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铃策略

By: Steven
23 April 2024 at 00:01

「杠铃策略」是一种投资思路,它主张同时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项目,避免那些不上不下的中等投资类项目,通过这样的组合来实现收益的平衡与稳健增长。它鼓励我们一边冒险一边保守,以下是这种策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不要每天早上都喝咖啡,这会让你过度依赖咖啡因,长期处于高兴奋状态会影响效率。应该避免平时一直喝咖啡,留到周末尽情喝,用它把有趣的事情变得更有趣。

📖 不要读那些含糊不清的科学书籍,而是读纯粹好玩的书(比如奇幻、科幻、漫画等)或者真正深入的科学书籍(教科书和综述论文)。

🧑‍🤝‍🧑 不要总交一些「还行」的朋友,而是通过聚会和互联网快速结识成百上千的人,然后找出一小群或几个跟你非常合得来的人,经常见面或聊天。

💻 不要一边写文章一边修改,这样太累了。可以一天写五六篇随笔,随时记录想法,然后在一周内逐渐合并修改成一篇好文章。这样,你的创作冲动就不会被心中的批评家扼杀,同时你内心的批评家也能确保你的写作质量。

💼 别用业余时间做些无聊的项目,尝试一段时间内同时做几份工作,然后用赚的钱去实现一些大胆的计划,比如创业、成为独立研究员等。

🧘 别只是每天用零碎时间冥想,不如每年集中花十天冥想,这样会更快地提升心灵,其他时间尽管随意生活。

📱 不要只是在上厕所的时候随手刷刷交友软件,不如花一个周末好好完善你的资料,然后尽可能多地和不同的人交流,这样你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到合适的伴侣。

📚 不要每天都读一章书,而是每几个月花两三周时间集中阅读,那时你可以一天读一本,然后用空闲时间思考书中的内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收获会更多。

💬 也别每周读一本书,而是多花点时间写书评,阐释它的主要观点,思考书中的内容,试图与作者的思想进行辩论。通过查找有关主题的更多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思考。

源一:Examples of barbell strategies

源二:Barbell Investment Strategy

配图:SUiTHiNK by Midjourney

翻译:ChatGPT 3.5

润色:SUiTHiNK

读完一本不好看的书,但心里很舒坦

By: Steven
13 February 2024 at 19:04

在西西弗里偶遇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被设定吸引了,就一下看了前九章。

二十三天后回到书店里把余下的二十二章看完了,满足的同时又觉得很失望。

满足的是,这个下午是我近一年来完整读完了一本书的时刻;失望的是,前半截一直吊着我胃口的摆渡世界的故事,最后居然演变成了俗气的爱情故事和死而复生的怪诞情节。我不喜欢这样的收尾。

但是,迪伦凭着自己的信念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人间这段路,这一路的勇气,是我愿意把第三颗星打上来的原因。书里的男女角色我都不怎么喜欢,无辜枉死的三十六岁女士也很莫名其妙,但对于此刻低气压的我而言,我喜欢迪伦一路冲过去的那份勇气和冒险的决心。

对多数人而言,读这本书是浪费时间。但我之所以感觉还行,是因为我太久没有体会到「完成」一件事时「结束」的那一刻了。哪怕这一刻并不欢欣鼓舞,但我完成了。

相对应的,前两天看完的两部片子,让我感到心里非常的舒坦。一个是贾玲的新电影《热辣滚烫YOLO》,另外一个是 Casey 最新的一条 vlog《Sisyphus and the Impossible Dream》。

一方面惊叹于贾玲真的一年瘦下来一百斤,练成了可以和职业拳击运动员打几下的状态;二来佩服于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做的一切努力,一切向生活挥拳而做的事情。她不是瘦了,而是变了一个人,瘦下来只是一个副产品。

Casey 的 vlog 时间跨度长达 17 年。从大腿骨折,到跑进三小时以内,从二十来岁到四十多,一切的付出,就像西西弗斯一次次推石头上山,不仅过程令我震动,结果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希望!

他俩是我 2024 年初的第一束光。

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有感——生活处处皆学问

By: jane9309
8 March 2016 at 15:16

之前曾稍微了解过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毕竟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总会或多或少听到一些传闻。正好最近阿里又开始招实习生,挑了几个岗位打算充分利用下暑期之后继续读MSC,其中就有产品经理一职。于是把之前看到的相关书籍翻了出来,最终买了这本据说适用于-1至3岁兴趣人士的电子书。

在看到1.4节的入行经历之谈时,越读越惊讶,因为他的对产品心理上的描述真的是太符合我之前的一些感受了。2015暑期,我在香港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网页开发,由于通勤时间长,大概来回两个小时,所以晚上通常八九点回到宿舍,整个人非常疲惫,基本刷刷微博看看视频就洗洗睡了……当时粉上一枚鲜肉,杨洋,在粉圈里除了日常投票、围观撕碧,总想着,也许我能做点什么,有意义的,又能够在香港这里做到。群里也有不少高材生,许多是在国外的,这样建youtube频道就比较方便。其中有个在美国实验室的北大女生,有一回哭笑不得地说道“每次早上起来都看不懂微博画风了”,因为小生上升时期微博上总会有各种粉粉黑黑的事端,而且大部分是在内地的白天进行的,所以对那些身处国外尤其是北美的学生党乃至工作党而言,睡一觉刷微博便是“改朝换天”一样233。

我便琢磨着,要不,做个日报?羊圈日报?我搜索了微博,因为之前也有类似的粉丝报刊出来,如《毒鸡汤日报》,但做了几期便没有下文了,因为语言、封面设计与豆瓣八组的风格有些相似,有时会有很多争议,再者坚持无偿天天做报刊也是要有时间有闲钱的人,PS一个封面估计就要半小时,还有文案呢!所以看着它从日刊,变成周刊,再变月刊,之后无疾而终了……偶尔还会诈尸一下2333……更古老的日报自然也是有的,不过也是粉丝一时兴起做了几期,并没有很认真。

现在的情形是:需求有了,同类产品因利益、时间等问题没有强大而持续的竞争力,而我又有下班后身心俱疲无所事事的这段时间与精力,八月加上开学的一段日子一共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建立一个日报团队应该够(总会有一些下班后有空闲的工作党吧?),那么,为什么不呢?

当时在另一个粉丝群里号召小伙伴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却被泼了冷水,转头自己闷声着手建立微博公号,起了个 @sheep_daily 的名字,账号配着新开的邮箱。办报的宗旨是——提供每日羊圈新闻总结,适用于所有追不上画风的羊毛,包括海外时差党、学生党等。办报的理念是——报喜也报忧。在基本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悄悄地开始了日报试运营。

因为粉圈有时争端很大,在最初几期的日报中,我选择用如播报天气预报般平直的语气来叙述每天发生的事情,有一则则的快讯,也有每日总结。接着发现,既然是想让大家快速获取资讯,那么在新闻的时效性与易取性之间就要做权衡,快讯多了会淹没高度浓缩的总结,订阅者懒得翻阅就与宗旨不符了。而且,古井无波的语气也许适合有争端的新闻,毕竟不是真的“日报”,对于大部分新闻带点感情色彩更能引起共鸣,只要注意敏感话题谨慎发言即可。

慢慢地揣摩着用户的心思,订阅人数破百了,是时候换个风格来打出名号了。开始在140字里塞入越来越多的事情,一条条总结如新闻标题一样精炼,开始加图,加微博截图,自己用一些app来ps日报封面,如下图所示。还开始招人,建立起日报的新闻供应、加工、发布链条。看着粉丝数渐渐破千,虽然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做这些说来挺辛苦的,但还是相当享受成长的过程。

我是属于那种如果没有把自己做的东西做好,就拉不下那个脸让有几千上万粉丝的朋友帮忙宣传,虽然这是能让更多人受益的事情……所以不管是什么时期,我并没有三天两头四处找人宣传,而是自己偶尔翻看过去的日报,统计数据(用眼,凭感觉,哈哈),什么样的日报看的人多转发量也多,什么样的阅读量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排版?还是因为图片?还是文案语气?抑或是太多tag影响了转发心情?每一次有所发现,接下来的日报都会跟着改进,看到阅读量因为某些细微的变动而回升的感觉真的是棒极了!下面的招贤帖链接里也有贴少量的数据,细心观察可以看出一些变化。

在这个时期,虽说建立了日报小组,我承担的工作量还是最多的,下面这个是豆瓣招贤帖里写的工作内容:

=================================================
【日报每日新闻总结主要分成】
①【新闻截图】:尽量手机截图,确保移动设备用户也能看清截图内容;
②【新闻文案】:目前皮下有一位豆瓣人可写文案;
③【新闻整合拼图】:基本使用美图秀秀拼图,一长图对应一条新闻标题;
④【新闻封面制作】:尽量使用当天官方发布的新图进行ps,图片置于九宫格正中央;
⑤【发布新闻】:作为日报当日负责人,为文案拟大纲,分配文案、制图方面的任务。之后登录日报账号,将图片与新闻一一对应好,保证日报于半夜12点前发布。万一遇到极端情况(如成员突然都不在线,呼叫无应答),必须有能力【包干一切】,包括截图、制图、封面、文案。

①【适合经常刷微博的人(即消息灵通的人),随手截屏后上传到群相册,简单粗暴。
②【只要能达到如之前日报文案水准即可,140字内除了一两个tag和一个日期再塞进七八个新闻标题,本程序猿都能做到,豆瓣人更应该不在话下了吧?
③【与文案配合,文案一出成员即可认领两三个新闻,将之前相册里的截图拼成长图。美图秀秀网页版都能做拼图,不用担心技术问题。
④【之前的封面全是我用手机软件做的……当然可以用电脑ps,想做的审美和技术至少达到之前封面的水准……
⑤【由于涉及到账号安全与口碑,在合作一段时间后会根据能力与可靠程度决定人选。

》》》如果对杨洋爱得深沉,对日报十分感兴趣同时符合以上任意一个分工要求的,请不要大意地加入我们吧《《《
=================================================

小组人少时,我基本就是包干,人多时,我也是各种操心“xxx这个是草稿,你拿去写文案;xxx图片拼接得怎么样啦?xxx封面怎么样?xxx时间快到了,检查下发布吧……”因为我会觉得,日报少了我就跑不动了,会觉得其他人并没有动力去及时完成这些事情,毕竟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报酬,只有虚幻的满足感。于是在九月的时候,我就谋划着“脱团”这件事,因为我还有学业、还要找工作,不可能一直守护着日报,所以必须早点让其他队友成长起来。我开始放手让队友负责更多事情,即使会犯这样那样的错,或者无法及时出刊。犯错能更好地成长,如果我害怕他们犯错我就永远别想对日报说“放手”。我会看着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看着它发展出不同风格,得到更多的订阅数,有更大的影响力……

说了这么多,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有什么关系呢?有的:

“对一个产品的激情总是会消减,或者说市场、公司总是随时在变化,所以产品经理不可能对某个产品从一而终,总有一天要离开它。当我慢慢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发现不能让产品少了自己就不行,于是我总是在产品渐渐成熟的时候,开始主动定规范、定流程,把自己手上的工作一点点分出去,使得自己可以安心地去做其他事情。”——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其实道理并不新鲜,“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出现的时机太巧,如果我去年此时看到这篇文字,我估计不会有多少共鸣,但换做今日,就特别有感觉,会想着“原来我也有类似经历,也算是接触过产品经理所做的工作”(说白了我那是从无到有的微博公众号运营,讲真,差点就开了微信公号,后来觉得团队做事的人手还不够便作罢了)。对了,书挺好的,很适合入门的人看。

上面主要说的是日报内容方面,其实还有好多事情,比如外交(如何与其他公号打交道)、合作(与一些粉丝App开发运营团队在营销方面的合作)、品牌宣传(如借助建立起友好关系的公号进行宣传,或者借助八卦号的影响力(有则日报截图了全民星探,结果被对方点赞,几个小时浏览量就百八十万))、竞争(如何处理后起同类竞争对手以及前辈)、内部管理等等。下午三点了,一写就用了一个半小时,我得赶快复习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