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CDT周报】第211期:一个97岁的人怎么背叛76岁的祖国

24 March 2025 at 13:52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210期:白名单内无事不扰,白名单外无时不扰?

过去两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5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件,刊登读者投稿2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3月15日—22日,这一周。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3月初)计划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的核心资产,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上两个重要港口的经营权。这项交易涉及了总共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港口出售案之一。该项交易原本计划在4月2日或之前签署最终文件,但目前却面临了极大的地缘政治压力。尽管长和方面坚称此次交易纯属商业性质,但在中美地缘政治背景的影响下,这项交易还是被广泛视作一项“政治避险操作”。尤其美国已展现出重掌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明确意图 —— 此前川普声称长江和记在巴拿马运河两端拥有两个主要港口,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巨大威胁,并指这些港口是“由中国运营”。

file

从3月13日开始,香港大公报火力全开,连续几日发表多篇评论,痛批长和将巴拿马运河经营权转卖给美国财团。以评论文章《莫天真,勿糊涂》为例,先是批评该交易消息在川普首次国会演讲前夕释放,非普通的商业行为。又批评长和“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语气可谓相当激烈。其矛头最终指向“国家战略利益”,认为一旦交易完成,有中国背景的港口世界网络会出现重大缺口,海外发展利益严重受损,导致中国船舶“无处可靠”。接下来的一周里,大公报又连续发布十余篇与此事相关的社评、评论来稿,从不同角度论述香港企业应该扛起国家责任、担当国家利益、坚守民族大义等。有网友调侃,这种喉舌猛轰的局面,似乎是有人气急败坏破了大防。

img

的确,有消息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这个“未经批准”的交易勃然大怒,他要求阻止长和完成这笔交易,并指责它的行为是一种背叛。诚如大公报所言,“表面上这是一宗生意买卖,事实上这是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但有不少网友对这种“商人有祖国”的说法提出批评,“难道李嘉诚就必须拿长和公司的资产去赌一把吗?”、“骂他的人似乎觉得李嘉诚的钱就是他自己的钱”、“他一个加拿大‘黄瓜’为什么要爱中国,因为善吗?”、“把港口的经营权卖给俄罗斯,还会遭遇道德审判吗?”、“一个97岁的人,是怎么背叛76岁的祖国的?”而中国数字时代注意到,此类批评声音几乎都遭到了404。

file

还有网友发现,贝莱德开出的价格确实也让李家很难拒绝,几乎是长和去年港口业务预计收益的13倍。一手能拿到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一手能从川普的冲击风险中脱身,不比无偿捐给国家拿个爱国身份香吗?目前,并没有看到中方在道德审判外,给出商业竞价购买的方案。也难怪有网友说这简直是“把道德经摊在了股东大会的会议桌上,把忠君赋变成了财务报表的唯一注脚”。还有网友指出,在所谓国家利益的最高要求下,香港企业已无法自主做出独立商业决策。从这点来看,它们已经和大陆企业无异。可是,如果赚得了、带不走,且随时会成为政治工具,要做好被牺牲的觉悟,又有多少人愿意呢?

img

近期,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13岁女儿被曝多次在饭圈对普通网民开盒,引发网络热议。例如,有网民留言评论某韩国明星的行程遭到她的谩骂和攻击,其个人隐私信息如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被泄露,迫使该网民销号退网。3月17日,谢广军在微信朋友圈公开致歉,表示深感愧疚,已严肃批评女儿行为,并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郑重道歉。面对网民对百度可能泄露用户数据的担忧,谢广军强调,女儿所获取的信息并非来自百度,而是源自某海外的社工库。

file

所谓人肉“开盒”,就是通过网络非法搜索,挖掘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进行公布。对普通个人而言,开盒就意味着将其个人信息挂在网上,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外貌、身份证号码、住址、手机号码、微信号码等信息。由于中文互联网上,个人信息总是与手机号码、身份证实行强绑定,因此别有用心者很容易顺藤摸瓜找出各种隐私信息,如购物记录、酒店记录、社交内容、账户信息、存款情况等。正是因为所有个人信息全被放到了一个盒子里,所以才有了“开盒”一说。

filev

有网友表示,假设谢广军的官宣是真实的,也揭露了另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的个人信息可以如此轻易被贩卖。以至于连一个13岁的未成年人,想拿到就能拿到,没什么难度可言。平时要求我们上缴个人信息时,总会说高度重视用户的隐私,采取了各种信息安全措施,但结果却是如此,互联网个人隐私的保护从未落到实处。还有网友指出,所有问题的症结,仍在网络实名制。早在2011年,韩国便宣布逐步废除网络实名制,其原因就是网民的个人信息被大量偷窃和泄露。我们无法确保掌握大量网民隐私的人拥有不滥用的道德,因此最好的方式便是尽量少的收集网民个人意思,“不装盒则无开盒”。但讽刺的是,即便习近平本人和女儿都遭到过开盒(恶俗维基案),但中共依然是网络实名制的最大支持者。诚如网友所言“实名制对某些人最大好处是,顺着网线过来捂住你的耳朵,或打劫你的财产”,而“谁掌握最多信息,谁就是泄露信息的源头”。

file

一周荐读:

俄乌战场上的中国人,有人为俄罗斯打仗,有人为乌克兰而战,柴静试图了解双方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向记者难以深入的战争内部。在这期节目中,被访者是俄军中的中国籍雇佣兵马卡龙,他在巴赫穆特前线的地下掩体中接受连线采访。马卡龙坦言他冒着生命危险决定公开讲述战场上的真实情况,讲述了自己作为雇佣兵的经历和内心挣扎。

3月18日,独立媒体“低音”在一篇报道中(联合“新新闻”发布)揭露了DeekSeek可能正主动或被迫走在加强政府专制能力的道路上,促进一种“极权人工智能”的诞生。报道提到“低音联合新新闻通过梳理官方公开资料,发现基层政府部门、公安、党媒、官方监控设备供应商等已将DeepSeek运用于网格化管理、言论审查、政治维稳等方面,使其工作更加自动化、精细化,或将带来监控和维稳模式的新一轮革新。”

我们并不关心那些来自中国官方幸灾乐祸的讥笑与诋毁,我们更在乎的,是那些仍在哭泣的人们:天安门母亲仍在苦苦等待正义;香港的抗争者们仍身陷囹圄;中国国内和海外的公民社会组织者们仍然面对严重威胁;那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和离散记者们,依然在坚持书写。

一周关注:

近期,香港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评论,痛批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将巴拿马运河经营权转卖给美国财团。许多墙内网民将矛头对准李嘉诚,指责他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是“押宝中美对抗美国会赢”。而一些墙外网民则调侃李嘉诚嗅觉敏锐,总是在关键时刻全身而退,并对中国的未来持怀疑态度。

3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削减八个联邦机构,其中包括负责对外广播的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该机构管理的美国之音(VOA)、自由亚洲(RFA)等新闻部门面临关闭的命运。在墙内社交媒体上,关于VOA和RFA停摆的讨论受到审查。在微博上搜索“美国之音”显示无结果,但使用其他关键词仍可找到少量相关内容。

近日,百度高管女儿被曝多次在饭圈开盒素人事件,引发公众广泛热议。网友根据多个账号发布的信息,发现这个多次在网络开盒者,疑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而谢在3月17日发朋友圈称,“我13岁的女儿在网上与人争执,情绪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网站上的他人隐私信息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进而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引发大量负面言论扩散”。

湖南师大官微3月12日的“晚安体”遇到了麻烦,它引用的一段胡适语录招惹了攻击,攻击者说胡适是“汉奸”,还当场举报给网警,希望扩大声势。湖南师大官微随后修改了该条博文,删掉了胡适的名字,仍保留了语录,换一种方式保卫“胡适”。胡适当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汉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后世的攻击者能用白话文来构陷他…..

一周惊奇:

那些被精心设计的学习榜样,既是权力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乌托邦工程最苦涩的墓志铭。当崇高的理想异化为意识形态的工具,那些被精心塑造的学习榜样,必将沦为历史废墟中的荒诞符号。正如平庸之恶的提出者阿伦特所说:任何试图用标准化人格塑造社会的努力,终将在人性的复杂面前碰得粉碎。

税务部门依法办案,对司马南偷税漏税进行查处,其实是在昌明一个基本道理:在中国,守法经营应该受到保护;而偷税漏税这等违法行为,不管头上拥有怎样的光环,都应该受到查处。诚实守法经营的人,应该得到保护,这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她自称为”黑龙江省龙台文化交流顾问、黑龙江省两岸青年交流大使“,强调自己爱祖国、爱家人。在其发布的300多个作品中,最高的一个视频观看数为277万,内容是她女儿”小当归“高喊”我是哪吒,我来收你们啦!“。其余的都是她宣扬”两岸统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乖乖回到咱妈的怀抱比较现实”之类的正能量视频。

一周讽刺:

3.15晚会中对卫生巾(裤)安全问题的报道,以及对胖猫事件中垃圾清运量高达90余吨的报道被大量讨论。在新月伴《年度女性事件回顾》的第二季中,我们曾对胖猫事件、女性妇科安全等相关议题做过总结,在这里与大家回顾。

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维护和平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终因不得人心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的阴霾依然笼罩人类社会。你不能只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欺凌自己的时候才反对他们,也不能在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的受益者变成自己的时候,就转而支持这些思潮……

一周声音:

在房地产等资产泡沫严重的情况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就会如影随形。如果再叠加经济结构扭曲、经济信心不足、债务问题严重、金融体系脆弱、汇率大幅波动,系统性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在某个临界点突然爆发。那么,系统性金融危机会有哪些表现呢?

这种介于自行车与摩托车之间的交通工具,凭借其经济性、便捷性和灵活性,正以迅猛之势改写着城市交通的生态。几组数据令人震撼: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550万辆,日均骑行量达811万人次;广州登记车辆360万辆,实际使用量超500万辆。

效力于北京国安 U21 梯队的球员郭嘉璇被北京足协借调,代表北京参加今年的全运会。北京时间 2 月 2 日,郭嘉璇随队前往西班牙马德里集训。4 天后,在一场与RC Alcobendas俱乐部的训练赛中,嘉璇在铲球过程中发生碰撞。经送医检查,西班牙医院在 4 小时后确认郭嘉璇脑死亡。

一周故事:

面对繁重的工作,当代打工人习惯于自嘲为“牛马”。牛马的苦,还没吃完,一些年轻人又争相当起了“二牛马”。“大牛马”们把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外包给“二牛马”,用少量的金钱节约时间,缓一口气,还能尝尝逆袭当甲方的滋味。而“二牛马”们,竞争上岗,恨不得比对待本职工作还认真,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

如今,那股让塞尔维亚陷入孤立的政治势力再次掌权。这不会抹杀90年代学生抗争的意义——在ta们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这些抗议本身就是胜利。但这一现实仍让人感到苦涩,仿佛整个社会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斗争。

念兹集|百度的官宣,让我对国内的数据安全算是彻底没信心了

20 March 2025 at 23:17

file

百度副总裁的女儿开盒孕妇。坦率说,一开始我没太关注这个事情。

作为百度副总裁的女儿,虽然才13岁,但是她老爸的公司掌握着天量的客户数据,她老爸又有着巨大的权力,这个先天条件太好。

这就类似一个任性的公主。历史上,公主一怒而杀死大臣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公主做出这样的事情,很可恶,很没人性。这个公主也一定会被史官写进历史,被后人唾骂。

但是,公主杀大臣,并不会引发朝野的明显恐慌。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公主,都知道她有一个很有权力的爹。这个危险是特定的,是可预期的。

反之,如果一个大臣走在路上突然就被人斩首了,那么大概率,会引发全社会的惊恐。比如中晚唐的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突然就被杀手伏击而亡,这一下子就让全长安都成了恐怖之城。大臣不敢上朝,百姓不敢上街,因为谁都不知道杀手来自何处。大家也不理解,为什么平时看着戒备森严的长安,居然让杀手来去自如,不但公然杀死宰相,还轻松逃避抓捕,逍遥法外。

今晚,看到百度发的官方声明,一下就让我想起武元衡。

CDT 档案卡
标题:百度的官宣,让我对国内的数据安全算是彻底没信心了
作者:金宏伟
发表日期:2025.3.20
来源:微信公众号“念兹集”
主题归类:信息泄露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按照百度的说法,开盒这事和百度没关系,纯粹就是13岁女孩在网上找个社工库,然后就拿到了孕妇的个人信息。

百度的这个官宣,潜台词是什么?

潜台词就是国内那些所谓的信息安全、信息合规,基本上就等同于坨💩啊。

想一想,我们平时交出去的个人信息。现在去行政机关办事,很多都要扫脸验证;随便下载个app,99%都验证手机号;预约个展览、活动什么的,都得填各种表格,身份证、单位、地址、文化程度……

当然,所有索要个人信息的地方或app都会假模假式地说——高度重视用户的隐私,采取了很牛逼的信息安全措施。

但从孕妇被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这件事来看,所有这些“牛逼的信息安全措施”,都是骗人的。

如果故事的桥段是,百度副总裁女儿恨孕妇,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尝试了很多种途径,花费了巨资,依然耗时八个月才终于找到了一家黑客组织,最终拿到了孕妇的个人资料。那么或许可以说,嗯,国内的信息安全做得挺好,你看连百度副总裁的女儿,想开盒都这么费劲。

但现在的故事,正好相反,一个13岁的女孩,很轻易地就能找到贩卖个人信息的社工库,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对孕妇的开盒。

卖信息的,像卖蓝莓的一样容易找到。哪怕你点名要南美洲的蓝莓,ok,so easy,三两天就到货。

开盒一个人,就这么简单。用户的个人信息,就如此轻易地就被贩卖。以至于连一个13岁的女儿,想拿到,就能拿到,完全没什么难度可言。

那么,对于处心积虑就想违法犯罪的,岂不更是想拿到什么信息就能拿到什么信息啊。

还是前面的那句话,看了百度的官宣,我就想起武元衡。

轻轻松松就把武元衡杀了,杀手还轻轻松松就跑了,留下长安城的满城风声鹤唳。

武元衡事件,是如何结束的?

是大唐倾尽全国之力去追踪杀手,直到破案,向全长安城详细介绍杀手如何进城、如何潜伏、如何逃遁。大唐对武元衡案做到了全流程公开,以透明换信任,才挽回了居民对长安的信心。

当下的刑事机关,最好也能学学大唐,及时立案,尽快破案,然后向公众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个13岁女孩可以这么容易就找到社工库,为什么社工库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拿到孕妇的个人信息。

不然,我只能理解,当下根本没什么信息安全可言。会不会被人开盒,纯靠运气。

法律圆桌|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风波:不应道歉为止

19 March 2025 at 20:01

file

近日,百度高管女儿被曝多次在饭圈开盒素人事件,引发公众广泛热议。网友根据多个账号发布的信息,发现这个多次在网络开盒者,疑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而谢在3月17日发朋友圈称,“我13岁的女儿在网上与人争执,情绪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网站上的他人隐私信息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进而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引发大量负面言论扩散”。上述内容似已证实,参与开盒者正是自己的女儿。

尽管这封道歉信恳切地希望获得“大家的理解和善意”,甚至还祭出自己女儿“也被曝光个人隐私,且承受了远超其年龄的压力与伤害”的感情牌,但网友并不买账。其原因在于:

其一,开盲盒的行为实在过于恶劣,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大困扰和伤害,绝非简单的朋友圈道歉就可弥补;

其二,上述道歉信也并未解除公众疑虑,即高管女儿用以开盲盒的他人信息,究竟是否从其父亲处获得。如果开盒信息真是从其父亲处获得,无疑会让公众对谢某供职公司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产生重大质疑。

此外,如果百度高管都没有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那么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又如何能在数据化的今天保全自身,而不用担心个人隐私随时可能被悉数曝光在众人窥视之下?

CDT 档案卡
标题: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风波:不应道歉为止
作者:法律圆桌
发表日期:2025.3.19
来源:微信公众号“法律圆桌”
主题归类:信息泄露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1 人肉“开盒”,早已远超公众想象

所谓人肉“开盒”,就是通过网络非法搜索,挖掘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发网民对被开盒者的舆论谴责。对于普通个人而言,开盒就意味着将你的个人信息挂在网上,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外貌、身份证号码、住址、手机号码、微信号码等信息。

如此,不仅你的网络账号会直接和现实身份强行绑定,哪怕是极其私密的消费信息和浏览信息都无处循形,你的个人隐私也像放在盒子中一样,打开就能被所有人看到。

image

现实中,开盒挂人的“触发点”往往非常低。被开盒的网友,有些仅因回复了一条与明星相关的微博,就被他人“一言不合而开盒”。被开盒者甚至不只是素人,2023年6月,张馨予、金星、赵露思等多位明星,仅因针对恶行虐猫事件发声,也同样遭遇开盒,身份证、手机号、社保卡等个人信息都被曝光在网上。

《每日人物》曾以一个自由插画师的经历,讲述普通人被开盒后的惨痛遭遇。这名年轻的女性插画师,仅因在聊天群里为其他女性鸣不平,就在一年内遭遇了有截图证据的高达1672次骚扰。骚扰者不仅威胁发布她的照片、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还在微信、邮箱、微博、B站,QQ群、直播间等个人通讯和社交平台上密集发送信息。骚扰内容,不光有对她相貌和年龄上的羞辱,甚至还发送人身安全威胁,实施性侵害的暗示,最后还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跟踪和拍摄。被开盒者,很多都因为无休止的恶意骚扰和网络攻击而深陷抑郁,身心都受到重创。

除了网暴外,“开盒”还常被用以敲诈勒索,一些公职人员和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也因此成为重点目标。现实中,甚至还有因为感情纠纷,前任通过“开盒”,获取对方快递地址、外卖地址和车辆轨迹等信息,进而实施暴力伤害的案例。

而此次开盒事件,令人震惊之处还在于,参与开盒网暴的百度高官女儿,不仅因为追星纠纷就通过开盒挑起了对一名孕妇的大规模网暴,还在于一名年仅13岁的未成年人就沾染上这种网络恶习。由此可知,开盒之风在饭圈的蔓延早已远超公众的想象。

 2 开盒行为,仅仅道歉就没事了?

通过开盒曝光他人隐私,煽动对他人的网络暴力,当然是违法行为。因开盒行为涉及多个法律领域,开盒者也涉及多项法律责任。

首先是民事侵权责任。《民法典》第990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995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人肉开盒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名誉、容易和隐私权利,受害人当然有权向开盒者索要民事侵权赔偿,尤其是当开盒行为给其造成精神损害时。

其次是行政责任。开盒者的目的,不仅是曝光他人隐私,还经常是借由开盒挑动对他人的网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明确规定,若“(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一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如果开盒行为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扰乱了公共秩序且对他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侵害,就可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等行政责任。

最后,还有刑事责任。“人肉开盒”,本质上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首先会涉及侵犯个人信息犯罪。

image

根据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都会构成《刑法》第253条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甚至更严重的,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处罚。

这项司法解释中,还尤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如涉及的是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信息,数量只要达到25条以上,其他信息只要数量达到2500条以上就会构成此罪。

所以,尽管谢某已经向公众道歉,但此事的法律追责,还有待进一步处理。

 3 个人隐私保护的企业责任

此次开盒事件的一个核心点就在于,有网友晒出网络留言显示,开盒女孩曾公开表示,自己用以开盒的数据“是我家长给我”;为佐证开盒信息的真实性,高管女儿甚至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父亲月薪22万元的在职证明。而谢某在道歉信中也极力撇清,证实女儿是“在情绪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网站上的他人隐私信息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因此他人的隐私并非通过百度数据库泄露。

img
谢广军朋友圈截图

但上述个人道歉,并未彻底消除公众的普遍忧虑。毕竟百度作为一个掌握普通人大量网络数据的大型科技企业,其高管亲属通过开盒行为随意曝光他人隐私,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联想到企业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工作失守,以及包括高管在内的工作人员在他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淡漠。

所以,如果网友爆出的上述细节属实,那么此事就不仅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冲动中作出的错误决定”,它还直指开盒的幕后系统“帮凶”,也会严重影响谢某供职的这家公司的信誉和公信力。

谢某在道歉声明中将事件发生原因归咎为,“作为父亲,未能及时察觉并引导她正确处理问题,未能及时教会她尊重、保护他人及个人隐私”。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包括大型网络科技信息公司高管在内的成年人,尽管每天都面对大量个人数据信息,也仍旧没能建立起在数据时代尊重他人隐私的自觉,更没有将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借由家庭教育传递给下一代未成年人。这一点,无疑发人省思。

正如施暴者最终也总会被暴力所反噬,此次事件发展到现在,同样也让开盒者本人信息被扒,甚至累及其家人和家人供职的公司。施暴者因不尊重他人而扔出的回旋镖,最终又打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如果任由戾气在网络世界蔓延,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即使施暴者本人也无法全身而退。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保护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这一点在网络世界应被所有人谨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