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海豹|观察者网这篇文章,问题很大

9月2日,观察者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谁打败了法西斯?西方在撒谎,我们必须揭示真相》,署名罗一,并注明 #打败法西斯的不是英美而是中国和苏联 字样。
笔者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这篇文章问题很大,它的主要观点是片面的,理论上是错误的,个别用词是荒谬的。尽管笔者认同作者的爱国情怀,理解作者对西方篡改历史行径的愤恨,但笔者同样认为,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作者在文中主要强调英美的机会主义路线,因此把中苏以外国家的历史贡献一笔抹杀,认定打败法西斯的不是英美,而是苏联和中国。这在哲学上犯了绝对主义错误,即把英美在反法西斯进程中发挥的消极作用绝对化了。
观察者网文章
英美的绥靖政策,发挥的消极作用,是历史事实。英美对法西斯的抵抗,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历史事实。
因此,不能将事物消极的一方面割裂出来,就以偏概全,视为事物的全部性质。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也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第一、要看到事物的全面性,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英美的绥靖政策(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后全面参战的巨大贡献(积极作用)。
第二、要看到事物的阶段性,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应该将事物放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去考察。英美在1939年之前、1939—1941年、1941—1945年这几个阶段的对策、作用和性质是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个阶段的政策来定义整场战争的全面表现。
第三、要看到事物的联系性,承认反法西斯联盟是一个整体,各成员国相互依存。没有苏联在东线的殊死搏杀,西线登陆可能难以成功;同样,没有英美在西线的开辟和第二战场、没有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的海量物资支援(对苏联和中国的援助至关重要),苏联和中国的战争也会艰苦得多。
作者在文中第二个主要观点,是将反法西斯战争视为”帝国主义自1917年俄国革命开始延续至今、百年侵袭社会主义历程的一章”。这一观点也是缺乏历史依据的,其错误在于:
观察者网文章
第一、它混淆了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混合产物,它从根本上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它的目标是建立全球霸权并系统性地消灭“劣等种族”和反对派。因此,反法西斯战争的核心是制止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而非单纯是“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结成同盟,共同对抗轴心国,恰恰说明这场战争超越了意识形态对立。
第二、它扭曲了历史因果关系与时间线。1917年俄国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但这一矛盾并非二战的根本起因。二战的直接起因是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主义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的民族主义高涨,以及国际联盟的失败等等。将二战视为“1917年开始的延续”,忽视了二战爆发的复杂历史成因,是一种简单化、目的论式的历史观。
第三、它忽视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多元性。参与反法西斯阵营的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殖民地国家(如印度、非洲国家)以及各国抵抗运动(包括左翼、自由派、民族主义者等),甚至包括法西斯国家内部热爱和平的人士。将其简化为“帝国主义vs社会主义”的叙事,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我国现行外交政策。
总之,这样以偏概全的文章无法带给我们民族真正的自信,不利于我们国民的理性思考,更违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类正义力量的共同胜利。今天,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我们更需要倡导合作而非对立,强调共建而非独享。只有如此,我们在重温二战历史时,才能有更深刻、更公允的认识,并从中汲取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