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叠加关税 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 特朗普:中国出错招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但中国方面于4日傍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点燃关税战局势。而中国被美国课征的总体税率到底为何?有专家认为,历次相加之后,有些项目甚至已高达百分之百,中国所谓“三驾马车”都将熄火,预估中国今年GDP可能跌约1%至2.4%,李强宣称的“保五”已难达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以国家为基础课征对等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34%的税率。4日傍晚中国祭出反制。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在公告中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随后,4日美国时间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e Social)回应中国反制,“中国出错招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最承担不起的。”
旅美时事评论员蔡慎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被课征税率虽在这一波看来不是最高,但特朗普打关税主要目标肯定对准中国。
蔡慎坤表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税率远超过34%。“特朗普上个任期对中关税提高20%,今年二度上任之初,因为芬太尼又对中国加征税率20%,这次再加34%,实际累加起来应达到74%,是对所有国家最高。”
蔡慎坤说,如果加上特朗普对全世界钢铁加25%、对汽车关税加100%,特别对中国船舶、集装箱停靠美国港口额外加征停靠费,以阻绝中国货船进入美国的港口。4月9日如果中国政府敢继续从委内瑞拉购买原油,另要对中国加征25%关税,这些加起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基本上是100%。

中国出口、转口都被堵 三驾马车都要熄
蔡慎坤反问,即便中国制造有低成本、低人权优势,面对100%关税出口,所有中国出口企业出口到美国基本无利可图,出口愈多赔愈多,意味着中国过去发疫情财,趁疫情大发出口红利,基本已近尾声,中国过去讲三驾马车都要熄火。
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说,不管加稅50%或70%,主要源于不同层次的累积计算方式产生,最后要看这些措施如何影响中美双边贸易、全球供应链,以及中美经济的增长。高额关税可能会迫使企业重新配置供应链,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成本高昂,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双方经济损失加剧,虽双方目前仍处紧张状态,但中美之间可能还有谈判空间,这似乎也是特朗普总统“弦外之音”最重要的意涵。
蔡慎坤认为,特朗普表面上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他的好友,又对习有很多赞美,实际在关税战上狠狠打了习近平的脑袋、一棒子打下去很厉害。
相关报道
美国加税 中国货物装船出口纷喊卡
蔡慎坤提到,特朗普这次直接针对中国的出口,也堵住现在的出口的漏洞。中国在上次应对贸易战,把中低产业陆续移到东南亚、南美,这次特朗普关税直接打击跟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国家,如越南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南美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这些国家必然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基本在全球再也找不到低关税的渠道。
传出中国很多已装船货载要求取消出口,越南就有多家企业通知取消出货。对此,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货物无法装船出口的现象,反映了美国贸易政策、物流瓶颈与市场需求下降的综合性的作用。
孙国祥说:“设想在中国港口的通关的货物如果运到美国,海运方式都已要负担更高的关税,目前既有的货物已没有办法满足原先的契约要求,除非美国的进口商或中国的出口商能够补贴这些关税的需求,否则这些货物都很难出口。”
学者估计中国2025GDP可能下降1至2.4个百分点
孙国祥预测,中国经济将更放缓,今年两会,中国总理李强宣告今年经济成长要达到5%,如今因特朗普提高税率已不可能达成。美国新一回合的关税会使中国 GDP增长下降一到二点四个百分比,比2018贸易战冲击更严重,中国通缩压力进一步削弱内需跟生产的活动,就业市场压力也会加剧,2018年美中贸易战以来,中国已损失35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全球供应链重组跟成本上升、 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都会导致长远的对中国产业结构相对的冲击。
外界评估全球供应链会产生连锁反应,孙国祥也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出口受阻,将影响其他国家原材料跟零组件的供应。长期而言,贸易流向的改变,也可能促成物流公司重新配置资源,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造成影响,美国物价上升将难以避免。
孙国祥预测,在地缘政治跟贸易格局的重塑之下,中国可能会加强跟其他地区如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贸易合作,弥补美市场的损失,短期内虽难以实现,但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至于各产业受冲击情况,孙国祥指出,依赖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包含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大宗如电子产品,美国对中国54%关税大幅上升,将使各企业公司难以维持竞争力。
责编:许书婷
©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