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8 April 2025Main stream

中美科技脱钩 微软在华合作方大规模裁员

综合多家国际媒体报道,由微软(Microsoft)参股的中国企业“文思海辉”(Wicresoft)已暂停所有与微软相关的项目,约有 2,000 名员工因此被裁撤。该公司在本周一发出内部邮件称,裁员原因是“地缘政治变化与全球商业环境调整”,被裁员工的最后工作日为周二。

 “文思海辉”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在信息科技、电信服务和人才招聘等领域具有专长,服务客户包括多家国际知名品牌。该公司在全球设有 36 个交付中心,员工总数超过一万人,在中国则以微软为主要客户之一,因此本次业务缩减对中国区影响尤其显著。目前,《南华早报》已向“文思海辉”寻求回应但尚未获得回复,微软发言人则表示,有关“微软将暂停在华运营”的说法“不准确”。

 据《南华早报》报道,此次裁员被视为中美科技市场“脱钩”的又一迹象。此前不久,微软刚刚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Insider Lab”,反应出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地缘政治紧张正在冲击企业布局。

 路透社指出,文思海辉主要负责微软在中国的售后支持服务,此举引发外界关注微软未来将如何继续为中国用户提供 Windows、Office 等产品的本地服务。而微软本身除面对美中关系紧张的外部压力外,其在中国的运营同时也面临”金山软件”等中国本土对手的竞争压力。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微软在北京的一座办公楼。

中美贸易战升级 中国吁美企促特朗普回头

By: 唐缘媛
8 April 2025 at 04:17

上周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议,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在华经营的大型美国企业派代表出席。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新闻稿,凌激在会上再次严厉批评特朗普总统日前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称该举措“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他强调,中国此次采取的反制关税措施,目的在于“促使美国重回多边贸易的正确轨道”。

《华尔街日报》4月7日报道,中国政府自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以来,就试图透过谈判化解双方在贸易上的分歧,不过在过去数周苦于无法建立沟通管道。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中34%关税,出乎北京预料,中国国务院随后于4月4日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反制关税,接下来更倾向打一场贸易战。

在圆桌会议上,凌激呼吁在场的美国企业“采取务实行动”,指出“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暗示企业应向华盛顿施加影响,敦促特朗普政府撤回关税决定。

相关报道

美国输华肉类许可证受限 美中贸易战或升级?

美中贸易战升级 中国防范经济孤立

美欧贸易战升级 欧盟拟打击中国钢铝经美转运

全球股市大跌 特朗普称关税“良药苦口”

关税交锋引发市场震荡,全球股市一度面临大幅下跌。对此,特朗普在周日回应称,股市下跌并非他的本意,但为了让美国经济重拾荣光,必须“服下苦药”,并表示不会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的目的,是希望迫使制造业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回流美国,借此增加就业并改善贸易逆差。不过,多年来推动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近也应邀参加北京“高层发展论坛”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Steve Orlins),近日在接受中国央视采访时表示,现代制造业高度自动化,即便工厂迁回美国,也难以带来大量就业。他还指出,当前的关税政策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几个月后才能看到具体成效,不过有专家担心,关税最终将导致全球及美国经济放缓。

在周日的会议上,凌激还向美企代表保证,中国将坚定推进多边主义,持续扩大市场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预期。他表示,商务部将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回应合理诉求,中国将始终是外商“理想、安全的投资沃土”。

责编:李亚千

© 图取自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图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
Yesterday — 7 April 2025Main stream

美中关税战台商忧虑冲击 多管道避险盼“撑过三年”

美中加征对方34%关税,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多名在中国的台商。他们提到,从美国进口原料成品再销美国可能产生关税叠加的效果;另有台商表示,台商多已年迈难以再搬厂,应会采取不涨价不卖美国、转移市场定位、提升产能、裁员、提升自动化数位化等方式“撑过三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9日起对中国加征34%关税,中国政府随即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回击。中国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指出,“以前台商可把产线、产能移转他国进行互相配套,现在无差别式攻击,整个布局角度都乱掉,其实是蛮难因应的!”李政宏的说法,道出台商重新布局的困境。

李政宏介绍,出口美国为主的冲击最大,如电子业、半导体、纺织、家具、制鞋业,五金类从螺丝、水龙头到精密工具等将受伤严重;另外,美国进口原料后在中国制造的食品价格肯定上涨,若大陆的航空公司买美国波音飞机,成本也将提高。

特朗普加征关税“无差别攻击” 台商:退无可退

以模式来说,李政宏认为,企业若从美国进口零配件和重要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美国价格又缺乏竞争力,形同“双重打击”。

多年来,台商海外投资热点在中国、东南亚、印度、美国、墨西哥等,但是特朗普这波对等关税,亚太国家多数被加征30%以上,越南高达46%,被形容堵死“洗产地”现象。

李政宏解释:“台商应对特朗普第一任的中美贸易战,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配件,分散布局到越南拉生产线组装销往美国,可以避开,现在避也避不开美国的高关税。且布局也要看产业、工人的素质,印度受关税冲击也大。”

特朗普全面提高进口关税目的希望召唤更多外资赴美投资设厂,但是过去勇闯各大洲的台商,对此刻重新布局的意愿,却不如过往胆大。

“七老八十”搬厂大不易 美国人力成本令台商怯步

“特朗普这样大刀一挥,把所有可能设工厂的地方都变成高关税,台商不可能再搬到一个避税的天堂!台商目前都七老八十,也不可能再第二波再搬工厂,特朗普政策这样下来,把整个关税的避税天堂都堵住、工厂洗产地的机会都没了,面临对企业的考验。”珠海台商会常务会长,也是澳门台商会长简廷在道出了客观的事实。

简廷在指出,特朗普新关税政对东南亚重重一击,台商从过去到大陆、后将版图转往东南亚、印度等都是因应人力成本、特朗普过去对中国提升25%关税、新南向经济繁荣等原因。此次美国对新加坡关税相较低,但新加坡没有工厂、制造业,而美国人力成本和社会福利成本高、服务费高、工作产能相较低。

简廷在反问:“三百块美金如果在东南亚可以找到工人,到了美国,没有三千块找的到吗?即使你找得到,他们投入工厂、生产制造业的人力也没有那么多人。东南亚地区可以加班,甚至于三班制、二十四小时运作,到了美国,你只能白天八小时,晚上加班、三班制成本加剧,成本垫那么高,生产效率却可能至少降一倍。”

越南台商叶先生也不看好:“现在随便建一个厂就是花几亿台币,不是随便花一、二百万美金可以解决掉的。传统产业的老板都想退休了,除非二代接班,如果没有二代,谁要去那边(美国)设厂?每一个地方的法令、法规和管理方式都不同,三年以上才有办法了解当地法规、人员如何训练处理,开始有产能,(在美国)要请多少翻译?传产老板大都七十、八十岁了,有办法以英语沟通吗?”

叶先生提到,越南台商早期以传产、成衣、脚踏车、家具等为主,之后有电子业。2000年時,越南工资每月不到一千元新台币,台湾近二万元新台币,差二十倍。现在越南工资不到三百美金,加上社保将近四百美金,如果到美国设厂,工资肯定乘六倍以上,财力够才有办法。

台商:避开美国市场转销他处 赔钱厂房宁可空转、裁员

避开美国市场、分散、转移市场是受访台商都提到的因应策略。叶先生说:“比如产品八成销往美国,如果往欧洲跑,至少可以销三、四成。美国关税提到46%,对美国产线要砍至少砍四、五成产能,要撑着活下来,最多是把员工裁掉。”

叶先生提到,当地多为到越南二十多年的老台商,当年土地便宜都自己盖工厂、买设备。“空转就好,除非客人要吸收这些关税。因为这些传统产业的毛利率只剩10%到15%,46%应没办法吸收,就算吸收一半,你承受不了,大不了不要做、不卖了、缩小规模,另辟生产线、业务重新跑。主要是厂房跟设备都是自己的。”

叶先生表示,特朗普第一任中美贸易战后上千家中国企业赴越南设厂,土地成本和二十年前差五、六倍、员工成本差了十倍以上,一开始主要洗产地,不少厂房用租的,未来应付租金压力大。

若是另辟产线,叶先生认为,菲律宾关税只有17%,且华律宾华人够,还有些台商在,学习曲线应还ok,若移到非洲则有难度。“每个地方政府贪污程度不同,如何应付地方官员,不是去买土地设厂就开的了工厂。”

提高竞争力争取买家涨价 “不卖赔钱的货”

“美国买家有需求,势必要涨价,不然就不接,不卖赔钱的货,先撑过这三年。”叶先生说,越南政府跟美国说要谈判,越南台商大都在等看谈判结果才决定因应方式。

“不要以美国作为外销单一的市场,如果今天有比较优势,外销美国的货品该涨就涨,才能迫使美国通膨,企业抗议,或许修改政策,各国要跟美进行商讨谈判,绕开美国。”李政宏说。

就地升级数位基地降成本增产能

生产迪士尼文化景观及大地雕塑、艺术建筑的简廷在也认为,为了关税战搬工厂并非上上之策,“不只仰赖美国这个世界工厂,市场重新定位缓冲调节;提高竞争力,导入数位化自动生产基地。把搬工厂的成本,就地升级数位产业、高端、自动化制程,当提高30%产能,就能将高关税成本cover掉,也有利长期生存之道。”

传统产业无法结合AI?简廷在表示,应破除这迷思,借此市场结构调整,将原来劳力密集产业的制程分解,进行数位化、自动生产。当产品具竞争力,关税附加报价,由美国买家、消费者埋单。

至于已接订单,简廷在说,必须吞下,照既有合约交货,以维护信誉。未来订单方向调整市场定位,例如过去销美国百分百,可调整为二、三成,其他往英国、日本、欧洲销货。中短期已签约的怎么提升效益,降低成本依然可出货,才是对台商最大的打击。

关税战也有不受伤产业

在中国昆山生产汽车零附件的台商宗绪惠说,台湾在这波也被加征32%,“我们同一条船”,不过他幸运闪过这波贸易战。

宗绪惠说:“我们还好从美国市场逼出来,没有跟上去我们很早就损失美国市场,现在就没有受到这风波。那个时候美国客人认为太多供应商来自大陆,他们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会断货,所以希望我们从大陆以外去交货,这事情在十几年前就产生了。”

宗绪惠说,汽车零附件是很敏感的业态,目前其产品八成销中国内需、二成销日本、东南亚、欧洲。“不限制地方客户群、不停找新客人”是其生存之道。

责编:许书婷

© 路透社图片

美中互加关税 台商:最严重情况“双重打击”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强震唯一倒塌大楼涉中国建商 泰国掀反中资声浪

近日,缅甸发生里氏7.7级强震,地震波及周边地区,泰国等地也感受到明显震感。在地震中,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楼由中国央企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十局”承建,初步检测显示,倒塌现场的建筑材料中发现劣质钢材成分。

事故导致数十名工人被埋,目前已确认至少12人遇难,另有超过70人仍被困;这起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泰国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负面观感。

据本台英语组报道,大楼倒塌后,泰国工业部长阿卡纳特·普罗姆潘(Akanat Promphan)表示,曼谷当局已将建筑材料样本送检,并正在对事件展开调查,目前尚无定论。但他也暗示:“只有这一栋楼在地震中倒塌,我想公众应该能看出原因是什么。”事实上,阿卡纳特近几个月多次警告中国制造工业品存在质量问题,认为这些劣质中国产品可能对泰国产生“灾难性影响”。

此外,泰国反对党议员朱提蓬(Chutiphong Pipoppinyo)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上发文指出,倒塌建筑所使用的钢材与去年12月被政府勒令关闭的两家中资钢厂产品相符。来自泰国中部的金属回收业者颂萨(Somsak Tippayarat)则向本台表示,钢材品质低劣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员腐败与中资企业的成本压缩行为:“他们用劣质钢材扰乱价格体系,一开始用合格样品取得认证,量产时却更换为次等品。”

相关报道

曼谷强震致高楼倒塌 中国承建商遭质疑

緬甸7.7強震 曼德勒地区大桥断裂 曼谷大楼倒塌

泰国社会呼吁全面检讨中资品质

针对本次事故,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于周二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资企业在海外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此次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方“深感痛心”,并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与慰问。中方将指导相关企业积极配合泰方调查,并相信泰国政府会做出“科学公正”的结论。

在舆论压力下,泰国总理贝东丹(Partongtarn Shinawatra)已下令全面调查中铁十局参与的所有工程项目,以及所使用建材是否合格。不过,他仍持续向中方释出善意,周二还在总理府会见中国豪车品牌“红旗”的海外业务总裁王成杰。

据泰国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在2019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因为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促使中企转向东南亚寻求“避税通道”,中资大举涌入泰国。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本周三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对泰国商品加征高达36%的关税,这一策略恐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另据本台了解,在曼谷以东、被视为泰国工业心脏地带的 Bowin 镇,有一个华人聚居社区,该地区几乎所有交易都以人民币结算,并通过支付宝完成,中资对泰国本地经济缺乏实质带动作用,当地民众和民意代表,对于中资对当地经济缺乏实质贡献充满抱怨。

泰国的劳工权益倡议人士吉伦(Jirun Petra)就此对本台表示,当地中国工厂越来越多,但实际雇用的泰国工人却非常少。他强调,居民并不反对中国在当地投资,但中国企业应遵守规定比例,合理雇佣本地劳动力。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2025 年 4 月 2 日,泰国曼谷强烈地震后建筑物倒塌现场全景。

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 对中国征收34%重磅关税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他的“解放日”贸易计划,作为美国向其他国家购买大量商品和服务的补偿措施。

“我将签署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行政命令,对世界各国实施互惠关税,这意味着他们对我们征收多少关税,我们就对他们征收多少关税。非常简单,再简单不过了。”特朗普说。

根据他在记者会上的宣布,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34%的税,对来自欧盟的进口商品征收20%的税,对来自韩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税,对来自日本的进口商品征收24%的税,以及对来自台湾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税。

特朗普还宣布,将对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设立一个最低10%的关税标准。

在记者会上,特朗普指责其他国家在贸易上剥削美国,强调他推动的保护主义政策是重振国内制造业和增加就业的必要手段;记者会现场,他特别邀请一名来自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的汽车工人,上台赞扬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上周发布声明,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将“结束几十年来摧毁工人阶级社区的自由贸易灾难”;据CNN报道,由于工厂被转移到墨西哥和加拿大,该组织失去了数千个工作岗位。

不过,并非所有产业都将因此获益,尤其是尚未能找到如何脱离中国制造的美国企业。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橙县的小型家电公司NewAir的首席执行官比卢姆(Bobby Bloom)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在记者会当天还再次致信给特朗普,提请他关注关税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该公司不得不主要仰赖中国的供应商。“就像我在信中提到的,如果我们在过去60天内进口100万美元,那么该产品的成本就上涨了20万美元,”比卢姆说。而这还不包括特朗普即将宣布的额外关税,“都将是在我们目前的45%的基础上再加码”。

比卢姆表示,“我们也有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进口一些产品,现在如果这些产品也要征收关税,那么我们还得设法弥补这些额外的成本。”他告诉本台,实际上支付关税的并非中国等被课税的供应商,而是美国企业,新的关税措施已严重影响到他公司的现金流动。

尽管他曾投票给特朗普,但是比卢姆指出,在美国经营像是像许多迷你冰箱、便携式制冰机等的小公司,不可能有能力负担在美国开辟工厂,只能仰赖从其他国家进口再做稍为修改,以服务美国的消费市场;而当前他们主营的商品的供应商,绝大多数来自中国。

相关报道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34%关税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美国对台征32%关税 台湾行政院︰强烈不合理 将与美严正交涉

特朗普要求中国出售TikTok以换取“减一点关税”

美国近年来一直试图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开始,就试图透过征收关税来降低自中国的进口,寻求双边贸易的平衡。

2024年,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总额估计为5824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为1435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2.9%(42 亿美元); 美国从中国的商品进口总额为4389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 2.8%(121 亿美元)。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供应链的教授Christopher Tang 对本台指出,在10%的关税基础下、对中国在已实施关税再加34%、对印度征收26%、越南46%、加上美墨加贸易关系的改变,新宣布的计划将关闭中国制造商,把零部件发送到这些国家组装、更改制造产地、避开美国关税的很多扇后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周一称,中国正寻求与日本和韩国共同应对美国关税措施。不过,日本和韩国官员表示,尚未决定与北京协调行动,但表示两国最近在周末举行的三方会谈中讨论了贸易问题,这是五年来的首次此类对话。

责编:李亚千

© RFA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玫瑰园就关税问题发表讲话。

TikTok剥离倒计时 美国多方竞标白热化

随著国际版抖音 TikTok 必须在 4 月 5 日前与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完成剥离,科技公司 AppLovin 已提出收购 TikTok 的计划,并正与赌场大亨史蒂夫・韦恩(Steve Wynn)洽谈潜在的资金支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部分分析人士认为 AppLovin 是有力的竞购方之一,因其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搜集用户数据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该公司也已向特朗普政府提交报告,表示有能力解决美方对国家安全的疑虑,并承诺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审核多项潜在收购方案,包括由云端运算公司甲骨文(Oracle)与多家美国投资者提出的联合收购案,以及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银湖集团(Silver Lake)与黑石集团(Blackstone)的投资提案。

此外,据《纽约时报》报道,有消息称,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com)也在最后时刻参与竞购,与成人内容平台 OnlyFans 创办人斯托克利(Tim Stokely)合作,提出收购整个 TikTok 的计划;但白宫评估后认为,亚马逊的提案推进空间有限。

美国高级官员预计将于本周三召开会议,进一步敲定交易细节与未来营运方式。有消息指出,华盛顿可能倾向于为TikTok引入新的美方投资者并降低中资占比,借此绕开正式出售程序,以降低政治风险。

另据本台此前报道,特朗普总统近日表示,他有信心推动字节跳动接受协议,以避免 TikTok 在美国遭到全面封禁。他也释出可能松动对中关税的讯号,称若北京在此案中展现合作意愿,将考虑调降目前对中国征收的 20% 关税。《华尔街日报》则引述消息指出,北京方面已表示愿意就交易展开讨论,但强调此案是中美更广泛贸易谈判的一部分,并正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预计于周三稍晚公布的“对等关税”新政策。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TIKTOK 应用程序。

北京施压成功李嘉诚暂缓出售港口 长和筹备进一步撤资

香港首富李嘉诚因巴拿马运河而卷入的政治风波,愈演愈烈。最新消息指出,在北京施压下,李旗下的长和集团(CK Hutchison)将暂缓出售巴拿马港口,但另一方面,集团正拟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并计划英国伦敦证券所上市。

若顺利完成,这将是继去年集团旗下”长建“赴英国第二上市后的资产大调配。加上近年李嘉诚大举撤资中国,转投英国,更被形容“已买下半个英国”,令外界关注他是否要摆脱北京的掌控,再对中国投下不信任票。

本台翻查资料,电讯业务贡献集团四分之一的营利,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

据《路透社》独家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长和集团已开始准备分拆其全球电信业务,包括香港、欧洲、和东南亚的电信业务,估值可能介于100亿至150亿英镑(约130亿至190亿美元),并计划在英国伦敦上市,最早于今年内将完成执行。不过,政治影响、内部重组等复杂挑战,股东批准都将是变数。长和方面拒绝评论报道。

电讯业务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

如果成功,这将成为近年来伦敦交易所的最大IPO之一,亦是继去年8月,长和集团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 (CK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宣布在伦敦“第二上市”后的大动作。当时长实主席李泽钜曾称“暂未考虑同系其他公司到海外上市”,又称“不敢睹香港市场长远太差”。

据“长和”今月20日公布的年报,集团电讯业务主力由旗下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CKHGT」)负责,为集团最赚钱的部门之一,贡献集团四分之一的营利,去年收益达约883.7亿港元,年增2%,主要因为欧洲3集团业务的表现较佳。目前公司附属的“Three UK”与英国知名电讯商沃达丰(Vodafone)正进行190亿美元合併案,料今年上半年内完成,料将是集团达成新一个英国第二上市计划前的重大步骤之一。

长和当时指,电讯业务今年将全面审视及提升生产力,聚焦降低营运及资本成本,并“将于年内完成此深入评估并公布新目标”。

值得留意是,集团关注「不能保证欧洲公共机构及 / 或集团营运所在国家的监管机构,日后不会因作出决定或诠释与实施法规而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尤其是「港口往往被政府视为关键国家资产」,在政局不稳下,有可能影响海外港口特许经营权;另基建、电讯的海外牌照和法规执行上,亦有可能国家政策受阻。目前,集团只确定于英国与意大利的流动电讯牌照「实质已获永久续发权利」。

「暂缓」并不代表取消出售港口交易

另外,在这份《路透社》独家报道同日,多家港媒周五(28日)纷引消息指,在北京多番施压下,长和将“暂缓”与贝莱德集团(BlackRock)下周三(2日)完成签订出售巴拿马港口等海外港口资产的协议,但指出当日并非“真正期限”,只是最早签订协议日期,并不意味著交易被取消,而是因为交易的复杂性,仍有重要细节尚待决定。

本台日前曾深入分析,李嘉诚过去于多个关键时刻“自主走位”来守江山,“两手准备”分散资产和业务风险。尤其是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以及香港、美中之间的政治动荡,李选择大举撤离中国和香港,并扩展欧洲、澳洲、北美和东南亚市场,其中英国是业务的重中之重。

目前李嘉诚的集团资产比重最多来自欧洲,达逾53%,其中23%来自英国。自90年代起,李嘉诚就在英国开展其投资王国,以数千亿港元併购、收购和投资等方式,参与英国重要港口、天然气、电讯、铁路、机场、房地产、零售等核心业务。英媒《金融时报》曾统计指,李嘉诚家族掌控著英国近40%电讯市场、约25%电力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近三分之一英国码头、逾50万平方米土地资源等。加上集团有多家公司早年已于英国上市集资,一系列举措被外界称是“买下半个英国”,亦是“以脚向北京不信任票”。

编辑:温晓平 

© 路透社/Enea Lebrun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施压遏制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地区影响力之际,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同意将其在巴拿马运河一家重要港口运营商的权益出售给贝莱德公司支持的财团后,巴拿马城巴尔博亚港的景色

李嘉诚不敌压力?长和暂停出售港口

By: 粤语组
28 March 2025 at 22:29

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包括巴拿马港口的业务,原订下周三前签订最终协议,不过在中共施压下,长和周五(28日)向多间香港传媒“放风”,表示有关交易将会暂缓,下周将不会签任何协议。

这次交易连日来被中国党媒炮轰,早前更有消息指出,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感到”震怒“,中共甚至下令国企暂停与李家进行任何新合作计划,港府亦要与长和商讨解决办法。

事件主角长和一直未具体回应,直到周五傍晚,才以“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向传媒放风,间接“宣布”计划暂缓。

外界一直关注李嘉诚如何处理这次事件,更有声音指,若交易最终告吹,将大大影响香港的营商环境,令人感到“政治大于自由经济“。本台粤语组日前访问财经评论员利世民,他表示事件令人担忧“连李嘉诚都岀事,还有谁不会出事?“如今李家作出这样的选择,连锁反应将有多大,有待观察。

编辑:李荣添

© 路透社/Bobby Yip

李嘉诚出席公司发布会。

中国释放美思明智员工 释出安抚外资讯号?

本周二,中国当局释放了美国知名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遭拘留的员工。该集团透过路透社发表声明指出,“被拘留的北京办公室员工皆为中国籍,目前已全数获释,我们感谢中方让我们的前同事能够与家人团聚。”

过去两年,该公司五名员工一直遭中国公安拘留于北京。据本台此前报导,2023年5月,中国警方突袭美思明智北京办公室,带走五名员工。据悉,这场突袭行动可能与该公司曾调查新疆供应链中是否涉及强迫劳动有关。在事件发生后,美思明智随即关闭其在北京与香港的办公室。

外资疑虑未解 北京密集动作求信任

此次释放时机,恰逢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随著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压力,加上美中关税战升温,北京正多方释出善意讯号,试图稳定外资信心。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7.1%, 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低。除了避免外资流出外,北京也希望吸引新一轮资金流入,借此提振内需、缓解外部冲击,以实现“两会”期间所设定“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便指出,面对国际局势不稳与不确定性上升,更需要“国家开放市场”。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据本台英文组报道,今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86名企业代表参加中国发展论坛,其中美国企业代表人数最多,有近30人。

上周日,李强也才刚与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特朗普总统的坚定支持者戴安斯(Steve Daines)会面,同行的还有七位美国大型企业高层。

针对美国企业代表团访华并会见李强,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专研国际经济的高级研究员华特斯(Riley Walters)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表示:“ 仍有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商业利益,无论是将中国作为供应链的一环,或是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苹果与波音公司便是例子。这些企业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要考量,极可能是希望在当前及近期美中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确保其在华商业利益得以持续。”

此外,不仅李强,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在最近一周内频繁会见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包含苹果、辉瑞、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博枫等。

市场监管持续收紧 外资在华压力倍增

不过,自2023年美思明智员工遭拘留事件爆发后,外资企业对中国经商环境的担忧以显著升高。该案仅为中国当局整顿尽职调查行业的开端,同年,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mpany)的上海办事处亦遭公安突击,虽未有人员遭拘留,但公司员工被问话,并有电脑与手机设备被带走;此外,警方也突击搜查了总部位于纽约和上海的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 Partners)的几个办事处,包括上海、北京、苏州和深圳等地,当局指控其为“境外情报机构帮凶”。

华特斯就此指出,确实有越来越多在华经营的美国及其他外资企业反映,中国的营商环境正持续恶化,这些挑战包括本地竞争对手获得政府支持、以及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等因素。他表示:“美国以及其他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但同时也势必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与市占率流失的风险。”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James Pomfret

美国企业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在中国香港的办公室

💾

始祖鸟,在澳门购物中心建了一座「悬崖庇护所」

By: 何宗丞
26 February 2025 at 17:35

当考古学家在阿尔卑斯山海拔 3094 米的融冰层下,发现一座沉睡百年的悬崖小屋(Cliff House)时,人类与自然的羁绊被重新校准了刻度。

这种挑战地心引力的建筑形态,源自人类对垂直疆域的原始冲动——19 世纪中叶,阿尔卑斯的登山者用岩石、混凝土或木材在悬崖褶皱处构筑庇护所,为一代代冒险者提供住宿、补给和救援。

一个多世纪后,这些融于山野的悬崖小屋,成为全球顶级户外品牌的灵感图腾。今年 1 月,ARC'TERYX 始祖鸟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揭幕了澳门首家 4.0 设计新店,以一座占地 4000 平方英尺的「悬崖庇护所」,把海岸山脉的岩壁延伸至都市。

当高山基因坠入赌城霓虹,户外精神如何在消费主义浪潮中保持呼吸?

岩系美学的「肌肉记忆」,把高山基因注入都市生活

以威尼斯水城为蓝本打造的娱乐综合体里,品牌旗舰店的叙事向来充满着戏剧张力。

ARC'TERYX 始祖鸟选址于购物中心三层核心动线交汇处,店铺入口处高达 6 米的宇宙黑花岗岩墙面,自带一种「向上攀登」的仪式感。

当手掌抚过粗粝的岩壁时,触觉神经会激活大脑对悬崖庇护所的本能记忆,正如登山者触摸岩钉凹痕就能读取前人的攀登路线。

这种源自泰山岩群的岩石,以独特的水墨状纹理和粗犷的质感,再现了悬崖峭壁的巍峨凌厉,与 ARC'TERYX 始祖鸟发源地的温哥华海岸山脉遥相呼应,更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 HMN1880 始祖鸟化石出土的岩石标本。

店铺内部延续了岩壁主题,花岗岩与原木的组合,仿佛传递着一种声音:

我们追逐的从来不是逃离城市,而是把山野装进生活的每个褶皱。

在地文化的解构实验

空间布局上,设计师以高山层峦为蓝本,通过高低错落的展示架构建视觉等高线。店铺利用不同高度的展示架和陈列,将销售区、休息区和 VIP 区等功能区域自然地分隔开来。

其中 VIP 区墙面铺设的葡式花砖的运用堪称空间设计的点睛之笔。这种源自葡萄牙殖民时期的建筑元素,以马赛克拼贴工艺和鲜艳的蓝白配色闻名,是澳门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象征。

为了与店内的花岗岩、原木元素融合,ARC'TERYX 始祖鸟并没有照搬鲜艳蓝白的配色,而是在保留葡式花砖的工艺上,将其设计成岩石风格的砖块,形成粗犷与细腻并存的视觉张力。

设计的魅力不是单纯的好看,更在于通过与当地人文、环境的碰撞融合,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一些全新的体验。而真正的在地性也不是符号堆砌,而是让历史遗产生长出现代叙事的新年轮。

葡式花砖的引入,本质是 ARC'TERYX 始祖鸟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延伸——通过挖掘本土建筑智慧,将历史遗产转化为现代商业空间的叙事语言。

将自然转化为用户沟通界面

作为实体产品的延伸,线下零售店早已超越单纯的交易场所属性,它们如同城市肌理中的神经元,持续进行着城市、社区与消费者之间的隐性对话。

当游客从人造运河的梦幻中抽离,推开这扇花岗岩大门时,扑面而来的是崇山峻岭的户外气息,货架上陈列的 Alpha SV 硬壳冲锋衣在 LED 冰川造景中泛着寒光,与娱乐场的金碧辉煌形成巨大反差。

在威尼斯年均千万游客中,既有追求打卡体验的观光客,也不乏寻找独特消费场景的高净值人群。ARC'TERYX 始祖鸟的「悬崖庇护所」恰如其分地填补了户外美学在奢华消费场的空白。

建筑师安藤忠雄所说:

最好的建筑是能让人感受到自然存在的建筑。

从上海 AAC 力宝广场店的都市营地出发,到 ARC'TERYX 始祖鸟博物馆,再到 Cliff House系列的悬崖庇护所,ARC'TERYX 始祖鸟店铺设计,犹如一场精心规划的登山远征,在城市峡谷中构筑起通往户外的精神栈道。

它们不复制山的形态,而是将自然转化为可感知的存在。或许,真正的庇护所或许不在海拔数字里,而在每个触摸岩壁的瞬间——就像百年前阿尔卑斯登山者打下的铆钉,至今仍在传递着温度。

  • 地址:澳门路凼望德圣母湾大马路鸿日街威尼斯人购物中心 3 楼 607 号铺
  • 营业时间:早上 10:00 至晚上 10:00 (星期一至日)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被讨薪人群弄倒的亲子自行车

By: Steven
3 July 2023 at 22:47

昨天下午,朋友发了张照片给我。画面里是我常去的那个咖啡馆所在的大楼,外面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群来讨薪、维权的苦命人。

晚上从舞蹈室回到家里,我想起这事,就跟咖啡店的老板聊了几句。整个店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也很无奈。他在现场发了晚上的照片给我看,从画面里可以感受到,无论是他、咖啡师、人群都很无奈。

直到今天回公司,中午吃饭路过,我才意识到,原来被波及的不只是他们。这其中,也包括我。

我有每次停车都拍照记录的习惯

这是我周五停自行车的位置。我工作日都会把车停在他们店门口,周五停在这里之后,周末两天车都在这里静静待着,直到我周一晚上来骑它回宿舍。今天中午我找不到它了。

它没在周五照片里的这个位置。

我在附近来回走了三遍,非常疑惑:不可能有人偷这辆车吧?图啥啊?直到我想起昨天的事情,于是扩大了搜索范围。终于在不远处一堆电动车包围的地上,看到了我倒下的单车。

它身上被缠了一条警戒线,篮子里有两支空水瓶,半残的车铃也完全断了。

我突然想到昨晚 DY(店老板)给我的照片,心想没准能看到我的单车是如何参与了昨夜的事件。果然,作为一辆单车,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中,往往被作为隔离带使用:

我多少有一点点生气:何故迁怒于我的无辜小车?

但气不过三秒,又觉得很好笑:自行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的命运吧?不是被人骑,就是当作围栏,或者焚烧和打砸的对象。起码,这群苦命人没有把我的车高高举起,砸个稀巴烂。它只是掉了链子,躺在地上;和前一个周末一样,被人推倒了,躺在地上。区别是,上一次脚架变形了,这一次没有。

一夜之后,随着一场大雨,除了两张照片和我躺在地上的车,还有什么能证明这一切发生过吗?

咖啡师杠杠上午发来一张照片,是店外的装饰植物,一棵全身金属但被许多人挤变形、掉光了叶子的假植物。我说,幸好它是假的,真植物肯定早就断气了。

她说他们走了之后,玻璃上全是人的指纹。但这些曾经发生过的证据,早已被她和小蒙擦干净了。开门做生意要保持整洁,但指纹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经济。

这是一件「小事」,不被传播的事,但它不会被忘记。

一系列变化的传导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倍受影响的不会只有当事人,还有每一个「与此无关」的路人、小车、植物和玻璃。此时有一点点庆幸作为非真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可以选择一定程度的远离,而不是真社会性动物的蚂蚁那样,只有全或零。

众生皆苦,何时闻道?

麦当劳令人失望的玉米杯

By: Steven
30 June 2024 at 13:21

麦当劳你要减少一次性用品,有指标压力,这我非常理解。但以前,你是先设计好免吸管杯盖,且普及了一段时间后才取消吸管的。现在你的玉米杯没有任何免勺子的可用方案,就直接取消勺子,还直接张嘴找客户收费,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别说玉米杯设计了类似饮料开口的盖子,这杯盖显然不是为此设计的,完全不可用。你要是老老实实设计个新盖子,那取消勺子我举双手赞成。

以麦当劳的体量,这个设计修改所涉及的模具、运输、仓储成本都可以做到比市价低很多的水平。

你们为什么不能像以前取消吸管一样有条理地处理问题?你们引以为傲的 SOP 失效了吗?总不能说没钱请设计师吧?

你可是麦当劳啊……非常失望。

政策是政策,设计是设计,不然著名的翻转车头大灯是怎么出现和流行的?不要因为政策就认为不行,也不要觉得商家转嫁成本就是不得已跟合理,无管杯盖就是最现成的好案例,能做到而不作为,这才是重点。

經濟再差也不能公開談論

By: Steven
17 March 2024 at 18:02

經濟狀況究竟有多糟糕呢?從各大品牌在售後策略、降價思路和運營的混亂程度等方面的表現,均可窺見一斑。尤其是當你置身於自媒體、電商與品牌運營三者的交匯點上,這種巨大的荒謬性將更加明顯。

上週末出差重慶,兩周沒在家,難得一個週末,結果倆人坐下後就被各自工作群里的事情纏著,不是回消息就是打電話,咖啡都沒喝上一口。

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似乎不讓提「經濟不好」這樣的事,與之相關的話也會被限制,索性我就轉成日語來發了:

経済状況は本当にどれほど悪いのでしょうか?各大ブランドのアフターサービス戦略、値引きの考え方、そして運営の混乱度などから、その一端を窺い知ることができます。特に、個人のネットワーク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ECサイト、およびブランド運営の交差点に立つと、この巨大な不条理さがさらに明白になります。

先週末、出張で重慶に行ってきました。二週間も家に帰っていなかったので、久しぶりの週末を楽しみにしていたのですが、結果として、座った途端、それぞれの仕事グループからの連絡が絶えず届き、メッセージを返したり、電話をしたりすることに追われてしまいました。コーヒーすら一口も飲めないままです。

為什麼是轉日文不是英語呢?因為即便是英語,在內地的網絡環境里也顯得有些直白了。日語反而更有「似乎知道在說什麼,但根本看不懂」的戲劇化的「陌生化」的效果。

好不容易,終於把翻了一年的《夜航西飛》讀完了。

這是我今年讀完的第三本書。

昨天去宜家看洗手檯和鏡櫃,直到在餐廳排隊前一秒,都沒想起宜家給我發的領生日蛋糕的短信。可就是那麼巧,下周生日,昨天正猶豫要不要去店裡看看,我就慫恿筱燁說想幹就幹,這一來才想起有一個蛋糕等著領。這就是天注定的意思。

苹果停车转 AI 将引发人才大震荡

By: Steven
28 February 2024 at 20:16

1、没有 AI 的汽车、手机、电脑、平板等,将是一堆废铁;

2、一家公司的核心战略不能同时放在两个大方向上。

综上,停下造车全攻 AI 是非常明智的。

连键盘侠都知道「不难」的造车,没造出来不是造不出来,是制定的目标太远太高。苹果之前想一步到位搞出 L4 的移动座舱,但现阶段的人类还没有办法,这太难了。在他们之前的设想中,自动驾驶的汽车和 Apple Vision Pro 是可以放在同一个场景里的。但很显然,这个步子太大了。用新势力们的方式当然可以,但那不是苹果想做的。

最关键的是,AI 的大爆发是此前大家都没料到的。没有这事儿,车还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这一波爆发的 AI 不是资本热潮,而是实打实的浪潮了,此时不全力转向,是真的会死的。况且苹果并不是没有在 AI 上投入的,这些年一直都在积累,只是权重还没拉到那么高。现在切方向,即是大势所趋的必须,也是归拢资源的必要。

过去 Jony 可以对供应商说,这里有一桶取不完的钱,你能做到你就能拿走,以此把工业设计拉高到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程度;今天的苹果比二十年前拥有更多的现金,有自己的芯片和庞大的人才库,有海量的设备和训练数据,可以说:

比起造车,AI 才是更适合苹果干的事;

干好 AI 所需的人才、数据、算力,也是他们的优势。

以苹果的财力,下这样的决心,恐怕要出现一次人才流动的大震荡。

原文发布于知乎提问:

苹果取消探索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将团队转向生成式 AI,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世界真的是个草台班子吗?

By: Steven
14 November 2023 at 18:30

前段时间那一篇互联网裁员潮演变成制造业招聘潮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多年前跟人讨论的关于笔尖钢的事情。这件事情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人都讨论过很多次,但最终在对方的嘴里都会演变成「因为市场经济结构没必要,所以不必去做」这样的方向。

虽然这种「不想要」的说法听起来很厉害,但作为一个从小在国营钢厂长大的工科生,我想表达的是:在讨论市场经济和供需关系之前,还是得先搞清楚「有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尽管你们可能在很多科普的文章,或者一些朋友的嘴里都听说过,做这个东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并且也有新闻报道了,我们确实攻克了技术上的难点,但制造业并不是「可以做」就一定可以实现的东西。

生产和检测是这件事情的一体两面,在「有没有能力做」这个问题上会涉及到材料问题、检测工具以及生产工具和检测工具的精度。举个例子,今天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关于芯片原理和制造工艺的各种资料,从论文到图文到视频都有非常多,但为什么能够制造芯片的公司那么少?为什么光刻机会成为卡脖子的关键?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市场供需关系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如果一项技术在市场端需要如此谨慎的考虑材料、工艺和成本时,往往在真实的制造生产层面,就意味着它的难度是非比寻常的。在生产车间里,把笔尖制造出来的绝对不是材料科学家或者力学方面的专家,而是数以十万计的只有高中或者初中学历的普通人。想象一下《三体》当中描写的阵列计算机:你得把一个如此复杂的东西,最终分解、简化到每个人只需要拿着两盏灯的程度。

我们公司研发老大的前东家,就曾经在这一类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项目当中,在技术上被国外卡脖子。所有的理论层面的难题,他们都已经跑通了,最后卡在了一个检测设备上。我们国产的设备,无论如何都达不到那一个精度,导致那个项目一直没有办法落地。

我弟弟所在的实验室之前拿到了全球只有一百份的实验材料,但他们所构思的实验设计,恰恰就被卡在了如何把这仅仅只有 1g 的粉末,按照他们想要的精度划分,并取出来。

任何关于精度与制造的突破,都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标志。这绝对不是用市场经济可以简单解释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有那么一批人能够从互联网行业投身到制造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人如果习惯了用比特的思维方式来看世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原子是比特的容器。我们必须对物理世界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感受到参差不齐是世界的常态,以及工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调侃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的同时,也得清晰地认识到:这个草台班子的精度,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