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老干体v|场上只剩两个人,群架变对决

10 April 2025 at 20:05

今日一早,川皇发推理政:

  • 鉴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不尊重,我在此将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25%,立即生效;

  • 相反,鉴于超过75个国家已经致电美国进行谈判,这些国家没有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对美国进行报复,我授权暂停90天在此期间大幅降低互惠关税至10%,也立即生效。

首先我对此坚决反对,这就是硬脱钩;其次仍然坚持昨日的看法《冯德莱恩不接茬,我方伸出橄榄枝》,生意是谈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老成谋国者,不可像公牛一样,两眼一红啥事不想只往前冲,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

现在的情况是,群架变成两人对决,其他国家作壁上观了,包括俄罗斯。

有人说,欧盟和加拿大也报复了。是的,加拿大只针对汽车,欧盟加税的范围只有210亿欧元。有朋友形容,郑重地捧出一把镊子,钳下了两根眉毛,顶多是个象征性动作。

想起一个星期前,4月3日,川皇的乱拳刚要打出,美财长贝森特呼吁被加税的国家,先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不要立刻进行报复。让我们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因为如果你进行报复,局势就会升级。

这话引发哄堂大笑,天底下还有这么无耻的?只准你动手,劝别人不要还手?

CDT 档案卡
标题:场上只剩两个人,群架变对决
作者:家传研究员
发表日期:2025.4.10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干体v”
主题归类:中美贸易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现在看来,这话未必完全没有道理。

没还手的,确实暂缓了。

当然,不能完全以结果倒推过程是否恰当,但毛主席早就说过,要让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否则自己一边没什么人手了,理由再丰满,实力不如人,打架还是要输。

有人说,两国必有一战,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豪迈些。

若果如此,相当于老人说的你是穷命,那还努力个甚?直接躺倒就是了。

变相否定了领导的努力,这太不合适了。

事实上,李总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打完电话当日下午,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次日又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通话,共同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

时至今日,川皇暂缓的决定一出,帮手是不会有了,只有独自面对。

华尔街巨鳄比尔·阿克曼厚颜无耻地欢呼胜利:「我们现在明白了谁是我们的首选贸易伙伴,谁是问题所在。中国已被孤立为不良行为者,每一家美国公司都立即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或美国的贸易伙伴,这些贸易伙伴可能与美国达成有利的关税协议。」

他还说,时间不是中国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中国以外的其他更好的替代供应商。Sohina鼓励GROK尽快参与谈判,并在谈判中保持合理。

美财长贝森特昨日也说,中国是唯一一个让贸易战升级的国家。他还提到,美国可能会先与盟友达成协议,然后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共同应对中国。

他甚至提到让中概股退市,以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

倒因为果,莫此为甚!我坚决反对!

从各种迹象分析,美方也是想谈的。4月8日,川皇称:「中国想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他们的电话。」

image

阿尔曼也说:「拿起电话,给总统打电话。他是一个强硬但公平的谈判者。中国拖延和讨价还价的时间越长,对中国的结果就越糟。」

事实上,我方一直在寻求对话,并未受市场上不用脑子的公牛们的影响,这点毋庸置疑。

只是,川皇总想跟大领导谈,不想跟下面的人扯皮,而这不太合适。

不要跟泼皮下场比武,这是古训,否则就是杨志卖刀的下场。

如果还谈不拢,走转口贸易的要小心了,尤其是不要把香港也拖下水。

香港的独立关税地位,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了。当年毛主席为什么不收回港澳?就是要在围堵中,给自己留个出气的孔。

一位历史学家说,如果渤海国尚在,让其作战略缓冲,可能远好于中原王朝直面金国。

这些道理,「公牛」当然是不懂的。

修明札记|104%关税来了,中国进入最艰难时期,给青年发钱吧!

9 April 2025 at 19:58

file

文 | 修明

更黑暗的时刻到来了,白宫称因为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将对中国继续加征50%关税,至此美国对华进口商品的累计关税已经高达104%,远超特朗普第一任期平均20%的税率。如此高的税率,意味着中国对美出口将完全断绝,考虑到特朗普还会对进口商品进行来源国溯源,中国企业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想法也将愈发困难。

很遗憾,特朗普选择对全世界加征关税后,很多国家在美国的压力下仍然选择了屈服。

越南领导人苏林表示,愿意取消所有对美进口商品的关税,希望特朗普能将46%的关税推迟45天。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希望彻底消除以色列和美国间的贸易逆差。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愿意与特朗普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以推动美方重新审视关税政策,他表示日本不会“以牙还牙“。

CDT 档案卡
标题:104%关税来了,中国进入最艰难时期,给青年发钱吧!
作者:修明
发表日期:2025.4.9
来源:微信公众号“修明札记”
主题归类:中美贸易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欧盟虽然对美国做出了一定反制,但不想过度激怒特朗普,欧盟两次推迟了报复性关税的实施步伐,以留出更多时间与特朗普谈判。欧盟有高级官员表示,欧盟在与美方谈判的过程中提出双方都对工业品征收零关税,但考虑对特朗普的汽车关税进行报复。面对欧盟的半推半就,特朗普表示不接受!就欧盟目前的反应看,大概率还是要妥协。

加拿大表示要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以回应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但没有说明具体实施日期。

纵观世界,大部分国家要么是屈服要么是观望,只有中国做出了像样的回击,并暗示绝不向美方的淫威妥协。

目前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并可能限制美国电影进口、提高对大豆等美国农产品的关税以及禁止美国禽肉进口,以打击特朗普的农民票仓。华尔街日报还透露,中国将把TikTok作为谈判工具,如果美方拒绝在关税上让步,中方将不同意出售TikTok。

目前看,反对特朗普单边主义的联盟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有一定可能要和特朗普孤军奋战,陷入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绞杀,中国将进入最艰难的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终于到来。

大变局来临,是时候改变经济发展思路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一直不是齐头并进,政府一直侧重出口和投资而轻视消费,现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欧也展开贸易战,越南为了讨好美国也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出口这条路明显走不通了。中国必须从专注出口变为刺激消费,必须靠广大的国内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中国经济的问题在需求端不在供给端,企业之所以内卷严重,急于出海都是因为需求不足。

现在国内消费不足,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兜里没钱且预期不足,没钱会减少消费,预期不足会把钱存起来,进一步减少资金流动。没人消费,企业就没有订单,就发不出工资,偿还不了贷款,企业没有现金流就会减员甚至倒闭,企业倒闭,更多人失业,更多人没钱,没钱会进一步减少消费……。

要解决问题,除了善待民营企业,还要政府直接向老百姓发钱,尤其给最有消费意愿、最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发钱!

中国的中老年人经历过苦日子,消费观念淡薄,即使发钱也大概率把钱存起来,以后留给子女,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中国的80后、90后、00后,生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较高,具备很强的消费意愿。其中,90后、00后因为失业没钱消费,只能靠父母接济度日,俗话说吃人最短,拿父母的钱肯定不如拿自己的钱敢花。

而85后不仅有消费意愿,且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高消费时期,刚需很大,如果给他们发钱,效果将立竿见影!

之前在大厂工作的时候,曾调研过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刻体会到年轻人的艰难。今年1月份,16-24岁青年失业率上升到了17.3%,这还是剔除在校生后的数据,如果算上在校生,再计算下劳动参与率,青年啃老、青年失业的情况将触目惊心。

青年就业有多难,我在大厂的经历可以证明一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大厂招实习生的标准就是以前招校招生的标准,现在招校招生的标准,就是以前社招的标准。

2021年,首师大毕业的学生还能进入大厂干运营,且工资能开到20k一个月,但现在北大毕业的硕士也难以过关,即使过关也只能开出15k一月。我自己的实习生,不仅北大、人大的学生司空见惯,就连芝加哥大学等美国常春藤毕业的学生,也不罕见,即使这些成绩极为优秀的学生,也常通不过公司的面试。

能成为实习生的人都凤毛麟角,更遑论正式员工,大部分实习生结束实习后,都无法获得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的机会。很多领导都表示,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他们绝对进不来公司,还有一位朋友透露,如今大厂面试的难度和报录比,不亚于最热的公务员岗位。

现在各大企业都在减员增效,极度偏爱工作经验,不愿意花费成本培养应届生,这样的局势,大学生就业怎么可能好?北大清华、海外名校毕业的顶级学生,就业都如此困难,更不用说普通一本的学生。

除了失业,生活成本也遏制着青年的消费能力,在北京工作,合租要2500-3000元一个月,整租一居室要4000元左右,一个月要挣1万元才能勉强覆盖生活支出,试问在减员增效的背景下,有多少企业能开出1万元的工资?

我现在带的一个学生,在望京工作,在顺义租房,通勤时间超过1个小时,即使累死累活,省吃俭用,一个月也剩不下1000元,这样的生活压力,年轻人如何消费?北京艰难,成都、重庆这样的二线城市也不容易,虽然房租不高,但企业给的工资也是匹配当地水平,同一家企业,重庆的工资要比北京低20%以上。

90后、00后压力大,85后压力更大,很多85后都遭遇了中年裁员,一边失去工作,一边带着孩子,身上还背着房贷,很多曾在大厂工作的基层员工如今都被迫开起了滴滴,每月的收入还房贷已是捉襟见肘,如何能消费?85后普遍有优生优育的观念,他们也想给孩子和家人优质的生活,如今他们是想消费却没钱消费。

这些本有可能成为新中产阶层,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如今被迫压低自己的消费需求,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拼多多、番茄小说和县城旅游的大火,背后是消费降级和收入降低!

要想真正提振消费,必须给18-40岁的青年发钱!如果给应届毕业生(毕业3年内)每个月发2000元,将极大改善他们的处境,如果给85后育儿的父母们每月发2000元,并给予育儿补贴、租金减免和房贷利率减免,将极大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

是时候进行重大的变革了,是时候将决定产业发展的权力交给人民了,应该由中国广大的新一代决定“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以及“企业该生产什么样的商品”,应该让中国人自主的消费选择取代产业政策,成为企业投资、生产的风向标。中国企业最终要为中国人而非美国人服务。只要中国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被调动起来,那么即使我们失去美国市场,也可以度过“特朗普风暴”。

特朗普风暴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它给了中国经济进行重大变革的压力,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及时转换发展思路,就一定能渡过难关。从国家的未来考虑,我们也决不能让中国的新一代成为中美贸易战的牺牲品。

特朗普的政策已经遭到美国国内强烈的反对,预计到2026年中期选举,特朗普就会成为跛脚总统,2028年新一届美国大选,美国内部就会对特朗普的路线进行重新调整。

中国不一定会输掉贸易战,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人民”,尤其相信中国的年轻人。

黑噪音|天塌不下来,但地会裂

8 April 2025 at 19:46

file

天本来就不会塌下来,这一点我相信。

因为人类经历了一战二战,那些学费都不是白交的。在这两次大战中,各个国家都已经学会了怎样正确交往。

尤其是在二战以后,再尤其是经历了冷战的核威胁以后,人类学会了一件事:好好说话。

大家都越来越明白,战争的效益其实并不佳。二战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越南战争,都给出了警告,那就是战争泥潭其实没什么好处,还可能会拖垮经济,甚至拖垮一个政权——苏联就是在阿富汗泥潭之中消耗了太多。

现在,国际社会已经有了很多共识,关于怎样合作、怎样谈判、怎样避免战争,有了一整套的“技术手册”。这一点在二战之前是缺失的,也是那时候国际秩序还处于丛林社会阶段的一个原因。

全球化的贸易更是让各个国家不愿意发生动荡,知道了闷声发大财的好处,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秩序。

所以,天塌不下来,这一点上我赞同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

但我要说的是另一点:地可能会裂。这才是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

天塌不下来,指的是世界发生热战、大乱战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因为有上述我说的这些国际秩序。

但地会裂,指的是二战以后所建立全球经济基础,已经出现重大的裂缝,而且真的有可能会崩塌。对于中国而言,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所建立的经济模式,面临着空前重大的挑战。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天塌不下来,但地会裂
作者:倪刃
发表日期:2025.4.8
来源:微信公众号“黑噪音”
主题归类:中美贸易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先说全球问题。

二战以来事实上的全球贸易和金融基础,就是美元。

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就是影响至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作为遥远的历史回响,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德国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保险库内存了1200多吨黄金储备,最近德国正在考虑要求将这些黄金撤回。可见最近的各种动荡,影响有多大——川普已经动摇到了欧洲最基本的信心和信任。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来崩溃了,但时代的巨变依然让黄金成为不稳定时代唯一的“稳定器”。谁能想到2025年,黄金再次成为锚定价值的焦点呢。

咱们继续说故事。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成为唯一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也就是全球的 “锚定货币”,开启美元霸权。一直到尼克松,也就是上一个疯狂加关税的美国总统,美元霸权动摇了。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不再允许外国央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即“尼克松冲击”)。

因为,越战高支出导致美元超发,法国等国开始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大幅流失。瞧瞧,德国撤回黄金的事情,是不是跟1971年也共振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终结,全球进入浮动汇率时代。

img

虽然美元失去与黄金的直接挂钩,但由于其流动性强、美国经济强大,它仍然继续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与沙特(背后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达成协议:沙特用美元计价并交易石油;美国提供军事保护与政治支持。从此以后,逐步形成所谓“石油美元体系”:全球买石油需用美元,导致各国必须持有美元。

美元虽然不再与黄金挂钩,但通过石油这一“现实资产”建立新的信用支柱,稳固其霸主地位。

那么,这一切和现在的全球经济、美元霸权有什么关系?

可以这么说:当下的川普关税动荡危机,是1973年以来美元霸权再次面临的重大动荡,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秩序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因为,美元长期以来被高估,所导致的根本性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img

美元被高估就是指,当前它的汇率水平高于其经济基本面应有的价值。这导致:

1、美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贵,削弱了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

2、美国长期维持贸易逆差,大量进口、少量出口;

3、资本持续流入美国金融市场,而非实业。

大家可以看到,川普就是想给美国治这些病,所以才搞了关税战。那么,他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吗?

川普没有手段去直接压低美元(因为货币政策是美联储管的,不归白宫管,他一直要美联储降息但人家就是不听),于是他选择了对外“惩罚性加税”来调整贸易结构。

于是,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产生:

美元被高估 → 削弱出口竞争力 → 导致贸易逆差→川普发动关税战试图纠偏 → 关税战因美元强势而“打空拳” → 经济动荡导致全球对美元政策稳定性丧失信心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可能有人会说,那不是好事嘛,美元霸权受到挑战了,崩塌了更好。

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美元背后是债务,而且是全球债务。这是全球金融架构中最大的“灰犀牛”,一旦发生,无人能幸免。

那将是经济界的三战,会发生毁灭性的经济危机。

image

因为,美元的“信用+流动性”是一整套债务体系的地基,尤其是新兴国家大量持有美元债务,以美元流动性作为清偿基础。

另外,各国央行也围绕美元进行金融架构的储备工作,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因为这种深度绑定,一旦发生美元信用的崩塌,受害的将是全球各国。

各国央行减持美债,会冲击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会触发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和企业违约潮;原本统一的美元结算体系(SWIFT)瓦解,贸易定价分裂;全球实体经济陷入“信用紧缩+贸易收缩”的双重打击……

所以大家看到了,黄金的价值不断上升,因为美元的信用事实上已经松动了。

但美元已经是“大到不能倒”的一个存在,它倒了世界只会更惨。

本来这种痼疾就不好治疗,川普又想要通过对全球贸易的冲击,来实现重塑美国国际收支、制造业回流、化解美债的三重任务,这就像是用最猛的药治一个器官的病,这个器官能不能治好不知道,但其他器官可能都会被搞到快要衰竭。

如果关税继续加下去,全球建立在美元信用基础上的这个“地”,可能真的会裂。川普的疯狂政策不断透支美国主权信用,也会影响美元稳定性。对制造业大国们来说,则意味着出口经济的雪崩。

二战以来人类从未面对过这样的挑战,一切都是未知。不要以为推翻了美元就是好事,就像房地产崩了,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对中国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制造业、实体经济。很多制造业企业,利润已经薄到微乎其微的地步,此前很多厂商都已经是欠债经营,经营只是为了维系现金流和生产线而已。

但现在,关税如果真的按照川普说的可能再加50%,那将会是怎样的场景?不敢想,无法想。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外向型经济而非消费型经济模式,将会面临重大的根本性挑战。

在这时候,务必要以根本性的战略和巨大的魄力,去推进类似当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那样的政策,让民众的钱包迅速鼓起来,以消化巨大的制造业产能,形成真正的内循环。

天塌不下来,但地会裂。当经济基础的稳定性遭受重大的冲击,那就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还是那句话,祈祷世界和平。

(全文完)

往事和随想|应对川普贸易战的最佳手段是提高农民养老金

3 April 2025 at 18:11
CDT 档案卡
标题:应对川普贸易战的最佳手段是提高农民养老金
作者:彭远文
发表日期:2025.4.3
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和随想”
主题归类:中美贸易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早上国人一起床,就被川普给惊呆了,不夸张的说,确实是“改变世界的一天”。财新网报道说:“这项近百年来对全球经贸格局冲击最强烈、覆盖面最广泛的关税举措,料将重塑美国和全球经济,推高通胀并拖累经济增长。"

其他国家就不说了,拟对中国关税加征34%,加上之前的20%,一共54%,这生意还怎么做?兹事体大,不宜开玩笑,需要大家严肃对待,群策群力。

鄙人有一计,如题:大幅度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是应对美国贸易战的最佳手段,没有之一。

人人都知道,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内需,问题就在于如何促进?最近政府密集出台了各种措施,比如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洋洋洒洒列了30条,促进工资增长、促进生活消费、强化信贷支持等等,其中第7条也提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这句特别重要,但如果我没猜错,这就是顺带提一句,因为已经结束了,如我们所知,今年只涨了20元/月。要靠这个提振消费实在力不从心,大概只能提升一下盐的消费量,如很多网友说的:“太多了,吃不完,吃不完。”

在我看来,该方案全文4304字,没有比“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11个字更重要的。道理很简单,所谓内需不足就是个人消费占比太低,目前只占GDP的40%,印度都有60%,美国超过了70%(所以人家敢打贸易战)。正如我之前在《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到800元的8个理由》中说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民众没钱,民众没钱的原因是在财富分配中的占比太低,而要提高促进消费,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发钱——在今日中国,最应该发钱的群体当然是农村老人。”

中国不是没钱,不要动不动就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没钱搞福利。中国人生产的东西能满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然后中国人自己没钱消费,这不是笑话吗?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分配的不合理,这里不合理并不在于传统说的资本家占有太多,而是政府占有太多,然后胡花乱花给浪费了,比如各种无效基建,以及分配不公,比如我在《拿出10000亿把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500元很难吗?》一文中说的,2023年财政对2200万退休收入最高的体制内退休人员额外补贴了超过8000亿元,对收入最低的1.73亿城乡居民(主要是农民)才补贴了3681亿元。

所以,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把“提振内需”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少部分人,或者说一部分人,而无视了另外一部分人。想想看,一个人一天也就吃三顿饭,他不能吃十顿饭吧。

上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第15条,专门拿了整整一条来谈“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3月7日,国务院还专门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看得我脚趾头都抠出来三室一厅——中国那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人责任实在太大了。这事儿既不符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环保观念,干嘛不先去帮那些连“旧”都没有的人买起来呢?

换句话说:如果不让中国数以亿计的底层人群(主要是农民)有消费能力,消费占比是不可能提升起来的。个人消费占GDP40%,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已经尽力了,就不要再去“挖潜”了,消费这么艰巨的任务,还是要找人帮忙的——他没钱,你给他发一点就好了嘛。

那找谁帮忙,给谁发钱呢?我认为农村老人是一个最佳选择,作为福利开支,关键是甄别成本,最好是找一个群体,一视同仁无需甄别的发钱,那么中国没有比农村老人更合适的群体了:他们的贫穷是普遍的,一个月两百元的养老金连最基本是衣食都不够,应该给他们发;发给他们的钱会被花掉,因为贫穷会逼得他们不得不消费,想存起来也不行。很多觉得农民不消费,这是错的,如果每个月有稳定的大几百上千元养老金,他们自然会敢于消费——消费这事儿谁不会呢?

这不仅仅是济贫,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会超乎我们想象,简单的说,它能真正盘活农村经济。发钱看似简单粗暴,但比目前的所有其他手段(比如什么新农村建设,什么农业补贴等等)都有效,因为它在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它的乘数效应比计划手段要高很多。举个例子,家电下乡就不如直接发钱,我在想:有些人是不是对家电有什么执念?凭什么认为农民应该去添置一个家电而不该去买块肥肉呢?如果还不明白,去看看这些年拼多多的发展,就知道市场的力量才是盘活农村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农村老人手上有钱了,会有无数人去给他们提供服务的,以中国人的勤劳和创新能力,会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不要忘了,这些农村老人,他们也是有孩子的,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外面在城市工作。赡养父母一直是这些外出工作的农民的孩子的沉重负担,如果农村老人每个月有几百上千的养老金收入,农民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就可以放心消费了?不止于此,这里面可能还有不少人还会回到农村,如果想到自己老了有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可以领取,不用为自己的暮年忧心忡忡,他们的消费是不是也就更大胆一些了?想想看,这又将释放出多大的消费空间?

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盘活了中国最没有消费能力、最不敢消费的那个数以亿计的群体,多年来求之不得的“提振内需”指日可待。所以,不要等,不要拖,就好像川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全面征收关税一样,我们也应之以“国家紧急状态”,先拿出7000亿来,把农民基础养老金涨到500元/月,不要等来年,现在就行动。然后,再用一两年的时间涨到800元-1000元/月。

如此一来,我将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中国十四亿人,一旦大部分人能被盘活,中国经济一点问题都不会有。不要到今天还抱着封建思想不放,想着盘剥别人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要义是“双赢”,让别人获益也就是让自己获益,如此也才能长久。用不了多少年,等中国个人消费占到GDP的60%-70%,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这个时候怕什么贸易战,如果川普还能连任,再去跟他扳扳手腕,岂不美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