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那个NG|谷爱凌:从天才少女到双面人“谷圣”

5 September 2024 at 19:11

file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CDT 档案卡
标题:谷爱凌:从天才少女到双面人“谷圣”
作者:黄瓜汽水
发表日期:2024.9.5
来源:微信公众号“那个NG”
主题归类:谷爱凌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成为任何一种偶像都是有风险的。

即便是全民意义上的运动英雄,也可能面临被全面讨伐的时刻。

谷爱凌或许对此深有体会。

短短2年时间,她从一颗天降紫薇星,变成了当下最有争议的公众人物。

曾经被称作天才少女的谷爱凌,如今被称作“早C晚A”的“当代吕布”,甚至延伸出了关于她的一门大众显学——“谷学”。

image

8月21日,谷爱凌发布了一条抖音,让这一天成为谷学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视频中的谷爱凌跳着舞对“黑子”全面开战。

她逐一列出了自己这些年来的奖牌成绩:为中国获得39枚奖牌,为国家队介绍了3个主教练,为国家队捐赠自由式滑雪板,为中国和女性在世界发声。

下方红色字体加粗了一句肯尼迪式的问话:黑子为国家做了什么?

image

这句“黑子为国家做了什么”激起千层浪,成为讨伐谷爱凌运动的导火索。

谷爱凌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漏洞,即不喜欢谷爱凌=黑子。所以,即便很多围观群众并不是谷爱凌口中的“黑子”,也被这句“指着鼻子骂”的质问激怒了:难道人民群众没有资格不喜欢谷爱凌吗?

这块无差别攻击的石头扔入人群之后,砸痛了几乎所有喜欢或不喜欢她的中国网友。

很简单,黑子为国家缴税了。谷爱凌手下的商业代言面向的中国市场,也是由“黑子”们的钱包构成的。

而每个“黑子”努力生存工作,加班996缴纳的税,共同构成了谷爱凌这些年优渥的收入。

image

大家心知肚明,冬奥会的两块金牌是在一定程度上“交换”来的。本来相安无事,但却被交易方跳到头上贴脸开大。中国老话讲,伸手不打笑脸人,结果这下脸都打肿了。

有意思的是,谷爱凌的主要舆论阵地小红书率先失守。

回到2年前,敢在小红书上写一句谷爱凌的差评,都会被用户群起而攻之,这里盛行过“不喜欢谷爱凌=不尊重女性”的奇怪逻辑。而现在,谷学在小红书变成了热门话题,关于谷爱凌的反面评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些曾经维护过她的网友们,不得不被迫承认,这位混血运动员aka美国亚裔网红,早就不是当初的“你的好朋友”。

image

中国人有一点好,骂人喜欢拐着弯骂。

网友们纷纷模仿谷爱凌的视频模版,回应了谷爱凌的那句问题——

“5年来代表自己参加了41次拼多多活动”

“5年来作为88VIP参加了44次满减”

“为家里猫咪网购了39袋猫粮”

“为家里添购了39件电器”

“为拼多多兑现助力了3个好友”

“为蚂蚁森林捐赠小树苗”

image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三姓家奴吕布。

恶搞和嘲讽的走向越来越抽象幽默。有人模仿了谷爱凌的模版,给吕奉先也拍了一段视频。

5年来代表大汉参加41次战役,为大汉收复39座城池,为大汉清除奸臣董卓,为大汉培养千余名骑兵,为大汉捐赠马匹。

黑子为大汉做了什么?

image

谷爱凌的海外社交媒体也接连沦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谷爱凌的instagram账户,表面岁月静好,点开前几篇帖子的评论区,几乎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中文评论覆盖。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网友骂人从来不需要带脏字。于是谷爱凌收获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国籍梗。

“谷爱凌看长津湖:左右眼分开流泪,一边流向黄河,一边流向密西西比河。”

“早C晚A,8小时中国人。冬虫夏草,下届冬奥会还来当中国人。”

“谷爱凌为什么能在戛纳走红毯?因为她在2022年冬奥会成功扮演中国人。”

“你的优秀不是因为你一个人有多厉害,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先吹到了你妈妈。”

“全中国人民应该把一年的GDP都给爱凌,不然爱凌等于义务劳动。”

image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谷爱凌确实是结结实实的翻车了。

她的大众好感度几乎消耗归零,且她本人并没有为中国人的好感度续费充值的迹象。

考古谷爱凌的“翻车”史会发现,喜欢谷爱凌的人,或许是出于慕强心理,对奥运冠军有一层抹不掉的民族英雄滤镜;但厌恶她的人,虽然原因各不相同,却在当下空前团结。

有人对她的人品产生质疑。

谷爱凌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频繁刷存在感,承包的热搜大有秦王扫六合之势。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占据本应属于其他运动员的流量。比起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身份更接近一个体育圈的网红卡戴珊。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人家秋雅结婚,你搁这又唱又跳的”。

对于以谦逊为美德的中国人来说,在别人的主场就要成人之美,而不是挡在主角面前抢风头。

谷爱凌和全红婵、张雨霏以及潘展乐的合影,均被网友质疑是“蹭热度”。

明明是国家跳水队和游泳队的高光时刻,谷爱凌却不合时宜地站在了C位,甚至有一股“明星接见粉丝”的味道。形成对比的是,对她的商业地位形成最大冲击的郑钦文在女网决赛夺冠后,人际女王谷爱凌并没有与其合影或向其送上祝贺,观赛后便立刻离开了。

image

奥运会期间,她和法国游泳运动员马尔尚在夜店亲密交流的视频流出后,谷爱凌的口碑再一次下跌。

自从无视了汪顺教练的握手邀请,马尔尚几乎承包了整个奥运会的辱华名额。而谷爱凌前脚在ins上疑似取关马尔尚明哲保身,后脚则在夜店和对方如胶似漆。

再加上谷爱凌给美国游泳队(因美国游泳队全员呈现的“紫薯色”面容,被网友质疑服用违禁药物的可能性)点赞,触动了辱华警报,群众警铃大作,再圆滑的谷圣也应付不来这波汹涌的民族情绪。

image

除此之外,网友还扒出她在ins动态里发布的一张图片。

图片内容是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卡尔加里站的一张排名图,U型场地技巧比赛谷爱凌排名第一,但她使用黑色的图注挡住了排名第二的另一位中国选手张可欣。

同样是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搜索“张可欣”你会发现,她收获的热度远不及谷爱凌,几乎没有人认识这位运动员。

image

更多人对她的国籍身份表示不满。

“爱国是你的谎言”,北京大妞和韭菜盒子也只是时尚单品,真实情况是“在中国赚钱,在美国纳税”。

冬奥会刚刚结束,谷爱凌一句“谢谢中国”和一架私人飞机,让广大人民群众刚伸过来的热情双手尬在半空中。

当大众还沉浸在中国滑雪运动的崛起时,谷爱凌已经回到斯坦福开始了真正的白女精英人生。

大梦初醒的网友回过味来了:原来在中国是工作,在美国才是生活。

image

当时风头无两的赛场“韭菜盒子”,如今也被质疑模仿他人的摆拍作秀。

在谷爱凌夺冠前的女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资格赛,一位马耳他运动员在等待分数公布时手里拿着豆沙包,迅速出圈。

或许是受到了同行的启发,嗅觉敏锐的谷爱凌也贡献了一段手抓韭菜盒子的名场面。

一段第三方角度的视频画面显示,谷爱凌在面对镜头拍摄之前,转身催促工作人员递给她包子,工作人员表示包子没有了,她的嘴形疑似是骂了一句fuck,而后迅速接过工作人员递来韭菜盒子,表情一秒切换成阳光开朗大女孩,对着镜头大啖凉透了的韭菜盒子。

这段视频立刻点燃了中国网友“被利用民族感情后的愤怒”,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冰天雪地吃韭菜盒子,只不过是想出片罢了。

image

最后,谷爱凌的政治站位也摇摇欲坠。

在她的TikTok评论区,一位网友用英语写道“你背叛了养育你的国家”。

谷爱凌的回答堪称经典永流传,一句“which one”尽显特权风范。

虽然这句话没有任何事实性错误,但仍然激怒了中国网友:这就是典型的“东食西宿”,两家饭都想吃。

image
image

网友们用谷爱凌的经典名句“在中国是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人”反问谷爱凌:既然如此,那么你在法国是哪国人?

有人还模仿周受资当年在美国听证会上受到的盘问,也同样拿到谷爱凌的评论区里刷屏:

你是哪个国家的公民?

你是否拥有中国国籍?

你还拥有其他国家的国籍吗?

你是否拥有美国国籍?

入境法国海关时,持哪国的护照?

谷爱凌没有回答任何人。

她继续发布着奢侈品的代言美照,晒着自己在斯坦福上过的量子物理入门课。

image
image

双重国籍在不同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允许双重或多重国籍现象的存在,并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约束这类公民。

但根据我国《国籍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一规定明确了定居在外国并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将不再保留中国国籍,体现了国籍法对于国籍变更的明确规定和执行。‌

简单来讲,美国法律认可双国籍或多国籍,中国法律不认可双国籍。如果拥有外国国籍,中国国籍将自动丧失。

面对争议,谷爱凌从未正面回答过两本护照的问题,而是聪明地站位“世界公民”的角色,巧妙地避开了巨大的政治风险。

想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反复横跳,本身就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动作,一只脚踩在两个国家的土地里,那就会面临着两边不讨好的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高级体育记者Rachel Bachman用“strenuously apolitical(无政治倾向)”概括了谷爱凌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辗转获利的技巧。只有保持中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规避政治风险,这种“中美文化之间的桥梁“安全话术,可以为她巨大的商业价值兜底。

而这些都建立在谷爱凌“不说错话”的基础上,也高度依赖一个稳定成熟的商业运作团队。

一旦谷爱凌从团队运营变回个体的“人”,曾经被压在水面之下的风险就会接连冒出来,摁都摁不住。

image

在外界看来,中国大众对谷爱凌的口碑反扑是无脑的民族情绪宣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早在2022年,双国籍的争议就没停过。但只要谷爱凌本人在金牌上为中国人挣了面子,同时保持贴地飞行,和群众打成一片,大部分温良老实的中国人仍然会敞开怀抱。

成熟的商业运作的魅力在于,中国大众喜欢的正是“为富且仁”,当一个有权有势的混血儿,用流利的北京话跟你交谈着韭菜盒子好不好吃,很多潜藏的矛盾与问题就在这种看似“平等”的外表下被“美化”了。

但如果一边在中国营销正能量爱国人设认同中国文化,另一边在美国上流交际圈做精神白女,双面人当久了,总有一方会忍不下去。

专栏作家Mark Dreyer之前就提出过这种翻车的可能性:“一旦被两个国家的人发现,任何人对着西方说一套话,对着中国说另一套话,(这样的举动)会同时刺激到两个国家的民众。”

谷爱凌如今的行为和言论,打破了早年大众默认的平衡。

image
image

如何惹恼这个世界上最温良的一群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不起他们。

谷爱凌曾经在TikTok上点赞过一条评论,内容是这样的:那些霸凌你的中国网友都是没有工作的人,他们过着悲惨的生活,只会狗叫。

这句话目前已经变成了“谷爱凌瞧不起中国底层人”的实锤。

image

谷爱凌身上最大的问题是精英主义的傲慢,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身成功的认知不足。

“黑子为国家做了什么”就是偷换逻辑的绝佳示例。

当一个人的成绩、成就、资本不如另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不配评价比他成功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拿过奥运金牌的中国人民没有资格点评谷爱凌。

这是一个典型的优绩主义陷阱,即你没有我优秀,就没有资格批评或评价我。

谷爱凌的支持者,大多会用“你没有奥运金牌所以你没资格评价谷爱凌”作为武器。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明确将个人IP商业化的运动明星,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评价她,看到金牌,膝盖也不必那么软。

2022年面对争议的时候,谷爱凌也公开说过,那些攻击她的人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她不会浪费时间安抚这些人,那些不喜欢她的人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这是一条非常经典的美式白女mean girl攻击。

奥运冠军就像一个plus版本的啦啦队队长、姐妹会会长、优秀学生代表头衔,那些所谓的“haters”只不过是一群“没有被邀请参加party”的失败者。

“我不打算把时间浪费在安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上面。这些人没有体验过我可以每天都感受到的感激和爱。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者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自己的损失。他们也成不了奥运会冠军。”

“I’m not going to waste my time trying to placate people who are uneducated, and don’t experience the gratitude and love I have on a daily basis.” Then a twist of the knife. “If they don’t believe me, and if people don’t like me, that is their loss: they are never going to win the Olympics.”

imageimage

image

最关键的是,谷爱凌已经赚到了她本来赚不到的钱。这份实打实的流量,确实是中国给的。

如果留在美国,她不会从滑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巨大的声量和商业机会。滑雪赛事的奖金和网球等运动相比,利润稀薄许多。

而在中国,谷爱凌的出现完美满足了民众的心理期望:对混血的好奇与好感、对西方血缘的崇拜、以及归化外籍人士“赢麻了”的爽感。

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23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榜单,谷爱凌作为唯一的滑雪运动员,在一众网球运动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网球选手斯维亚特克。

有意思的数据是,谷爱凌的场内收入(赛事奖金)仅10万美元,而场外收入(广告代言)高达2200万美元(约合1.5亿人民币)。

image

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谷爱凌这些年签约的广告商包括且不限于保时捷、路易威登、凯迪拉克、雅诗兰黛、维多利亚的秘密、瑞幸咖啡、元气森林、安踏、蒙牛、汤臣倍健、蔬果园等30余家品牌。

从高奢时尚到日常个护,广告让她赚得盆满钵满。这足以证明谷爱凌这个IP的运营成功。

中国有那么多努力的运动员,有几个人能赚到以亿为单位的收入。

幽默的是,曾经那些将谷爱凌送上神坛的人,如今掉头转向了谷爱凌在商业价值上的最大竞争对手郑钦文。

谷爱凌的老东家IMG,是全世界最大、业务范围最广和专业为体育和娱乐事业工作的营销和经济管理公司,而郑钦文也是IMG旗下的运动员,两个人算得上某种前同事关系。

自从郑钦文拿下了女网奥运冠军后,不少人称其为取代谷爱凌的QueenWen。

尤其是郑钦文没有混乱的国籍问题,追起星来也根正苗红,网友称她为早C晚C的纯血中国大女人,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image

image

“谷子,爱国饭的水太深了,你把握不住啊。”

复盘整个翻车流程,只能说谷爱凌目前的公关团队不懂中国人,甚至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基本常识都是欠缺的。

那句“黑子做了什么”的份量,和李佳琦那句“79块钱的眉笔哪里贵了”的杀伤力持平。

在乔治·奥维尔的《动物庄园》里有这样一句话:"All animals are equal,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世界运行原理如此,只不过看谁来揭穿这个道理罢了。

在当下贫富悬殊与阶层焦虑的社会,谷爱凌的优越发言就像是在普通人脑袋上泼了一勺热油。

如果你还记得早年那句“说到这里,我的privilege已尽数体现”,那你一定对谷爱凌身上微妙的精英主义感到不适。

在许多不满谷爱凌的网友看来,她犯过最低级的错误,就是享受了种种优待之后,却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谷爱凌天真地将自己收获的成绩,归为自己的努力与天赋的结果,闭口不谈自身资源的托举。而这种浑然不自知的优越和自负,点燃了最原始的阶层愤怒——

谁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00后?

是同时享受海淀教育和美式资源,却反复强调自身努力的谷爱凌,还是那些五点钟就爬起来上早自习的普通孩子?

山河四省的孩子没有上斯坦福大学,没有赚过上亿的代言费,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努力吗?

除了国内的声音外,许多IP位置显示在海外的网友也是讨伐谷爱凌的主力。

由于国籍争议,海外华人无法享受谷爱凌来去自如的优待。

说到底,她点燃了全体中国人心中那两个最朴实的字: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当公平被颠覆的时候,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曝光率最高的那个人,最容易变成大众情绪的靶子。

image

imageimageimage

谷爱凌的翻车不仅是一场双方合作后的售后问题。

在2年时间里,大家逐渐发现,她的母亲和团队精准拿捏了中国人对金牌的饥渴,利用混血、精英、学霸、爱国的融合身份,踩准了信息差赚钱。

但事实上,她或许和其他投机主义的白人精英没有区别。

谷爱凌曾经的人设是爱吃韭菜盒子的北京大妞,而现在大家发现,她本质上仍然是美国加州湾区的mean girl白人女孩,一个在上流圈子里认真钻营攀爬的卡戴珊。

mean girl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贬义词,而是具象化的一群人。她们大多上着美国昂贵的私立高中,爱出风头,有特长运动,和橄榄球队长谈恋爱,最具特色的特点是:看不起底层穷人。

image

谷爱凌曾经在ins动态里发过一张照片,内容是她一边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边看着电脑里密密麻麻的学习资料。就像她无数次强调,自己“奥运冠军”与“斯坦福全职学生”的身份一样,学霸人设是慕强心理的最佳收割器。

或许她本来想听到的评价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但谁的生活又是容易的呢?逆反的观众已经咽不下去这口过于油腻的鸡汤了。

这副著名的《跑步学习图》也变成了许多网友嘲讽的谈资。

image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塌后,后续的连锁反应我们都无法预测。

她的妆容、她的发色、她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她发过的一条动态、她和美国民主党竞选人哈里斯的合影,都构成了大众批判她的工具。

曾经她在评论区里回复网友,自己的头发并不是黑色的,需要每年染黑两次。但在关于她的纪录片里,少年时期的她确实是标准的黑发,也是接近亚洲人的长相。

于是网友看到她如今标志性的金发,就生出一股无名鬼火。即便是纯血昂撒人,天生金发的概率也很小。没想到谷爱凌作为亚裔也共享着白人的金发焦虑。

一位网友评价,其实无关发色本身,而是谷爱凌不断强调着自己身上属于白人的50%基因,而追捧她的人也默认了这种价值观,好像她身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一半不属于中华民族的基因。

image

谷爱凌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怒怼黑子,而是默念几遍《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那句名言: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

她太急于炫耀自己的成绩建立在天才之上,却忽略了自己享受了多少人一辈子无法想象的资源和特权。

享受了这些,就不要一直大声吆喝贩卖“努力”两个字。但对于谷爱凌而言,或许她真的相信这一切都基于她的个人努力。

而她身上浓重的优绩主义价值观,让她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基本的共情,这是上层精英的通病,只不过有人伪装得很隐蔽,有人始终学不会伪装。

优绩主义的吊诡之处,是个体蔑视自己圈层之下的所有人,他们忽略了自身成功的外部条件,而这些先决前置条件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够不着的资源。

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就越不可能关心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的命运。如果我的成功是我自己努力实现的,那么他们的失败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错。这种逻辑显示优绩至上原则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对我们的命运负有个人责任的观念过于强烈,让我们很难换位思考。

精英阶层的傲慢反映了成功人士倾向于过度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记得有助于他们成功的时机和好运。那些登上顶峰的人自鸣得意地相信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应得的报酬,而那些居于底层的人是咎由自取。这种态度是技术官僚治国的道德伴生物。(迈克尔·桑德尔《精英的傲慢》)

从她那段有争议的路透社采访可以看出来,她确实是为了普及“中国滑雪”,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运动偶像而来的。她也从来没掩饰过自己的愿望。

但这个愿望仍然太精英化了。

对于更广大的基层中国家庭来说,滑雪是一项人均花费高昂的运动,比起普及滑雪,他们更可能需要的,是建设更多的公共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让全民运动的成本和门槛降低,让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有机会接触运动。

image

“在美国,成长过程中有太多了不起的偶像可以崇拜,但是在中国就少了很多。我在中国的影响力比在美国大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做了这个决定(代表中国参赛)。”

这终究是一场错位的期待。

曾经那些着力宣传的中国痕迹,随着冬奥会结束迅速消失隐藏,留在ins门面上的谷爱凌,是游走在时尚大片和顶层白人之间的网红。她在世界各地走红毯,在met gala上大秀身材,和哈里斯与马斯克合影,用精英的身份不断证明着母亲谷燕精明的商业布局。

她对底层人的每一次不屑,构成了今天飞向她的每一口吐沫。

当你结束了辛苦的996工作,回到合租房的小窝,看着电梯间幽暗的广告屏幕上是谷爱凌拿着一盒某品牌洗衣凝珠,她的脸上仍然挂着经典的美式笑容。

她的那块奥运金牌,没有改变普通人的具体生活。

在逆全球化的当下,作为一个双面偶像,谷爱凌终于经历了属于她的第一场风浪。

老牌恶棍|美驻华使馆“造假”,他蠢还是我们蠢?

20 August 2024 at 19:57
CDT 档案卡
标题:美驻华使馆“造假”,他蠢还是我们蠢?
作者:老牌恶棍
发表日期:2024.8.20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牌恶棍”
主题归类:虚假信息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太阳底下无新事。

8月8日,美驻华使馆发了一条微博祝贺美国游泳队的出色表现,并贴出了几张照片。

结果第二天,某球报英文版便发文表示,其中一张图片(第三张)经过了美驻华使馆的调色处理,将原本紫色的脸P成了白色。

可能是由于该文发在海外版上,美驻华使馆直到一周后才得知消息,他们表示已就这篇不实报道联系了某球报英文版,但这篇文章现已被撤下,并附上了一张原文地址搜索结果为“Not Found”的网页截图。

image

到这里一切还算正常,因为美使馆确实没有P图,其所引用的照片是美联社的原图。某球报作为一家严肃媒体,在报道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撤下不实文章属于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image

然而,接下来的一切却开始朝着一个荒诞的方向发展。

两小时后,某球报英文版转发了美使馆的质疑微博并回应:某球报英文版的报道在这里。同时贴了原文地址。

image

此时,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地址不仅与美使馆截图中的地址一模一样,而且点进去会发现,文章竟然没有被撤。

这下可好,本就对美使馆冷嘲热讽的网民们瞬间被点燃了热情,纷纷当起了大侦探,分析寻找美使馆造假的证据。

他们认为美使馆将原地址末尾“shtml”中的“l”改成了数字“1”,造成了搜索不到的假象,以便诬陷某球报。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那张截图中,地址里的“l”看起来跟数字“1”很像。

image

这样的推理显得很滑稽,因为美使馆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某球报对不实报道作出澄清,只需直接贴出原文即可,何必多此一举。

如果真如网友所说,那这甚至不能称之为造假,因为实在太过拙劣,属于敷衍都懒得敷衍的程度。堂堂美国使馆都这么蠢笨,那还反啥美啊,直接去本土接管不就完了。

其实,从截图中很明显能看出来,下方的字体(美使馆使用的字体)明显与网址栏里的字体(原本的网页字体)不一样,稍微花上几秒就能验证出来。我试了一下,与美使馆使用相似的几种字体,“l”确实跟数字“1”很像。

image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与验证,很多人却丝毫没有质疑的想法,大脑已经被民族主义完全托管了。截止该文写作时,这依然是互联网的主流观点,各路反美大V也纷纷转发评论。

image

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既然美使馆太可能造假,而某球报贴的网址又能够访问,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别说,还真有人找到了答案。

一位知乎博主(疑似@侃叔,侵删)在浏览某知名互联网档案馆的扫描记录时发现,某球报英文版的那篇文章,在8月15日竟然离奇消失了。

image

8月14日最后一次被收录是格林威治时间4:44,即北京时间12:44。

image

再次出现是8月16日格林威治时间8:02,即北京时间16:02。

image

美使馆发微博的时间是8月16日10:08,刚好在文章消失的时间段内,因此才搜索不到。

至于为什么消失,可能正如美使馆所说,是某球报自己撤下的,也可能是刚好当天没有扫描到。

但对比一下文章从消失到出现,前后两次版面的变化,就会发现,文章顶部的图片已经从原本的那张美联社图片换成了美使馆的微博截图,发布时间也从晚上11:14变成了晚上8:13,连分钟都不一样了。

image

为什么会这样呢?合理的推测是:

这篇文章确实被撤下过,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版权原因,也可能是自知理亏。而在美使馆打算浏览这篇文章时,该文章正处于下架中,无法被查看,美使馆没有造假。

以此为依据,再反观某球报,就能看出他们的鸡贼了,明知美使馆没有说谎,不仅不做任何澄清,还玩文字游戏把网友向“美使馆造假”的方向引导,任由人们对后者进行诬陷与谩骂。

当然,说他们鸡贼是好听的,难听点就叫毫无操守,职业道德败坏。不过他们一直都是这幅德行,故意翻译错误、炮制虚假新闻是家常便饭了,网上的合订本多不胜数。

说实话,中美对抗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反美的多了去了,不只咱们一家,这很正常,很多人也都支持。但既然以正义自居,那起码要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吧,整天就知道胡编乱造,被揭穿了也不觉害臊,不知悔改,把中国人当傻子一样。

那些所谓的反美斗士也是一样的货色,水平极低还满嘴谎言,这种毫无底线的人渣都能混的风生水起,可见网民素质已经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艾大荀|看到金牌,也看到人们羞于谈起的背面

18 August 2024 at 12:32

前段时间,我去巴黎看奥运会。去场馆的路两边挂了许多宣传照片,我停下仔细看了看。拍的很美。

image

然而,这幅作品的名字是《奖牌的背面》。我觉得不对劲,又凑近了仔细看了看这张照片:

image

这组照片在呼吁人们关注竞技体育背后隐藏的性暴力!

image

展览的发起人Sarah Abitol是法国知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持续呼吁人们关注体育界的暴力以及言论解放
CDT 档案卡
标题:看到金牌,也看到人们羞于谈起的背面
作者:艾大荀
发表日期:2024.8.16
来源:微信公众号“艾大荀”
主题归类:米兔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01

奥运赛场背后的性侵犯,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可能许多人还记得,前美国奥运体操队队医拉里 · 纳萨尔(Larry Nassar)性侵156人的新闻。156名受害者中,包括四名奥运体操金牌获得者。

可能有的人会疑惑:他仅仅是一名队医,为何能侵害那么多人?

纳萨尔的作案手法都是一致的:叫女孩们过去做护理,然后实施侵害。但是女孩们年龄尚小,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侵害了。

image

只有在寂静中,痛苦才能被听到

image

鲨鱼不止在海里

那么,纳萨尔是个例吗?

并不是。

2017年,香港跨栏运动员吕丽瑶发文称自己曾遭教练性侵;

2021年,韩国短道速滑教练赵宰范因性侵其队员而入狱10年6个月;

2022年,田径教练Toni Minichiello因性骚扰被英国田径协会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

……

image

我们这儿有没有?也有。

还有人记得王军霞吗?那个被称为“东方神鹿”的女孩,奥运会女子3000米长跑记录的保持者。

此前,人们只知道“马家军兵变”,猜测十几名主力队员集体提交辞职信的原因。多年以后,人们才从王军霞前夫处得知,“马家军”的教练马俊仁曾尝试性侵王军霞在内的多名队员。

1994年12月,长跑队在日本富山县进行交流活动期间,马俊仁试图对王军霞实施性侵犯,王反抗后逃脱。之后,王军霞在与队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大家以前都敢怒不敢言”。

而因为追诉期已过,马俊仁免于受到刑事处罚。他现在已经活到79了。

image

02

为何奥运赛场和竞技体育会成为性暴力的温床?

一方面,许多选手入队进行体育训练时年纪尚小,还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侵害;

另一方面,在体育训练中,许多教练掌握了非常大的权力。当一个人能够决定你是否继续训练、是否参加比赛等关乎运动生涯的重大事项时,你又该如何反抗?

况且,许多竞技体育的训练环境都相对封闭。队员们接触不到外界的信息,哪怕想要反抗也缺乏支持。在重重困境之下,许多人唯有选择沉默。

根据这个展览提供的数据,法国平均10个性侵害案件中,有9个都未被报告给有关部门。****

image

而且,上述提到的所有教练都带出了世界冠军。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受到侵犯的队员们已经向上级举报了这些行为,而上级为了保证成绩和金牌而对此装聋作哑?

image

在水下,就看不到我的眼泪了

03

我们应该做什么?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些奥运冠军拥有的资源比我们多多了,她们不需要我们关心。

然而,反过来想:为什么这些人在成为奥运冠军之后才有勇气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恰恰是因为性侵害发生的隐蔽性,以及社会对相关议题的漠视,她们才不敢说出来。

而且,那些没有成为奥运冠军的孩子们呢?

如果他们受到侵害,又该怎么办呢?

image

破碎的梦

在法国,119是国家性的儿童保护热线。

我们也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大家可以拨打12345转6,24小时受理、转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

虽然,后续的跟进及支持在各地的差异都实在太大了。我自己有时候接到个案,到处问朋友也找不到支持性资源;但是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号码。

image

除了官方支持,我们普通人能做的还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关注与支持

当受害者勇敢打破沉默时,不指责受害者,支持她们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关注事件的后续与进展,不要让受害者们的勇敢仅仅变成花边新闻和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果有能力,推动建立相关制度约束绝对的权力,让受到伤害的孩子有求助的途径。

image

打破沉默

我很喜欢最后这几张照片。尽管照片中的女孩们依旧处于弱势,但她们已经有了说不的勇气。

如果竞技体育背后的性暴力能够被更多人关注,相信会有更多女孩有勇气、有能力说不。

image

不能逾越的距离

image

羞愧的人不该是我

image

保持距离

–END–

我是艾大荀,一名前全职公益人,豆瓣公益科普博主,现在英国读master。
多年公益从业经历,曾就职于社工机构、基金会、互联网企业等,在多家媒体、平台上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公众号,我会分享许多我对公益行业的观察,分析,见解,也会分享许多干货。
感谢关注,感谢信任。希望我们一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旧闻评论|饭圈文化开新篇:批评全红婵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18 August 2024 at 00:59
CDT 档案卡
标题:饭圈文化开新篇:批评全红婵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作者:宋志标
发表日期:2024.8.18
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
主题归类:全红婵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在写这个文章之前,去中国记者网检索了一下,确认朱小龙确实持有南方日报社名下的记者证,是持牌上岗的媒体人。那么,从他对全红婵的点评来臧否当今记者的质量,起码有一点事实基础。不像此前被嘲讽可笑提问的记者,其实都是肉喇叭主持人。

在展开本篇论说之前,先快速呈上论点概要:朱小龙在非职务行为的场合,对全红婵的点评用词不当,不礼貌但不属于诋毁;全红婵有充分的权利来回应他,不回应也是她的自由;对朱小龙的批判方式证明饭圈文化正是举国体制的民用版本。

通读朱小龙点评全红婵的逐字稿,可以发现口语较多,妨碍了表达的准确性,个别词语粗鄙,但一要考虑到他的总体上肯定全红婵的成就,并对她的发展前景有期待有鼓励;二是粤语场景中的“疯癫”“痴线”,是熟人间常用的玩笑话,不是侮辱,可朱小龙没把自己当外人。

或者说,朱小龙凭借体育记者的职业优势,自认为“熟悉”全红婵,换了个讲述她的场合,点评的尺度倾向于“自来熟”。朱小龙跟全红婵的粉丝一样,对“我奥运健儿”没有恶意。坦率地说,朱小龙也许说出了绝大多数全红婵拥趸的担忧。

朱小龙担忧全红婵退役之后的个人发展,稍有理智的粉丝,只怕也都想到了。可朱小龙的表达政治不正确在于,他暴露了对全红婵应对泳池外世界的能力的不信任,为女权批评留下话柄;而朱小龙的“现实不正确”,则是他低估了组织对全红婵的支持力度。

从全红婵的前辈及许多现役奥运奖牌运动员的情况看,国内名校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入学政策,也有符合他们职业特点或性格特点的工作安排。以全红婵的赫赫成绩来说,入学方向与职业进路早已铺好,朱小龙其实不用做无谓的担忧。

全红婵才17岁,高中年纪,她今后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比好预料。然而,这样也意味着在她的身上,若借助合适的资源,加之个人的努力及成年后的造化,也会有除了运动员之外的宽裕成长空间及发展的可能性,毕竟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全红婵们匹配着优渥的教育及职业资源,作为体育记者的朱小龙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对全红婵学英语这个点发散出去,期待她有更好的表现,或许他清楚有的奥运冠军结局并不好,但不好明说,只能用空泛的话来暗示,最终有些口不择言。

朱小龙点评全红婵的一番话引发了风波,其驱动力在于饭圈文化对体育明星的强力渗透,这几乎是意料当中的事,不可避免。饭圈文化在近年的大型体育赛事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能量,它的核心制造早已从影视明星转换为体育健将。

本届巴黎奥运会女乒单打金牌争夺赛是明证,场内场外陈梦与孙颖莎的舆论待遇,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饭圈文化对奥运头部选手的“竞夺”可以达到的激烈程度。而媒体借此事对饭圈文化的抨击,出发点过于单纯,未能清晰揭露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存在。

事实上,饭圈文化的营销套路、应援模式及其要达成的多目标任务矩阵,早已完整地平移到一流运动员身上。它负责打造包括全红婵在内的顶尖运动员的传奇故事,将他们提取为金光闪闪的符号,成为鼓舞国民、实现高级别体育商务盈利的主导方式。

以前,无论是媒体还是公民,都对体育的举国体制有所反思。多年以来举国体制这个专用名词从舆论场隐退,但就内在旨趣、社会功能看,饭圈文化实际上成为举国体制的民用版。而且,就经济企图而言,借助饭圈文化遂行之,比举国体制更好用。

饭圈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粉丝在狂热爱好下,会构建出一个想象中的偶像级运动员的完美形象,在日常自觉维护。而维护的含义与动作之一,就是对不同意见体现出强烈的审查、排斥倾向,哪怕是像朱小龙这样的建设性意见也不行。

被置于饭圈文化中心铁王座的偶像运动员,与情绪内核极其不稳定、层层叠叠围护的追随者,成为掀动“朱小龙批评全红婵”舆情的唯一背景,也是理解朱小龙遭遇的最重要注解。如果不能理解这种狂热,那就想想娱乐明星被饭圈文化笼罩时的场面。

正如前述,饭圈文化因为它对消费社会、世代文化、新意识形态的强大适应性,令其成为联结舆论中心、影响力展示等方面的通行工具。除了举国体制以变应变建基其上,柔和地推广国家叙事;像女权这类深知变通而生存的主义,也非常自然地寄居其中。

朱小龙对全红婵的点评,被习惯性地提炼出“爹味”一词,令反唇相讥朱小龙的舆论得到了高效传播。在饭圈文化这个“大屋顶”的掩护下,有一些主义采取了高效的影响力动员,所以你能看到一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理论立场冶炼在饭圈文化的同一炉火中。

在南方报业的通报中,朱小龙的话被称为“错误言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饭圈文化的让步。而这种忍让或者低姿态,不仅不会被后者体谅,还会被理解成“媒体溃败”“记者无能”的最新例证,令饭圈文化继续靠贬低媒体价值来增强凝聚力。

于国内舆论场而言,在赛事的常规信息传达之外,情绪动荡的舆论主要通过强化两条线索体现奥运的存在感:一是利用运动员受访视频,罔顾事实,竭力贬低记者;二是借助饭圈文化,大肆渲染,宣泄集体情绪。对朱小龙的攻击,让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

在这两条线索合流之下,朱小龙已经得到了与其“错误言论”相称的网络惩戒。不管是外部呼吁还是实质性地扩大内部惩罚,思考的前提与落点都不是“全红婵是否能免于批评?”,而是“批评全红婵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会导致什么坏影响?”,审慎者不可不察。

纵观整个舆论现状,跟全红婵本人是否在场关系不大。当然,全红婵对朱小龙的批评,是公开展示谦逊包容立场,还是一言不发或提告至法院,那是她的权利。但要知道,舆论发酵及走向,终究与人们在全红婵身上想象出来的象征物息息相关。

若象征物被集体想象提升到不能承受之重的地步,只能靠狂热浇灌,靠“抓坏蛋”来祭祀,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快哉风。可长远看,这种对饭圈文化的纵容对社会风气没有好处,就连全红婵也会背负她被强加的意义,她只会变得脆弱而不是相反。

从全红婵老家传出的消息看,每日有千人打卡参观,饭圈文化走到线下,看起来热忱,却制造了相当真实的困扰。真正重要的,或许是克服饭圈文化对全红婵们的裹挟,让他们能坦然地置身于视之也平静的社会中,而不是靠攻击性情绪在人间造神。

或许很多人拒绝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归结为饭圈文化驱动,强调独立思考,或出于女孩帮女孩的同理心,那请考虑下:表达愤怒,是否一定要用愤怒的方式?道理是,如果批评全红婵会因此丢掉工作,那她就应该被批评。要是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声称爱婵宝的你所乐见?

【404文库】卖杏花|所以,连运动员都不能批评了?

17 August 2024 at 11:05
CDT 档案卡
标题:所以,连运动员都不能批评了?
作者:孙旭阳
发表日期:2024.8.16
来源:微信公众号“卖杏花”
主题归类:体育记者恶评全红婵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当然,我并不是说运动员就更应该被欺负。而是在一个社达强国,运动员本属于权力食物链的下游,当批评一个运动员都不被允许的话,那整条食物链无疑就像一条生锈的铁荆棘,上面串满了无声的寒蝉。

我不喜欢那位跳水运动员,也谈不上厌恶。我讨厌的是动不动执“为国争光”的朱漆棍子狂舞的家伙。

当一个国的奖牌数与国民的康健雄壮越来越没关系,“为国争光”的“国”与“光”,大抵只是嘴炮,自娱自乐得了,太贪杯太入戏就不好玩了。

为那些遥远的荣耀去飙血压飙脏话,都是病。

像我这种每天只为糊口活着,不知国为何物的小民,你可以说我可悲,可是我不吃饭是真的会死呀。

这会那会上的金牌,能当饭吃吗?我看一两场你国健儿勇夺金牌的比赛后,下楼去门口便利店买泡面,会给我打折吗?

我也一直搞不懂,一个跳水运动员水花压得特别小,对国计民生究竟有啥助益。

那记者也是多事,去纠结一位奥运冠军有没有文化。成王败寇可不是文化竞赛,只要能抢得金牌,哪怕是个文盲,也抵住十万个211985常春藤优等生。

冠军不但奖金丰厚,不差钱,以后退役了,想入编还就能入编。

所以,该记者不仅在羞辱人民的大英雄,更是在嘲讽人民的价值观。他社死,一点都不亏。

至于被举国体制夺走童年童趣,人格和认知发育严重滞后于同龄人、都不是什么问题,相反还是一种优势。一—你看她多么地稚拙可爱么么哒呀。

一将功成啥都好说,你要功不成,恐怕想给体制做个看门狗都会被一脚踢开。那就去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去洗浴中心帮人民搓澡吧。谁让你没文化,力气还大呢。

多年前,这几天以言取祸那记者受雇的大院里,发表了一篇《举重冠军之死》,一直被视作中国特稿的开山之作。

多年后,人民用愤怒和网暴为这个话题盖棺论定:

他贫病而死,说明他就不是真冠军。

如果是真冠军,你敢说半个不字,我们保证让你在悔恨中度过下半生。

码头水鬼 | 泡在洪水里看奥运

By: elijah
5 August 2024 at 23:10
CDT 档案卡
标题:泡在洪水里看奥运
作者:水中岛
发表日期:2024.8.5
来源:微信公众号“码头水鬼”
主题归类:巴黎奥运会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g

码头水鬼 | 泡洪水里看奥运

1

灾难从未离开过他们。洪水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

它将

农田变成鱼塘,将村庄里的高塔变成一座座

孤立的岛屿——

只有高大的树木没有倒下。

那些躲避洪水的人们等来了船只和物资,以及

奥运会夺得金牌的好消息

2

帐篷是新的。浮肿的脚趾仍在溃烂。那些无法被

驱赶的苍蝇

占领了帐篷的顶端,与灾民一起分享仅剩的食物

“我给你变个魔法?”

一位父亲哄着女儿。她唯一的伙伴:

小狗变成了

一朵水花。

她哭着,想要一只布娃娃。父亲给她唱歌,学生时期

学会的奥运圣曲《我和你》

3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记住他(她),我们的

奥运健儿,恭喜他们再次为祖国夺下一枚宝贵的金牌”

他坐在房顶上

想象升国旗的画面。厚重的积雨云像一块

受伤的肝脏,准备将暴雨落在家乡的正南方。他起身

瓦片如同落叶——

此刻,他要轻一点

每一步都会掉落到水中

4

整齐摆放的尸体如同

整齐排列着的金牌

泣血的乌鸦一直叫着,它把落日当成了巢穴

5

救助站的人们用仅有的卫星信号收看

奥运会:

震耳欲聋的喊叫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把灯光打红的脸蛋浇筑成

民族英雄的雕塑。

就在那一刻,洪水再次露出獠牙撕咬村庄

6

当黎明被

一阵暴雨

唤醒

所有奖牌都在流血

2024/8/5

维舟|运动员不是夺金的工具人

5 August 2024 at 17:37
CDT 档案卡
标题:运动员不是夺金的工具人
作者:维舟
发表日期:2024.8.5
来源:微信公众号“维舟”
主题归类:巴黎奥运
主题归类:家长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巴黎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国选手张博恒带着一身伤病上场,艰难拿下一枚银牌。下场后,有人惊喜地看看,他讪讪然说:“银牌就不掏了吧。”

他已经做得够好了,没人能指责他,但这番话却隐约透露出他的自责,仿佛一个考了95分的懂事孩子,觉得自己辜负了家长的期待,原本他“应该”考满分的。

他这番话让很多人为之心酸、感动,银牌难道还不够?但话是这么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丢了金牌,还想得到国人谅解,那可没那么容易。

在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因苏德炜的严重失误丢金之后,有一种论调值得注意:中国体育的体制与国外不同,运动员是纳税人出钱、国家培养的,因此,别谈什么“成绩好坏都只是他们个人的事”,他们就应该拿出成绩才对得起“我们”,如果谁不行,那就换个能行的上。

这话有道理吗?这么说吧,那其实是把运动员当成了夺金的工具人。按照这一逻辑,重要的是实现夺金的目标,谁行谁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失败是不可接受的。

别看这用上了“纳税人”这样的新潮话语,但那背后潜藏的其实并非纳税人意识,而仍然传统的恩报观念:一个人只要受了恩惠,就永远无法独立于施恩者,而必须竭尽全力来报偿,因为根据这种社会交际原则,对方已经“购买”了他的服务,那他就应该去为对方卖命。

我之前就曾注意到,如今的家长在合理化自己控制欲时,采用的是经济支配的逻辑:我出钱了,所以我有权知道孩子的成绩——甚至,如果你的表现达不到我的预期,我还能以“撤资”来威胁。双方都心知肚明的是,孩子努力读书,其实是在实现家长这个“出资人”的目标。

问题也就在这里:既然如此,那么目标的设定通常就是“谁出资,谁说话”,很难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形,尤其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很难接受自己投入巨大的成本,孩子的成绩却不如预期——哪怕对孩子本人而言已经尽力了,但并不能让家长满意。

怎样才叫“尽力”,是很难量化的,那其实就是中国式管理中经常强调的“态度”。我曾访谈过一个家长,他无视自己读初中的女儿已经压力巨大到影响成绩这一事实,再三强调她成绩不好是态度还不够端正。在这次苏德炜失手后,也有很多人辩称,不是要指责他丢金,而是他根本就没努力拼搏,但问题是怎样才算“努力拼搏”了呢?

在结果导向之下,唯有成功者才能被完全免于追责,就像你只有考满分,家长才没话可说,甚至只要你没考满分,就总觉得你还没尽力,是不是还有余力可挖。

这种逻辑盛行于中国社会,太多人习焉不察,因为这就是我们从小浸染在其中的家长制基本逻辑。一些粉丝不容许喜欢的明星在观点立场上有别于自己,理由也是觉得仿佛是自己“出资养了你,你就得听我的”,虽然他们有时反感家长这么对自己说话,转头却又用同样的逻辑去控制他人。

总有人强调,“你要为自己而战可以,那你就自己养活自己”,这话其实就是中国家长对那些叛逆的孩子常说的,“有本事你别靠我养活”,且不说这能不能做到,就算做到了,也无法逃脱指责。

image

日本乒乓球选手早田希娜这次斩获一枚奥运女单铜牌后,激动落泪,那是她多年努力之下来之不易的奖牌。熟知日本社会的徐静波解释:

在日本,运动员的训练与培养纯属于个人行为,只有在遇到重大国际比赛时,国家需要选拔一些运动员组成“国家队”时,政府才会通过全国选拔赛来选拔优秀选手参加集训,这集训和参赛的钱才是政府掏腰包。所以,日本没有国家出钱从小培养 “职业运动员”的制度。即使像早田希娜,已经多次代表日本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了冠亚军成绩,但是,她平时的生计,是靠企业养的。

像她这样,倒是不靠国家掏钱养着,但如果按照中国社会的逻辑,她靠企业养着,难道不需要去为企业卖命?不然企业出钱养她又是图什么?

那如果不靠企业养活,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呢?我曾以老运动员倪夏莲为例,认为她是真正在“享受体育本身”,但有人留言争辩:

别的我都赞同,但用倪夏莲来做例子,却是极大的讽刺。在我看来,倪根本就不是在享受体育,而是跟国人一样,在利用体育争名夺利。

她当然知道自己根本拿不到奥运奖牌,但为什么还是要执着参加奥运会?因为对她来说,能参加奥运本身就是胜利了。毕竟整个卢森堡都没人能跟她竞争,所有的赞助和资源都给了她。

如果她真的喜欢体育、喜欢乒乓球,她就应该把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推广乒乓球这项运动上。如果还不信,可以去看看她的抖音和小红书,完全就是在贩卖情怀,收割流量,都已经开始直播了。

在此,“享受体育”被看作是一种道德上纯粹的活动,必须不含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无私地献身于运动本身,你执着于参加奥运会就不对,试图出名就更不对了。

这样,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一个运动员会陷入道德两难:接受任何组织出钱培养,就得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没有“为自己而战”一说;但如果你真的想自己去从事这项运动,那你又得无私忘我,就算你有了点名气和收入,还会被指责是不够纯粹。

真的太累了。运动员不是夺金的工具人,不是道德楷模,也不是神,他们只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承认这一点有那么难吗?容许他们为自己而战吧。

法国人都开什么车?

By: 李华
30 July 2024 at 10:12

第 33 届夏季奥运会让巴黎这座浪漫之城再次成为世界焦点,54 家转播机构将 379 个视频直播流和 100 个音频直播流送往世界各地,让巴黎奥运会成为了历史上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奥运会。

而在线下,1500 万人在短短一周内涌入巴黎,他们将在奥运会期间游览一个与 10 年前大不相同的城市——

一场环保运动,席卷巴黎。

自 2014 年巴黎市长安妮 · 伊达尔戈(Anne Hidalgo)上任以来,巴黎已经关掉了 100 多条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取消了大约 5 万个停车位,并将 SUV 的停车费用提高了 2 倍,最后在全城范围内修建了超过 1300 公里的自行车道。

根据市政府官员的说法,这些变化使得巴黎的空气污染减少了 40%。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伊达尔戈在三月份公布的一份声明中自问自答:「通过断绝对于汽车的依赖。」

巴黎和其他法国城市多年来一直走在缩减汽车市场规模的前沿,对伊达尔戈来说,她正面临支持率下降和总统竞选失败的局面,可尽管如此,2023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仍然显示,大多数巴黎人支持伊达尔戈的「反汽车改革」。

所以,如今还坚持开车的法国人,究竟在开些什么车?

法国人的口味,有点「怪」

在今年 1-6 月的法国销量排行榜中,本地车企雷诺和标致雪铁龙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畅销的车型是雷诺 Clio,累计销量 4.85 万辆,同比上涨 1.5%。(可以看出法国汽车市场真的不大)

▲雷诺 Clio

这是一辆体现了法国人的偏执的两厢车——福特停产了 Fiesta,大众此前也计划在「欧 7」废气排放法规生效时停产 Polo,而法国车企雷诺仍在这样的背景下,给 Clio 这辆小车来了一次小改款。

▲雷诺 Clio

改款后的 Clio 换上了更具侵略性的设计以及更有质感的环保内饰材料,但其布局依旧维持了上一代车型的设定,很显然,雷诺不希望在这辆本就「薄利多销」的小车上花太多的钱。99 马力这个不出彩的数字,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达契亚 Sandero

排在第二名的是达契亚的 Sandero,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 4.13 万辆,同比上涨 15.8%。也许有些朋友没怎么听过达契亚这个名字,简单介绍一下。

达契亚(Dacia)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汽车品牌,以生产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汽车而闻名,于 1999 年被雷诺收购。

冷战时期,罗马尼亚政府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决定打造一款空间足够大大,排量不超过 1.3L,罗马尼亚人民都能买得起的轿车,后来就诞生了达契亚 1100 和达契亚 1300。

▲达契亚 1300

其实它达契亚的 1300,在座的许多人都开过,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游戏《绝地求生》、《和平精英》里的蓝色小轿车,原型就是它。

▲达契亚 Sandero

说回 Sandero 这辆车,和雷诺 Clio 一样,那是一辆只能被称作「能开」的小车,1.0L 三缸发动机只能提供 65 马力,匹配 5 速手动变速箱,另外还有一个 0.9T+6 速手动变速箱的版本可选。

第三名依旧是一辆两厢小车,标致 208。要注意的是,如今它变成了这个样子。

▲标致 208

外观大改后的标致 208,在今年上半年卖出了 3.05 万辆,同比大涨 19.5%,当年「欧洲最畅销汽车」的名号好像回来了一点。

和上一代车型一样,内饰依旧是 208 的一大亮点,延续了 i-Cockpit 座舱设计理念,非常有标致的风格。改款后,标致还把 5W 的无线充电换到了 15W,对于 208 来说,这已经是力度极大的功能升级了。

动力上,最便宜的版本配备 1.2 升三缸发动机,通过 5 速手动变速箱向前轮输送 75 马力,更强大的 100 马力版本与 6 速手动变速箱。另外还有一个轻混版本,配的是双离合变速箱。

排在后面的车型就不过多介绍了,依次是雪铁龙 C3、雷诺 Captur、标致 308、标致 208 轻混、标致 2008、达契亚 Duster 以及排在第 10 位的丰田雅力士。

不难看出,法国人尤其钟爱两厢小车,尤其是法系两厢车。在法国街头,你永远不会知道在那狭小座舱里撩拨换挡杆的是咬着面包的工人,还是后座堆满奢侈品的名媛。

对于大多数中国车迷来说,法国汽车都很奇怪、且少见。诚然,富康成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标致 206 现在依旧活跃在各大赛车场里,但在当今的中国街头,法系车已经成了「珍稀物种」。

从数据上看,法系车如今仅占欧盟汽车出口的 2.8%,约为斯洛伐克(5.8%)和比利时(5.2%)的一半,比德国(58.5%)小 20 倍,因此,绝大多数的法系车都留在了法国。

而这样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总会孕育出一些在外界看来可能颇为奇特,但却能够精准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汽车产品。这些车型往往在设计、性能和实用性上都有着独到之处。

雪铁龙 C4 Cactus 周围的那一圈防撞胶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雪铁龙 C4 Cactus

这辆雪铁龙的周围覆盖了一圈橡胶减震垫,覆盖程度各不相同,只为保护这款可爱的小车免受开门杀和撞击。实际上,这辆车已经在 2021 年停产,但这些独特的防撞胶条令它依旧足够吸睛,它似乎在告诉所有人:

保险杠就是用来撞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想玩「抢车位」吗?来巴黎

巴黎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强烈建议游客不要开车出行。在巴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巴黎,停车是一件既困难又昂贵的事情。不仅是巴黎的核心区域,在大巴黎地区以外的居民区,停在路边的车也经常是首尾相接,看起来几乎密不透风,让人叹为观止。

还记得就在不久前,一位读者在董车会的评论区里问道:欧洲人这么高,为什么喜欢开小车。

答案显而易见。

《巴黎人报》曾将「钻空子抢车位,抢完车位溜之大吉」戏称为法国人的全民运动,巴黎人更是在这项运动中拔得头筹。

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法系车会在车辆的四周贴上黑色的防撞条,这样的设计已经不太能够在别的地方看到了。

俗话说常在路面走,哪有不湿鞋,对于天天在停车位玩极限的法国人来说,磕磕碰碰早就成了家常便饭。夜晚在车位里辗转腾挪时,哑光的黑色塑料远比带铝粉的漆面来得实用。就连进口到法国市场的本田飞度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在车侧加入了防撞条,烤漆后保险杠也换成了更耐刮的哑光版本。

不然哪敢放心大胆地「抢车位」,你说是吧?

根据停车软件 Polly 此前公布的数据,在巴黎,找一个车位平均要 21 分钟,虽然车位难找,但巴黎人轻易不会违停,原因无非是违停的成本太高。

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在巴黎乱停车或不交停车费,罚款从此前的 17 欧元增加到 50 欧元(巴黎 1-11 区)或 35 欧元(巴黎 12-20 区),翻了近两到三倍,高昂的违停费用,让巴黎人不得不耐着性子找车位。

另一方面,巴黎交通管理局估计,「霸占」车位一周以上的汽车约有 8 万辆。为了提高市区停车的流动性,巴黎市政府还调整过停车费用:

前两个小时的停车费是 4 欧元/小时,但从第三个小时起,停车费就会翻倍至 8 欧元,第四个小时为 10 欧元,第五个小时为 12 欧元/小时。

只能说,在巴黎开车真不容易,尤其是奥运会期间。

福克斯新闻报道称,上周五晚,巴黎市中心被 45000 名警察和宪兵、10000 名士兵以及大约 22000 名私人安保人员封锁,大多数桥梁和河岸已经禁止通行一周,沿航线竖立的 4 万多个金属栅栏让一些居民感觉自己「像是生活在动物园的栅栏后面」。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开车前往巴黎。

北京时间 7 月 27 日凌晨,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时,一辆挂着「浙 B」牌照的奔驰 E300 跨越 11500 公里出现在巴黎街头,收获了网友的一片掌声,「浙 B 真能跑。」有人说。

不知道在找车位的时候,这哥们有没有后悔过。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