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鼓钥匙:小樱魔杖

By: Steven
5 September 2025 at 18:19

之前给朋友做过一款赛尔达大师之剑的鼓钥匙,发出来以后陆续收到不少私信问能不能定制其他款式。

说实话,鼓钥匙这个形态它还是限制比较多的。因为要跟架子鼓本身的结构配合,所以很多造型没有办法做。

这一把小樱的钥匙,磨磨蹭蹭也做了将近三个月。当然,并不是说做这把钥匙需要花那么长时间,只是因为我是用身体状态正常的间隙时间,抽空一点一点弄的。当中也测试验证了很多轮不同的结构、拆件和打印方式,最终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回头我再整理一下过程,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我有 AMS 也不是说不能一体打印,但一体打印的话,由于打印本身的工艺限制,在 Z 轴的方向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在拧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拧断。因此在设计结构的时候也尝试了蛮多种思路,最后这一版算是把结构强度跟外观质感平衡得还算满意的了。

这次尝试用 nano banana 做了两张效果图,就是粉红沙滩那两张。其实很简单,就是先拍摄实物的定妆照,再放进去修改背景和光线。效果确实相当好,省了不少事!

换个配色,换种心情

By: Steven
24 August 2025 at 18:08

试图用一种轻松的配色,来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

前两天陪小柒和小叶去运动康复的医生那里做治疗,医生听筱烨说我有抑郁症的时候,问我有没有呕吐的躯体化反应。我当时想了想,好像没有,就跟他说没有。但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想起这个问题时,我忽然想起来,去年的上半年好像有那么几个月经常会觉得喉头发紧,时不时会反酸、恶心。当时没想过是抑郁症就没在意。现在想起来,还确实是。

佛性 vs 神性

By: Steven
25 July 2025 at 12:31

测试了一下木质材料的打印效果。难怪一直说「佛靠金装」,确实光泽感对神性的刻画非常关键。

但,神性和佛性是两条不同的路,前者是方便法门,无论于造像还是做产品做设计,都是性价比很完美的方案,而后者是一条终极孤独的路。

亲自抓个精力独角仙吧!

By: Steven
24 July 2025 at 17:42

为了给旷野之勇者套装升级,需要给大精灵忒拉提供 15 只精力独角仙,但这家伙神出鬼没,抓是不难,但遇到它可就太难了。

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做一只,放进游戏里,想抓就抓:

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吧,当 AI 参与进来之后,这个过程就大大缩短了。

从想法到落地,也就一天。

红伞伞白杆杆

By: Steven
14 July 2025 at 23:56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别人都在用 AI 做各式各样的美少女…
我却用 AI 养蘑菇 🤣 而且是毒蘑菇!

上面照片里的模型,是我用 Tirpo AI 文生 3D 后,下载到本地再在 Rhino 里针对打印调整过部分结构所得到的。打印的耗材就是拓竹官方的 PLA 红色,然后再用儿子的儿童马克笔上色。因为是水性颜料,所以来来回回上了好几道,但幸好效果还可以。

我开始还觉得画得挺潦草,但私下给几波互相不认识的朋友看过后,都觉得不错,尤其是其中一位还是常年在一线亲自做手板的老设计师,我才觉得这值得记录一下。不过我还是觉得,因为这个形体细节足够多,所以稍微涂涂色就看着还行,真要是简练一些的造型,拿笔涂我大概是涂不好的 😭😄

但社区里别人分享的 AI 美少女,做出来呢,也还行… 只要别细看结构 🤫 什么四根手指啊、三根绥带啊、两端对不齐的签子啊… 其实咋一看的效果也确实足够好了,毕竟是虚构的漫画角色,你说头身比例奇怪,好像也是合理范围内。

有个朋友说可以做个奇幻精怪故事集,嗯,我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主题!我先摸索一下工作流,说不定可以跟 3DFiti 结合一起玩。

拆掉旧镜腿,换上新镜腿。

By: Steven
4 July 2025 at 10:55

原先那副眼镜腿前两天被我掰坏了,硬是晃晃荡荡地用了两三天。这两天一边工作一边做新眼镜腿,总算弄好了!

意外收获是,测试验证设计过程中发现,打印眼镜腿这种曲线长造型所形成的树形支撑特别好看:

轻型滑翔机 4.4g 24min 模型分享

By: Steven
6 April 2025 at 23:50
点击图片跳转至打印配置页面

这是我在 MW 社区里分享的第一个开源模型。

我设计这款滑翔机的起因,是我尝试打印一些社区中的飞机模型给小柒玩,但它们很容易摔坏,尤其是机身与机翼的连接处。于是我参考了不同方案的思路,重新设计出了这架飞机。

这款滑翔机的机翼与尾翼面积更大,机身与机翼连接处更结实,耐撞耐摔。

【 打印建议 】

  1. 无需调整参数,直接打印;
  2. 如果修改参数,请确保第一二层的层高不大于 0.1mm,否则机翼易损坏;
  3. 推荐使用 PETG 打印,我只测试过 PLA/PETG 两类耗材,PETG 效果更优;
  4. 如果打印双色飞机,先选择的主体颜色为机身加强筋的颜色,选择机翼颜色时,推荐使用「高度范围」模式,在仰视图中点选最底层。

【 这款设计的特点 】

  1. 更长更宽的机翼与尾翼,更大翼展面积;
  2. 机身与机翼/尾翼的连接处,采用曲线连接,并用加强筋加固,落地或撞墙时,更不容易损坏;
  3. 尾翼末端设计了向后延伸的膜片,一来优化空气流动,二来避免了打印过程中末端起翘的情况;
  4. 整体仅为 4.4g(使用 PETG 单色打印时),但重量分布更优,滑翔姿态非常平稳。

如果你想在我这款设计上进一步优化,或者了解我的设计思路,可以下载我上传的 .zip 文件,解压缩后可以使用 Rhino 编辑。我没有 A 系列打印机,因此无法测试它在 A 系列打印机上的表现。如果你使用 A 系列打印机对打印配置进行优化,请上传分享,谢谢你!

紫竹观音 · 毗卢洞

By: Steven
4 April 2025 at 20:51

四川省安岳县的崖壁石窟被公认为文化瑰宝,里面保存着跨越数世纪的精美石雕。其中,位于毗卢洞的「紫竹观音」是宋代的杰作。这座观音像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其优雅宁静的面容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的精神。这尊观音像赢得了国际赞誉,作家韩素音称其为「东方的维纳斯」,因其优雅和谐而闻名。

勘测/建模:FUNES.world
制作/摄影:苏志斌

文档地址:
funes.world/ZizhuGuanyinInPiluCave

使用 3D 打印机预埋配重块的失败过程和解决经验

By: Steven
24 February 2025 at 21:02

前段时间,我在设计、测试、制作一组奖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奖杯的底座里需要埋一块配重钢进去,以达到比较舒服的手感。我在单个样品测试的时候非常顺利,设计思路一次就通过了。

其实方法很简单:

1、把设计好的模型在合适的位置切断;

2、在需要预埋配重的地方挖一块单边扩大 0.2mm 的空间;

3、在切片软件里找到封顶的那一层,回退一层;

4、设置打印暂停;

5、启动打印,等机器打印到自动暂停的位置,停下;

6、放入配重,点击继续打印;

7、等待打印封顶,直到完成。

但问题就出在量产的时候,因为测试样品非常顺利,我就放松了警惕,以为量产应该就不会有问题。因为模型是一样的,设置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一样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结果,批量做了三轮,全部失败。

第一次失败,封顶那层封不上,我以为是参数和打印速度的问题;

第二次失败,在调整了参数后,前面的步骤一切顺利,但是和第一次一样,一到封顶那步就完蛋,封顶那一层虽然打印出来了,但是面不平,也没有和下一层粘合在一起,整个架空了一大截;

第三次失败,继续改参数,继续放慢打印速度,但现象和第二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断开的创口要平整一些些而已。

后面两次失败,我都找过拓竹的客服,第一次客服说这个现象叫做「模型层间开裂」,并给我了一个 wiki 链接 https://wiki.bambulab.com/zh/filament-acc/filament/print-quality/interlayer-cracking 我根据 wiki 排查问题,调整参数,但第三次仍然失败。

直到第二次客服建议我,一盘少打印一些试试看。

【我与拓竹客服的第二次对话记录】

三个,同时打印三个,不会出问题!

问题并不是出在模型或者参数上,而是配重块的数量!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配重的总重量和单个配重的冲击次数。

因为单个样品埋配重的时候,整体增加的重量有限,而且配重块撞击模型导致的下压力也只有一次,所以对热床平台的影响非常小。但是,当我试图一次性打印 10 个底座的时候,一来是 10 个配重块的总体重量高达 2450g,二来是平台需要承受 10 次 245g 的冲击,导致整体下移了一点点。

就这一点点,导致继续打印的时候,和下一层的位置接不上,因此产生断裂。

这一次圆满的失败!

失败得毫无办法,但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如果你也在通过 3D 打印机制作需要预埋配重的零件,希望这篇日志能给你帮助。

修复也需要时间迭代

By: Steven
14 February 2025 at 10:13

前两天被我摔坏的眼镜腿,经过这两天的反复验证和测试,终于在第四版方案上得到了我觉得还算满意的结果。这是一个在形体尺度、造型线条、重量、肤感、拿取手感都不输原版镜腿的方案,转轴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平衡也还算可以,我相当满意了。

这是原始的镜腿和第一版临时方案:

这是中间三次的迭代测试:

其实到这一版,大体上已经挺不错了,质感和颜色都很接近原版镜腿,但又比原本的镜腿更有趣。可是就觉得不太对劲,反复看了几个角度才意识到有两个问题:

1、镜腿本身的线条太直了,前端有一点夹脸,后段又不够贴耳;

2、侧面的线条不够利挺,也不够流动,看上去有点呆板。

所以我又修改了两版,主要集中在三处调整:

1、镜腿整体的曲线走向,两侧向外张开,尾端向后下方延长,并把收尾的角度增加到更贴合我的头型和耳朵的位置上;

2、侧面轮廓起伏的截面,从原本的前后一致,改成了前大中收末端膨大,并且调整了两处截面的形状,使得扫出来的造型具有一定的流动感,也更强化了棱边的光影特征。

3、增加了转轴处的半圆形凸起,因为我习惯捏着转轴拿取,确保拿取过程不会对转轴产生扭曲的力,所以我在这里加上了一点触感,让我可以瞬间摸到转轴的关节。

最终成品如下:

此前一直苦恼原版金属镜腿被汗液腐蚀生锈,反过来刺激太阳穴附近的皮肤,这下因祸得福设计了更适合自己的镜腿,还解决了锈的问题,难怪说福祸相依。

还有 363 天,我得努力修复好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