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建设性意见|东航连装都不装一下了

By: unknown
28 March 2025 at 12:50
CDT 档案卡
标题:东航连装都不装一下了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3.27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东航空难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此刻,我刚从东航的航班上走下来。虽然是来南京带队美食之旅这么开心的事,但乘坐MU航班,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不,我并不格外担心东航的航班安全性,一点儿也没有担心,要不然我这么怕死不可能拿自己小命来冒险。在我看来,虽然这家航司的飞机出过惨重的事故,但我“大体上”知道事故原因,不是来自体系或流程方面的风险,那就不需要额外的担心。

然而,因为没有详实可靠的调查结论,我终究是不能确认的。由此,每一位将旅程和生命托付给东航的乘客也同样无法真正的安心。

3月21日,这个日子我一直都记着,每年快到时间了都会留意着有没有调查报告发出来。前年,去年,都等到了一份虽然敷衍但至少正式的通报。

这也是航空事故调查的国际标准和中国法规要求: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航空事故调查必须尽量在12个月之内发布最终报告,如果不能在12个月之内完成,必须在每个事发周年日发布一份临时声明。

中国民航规章《民用航空器事件技术调查规定》有同样的要求,对于未能形成最终报告的航空事故,应当在事件周年日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管是查不出来还是查出来了不想公开,你至少每年都要介绍一下进展,敷衍一下公众和受害者家属。

敷衍一下,非常重要。这意味着虽然你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公开或者不能公开调查结论,但起码还是守规矩的,是有底线的,意味着上百个受害者家庭没有被彻底遗忘,没有被完全忽视。

如果连敷衍一下都不愿意,装都不装了,那就真是摆明了要耍赖。

对于民航这样在万米高空承载亿万旅客生命的系统来说,容许耍赖,是要出大问题的。

一点建设性意见:

发布真相,是对家属的告慰,是对法规的尊重,更是重建公众对民航信心的唯一途径。

航空透视|MU5735三周年,调查进展:无

22 March 2025 at 20:36

信息的封闭,是信任的坟墓。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进行事故或事故征候调查的国家必须尽快并在可能时于12个月之内将最终报告公开发布。如果不能在12个月之内公开发布报告,进行调查的国家必须在每个事发周年日公开发布一份临时声明。

CDT 档案卡
标题:航空透视|MU5735三周年,调查进展:无
作者:航空透视
发表日期:2025.3.22
来源:微信公众号“航空透视”
主题归类:东航空难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中国《民用航空器事件技术调查规定》要求,事故和严重事故征候的最终调查报告应当在事发12个月内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未能在事发12个月内公布最终调查报告的事故或者严重事故征候,组织事件调查的部门应当在事件周年日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img

每次坐飞机旅行时,都有研究航路图的习惯。

去年,在多哈飞往广州的途中,发现从云南入境后,飞机便一直都沿着珠江飞行。由于航路的气象条件很好,在路过广西梧州上空时,发现了被群山绿水环抱的城区。

在拍下的照片的同时,我就在想,2022年的3月21日,同样也是晴空万里的一天,MU5735应该也是飞着同样的航路,或许只是高度不同。

是否那一天,正好也有位乘客,在同样的位置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记忆。

img

img

像空难这样的公共安全事件,不仅仅是他人的故事,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镜子。

整整一天,既没有看到官方的调查进展通报,也没有任何媒体报道。沉默与冷漠,可能比事故的真相更让人感到畏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