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9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艾睿电子:美国对华分公司的贸易限制正被撤销

19 October 2025 at 08:53

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子元件分销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星期六(10月18日)说,美国政府正撤销此前对其在中国的附属公司实施的贸易限制。

根据路透社报道,艾睿电子星期六说,美国商务部已通知他们,将发布撤销决定,并于星期五发出正式信函,暂时解除相关限制。

美国商务部星期三(10月8日)宣布,包括艾睿(中国)电子贸易和艾睿电子(香港)有限公司在内的15家中国公司,因协助哈马斯和胡塞武装等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购买美国无人机电子元件,而被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艾睿电子发言人霍里根(John Hourigan)说,目前已收到美国商务部的正式通知,公司被授权恢复与此前被列入清单的实体的进出口业务。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言人对此在电子邮件中回应称:“BIS致力于确保出口限制能精准地维护国家安全。”

霍里根说,公司始终严格遵守所有法律和监管要求。 他还补充说,被列入“实体清单”的艾睿电子(香港)有限公司实际上并非艾睿电子的附属公司。

但他也说,此前公报中提到的与该香港公司相关的六个其他名称确实与艾睿有关,这些名称将从实体清单中被移除。

Yesterday — 18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华为云被曝云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 CEO被连降三等

18 October 2025 at 17:33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云计算业务被曝出现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多名高管被问责,其中华为董事、云计算BG 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

综合澎湃新闻和凤凰网财经报道,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针对华为云计算BU提交的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对相关管理责任人作出处理。

作为云计算业务负责人,张平安被连降三等,工资下调至新职级上限,并予以严重警告。华为云服务产品部部长张宇昕、云计算全球营销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石冀琳、云计算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也因管理不到位,被连降两等。

一名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一直对造假问题零容忍,此次处罚并不意外。除管理层问责外,此次针对华为云计算业务问题的问责自上而下,还有多人受到处罚。

今年8月22日,华为云CEO张平安发布通知,宣布对云BU下层组织进行大范围撤销与合并,重点涉及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涵盖数十个下属部门和组织,影响员工可能超过千人。

8月25日,华为云回应人员调整时称,将通过软硬协同、架构创新,持续为客户提供领先且有价值的云服务,同时加大对人工智能(AI)产业和算力产业的投入。

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云继续稳居中国大陆云服务市场首位,市场份额33%,同比增长15%,它的AI相关工作负载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成为云业务核心引擎。华为云以1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营收同比增长同样达18%。

寒武纪今年前三季营收同比大增超23倍

18 October 2025 at 15:23

中国人工智能(AI)晶片龙头寒武纪今年前三季营收同比大增超过23倍。

综合澎湃新闻和中新社报道,寒武纪星期五(10月17日)公告,公司今年前三季营收为46亿元(人民币,下同,约8.36亿新元),同比增长了23.86倍,净利润为16亿元。

公告显示,寒武纪今年第三季营收为17.27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规模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13.32倍,净利润为5.67亿元。

谈到业绩增长原因,寒武纪说,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寒武纪此前预告,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介于50亿至7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的主营业务聚焦于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晶片。

寒武纪在今年中国A股市场上备受关注,截至星期五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今年已累计涨逾89%,总市值逾5200亿元。

据此前报道,寒武纪今年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同比暴涨43.47倍,扭亏为盈。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唐辰同学|希望今年是雷军最后一次年度演讲

1 October 2025 at 10:24

img

小米高端化,需要“改变”雷军讲故事的方式。

这已经是雷军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味道还是熟悉的“预制”味:场面依然宏大,流量还是磅礴,故事依旧煽情,雷总的眼角还能隐约看到泪光。

整个演讲的叙事基调还是这样:

经历过至暗时刻,做过艰难的决定,但最终我们成功了,赢了。我们还要花很多钱做研发,回击外界对小米的质疑。尽管被黑得很惨,但我们还是要做对标苹果,这件“漫长且痛苦的事情”。

简单说就是,我和小米都太难了,但我们努力了,也挺过来了。你们努力,也一样可以很成功。

可能因为财报好看,小米也跃升到万亿市值高度,雷军今年还多增加了一“味”情绪。他说,在很多人眼里,小米已经非常非常成功。但是在他内心却充满难以言说的焦虑。

img

“难以言说的焦虑”,这几个字被做成硕大的海报,放在主舞台的背屏上,十分醒目。

在前期造势时,雷军“真诚”到略显卑微的说,每次演讲,自己都非常紧张,担心故事讲得不好,担心大家觉得没意思。这一次和以前一样,特别的紧张。

他还自问自答,演讲不是长项,但为什么要坚持呢?是因为他希望深入地做一次沟通,让大家了解小米。雷军也说过,只要大家愿意听,可以一直讲下去。

这个“大家”肯定是筛选过的,愿不愿意听,结果不重要,丝毫不影响雷军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外“疯狂”输出。

这个节奏,“大家”摸得透透的,也将其模块化:上半场“忆苦思甜”,在迟缓的背景音乐、朴素但精雕过的话术以及职业的语调,营造出和大家交朋友的氛围,让“大家”共情他和小米以及小伙伴们的故事。

下半场就是“包饺子”,皮用了几层功夫,馅儿花了多少心思,对标行业最好的企业,为大家端上一盘“小米”味儿的饺子。

有网友编了段子,雷军有一个非常牛的技能,就是把一件平平无奇,或者并没有那么厉害的东西用数字、百分比或者其他的形容词给描述成超级无敌厉害。

甚至,他的PPT和王家卫的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梁朝伟版的叶问,玄妙到不真实。

还有一个段子是对比雷军讲述煮面异同的例子,这是“小驼发布会”式的调侃,小米法务可能还没有“清剿干净”,搜一搜,网上还有。

对小米来说,雷军的讲的故事,是企业的来时路,也是个人的来时路,但未免太苦情了一些。最后,其成长底色就像另外一位东北女演员,成为这个赛道的“赢家”,她叫:闫学晶。

雷军说,除了焦虑,更让自己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是攻击,“说实话啊,我觉得不少人对小米真的不够了解,他们对我们有很多固有的偏见。所以网上经常会看到很多话让你很生气。比如说,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没啥技术,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

按说,小米是自己口中的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雷军是年少成名的顶流“霸道总裁”,不能在风口时就说猪都会飞,水逆时就骂小米只会被黑,发牢骚一样的吐槽吧?

成熟的世界级企业,哪一家不是在风浪中逆水行舟?中国硬核科技企业,也应该更少一点“苦情”和鸡汤。

极致的诚恳,是一种示弱,也可能是一种虚伪,还可能是一种情绪“绑架”。

例如,雷军在演讲开始前说,“造车的同时,重启芯片。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哪来的勇气?”

这还是一句“诉苦”,也夹带着功成的傲娇。

但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半句,这个勇气是谁给的?这个谁,可能是他自己,可能是小米团队,也可能是小米用户,或者是一些不能说的便利。

但无论是“谁”,都值得一句:谢谢。雷军没有说出来,“大家”消化的也只有他的苦情。

和前五年相比,还有多少人吃这一套?没人统计过。

但热搜霸榜、金句满天下以及口碑两极分化的热闹,还是无人能出其左右。刘强东那句,“不要和雷军比营销”的含金量急剧上升。

雷军很努力了,是多数人眼中的劳模,也没有绯闻。但数年来,都在重复一个模块化的故事,听众们也忍不住给他冠上一个新的称呼:累总。

他看到这个称号,可能又会很生气。但与这两个质疑相比,他需要稳定一下情绪:

CDT 档案卡
标题:唐辰同学|希望今年是雷军最后一次年度演讲
作者:唐辰同学
发表日期:2025.9.30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辰同学”
主题归类:雷军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一是,投入那么大,自研玄戒芯片很难,但造出来了,也非常厉害,为什么不用在自家的旗舰手机上。通常情况下,高端化和可控的自研是密切关联的。这个账,小米是怎么算的?

另外一个是,雷军回顾了小米汽车造车历程,称“造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但整个演讲过程中,他对汽车安全只字未提:既未回应过往争议,也未针对近期召回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

在过去,这套剧本无往不利。但这一次,为什么感觉“不对味”了?

他的年度演讲结束后,资本市场也不怎么买账。小米股价在9月26日,跌了8个点。还有更多人开始学会拿着放大镜,找小米宣传海报角落里的小字。

接下来,改名和锚定对标苹果的小米17系列还会卖得很好,小米汽车还会在流量助推下打破新的记录,小米的商业版图还会有新的扩张。

但雷军为小米高端化呐喊的年度演讲,可能只有两个选择:“改变”叙事方式继续讲下去,或者今年就是拐点,是他的最后一次年度演讲。

这个选择很关键,小米的高端化,不能只靠着情绪以及踩着别人走过的路上升。雷军需要再做一个艰难的决定:带领小米走入无人区,切实锤炼出品牌力、产品力和技术力。

目前,在这一点上,小米的新业务很多,声音很大,但小米的新故事还是很苍白。

不如就好好告个别吧,希望雷总不要那么苦,不要那么的焦虑,不要真的成了“累总”。即便成为最后一次年度演讲,损失的也只是他在舞台上solo时的聚光灯。相比为他摇旗呐喊的,这不算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