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世界读书日

By: 河石子
23 April 2024 at 21:44

【看看你读书达标了吗?#重庆成年居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2本#】4月17日上午,重庆解放碑,2024巴渝书市在十字金街正式开幕。开幕式上,《重庆市2023年全民阅读指数评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市成年居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2本,电子图书5.3本,听有声书3.6本,平均阅读量为4.76本。成年居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为39.8分钟,较2021年增长1.8分钟。重庆市青少年群体日均课外阅读时间33.71分钟。重庆青少年最爱的三本书分别是《稻草人》《昆虫记》《小王子》。#2023年你读了几本书#?

这是微博前两天给我推送的消息,随手将其记录在了记事本里,感觉我可以就这个话题说点什么,今天据说是“世界读书日”(准确的说 4 月 23 日应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正好可以就这个话题聊一聊。

虽然不知道微博推送的这个统计数据是怎么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身边有人看书都是通过手机看书软件或者听书的方式来进行阅读,且很少听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讨论读书的话题。

大约十年前我还是很喜欢读书的,为此博客甚至还有一个分类叫作“阅读与光影”,目的就是为了来记录自己认真阅读过的书,到现在这个分类不知道已经荒废了多久了。

前些年通过订阅中国移动和中信出版社合作的咪咕中信悦读会员,每个月 48 元的话费有一张兑书券以及全场正版电子书免费读,但现实就是电子书一本都没读完过,纸质书虽然每个月都在兑换,都积攒了两个小书架了,大多数大现在连塑料薄膜都没有撕掉就放书架上吃灰了。

现在总是为自己没有读书找来各种的借口,平时不管是看长视频短视频都有时间,但就是找不出读书的时间。许久不读书的坏处就是现在博客都不会写了,甚至不能用一段文笔通顺的话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

2017 年 1 月 18 日的时候在 iPhone 的备忘录里写下了 “书店之死”的标题,并且理了个提纲想聊聊书店逐渐消亡的事情,因为当时看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变成了一个卖铁锅的铺子,除此之外还有两三个旧书店也早已物是人非,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们小镇只有一条街,而且是从小生活的地方。

后来到县上学的时候城里有一个大大的新华书店,还有一个位于大同街的“大同书店”,其它的小的旧书店还有不少。后来新华书店渐渐的开始卖学习机,音乐CD之类的,等我上大学第一个暑假回县里的时候新华书店已经改造成了一个大型的商场了,唯一能证明新华书店存在过的痕迹就只剩下一个叫新华书店的公交站名了。

余华书中文革结束后要凭书票通宵排队购书的情景是无法再现了,现在排队都是为了电子产品为了自己的爱豆。

以上,争取 2024 读书数量超过重庆人的平均数。

Tom Cruise《借刀杀人Collateral》影评 – 矛盾体

By: jane9309
17 May 2016 at 19:28

发现每回随意挑的Tom Cruise的片子,往往都能惊艳到我。上次挑了《香草天空》,事先没有看任何预告还以为是浪漫爱情片,观影过程中心中疑窦丛生,后来查了豆瓣才发觉原来是烧脑片。这部也不例外,原以为会看到帅气银白发大反派各种惊险刺激场面,结果Tom Cruise给了我一位宛如职场经理般尽职尽责、自持一套道德体系、善于诡辩与交际、随机应变能力强大的职业杀手。

听说,有这么一个人,他独自开始自己的事业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他经常出差,效率极高,一天能完成好几份合约。他对工作十分尽责,执行力强大,每一个项目在着手前都会进行仔细调研,即使项目进行时发生意外,他也能很快给出Plan B并完美执行。他英俊,神秘,不轻易见人。他冷静且善于安抚人心,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是高贵还是低贱,都能礼貌相待,能很快取得陌生人的信任。他博学多才,谈吐不凡,有自己的人生哲理与价值体系。他给小费时特别慷慨。
如果我这么描述一位男士,有多少人会对他产生好感?见到真人时,又有多少人会为之倾倒?直到,得知他是职业杀手。

上车时,他说:“I read about this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dies. Six hours he’s riding on the subway before anybody notices his corpse doing laps around L.A., people on and off sitting next to him. Nobody notices. (报道上说有个人在列车上死了。尸体被发现前,他在车上待了足有六个小时,人们上上下下,坐在他旁边。但没有人发现。)”
暗杀前,他说:“Most people, 10 years from now, same job, same place, same routine, everything the same. Just keeping it safe once and over and over. (十年后,很多人,还会过着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一样的地方,永远保持安全的感觉)”

威胁时,他说:“Since when was any of this negotiable?(几时开始你能够跟我讨价还价?)”

临死时,他说:“Hey Max. A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in L.A. and dies. Think anybody will notice? (有一个人在洛杉矶的列车上死了。不知谁会发觉?)”

Vincent是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不知所措。当的士司机Max被逼着去看望躺在医院生病的母亲时(这里Max不是不孝,而是不想让杀手接触母亲),Vincent提醒他该买花,还认真地说,“她怀你怀了九个月”。这一秒,他可以如春风拂面般与Max的母亲交谈,下一秒便能拿她的生命来胁迫Max为他办事。Max阻挠过Vincent好几次,一次是将Vincent装满情报资料的公文包摔毁,如果有谁把我辛辛苦苦做的作业扔下桥,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先把对方的书包扔下去,而Vincent连举着的枪都没有用上,只是轻微发泄将对方拽倒在地,马上便让对方将功赎罪展开补救资料的行动;一次是翻车想要摔死Vincent,这次连生命都被威胁了,Vincent居然只是如小孩般抓起枪托在逼仄的车体内敲打对方泄愤,并没有直接了结对方生命。Vincent在第二次刺杀行动前将Max困在车里,当出租车老板打电话来骗Max赔付车险时Vincent有如律师事务所里的专业人士般厉声斥责对方的欺骗行径,为Max出了口恶气。


在Max鼓起勇气翻车前,Max先质疑并抨击Vincent没有人性非常冷漠(Vincent刚射杀了想要救Max离开的缉毒警察,当然Vincent对此毫不知情,以为自己救了对方好几回),于是Vincent反讽Max与庸庸世人一样只会做梦麻痹自己,到死都没有勇气追梦。如果Vincent真的如Max所说的那样冷漠,对人命毫无感觉,那么他绝对不应该原谅Max那么多次的背叛,乃至最后死在Max拙劣的枪法下。Vincent一边对Max的懦弱嗤之以鼻,一边却有意无意地保护Max,而Max一方面憎恨Vincent的冷酷无情,屡次破坏他的杀人计划,另一方面他渐渐地吸收了Vincent奇怪的哲学理念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其实,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矛盾体,只是我们一直没有能有效地自检。也许,Vincent与Max是在矛盾激化中,产生了类似“惺惺相惜”的磁场,使得他们看似在挣脱对方,实则融合。

洛杉矶的夜还在蔓延,灯红酒绿的光影如一颗颗打磨过的晶石般在窗外略去。Max缓缓踩下车刹,等待两匹狼穿过马路。第一只走得那样快,快得让人看不清背影,而第二只则望向了停下的出租车,在视线对上的那一刻,背景音乐Shadow on the Sun奏响。Vincent呆呆地放空,望着前方……电影里的这个片段,我反复翻看了数十遍,夜色迷离,音乐带着种苍凉的孤寂感,一个奔波的杀手,一个神经疲惫的司机。那种美妙感是无法言说的。


洛杉矶褪下了阑珊夜色,Vincent安静地死在了列车上。与《Collateral》相比,《这个杀手有点冷》也是悲剧收尾,但两部电影让人伤感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让人伤心遗憾,要大哭一场才够释放,而前者,更多的是心疼,他不是好人,他更适合在被人追杀或者在执行任务时被杀死,而不该这样宛如宿命般地静静死去。


这部戏里有不少小细节很有趣:
1. Vincent 经常抻脖子,四处张望查看周围情况。在酒吧里杀老板前尤为明显,听到声响都会扭头查看,有人经过也会查看,以确保刺杀的最佳时机。
2. Vincent 记忆力极佳,杀完老板后他把音乐家的资料默默背了几句。
3. Vincent 应变能力极强,第二次行动后发觉Max不老实,除了警告之外,他还把第三次行动伪装成休闲娱乐来放松Max。Max毁坏公文包后去Felix处取资料,而留在车上的Vincent则拆下车里的显示器来接收USB继续查阅资料。
4. Vincent 是个超级克制的人。他从不喊疼,即使被一枪打中耳朵飙血,也只是闷哼。后面与Max近乎古代决斗时,被击中也一声不吭,默默坐下,说了一句话,便“坐化”了……

======PS:电影其实自带CP感的说,Vincent和Max都是聪明人,学习模仿能力极强,许多对话也特别带感,“I saved your life. Do I get any thanks? No. All you do is to clam up. You wanna talk? You wanna me fuck off?”“…Fuck off.” (“我救了你,你有一句感谢的话么?没有。你只会闭嘴。你想说话么?想叫我滚蛋么?”“滚”)迷之鸡汤话唠X废柴梦想派,真的好想看同人文啊啊啊奈何找不到……

PS:电影其实自带CP感的说,Vincent和Max都是聪明人,学习模仿能力极强,许多对话也特别带感,“I saved your life. Do I get any thanks? No. All you do is to clam up. You wanna talk? You wanna me fuck off?”“…Fuck off.” (“我救了你,你有一句感谢的话么?没有。你只会闭嘴。你想说话么?想叫我滚蛋么?”“滚”)迷之鸡汤话唠X废柴梦想派,真的好想看同人文啊啊啊奈何找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