内下降0.5%。

不过,克莱默同时预计,欧盟与美国经谈判后,最终的关税税率会降低。他也表示,商业银行此前已经考虑到关税因素,而将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测从0.2%下调至0.0%。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主席瓦姆巴赫警告,不应使形势激化。“欧盟不应让形势演变为一场大范围的贸易战,而是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欧盟利益的反制措施。”比如,可以对容易替代、并且企业利润率特别高的产品和服务征收关税。“与此同时,欧盟应推进计划中的例如与印度、泰国的贸易协定,以便在世界贸易中有更广泛的布局。”

特朗普周三史无前例地以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自4月5日起,所有输美产品的基础税率将为10%。对欧盟的税率为20%。

美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制造”产品最大的接收国。去年,德国对美出口超过1610亿欧元,创下新高。瓦姆巴赫表示:“对美出口占到德国总出口的约一成,其余则输往其它国家。”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记者手记:时隔七年,再见老雷

3 April 2025 at 18:17
德闻
2025-04-03T09:58:50.066Z
雷克徒步时标志性的长发与络腮胡早已不见踪影。

(德国之声中文网)时隔七年,当笔者再次见到雷克(Christoph Rehage,又名老雷)时,他,发梢间也多了几丝岁月的痕迹。一双红黄相间的球鞋,在一身低调的打扮中格外醒目。诚然,这双脚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历时八年、跋涉一万八千公里,帮助主人实现了从中国徒步回到德国家乡的梦想。 

一路走来,雷克用流利的中文评论中国时事。从新浪微博上的“雷克小流氓”走成了被更多“墙外人”所熟知的“老雷”。与上次见面时的风尘仆仆相比,如今的雷克虽神情安定,却也流露出些许淡淡的忧虑。 

在短暂的交谈中,雷克多次提到“政治抑郁”一词。他回忆说,2007年从北京启程踏上回家之路时,他“不仅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很乐观”。彼时的他虽不认为中国会立刻实现民主,但觉得在经济发展之后,“情况总会变好的”。他坦言,当时对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也都抱有乐观态度。然而,穿越欧亚大陆16国后,他的看法改变了。“连美国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我能不抑郁吗?”雷克反问道,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抑郁的同时,雷克补充道:“最让我生气的是,很多德国人并不珍惜民主和自由——要么不去投票,要么把票投给那些乱七八糟的反民主政党,还总抱怨媒体不自由。我建议他们去伊朗看看。” 

中国、伊朗:半斤八两? 

提到伊朗,雷克数度哽咽:“不同于中国,伊朗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个国家有多糟糕……我在伊朗徒步时,在日记里写过一段话:伊朗就像一个张开双臂、哭着质问‘我怎么了?’的人。” 

同为独裁政权,雷克认为德黑兰与北京却不尽相同。前者“更无能一些”,他说:“伊朗政府想学中国政府,想全面压制一切,但它做不到。中国政府缺点很多,但不是无能。”他举例道:尽管伊朗法律明令禁止饮酒、毒品和色情交易,但在现实中,饮酒成风、毒品泛滥、卖淫猖獗。雷克补充说,尽管伊朗政府无法有效控制这些现象,但他们正在“学习中国”,比如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提升对民众的控制能力。 

与中国不同的是,雷克指出,伊朗几乎没有人沉溺于“岁月静好”的幻觉。一方面,是经济的艰难状况持续提醒着人民国家的处境;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政府的直接压迫。“中国的打压比较隐蔽,很少出现‘被面包车拉走’的场面,因为中国政府效率较高。”他补充说,“伊朗政府可能也想‘杀鸡儆猴’,但往往直接杀好多猴子和鸡。” 

尽管如此,雷克仍用了“半斤八两”来形容中伊两国。他解释说,两国人民的区别之一在于认知:中国人普遍相信,“只要不犯错,不越红线,就能平安无事”,虽然红线并不清晰,但人们会努力回避它;而伊朗人则知道,无论做什么,迟早都会出事,因此长期活在恐惧中。雷克在伊朗观察到:“当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开伊朗时,那个留下的人会说:’我为他们高兴,为自己难过。因为他们自由了,而我越来越孤独。’” 

从北京徒步到新疆后,雷克写作了《徒步中国》一书。

看似自由自在,实则负重前行? 

2023年12月,雷克完成了他所称的“最遥远的一段路”。回顾这段旅程,他坦言自己犯过一个“错误”:“很多人看着觉得我很自由,说走就走,但其实不是。因为每一步都必须靠双脚走完,而且必须走到目的地。”他停顿片刻,接着说道,这种执念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由”。他认为,这种对目标的过度执着,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这是个错误,我现在明白了。” 

即便如此,雷克表示,这段徒步旅程带给他的最大收获,是身心的巨大满足,使他终于能够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然而,尽管已回到德国家中一年多,他坦言,“灵魂仍未归位”。他分析说,可能是因为目前正夜以继日地剪辑一段由旅途中自拍照组成的延时摄影视频,以至于没有时间真正休息、消化旅程的种种。 

2009年,雷克在其 YouTube 英文频道上发布了一个用中国徒步自拍照制作的延时视频,点击量已超5200万次。正是这段巨大的成功,如今反而成为了他的无形压力。他说,正在制作的视频是“新的一段路”,必须向前,必须完成。他无奈地表示,有些人就是这样——永远需要为自己设定目标,而且非达成不可,即使付出一切。他知道这样不好,却也难以自我改变。 

与其说是冒险家,雷克笑称自己更像是行为艺术家。而在笔者看来,他更像是一位生活艺术家。他说,陪伴他一路徒步的拉拉车如今仍在家中地下室,但“它不属于那里,它属于路上”。这句话,不知是在说那辆拉拉车,还是他自己。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俄罗斯春季征兵16万 创数年来新高

3 April 2025 at 16:17

2025-04-03T07:53:02.667Z
俄罗斯已经将服兵役年龄段从18-27岁扩大到18-30岁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1年春季俄罗斯征兵人数曾达到20万的高峰。去年春季,征兵人数为15万,秋季为13.3万人。俄罗斯一般每年在春秋两季进行征兵,义务兵役长度为一年。去年普京下令将服兵役年龄段从18-27岁扩大到18-30岁。

不久前普京表示,俄罗斯军队总规将模扩增至近239万人,其中现役军人数量提升至150万人。未来3年将增加18万人。

尽管俄罗斯军方称,义务兵并不会被派往俄乌战场作战,但在一再有俄罗斯新兵在前线阵亡的报道。

逃避征兵令:在德国的俄罗斯逃兵

2022年初侵略乌克兰的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方面伤亡惨重。据BBC等媒体估算,至少已有10万俄军士兵阵亡。美国方面估计的最低数字是12万,但实际的阵亡人数可能大大高于这一数字。乌克兰军队截至目前的阵亡人数为7万。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主要經濟體稅率一次看

3 April 2025 at 13:17

2025-04-03T04:39:13.253Z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布了這項預期影響巨大的關稅措施。川普在演說中稱,他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並將關稅計劃形容為「經濟獨立的宣言」,他稱這項計劃將「讓美國再次富裕」。

根據川普公布的內容,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的稅額更高。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川普表示,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是針對其他國家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回應,「我們將向他們收取大約一半(稅率)......因此關稅並不完全對等 」

川普稱美國長期被各國「糟蹋」、「他們這樣對我們,我們也對他們這樣做」、「在許多情況下,朋友比敵人更糟糕」,主張此舉將促進國內的製造業發展,把工廠和工作機會帶回美國,美國也將打開外國市場、瓦解他國設下的貿易壁壘,並認為此舉將降低美國物價。

但有經濟學家此前警告,這項新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使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數千美元。

據白宮公告,10%的基準關稅將在本週六(5日)午夜後生效,更高稅率的對等關稅則是預計在下週三(9日)午夜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週三也公布一系列不受到此次對等關稅影響的商品,分別是早前已被加徵關稅的鋼鐵、鋁汽車。目前,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也暫時未涵蓋在這波對等關稅措施中。

川普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市場緊張

中國累計關稅超過50%

川普在演說中點名競爭對手中國,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因此將對中國再加徵34%的關稅。若加上川普此前已經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累積稅率達到了54%。

除此之外,川普週三也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終結對中國包裹的小額豁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關稅)政策,意味著中國電商平台未來可能將面臨更多審查。分析人士警告,目前透過Temu或Shein等平台進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不再被允許進入美國。

根據白宮說法,川普此舉是為了打擊中國在芬太尼危機中的作為,批評許多人將類阿片藥物在內的非法物品藏在價值低的包裹中,利用小額豁免鑽貿易漏洞。

亞洲盟友也成箭靶

川普此波全面對等關稅也波及多個亞洲地區的主要盟友,日本及韓國分別被加徵24%及25%的關稅,台灣則是被徵稅32%。

川普在演說中重申過往說法,指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美國過去是該產業的王者,但如今幾乎失去一切。不過他也提及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來自全球最棒的企業之一,並且將在美國興建全球最大的廠房之一。

歐盟被徵稅20%、加墨獲排除

針對多次被川普批評「坑害」美國的歐盟,在此次對等關稅措施中則被加徵20%的關稅。

川普週三稱:「歐盟在剝削我們,讓人看得太難過了。」

另外,川普政府指出,由於加拿大及墨西哥當前已經正在繳納25%的進口關稅,因此將免於繳納10%基準關稅以及對等關稅。

各方如何反應?

中國:中國商務部週四(3日)上午發出聲明,指美國「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對等關稅)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

商務部聲明批評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強調此舉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英國: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回應:「我們的方法是保持冷靜,並致力於完成這筆交易,希望能減輕已經宣布的事情的影響。」他也強調,英國政府將繼續捍衛國家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可考慮的」。

巴西:巴西政府週三表示,美國聲稱關稅是對等的說法「未反應出現實」,「正在評估所有可能的行動,以確保雙邊貿易的互惠,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以捍衛合法的國家利益。」但也補充稱,該國仍對對話持開放態度。

澳洲: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違背了我們兩國夥伴關係的基礎......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排除了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的可能性,以避免提高澳洲家庭生活成本,稱接下來將尋求與美國談判。

瑞士:瑞士總統凱勒-薩特(Karin Keller-Sutter)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瑞士將「快速決定」下一步行動,並補充說「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遵守國際法和自由貿易仍是核心價值。」

義大利: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警告貿易戰將削弱西方實力,「(美國對歐盟徵稅)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舉措,對雙方都不利。」

梅洛尼說:「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則警告受影響國家:「不要報復」,揚言對美方的任何報復行動,都會進一步升高情勢。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墙外文摘:习近平反腐,其实是在制造腐败

3 April 2025 at 12:47
null 墙外文摘
2025-03-30T13:43:22.269Z

(德国之声中文网)时事节目“不明白播客”主持人袁莉采访了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讨论“习近平反腐为何越反越腐”。

节目比较了刚发布的中纪委报告和去年的报告,2023年的反腐立案总件数是62.6万件,留置人数是2.6万,处分了61万人。到了2024年,它们分别增加到87.7万、3.8万和88.9万。2023年批评教育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次是172万人,202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15万人。其他比如政治纪律处分,中管干部查处,行贿案件立案各种各样的项目的数字都有增长。

裴敏欣认为,中共的反腐运动是违背专业知识的。其实在学术界有很多很多关于治理腐败的文献。这些研究认为根治腐败不能通过反腐运动来反腐。不能为了反腐而反腐,那肯定是反不了腐。造成腐败的基本原因不外乎这些:第一,政府运作不透明。第二,没有公众监督,特别媒体、民间团体的监督。第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特别是通过国有企业和各种各样的行政规章制度对资产占有、分配。过去的12年里,习近平做的基本上是相反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对民间团体的打压、言论的管控越来越严,这使得腐败没有从根本上去治理。出现越反越腐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习近平和特朗普应该谈谈AI?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为什么我认为特朗普和习近平应该尽快会面》,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和人形机器人能为人类带来诸多潜在的益处,但如果不赋予它们正确的价值观并加以控制,它们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甚至会破坏社会稳定。此外,这个新时代的主题必须是大量规划当机器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人好时,人类将从事什么工作,以及如何维护人类从工作中获得的尊严。成百上千万人可能同时失去工作和尊严,这将会引发社会混乱。

文章说,中美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要求两国相互信任,合作建立一个道德的推理系统,确保我们得到人工智能最好的一面,缓和最坏的一面,这听起来非常荒谬。但是,两国领导者应该从软件技术公司如何使用“合作竞争”(指竞争者之间的合作)中学到东西。苹果、微软、谷歌和Meta都想在商业上摧毁彼此,但它们最终意识到,如果它们在一些基本标准上进行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政,就可以为它们原本独立的产品和服务大规模扩展市场。如果两国之间没有信任,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这将是加强版的TikTok问题。

台湾青年能接住中共的就业橄榄枝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不顾中国青年失业,却向台湾青年抛就业橄榄枝?》,作者MC小臣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202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222万人,连续多年创新高。然而,就业市场却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许多应届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2023年,中国官方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5.7%,但有学者指出,实际数据可能不足三成。甚至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也未能达到官方标准。为了掩饰就业困境,中共将“灵活就业”纳入统计,例如外送员、自媒体从业者等,只要每周工作一小时,即不计入失业人口,导致数据失真。

然而,在中国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的同时,北京政府却积极向台湾青年抛出“就业橄榄枝”。近期,中共推出多项对台优惠政策,鼓励台湾青年赴陆发展,包括提供创业补助、专案奖励、低门槛就业机会等。

作者提醒有意赴陆发展的台湾青年,需审慎评估风险,包括中共政策不确定性,言论自由受限等政治风险,中国科技、制造业面临国际制裁,中共统战与身份认同操作等等。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 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各國稅額一次看

3 April 2025 at 12:47

2025-04-03T04:39:13.253Z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布了這項預期影響巨大的關稅措施。川普在演說中稱,他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並將關稅計劃形容為「經濟獨立的宣言」,他稱這項計劃將「讓美國再次富裕」。

根據川普公布的內容,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的稅額更高。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川普表示,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是針對其他國家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回應,「我們將向他們收取大約一半(稅額)......因此關稅並不完全對等 」

川普稱美國長期被各國「糟蹋」、「他們這樣對我們,我們也對他們這樣做」、「在許多情況下,朋友比敵人更糟糕」,主張此舉將促進國內的製造業發展,把工廠和工作機會帶回美國,美國也將打開外國市場、瓦解他國設下的貿易壁壘,並主張此舉將降低美國物價。

但有經濟學家此前警告,這項新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使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數千美元。

據白宮公告,10%的基準關稅將在本週六(5日)午夜後生效,更高稅額的對等關稅則是預計在下週三(9日)午夜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週三也公布一系列不受到此次對等關稅影響的商品,分別是早前已被加徵關稅的鋼鐵、鋁汽車。目前,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也暫時未涵蓋在這波對等關稅措施中。

川普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市場緊張

中國累計關稅超過50%

川普在演說中點名競爭對手中國,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因此將對中國再加徵34%的關稅。若加上川普此前已經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累積稅額達到了54%。

除此之外,川普週三也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終結對中國包裹的小額豁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關稅)政策,意味著中國電商平台未來可能將面臨更多審查。分析人士警告,目前透過Temu或Shein等平台進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不再被允許進入美國。

根據白宮說法,川普此舉是為了打擊中國在芬太尼危機中的作為,批評許多人將類阿片藥物在內的非法物品藏在價值低的包裹中,利用小額豁免鑽貿易漏洞。

亞洲盟友也成箭靶

川普此波全面對等關稅也波及多個亞洲地區的主要盟友,日本及韓國分別被加徵24%及25%的關稅,台灣則是被徵稅32%。

川普在演說中重申過往說法,指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美國過去是該產業的王者,但如今幾乎失去一切。不過他也提及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來自全球最棒的企業之一,並且將在美國興建全球最大的廠房之一。

歐盟被徵稅20%、加墨獲排除

針對多次被川普批評「坑害」美國的歐盟,在此次對等關稅措施中則被加徵20%的關稅。

川普週三稱:「歐盟在剝削我們,讓人看得太難過了。」

另外,川普政府指出,由於加拿大及墨西哥當前已經正在繳納25%的進口關稅,因此將免於繳納10%基準關稅以及對等關稅。

各方如何反應?

中國:中國商務部週四(3日)上午發出聲明,指美國「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對等關稅)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

商務部聲明批評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強調此舉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英國: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回應:「我們的方法是保持冷靜,並致力於完成這筆交易,希望能減輕已經宣布的事情的影響。」他也強調,英國政府將繼續捍衛國家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可考慮的」。

巴西:巴西政府週三表示,美國聲稱關稅是對等的說法「未反應出現實」,「正在評估所有可能的行動,以確保雙邊貿易的互惠,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以捍衛合法的國家利益。」但也補充稱,該國仍對對話持開放態度。

澳洲: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違背了我們兩國夥伴關係的基礎......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排除了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的可能性,以避免提高澳洲家庭生活成本,稱接下來將尋求與美國談判。

瑞士:瑞士總統凱勒-薩特(Karin Keller-Sutter)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瑞士將「快速決定」下一步行動,並補充說「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遵守國際法和自由貿易仍是核心價值。」

義大利: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警告貿易戰將削弱西方實力,「(美國對歐盟徵稅)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舉措,對雙方都不利。」

梅洛尼說:「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則警告受影響國家:「不要報復」,揚言對美方的任何報復行動,都會進一步升高情勢。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长江和记交易受阻 香港受制于北京忧虑加剧

2 April 2025 at 22:47

2025-04-02T14:21:24.227Z
巴拿马港口交易受阻

(德国之声中文网)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称,长江和记将其巴拿马港口出售给一家美国财团的计划,一个重要步骤预计将推迟。中国媒体对这桩交易作出了猛烈抨击。外界对于香港受到北京控制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影响的担忧加剧。

根据3月4日的出售公告,巴拿马运河港口运营的最终文件原定于4月2日签署。但消息人士称,签字将被推迟,而且该日期并非硬性期限。

周三的签字原本是更大交易的第一部分。由贝莱德(BlackRock)集团牵头的财团将收购位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

这笔交易会为长江和记公司带来超过190亿美元的进账。但本周,亲北京媒体继续抨击该交易,称其背叛祖国,可能违反国家安全。中国当局也在以公平竞争为由审查该交易。

香港政治和企业风险咨询公司Steve Vickers and Associates Limited首席执行官维克斯(Steve Vickers) 写道:“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香港来说都是不祥之兆。”

“如果长江和记屈服于中国的要求,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的声誉以及在西方投资者眼中作为安全经商之地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损害。”

经济自主权堪忧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及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香港在经济上处境困难,在政治上则被广泛视为已转向威权主义。

美国国务院本周早些时候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在北京的领导下,“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

报告称:“北京允许香港保留一些与中国大陆的不同之处,包括商业和贸易政策,但仅限于这些政策为北京的利益做出独特贡献的情况”。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副总监贝德尔(Christopher Beddor)表示,巴拿马港口交易有着更广泛的影响。

“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北京现在明确地将长江和记视为一家对中国国家利益负有义务的公司,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就会面临报复。”

贝德尔表示:“市场几乎肯定会对其它香港企业集团至少有所解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称赞贝莱德集团的这笔交易是“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积极一步。

目前尚不清楚倘若交易失败,华盛顿将如何反应。不过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与黑石的谈判会继续进行。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国际刑事法院通缉?内塔尼亚胡淡定出访匈牙利

2 April 2025 at 22:17
Jack Parrock
2025-04-02T14:00:02.511Z
2019年,奥尔班与内塔尼亚胡曾在耶路撒冷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两人一直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盟友

(德国之声中文网)匈牙利也是125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之一,按理说有义务在内塔尼亚胡入境时逮捕他并移送海牙。根据通缉令,以色列总理被指控犯有战争罪以及反人类罪。

然而,匈牙利总理奥尔班(Viktor Orban)并没有为内塔尼亚胡准备银手铐,而是铺开了红地毯。匈牙利要用奢华的行程向以色列宣示团结。

早在去年11月国际刑事法院向内塔尼亚胡以及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Yoav Gallant)发出逮捕令时,奥尔班就称位于海牙的该机构“厚颜无耻、玩世不恭、完全不可接受”,并许诺说如果内塔尼亚胡到访匈牙利,他将确保“自由和安全”。

(图中)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该机构早在去年5月就对内塔尼亚胡发出了通缉令,并且在去年11月进一步发出逮捕令。

缺乏执行手段

和各国自己的司法系统不同,国际刑事法院无法直接调度警方去执行逮捕令或者通缉令,只能仰赖于各成员国的有关部门拘捕并引渡嫌疑人。如果某一成员国拒绝逮捕嫌疑人,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可以启动所谓的“不遵守之应对程序”,这可能导致案件被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大会(ASP)或者联合国安理会。

不过,就算案件移交到缔约国大会,该机构也几乎没有有效的制裁手段。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国际刑法专家霍尔弗特(Mathias Holvoet)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违反规定通常不会带来什么实际后果。他预计,此案很有可能会移交,但是不太可能有效果:“按照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国际刑事法院就是一个没手没脚的巨人,没有办法强制执行逮捕令,而是有赖于各成员国的政治意愿。”

除了匈牙利,以色列总理还受到盟友美国的袒护。就在2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行政命令,对国际刑事法院及其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实施制裁

以色列的盟友

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正在试图削弱国际刑事法院的信誉,而匈牙利铺开红地毯,正好有利于他实现目标。霍尔弗特说:“内塔尼亚胡企图通过访问尽可能多的国家来证明‘国际刑事法院不过是纸老虎’。”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匈牙利问题专家黑格杜斯(Daniel Hegedüs)也指出,内塔尼亚胡可以借机表明,通缉令并不像以色列国内的反对派所声称的那般严重,“这次访问凸显了他的人脉、影响力以及政治自由度。……奥尔班则为他的长期非自由意识形态盟友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非常契合华盛顿的政治新趋势。”

风险极低但依然存在

国际刑事法院旨在对种族灭绝等世界上最严重罪行提起诉讼。然而,美国、中国、俄罗斯却并非成员国。以色列也同样没有签约,一直简称该机构无权检控任何以色列公民。

不过,巴勒斯坦则在2015年加入了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认为,这使得该机构有权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通缉令。

国际刑事法院针对内塔尼亚胡提出的检控证据包括:加沙战争期间的谋杀、迫害、将饥饿用作战争手段以及其他不人道行为

不过,许多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国家领导人都坚称,他们在出国访问时享有外交豁免权。就在今年一月,波兰表示允许内塔尼亚胡到访奥斯维辛参加犹太大屠杀纪念活动。3月,极有可能出任下届德国总理的梅尔茨(Friedrich Merz)也向内塔尼亚胡发出了访问柏林的邀请。

法律专家则依旧为国家领导人的外交豁免权能否适用于反人类罪、战争罪行的指控而争论不休。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霍尔弗特认为,内塔尼亚胡只要到访一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就总是面临一定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某个城市的某个法官具体会采取什么措施。”他对德国之声指出,已经有非政府组织向匈牙利法院申请强制逮捕内塔尼亚胡。“这个风险尽管不算太大,但总归还是一个风险。”

以色列官方也证实,内塔尼亚胡今年2月出访美国时,其专机航线不得不绕开可能遵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的国家领空,并且尽量靠近美国空军基地。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匈牙利问题专家黑格杜斯则认为,匈牙利当局在接下来四天时间里逮捕内塔尼亚胡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匈牙利已经不是民主国家,我们知道其法治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劫持。我非常地怀疑匈牙利的执法部门是否还会听命于法庭的命令,而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

DW中文有Instagram

!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共高层罕见对调:组织部长和统战部长换位

2 April 2025 at 20:47
德正
2025-04-02T12:24:04.584Z
图为中共二十大开幕式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共产党员网消息,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周三(4月2日)听取部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另据新华社报道,同一天,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

这是官方首次披露两名高官都换到了新的岗位。截至发稿时,新华社等中共官媒对两人的职务介绍都还没有更新。

石泰峰和李干杰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总共24人),但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总共7人)。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夜间叫车 女性免费

2 April 2025 at 20:17

23岁的Oliver Beckmann在德国不来梅开出租车。不久前,他的一位女性好友在夜间搭乘出租车时,曾遭到司机的性骚扰。现在,他和另外几名司机组成了一个团队,为夜间回家的女性提供安全、免费的乘车服务。

胡耀邦之子胡德华病逝 悼念文章遭到审查

2 April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04-02T12:10:37.358Z
胡德华长期呼吁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新闻自由,这在中共“太子党”中极为罕见。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之子、“太子党”自由派人士胡德华,3月3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他的去世引发了中国网络对他和胡耀邦相关信息的新一轮审查。

胡德华长期呼吁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新闻自由。这在中共“太子党”(又称“红二代”,指中国早期高层领导人的子女)中极为罕见。

2016年,他出任以反思中共历史、呼吁改革开放著名的《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但不到三个月,该杂志遭到中共当局彻底整治,他和其他高层编辑均被撤换。当年7月26日,胡德华在该杂志编辑部门口痛斥当局派人侵占编辑部,现场视频至今仍在网络流传。

“中国错过了改革的历史窗口”

胡德华的父亲胡耀邦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中共改革派领导人,于1989年4月15日去世,引发了中共统治下最大规模民主抗争事件“六四”运动。

“六四”运动遭到中共血腥镇压之后,胡耀邦的名字在中国成为敏感词。每年他和“六四”罹难者的祭日,相关内容都是中国网络审查的重点监控对象。

胡耀邦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中共改革派领导人,于1989年4月15日去世,引发了中共统治下最大规模民主抗争事件“六四”运动。

胡德华被视为传承了其父思想和风骨,思想开明,敢讲真话,多年来不避谈“六四”镇压和胡耀邦的改革意愿。2013年,为了纪念父亲,胡德华征集20多位作者的追忆,编辑了《我心中的耀邦》一书在中国大陆出版。

胡德华多次接受境外媒体《南华早报》、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的采访,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改革的历史窗口期,“下一个窗口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他还公开批评中国政治体制日趋僵化,中共现行体制已将党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至上,并对习近平日益集权的统治模式提出警告。

2014年4月15日,胡德华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说:“要进行改革的话,就要限制公权力,很多黑箱操作就很难进行了,比如党中央也说要‘公示干部财产’,这在全世界都是这么做的,但公示财产就遭到了几乎所有干部的抵制,他们抵制的是什么,就是政治改革。”

根据网络信息,大量悼念胡德华、怀念胡耀邦的帖子和文章均遭到删除。

 

承认“巴拿马文件”所指属实

胡德华出生于1948年,“文革”时期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做了两年筑路工人。20世纪80年代,他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

1994年,胡德华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之后逐步将业务扩展到环保和能源领域的投资。

2016年,他的名字出现在曝光各国权贵海外隐藏资产的“巴拿马文件”中,被指拥有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海外公司。他后来承认了这一事实。

巴拿马文件”公布9名中国前任和现任的高级领导人的家属或关联人士拥有离岸公司,其中包括习近平的姐夫邓家贵。中国当局对相关消息进行封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该文件“捕风捉影”。胡德华是9人中唯一公开承认其所指属实的当事人。他称自己用中国护照“堂堂正正注册”,但“没有资产,没有经营”。

胡德华的哥哥胡德平曾在统战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担任副部长等高级职务,被认为是思想开明的中共高层干部。2014年,他曾出任《炎黄春秋》杂志社长。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小米车祸致三人丧生 德媒关注智能辅助驾驶

2 April 2025 at 20:17

2025-04-02T12:10:53.573Z
SU7上市后在中国迅速热销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小米公司4月1日的声明,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高速公路发生严重车祸,以接近100公里的时速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据中国媒体报道,车辆起火燃烧,车内三名女大学生身亡。

一些德国媒体也关注了此事,并提及小米车的智能辅助功能。

德国《商报》写道:“这不单是一起严重事故。小米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自主加速、转向和刹车,但驾驶员的双手仍必须放在方向盘上,并观察路况,——在中国还不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即便有技术接管驾驶。跑车通常会发出双手脱离方向盘的警报。”

“假设这辆车在碰撞后没有焚毁,车内人员或许可以生还。目前尚未最终得出结论,这辆电动车的电池是否是起火原因,不过,所造成的声誉损失已经十分巨大。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立即宣布,这辆焚毁的跑车没有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中国另一家大型电池生产商比亚迪则表示,小米还须提供进一步信息。”

“其它汽车制造商也一再受到批评,因其电动汽车卷入严重事故。这包括美国制造商特斯拉,也包括中国车商比亚迪或蔚来汽车。这些事件的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可能对这些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以及海外的雄心造成具有敏感性的打击。”

德国《明镜周刊》在线版引述2024年5月该刊对小米SU7的试驾报告写道:“在辅助驾驶方面,SU7去年亮相时并未有突出表现。‘其它车型如今已可以解放双手在密集的人群中穿行,小米则在车道标线缺失时就已无法发挥功能,更不用说行人、骑自行车者或乱变道的人了。’”

德国汽车媒体AutoBild写道:“原本以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知名的小米,2024年才活跃在汽车市场上。SU7在中国迅速热销——甚至超过了特斯拉Model3。但特别是其辅助驾驶很早就受到批评。测试显示,一旦车道标线缺失、或者交通状况不那么一目了然,该系统就失去功能,——这与特斯拉或比亚迪不同。”

“如今,恰恰是辅助驾驶再次成为焦点。该功能过迟识别出危险吗?移交给驾驶员的时间太晚吗?驾驶员在关键时刻是否有能力接管对汽车的控制?”

“还有很多情况尚不清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一事故可能会再次掀起对于部分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的讨论——并让许多驾车人的信任感经受考验。”

小米公司声明

小米公司事发后4月1日发布两条声明,表示:“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公司声明中,还列出事发时间的一些记录: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看来是针对一些网络讨论及相关报道,小米公司的第二则声明中也提及车辆起火及车门是否能打开的问题,表示目前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在这一声明中,提到“网上传闻,安徽事故发生后,小米官方为什么不联系家属?” 声明回答说,该公司“在警方指导下”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仍在等待会面通知”。该公司“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特朗普关税决定将至 中国再延长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

2 April 2025 at 19:47

2025-04-02T11:38:41.865Z
法国轩尼诗公司的干邑白兰地酒窖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和美国是欧洲白兰地产业最大的出口市场。而欧盟出口的白兰地中,法国产品占绝大部分。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于周三晚些时候宣布对所有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加征关税。此外特朗普还曾威胁对从欧洲进口的葡萄酒、白兰地和其他酒类征收 200% 的关税。

上周,法国外交部长巴洛特访华,北京方面表示愿意与法国加强双边合作。巴洛特透露,他已被告知调查结论被推迟三个月公布,排除了突然对该行业采取措施的可能性。

2024年1月,中国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举被认为是对法国推动欧盟就中国电动车开启反补贴调查的报复性回应。

去年10月,中国以保证金形式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轩尼诗和人头马等法国品牌也受到冲击。12月底,北京宣布将调查期限延长至今年4月5日

北京方面推迟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任何明确处罚,至少给与欧洲出口商更多时间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关税风暴。

反对中国向白兰地加征关税 欧盟向世贸递交诉状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 中国用增压来测试特朗普对台支持?

2 April 2025 at 18:47
德正
2025-04-02T10:25:49.752Z
台湾空军也出动了幻影2000战斗机应对中国军演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继周二(1日)宣布在台湾周围展开军演后,周三再度宣布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并称行动将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打击要能力。”

此外,中国军方周三也表示,在东海进行了远程实弹射击演习。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称,演习涉及对主要港口和能源设施模拟目标的精确打击,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中國宣布對台軍演 國台辦:懲戒賴清德「猖狂謀獨」 

周二,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及火箭军等兵力,在台湾周边“组织航舰,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宣称将借此检验解放军实战能力。

台湾国防部提供的照片:4月1日,中国航母山东舰在台湾海峡参与军演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称,该军演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批评赖清德日前将中国定调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17项策略”,指台湾政府的行为是挑衅、煽动“反中抗中”,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充分坐实其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

近年来中国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演习不断升级而且逐渐“常态化”。2024年5月,民进党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之后,中国举行了代号为“联合利剑—2024A”的环台军事演习,10月份又进行了“联合利剑—2024B”。

台湾指责北京突然临时在台海军演

而进入2025年,环太军演的行动代号变为“海峡雷霆”。官方媒体新华网转载了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中国军号”发布的视频,这位军事专家称,代号的变化说明解放军遏“独”的“军事选项十分丰富,工具手段很多”。他还补充道:“今天是‘2025A’,明天就可能是B、C、D。但我想,这个代号不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孟祥青警告道,只要“台独”分裂势力胆敢越线,“解放军一定会出手,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之势、重锤猛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台湾问题专家宋文笛认为,中国是在使用“一次又一次的压力测试”来衡量特朗普对于台湾以及地区其它盟友的支持力度。他对法新社表示:“中国在一次又一次地为特朗普政府创造机会。让他们公开展示其对台湾的支持比过去几年变得更弱或是更有预设条件。”

客座评论:“特朗普不会出卖台湾”的七个理由

各界如何回应?

台湾国防部周二表示,已启动应变机制,适切应对”,并自周二上午9点成立应变中心。当天侦获中共71架次军机、军舰21艘、4艘海警船在台海周边与西太平洋实施操演,山东号航空母舰位于台湾东南方220浬。

台湾国防部也批评中方“不断升高在印太、乃至全球的军事威胁......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记者会上称,总统特朗普“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重申我们反对任何单方面以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

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也谴责,中国在台湾周遭不负责任的威胁与军事施压行动毫无道理,并指中国日益升级的武力恐吓策略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并破坏两岸和平稳定。

欧盟周二亦指责中国在台湾周边举行军事演习,加剧两岸紧张局势,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希佩尔(Anitta Hipper)表示:“中国在台湾周边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在加剧两岸紧张局势。” “我们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问题应通过两岸对话解决。”

(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全球關注川普「解放日」 對等關稅細節未明

2 April 2025 at 10:17

2025-04-02T02:03:49.974Z
川普即將在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在美東時間週三(4月2日)下午4點,於白宮玫瑰園和閣員一起宣布對等關稅措施,他也將這天形容為美國「解放日」。不過,截至1日為止,全球仍在猜測,這項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的關稅措施,究竟涵蓋那些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川普堅稱他已決定對針對向美國徵稅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但白宮週二晚間坦言,在距離消息公布不到24小時之際,川普政府仍在敲定計劃的具體細節。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的幕僚正在考慮對幾乎所有國家的產品,徵收約20%的關稅,而非針對特定國家或品項。另有消息指出,川普也在考慮讓部分國家獲得優惠待遇。

《華郵》報導稱,美國政府預計新的關稅將為政府帶來超過6兆美元的稅收收入,並計劃以退稅的形式返還給美國人。

關稅一向是川普的愛用手段,他曾將關稅形容為解決美國與敵友之間,貿易失衡的「萬靈丹」,承諾對等關稅措施將阻止美國被「欺騙」,並且將開啟美國工業的「新黃金時代」。

但批評人士認為,由於進口商將轉嫁成本,美國消費者不僅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也可能增加國內外嚴重經濟衰退的風險。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企業財務主管近日調查預計,該項關稅措施將在今年推高價格,同時影響企業招募意願和經濟成長。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University Budget Lab)稱,美國政府若在已徵收關稅的基礎上,再加徵20%的關稅,將使美國普通家庭平均支出增加至少3400美元。

另外也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部分原因是川普混亂的經濟政策制定方式造成的不確定性。多個企業和家庭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下降,擔心川普的關稅將導致通膨再次抬頭。

歐盟:已備好強力因應計劃

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前,而最有可能成為目標的國家已呼籲進行談判,但也表態「已經準備好採取報復措施」。

不過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對等關稅措施在週三出台後會「立即」生效——排除了與其他國家談判並延遲生效的可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週二表示,她希望避免貿易戰,但布魯塞爾已有「強而有力的計劃」來應對華盛頓徵收的任何關稅。

馮德萊恩告訴歐洲議會:「我們的目標是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但當然,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會保護我們的利益、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公司。」她也強調歐洲並沒有挑起這場對抗,「我們不想......但如果有必要,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報復計劃,我們會使用它。」

近期多次成為美國關稅打擊目標的加拿大總理卡尼也說:「我們將非常慎重地採取措施,為加拿大而戰。」

越南週二則宣布,將削減一系列商品的關稅,以安撫川普;中國早前已多次警告華盛頓,若繼續徵收關稅,北京將予以報復。

(路透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