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她凭借本科荣誉论文《从伊斯坦布尔到喀什:艾哈迈德-凯末尔对中国突厥斯坦的教育使命,1885-1917年》荣获阿默斯特学院Alfred F. Havighurst历史奖,该奖项专门表彰卓越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同年,她前往新疆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工作,致力于维吾尔女性民俗文化的深度田野调研,并计划进入哈佛大学跟随马克·埃利奥特(Mark Elliott)攻读历史系博士学位。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MERICS) 20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为人民服务,亦为控制人民:中共如何重塑日常生活》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详细描述了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治理模式,指出中国当局正在将毛泽东时代的基层动员、数字监控和党主导的服务相结合。“这种模式不仅仅是镇压,更是重塑社会,使中国共产党的规范内化。”
近日,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发布了2024年媒体自由度年度报告《新红线:驻华外国记者面临日益增长的障碍》。这份报告指出,尽管后疫情时代外国记者签证办理有所改善,但记者在中国的报道环境持续恶化,面临的障碍日益增多。比如,“红线”范围扩大、地面阻挠以及法律骚扰等问题日益恶化。
约克大学教授玛格丽特·博伊廷 (Margaret Boittin) 是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法律和政治的学者。2024年底,她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卖淫业监管:性工作者、警察与公共卫生官员日常生活中的法律》 (The Regulation of Prostitution in China: Law in the Everyday Lives of Sex Workers, Police Officers, and Public Health Officials)。(编者注:目前该书还没有中文官方翻译,书名由CDT编辑暂译)
一般而言,针对以特定区域或国家为对象的研究都面临两种张力,分别是“区域研究 vs. 学科专业”以及“学术研究 vs. 政策分析”,而随著中国从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爆炸性的快速崛起以及美中战略竞争的开展,中国研究的两种张力更加明显。
学科专业 vs. 区域研究
美国政治学名宿 Gabriel Almond 与 Stephen Genco 曾在名为《云朵、时钟与政治研究》(Clouds, Clocks,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的文章中对政治研究提出反思,其将学科的要求比喻为“时钟”,代表的是规则、精准与可预测;然而,实际的政治运作却犹如“云朵”般,如此变化万端与难以捉摸。也就是说,“学科要求”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抉择往往是两难的。同样,学科专业与区域研究间的张力亦复如此。
实际上,变装皇后并非源于亚洲文化,它源自于1980年代纽约的舞厅文化,与黑人和美国拉丁裔LGBTQ族群的平权运动有关。亚洲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历史,所以过去在台湾谈论变装文化时,会有种文化断裂的感觉,仿佛把美国的变装文化空运到亚洲。更不用说,早期的变装皇后通常非常华丽且女性化,一定要有大胸部和臀部,表演风格和审美非常贴近西方的 “diva” 文化,大家都要模仿碧昂丝或 Lady 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