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404文库】“白粥里唯一的一颗幸运老鼠屎,厨房里唯一的一只大蟑螂”(外二篇)

By: elijah
23 August 2025 at 08:48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白粥里唯一的一颗幸运老鼠屎,厨房里唯一的一只大蟑螂”(外二篇)
来源:建设性意见就叫熊太行也行水瓶纪元

主题归类:协和4+4特务治国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建设性意见|我还以为协和4+4真的调查整改了呢……

如果有一所顶级院校的医学博士学位,可以通过伪造本科成绩申请入学,没有大学物理、化学基础也能通过平时考试,抄袭他人已经发表的论文也可以毕业,全程只要有人打招呼就能一路绿灯……

你猜,会有多少权贵子弟走这条捷径?

如果告诉你,这么一条漏洞比筛子还多的博士捷径,7年来只有董小姐这一位天选之女发现并走通了,你,信吗?

上述文字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在这篇被删除的文章中,作者项栋梁对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关于董袭莹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4+4”项目的调查通报进行质疑。

文中接着写道: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第一次通报协和董小姐事件时曾指出,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录取资格确定、临床实习管理、学位论文答辩与审查等方面存在管理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正在深入整改。

我当时还天真地以为,这一整改调查,应该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把之前通过不正当手段混到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都挖出来吧?

没想到,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正式的调查处置问责通报称:

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其他学生的入学资格情况进行核查,未发现存在违规情形。

img

嘿!好一个未发现其他人违规!看来董小姐还真是那锅白粥里唯一的一颗幸运老鼠屎,厨房里唯一的一只大蟑螂。

董小姐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实习连闯81关,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而且这些贵人还都认准了只帮她一个人,这实力,这运气,就连十世修行的金蝉子都得自愧不如。

[…]通报里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细节,董小姐本科毕业院校是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但是,帮她出具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课程虚假成绩的却是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也就是说,董小姐拿着巴纳德学院的毕业证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成绩单去申请协和4+4博士学位,居然给她过了!

img

很难想象,如果协和医学院连造假这么明显这么离谱的资料都能放过去,明目张胆到这个程度,7年来会只操作这一回。

[…]

以董小姐的基础,即便能在申请入学时蒙混过关,大概率在博士期间也是上课听不懂,考试不及格的存在。然而,她不仅通过了4年医学博士期间的考试,还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了……

很显然,四年就读协和医学院期间,肯定不止一位老师给董小姐放了水、改了成绩,用一路绿灯帮她顺利通关。

很难想象,如果协和医学院平时的考试都这么水,这么多老师给学生开绿灯明目张胆到这个程度,7年来就只关照了董小姐一个人。

[…]

换一个角度想,董小姐的开挂经历以铁一般的事实表明,协和医学院4+4项目,从入学申请到平时考试到毕业论文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可以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违规通关的。

然而7年来,这么庞大的一个体系,这么长的一个博士培养链条,这么多的漏洞和捷径,居然只为董袭莹一个人开了绿灯。

二、就叫熊太行也行|赢了!协和董小姐她姑保住了党籍和退休金

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也发布文章,对董袭莹事件的“大结局”表达不满。但该文同样遭到删除。

文中写道:

别的都好说,董袭莹的姑姑班某娟,和帮董袭莹剽窃论文的马某渊的处理,太轻了。

班某娟这个人是祸头,董袭莹用来申请“4+4”项目的理工科考试成绩,就是班某娟做的假成绩。

img

马某渊买了班某娟的面子,把手底下穷学生的论文拿来给董袭莹抄袭,这个人也是坏透了。

img

这俩人怎么处理的呢?

班某娟留党察看一年,马某渊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

咱们上过大学的都知道,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没学位、退学,开除。

甚至像大连工业大学那样的学校,跟外国人交往都要开除。

对学生管得这么严,到了自己的教授、处长了,罚酒三杯。

你说一个人能给她侄女做假成绩单,能给同事的侄女儿剽窃学生的论文,这俩人还适合呆在党内、呆在高校吗?

这种人如何先锋,怎么带头呢?

伪造带公章的东西,这是刑责。

老玩这种罚酒三杯的套路,老觉得群众可以被敷衍过去。

每个月扣社保的时候想到有一笔钱用来养了董小姐她姑,心里更难过了。

三、水瓶纪元|强体制小城执行“禁酒令”后,谁为“整风”买单?

今年五月,中共当局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明确要求“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不上酒”。

微信公众号“水瓶纪元”发现,这一反腐“禁酒令”在各地具体实施时,出现了执法标准含糊不清、层层加码、“一刀切”和形式主义的乱象。

“一刀切”更是直接切残了各地的餐饮业、服务业,让底层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在“水瓶纪元”发布的这一篇遭审查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蒋豪对“禁酒令”很不满,他只是一个县级单位的无编制工作人员。他想不通,自己没钱没权,只是赚点工资,违规吃喝和他这样的人有什么关系。“我能去吃谁的啊?”

于是在最初,他没当回事,还是如常在外就餐。

直到6月上旬,他在单位附近的餐厅一个人吃午饭,遇上了纪检委的随机检查。蒋豪回忆,当时饭馆突然进来了两个人,上来就管他要身份证,还拿着手机在录像。“我当时就问‘让你(拍)摄我了吗?’他们就说自己是纪检委的,要检查。”

[…]

几乎每个人被问到“有没有试着偷偷出去吃饭喝酒”时,都展示出了令人惊讶的恐惧:“微信定位都能查到的”“他们能用卫星拍到人”“酒店窗户都有无人机出来检查”“纪检委的人有种眼镜,戴着拍照就能知道你是哪个单位的。”在许多公职人员心里,仿佛天网恢恢,稍有不慎就会被“抓”。而这些缺少现实依据的理由有的来自私下口耳相传,有的在短视频中被广泛转发。对“上面无所不能”的想象,实实在在地震慑了许多人。

img

公务员们是小城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从酒席上离开,受害的不止酒楼。亏损的压力在餐饮供应链条上传递,对越底层的供应商来说,是愈发不可承受之重。

[…]在阶级的另一端,公务宴几乎消失后, “正风反腐”的目是否达成了呢?

公职人员莫桥不知道答案。此前她因父亲过生日,给单位报备后和家人外出就餐,饭店里只有他们一桌,没人敢出来吃饭。老板告诉她,虽然店里没人,但他们很忙,因为最近都是买好食材带着餐具,领着厨师和服务员上门去别人家里服务。“这都叫去家里了,还怎么管?规定管的都是我们这些普通小职员,领导想吃喝还是有办法。”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404文库】“大火在嗓子里猛烈燃,一个江油妈妈吐不出来,十万个江油妈妈帮她一起吐,吐出一大片火海”(外二篇)

By: elijah
16 August 2025 at 04:50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大火在嗓子里猛烈燃,一个江油妈妈吐不出来,十万个江油妈妈帮她一起吐,吐出一大片火海”(外二篇)
来源:飞蛾逐日听澜的杂谈也也的批判诗30

主题归类:江油未成年少女欺凌事件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2025年7月22日,在四川江油市一栋空旷建筑楼里,几名十四五岁的女生用辱骂、扇脸、飞踹、强迫脱衣等方式霸凌了一名十四岁的少女。施暴者还得意地录制下霸凌全程。

视频显示,在被霸凌者少女提出家人会报警,央求对方不要再打了之后,霸凌者嚣张表示“又不是没去过(派出所),以为我们怕你吗?没得20分钟就出来了”。

8月2日,这段视频被传出,并引发江油市民的愤怒。

之后,被霸凌少女的父母前往相关单位用下跪的方式祈求领导给他们一个公道。据部分流传消息,被霸凌女生的母亲是一名聋哑人。

8月4日,许多江油市民自发聚集到江油市市政府门前声援被霸凌女生和她的家庭。当局出动的大量警力,对市民们进行暴力镇压。

一些现场视频在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发出,随即引爆舆论,但很快相关话题、视频、文章就遭到严格审查删除。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与此事件有关的三篇404文章。

一、飞蛾逐日|昨晚的酱油没有照相馆

江油事件发生的同时,因电影《南京照相馆》引起的大量仇恨情绪、极端爱国主义情绪在中文互联网上蔓延。

微信公众号“飞蛾逐日”作者李宇琛用《昨晚的酱油没有照相馆》为题,声援江油市民。尽管作者使用了“酱油”代替“江油”逃避审查,但该文仍然很快便被删除。

文中写道:

手机屏幕上,像素像一群受惊的蜂,抖动着。一个女孩的脸,然后是两个,三个。一个蹲着,两个站着。一些粗暴的动作,像廉价电影里排练失误的场景。失真的声音里,哭喊和嘲笑缠绕在一起。

“你以为我们怕吗?又不是第一次。”

这句话,比画面里任何动作都更刺耳。

我们每天在信息的河流里游荡,寻找意义,寻找某种能让自己心安的东西。但那天,人们看到的,是一对沉默的父母。

在那个庄重的建筑前。那个女人,那个女孩的母亲,她无法说话。

她只能用身体的姿态,向这片土地提出一个无声的问题。

她的沉默,比所有人的喧哗加起来,还要震耳。

那个画面,像一根小小的刺,扎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你看,人们就是这样。

他们可以忍受生活的沉闷,忍受工作的疲惫,忍受河水的浑浊。但他们无法忍受一个母亲无声的眼泪。

于是,人潮像溪流,汇聚成河。

一开始,只是涓涓细流。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有下班的工人,有像我一样无所事事地寻找着什么的旁观者。

他们只是想为那个母亲说几句话,为那个被伤害的女孩讨一个说法。他们甚至还很耐心地,对着那些穿着制服的人,试图解释一种叫做“公道”的东西。

天黑了。

你知道,天一黑,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一些更深的黑色,从夜色里分离出来,没有表情,轮廓模糊。

它们一来,空气就冷了,凝固了。

人群的嘈杂,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拧小了音量。

扩音器里的声音也变了调,生硬,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然后,那些影子动了。

我看到镜头在抖。有人一直在拍,人们总是相信,镜头不会说谎。

我看见他们融进人群,像水滴汇入大海。然后,一些声音突然哑了,一些举起的手臂垂落,一些身影被黑夜吞没。

人群骚动起来,愤怒的质问像石子投进深潭,只泛起几圈涟漪,就归于沉寂。

“为什么?”

“因为妨碍了通行。”

后来,一个简单的解释,就定义了那个夜晚。一场关于公道的声讨,就这样变成了一场交通疏导。

车来了。

一辆笨重的卡车,它的车厢密不透风,像一个移动的铁盒。

一些人,那些几小时前还在为别人呐喊的人,被装了进去。

那一刻,我觉得镜头里的世界荒诞得像一场梦。有人在低声咒骂,有人在压抑地哭泣。

然后,有人唱起了一首老歌,一首关于家和远方的歌。

歌声沙哑,不成调子,在沉闷的空气里挣扎。

他们在对谁唱呢?是对那些黑色的影子,还是对自己?他们想用这首歌提醒什么?或者,他们只是在寻找一句熟悉的旋律,来抵抗这片无边的黑。

夜更深了。

手机屏幕上的光,开始变得断断续续。

我看见一辆奇怪的车缓缓驶过,它经过的地方,所有的光点似乎都黯淡了下去。

img

我看见混乱中跌倒的身影,看见一束想冲破黑暗的光(也许是某个手机的闪光灯)亮了一下,又迅速熄灭。

一切都结束在凌晨。

路上重新变得平静,街道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img

二、听澜的杂谈|服务人民的人,是怎么接受人民的下跪的

在众多被传出的视频中,被霸凌女生的父母在领导面前下跪求说法的画面尤其令人愤怒和心寒。对此,微信公众号“听澜的杂谈”发布文章进行评论,但该文同样遭删除。

文中写道:

第一个人民的公仆,直挺挺、抬着头颅,接受了受害者父母的下跪。

视频中,为女儿讨公道的父母跪在当地官员的脚下。官员树大根深、屹立不倒,仍旧慷慨对着镜头讲着大义,对脚下的“衣食父母”却视若无睹。

被服务的人匍匐脚下,服务者振振有词,我一霎分不清谁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还好,受害者父母只能趴在脚底下,还碰不到屁股,还能继续耍亮证姐的威风。

这一刻,道德责任感被停留在了受害者父母身上,无法顺着当权者整齐的行头继续向上蔓延。

第二个人民的公仆,指着脸、招呼手下,逼着有良心的人下跪。

视频里,一位脖子上都是横肉的不明人士,和上面讲的官员一样,也是拿着话筒的——这样的人一般都想通过声音大掌握话语权——对着一位老太太进行着教育。只是在给老太太下达了“再说一次的”最后通牒之后,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冲在了老太太前面。

事实证明,不明人士和小伙子同样是爱老人士。拿着大喇叭愿意教育老太太那么多次,到小伙子这就只愿意说一遍了:不明人士大手一挥,边上为人民服务的蜂拥而上,小伙子也被好好服务了,又是锁喉又是背手,同样跪在了服务者的脚下。

这一刻,道德责任感传到了小伙子身上,却又被蓝色制服的大手制服在了地上。

小女孩、女孩的父母、小伙子,都跪下了;

施暴者、政府的官员、不明人士,越站越自信。

施暴者哪来的勇气让别人跪下,自己心安理得地站着呢?

或许是让别人跪习惯了,长大了还没改掉这个习惯罢。

服务人民的人,就是这么接受人民的下跪的。

三、也也的批判诗30|江油的妈妈

微信公众号“也也的批判诗30”写下两首诗以记录江油发生的一切。这两首诗也难逃被删命运。

第一首《江油的妈妈》如此写道:

江油的一个妈妈不会说话,也听不见

但是能看见

只看了那么一小会儿

天就塌了

天塌了!那么多踢踹…棍棒…耳光…

噼里啪啦掉下来

全都砸在女儿身上

天上飞来飞去的

应该都是天使啊,怎么放出来那么多小恶魔

大火在嗓子里猛烈燃烧

江油妈妈吐不出来

一个江油妈妈吐不出来

十万个江油妈妈帮她一起吐

吐出一大片火海

第二首《你好,谋杀者》写道:

七月的草木已茂密

谋杀者隐匿之中

风吹草低

还是不能轻易发现它们潜行的脊背

或者脊背上隐隐约约的花纹儿

我把我的女儿放在我的肩头

我激起我的轻功草上飞

为了不让我的女儿惊恐

我不停的施展我拙劣的口技

“噗啦啦,噗啦啦,噗啦啦”

我让我的女儿误以为她的爸爸

是在模仿一只鸟

你好,谋杀者

求你放过我的女儿

这绝对是我最后的底线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404文库】“泥洼洼一片,真干净啊”(外二篇)

By: elijah
8 August 2025 at 06:13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泥洼洼一片,真干净啊”(外二篇)
来源:就叫熊太行也行飞蛾逐日

主题归类:洪灾民营企业刑讯逼供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就叫熊太行也行|死了这么多人,可不是哽咽两句就能敷衍过去的

七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广东、云南、重庆等多地出现因强降雨、泄洪等原因导致的严重洪涝灾害。北京密云受灾尤其严重,十余万人被转移,愈三十余人因洪灾丧生。其中,太师屯镇一养老照料中心有31人因未被及时施救丧生,老人居多。

img

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对于此事发布的遭删除的评论文章中,作者写道: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的养老照料中心,淹死了31人。

北京大多数这一波洪水的伤亡,都发生在这里。

img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院子,都是平房。

洪水涨到两米深的时候,这些老人躲也没法躲,8名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法拯救55名身体失能的老人。

有没有安全的地方呢?

一墙之隔,就是密云区第二人民医院,这里是楼房,三层楼。

img

只要早一点安排老人转移进隔壁医院,他们就不会死。

为什么没有呢?

区委书记余卫国说,预案没有把镇中心列入转移范围。

img

而且说,他们用了传统思维方式,没有考虑到老人、孩子和身体不便的人。

这不是鬼扯吗?

哪场洪灾没有背老爷爷、老奶奶的照片?

img

老老实实道个歉,不行吗?

以及,我试了高德、百度、腾讯、苹果,都搜不到“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

img

点评上也看不到这个单位(别的养老院是有的)。

泥洼洼一片,真干净啊。

二、飞蛾逐日|解除留置后,民营企业家们选择了跳楼自杀

编者按:本文含有涉及抑郁、自杀等内容,请酌情观看。如果你也有相关问题,请联系专业机构。

7月27日,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这已不是近期第一起民营企业家自杀事件。

对此,微信公众号“飞蛾逐日”作者李宇琛发布评论文章,点出民营企业家自尽事件背后,是当局对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打压和敲诈。然而该文很快便被删除。

文中写道:

三个月前,4月17日,汪林朋被湖北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带走。罪名是立案调查,措施是留置。

img

7月23日,他出来了。留置措施被解除,变为了:

责令候查。

四个字,意味着他重获自由,但悬顶之剑尚未完全撤去。

他回到了公司,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同事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董事长。

然后,就是7月27日的上午。

坠落之前,汪林朋的最后72小时自由时光,是在怎样的心境中度过的,无人知晓。

但另一位董事长的最后时光,留下了痕迹。

时间拨回两年前的常州。

华立公司的董事长承勇,44岁,比汪林朋年轻。

img

他没有被留置,只是连续三天接受常州市纪委监委的谈话:

每天早出晚归。

调查涉及天宁区原副区长杨康成案。纪委需要承勇承认,他替杨康成保管了800万。

承勇说没有。

调查人员需要他说有。

承勇朋友圈的最后留言:

审讯小屋子有点难熬,太压抑。

img

在连续三天的“谈话”后,11月11日凌晨4点36分,他从世茂广场一跃而下。

他留下了一封遗书,之后被公布在公司公众号上,内容刺眼:

“含冤跳楼身亡,自证清白”。

img

遗书里说,他遭威逼,违心承认了那笔不存在的800万。他说他想:

早点结束。

但事后自己懊悔了,陷入绝望。

他最后的感叹是:

“度日如年…后面还要继续,我觉得太累了,先走一步,拜拜。”

img

汪林朋和承勇,两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都走上了一条相似的、通往天台的路。

这条路的起点,都指向一个特殊的房间。

根据2018年开始实施的《监察法》,这个房间里的措施叫“留置”。

最长6个月,与世隔绝:

律师无法介入。

设立的初衷之一,是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跑、串供,或者:

自杀。

在那个有点难熬的小屋子里,人的心理防线很容易被摧垮。尤其是当一些调查人员,背负着破案压力,想要撬开一个缺口时。

一位叫张庆方的律师曾披露,这种事并非孤例。他甚至用了一个很刺耳的词来形容承勇案里的操作:

敲诈。

敲诈一个民营企业家,为官员的案子填坑。

三、李宇琛|石家庄警方领导亲自组织核查,未发现警察刑讯逼供

作者李宇琛近期发布的另一篇文章也同样被删除,该文对石家庄警察关于刘东林案中“自己查自己”的行为进行质疑。

文中写道:

有些结论,像陈年的酒,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另一些结论,则像过期的罐头,放得越久,开罐时崩出来的东西就越惊人。

这串数字,他们已经拨打过无数次,听筒里大多是忙音。

但这一次,有人接了,并且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同志,用沉稳的语调,口头宣读了一份迟到了六年的核查结论。

根据刘东林家属代理律师刘佳佳和王铁章公开发布的文章,这份结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

2019年10月,市局领导亲自组织,纪检组牵头,对刘东林之死进行了核查。

结论是:

程序合法,未发现刑讯逼供,初步判定为因病死亡的意外事件。

家属对此无异议,尸体随后火化。

这份由“自己查自己”得出的完美报告,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逻辑闭环。

唯一的瑕疵是,这份诞生于2019年10月的结论,直到2025年夏天,才通过电话线,第一次抵达它本应抵达的当事人——刘东林的家属和律师耳中。

这就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时空悖论:一个在2019年就对结论“无异议”的家属,是如何在之后的六年里,坚持不懈地奔走、控告,又是如何在2024年底聘请律师介入此案的?

也许,在某些地方,时间是可以被折叠的。

刘东林,外号“熊”,人如其名,是个壮硕的砂场工人。

根据律师文章中引述的案件简况,2019年9月30日,他被带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8天后的凌晨,他死了。

当年,家属接到的通知是,刘东林死于“肺栓塞”,送医院抢救无效。

几年后,在石家庄警方监管下的暴钦瑞也是这个死因。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医学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官方通报里,与“躲猫猫”“喝开水”一样,共同构成了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素材库。

但家属很快发现了剧本上的漏洞。

据律师文章披露,他们拿到的就诊记录显示,救护车抵达时,刘东林早已没有生命体征。

后续长达7个小时的“抢救”,更像是一场不知给谁看的:

行为艺术。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一个壮得像熊的人,怎么会突然肺栓塞?

在殡仪馆,他们终于见到了刘东林。

那具躯体无声地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律师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家属看到的情景:

刘东林心脏处的胸口位置有圆形规则的淤青、背部(上半背)有不规则片状黄褐色的淤青、脚踝有伤口、双脚浮肿。

一位曾与刘东林一同被关押的工友后来透露,他自己遭受过电击、捆绑、殴打,他心脏处的圆形淤青,就是电击的痕迹。

家属想拍照,被陪同的民警制止了。

对于背部的淤青,民警同志给出了另一个专业解释:

尸斑。

至于胸口的圆形淤青,则无人解释。

或许,是“熊”自己不小心撞的。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