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没有中国的中国研究”:全球变局下,台湾中国研究的重构与新定位

By: 王信贤
10 June 2024 at 06:59

「台湾的中国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攸关台湾命运的政策研究。」

王信贤

2024年1月4日,中国南京,摩天大楼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4日,中国南京,摩天大楼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王信贤,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国际间关于中国研究“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的讨论不断,由于很多情势异于过往、难以判断,导致出现是否应该由现有的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研究传统的呼声。这主要肇因于两方面,一是“习近平因素”,自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正式掌权以来,透过反腐打贪、在党内成立各种“委员会”与“领导小组”,通过诸多法律,甚至修改宪法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等,使得整个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再加上研究领导人性格的难度极高,因而让原本就已透明度不高的决策“黑箱”(black box)更加难以窥探。

另一因素是在2018年3月正式启动的“美中战略竞争”,两大国从关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战略等,无不争锋相对,导致全球化风潮的退散,使得国际互动更加难以预估。此外,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干扰,中国复杂的内政与外交因素,以及各种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常态与非常态因素的叠加,使得一切变得不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难以预测。这是当前全球中国研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学术界与政策圈皆然,作为国际中国研究重镇的台湾,当然也无法避免。

中国研究的两种张力

一般而言,针对以特定区域或国家为对象的研究都面临两种张力,分别是“区域研究 vs. 学科专业”以及“学术研究 vs. 政策分析”,而随著中国从社会主义转向市场经济、爆炸性的快速崛起以及美中战略竞争的开展,中国研究的两种张力更加明显。

学科专业 vs. 区域研究

美国政治学名宿 Gabriel Almond 与 Stephen Genco 曾在名为《云朵、时钟与政治研究》(Clouds, Clocks,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的文章中对政治研究提出反思,其将学科的要求比喻为“时钟”,代表的是规则、精准与可预测;然而,实际的政治运作却犹如“云朵”般,如此变化万端与难以捉摸。也就是说,“学科要求”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抉择往往是两难的。同样,学科专业与区域研究间的张力亦复如此。

以中国研究为例,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称为“学科研究”,研究者感兴趣的往往是各自学科的理论问题,进而以中国作为研究个案,借以支持或批判现有的理论;而对中国研究属于“区域研究”,研究者可能更关心“中国”本身的发展动态,并透过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科际整合、整全式地解释甚至是预测。

赖清德的就职国宴,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新台湾菜”故事?

By: 章凯闳
8 June 2024 at 09:00

「什么是“国菜”?又如何定义“台湾菜”?这些发问随著时代变迁会有不同的解答。」

端传媒记者 章凯闳 发自台北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编者按】国宴,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族饮食。但对于“国族性”始终暧昧的台湾来说,什么是“国菜”?又如何定义“台湾菜”?俨然是一个高度政治性的发问,甚至,随著时代变迁会有不同的解答。

今年5月20日,赖清德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新任总统,当晚就职国宴首度延揽当代饮食专家,设计八道原创菜色,汇集台湾五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新住民的料理与风味,为“台湾菜”重新论述与定锚——台湾菜,即是五大“族群菜”的总和。

饮食离不开政治,端传媒分析赖清德与历届总统就职国宴的菜单。它不单是料理的文本,更是一种另类的国族论述文本。

“什么是台湾菜?”对于这向来一言难尽的申论题,赖清德以就职国宴上的第一道开胃菜作答。

那是一盘摆盘工整的沙拉。

井然有序的植物食材,说明了台湾的历史。墨绿的过猫(指蕨类的嫩卷芽)、乳白的桂竹笋为台湾原住民的传统食物来源;艳红的番茄是17世纪荷兰人殖民台湾带来的物产;白芦笋是日治时期自西方引进的农品;黄绿栉瓜则是近代才登陆的新作物。

盘面交织的五色酱汁,象征了岛民的足迹。透明的 te’nas 是阿美族人的盐巴辣椒水;红色的东泉辣椒酱是具闽南风格的甜辣酱;橙色的桔酱是客家族群的代表酱汁;白色的腐乳酱出自外省二代家传的手工白腐乳;以及绿色的沙爹酱,源于东南亚地区的香料酱汁。

五种风味,分别对应台湾五大族群:闽南、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这也是历届总统就职国宴,首次纳入来自南洋的滋味。

它不只是一道菜,亦是一盘具有政治寓意的主张。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永续启航。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宴菜色:永续启航。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台湾菜的多元面貌

“基本上,我把国宴视为一个‘可以吃的国族论述文本’。”本次国宴顾问团成员之一、饮食作家蔡珠儿开宗明义,他们的任务,是设计一张能凸显台湾主体性的国宴菜单。

台北举行六四事件35周年晚会,台湾主要政治人物均发文纪念|Whatsnew

4 June 2024 at 23:00

「晚间8时9分,超过2000名参与者起身默哀64秒,向六四事件罹难者致意。」

端传媒 编辑部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今日是1989年“六四事件”的35周年纪念日。在台北,“华人民主书院协会”等24个公民组织在台北中正纪念堂的民主大道发起“追求⺠主,无畏无惧”六四35周年晚会。晚间8时9分,超过2000名参与者起身默哀64秒,向六四事件罹难者致意。

晚会上邀请了六四亲历者和台湾社运工作者进行短讲。在事件中被坦克碾压失去双腿的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会长方政,以及六四事件中的学运领袖、“人道中国”创办人周锋锁录制影片,在影片中他们呼吁世人勿忘六四;曾被中国大陆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五年的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也到场,他演说称:“六四以前的中国,中国人还有一点点贴大字报的自由、一点点上街抗议的自由,但在六四以后全都没有”,他还批评中国现时“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剥夺图博人的权利、在新疆设再教育营、撕毁香港的一国两制”。

晚会现场也设有哀悼亭及烛光排字.开放公众进行追悼,不少青年、学生也手持烛光致意,也有港台艺术创作者发表行动剧、音乐演出等。也有民众自发性举着标语“勿忘六四”,以及喊出“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Taiwan”、“Stand with Hong Kong”等口号。

甫上任的总统赖清德今天也发表贴文吊念,他称“纪念六四,不只是为了六四,更因为全球心系民主自由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唯有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护人民。”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三大主要政党也都对六四事件35周年发表观点。

其中,民进党发文指“35年前,无数勇敢的中国人民和学生,为争取民主自由不畏极权走上街头⋯⋯却遭到中共当局暴力镇压,许多生命消逝,留下历史的伤痕与创伤⋯⋯中国发生‘六四民运’的隔年,台湾有了‘野百合学运’,同样都是以学生、青年为主,对抗当时的威权政府,要求实施民主改革、贯彻普世价值⋯⋯35年过去,中国仍是极权、压迫异己,而台湾这个国家已经是世界的台湾,在经济、民主等指标上都有亮眼的成绩。”

其进而质疑称:“当国际间民主国家们都在抵制素行不良的中国,台湾的在野阵营,却不时与中国唱和,甚至意图利用扩权以及修改反渗透法、国安五法、来侵害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伤害国家主权与安全。”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在今天发文谈论六四事件。他指“回顾当年的六四前夕,是两岸人民跨越时空和意识型态,最紧密相连的一刻。”

他在文中称,解放军开入天安门广场的前夕,中正纪念堂广场和天安门广场保持电话连线,“连结两岸的不再只是历史、文化、和血脉,更是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性尊严等普世价值的共同期待。”他还表示“中国国民党永远与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所有好朋友们站在一起,我们坚定捍卫中华民国,守护这座华人的民主灯塔”。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则发文纪念称“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取决于它是否能面对历史中难以面对的日子”。柯文哲指尽管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六四事件却在人民心中留下“尚未愈合的伤口”,“直至今日中共当局依然把六四定位成‘反革命暴乱’,把热爱国家的年轻人,形容为颠覆政府的叛乱份子,这对经历六四学运的那一代人来说,实是不可承受之重。”

他最后将六四事件和228事件相比较:“有真相,才有原谅。有原谅,才有和解。有和解,才有和平。”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6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六四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王义川称“手机定位”分析青鸟群众,外界指个资应用长期浮滥应检讨|Whatsnew

「在社群媒体不透明的演算法以及政治偏好的分化催化下,个资保护与数位监控成为台湾政治的敏感问题。」

特约撰稿人 傅竹君 发自台北

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图:王义川Facebook
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图:王义川Facebook

以反对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推动的国会改革五法为主诉求的“青鸟行动”,在短短时间内聚集数万群众,其组成与走向,也成为5月下旬台湾政媒关注的焦点。不过,绿营评论员王义川的“手机定位分析”说,意外在台湾引起一阵个人资料是否受到滥用的质疑与讨论。

民进党2024年不分区立委提名人、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5月27日在三立新闻台“新台湾加油”节目中表示,曾以手机定位分析青鸟运动参与者的组成,指出20-40岁的民众占参与者六成,20岁以下约1成2。此外,他也特别强调,经由讯号比对发现,这些参与者由民众党号召于民进党部前举行的“519草根决心行动”的参与者为不同群众,也与1月12日选前之夜的参与者不同,是一批全新的群众。在主持人许贵雅询问时,他还特别说明,是经由基地台讯号比对。(延伸阅读:《521包围立法院:太阳花十年后,运动的新时代、声音与面貌》)

王义川的比对说,随即在节目中受到另一位来宾国民党立委陈玉珍质疑有监控嫌疑。28日,陈玉珍、李彦秀、王鸿薇三位蓝营立委更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批评,民众党立法院党团主任陈智菡也透过媒体群组质疑民进党搜集个资、监控。

王义川称资料为市场分析友人提供

面对质疑,民进党发言人卓冠廷回应称,透过手机讯号取得人流特性分析是当前商业市场进行活动调查的基本方法,民进党绝无监控人民,呼吁国民党勿作不实揣测。

王义川及民进党发言人吴峥、卓冠廷,也先后在社群媒体 Threads 上,援引数据公司 LnData 所作的新北耶诞城分析、新北市、台中市等蓝营执政县市曾经使用“电信信令”或“电信大数据”进行分析的案例辩护。王义川表示,其所有的人流资讯来自民间调查,结果也与时代力量进行的问卷结果类似,并非民进党自行调查的资料。

在28日的媒体联访中,王义川也表示,这些分析是与做市场分析的友人聊天时得知,民进党没有买这些资讯来分析。至于“如何辨别出里面没有小草(即民众党支持者)”,王义川表示,519有个活动取得的资讯与后来的资讯没有重叠,所以就推论没有“小草”,否认直接握有资料,也否认蓝营指控的国家机器介入。

29日,王义川又援引台中市政府与远传电信合作建构的“台中市主要游憩据点游客行为资讯网”,指该资讯网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年龄分层、停留地点比对甚至是数位足迹等分析机能。

行政机关及三大电信业者否认提供相关资讯

不过,这些说法并没有为风波止息,国民党及民众党立委持续在立法院中援引王义川27日的说法向相关政府部门官员提出质询。

面对质询,内政部长刘世芳29日表示不清楚王义川资讯来源,内政部使用电信信令进行的相关分析也并无个资问题。国安局长蔡明彦在同一天受访时表示,按照相关人士对外说法,较可能是涉及市场分析公司与电信业者合作的大数据分析,国安局并无参与也无评论。警政署长张荣兴则强调,绝对没有用手机讯号定位青鸟行动民众。 而曾经在台中市长任内任命王义川为交通局长的外交部长林佳龙在30日表示“要由王义川自己回应”。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随后,在民众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黄国昌、国民党立委吴宗宪29日于在质询法务部长郑铭谦时公开告发后,台北地检署也分“他”字案进行侦办,厘清是否涉有不法情事。

争议爆发后,主管手机通信业务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对外主动表示将邀集三大电信业者说明。三大电信业者也先后对外表示,并未与王义川接触或有业务往来,其所提供的相关大数据服务,皆遵守个资法并进行去识别化处理 。

此外,国民党交通委员会召委陈雪生已安排数发部、NCC、法务部、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筹备处及中华电信在6月3日的委员会中,就“国家机器以手机定位、分析个资特性等方式侵犯人民权益”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

数位发展部书面报告指出,就技术层面而言,的确可能运用手机讯号分析用户之个人资料,但除非同时取得电信业者“基地台服务之用户号码”及“帐务、客户资料库”之资料进行交叉比对,否则无法得知连上特定区域某个基地台之手机使用者的年龄分布,一般民众、公司可同时取得之可能性极低。

NCC 则指出,并无任何私人企业 、政府机关或特定党籍人士向该等公司接洽或请求有关青鸟行动相关人流资讯,该等公司亦不曾提供任何有关资讯予其他单位或人士。

NGO、学界批行动通讯业者个资应用浮滥

王义川的言论,也引起新闻评论员、学界与 NGO 对电信信令等相关手机使用者个资应用浮滥的讨论。评论员黄暐瀚29日指出,电信业者确实可对“性别、年龄、县市、国籍”进行分析,但王义川所指的可以分辨青鸟行动参与者与519民众党参与者不同的分析则有个资滥用的嫌疑。

另一位评论员张禹宣在30日援引 PTT 论坛贴文指,中华电信大数据总监李诚伟过去曾协助 COVID-19 疫情万华专案匡列,也曾提供相关手机定位资讯给民进党。

对此,行政院长卓荣泰31日至立法院报告前受访称“2020年他还在民进党中央服务,并没有这样状况,也没这样发展过,这是过去误传。” 疾管署也透过例行记者会说明“万华地区高风险注记族群”发送细胞简讯作业,主要是透过基地台讯号,非 GPS 定位,相关个资早已于2021年6月全数删除。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抛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抛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30日,参与“青鸟行动”串连组织的人权团体台湾人权促进会发表声明,认为王义川所提及的行为,已涉及个资目的外利用,或是过度宽泛以致消费者无从得知的目的内利用。认为政府机关及政党应厘清及说明相关分析技术的资料搜集利用现况及法律依据,检视其是否已经落实消费者的知情同意与退出权利。

政治大学法学院刘宏恩副教授则在脸书上指出,三家电信业者全部都早已常态性地以自己用户的通话、简讯和上网及行动轨迹资料,对外兜售“大数据服务”,给许许多多的企业、广告公司来比对。他认为,这些是常态性的违反个资法使用,不是只有政治集会大数据才有问题。

科技发展、演算法黑箱与政治不信任共伴

事实上,相关的手机监控疑虑,在2020年台湾政府以电子围篱控制 COVID-19 疫情时便曾引发争议。监察院也在2022年提出调查报告,指相关作为在程序、行政透明、个资保护及法制面向确有不备之处。台湾的《个资法》于2011年订定,在数位科技持续进步、个人资料应用面向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已渐渐不敷使用。在欧盟订定 GDPR 之后,相关的修法倡议时有所闻。(延伸阅读:《数据保卫战:GDPR的三年之痒》)

2022年,宪法法庭针对健保资料库案做出“111年宪判字第13号”判决 ,要求修法建立独立监督机制。加上个资外泄案件不断,国发会因而在2023年推动修法加强非公务部门罚则并增设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但该次修法并没有强化其他个资保护面向。

在1990年代解严前,在国民党威权统治下,台湾社会曾经长期处在情治机关的监控之中,而亟欲与中国拉开距离,建立自主政治认同的台湾社会,也对于数位监控技术抱持著相当警戒。在社群媒体不透明的演算法以及政治偏好的分化催化下,个资保护与数位监控成为台湾政治的敏感问题。

2023年2月5日,新北市城市景观。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2月5日,新北市城市景观。摄:陈焯辉/端传媒

过去,曾有不少蓝营支持者相信前数发部长唐凤透过社群媒体监控蓝营民众;而在人权 NGO 的抗议下,数位身分证的推动也因相关法制不足受挫;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长任内推动的台北通、大数据中心也曾饱受无党籍议员质疑。(延伸阅读:《台湾身分证、居留证上的个资太多?他们想要隐私,更想拥有选择权》)

此次王义川发言衍生的个资争议也不例外地成为政治议题,甚至可能成为国会改革法案施行后,第一个受到调查小组调查、举行听证的对象。对此,王义川6月2日在自己的直播节目上回应,自己只是平民,立委只能找官员问话,叫平民去问话是乱七八糟。

他也在同日三立新闻台的政论节目“惊爆新闻线”中推翻自己过去的说法,称自己是“看人就知道、看影片就知道、看直播就知道,去到现场用膝盖想也知道。”对于王义川说词反复,NCC 主委陈耀祥表示,发言要落实事实查证,“若民众有检举,有违反事实查证会去处理”。这个插曲会对于国会改革法案的后续攻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台湾立法院前线的香港人:听到“台湾香港化”时,他们的复杂感受

「在移居之后的新抗争里,在台港人希望其他人想起香港的时候,不只记起现在“黑暗的事实”。」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许恩恩、依珊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审议国会改革法案,立法院外民众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审议国会改革法案,立法院外民众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我是一个来台湾的香港学生,也是台湾公民社会的一份子。”

5月21日星期二晚上10点,台北青岛东路立法院侧门外,“反立法院扩权黑箱法案”台上,戴著黑帽与黑色口罩的香港人阿林以“台大学生组织联合声明”连署发起人之一的名义发言:

“香港对民主的憧憬跟追求,大家应该有目共睹。现在,(台湾)国会倒退,人民该怎么办?站出来,反抗!我们要保护台湾的民主。”

这晚有3万人走上街头,三日后人数更达到10万,其中就有21岁的阿林、27岁的小真与不少18、19岁的在台港生。几名因参与反修例运动而陆续流亡来台的港人也结伴而来,看到街头汹涌的人潮、满满的标语,不免想起当初的抗争,有人一度感触落泪。

拒绝台湾国会“香港化”的口号、“台股变港股”的民众自制手牌、“战车”上传来的华语版《愿荣光归香港》歌声⋯⋯在5月21日、24日、28日的立法院外集会中,“香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场上,有在台港人上主台演讲、做志工、支援物资、手绘标语牌、静坐参与,成为这场被称为“青鸟行动”的台湾社会运动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退回审议!”阿林带领台下的群众大喊。

台湾拟修人工生殖法:婚育脱钩和代理孕母制成争论核心|Whatsnew

「“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慢慢在变老,我们一直在等待,我真的很希望能在台湾生养孩子。”」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德国柏林生育中心的细胞实验室中,电子显微镜用下卵细胞受精的画面。摄:Jens Kalaene/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德国柏林生育中心的细胞实验室中,电子显微镜用下卵细胞受精的画面。摄:Jens Kalaene/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2024年初,台湾卫福部预告《人工生殖法》草案,内容包括开放同性伴侣单身人工生殖及代理孕母制度,预计年底前送入行政院。

2023年底开始,台湾立法院就欲修正17年来未大幅修正的《人工生殖法》。这部法条并未与时俱进,其中,人工生育的对象被限缩于已婚的异性恋“不孕夫妻”。因此,就算单身女性如今可以自行决定冻卵,同性伴侣如今可以合法结婚,他们却都无法在台湾合法地进行人工生殖。(延伸阅读:《一对女同志“生孩子”有多难》)

2024年总统大选后,新的国会中的主要政党皆关注《人工生殖法》的修订,更有立委将此法案作为最优先推动的目标——如国民党立委陈菁徽,她在担任立委前是一名妇产科医师。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则是长期推动代孕的倡议者。

2024年2月27日3月28日,卫福部召开两场公听会,讨论相关修法。听证会上的争论点有三项:1)是否开放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2)是否开放单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3)是否开放代理孕母?

端传媒参与了两次公听会现场。在公听会上,不同意见的民间团体、专家学者公开角力。反对开放已婚夫妻之外的对象使用人工生殖的“台湾家长守护妇幼权益协会”在3月28日第二次公听会时,于立法院群贤楼外抗议,他们的货车上贴着“牺牲儿童权利的人工生殖,是在谋求谁的利益”标语,另一组持反对意见的“台湾全国妈妈护家护儿联盟”则在公听会场内说:“人工生殖只能用在不孕症,单身女性跟女同志不是不孕症患者。”

这些反对意见,激怒了从未公开发言的与会者R,她走上公听会的讲台哽咽地说:“我是一名已婚的女同志,我非常想要有孩子,我今天就让大家知道我们会经历什么。我花了很多时间跟金钱到国外才能进行人工生殖,但至今仍未成功……”,她说要让反对者看见没被法律保障的人的处境。(延伸阅读:《同性婚合法后,传统的财产继承制该怎么跟上时代?》)

这两次的公听会上,多数民团以及立委、医生都认为可以优先开放单身女性与同性配偶,对于代孕制度则认为应暂缓。这些不同意见的团体的最大公约数只有保障人工生育“儿童权益”。

超音波控制下的胚胎移植。摄:BSIP/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超音波控制下的胚胎移植。摄:BSIP/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为什么要修法?

倡议修正人工生殖法并非冒出的议题,台湾社会的整体生育情况与17年前刚立法时有许多差异,晚婚、晚生的比例逐年增加。立法院2022年的人工生殖法修法研究指出,台湾的生育率在2022年为“全世界最低”,结婚率与出生数也在2021年创下台湾新低。研究指,虽然“婚育”不一定必然相关,但有些对象想生育却受限于有无“结婚”,这让法律成为了生育的阻碍。这些对象如单身的女性、非婚者、同性配偶,都无法使用人工生殖技术来生育孩子。

台湾现行对人工生殖技术(ART)的定义是:利用生殖医学协助,以非性交方式达到受孕生育。目前又可以分为以两大类的人工生殖技术,分别是“人工授精”(IUI)和“试管婴儿”(IVF)。

人工授精是将精液经过洗涤、分离、浓缩后以导管直接将精虫送入子宫腔,以便精子与即将排出的卵子顺利会合,达成受精怀孕的目的。

相较于流程简单但成功率为15%至20%的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可达35%到50%。试管婴儿是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在体外结合受精,培养成胚胎后植回母体内。而前期还需要加入打排卵针刺激排卵、取精、卵等过程。

随着晚婚晚育以及其他因素,台湾夫妻的不孕症大约为10至15%,不孕症的医学定义是一对夫妻在自然不避孕的情况下,经过一年仍无法怀孕。为了鼓励生育,卫福部从2021年开始扩大民众采取试管婴儿生育的补助,将补助对象从中低收入扩大到45岁以下的不孕症夫妻。

台湾生殖医学会理事、医师陈美州于2月27日的公听会上表示,世界范围内统计显示,接受人工生殖的最多数落在35岁以上,台湾则是40岁以上,“为什么台湾女性那么高龄才进行人工生殖?因为我们有法规限制,需要在婚姻关系之下才能进行,这对身体造成很大的风险。”他表示作为一名医师深知政策会改变医疗行为,因此他呼吁,要改善母胎健康,就要让生育年龄能够下降。

“妇女新知”与十多个民间团体的论述也呼应了台湾社会转为多元时,应该照顾到更多人的生育权。他们认为,台湾从保守走向多元,“婚育应该脱钩”,让同婚女性以及单身女性可以适用人工生殖技术。(延伸阅读:《在疫情和崩坏的时代里,我跨越半个地球只为遇见腹中的小生命》)

而行政院性平处与司法院也在27日公听会上对修法表示赞成。司法院指出,根据大法官历次的解释,宪法保障人民享有人格权与家庭权,因此他们赞同单身女性与同志家庭应受到生育权的保障。而行政院性平处表示,性平委员对开放单身女与女同志有高度共识,不过在代孕制度上,则持保留意见。

德国柏林生育中心的细胞实验室中,卵子和精子储存在液态氮罐中。摄:Jens Kalaene/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德国柏林生育中心的细胞实验室中,卵子和精子储存在液态氮罐中。摄:Jens Kalaene/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代孕制度为什么争议?正反意见为何?

从卫福部讨论的三个修法重点中,代孕是意见最分歧的项目。台湾在2004年首次举办代孕公民会议,达成“不禁止,但有条件开放”的共识。但后续举办了20多次的专家学者会议,却难以取得更近一步的共识。

本次力推代孕修法的立委陈菁徽曾多次公开表达称,她不同意“妇女新知”等民团要先通过一部分人工生殖法的论述,她认为人工生殖法与代理孕母不可能脱钩,“有什么议题是讨论三十年没办法讨论好?”由于男同志家庭需要代理孕母才能进行生育,陈菁徽认为,这些同志家庭的生育权益不能被忽略,“我们要让愿意生育的台湾人也可以生育下一代。”

陈昭姿在担任立委前曾是一名药剂师,也曾公开表示自己先天性无子宫,20多年来公开倡议推动代理孕母制度,她也曾表示:代理孕母制是她担任立委职位上最重要的志业。记者发现,陈昭姿并未出席两次卫福部修法公听会,但她曾在立法院质询时表示,人工生殖法不应该缺乏代孕制度,她更批评反对方质疑代孕制度会物化与工具化女性。(延伸阅读:《到美国借腹生子:跨越太平洋的受精卵》)

艺人小娴曾在陈昭姿的邀请下出席立法院卫环委员会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的公听会,她17岁时发现自己没有子宫,至今44岁,她虽希望代孕制度通过,但同时认为反对意见也很重要,“这会减少国外曾发生的商业代孕问题,所以反对意见是我们需要的,尽量可以让代孕制度把关得更严格。”她于4月23日在脸书粉丝专页写下:“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生育的人,希望可以生下宝宝,体验父母亲的天伦之乐。这件事情,你觉得在台湾有机会吗?”

持强力反对代孕制度观点的“台湾女人连线”理事黄淑英两度在公听会上表示,代孕制度只从需求方来思考,并为顾及孕母的感受与权益。台湾女性协会也公开反对代理孕母制度,只赞成人工生殖法通过单身女性与女同志受孕,“女同志的子宫怎么使用可以自己决定,但代理孕母不是。”这些反对论述与世界上其他反对的原因类似——反对工具化与剥削代理孕母的身体。(延伸阅读:《反代孕狂潮的偏见:隐身权贵、失足孕妈,和成为众矢之的男同性恋?》)

卫福部于2024年5月14日公告了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在60天内搜集各方意见、凝聚共识,预计年底前送入行政院。草案内容包含将原法条的“受术夫妻”改为“配偶”,并增订未婚女性与同性伴侣。最争议的代理孕母部分,则是规范代孕需要无偿,但提供必要费用及开立代孕费用专户,代理孕母完成人身保险投保后,始得执行代孕生殖,禁止委托配偶于代理孕母怀有代孕生殖胎儿期间终止契约,同时明订代孕子女法律地位。

目前,相关修法的意见仍在搜集,纵使有强烈反对的意见存在,草案的公布对于在台湾能合法进行人工生殖的对象来说,仍是一线曙光。R告诉端传媒,她很期待,但她将近40岁,“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慢慢在变老,我们一直在等待,我真的很希望能在台湾生养孩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妮妃雅如何重新定义源于西方的变装文化|端闻 Podcast

「妮妃雅让我们看到,亚洲变装皇后不必复制西方的 “diva” ,可以成为一种风格。」

端传媒台湾组记者章凯闳,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5月25日,台北,妮妃雅在第二届台北国际变装艺术节上表演。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5月25日,台北,妮妃雅在第二届台北国际变装艺术节上表演。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5月15日,前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卸任前于总统府接见了《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第十六季冠军得主妮妃雅。

台湾的“变装皇后”妮妃雅是该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在亚洲养成并夺冠的变装皇后。

为什么在众多Drag Queen,尤其是众多亚裔Drag Queen中,妮妃雅能成为冠军?一位受访者形容她:“她把这道亚洲菜炒得最香。”

《鲁保罗变装皇后秀》本身就是随着LGBT和族群平权的浪潮而起的节目。过去几季,节目组也不断回应时下的平权议题,族群议题一直是节目的重要部分,但接连几季一直缺乏一位诞生于亚洲的皇后。

妮妃雅非常聪明地意识到自己的亚裔身份,比赛初期,她就很有策略地将亚洲元素融入自己的服装和表演,明确地向观众展示:“我就是在亚洲养成的皇后,我能创造你们无法达到的造型。”即便她的表达和个性并不讨喜,但她的作品太独特,很难被淘汰。

实际上,变装皇后并非源于亚洲文化,它源自于1980年代纽约的舞厅文化,与黑人和美国拉丁裔LGBTQ族群的平权运动有关。亚洲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历史,所以过去在台湾谈论变装文化时,会有种文化断裂的感觉,仿佛把美国的变装文化空运到亚洲。更不用说,早期的变装皇后通常非常华丽且女性化,一定要有大胸部和臀部,表演风格和审美非常贴近西方的 “diva” 文化,大家都要模仿碧昂丝或 Lady Gaga。

但妮妃雅完全不做这件事,她平胸,造型大量使用亚洲传统艺术以及当代普普艺术,表达了变装皇后作为基于性别平权的表演艺术,绝对不只有一种审美。妮妃雅让我们看到,属于亚洲的变装皇后不必复制西方的 “diva” ,可以自己成为一种风格。

本期“端闻”,端传媒台湾记者章凯闳追踪了妮妃雅的封后之路。从他接获参赛通知,到比赛过程的幕后纪录,带你了解这位亚洲皇后,如何驾驭从西方源起的变装文化,收服全球观众的心。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台湾国会改革修法三读通过,民进党将提释宪,“青鸟行动”升级?|Whatsnew

「现任大法官虽为前总统蔡英文提名,但会否对民进党声请释宪有利则仍待观察。」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章凯闳 实习记者 江亮儒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掉垃圾。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掉垃圾。摄:陈焯煇/端传媒

【报导内容截至28日晚间24时】

台湾立法院今日(28日)持续处理国会改革法案,傍晚4时59分,立法院长韩国瑜宣布完成此次国会改革关键法案《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的三读程序,通过“总统国情报告”、“藐视国会”、“人事同意权”与“调查权与听证权”等相关条文。

三读敲槌后,民进党立委随即在台下爆以怒吼,呐喊“反黑箱,反恶法”,国民党与民众党团则大举欢呼“阳光国会”进行反制。

根据本次三读通过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被质询人若有“藐视国会”行为(如反质询,或拒绝答复、提供资料等),可处新台币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行使调查权部分,国会也得要求政府或社会相关人员提供资料,拒绝、拖延或隐匿者,经立法院会决议可处最高新台币10万元罚锾。

此外,法案还要求总统常态化赴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对于立委进行口头提问时,总统应依序即时回答。

晚间立院继续挑灯夜审《刑法》部分条文,在蓝白人数优势下,晚间10时54分三读修正通过,增订第5章之1“藐视国会罪”,也增订第141条之1条文,规定公务员于立法院听证或受质询时,就其所知的重要关系事项,为虚伪陈述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币20万元以下罚金。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抛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抛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不过在立法院审议《刑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之际,民进党立委沈发惠在“广泛讨论”阶段发言,花莲县议会仿效“藐视国会罪”,提案要制定“藐视议会罪”,但现场徐榛蔚反对,沈发惠要傅崐萁回家跟太太好好沟通。花莲出身的傅崐萁闻讯不满回击,双方引发一阵口角,直至韩国瑜出声制止。

除了立法院议场喧闹声四起,蓝绿白立委不断在场内隔空叫阵。立法院外,即便今日阵雨频频,立法院周边的青岛东路、济南路仍持续涌进反对蓝白修法的声援民众齐声反对国会改革法案,下午6时许,主办单位经济民主连合宣布人数已达到1.5万人;到了晚间9时半,主办单位更宣布群众已超过七万人。

运动至今,也开始有群众将此次一连串的反国会改革行动命名为“青鸟行动”。行动名称源自于抗议群众在5月21日聚集青岛东路时,不少人发现只要在社群平台写“青岛东”三个字,演算法就会自动降低流量与触及,有人开始改以“青鸟东”代称,也逐渐形成“青鸟行动”之称。

经济民主连合召集人赖中强也提出六大对策,除要求行政院一定要提出覆议、立法院党团声请释宪等程序外,也呼吁公民团体让行动升级。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与国民党的立委互相指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与国民党的立委互相指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掉垃圾。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向主席台掉垃圾。摄:林振东/端传媒

蓝白强拚国会改革法案完成三读

今日是国会改革五法审理的第四次审议,上午立法院议场7时开放进场,蓝绿持续口角冲突,随后三党随即在议场各自悬挂布条,以口号隔空叫阵。前三次审议期间,民进党团采取拖延战术,使得法案审理进度牛步,28日开议前剩下14条文及1个章节名待审议。

这日议场内虽气氛不若前几次剑拔弩张,但民进党团持续以不断提案、试图拖住审议进程。而蓝白一方,议场内的布条除了前几次审议已悬挂的旧布条外,另也有新的标语:“翻桌耍赖 不是民主”,前方还有一颗“芭乐”画上“叉叉”、“要改革 要查弊”、“绿色极权 不是民主”,也有标语直指民进党“当家闹事 民主之耻”、“用你的魔法打败你”看板,彼此叫阵意味浓厚。

上午9时开议后,截至中午近12时院长韩国瑜宣布休息止,总计处理八个条文,但处理条文内容原先已是不予增订或不予修正内容,换言之,并未更动现有法律。下午3时29分,韩国瑜宣读完条文后宣布,《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全案经过二读,他请三党团干部到主席室沟通,宣布院会休息。民进党立委则朝主席台射出有代表“青鸟”的纸飞机。

下午4时,国民党立委再经连署表决通过,直接在二读后《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进行三读程序,民进党不敌蓝白两党立委席次,难以力挽狂澜,下午4时59分,韩国瑜宣布该案完成三读。

绿营沙盘推演,法案三读后的攻防战

此次争议的国会改革五大案包括: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藐视国会罪、强化人事同意权、正副院长互选办法,涉及《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组织法》、《立法委员行为法》、《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等五法的修法。

本届国会呈现朝小野大格局,三读通过国会改革五法已是时间问题。在台湾,经立法院三读通过的法律,会先送到行政院,行政院则有移请立院覆议作为救济手段。除此,民进党团此前已言明会提出释宪,国会改革争议在三读后将持续延长战线。

首先,以行政院覆议路径来看,依据《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规定,行政院对于立法院决议之法律案认为窒碍难行时,法案送达10日内,总统可与行政院依法共同提起覆议,要求立法院重新投票,立院应在覆议案送达15日内作成决议,逾期未议决则失效。不过,1997年修宪后,立院重新投票的通过门槛已降为二分之一;换言之,如果有二分之一以上立委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

因此,若民进党透过行政院提起覆议,即可再为阻挡国会改革五法争取至少近一个月的时间。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抗议民众把写著“公民捍卫民主”、“重启社会对话”的大型气球,接力传递到立法院前,表达这次行动诉求。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抗议民众把写著“公民捍卫民主”、“重启社会对话”的大型气球,接力传递到立法院前,表达这次行动诉求。摄:林振东/端传媒

其次,连日来亦有法律学者接连提出总统可对三读通过法律行使“不公布的权力”。前促转会委员、法律学者罗承宗日前撰文指出,《宪法》规定,总统“应”于 10 日内公布三读通过的法律,他认为“总统公布法律”乍看下是一种义务,不过在学术上向来会把这样的概念列为总统享有的“法律公布权”,而非“义务”。

罗承宗认为,当国会运用政治力践踏民主宪政,制定“显然违宪”的法律之际,总统基于维护宪法的义务,似有拒绝公布的空间。他表示,总统公布法律并非仅是扮演“仪式认证”的角色,更应具备违宪审查功能,留意宪法有无被破坏,这是一种“事前”的违宪审查机制。

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胡博砚则对此表示不同意见。胡博砚对端传媒表示,依目前台湾宪政体制来看,在覆议程序上,已经赋予总统核可的权力,台湾已经设计一个方式去处理问题。胡博砚也说,如果三读法律有宪政争议,目前的机制也有宪法诉讼,最好是由大法官去解决这个宪政争议问题。

胡博砚表示,在台湾,行政权相对立法权,立法权也相对行政权,但总统并不在这样的权力平衡关系中,“如果要总统不公布法律的话,最好是总统不在那个政治游戏中,也就是不在行政、立法、司法的政治游戏中,这样才有超然的地位可以做这样的事。”

胡博砚指出,如果总统今天一旦不公布法律,只会坐实在野党说的“总统有权无责”,“所以叫赖总统来国会质询也不是没道理”。他说,如果总统不公布,就应该负起相对责任,这是一个相对关系,“如果放在德国基本法里就没问题,德国基本法中的德国总统没有直接权利,他不在政治角力中。”

需留意的是,总统即便是未依《宪法》在10日内公布法律,亦无罚责。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再者,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日前已表态一旦国会改革法案三读通过将声请释宪。依据《宪法诉讼法》第49条,四分之一以上立委行使职权,认定法规范抵触《宪法》者,得声请宪法法庭为宣告违宪之判决。以目前国会113名立委人数计算,只要有29名立法委员行使职权时,认为法律抵触宪法,即可声请宪法法庭为宣告违宪的判决。民进党在国会计有51席次,提起释宪应势在必行。

此外,现任15名大法官(含正、副院长)皆为前总统蔡英文任内所提名,这样的人选结构会否对民进党声请释宪有利,仍待观察。不过在声请释宪之际,可同时声请暂时处分,由大法官裁定有违宪之虞的法律,半年内暂不施行。在声请释宪经审查庭审理、宪法法庭审理后做出“合宪”或“违宪”的决议。

晚间柯建铭指出,一定会提释宪,释宪要等总统公告后才可以提出,民进党团会尊重行政院覆议,处理后总统在要10天内公告,三天后生效,民进党才会依法提出释宪。

柯建铭说,国会改革法案在实体内容绝对是违宪,而在程序部分,包括表决与在场人数不一样,在实体跟程序部分都违宪,“是双重违宪。”

在行政院移请立法院覆议、总统或不公布法律,以及由民进党团提起释宪以外,“解散国会”的主张也环绕在舆论场中。

依据《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立法院若要对行政院长提出不信任案,得经三分之一以上立委连署,若二分之一以上立委赞成,行政院长应于10日内提出辞职,但同时得呈请总统解散立法院。换言之,“倒阁案”的不信任案仅需三分之一立委同意,依目前的国会结构来看,执政党或在野党都可发动倒阁,若通过,国会可能被解散并重选。

不过目前执政的民进党,由民进党发动对自家阁揆的不信任案,从政治现实层面来看可能性较低。且不信任案需过半立委同意通过。以民进党身为国会少数来看,要通过倒阁的可能性更低。

过去台湾国会曾三度对阁揆提起不信任案,分别为1999年的萧万长、2012年的陈冲,以及2013年的江宜桦,结果皆未通过。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青鸟行动”升级,民团吁战场转向蓝委选区

场外方面,反国会改革声援者组成的“青鸟行动”持续发酵。今日上午即便阵雨频频,抗议民众依然风雨无阻,持续进驻立法院周边的青岛东路、济南路,且随著越晚人潮越多,齐声反对国会改革法案。

现场还出现印有“公民捍卫民主、重启社会对话”黑色大字的两颗巨大白气球在中山南路聚集的人群中,被众人往青岛东路的方向推进。

此外,中山南路上也搭起讲台“学生之声”,不少欲上台发言的民众一个个坐在椅子上排队等待。一位据信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女生上台发言,指出国会改革法案三读通过,令她嗅到“威权的气味”,引发台下声援者拍手欢呼。

81岁的怡蓁向端传媒表示,自己是第三次来到现场,今天二度站上“学生之声”野台演讲。她说过去她在海外生活,做出口贸易,不少欧洲友人都向她了解此次在台湾的国会改革争议,而她告诉国外朋友们,这是台湾人民自决的时刻。她的手机记事里还存有一张“欧洲议会强调台湾、中国互不隶属”的图卡,用来发送给海外人士呼吁关注台湾状况。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现就读台大城乡所的学生咏竹也接受访问,她表示,自己是第二次来到立院附近,她指自己参与抗议的原因是“看见霸权与控制的危险性”:“这件事情追根究柢,是社会的多元发展可能被限缩。”

咏竹也说,过去参与类似活动时,很常出现厌女的言论,不过这次的行动现场却更有性别意识,不少举著“不要厌女”的牌子,营造更友善的运动空间。

在议场内传出关键条文三读通过后,场外抗议的公民团体之一、经济民主连合随即召开记者会,宣布后续六大对策。召集人赖中强表示,首先,要求行政院一定要提出覆议、立法院党团声请释宪等程序。

不过,赖中强也表示,接下来的法律攻防战,或许将持续一至三个月,他呼吁公民团体让行动升级,“战场不在立法院,而是国民党立委选区”,经民连将培力种子讲师组成“社会对话工作队”,在蓝营立委选区举行社区座谈会,论述国会改革法案对宪政体制的影响。

“第一站就是新北市。”赖中强说,他预告“青鸟行动”尚未结束,且将延伸至全台各地。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进行国会改革法案审议,立法院外有民众集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异乡人:在台湾NGO协助孤独死的港人,我眼中的“客死异乡”这件事

「假设日后我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移居者,是否意味著有朝一日我会客死异乡,又要如何规划可能突如其来的身后事?」

特約撰稿人 湯珮然 發自台北

2024年5月26日,台北富德公墓。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6日,台北富德公墓。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五月,我收到特殊清洁师卢拉拉的电话。“我收到一个清洁的委托,想要请你帮忙⋯⋯”

卢拉拉是我在采访孤独死议题认识的朋友,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请教他业界方面的知识。2018年,我从香港搬到台湾。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假如我在台湾不幸意外过世,身为独自在台的外国人,之后的事情就麻烦他了。

“是这样的,对方是香港人,不太会讲国语,想说请你帮忙翻译。”

不到一分钟,话筒来熟悉的广东话,因著这样的机缘,我认识了特地从香港来台湾,为哥哥处理身后事的阿晴。

疼痛和错过是人生的常态:暗恋桃花源的错位美学_4.ylog

By: Steven
25 May 2024 at 21:05

借着一杯酒劲儿,我在深夜与你分享前一阵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观看《暗恋桃花源》的体验,以及近 20 年来反复看这部戏,我对它的理解和感情。

无论你是否看过《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都适合收听这一期节目。这不是一出需要介意剧透的戏,它太经典和熟悉了,哪怕你没有在剧场看过,也应该听黄磊、何炅在《向往的生活》中多次聊过。但话剧的魅力,在于剧场,在于你坐在剧场里感受舞台和当下的氛围、一气呵成的现场表演:如果你先听这一期节目再去看,大体上会对你的观看体验有所帮助;如果你恰好看完今年的巡演回来收听,也能丰富这一次的观剧体验。

在这一期,你会听到:

—- 当代年轻人生存与理想的困境是什么?

—- 为什么当下互联网中有那么多年轻人批评《暗恋桃花源》的声音?它真的「三观不正」吗?观众和作品之间出了什么问题?

—- 为什么《暗恋桃花源》能长盛不衰近 40 年?

—- 当代年轻人爱情观念的冲突

—- 江滨柳是渣男吗?

—- 我和「江滨柳」都非常喜欢新版本的江太太

—- 为什么说这一版江太太终于「成为」了美茹?

—- 美茹恨云之凡吗?

—- 江滨柳 vs 老导演 VS 新导演

—- 1948 vs 1986 vs 2024

—- 悲剧《暗恋》明明是明恋啊!

—- 喜剧《桃花源》到底在闹什么啊?

—-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 VS 暗恋桃花源:美丽的错位

—- 以《午夜巴黎》为例,什么是「黄金年代」?

—- 我们为什么会怀念「黄金年代」?它们美在哪里?

—- 为什么我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暗恋桃花源》?

—- 深圳 5.2 专属版《暗恋桃花源》的演出遗憾

—- 老陶 vs 春花 vs 袁老板:《桃花源》的表演节奏

—- 喜剧的原理:优越感

—- 剧场管理员:“一辈子都在等这十分钟!”

—- 舞台张力被置换的角色:江太太 vs 春花

—- 向外张力的表演:袁老板、顺子

—- 向内张力的表演:美茹、云之凡、江滨柳

—- 修改了设定的暗恋导演,是对时代和当下的回应

—- 逃出来的桃树:福尔摩沙

—- 时代的遗憾,身份认知的迷茫,戏内戏外的游离感

—- 我曾经的剧场生活

|相关阅读|

表演工作坊

暗恋桃花源

暗恋重逢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 1992 电影版

这是我第几遍看暗恋桃花源?

雷雨话剧社与赖声川导演的偶遇

嘉兰图草三剧社在年会上的演出

褪去了锋利爪牙的「黄金年代」标本

台灣光華雜誌《暗戀桃花源》30週年報道

专访:上剧场《暗恋桃花源》专属版 2024 巡演

|登场人物|

苏志斌:前话剧人,设计师,《设以观复》作者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台港“支语警察”辩论,与“华语”的标准化和生命力

By: 布言
25 May 2024 at 13:37

「标准化在什么情况下是语言的生命力,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语言的孱弱和残缺?」

布言

“支语警察”网上图片。
“支语警察”网上图片。

注:本文讨论的“中文”和“华语”等概念,或不符合中港台三地任何一地之约定俗成用法,请读者阅读时留意。

过去几周,安装试用了 Meta 推出的新社交平台 Threads 的两岸三地与海外华人用户,都很难不被一场网民大辩论吸引眼球,那就是“支语警察”引发的“港台大战”。

这场大战发源于一些 Threads 用户对台湾汉语官话(台湾称为“华语”或“中文”)环境中“中国用语渗透”的担忧。这些用户用“支语”来简称或蔑称“中国用语”。

有人贴文说,台湾人越来越多在口语中使用了“支语”,而非台湾用语——比如帽衫是台湾用语,卫衣是“支语”;比如手提包是台湾用语,手袋是“支语”;忧郁症是台湾用语,抑郁症是“支语”,等等,并鄙夷这些“支语”不好听,或不文雅。

很快,就有香港用户在相关贴文下留言,不解为何港人说的“手袋”和“抑郁症”也要遭到鄙夷,并质疑这些用户对台湾用语和“支语”的二分过于狭隘。随著越来越多关于警惕“支语”的串文出现,Threads 上港人群体对“支语警察”的嘲讽和批评也相应激增,演变为一场港台语言文化辩论。

赖清德就职之际,台湾面临国会改革争议|端闻 Podcast

「新政府面临“朝小野大”的情况,也许未来四年,会经常面临这样的混乱」

端传媒台湾组编辑许伯崧,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自5月17日开始,台湾立法院因“国会改革法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表决大战。

“国会改革法案”涉及一系列现行法律的修正,包括《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组织法》《立法委员行为法》以及《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其中,引起热议的条款包括藐视国会罪、听证调查权,以及总统国情报告。

由于立法院会议(简称院会)在每周二和每周五举行,表决期间因程序问题引发不同党派立委之间的肢体冲突,导致表决进度延宕。

除此之外,议场外也聚集不少关心国会改革法案的民众进行抗议,甚至有些人将场外的抗争视为“太阳花学运”2.0。

而就在院会爆发冲突期间,正是台湾新总统赖清德正式就职的日子。这是否也预示着赖清德在其四年任期内将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民进党继续执政,但本届立法院,民进党仅有51席,国民党则拥有52席,再加上泛蓝阵营的2席,共计54席,以及民众党的8席,形成了“朝小野大”的局面。

“朝小野大”的局面过往也曾出现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当时国会就经常陷入混乱。这种情况对行政一致性和稳定性都不利,陈水扁执政时期,八年间就更换六任行政院院长。

本期“端闻”,端传媒台湾组编辑许伯崧将为我们说明“国会改革法案”为何引发的争议,以及未来赖清德将面临到的挑战。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台湾国会改革修法第三次审议,场外人潮聚集,各地亦现抗议集会|Whatsnew

「截至傍晚7时,人潮从青岛东路蔓延,站满中山南路双向车道,主办单位称“现场已经五万人”。」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王怡蓁 章凯闳 实习记者 林宣佑 江亮儒 钟依静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从高处望去的青岛东路、济南路及中山南路,大量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从高处望去的青岛东路、济南路及中山南路,大量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报导内容截至24日晚间24时】

台湾立法院今日(5月24日)继续处理国民党、民众党提出的国会改革法案,本日将进行国会听证权章节,虽然在上午9时开议后现场一度出现情况,如民进党立委林淑芬和民众党立委麦玉珍因悬挂抗议布条产生肢体冲突,但随后韩国瑜就位主席台后,三党多恢复以口号隔空叫阵。民进党也继续采取拖延战术,延缓法条审议节奏。

这日议场外蓝绿白三党各自悬挂标语,蓝白挂上“国会改革 反贪查弊”、“查光电 查鸡蛋 查疫苗 查快筛 ”、“改革查弊 民进党怕什么”、“要改革 要监督 要查弊”、“全面制衡 弊案现行”,民进党则以“没有讨论 不是民主”、“反扩权 挺台湾”、“国会改革 还权于民”、“反黑箱 撑民主”回应。

议场标语亦是此次国会改革的攻防:国民党欲透过强化国会听证调查权调查民进党弊案,民进党则抗议蓝白程序黑箱、封杀民进党提案。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国会听证制度二读通过

在立法院长韩国瑜站上主席台后,原订议程应宣读议案,但蓝白党团提案将原订报告事项退回程序委员会,并提议变更议程。在民进党反对下进行举手表决,但决议不通过。

同时,现场国民党立委洪孟楷等人登记发言。洪孟楷说,国会改革就是要还权于民、查弊防贪,他质疑,17日的立法院会的冲突画面流出“是民主进步还是民主倒退?”。他说敬告绿委,今日不要有暴力冲突,先攻击的人要负完全责任。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书记长庄瑞雄等人则在议场前召开“反军演、要和平、护民主”记者会。

直到上午11时许,议场内才继续审议《立法院职权行使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民进党也持续祭出表决战,不断提出记名表决、重付表决和散会动议,拖住审查进度,中午近12时,院长韩国瑜宣布休息,国会上午仅通过四增订条文之审理。

该四条文为:《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50条之2,蓝白提出增订条文为“接受调查询问之人员,经主席同意,于必要时得协同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到场协助之”,最后在蓝白人数优势下通过二读;至于《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50条之3、4、5的增订条文,则在蓝白宣布撤案的情况下,表决通过民进党提出的再修正动议,不予增订。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议场内审议的同时,议场外对此次改革案及蓝白相关做法不满的民众也在集结。截至中午12时,主办单位宣布现场已有一万人到场,群众人潮也从青岛东路延伸至中山南路,另一侧的济南路也陆续有民众涌入。

下午1时半,议场内继续开会,院会开始审议《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50条之6,最后同样通过民进党提出的再修正动议,不予增订。

值得留意的是,第50之2条规定,“接受调查询问之人员,经主席同意,于必要时得协同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到场协助之。”此条条款引起场外集结抗议民众的嘘声,他们不满请律师到场协助需要“经主席同意”,批评此为侵犯人权的立法。

截至傍晚5时30分左右,院会另通过第51条、52条、53条、第53之1条、第53条之2、第53条之3。以及第9章之1“听证会之举行”中的第59条之1、第59条之2,已经闯过二读。韩国瑜亦宣布休息,今日也将延长开会到12时。原本一直语气平淡照本宣科宣读条文的韩国瑜,此时突然宣布称今天除了有便当,他还订了20个大披萨。这一举动随后被部分媒体争相报导。

随后7时继续开会处理蓝白提案,蓝白以人数优势陆续通过第59之3至第59条之9。

其中,第59条之1至第59条之3条文,明定听证会举行需经过全体委员三分之一以上之连署或附议,并经院会议决,方得举行。而此为国会举行听证会提供法源依据。

其中,针对国会听证权的第59条之4规定,得邀请政府人员及社会上有关系人员出席表达意见与证言,但应邀出席人员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席;若拒绝、拖延或隐匿不提供相关文件可处一万至十万元罚锾。出席听证会之社会上有关系人员为证言时,为虚伪陈述者,则可处新台币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之罚锾。

第59条之5则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及外交之国家机密事项;逾越听证会调查之目的所提出之诘问或对质;依行政诉讼法之规定得拒绝证言之事项,以及涉及受法律明定保护之个人隐私或其他秘密事项得拒绝证言或表达意见。

深夜11时半,韩国瑜宣布院会结束。散会前,在二读法条部分,另有第53条之13、14条不予增订;第54、56条不予修正。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举起蓝白色的拖鞋。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举起蓝白色的拖鞋。摄:陈焯煇/端传媒

场外公民运动 用植物反映诉求

“你要花吗?”立法院场外聚集的群众中,许多人手拿著白色的百合花,问他们为什么是百合花,有人答“可能跟野百合有关”,但年龄层较轻的群众则说不知道。许多人都是从上一个即将离开的人手上拿到花,或象征著一种传递。民众在进捷运前,也将花送给记者。

发送百合花的基督长老济南教会现场志工则表示,“早上突然有人外送了一堆百合花,我们就开始发送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送百合花过来。”

接近下班时刻,济南教会挤满了人,志工们一面发送物资,一面引导群众往座位区移动。多日前就以“为台湾祈福”要举办祈福晚会的济南教会已申请济南路的晚间路权,在前次21日集会的滂沱大雨中,开放大礼堂让群众躲雨。

除了太阳花、百合花,另一个在此次运动中常见的植物是“葱”,意在讽刺政坛绰号“葱神”的民众党立委黄国昌。

此称号的典故要追溯自2016年蔡英文全面执政、民进党成立院“绝对多数”最大党,只有五席立委席次的时代力量,不具决策的关键地位,也因此网路上有人形容,时代力量在立法院的表现就是“在厨师煮好的牛肉面上加一把葱”,讽刺黄国昌深谙邀功之道,而开始以“国葱”、“葱神”称谓。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立法院外示威者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立法院外示威者在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当声援者手持太阳花、百合花,作为民主的象征时,不少人则提著菜市场买来的葱,在抗议蓝白阵营时,高举一把把的青葱,讥讽推行国会改革法案的黄国昌。

“葱”成为声援者认知中代表“敌营”的语汇,街头也出现了标语:“冲组就是葱组”、“不要葱立法院”。

一位在场声援的北部大学生向端传媒解释,这次场外抗争力求合法、正当性,“谁最希望有人像十年前冲进立法院?傅崐萁、黄国昌!这样就能攻击民进党就是社会乱源。”

社群上不断有声援者相互提醒现场的行动者“不要被煽动”、“不要冲立法院”,有人持著自制看板写著“别葱动,谁冲谁国昌”,呼吁陈抗民众自我克制。

一位十年前曾参与太阳花运动的声援者对记者说,十年前与十年后最大的分别是,太阳花的起点是群众占领、破坏立法院,“身为参与者,我以‘当一个暴民’为荣。”而此次的反国会改革,是以合法的集会陈抗,透过“正当民意”来对抗“滥权国会”。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内放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内放汽球。摄:陈焯煇/端传媒

青年野台开讲

监察院前的济南路,16个台大学生组织的野台开讲,吸引了近百位民众围观聆听。就读台大历史系的洪同学为了这场运动,三天前从伦敦飞回台湾,一回老家屏东就立刻搭乘高铁赶至台北:“德国朋友问我台湾发生了什么事,好像很严重。我心想,这么严重的事,我怎么能不回来?”语毕,站在前排的长辈们大力鼓掌,有人说,“有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就放心了。”

集会现场人行道旁的标语,提醒著发言规则:“我们反对以性、性/别、族群或身心条件的差异表达愤怒或辱骂他人。”控场的学生也不断提醒,这场运动是多元的,就如民众们手持的不同标语,可以包容异质声音,并在差别中找出共同性。

下午5时后,民众溢出人行道,主办单位取得路权,出借“战车”(由小货车改装,上头可站人)开进济南路,同学们邀请愿意发表短讲的民众,上台诉说对这次运动的支持。与此同时,两天前才创立的线上群组内,学生们相互回报传单的印制状况、摄影人力和短讲顺序协调,井然有序的稳住运作状况。

在野台开讲的现场,陈小姐坐在亲子帐篷外,她的五岁孩子在里头玩耍。“原本就很想带小孩参与,但还是会担心安全问题,直到我看到妈妈群组说,有亲子帐篷,我们今天就开车过来。”她觉得现场的管理以及亲子帐篷让她跟孩子很安心。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有三座帐篷放在青岛东路,另一个帐篷则在济南路上。旁边则是满满的零食、矿泉水等物资,孩子们在帐篷里玩耍,家长则能坐在外面聆听现场的演讲。这些帐篷是艺人郑家纯赞助,从21日她就提供了数顶妇幼帐,人也在现场发送物资。

昀彤的12岁与9岁孩子都是自学生,周二他们就曾来到现场。她询问孩子的意愿,征得他们的同意一起到立法院前。“我们参加的感受就是很平和啊,大家就是想了解不同的诉求,尤其我大儿子很喜欢思辨”,这名12岁的男孩站在舞台的侧边,专心听著舞台上公民团体的发言。“我自己是觉得不希望通过这些法案,我看不出来对人民有什么好处。”

一群来自新竹用合作式自学的5至7岁的小孩在立法院附近的台大校友会馆上课,家长邀请时代力量主席王婉谕到课程中说明这几天国会发生什么事。李小姐说,“小孩很困惑,为什么那些立委没办法好好回答问题。”当他们结束室内的课程,直接走到立法院外感受现场。另一名家长李小姐表示,她认为台湾社会对亲子越来越友善,“以往我们就是单向的教学,但现在更多人接受孩子能够参与讨论、有自己的看法。我会告诉孩子我的立场是什么,我也尊重你(小孩)跟我有不同的想法”

面对大批人潮聚集,辖区的中正一分局长张嘉煌上午接受记者联访表示,立法院周边规划有三个分局来应处,反对方申请青岛东路西侧、济南路西侧、中山南路部分路权;此外,另有赞成方申请青岛东路东侧路权。

直至下午2时左右,中山南路东侧慢车道路权、集会权已被活动主办方以“反对国会滥权”为由紧急申请集会案,重新取得中山南路路权,并与现有的场地合并为本次活动集会场所。

下午4时,中山南路已被警方封路管制,架设遮雨棚。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晚间5时,下课学生与下班民众从青岛东路、林森南路交叉路口骑楼陆续涌入青岛东路集会,青岛东路上停放三台政治广告车,并以广告车为基准,以铁栅围成矩形。

国民党出动的三台广告车中,一台播放著“人民要幸福,国会要改革”的电子看板,另外一台则是未登入网路系统的国会频道的电脑桌面,最后则是国民党党员质询民进党党员的片段集结。记者现地观察,现场人员稀落,仅有韩国瑜韩友会会长挥舞大国旗。

直到傍晚6时42分,公民集会的主办单位经济民主连合喊出“现场已经五万人”。人潮从青岛东路蔓延,立法院大门口前的中山南路双向车道也站满群众。

台湾各地和海外亦出现海内外公民集结响应

除了立法院外的集会现场,还有十个县市的公民自主发起集会响应,其中澎湖的集会更是在昨日(23)深夜才敲定,透过“澎湖正青”脸书粉丝专页宣传,强调没有所谓的“发起人”,希望关心台湾政治的县民自由响应。曾任民进党澎湖县党部发言人的冼义哲表示,澎湖是真正的“前线”,更需要有“行动在地化”的思考去回应全国性议题。

从下午开始,台南、台中纷纷有民众拿著标语聚集。虽然是平日上班时间,但已经有约600人在台南的台湾文学馆前静坐,其中更有来自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的学生作为更是整场“宁静抗议”的灵魂人物,他们在 Threads 发起行动并宣传,穿著学校制服在现场穿梭,发放矿泉水等物资。前往参与的台南市民 Josh 表示,他看到各年龄层的市民举著标语和太阳花面向马路,有机车骑士经过时,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让他非常感动。当地许多店家也免费提供咖啡、饮品让参与者领取,表达对活动以及诉求的支持。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而在晚间开始的“高雄大路过”则以“举牌散步”为主要形式,倡导不喊口号、不收物资,以开启良性沟通为目标,希望打造0岁到100岁都可以来参加的柔性集会。曾任反服贸 IN 高雄副总召的吴先生周三在网路上集结了一群市民,共同举办这场活动,活动消息迅速在 Threads 上传开,吴先生预估今晚会有三千人到场,希望告诉在台北陈抗的民众他们并不寂寞。

晚间7时,彰化火车站前同样有民众前往集结。市民潘先生告诉记者,现场各年龄层都有,带著标语和贴纸,或在纸板上写上口号,大家在乎的是民主价值的实质展现。潘先生说,他对现场许多高中、大学生感到意外,有学生即便身为“小草”(对柯文哲支持者的称呼),“但不代表所选的立委能以此代表所有的小草。”

现场有人呼喊口号、有人使用英语、台语,还有人赞助饭卷,现场“拒绝黑箱”的喊声此起彼落。潘先生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特别在中共这几日武吓下,还有这样多的人能自由表达,更显得民主可贵。”

十年前参与太阳花运动的他,已成家立业,对国会改革持不反对的立场,但他表示更在乎的是实质审查,而非议事规则的程序游戏。他说,“这次国会扩权,并非服贸那样直接的与人民立即性影响,但我认为没有讨论,不是民主,民主社会是应该要有包容不同意见,但前提是要有表达的机会。”他最后表示,“我的经验告诉我,要担心隐藏在人群中的滋扰者,制造暴力或是冲突。”

在海外的留学生亦有不少人同样为台湾的政治局势感到焦虑。21日当天,“反国会滥权海外串连”在线上成立,组织者号召世界各地的台湾人一起连署“反对国会滥权”,并透过拍照串连的方式在社群上扩散,一张张手举“我在__,我反对国会黑箱扩权”标语的照片钉满世界地图。组织者还表示,光是宣传组就有250位以上的台湾人加入,将台湾面临的状况和诉求翻译成英语及其他外语,协助国际社会理解。

其海外串连发起人还表示,许多旅居海外的台湾人虽然无法抵达抗议现场,但他们的情绪与焦虑感仍随著事件发展波动,网路上的行动串连缓解了他们对不在场的焦虑,更新了自“反劳基法修法”后沉寂许久的海外人际网路,未来不排除有更多行动。

场外人潮直到深夜10时,依旧有人潮持续涌入。主办单位晚间9时宣布,现场已集结超过十万人。除主舞台的青岛东路、济南路外,中山南路上、忠孝东路也站满抗议民众。聚集人潮不断高喊“退回重审”、“没有对话,不是民主”口号,声响回荡街道上。随著院会在深夜近11时半结束,主办单位经济民主连合也宣布,5月28日将再次集结,继续守护台湾民主。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济南路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济南路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日前夺下鲁保罗变装秀的变装皇后妮妃雅到现场声援。摄:林振东1/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日前夺下鲁保罗变装秀的变装皇后妮妃雅到现场声援。摄:林振东1/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民众聚集立院外抗议。摄:林振东/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521包围立法院:太阳花十年后,运动的新时代、声音与面貌

「“一场一场运动都是不断牺牲、堆叠起来的,我们现在也是踩著太阳花,不断往前进。”」

端传媒实习记者 林宣佑 江亮儒 钟依静 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大雨下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大雨下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1日上午9点,立法院准时开议,虽然在进场前,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立法委员已先在议场门口发生口角冲突,但并不影响国民党与民众党联手通过国会改革法案的决心。

况且,这日的冲突程度远比17日第一次进行法条表决时来得低,更多的只是口号的叫阵与民进党立委三分钟独白式的发言——内容是对蓝白的严厉批判。在人数不比蓝白下,民进党也仅能寄托于拖延战术,通过不断提案清点人数、记名表决以及重付表决的方式,试图延缓法案三读通过的时间。

在议场内一次次的叫阵,与民进党一次次的遭到人数优势全面碾压后,在立法院旁的青岛东路上,公民团体已经架起舞台、搭设起遮雨棚。虽然是上班日的白天,但现场座位已经满座,没有座位的人潮则站在道路两旁,手持著“我藐视国会”、“没有讨论,不是民主”的标语,抗议蓝白两党“强行”通过法案。在反对者眼里,这般行径近似“黑箱”,让人联想起十年前的太阳花运动,也是因著“程序正义”的问题掀起滔天巨浪。

白天,除了公民团体以外,前来参与声援的民众多是请假前来。虽然天气闷热、气象预告即将下起大雨,但随著中午、下午、傍晚的过去,满地的声援者已坐满整条青岛东路。直到晚间,下班下课的人潮如海水般地涌入,几乎将青岛东路淹没,溢出的人潮只好流向中山南路、济南路,以及忠孝西路。

这晚,端传媒采访多位年轻的声援者,他们有的身著学校制服前来,有的刚补习下课。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遥远得只是课本上的一则历史事件。

十年之后,在同样的街头上,新时代的青年在更新颖的社群媒体上集结号召,这可能不会是另外一场太阳花运动,但也是十年后另一次的运动集结。这些青年是谁,他们为什么来到现场?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集会中穿著制服的高中生

傍晚,从学校下课的高中生前往立法院附近的集会,绿色、白色、黄色的制服挤进人潮,周围的大人纷纷让座、递上雨衣。Tsu 就读北一女末代人社班,她说虽然家人以今年7月的分科考试为由阻止她前往,但 Tsu 仍在雨中与同行的同学一起分发抗议贴纸,高三的她们同声强调:“我们已经成年了。”

Tsu 认为,这次集会的起因是蓝白两党仗著人数优势未落实程序正义。双手捧著放学路上买的热呼呼鸡蛋糕的她进一步说明,修正动议应限于对已公布提案的字句修改,不应夹带新的条文内容或对内容有大幅修订,否则这会为往后的黑箱作业开启先例,透过修正动议偷渡法案将成为常态。

刚满18岁不到一个月的 Tsu,对十年前的太阳花运动(318运动)没有印象,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时也仅国中年纪,这(今日)是她第一次参与大型抗争集会。

Tsu 自陈家中母亲不关心政治,父亲虽然支持民进党但不支持学生上街,对台湾本土历史的认识来自高二读的一本课外书。书中关于二二八、白色恐怖历史的知识让 Tsu 认知到台湾民主制度建立之不易,她认为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方式,并站出来反对任何威胁民主制度的政党与法案。

不过, Tsu 也认为自己是因为有身为北一女人社班成员的资源和探索空间,才比较有机会碰触到社会议题,拥有更多讨论政治的伙伴和识读资讯能力。事实上,她觉得无论是台湾本土历史,还是探索社会议题的空间,在课本上或是校园内都是远远不够的。

台湾国会改革修法继续,藐视国会罪二读通过,场外上万人聚集抗议|Whatsnew

「国民党团表示若午夜前无法顺利三读,则24、28日将继续审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王怡蓁 实习记者 江亮儒 钟依静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1日, 台湾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数千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 台湾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数千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报导内容截至21日晚间24时】

台湾立法院在5月17日进行国会改革法案表决,在经过一日混乱后,再于今日(21日)继续处理相关修法。相较17日的激烈肢体冲突,今日表决过程仅有零星口角与各自口号叫阵。(延伸阅读:《台湾立法院混乱一日,部分争议国会改革法案二读通过》)

截至中午12时,院长韩国瑜宣布院会休息,继续接待外宾行程,仅二读表决五条条文,并于下午2时半继续会议。5时半再度宣布院会休息至晚间6时40分才继续开会。此前,国民党团、民众党团已提案通过延长院会开会时间到午夜12时,本日院会也将挑灯夜战。

立法院场内,截至6时仅表决十条文

立法院今日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就藐视国会罪与扩张国会人事同意权进行攻防。上午10点,立院再度以举手方式进行表决,在蓝白人数优势下,二读通过国民党与民众党团版本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第25条有关藐视国会罪罚锾的条文。(延伸阅读:《藐视国会罪是什么?为何争议从立法院延烧外商?》)

今天表决前,议场持续发生零星冲突,国民党总召傅崐萁与至少10名委员守住议会门口,并与随后抵达的民进党委员爆发口角冲突。上午7时开放进场后,蓝白抢占主席台,民进党则于质询台前喊声抗议。

在国会议场中,民进党立委挂出“国会人大化,台湾香港化”、“反黑箱,要协商、“民主已死,国会挽歌”等标语;国民党和民众党团则在台上挂出“反暴力,要改革”标语,手举“反腐败”、“查弊案”、“要开会”等看板。

9时开议后一小时后,韩国瑜宣布以举手方式表决《立法院职权行使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蓝白挟人数优势,以60票通过与白营共提的再修正动议。韩国瑜还在院会中表示,“17日打得头破血流,新总统上任第二天如果再发生冲突,我们怎么交代?应该让世界看到台湾的真善美。”

2024年5月17日, 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就藐视国会罪与扩张人事同意权进行攻防。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 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就藐视国会罪与扩张人事同意权进行攻防。摄:陈焯煇/端传媒

《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第25条规定,未来政府人员不得任意缺席、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对立法委员质询的答复,不得超过质询范围之外,并不得“反质询”。

被质询人除为避免国防、外交明显立即的危害或依法应秘密的事项者并经主席同意者外,不得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隐匿资讯、虚伪答复或有其他藐视国会的行为。违反的政府人员,经院会决议,移送弹劾或惩戒。

二读条文亦规定,被质询人经主席依规定制止、命出席或要求答复却仍违反者,由主席或质询委员提议,经院会决议,处被质询人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逾期仍不改正者,得按次连续课处罚锾。

政府人员于立法院受质询时,若陈述内容为虚伪内容,可依法追诉刑事责任。

不过,关于何谓“反质询”,未见明文定义。

此外,二读通过的另有国会人事同意权,现行规定为对总统提名的部分机关重要官员任命,原采立法院无记名投票表决。二读条文规范以记名投票表决;审查期间不得少于一个月,且应举行公听会,被提名人面对立委审查时,答复不实、隐匿资料或提供虚伪资料,经院会决议,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

本日的表决进度有限,民进党团持续透过修正动议提案“清点人数”、“记名表决”与“重付表决”拖延进度,使得议场内不断上演提案记名表决、散会与再提案、再表决等杯葛程序。而每一条法案会开放一个党团的一名委员发言,在这三分钟的时间内,只见民进党立委火力全开批评蓝白两党,特别是韩国瑜与黄国昌二人。截至下午六时止,议事持续僵住,仅处理10则条文。 在下午两点半至5点半的院会中,民进党四度提出散会动议,但遭蓝白以人数优势联手否决。

晚间近11时,蓝白版本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48条通过,在行使调查权部分,得要求政府机关、部队、法人、团体或社会上有关系人员提供相关资料,法人或社会上有关系人员等违反相关规定,得经立法院会决议,处最高新台币10万元罚锾。

11时46分,立法院长韩国瑜宣布散会,预计24日、28日院会议程将续审国会改革相关法案。

2024年5月21日, 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就藐视国会罪与扩张人事同意权进行攻防。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 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就藐视国会罪与扩张人事同意权进行攻防。摄:陈焯煇/端传媒

场外雨势不断,数千人在大雨中监督国会

在立法院外的青岛东路,聚集多个公民团体与民众参与抗议。下午5时30分左右,民进党洪申翰发言时段提及“外头已经有八千名民众聚集”。洪申翰此发言后,国民党立委群体中传出几声讪笑作为回应。

今日台北断断续续下著雨,但场外民众随著下班下课后明显增多,警方亦宣布青岛东路进入管制。现场有公民团体架设舞台,并有NGO团体上台接力宣讲。台下有民众说自己请假过来声援,台下不断喊出“没有沟通,不是民主”、“韩国瑜下台”、“黄国昌下台”的口号。

这样的场景令人联想到十年前的太阳花运动,当年由于两岸服贸协议被质疑违反程序正义通过进而引爆这场持续月余的大型社会运动,在今日现场也有民众主动发放太阳花。

2024年5月21日,台湾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数千民众聚集抗议,日前夺下鲁保罗变装秀的变装皇后妮妃雅在下午来到现场声援。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湾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数千民众聚集抗议,日前夺下鲁保罗变装秀的变装皇后妮妃雅在下午来到现场声援。摄:陈焯煇/端传媒

而日前在美国鲁保罗变装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第16季夺冠的变装皇后妮妃雅在下午来到现场声援,她全身黄色装扮,手持太阳花、颈部系上“台湾是我的国家”布条,喊话:“身为台湾人,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站出来。”

傍晚五时许,现场群众在大雨中喊著:“黄国昌下台”、“散会”等口号。有民众在现场发放“我藐视蓝白黑箱”、“退回黑箱、逐条审查”标语的贴纸与手拿版。也有民众手举“我们还在这里,民主就不会死”、“我藐视国会”、“国会藐视民主”的标语。

在场内宣布休息后,民进党委员走出议场向民众挥手致意,棚内起“加油”声,支持者用力挥舞手上标语,走道两侧站满身穿雨衣的民众,雨势渐大仍没有离开。

民团“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与“台湾人权促进会”则在现场提醒聚集抗议的群众相关注意事项:“如果被逮捕不要跟警察起冲突,跟他们说要找律师,”并提供法扶的陪侦专线给群众。在立法院旁的基督长老济南教会则因雨势开放大礼堂给群众使用,礼堂内逐渐挤满民众。外头还有人设育婴幼儿专区,搭建帐篷与哺集乳空间,许多家长推著婴儿车、带著儿童上街头。

端传媒记者今日上午抵达现场时,观察到立法院外聚集的人数约有破千人。直到晚间6时20分,雨势渐收,下班、放学的民众陆续进场,人群鱼贯而入。同样据记者观察,晚间韩国瑜宣布18时40分再度开议后,立法院正门口外的中山南路两侧已经被人群挤满,警方则封锁一条车道供行人通行。

约傍晚6时后,过去曾说“民进党太阳花利用搞笑卖萌的方式把马英九拉下台”的 Podcast 节目“百灵果”主持人 Ken 和凯莉忽至现场,然而还未走到主舞台帐篷,就被现场民众以“百灵果,不要蹭”、“不要挡路”呛声,并在一片中嘘声撤场。

随著晚间议场继续处理国会改革法案,下班时间后立法院外,包含青岛东路、中山南路、济南路口与忠孝东路持续涌入大批人潮,舞台也从上午的一个主舞台,到晚间加开到四个舞台。主办单位之一“经济民主连合”宣布现场聚集人数已超过三万人。群众在街道上持续呼喊口号,直到晚间24时才逐渐离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赖清德、萧美琴就职,就职演说显示对两岸事务强硬态度|Whatsnew

By: 陈焯煇
21 May 2024 at 07:00

「演说内容没有九二共识、没有1992年、连2016年蔡英文低度使用的“两岸两会”也不再提及。」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在台上歌唱。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在台上歌唱。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第5任民选总统赖清德、副总统萧美琴5月20日上午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总统赖清德发表就职演说时宣示,将打造民主和平繁荣的新台湾。赖清德表示,许多人将他与萧美琴的当选视为“打破八年政党轮替魔咒”,但虚幻的魔咒不存在,只有人民对执政党的严格检验,与对国家未来的真实选择。

在就职演说中,赖清德以七大主题涵盖内政、外交与两岸关系,并延续蔡英文总统的基调,重申现在的“台湾已是世界的台湾”。进而,赖清德以民主经验申论,指出台湾将持续与民主国家形成共同体,对抗假讯息、强化民主韧性,“让台湾成为民主世界的MVP!”

在就职后的第一公开演说中,赖清德总计提及“台湾”79次、“中华民国”九次、“中华民国台湾”三次。

对比前任总统蔡英文在2020年的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蔡英文共计30分钟的讲稿中一共提及49次“台湾”、四次“中华民国”、一次“中华民国台湾”。2016年,蔡英文第一任期、也是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时,蔡英文在就职演说提及41次“台湾”、五次“中华民国”。而被视为蔡英文政治遗产的“中华民国台湾”组合字,则是在2018年的国庆演说首度提出,之后出现在每年的演说稿中。

在520就职演说中,赖清德的演说显得激昂,时而振臂喊话、时而握拳振奋,并多次邀请观礼民众鼓掌祝贺,也以张开双臂表示欢迎意味台商回台投资。在提及劳保破产疑虑,他则将右手放在左胸上,用以承诺只要政府在,“劳保绝对不会倒”。这场演说总计时长30分钟,赖清德的演说数度遭台下民众打断,在提及立法院冲突、同婚平权、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以及打击黑金枪毒和诈骗等段落时,皆获得热烈掌声回响。(延伸阅读:《赖清德新内阁的起手式:赖卓体制如何实现“赖清德意志”?》)

赖清德在演说中显得自信、坚定,并在演说结束后的表演节目时,与萧美琴一同舞蹈。神情显得愉悦。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回应立法院表决大战

在20日的就职典礼前,5月17日立法院曾上演国会改革法案表决大战,民进党为阻挡国民两党提出的国会改革法案展开强力杯葛,引爆肢体冲突。

在立法院冲突事件后,赖清德曾在脸书发文表示:期待国会朝野党团能回归理性讨论,让议事运作恢复和谐且获得最大共识,以回应人民期待。在正式就职总统后,赖清德便在演说中首先提及“行政立法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国政”,回应上周五的国会全武行事件。

赖清德说,立法院的议事运作,应遵守程序正义,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才能避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赖总统说,当朝野政党推动法案,都能够合乎宪法,秉持“人民至上”、“国家优先”的精神时,国政自然顺利推展。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两岸关系强硬,以对话取代对抗

衔接在国会争议之后,赖清德以“民主台湾,世界之光”论述台湾民主成就,他提及“台湾是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台湾示范了,民主防疫可以优于专制防疫”,台下参与观礼的群众响起热烈掌声。

赖清德在演说中借由“国会”、“同婚合法”、以及民主的论述比对台湾与中国的差异。赖清德接着论述两岸关系,他呼吁中国停止对台湾文攻武吓,致力维持台海及区域和平,确保全球免于战争的恐惧。

赖清德说,他希望中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

“各位国人同胞,我们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赖清德说,在中国尚未放弃武力犯台下,国人应了解:即使全盘接受中国的主张,放弃主权,中国并吞台湾的企图并不会消失。

赖清德接着在呼吁国家团结的篇幅中,再度提及两岸关系。他说,有主权才有国家,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赖清德以加重的语气指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他还说,“任何一个政党,都应该要反并吞、护主权,不可为了政权牺牲国家主权。”

这样的基调同样延续蔡英文的论述。2021年国庆文告时,蔡英文总统提出“四个坚持”,其中便包含“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2023年蔡英文过境美国洛杉矶时再次强调,“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两岸互不隶属是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同年8月,副总统赖清德重申两岸互不隶属,12月底的总统电视辩论会时,他回应柯文哲的诘问时再指出,“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就是台独的定义。”(延伸阅读:《蔡英文国庆文告分析:我们与ChatGPT一起总结了八年演说稿》)

不过,赖清德的“互不隶属”演说,是台湾总统首度在就职演说中做出以上表述。相较蔡英文两次就职演说皆未如此表述,显见赖清德在两岸关系中的强硬态度。

基于此,赖清德通篇演说中也不见过往会提及的“对岸”,而是以“中国”称之,作为“互不隶属”的论述。不过,在总统大选期间承诺延续蔡英文路线的赖清德,在演说中亦承诺新政府将秉持四个坚持,“不卑不亢,维持现状。”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前总统蔡英文、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站在台上。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前总统蔡英文、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站在台上。摄:陈焯煇/端传媒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对端传媒说,以目前两岸关系来看,不论台湾释出什么善意、或是在论述上做出调整,对北京而言,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识跟一国两制,那也谈不下去。但赖清德不可能去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在台湾已经没有票房,赖清德清楚知道不可能为了交流而去提,这会导致变成由少数来决定两岸关系。

沈有忠表示,赖清德也清楚看到,蔡英文八年执政也说过“互不隶属”的话,基本上并未对现状带来改变,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不再是过去的“麻烦制造者”角色;既然蔡总统已经打开了这条路,那也没有理由再往回退了。

1996年民选总统的“中华民国台湾”

在过往总统就职演说或其他文告中,关于“国号”的称谓,始终脱离不了政治考量。在这份就职演说中,赖清德提出的主张,相较过去自称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他来说,相对显得保守。赖清德主张:只要认同台湾,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都一样响亮。”(延伸阅读:《从“主权在民”到“和平靠实力”:解读台湾四位总统的主权论述》)

面对“中华民国台湾”这组被视为蔡英文的政治遗产之一的“国号”,赖清德在提及1996年第一位民选总统就职时提及,以“中华民国台湾”连结主权独立、主权在民的国家。

其次,赖清德在“中华民国台湾的未来,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决定”再提及该词,明确提出政治共同体的范围,并延续蔡英文的基调,从台湾主体的角度,将中华民国收纳成为台湾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沈有忠指出,赖清德演说从一样是从1949年谈起,虽然不直接提及中华民国台湾,但某种程度来说,他还是把这份演说稿定位从1949年开始,也提到1624年的荷兰统治台湾时期,也从蒋渭水1921年提出的“第一岛链”国际观来看。

他认为,这些年份都是台湾重要的关键事件,但却没有提及1911年,这还是在蔡英文所建立起的框架,就是中华民国台湾在1949年开始。

沈有忠说,赖清德在演说中提及“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都一样响亮”的表述,在于他是全民的总统,赖清德必须照顾到持这三个观点的选民。但国民党没有注意到赖清德这样的说法,赖清德愿意尊重中华民国也可以作为国号,只批评赖清德将台湾作为国号的内容。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来宾在总统府前拍照留念。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来宾在总统府前拍照留念。摄:陈焯煇/端传媒

从“没有完成的答卷”到不再提及“1992”

蔡英文在其总统第一任期开始的2016年就职演说中,并未明确提及“九二共识”,但在文告中则称两岸要“维持现状”,并指出“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

彼时,中国政府回应指,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个马英九政府作为两岸交流的互信基础——批评蔡英文的演说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

2020年,这份所谓“没有完成的答卷”更直接被蔡英文弃置。这年蔡英文迈入第二任期,不仅对中国的发言较前次强硬,不仅表示台湾不会接受中国以“一国两制”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也不再提及“九二共识”,连“1992”也不再说。时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当日回应:“台湾民进党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024年,民进党迈入第三任期,赖清德在蔡英文的基础上,演说内容不仅没有九二共识、没有1992年、连2016年蔡英文低度使用的“两岸两会”也不再提及。

过去八年,蔡英文以“和平、对等、民主、对话”八字箴言作为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然而对北京而言,对话的基础在于“九二共识”。即使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表示,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希望与“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展开良性对话,但在赖清德的演说中,《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再提及,而《宪法》则用作表述“互不隶属”之用。

沈有忠认为,九二共识不仅已经完全被民进党给排除,恐怕连国民党也得认真思考未来是不是要继续使用。他分析,从过去几次的关键选举中,国民党的青壮派与本土派,也开始对这四个字采取模糊态度,不再正面提及。(延伸阅读:《五个关键字,直击国民党灵魂:“党主席”们的两岸政策是什么?》)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野党不买单,国台办指赖展现“台独工作者”本性

就职典礼结束后,在野的民众党及国民党接连召开记者会回应赖清德的就职演说。

民众党先是举行“回应赖清德总统就职演说”记者会,主席柯文哲表示,赖总统说立法院议事规则应遵守程序正义,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才能避免冲突,维持社会安定和谐”,他质疑然从新国会成立至今,依旧看不到民进党的善意,放任党团总召柯建铭为所欲为,“如果赖总统真的这么想,立法院应当有新的氛围。”

柯文哲说,在两岸政策上,他相信赖总统应该还是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问题,“更重要的是,看三个月到底他怎么做。”他说,赖总统希望两岸可以有交流,交流可以增加善意,善意可以增加更多交流,起码能够避免误解跟擦枪走火,不要让世界误解台湾是发生战争的危险区域。

今日缺席就职典礼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回应,赖清德就职演说的内容“非常的赖清德”,只看到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与利益在国家利益之上,国民党希望赖清德政府提出真正的解方,不是只有“加强、改进、扩大、增进”这些形容词。

朱立伦表示,对于化解朝野歧异,赖总统只说“多数要尊重少数,但却忘了民进党在立法院也是少数”,“所以少数可以用暴力手段,要求多数一定要尊重少数,却忘了少数要服从多数”。他说,国民党站在民意这边,希望民进党遵守民主程序,让代表多数民意的法案能通过,才是台湾民主之福。

朱立伦对赖清德的两岸关系主张也回应,他本来期待赖总统说要两岸共荣,但现在赖总统却是将“两国论”台面化,令人忧心,也让股市瞬间大跌。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脸。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脸。摄:陈焯煇/端传媒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则批评赖清德演说是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大肆宣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充分揭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

陈斌华表示,台海形势复杂严峻,根源在于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他说会毫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观众在外围观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观众在外围观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发表演说。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发表演说。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发带。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发带。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巴奈专访:陪蔡英文做总统,住在帐篷抗争七年的她回家了

「“这就是最深的歧视,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后转身让你掉到地上。所以我要留下来,提醒她、督促她。就这样过了七年。”」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与布农族丈夫那布、纪录片导演马跃・比吼,称为“巴那马”三人组。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后,三人为了争取原住民族的转型正义,要求政府修改《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划设办法》,因而与族人走上凯道抗议。他们在凯道上扎营、办活动,表达他们的反对声音。几经警方驱赶,他们搭建的帐篷、艺术装置也不断被强制拆除,从凯道一路搬迁到二二八公园内。

没人能想到,他们坚持了2644天。直到蔡英文卸任,他们正式宣布随着蔡英文的卸任拆掉帐篷,终于“回家”。

在今年,巴奈与作者徐璐合著了新书《巴奈回家》。这本书纪录了巴奈作为一名原住民族权益倡议者、歌手、创作人的生命历程——尤其是七年来的经历,更是解答了大众对于“巴奈住帐篷抗议蔡英文”的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坚持了七年之久?让她们在恶劣的天气与环境下,被警力不断驱赶,被许多人遗忘,仍要坚持着在最显眼的位置“提醒蔡英文信守当初的承诺”?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巴奈不是没有家,她与那布的家在台东,但为了抵抗,他们以帐篷为家,抗争七年。

2644天的帐篷生活,有人称之为“史诗级”的抗争。这场抗争,在他们眼中源自于信任的建立与瓦解,也是尊严的践踏与坚持,更是巴奈与那布为了“回家”而开始的路程。

走出捷运台大医院站一号出口,是二二八公园。公园内的一处公厕前,有一顶约两坪大(6.6平方公尺)的拼贴帐篷,橘色、绿色的帐篷与数把雨伞、遮阳的布料撑起这个空间。帐篷外挂着黄底红字“没有人是局外人”的毛巾、巴奈与总统蔡英文的合照,并大大写着一个“骗”字和夜宿凯道的天数。

“能不能把帐篷弄漂亮一点?”这是柯文哲当台北市长时看到他们帐篷说出的话。有人觉得破烂,有时被当成街友住的地方。巴奈只说,“我们不是来露营度假。”

帐篷外表没有明显的门,巴奈的解释是,“因为这是我家,没有门是告诉你,只能看,不要随便进来。好奇,就在外边呼唤我们,我们会出来跟你说话。”曾入内的人权团体工作者告诉我,里头就像是一个家里密不通风的房间,有衣服、充电器、生活用品,还有好多台电扇,“我没办法想像(在这里)住超过三天,但他们住了七年。”

帐篷距离总统府只有五百公尺,住在这里的巴奈每天都能望见总统府的高塔,甚至看见政府官员的黑头车经过。抗争的七年,他们逐渐被遗忘。

《巴奈回家:凯道.二二八公园的二六四四天》

作者:巴奈、徐璐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你们还在?”这是友人常问他们的问题。

“你们在抗议什么?”这是多数人对他们感到好奇的地方。

第一次问巴奈能否在520总统交接前专访,她缓缓转过头来,睁大眼睛,微笑着对我摇头。她不愿成为政治口水,她担心几个问答能否解释清楚前因后果。因着书籍出版,她才答应采访。她说,书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缘由,“多年的好友就算时常来帐篷找我,但我们不总是讨论这个话题,直到她看完书,才跟我说,比较能理解你们七年来在坚持什么了。”

被当成原住民族抗争者的代表、很凶悍,这是不认识巴奈的人,常有的第一印象。原本被认为只有坚毅一种形象的背后,也有很多的感性,她在许多采访、演讲中,讲到激动处经常流泪,甚至是多次透露出七年苦行生活中的脆弱,“没有那布,我不可能一个人住在帐篷⋯⋯.”采访中才了解,她无论在创作还是待人处事上都很看重“感觉”。她举例创作时,她不会要给听众什么,而是“怎么做,人会有感觉”,很常没想那么多,“累了就去睡觉,饿了就去吃,情绪来了,作为表演者,我很清楚情绪的流动,一秒可以切换,但可以马上收得好好的,不影响今天的运作。

那她对蔡英文的感觉是什么,何以坚持抗争七年之久?

“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会问自己,不做的理由是什么?要不要喝这杯饮料?不要,太甜。要不要留下来?我想不到不要的理由是什么。这样想就很简单。可是没想到这个简单,就搞了一个这么大的事。往回头看,我这一辈子只要活着,想要骂小英都可以骂她,我底气很够,其他人(历届总统)连原住民族议题都不敢碰,所以我可以骂所有的领袖。”

巴奈细数起与蔡英文的渊源。她曾为蔡英文2016年竞选总统时作歌《我愿是你的风景》,并受邀作为竞选歌曲的评审,也曾到竞选活动上演唱。蔡英文选上总统后,巴奈被邀请一起喝春酒,她的丈夫那布与倡议伙伴马跃・比吼告诉她,既然能亲自见到蔡英文,要好好表达原住民族的心声。因为他们多年来进行原住民族运动都难以碰触到权力核心,巴奈说当时想的是“我们离权力核心那么远,也不觉得争取权益就一定能成功。既然能见到面,我决定试试看。”

2024年5月6日,台北,巴奈于二二八公园内的帐篷。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6日,台北,巴奈于二二八公园内的帐篷。摄:陈焯煇/端传媒

“她曾在竞选时说,向原住民族道歉,是她应该做的”,巴奈因蔡英文讲的这席话而有所期待。

春酒上,巴奈心心念念的是希望蔡英文在就职典礼上提到原住民族的权益,因为“全世界都会盯着台湾总统的就职典礼演说。”

台湾立法院混乱一日,部分争议国会改革法案二读通过|Whatsnew

「晚间9时起,几百名群众在立法院外集结抗议,高喊“没有讨论、不是民主”等口号。」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陈莉雅 实习记者 林宣佑 发自台北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国民党立委举手表决。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国民党立委举手表决。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立法院5月17日上演表决大战,处理国民党团及民众党团提出的五大国会改革法案,包括:强化人事同意权、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藐视国会罪、正副院长记名投票。

国会改革法案涉及一系列的现行法律的修正,包括《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组织法》《立法委员行为法》《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此前,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先是在4月15日将全案送出委员会,并在一个月的朝野协商冷冻期后送进院会进行表决。

表决冲突不断,多名立委挂彩

17日上午不到七点,国民党、民众党与民进党立委便在议场门口爆发激烈肢体与口角冲突,最后国民党联手民众党凭借人数优势占据主席台,确保议事能够顺利进行。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院会10点8分开议后,民进党立委发动首波攻势欲攻上主席台,朝野爆发推挤。立法院长韩国瑜中午两度召集朝野协商,但朝野在议程跟法案上都无法达成共识,因此韩国瑜宣布休息暂停协商。而在下午两点续开会前,朝野双方依旧有零星冲突,记者在二楼记者席上可听见底下立委的口角冲突与推挤,有女性立委高声质疑“所以你们支持摸屁股喔”覆述多次,也可看到朝野党团干部偶尔交谈意见。期间,国民党与民进党续开协商未果。

在历经三个多小时的协商后,韩国瑜重回议场继续开会,期间遭到民进党立委强力阻挡。一群人挡在院长座位后方的出入口不让韩国瑜进场,双方僵持不下。直到下午5点32分,韩国瑜显得衣衫不整地进到议场,身上的西装与领带全歪。

韩国瑜先是处理民众党团关于延长院会时间的提案,国民党与民众党挟人数优势举手表决通过,但“举手表决”的方式也引起争议。其中两案表决时,议场人员清点人数分别是108位、109位立委,却都投出60票赞成、50票反对的结果,人数与票数明显对不上,民进党愤而不满高喊“做票”。

本次所采用“举手不记名”表决方式,前一次已可上溯至1989年;对蓝白立委来说,若使用“表决器”记名投票,意味他们必须离开主席台回到桌上按铃。此举将使主席台遭民进党反占据。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接著,韩国瑜在下午6时25分宣布开始进行第一案《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的逐条讨论。民进党立委欲阻止会议继续进行,冲上主席台,包括民进党立委沈伯洋、郭国文、邱志伟等人遭国民党立委推下主席台上,沈伯洋的后脑直接重摔著地,紧急送往医院救治。随后民进党立委钟佳滨、庄瑞雄和国民党立委吴宗宪也受伤送医。即便已有五位立委送医,韩国瑜仍在晚间8点宣布继续开会,再度引爆民进党立委不满,往台上丢水瓶要求停止表决。

在多名立委受伤就医的画面中,尤以沈伯洋的情况为人关注。沈伯洋先是从后门在民进党立委的协助下爬进议场,穿过国民党立委组成的人墙,但却随即遭立委邱镇军过肩摔落在地。出身苗栗县立委的邱镇军在2024台湾大选竞选期间被指控有黑帮背景,但邱镇军否认。沈伯洋重摔的影像也在台湾各个社群媒体上广传,号召出一批不满国民党的网友。

在17日的混乱中,端传媒整理出三个争议点。

争议一:国民党以程序卡住民进党修法版本

所谓“冷冻期”,指的是《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中规范的党团协商制度。2002年修订该法时,党团协商制度的期间被定为四个月,2008年以“俾能在同一会期内完成重大急迫性法案”为理由进行修法,将协商期限缩短为一个月。

实际上,虽然协商期间被称为冷冻期,但并非指让法案静躺四个月或一个月,而是希望让朝野透过协商取得共识,将少数声音尽可能纳入立法过程,同时给予国会少数党合法的杯葛机制。另一方面,冷冻期让国会少数可以透过体制内程序表示意见,避免国会少数采取体制外的方式来杯葛或瘫痪议事;也就是说,冷冻期是国会少数最后且合法的杯葛手段。

不过,在前述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国会听证及调查权、藐视国会罪、法院正副院长选举记名投票的修正草案冷冻期间,作为国会多数党的国民党拒绝与民进党进行法案版本的实质讨论。原先全案在司委会初审时,民进党不满未逐条进行实质审查,发动40次的散会动议但均告失败,而国民党团草案条文全数保留,交由党团协商。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进党立委台上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进党立委台上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除此之外,在司委会召委、民进党立委钟佳滨排审民进党团版的国会改革法案时,国民党要求要开一场专题报告、三场公听会,才审议民进党团的版本,并以人数优势五度表决通过散会。此举也让民进党版本无法送出委员会。冷冻期间,立法院长韩国瑜也并未针对相关法案召开协商遭致民进党批评。

民进党团干事长吴思瑶16日召开记者会时表示,韩国瑜迄今没有主持任何一场国会改革法案的协商,没收国会议长重要职责,而议案交由党团协商至少一个月,立法原意不是干等一个月,时间到了就表决。她向韩国瑜呼吁,“不要让立法院在你手上成为民主沦丧的国会。”

5月17日的表决全案在协商冷冻期满后,绿营不满立法院长韩国瑜未主持朝野协商,而国民党团与民众党团就要强行表决。14日的程序委员会上,国民党已将攸关国会听证及调查权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藐视国会罪的《刑法》修正草案,以及立法院正副院长选举记名投票的《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修正草案,列为该日院会第一案。

实际上,在17日前蓝白两党有超过20个国会改革法案版本,蓝白先是在委员会以人数优势表决没收讨论,并在未经逐条实质讨论下,直接“全案保留”送出委员会,最终有28个版本送到院会。然而表决日要通过的是“哪一个版本”的国会改革,当天仍不被知道。

直到当日上午,国民党与民众党团以修正动议提出要表决的法案版本,由于该版本此前并未协商与在委员会进行实质讨论,加上是当天上午才以修正动议提出的“新版本”,导致立法院来不及印发给立委、也未进行逐条讨论、立法院官网也不及公告。换言之,除了两党党团以外,外界并不知道实际内容为何。最终,仅在表决时由议事人员宣读了表决中的部分条文内容,其他内容仍不为外界所知。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进党立委举手表决。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进党立委举手表决。摄:陈焯煇/端传媒

争议二:藐视国会罪

国会改革法案中最引人争议的,莫过针对《刑法》新增第五章之一的“藐视国会罪”,以及第141条,“出席人员于立法院听证会程序受质询时,就其所知之重要关系事项,为虚伪陈述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万元以下罚金。”此外,另修正《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25条,“政府官员于立法院受质询时,为虚伪陈述者,依刑法第141-1条处罚。”

不过,依据国民党团最初提案说法,除罚锾以外,原将刑期设为三年以下,12日才将刑期降至一年以下。

此外,依国民党的最初提案内容,处罚对象上不仅包括政府官员,更纳入企业、私法人团体。亦即,这些非政府官员的个人假如在听证会上触犯藐视国会罪,一样会被刑法处罚,此提案亦遭受抨击。不过前民进党立委参选人、法律学者林志洁表示, 国民党团在各方反对压力下,已将处罚客体排除以上私法人部门。

除了提案内容不透明外,在程序阶段,不管是国民党团还是民众党团的版本,并未在委员会进行实质讨论。国民党团版本,只要民进党团提出反对意见,便不经讨论迳行“保留”;民进党团版本,不是在程序委员会被国民党与民众党联手封杀,就是在委员会以散会让提案出不了委员会。换言之,这些提案内容并未经过实质讨论便要迳付院会逐条二三读。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跟民进党立委于议场表决期间爆发冲突。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此前报导已介绍法案所产生的争议。除了不透明外,相关法案另有权责不相符、藐视国会定义宽松,以及是否有违大法官释字585号解释疑虑。

吴思瑶批评,国会改革不是国会扩权,要从自身自律做起,否则无法为社会接受。她表示,权责相符是国会改革原则,要扩充国会权力,也要检视国会自身的专业性,“国民党立委在总质询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到底是官员藐视国会,还是国会议员藐视官员?”

争议三:总统国情报告即问即答

晚间十点半,国民党与民众党立委一致举手通过“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总统赴立院报告时的内容从“国家安全大政方针”,改为“总统职权相关国家大政方针”,并采即问即答方式。

回顾台湾的国会历史,上一次民选总统至国会进行国情报告,是1999年6月李登辉向第三届国民大会进行周年施政报告。同年9月《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四条通过,明示“国会得听取总统国情报告”,并于《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内规定“立法委员于总统国情报告完毕后,得就报告不明了处,提出问题供总统参考”,但《宪法》及现行法均未强制总统回应。

因此,民进党团针对此法案要求总统每年报告、以一问一答方式备询等细节提出违宪疑虑,表示总统与立委皆为民选产生,各自对民意负责,并质疑这次的“国会改革法案”俨然在为“国会扩权”铺路,违反宪法中五权分立的原则。

民众党立委反控民进党八年前承诺的国会改革跳票;国民党则要求新任总统就职两周内要送交国情报告书,并于就职一个月内做国情报告。上述两党总召声称,本次提案是为加强立法院对于行政权的监督,是行使立法院宪法职权的辅助性权力。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徐巧芯于议场内吹喇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国会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力拼三读,国民党立委徐巧芯于议场内吹喇叭。摄:陈焯煇/端传媒

面临国民党与民众党的人数优势,民进党团预告,一旦法案通过,将研拟声请释宪,并争取宪法法庭做出暂停处分。至于行政院是否提出覆议,吴思瑶表示此为行政院权限,立院党团尊重行政权决定。

自17日上午立法院开议起,议案经历多次政党协商时间,但皆未针对法条内容进行实质讨论。针对邀请总统至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经二读表决,除要常态化进行,对于立委进行口头提问时,总统应依序即时回答。

最终在晚间11点59分,韩国瑜裁示“会议到此为止,21日上午9点继续开会,进行后续条文处理,现在休息。”亦即,除已二读总统国情报告采即时回答外,其他还有立委行使人事同意权、调查权及听证权,以及刑法藐视国会罪等条文待处理。

群众院外抗议,部分群众指有“十年前的既视感”

5月17日晚间9点,由于此前有几名民进党立委在表决过程中因激烈冲突受伤送医,民进党团召开记者会谴责暴力。与此同时,社交媒体 Threads 上也有人开始号召群众立刻集结至立法院外抗议。同一时间,数十名青年学生开始在立法院外集结举牌抗议,诉求“蓝白违反程序正义,应立即停止院会实质审查”。随著社群媒体的号召,现场陆续涌进数百人声援民众。为了防止冲突,现场已加派警力,并在立法院周遭封锁道路。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摄:陈焯煇/端传媒

晚间10点左右,位于台北市青岛东路与镇江街交叉口的立法院议场大门外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群众。民众在大门外轮流拿起麦克风进行宣讲,表达对于议场“强行通过”法案的不满,并高喊“没有讨论、不是民主”等口号。

今天民众抗议的地点,正好是十年前318学运(又称太阳花学运)爆发的地点。不光是地点,当年冲进立法院的公民团体也是在大约晚间九点时攻占立法院。这使得几乎所有来到现场的民众,都会认为现场的气氛有“十年前的既视感”。

现年37岁的皮皮,正好就是十年前第一批冲进立法院的人。她在现场告诉端传媒记者,自己就住在附近,因此立刻就得知现场出现抗争。于是她先带了小孩到现场查看情况,看了一下感觉“情况类似十年前”,于是立刻回家换装,“万一现场发生什么冲突状况,我穿拖鞋好像不太恰当。”在她看来,现场气氛宛如学运爆发的前夕。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摄:陈焯煇/端传媒

皮皮说:“今年的情况比当年更荒谬。”她和朋友来到现场只是希望能对议场内的委员施压,“当年服贸也是类似的状况”,“现在希望可以把这件事闹大,让很多本来不关心政治,甚至是海外的人都看得见,现在又在520就职之前,所以民众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现场民众聚集速度相当快,不到一小时,原本还能让车辆通行的道路已被抗议民众占满。警力也快速集结,在群众聚集的镇江街和青岛东路放上路障,不让车辆通行。

另外,35岁的洪先生说,当他在网上看到现场消息,便立刻跑回家拿了几十条黄布条,接著就拿到现场来发送给抗议的民众。这条布条正是十年前抗议民众头戴的布条,上头写著“国民党不倒,台湾不会好。”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警察到场戒备。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警察到场戒备。摄:陈焯煇/端传媒

尽管现场的气氛与十年前学运爆发前有诸多相似,但参与民众也不仅是当年参加抗争的群众。今年23岁的陈小姐在十点半左右来到现场。她从下午就开始观看国会表决的动态,越看越感焦虑。十年前,她还只是国中生,并不在现场。但今天,她在 Threads 看到有民众集结,她直觉就该来到现场,“想看看能不能帮到大家。”

正当民众在议场外接连高喊口号时,民进党籍的几名立委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轮流在大门的内侧与民众进行喊话。每当民进党籍立委现身时,现场民众的情绪就会非常激昂。晚间11时37分,民进党立委甚至带领著现场群众一起合唱十年前318学运的主题曲《岛屿天光》。

就在现场民众人数越来越多时,晚间11时59分,立法院宣布休会的消息传出。几名民进党籍的立委再度来到了议场大门内侧,并呼吁现场民众散场,呼吁下周二(21日)待立院再度开会时再次集结。

一名现场的女性民众则高举黄布条,跟身旁的友人说,“真的没想到,十年后,我都老大不小了,还要再次站上街头抗争。”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民进党立委与示威者致谢。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民众在外集会抗议,批评蓝白违反程序正义,民进党立委与示威者致谢。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天王星寻猫记:花莲大震后,一场“流量”中的动物救援

「“和舆论、其他爱猫人士都无关,是因为他们也在乎。”」

特约撰稿人 李娉婷 发自花莲

2024年4月13日,花莲,工程人员在天王星大楼上救出一只猫。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13日,花莲,工程人员在天王星大楼上救出一只猫。摄:陈焯煇/端传媒

4月3日一早还不到八点,住在花莲市区一处大楼八楼的洋洋被一阵剧烈的摇晃震醒。在她还在朦胧中时,悬挂在套房墙上的热水器“碰!”的一声掉落,水管因而断裂,喷溅洒出的水很快地蓄积成滩。

洋洋立刻没了睡意,由于担心积水让家具受损,家中那三只猫弄湿了也不好,她决定先把地面擦干。在著手善后时,8点11分,另一次强震来袭。这一次的天摇地动,让洋洋感觉比上一次更加剧烈,反应不及的她跌落在地,一旁的衣柜紧接著倒下,重压在她身上。洋洋试著脱身,但发现以自己的力气完全无法移动笨重的大型衣柜。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铃声响起,洋洋回过神来接起还握在手里的话筒,从亲友焦急的询问中,她才知道身下的大楼倾陷了,刚刚让她失去平衡的剧烈摇晃,不只来自地震,还有大楼底层的崩塌。

关心询问的电话不断打来,洋洋一通通地接起,除了让亲友安心,也让自己和外界保持联系。但随著衣柜压在身上的时间越长,她益发感到呼吸困难,手机电量也逐渐见底。

于是,洋洋从初始的相对冷静,到最后,她遏制不住情绪地哭著向亲友一一道别。这样的状态达数小时之久。直到特搜队员进入大楼搜救,在八楼发现衣柜底下的洋洋,众人才合力抬起衣柜,将她带离大楼。在获救之际,洋洋看到一只猫咪闪现而过,但旋即消失在倾斜的屋里。洋洋想带著猫咪一起离开,但她知道眼前的状况并不允许;她只得先离开大楼,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劫后余生的洋洋,整个心思都还留在大楼中,比起“家没了”的怅然,她与先生更为焦虑还困在危楼里的“三个孩子”:橘子、花花、妹妹。面对三猫去向未明,两人能做的也只有等待,并请求搜救人员在入屋搜救时帮忙拆开饲料,让猫咪们不至于挨饿,才有机会从大楼中逃脱。

2024年5月2日,花莲,天王星大楼内的猫花花。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日,花莲,天王星大楼内的猫花花。摄:陈焯煇/端传媒

看见灾区动物

在天王星大楼二十多位受困者中,洋洋是第一个获救的住户,之后其他住户也陆续被救出。4月3日晚上9点10分,最后一名受困住户、住在七楼的康姓女老师遗体被抬出,天王星大楼救援任务宣告完成。

从“主权在民”到“和平靠实力”:解读台湾四位总统的主权论述

By: 倪世杰
16 May 2024 at 07:00

「即便四名总统都宣称“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但其他面向则是大异其趣。」

倪世杰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及台湾总统蔡英文。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及台湾总统蔡英文。

【编者按】随著台湾首位女总统蔡英文将于5月19日卸任,台湾民主政治路程也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在这不算短的时间中,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与蔡英文这四位总统如何看待“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尤其这四位总统在国族身份认同的差异,以及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皆分居不同的阵营和角色的情况下,回溯其对主权相联系的观念,更能够理解他的政策主张、敌我观念构成以及台湾的政治发展概况。

本文透过数位化文本探勘技术,从157篇台湾四位总统在公开讲话谈论到“主权”的段落,探讨与比较其主权论述及其在现实政治的意义。即便四名总统都宣称“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但其他面向则是大异其趣。

(倪世杰,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台湾,从战争中进入现代化的国度

世界上,像是马达加斯加、冰岛与日本这一类拥有“天然”国界线的国家属于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国家之间,都存在著一条或数条人工划定的国界线,这是过去宗教战争、反殖民解放斗争等各类武装斗争或以谈判等文明方式所留下的巨大政治标记;即便这条标记往往只能在地图上看见。

在国界线内的地理区域,称之为主权国家。这个被韦伯(Max Weber)称之为正当使用武力的权威,按照蒂利(Charles Tilly)的看法,它在国际体系中能够生存下来必须通过战争的考验,“战争创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为其最有名的一个论断。

应用在台湾,由于先有日本在二战的失败(1945),以及后有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内战(1947-1949)中的失利,加上1950年在韩半岛发生的战争中,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巡防台湾确立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三场战争,加上1958年的“八二三砲战”,美国援助国民党军队取得胜利,如同台湾历史学者薛化元所说,“台湾海峡的形势,实际上已经固定为冷战的军事对峙局面,欲以战争形式消灭对方,基本上已不具可行性”。如果再加上热兰遮城包围战(1661-1662)与日清甲午战争(1894-1895),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脱胎于战争,发展于战争。

你的“地板”是我的“天花板”?三张图看台湾文理组新鲜人薪资差异

By: 谢达文
13 May 2024 at 07:00

「艺术、新闻与图资、语文、人文、社福这五个学门,起薪矮人一截,首年薪资成长率又低于平均。」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发自台北

2023年11月22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11月22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摄:陈焯辉/端传媒

在台湾,区分文组、理组始终是长青话题,不管是作为网路论战、或是日常生活中,相比聊起星座的轻松氛围,辨识文理组并进而揣测彼此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通常蕴含了一些火药味。

至于文理组的就业前景,更是热门话题。在普遍印象中,文组科系经常与“收入低”、“没有成长性”连结,而此其实隐含一组值得以实际检验的问题:对于正准备踏入职场的新鲜人来说,这样的印象是真的吗?此外,不同学门的状况也一样吗?文理组科系内部又有什么样的差异?

如果我们再追问:若从“经济发展果实”分配的角度来看,台湾2023年的经济成长率虽然放缓,仅有1.4%、是近年来的新低,然而自疫情以来,2020年至2023年通算的平均成长率依然有3.5%,可以说是稳定成长。那么,近年来的新鲜人们,是否有享受到经济成长的好处,还是其实不然?

这样的问题,必须运用多组资料、以不同的方式交叉检证。在4月最后一天,台湾劳动部发布了2023年毕业生初入职场(即所谓“初任人员”)的薪资统计报表,其中的分类依据包含新鲜人们的毕业科系学群,只要将这份政府统计稍微“加工处理”,便可提供一张初步的“快照”,大致看出新鲜人们的薪资究竟是成长、还是停滞,又会有什么样的学科差异。

不过,得先强调的是,即使在统计数字上呈现“刚踏入职场时,A 学门毕业生的平均薪资高于 B 学门”,也未必代表“A 学门的训练比较有助于赚钱”。从相关的理论讨论中,可以推知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 能力训练:A 学门的训练确实可能帮助毕业生赚取更高的薪水,这可能是专门的专业能力,也可能是一般性通用的能力,比如写作或数据分析等;
  • 职业封闭:要从事某些高薪的职业,经常必须先就读相关科系才有机会,医师就是经典的案例;
  • 文凭效果:有时候问题未必是实际能力,而是雇主(至少某一类雇主)普遍预设 A 学门的毕业生能力比较好、“比较好用”;相反地,B 学门的文凭则没有同样的加分效果,甚至可能有负面效果;
  • 大学组成:一些雇主可能比较偏好“名校”或者“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而不同学校开设科系的逻辑并不相同,名校可能有比较多 A 学门的学生;相对地,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则可能普遍很少开设 A 学门的相关科系,都是以 B 学门为主;
  • 自我选择:最后,会选择 A 学门的学生,自己或家人可能自始便看重“赚取较高的薪水”,而选择 B 学门的学生,可能在生涯规画时更倾向考量薪资以外的因素。

单用劳动部所提供的资料,并未能区分出这五个因素各自的作用。在这样的限制下,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数据分析不可能是“实况转播”,无法完整呈现“不同群人‘藉著怎样的过程’来到这里”,但仍能提供有用的“快照”,可以看出“这群人此刻在这里,那群人则在那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任务所在。

基础自然科学的“地板”,已经高过艺术科的“天花板”

劳动部所公布的初任人员平均薪资,不只有依照毕业学门提供月薪统计,也不只提供平均,还列出了“第一四分位数”(Q1)和“第三四分位数”(Q3),也就是“恰好落入排名后四分之一”和“恰好挤进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薪资各自为何。这样的数据可以协助排除“最顶尖”和“最后段”的影响,掌握一般来说(中间50%)新鲜人们薪资的地板和天花板各自在哪。

藐视国会罪是什么?为何争议从立法院延烧外商?|Whatsnew

「藐视国会罪法案最快将在5月17日于院会表决。」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3月5日,台北,立法院的议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3月5日,台北,立法院的议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大选期间,蓝白已经主张进行“国会改革”。自今年3月国民党提案扩大国会听证调查权、增设“藐视国会罪”以来,台湾政坛与舆论更就此展开激烈辩论。除蓝绿白三党的对峙外,此波立法争议也从台湾社会延烧到欧洲商会。藐视国会罪法案最快将在5月17日于院会表决,其是否通过、民众党又将如何投票,引发高度关注。

藐视国会罪是什么?

国会改革法案是一系列包含强化人事同意权、立法院调阅、调查权、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藐视国会罪、伪证罪、正副院长记名投票、强化国会资通安全、完备党团协商制度规范的统称,涉及到《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组织法》《立法委员行为法》《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及议事规则的修正。随著2月新国会就任,各党接连提出国会改革主张。

台湾大法官曾就立法院之调阅、调查权与调查权做出两号宪法解释。大法官释字第325号解释立法院为行使宪法所赋予之职权,得经院会或委员会之决议,要求有关机关就议案涉及事项提供参考资料;而释字第585号解释则确认立法院有“调查权”。不过调查权目前仍未法制化。在本次国会改革过程中,三党皆提出对调查权的修法主张,不过内容细节多有不同,其中争议最大的即“藐视国会罪”的订定。

从历史来看,藐视国会罪源于17世纪的英国国会下议院,其后被美国沿用,用于强化国会立法权。除了美国,日本参众两院亦可以依《日本国宪法》第62条规定,各自进行有关国政之调查,并得为此要求证人出席作证或提出证言及纪录。日本《议院证言法》第1条确认国会之国政调查权具强制性,对拒绝出席、宣誓、作证、提出文件与作虚假陈述者,该法第6到第7条规定得分别处罚金或上看十年的徒刑 。

除此之外,与台湾半总统制相近的法国国会也可以成立调查委员会,通过传唤证人、举行听证或调阅文件等不同方法进行调查。各常设委员会亦可举行听证会,并要求政府官员到场;根据法国法律规定,若经委员会要求,部长亦须到会备询,如果证人有拒绝应讯或应讯时拒绝宣誓,可处两年有期徒刑及7500欧元罚金(约新台币26万元)。

藐视国会罪为何引发争议?

根据提案,国民党主张修改《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规定,被质询人质询答复不得超过质询范围,同时除对国安有立即明显的危害或依法应秘密的事项,被质询人不得拒绝答复、提供资料、作虚伪不实陈述或有其他藐视国会的行为。草案也规范,违反规定且情节重大者,经院会决议送司法机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并科新台币30万元以下罚金。

国民党还提案,违反规定者,由主席或质询立委提议,出席委员五分之一以上连署或附议,经院会决议,可处被质询人两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锾,并得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者,得按次连续处罚。情节重大者送司法机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30万元以下罚金。

此外,行政官员于立院总质询时,若隐匿或虚伪陈述,可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万元以下罚金;若官员反质询经院会主席制止仍继续,处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万五千元以下罚金。

不过,《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中并无所谓“听证会”的明文规范,仅有公听会,而公听会的功能仅在搜集各方意见参考。再者,即便未来立法院明文化听证会相关程序,但依据2004年大法官释字585号解释,国会调查权的行使限缩在与国会职权相关,且行政官员或证人(如私人企业、团体与组织)违反调查协力义务,仅能行政裁罚。将违法行为上升到刑法层次,已有是否违宪的问题。

另外,台湾现有的《刑法》第211条已有伪造、变造公文书罪,依法可处一到七年有期徒刑。国民党草案版本中“伪造资料”,法定刑却为三年以下,亦有量刑失去平衡的问题。

再者,关于藐视国会如何判定、由谁判定、藐视国会的犯罪要件等并未明文列于国民党提案中。批评意见认为,只要立委对于备询官员答询内容不喜欢、态度不接受、甚或是“打断”立委质询答复的官员(例如官员是在答复还是反质询,是态度不佳还是立委主观的不喜欢),在宽松认定下,将出现立法委员凭借自我主观意愿透过院会决议使备询官员入刑的可能。

同时,被质询人除行政部门官员外也包含私人企业。执政的民进党批评,“如果私人企业在听证会上的表现让立委不满意,恐会被函请法院判刑。”民进党亦指出,若“藐视国会罪”提案通过,企业主经要求都得到国会说明,“投资计划、商业机密、关键技术都得交出,否则就有可能被扣上藐视国会罪。”

法律学者、民进党立委沈伯洋表示,即使国际上有调查权,但台湾另有监察院的设计、也无两院制、没有滥用调查的规范。若要设计调查权,他认为在没有“滥用权力的规范”之前,就不要谈扩张权力,也要先制定与司法权、监察权冲突机制,并以“职责”来限定调查权的范围。他也质疑立委是否具备调查能力,且一旦调查有问题,也只能把案子移送监察院或检调,他不认为需要再多一个单位来调查。

律师黄帝颖则指出,美国国会听证的伪证处罚对象包括官员和人民,但因涉及当事人刑责,对于适用伪证罪、藐视国会罪的范围,莫不慎重其事,避免侵犯相关人之基本权利。他也提醒,藐视国会罪并非国会决议即成立,而是由陪审团或居于第三者地位的检调机关进行调查,第四者地位的司法机关进行审判,公民随机选任组成的大陪审团,可以否定国会藐视国会罪的认定,决定不起诉行为人,这就是“权力制衡”;他表示,蓝白版“藐视国会罪”只见扩权,却刻意忽略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及大陪审团制衡的民主精神。

实际上,在台湾不管是立委认为官员因做出虚伪陈述而触犯藐视国会罪、或是院会决议官员藐视国会,都须经向检察官告发,由检察官调查决定起诉或不起诉。可预料的是,未来无论检察官起诉或不起诉,都将成为“政治追杀”“政治迫害”“司法沦政治打手”的政治口水战,独立司法机关也难逃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法务部忧寒蝉效应,黄国昌称帮蔡英文兑现

由于本届国会国民党仅比民进党多一席席次,拥有八席立委的民众党便成“关键少数”。

3月初,民众党立委黄国昌公开表示,藐视国会罪在国际上不是什么新鲜法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都有相似立法,在国会面前做虚伪陈述会有刑事惩罚。当时黄国昌说,虽然还没看到国民党所提法条文字,“但相信想强化监督能量,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此前,在1月大选落幕之际,黄国昌也已指出,如何让国会能有效履行监督行政权的宪法职责,是本次国会改革重点。他也说,国会听证调查制度的建立,也应思考整体配套。

3月底,就在国民党团提出藐视国会罪而沸沸扬扬之际,黄国昌针对国会改革法案回应表示,国会听证调查制度为总统蔡英文2016年的竞选政见,民众党如今提案补足国会听证调制度,“是在帮蔡总统实现政见”,因此他难以理解民进党质疑违宪的理由。

在4月18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审查民进党团与国民党立委所提国会改革法案,相关机关代表法务部由次长陈明堂代表出席报告。陈明堂表示,法务部尊重行政院意见,尊重立委审议意见,但修法要符合宪法的比例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以及权力分立原则。

陈明堂也指出,针对藐视国会罪刑责部分,他认为基于刑法谦抑性,刑法是最后不得已手段。如动辄有刑事责任的话,是否会造成寒蝉效应,请立委再做思考、建请通盘考量。

藐视国会罪引欧洲商会关注

随著国民党提出藐视国会罪的草案版本引发执政与在野党的争执外,欧洲在台商务协会(ECCT)也关注到该立法议程。4月23日,欧洲商会 Euroview 专栏发布一篇“台湾政治评论”的文件,内容包括向外商分析赖清德的首任内阁、内阁人选对产业的意义以及关注花莲地震台湾不分党派齐心救灾,与候任副总统萧美琴访欧、前总统马英九赴中、台中市长卢秀燕访新加坡等政坛消息。

在“立法院的重要发展”一节,该文件指出,国民党近期预告将排审《揭弊者保护法》草案,此外,国民党多位立委也力推与美国“藐视国会罪”相似的立法。作者方恩格(Ross Feingold)引述法务部次长陈明堂的意见,指这项立法恐引起与立法院合作作证意愿的寒蝉效应。方恩格也引述台湾法学者林志洁发表在 TAIPEI TIMES评论;林志洁批评该立法“荒谬”(absurd)。

而方恩格在“分析”段落,他认为在台营运的跨国公司应密切追踪“揭弊者保护法”和“藐视国会罪”两项提案。“揭弊者保护法”一旦延伸至私人部门,各家公司须了解保护措施为何,并给予员工适当的培训;若“藐视国会”入罪,公司管理层则须理解,不与立法院合作调查的风险,不管立意多良善,这些行为都可能触怒立委。

不过,欧洲商会这份文件,原意在于提供在台投资者对台湾政局背景的参考。但在蓝绿白的激烈争执下,先是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立委吴思瑶在脸书贴上该文件截图指,一旦“恶法”通过,只要立委打著“调查”之名,随时都可以讯问企业代表,连同业务机密、关键技术、投资计划等大小资讯都必须提供国会,否则将以拒不提供或虚伪不实判刑。她还说,蓝白共推的国会改革,“不惜吓跑外资,搞垮经济”。

对此,国民党团副书记长王鸿薇则回怼这是民进党的假新闻与认知作战。王鸿薇说,该文件援引的评论为民进党前立委候选人林志洁的评论,但援引一篇评论不代表这是欧洲商会的立场,而是“提醒”台湾将可能通过“藐视国会罪”。她批评民进党使用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政治攻击。

对作者方恩格来说,他没预料到自己一篇提供给外商投资参考建议的台湾政治评论文件会再度引爆蓝绿两党的混战。他随后向媒体澄清:absurd 一词不代表他的立场,也不代表欧洲商会的立场,他在文件中并未写这项立法会影响跨国企业投资意愿,只提醒外商需了解台湾相关法规。

在蓝绿对立的气氛下,欧洲商会随后在29日发布声明,指商会高度关注台湾政经情势转变,每月编写的 Euroview 广泛收集各方评论与讯息提供给会员作为在台经商的参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赖清德新内阁的起手式:赖卓体制如何实现“赖清德意志”?

By: 刘兆隆
3 May 2024 at 06:59

「赖清德在用人上趋于谨慎保守,第一次内阁主打的是安全牌。」

刘兆隆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宣布了他的首任阁揆为卓荣泰。图:卓荣泰 Facebook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宣布了他的首任阁揆为卓荣泰。图:卓荣泰 Facebook

(刘兆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

4月上旬,在众人期待却又不意外中,候任总统赖清德宣布了他的首任阁揆为卓荣泰,副阁揆郑丽君与秘书长龚明鑫,随后接连几周又陆续宣布相关部会首长人选。

论者有的认为赖清德的内阁并无新意,或是男女比例失衡等。个人以为不应从僵硬的数字进行解析,而应从整个大环境的格局,发展与因应策略,去评价这次赖清德的第一次内阁人选。

赖清德组阁起手式的内外挑战

以赖清德过去的从政经历与风格上,严谨律己是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不冒进是他的决策风格,对于特定价值的坚持也是他的特色。综观赖清德任职台南市长期间(2010-2017),南铁东移事件(编按:台南铁路地下化工程所涉土地征收争议)虽然引发抗争,但最后仍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而2016年的0206地震导致维冠大楼倒塌事件中,也可看出赖清德在危机决策中的亲力亲为,采取最能兼顾安全与速度的方式拆除危建。

此外,2015年赖清德因为主张议长李全教涉贿选不具正当性而坚拒进入议会备询长达230天,虽然引起不同评价,但李全教最后遭司法定罪,也让赖的高举清廉价值获胜。因此,若以人格特质而言,赖清德的政治洁癖造就了他成功,但也同样决定了他的选择与排序。其次是他的抗压性高,也在多次危机决策中可以见得,这对他日后面对两岸事务的高压时,有助于冷静以对。

赖清德是台湾史上唯一跨过政党轮替魔咒的总统,也是继陈水扁之后的第二位少数总统,加上朝小野大,压力自然不轻。赖清德在面对这样的困局时的思维,除了要能维持原先蔡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外,另外就是能够突破现有的政治结构困境,除了2026地方选举要能打破蓝营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2028总统大选更要接续连任执政的目标。也因此,如果用棒球比赛来形容,谁是先发吃局数,谁是中继续火力,谁是救援投手挽危局就显得很重要。其次是谁可任战将,谁又可任文士,既可横刀立马斩敌,又可马上横槊赋诗。加上这次立委选举有十人未能连任,如何安排这些既有战功,又有政策论述战力的人才,则是另外一个令人伤神的思考。

地方妈妈的女性政党,台湾欧巴桑们组建了一个怎样的“生活政党”?

By: 符雨欣
29 April 2024 at 13:17

「2024台湾大选的“第五大党”,是什么样子的?」

端传媒记者 符雨欣 发自中坜、台北

曾代表小欧盟参选2022年三重芦洲市议员的陈宛毓。摄:陈焯煇/端传媒
曾代表小欧盟参选2022年三重芦洲市议员的陈宛毓。摄:陈焯煇/端传媒

一颗蓝色底、橘色斑块的恐龙蛋卧在沙池中,2岁3个月大的小苹果在妈妈陪伴下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天不时飘著细毛雨,约十位妈妈还是从桃园各区带著不足5岁的孩子们,来到改造成恐龙主题的中坜新富公园玩耍。

沈佩玲坐在不远处的石条凳上,看著这群大人小孩,谈吐果断:“既然教育都可以自己来,政治也可以自己来。”

佩玲是两个十多岁孩子的母亲,也是台湾新兴小党、“小民参政欧巴桑联盟(简称小欧盟)”的桃园区召集人、立委选战总筹。小欧盟在2019年申请成为政党,9成党员是女性,政见主张著力在儿童人权、亲子友善、性别平权、劳工与环境等,提倡“生活政治”。

2024年台湾大选,除了蓝绿白三党外,这支主要由地方妈妈组成的女性政党,政党票得票竟然排在第五位(5/16)。排在她们之前的“时代力量”是小党中的“大党”,而历史比她们更久远的还有绿党、社民党、基进党等。尽管国会最终的蓝绿席位相当,关键少数由白色的民众党承担,诸小党在国会中不得一席,但得票靠前,依然是连小欧盟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创造奇迹”,有媒体用这样的字眼形容。

女性政党、地方妈妈,这些标签让岛内外眼前一亮。参政不易吧?“我们都是家庭革命的胜利者”,佩玲笑笑。这不是全部。她送我到车站,途中讲起有的党员出来参选遇到的经典困境,“有位妈妈的先生曾很不屑地跟她说:参选?为什么是你,不是我?”

见证小欧盟出现和发展、桃园“亲子共学”领队之一韵颖,用四个“很笨”来形容地方妈妈自立政党这件事:“我们在做很笨很笨很笨很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公园里孩子们一直在跑、叫,摔倒,妈妈在一边关照,也放手让孩子自己感受和体会。“我们就是一边滚动一边学习,有想法就研究⋯⋯”如果社会主流是想要一个“漂漂亮亮美美好好厉害”的政党,韵颖觉得,这不是小欧盟。

“我们没有很厉害、很菁英,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韵颖十多年前怀著老二、带著快到幼儿园年龄的老大参加亲子共学,坚决不想让孩子进入师生比超额、老师心有余力不足的体制教育。虽然没有在小欧盟里担任管理角色,但她对小欧盟的历史信手拈来。“我们不是传统政党,会遭遇很多批评,而且硬伤是要花很多时间,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我们是欧巴桑精神,欧巴桑精神就是那种,眼泪擦一擦!”韵颖转成台语,“好(hó)了。再来!”

关注“剀剀”案与儿虐问题,家长带孩童凯道集会提四项诉求|Whatsnew

「“政府,希望你们听到我们这些心碎父母的声音。”」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2023年12月24日,名为“剀剀”的1岁10个月大男童疑在收出养过程中遭刘姓保母姐妹虐死。此案于2024年3月在台湾社会发酵,长期为儿童倡议的民间团体中华民国儿童权益促进会(儿权会)因而于2024年4月27日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儿活动”,对儿虐案件提出四点诉求:“积极护儿不逃避,体制重整有效率”、“儿少福利要平权,育儿家长要后援”、“悲剧不能再重演,网络必项要健全”及“司法改革不能等,儿少侵害加重刑”。

现场虽然下着暴雨,仍聚集了数百名带着孩子的家长响应活动,大部分人一直参与到最后。群众举着“为剀剀发声”、“孩子对不起”、“这不是过失杀人”等标语。现场一名刘姓家长对端传媒说:“我们很担心儿虐议题没被看见,所以就带着两名孩子一起参加。”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受害家属忍痛分享孩子遭遇,呼吁修法加重刑罚

有四名家长上台分享孩子在幼托体系中遭遇的憾事以及后续他们如何进行司法追诉,并要求修改相关法律,对儿少的侵害提出重罚。他们所遭遇的分别是米绮托婴中心案桃园身障幼童机构案台中曾姓保母案。 米绮托婴中心案的女婴庭庭四月过世满两年,庭庭妈率先上台讲述女儿的死亡过程,她冷静地述说,但台下的听众不断拭泪。“我是一名单亲妈妈,我一直想着跟女儿的生活会怎么发展,为了工作,也让孩子有玩伴,我才将庭庭送托。多次去米绮私托参观后才送去,其他家长也都说那里口碑很好。没想到才十一天,我的女儿就丧命了。”“我怀胎十个月,孩子只在世上九个月,但加害者胡姓托育员因过失致死只判了三年。”事发至今,她仍无法平复。(延伸阅读:《新北幼儿园喂药案留下谜团后,台湾家长未能消解的恐惧与焦虑》)

庭庭妈不断在粉专“云朵上的小天使庭庭”上更新案件进度,并联合其他家长发起修法连署。活动后,她告诉端传媒会持续用行动倡议修法,“我的女儿已经离开了,持续倡议让事件变得有意义,也许就是我现在的使命。”

“品捷是一名发展迟缓、自闭的五岁小孩,我们千挑万选,将他送到年募款额千万的机构就学”,但该机构却陆续发生了六起疑似儿虐案件,包含暴力喂食、不当管教等情况。直到品捷妈妈发现孩子不对劲,送医后隔天死亡。这成为“桃园身障幼童机构案”。

针对此案,检方调查认为孩童死因是肠系膜裂孔、肠疝等疾病导致败血性休克,为自然死,非三名教保员的过失,因此给予教保员不起诉处分。不过,桃市府曾因此案的不当管教,在事发时依“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及“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惩处3名教保员各6万元(新台币,下同)罚锾并公布姓名,也对机构裁处6万元及18万元罚锾。

品捷妈妈质疑,现行规定未限制遭开罚的教保员继续担任教保员,他们只能在脸书粉专上继续发声,却被对方提告。“这三人就算被罚,却没有被限制去向,大家难道不会担心吗?”“政府,希望你们听到我们这些心碎父母的声音。”

台中曾姓保母案的受害孩童“小虎妹”的爸爸则说,女儿小虎妹五年前遭曾姓保母打到颅骨骨折死亡。保母涉案后,还以3万元交保回到幼教机构任教,让他难以置信。曾姓保母最终遭判9年6个月定谳。“我的梦想是希望小虎妹成为我的大学学妹,带她去日本看阪神虎比赛,但这些梦想都不可能达成。五年过去,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却又看到这些儿虐案件,所以才决定站出来”,他认为在美国虐儿案会以谋杀罪起诉,而不是以现在的伤害致死罪。

这些受害家长的心声反应了活动方提出的第四点:司法改革、儿少侵害加重刑。不过,主办方认为应修正儿虐案件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见解,区分儿虐案件的伤害及杀人故意,并非一味加重刑罚就能遏止悲剧。但现场仍有群众举着“儿虐案件要加重到死刑”的牌子。

参与另一起儿虐案的律师叶恕宏表示,当前端预防措施失灵,就得由司法介入。虽然儿少案件本有加重刑罚,但实际上,在司法审判上很常认定儿虐案件为过失,因此被外界认定为轻判。他认为,案件中保母的督导、机构的老板等都是“共犯结构”,应一同负起责任。

由于邻近数百公尺外,就是审理剀剀案的台北地检署以及司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叶恕宏领着群众对着司法机构大喊:“427站出来,冰冷司法醒过来。”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儿权会的创办人王薇君上台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儿权会的创办人王薇君上台发言。摄:陈焯煇/端传媒

受害家长及受访家长的担忧

在13年前失去姪儿王昊的王薇君是儿权会的创办人,王昊是儿虐案的受害者。王薇君在剀剀案曝光后,协助剀剀外婆发声,并向行政院呼吁成立“儿少权益办公室”,加强有关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她还指政府应主动追踪需关怀的儿童,将跨部会工作做集中管理,才不会发生像剀剀案漏接的情况。

另外,王薇君认为,国家在育儿政策上要负起更多责任,平衡各类补助,并让托育服务多样化,支持不同工作型态的家长,才能让家长安心送托。

根据卫福部统计,虽然台湾少子化,但全台的儿虐通报案件在2023年增加到12万件,较上一年成长两成,儿少遭照顾者不当对待增7%,其中又以幼儿体罚为主,施暴者多为主要照顾者。

在幼托现场的儿虐案件频传,家长虽感到担心,但因经济压力、家庭结构等因素,仍难以避免送托。端传媒现场采访多名家长,他们虽然忧心,但仍由保母及托育机构来照顾孩子。(眼神阅读:《台湾保母虐童案:“不好找”与“没得挑”外,居家托育还有哪些问题?》)

一名育有一岁多双胞胎的36岁吴小姐在活动中不停流泪并在社群上打卡参与活动。她孤身前来,在活动当天特地找保母帮忙顾孩子们。她说一个人难以照顾双胞胎,在原订送托的时间遭托婴中心拒绝后,她面试了50名保母才找到目前的人选。偶有突发事件,她也需再另外找临时的保母来协助。吴小姐说,“我希望大家都鸡婆(多管闲事)一点,互相照看,才不会再发生剀剀案。我孩子的保母也会说,邻居也会盯着她育儿,她怎么敢松懈。”

另一名与丈夫带着两名男童的刘小姐冒着大雨前来,“天气不好,地方妈妈群组虽知道活动,但很少有人说要过来,我们觉得不能‘万人响应,一人到场’,就决定要来。”在公部门任职的刘小姐原想让孩子在托婴中心接受更多教育与同侪的陪伴,但在二子出生后,看到儿虐案件渐增,“不知道我们会不会遇到,所以我改变想法,活着就好,我就只好拜托家中长辈带孩子。”

40岁的刘先生在营造业工作,是受邀来宾儿科医师刘宗瑀的弟弟,他与在金融业的太太、三岁的女儿一起参与活动。在女儿上幼儿园前,他们长期与一名保母配合,“保母很有责任心,有一点点情况就会主动告诉我们,沟通良好,就是互相信任”,他认为不能因为个案的保母而否定所有幼托人员。

刘宗瑀育有两名孩子,从高雄特地北上参与活动。她说起12年前在网路上与王薇君相识的过程。她本着儿科专业协助王薇君,但没想到就是王昊被虐的案件。她回忆说看着王昊伤痕累累的照片,她在萤幕前流泪告诉王薇君:“这些凶手做对的唯一事情就是对孩子用海洛英,这是强力止痛剂,所以王昊最后是不会痛的。”

虽然儿虐案件仍频传,但12年来,刘宗瑀发现社会氛围逐渐改变,从过去封闭的不愿意谈论,到现在,家长较愿意寻求协助、更积极发声,“这代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儿少权益。”

活动进行两个小时,孩童也跟着家长一齐大声喊着四点诉求,随着大雨停止,群众在呼着“终结儿虐,阳光再现”的口号声以及为王昊制作的《天使之歌》音乐中散场。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集会民众关注剀剀案进度

至于本次社会关注的“剀剀案”,剀剀在进入涉案的刘姓保母家之前,曾被外婆委托给一名周姓保母照顾。这名周姓保母女儿的友人林祐生也是剀剀案发声的关键人。他从三月份透过脸书不断公布剀剀未受虐时的照片与儿盟社工的对话纪录等资讯。他也多次与剀剀接触,被剀剀称为“阿伯”。他后续以剀剀亲友的名义持续关注此案。在活动的台上,他表示“我得知案件发生时,很错愕,第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做。后来,我把我的质疑以及想说的都放在脸书了,只希望大家陪我们一起追踪下去。”现场民众对他大喊“加油”。

活动隔日,在网友的合力协助下,林祐生指出他们将剀剀案的信息登在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看板上,让更多人关注此案。

目前剀剀案的司法进度则是在4月18日经台北地检署起诉刘姓保母姐妹。检方指出,剀剀于九月进入儿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会的出养程序,在正式出养前,委由刘姓保母收托。

经检方调查,刘姓保母姐妹都领有合格保母证。但在剀剀遭收托后,刘姓保母姐妹曾对剀剀捆绑四肢、塞入水桶、裸体罚站、撞墙、脚踹、喂食厨余及辱骂“机掰”等凌虐妨害自由及伤害行为,最终造成剀剀身体因长期捆绑导致四肢变形而不对称、脖子受有撕裂伤、全身多处新旧不同程度钝挫擦伤、瘀伤、裂伤、大血管塌陷、下门牙缺牙、皮下软组织出血、坏死及血液、组织液郁积等伤害。

在起诉保母姐妹后,此案会由国民法官审理。而涉案的儿盟陈姓社工部分则还在侦查中。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儿权会举行“保护儿童我愿意终结儿虐阳光再现”集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政府研讨制度,儿盟新出养禁令未解

儿童收出养程序事涉中央、地方政府与民间机构。在剀剀案中,就与卫福部、教育部、台北市府、新北市府以及儿福联盟有关。作为中央监管的机关,卫福部与教育部要求双北市府及儿福联盟在三月提出检讨报告。

台北市府检讨报告指出,由于剀剀是在新北市开案,是由新北市的社工以及儿福联盟社工服务,但由于刘姓保母的规管是在台北市府下辖,因此台北市社会局是针对保母进行访视及管理。事发后两天,北市府到刘姓保母家调查,家中环境脏乱、充满烟味,刘姓保母姐妹矢口否认虐童,但因医院通报疑似儿虐,因此社会局在12月27日就下令刘姓保母姐妹在案件调查期间不得新收儿童。

3月13日,台北市长蒋万安研讨社会安全网漏洞的策进四个方向,由北市社会局召开儿少保护专案研商会议,决议处分刘姓保母,废止登记证书并公告姓名。同月21日提出北市府幼儿专责医师制度精进制度。

新北市报告则指出五大项精进面向:“改善现行收出养媒合机制”、“加强收出养相关服务人员训练”、“强化访视机制”、“建立完善跨网络资源”、“保母职能精进”。

卫福部在3月13日要求儿盟暂停新收出养儿童,但已在程序中的儿童会请地方政府加强访视,走完收出养程序。目前暂停的命令尚未恢复,且并无期限。

儿盟虽数度道歉,但仍表示希望不要中断服务。儿盟提出几项改善计划:精进收出养流程、改善社工督导机制的改善、培训社工儿少保护风险敏感度。不过,检讨报告在立法院被民进党立委郭昱晴质疑“没有检讨的决心”,更要求儿盟董事长辞职负责。

在收到检讨报告后,儿盟的监管单位教育部表示儿盟内部有须改善的项目,在内部控制部分,缺乏部分人员的稽核文件;在董事会部分,有部分董事在办理儿盟业务时,有应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况;在监察人层面虽非强制规定,但目前未聘监察人,导致未能发挥监督功能;人事部分,则要求执行长与策略长的权责分工。

卫福部也提出查核结果,列出七项缺失:出养必要性评估严谨度不足、出养前安置无品质检核机制、出养媒合过程未纳外部意见、出养家庭的服务与支持消极、社工人员缺乏足够教育训练、督导机制不一难以发挥功能、财团法人管理内部监督缺失。

不过,目前卫福部仍无公告表示儿盟是否恢复新收出养。(延伸阅读:《织一张接住所有人的社会安全网,谁来接住消磨殆尽的台湾社工?》)

4月25日,卫福部表示,修订居家托育访视的指引,从一年4次的访视提高为6次。针对3岁以下全日托婴幼儿及出养、发展迟缓与家外安置童,以及长期收托数较多、有不当对待等情况保母,将提升访视频率至1年6次,预计最快5月上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妮妃雅的风与疯:亚洲第一皇后诞生,鲁保罗变装秀的夺冠幕后

By: 章凯闳
25 April 2024 at 06:59

「“有时,即便没有化妆,但好像可以看著镜子里的自己说,你知道吗?眼前的这个人,其实是非常漂亮的。”」

端传媒记者 章凯闳 发自台北

台湾变装皇后妮妃雅。图:Nymphia Wind妮妃雅 Facebook
台湾变装皇后妮妃雅。图:Nymphia Wind妮妃雅 Facebook

【编者按】台湾变装皇后妮妃雅(Nymphia Wind,本名曹米駬)在美国鲁保罗变装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第16季夺冠,不仅是台湾首例,也是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在亚洲养成并封后的变装皇后。

一切如他的参赛宣言所预告——“我是来打破亚洲魔咒的。(I’m here to break the asian curse.)”

在这出全球最受欢迎的变装实境秀上,妮妃雅端出一整套的“亚洲自助餐”,从日本舞踏、中式旗袍,到无可胜数的台湾符号:歌仔戏、珍珠奶茶,与一根根挑逗又挑衅的黄色大香蕉。

端传媒追踪妮妃雅的封后之路,从他接获参赛通知,至比赛过程的幕后纪录,解读这位亚洲皇后如何驾驭西方源起的变装文化,收服全球观众的心。

北美时间4月19日晚间,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第16季播出总决赛。台湾皇后妮妃雅以一杯巨型珍珠奶茶礼服,作为他的压卷之作。

鲁保罗是全球最知名的变装皇后实境秀,2009年开播至今已拿下30多座艾美奖。而按节目惯例,他与对手萨菲拉(Sapphira Cristal)将以“对嘴对决”(Lip Sync)争夺后冠。对嘴,即假唱,是变装皇后最基本、也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此项目看似单调,实际上,却也因大幅的留白,皇后可在一首歌的时间内包罗万象,以她的颜艺(妆)、时尚(服装)、才艺(舞技或特技),直拳对决。

指定曲凯莉米洛的〈Padam Padam〉乐曲一下,妮妃雅设计的斗篷机关应声敞开,接下来是令全球观众目瞪口呆的一幕——30颗象征“珍珠”的黑色气球从他的手摇杯礼服深处窜升而出,飞越决赛舞台。

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在台北西门町红楼盯著转播的同志与酷儿们也为之巅狂,空气被划破耳膜的尖叫与嘶吼填满,“就是爱他(妮妃雅)的疯,永远有新招、出其不意的天生明星。”一位资深粉丝激动地说。即便隔著银幕,狂喜的体感与热度却零时差,支持者们的脸庞尽是骄傲的泪水与喜悦。

挟著对亚洲文化的信仰,与坎普风(Camp)的创作核心,妮妃雅迎来无庸置疑的“杀手大结局”。

“我显然是来这里代表我的国家的,但我没有要贴一张国旗在裙子上的意思(putting a flag on my dress)。珍珠奶茶是台湾的国宝,是我们的发明,请你们用脑子牢牢记住。”在总决赛后的访谈中,他自豪地向媒体说。

封后的他,预计获得2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同时刷新节目的历史:不仅是首位入选的台湾皇后,也是史上第一位在亚洲土生土长、并夺下后冠的亚裔皇后。

北科大争取用地,文资团体盼完整保存“活古迹”台北建国啤酒厂|Whatsnew

「就算此都市计划通过,未来北科大是否能顺利使用此土地作为校地,目前仍是为未知数。」

特约撰稿人 梁家玮 发自台北

建国啤酒厂。图:高砂麦酒工场(建国啤酒厂)活保存 Instagram
建国啤酒厂。图:高砂麦酒工场(建国啤酒厂)活保存 Instagram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至今已在台湾生产啤酒超过百年的建国啤酒厂位于台北市中山区,前身为高砂麦酒株式会社。近期,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啤酒工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国啤酒厂兴建于1919年,是全台首座、也是日治时期唯一一座啤酒工厂,当时与札幌、上海两地的酒厂一起并称为东亚三大酒厂。战后该厂由国民政府接收,隶属于烟酒公卖局(后改制为台湾烟酒公司)。

走进建国啤酒厂,厂区内仍保留着创始时期的建筑,厂内的生产运作场景也跟百年前如出一辙。酿酒机房中有极为罕见的开放式发酵槽、早期的铝制酒桶以及德国制造的四座天鹅颈形状的铜制糖化釜,这种糖化釜在全世界仅存大约十组。甚至厂内还有5株从日治存活至今的百年啤酒酵母菌。

除了建筑和设备的历史价值,建国啤酒厂更显著的特点在于它自日治时期起就持续生产啤酒至今。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副秘书长黄俊达受访时表示,虽然很多日治时期工厂建物仍保存至今,但持续运作的唯有建国啤酒厂,这不只反映技术的传承,也展现了过去劳工经验如何融入现代社会。

黄俊达提到,1999年行政院已决议采用“生产不中断”、“产业活保存”的方式,来保存建国啤酒厂,并考虑将其转型为啤酒文化园区。随后,台北市政府在2000年、2006年分别将厂区的部分建物公告为市定古迹、历史建筑。

建国啤酒厂。图:高砂麦酒工场(建国啤酒厂)活保存 Instagram
建国啤酒厂。图:高砂麦酒工场(建国啤酒厂)活保存 Instagram

依照台湾相关法律,若要将建国啤酒厂转型为“啤酒文化园区”,需同时通过文化资产审议、都市计划变更两道程序:建国啤酒厂所在地本为工业区,需要通过都市计划变更将其改为特定专用区,此外,因建国啤酒厂为文化资产,在对文化资产进行“修复再利用”前须通过北市文化局的文资审议。(延伸阅读:《被消失的公共墓园,被遗忘的高雄历史》)

关于文化资产的保存,台湾烟酒公司在2016年委托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提出《修复再利用计划》,此计划于2019年通过北市文化局文化资产审议。

有别于文资审议的相对单纯,都市计划部分则是一波三折:“啤酒文化园区”的都市计划变更案,最早在2017与2018年,顺利通过台北市和内政部二级二审的都市计划审议,2018年10月29日,时任北市副市长的林钦荣也在脸书贴文,表示北市府已经跟烟酒公司签署“签署合作协议”,只需北市府正式公告已通过的都市计划案,“啤酒文化园区”案便可顺利进行。

然而,在柯文哲前市长的第二任,他的立场却有了转变,市府也因此迟迟不公告“啤酒文化园区”的都市计划案。就在此时,台北科技大学突然提出希望能分得建国啤酒厂土地作为校地。(延伸阅读:《柯文哲的“开放政治”,如何在三井案现形?》)

北科大的前身是台北工专,当时学生人数约为3000人,校园面积达12.9公顷,之后3.3公顷校地被北市府征收为道路用地,校地减至9.6公顷,并随着学校改制为科技大学,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目前已达到1.3万人。校地紧张已成为北科大急欲处理的问题。

在北科大提出想要建啤土地后,北市府随即表示北科大将纳入变更计划,希望近半园区能成为北科大校地。对此,台湾烟酒公司则表示,宁愿撤销现有的都市计划案,待市长更替后再处理此事。然而,等到柯文哲2022年底卸任后,原本由北市府主导的北科大取得校地计划,意外地转由中央政府强力推动。

建国啤酒厂。图:台北市文化局
建国啤酒厂。图:台北市文化局

身为北科大荣誉校友的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到任后,据联合报报导,在郑文灿主持的会议中,北科大再次提出校地需求,中央最终决定台湾烟酒公司将包括部分文资在内的建国啤酒厂土地还给国产署,再由国产署将地交给北科大。

根据新规划,建国啤酒厂的土地将被分割,其中厂区东南隅的1.83公顷将划给北科大使用。台湾烟酒公司将保留东北侧的包装工厂区块,而东南侧的部分,包括建筑古迹群的入口、原物料区和锅炉室区等,将交由北科大管理。此外,北科大将在文化资产的入口广场处建设教学大楼。(延伸阅读:《地景保育:不拆楼就够了么?》)

此规划的都市计划变更案,于4月16日在内政部国产署进行审议,根据公共电视《我们的岛》报导,在审议会议开始之前,场外的气氛就相当紧张。一方面,北科大校友在场外召开记者会,齐声高唱校歌表达对学校争取更多校地的坚定支持。另一方面,关心文化保存的文史团体和当地居民也不甘示弱,高举写有“于法无据、迳行变更”的标语牌,表达对文化资产保留的强烈诉求。

最终都市计划委员会仅决议成立专案小组来汇整并讨论各界的意见,增强双方的沟通,并期望透过这种方式能加速达成各方共识。

然而,就算此都市计划通过,未来北科大是否能顺利使用此土地作为校地,目前仍是为未知数;北市文化局文化资产科科长邱稚亘指出,啤酒文化园区案在2019年已通过文化资产审议,若有新规划,需要重新送审。

黄俊达则说,《文化资产保存法》有规定,营建工程或其他开发行为,不能对古迹进行遮蔽,但若未来北科大在建啤入口广场盖教学大楼,肯定会遮蔽到后方古迹,这使得此规划很难通过文资审议。

目前,建国啤酒厂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虽然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啤酒厂,早在1999年已确定往“生产不中断、啤酒文化园区”的方向规划,但由于教育用地需求与文化资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座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建筑,其未来至今仍悬而未决。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生死之辩:台湾首次对死刑的宪法审查言词辩论实录

「根据台湾《宪法诉讼法》规定,经言词辩论后的案件要在三个月内宣示,必要时得延迟两个月。」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王怡蓁 发自台北

2024年4月23日,台北,三十七名死囚认为死刑规定违宪,声请释宪,宪法法庭召开言词辩论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3日,台北,三十七名死囚认为死刑规定违宪,声请释宪,宪法法庭召开言词辩论庭。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受刑人王信福等37位死囚,主张死刑违反《中华民国宪法》保障的平等权、生存权,违反比例原则,声请宪法审查。宪法法庭在今年1月受理,并于4月23日召开台湾史上首次对死刑的宪法审查言词辩论

王信福现年72岁,为台湾最高龄的死囚,因涉入嘉义双警命案于2011年被判处死刑定谳,但监察院、多个人权团体认为是冤案。

王信福透过律师翁国彦在宪法法庭上表示:“死刑的案件是不是要很慎重?是否为求其生不可得?为什么我的案件,找不到我的指纹,法院可以一句话这么草率判死刑?想请问大法官,这样是否有违宪还是违反什么?”

王信福也于4月17日写信给救援大队,表示虽然无法到宪法法庭上陈述意见,但他还是想说:“我自幼失学,表达能力不足,尚有案内诸疑问无法一一表述,盼见谅,只是明明不是事实的事却得不到理解申冤而心有不甘,但愿大律师们能予法庭上争得死刑违宪之诉求,求得一线生机再有力争之余地,换得洗刷污名之机会。希望所有大法官能看见。”

在台湾,死刑存废一直是具有高度冲突的公共议题。法务部历次进行的调查中,有达八成的民意“反对废死”。当社会发生重大刑案,死刑更经常成为支持与反对方的论战重点。2010年时任法务部长王清峰因个人宗教信仰拒绝执行死刑引发争议,2012年台南汤姆熊割喉案、2014年的台北捷运随机杀人案2016年小灯泡案,以及近年的嘉义台铁刺警案台南杀警案皆多次引爆舆论论战,让废死与反废死持续争议。

从政治角度来看,现任总统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以来,台湾仅执行两次死刑。台湾前一次执行死刑,已是2020年。当年,因纵火案致6死5伤的翁仁贤被执行枪决。而另一名被执行死刑的是杀妻后掳走女儿并烧炭自尽导致幼女身亡的李宏基。除此之外,台湾虽保有死刑制度,但近四年已无任何死囚执行枪决,过去三年高等法院也无任何死刑定谳案件,被认为处于“实质上废死”的状态。

同时,现任15名司法院大法官,在去年四名由前总统马英九提名的黄虹霞、吴陈镮、蔡明诚、林俊益八年任期届满下,改由蔡英文任命的朱富美、蔡彩贞、陈忠五、尤伯祥上任,宪法法庭将迈入15名大法官皆由蔡英文总统任命的时代。其中,至少有包含司法院院长兼宪法法庭审判长许宗力在内的八名大法官具有浓厚的自由派色彩。外界因此解读,此次“生死之辩”不无可能作成“违宪”结论。

除了民众普遍关注外,本次言词辩论的另一争议在于,包含许宗力在内,有七名大法官将于10月底届满卸任,死刑宪法审查预料将是这七名大法官最后几宗的宪法审查案。而候任总统赖清德将于520上任,宪法法庭选择在蔡英文卸任、赖清德上任前开此宪法审查程序,也引起国民党立委的批评。

2024年元旦,总统蔡英文受访时强调台湾并未废除死刑,目前的死刑犯都仍在释宪的法律程序中,相关议题也显示预防犯罪是民众心中最大期待。她表示,“无论谁当总统都不能超越法律,因为台湾是法治国家。”

宪法法庭自2022年1月施行后,审理法规范宪法审查及裁判宪法审查案件、总统、副总统弹劾案件等。此次宪法审查将是自2017年3月同性婚姻言词辩论、2020年3月通奸除罪化言词辩论后,另一宗引发台湾社会高度关注的宪法审查案。需注意的是,前两宗释宪申请,最终宪法法庭都是在“逆风”的民意下,做出违宪的决议。

此前,台湾宪法法庭及其前身大法官会议曾在三号解释中指出死刑并不违宪,分别是释字194、释字263号、释字476号。另外,2010年时大法官也曾不受理死刑的释宪案。直到今年宪法法庭受理死刑是否违宪以及有无配套措施等议题的相关释宪。民间团体废死联盟认为,关于死刑合宪的三号解释已过时,“这是台湾死刑制度面临宪法审判的关键时刻”。

在宪法法庭列出的争点提纲中,本次言词辩论的争点除死刑是否合宪外,还包括死刑适用的犯罪类型与被告是否有应限缩之处以及死刑应具备配套程序才符合宪法正当程序之要求。

除社会内部外,台湾的死刑存废也一直是欧盟关注的重点。2011年,时任法务部长曾勇夫一口气批准五名死囚的枪决引来欧盟关切,甚至有媒体报导指有欧洲议员认为台湾此举违反人权,考虑提案取消对台免签证待遇。曾勇夫当时表示,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讯息。此后,2014与2016年,法务部分别批准五名及六名死囚枪决,皆曾引起欧盟驻台单位表态“反对死刑”。

2024年4月23日,法务部检察司长郭永发进入宪法法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23日,法务部检察司长郭永发进入宪法法庭。摄:陈焯煇/端传媒

死刑违宪与否,声请人、法务部、专家各自表述

4月23日上午10点,宪法法庭后方已架满一整排摄影机。法警来到走道中间,宏亮地发出“请起立”的指令,全场参与者起身待大法官从法座后方的侧门入座。在大法官入座前,有一分钟供媒体拍摄的时间,时间到、大法官就座,法警再高声喊道“请坐”后,台湾史上第一场由最高司法机关针对死刑存废展开的宪法辩论就此拉开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