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每日人物|被开盒一年,我遭受了1672次骚扰

20 March 2025 at 23:31

file

这是一位女生在被开盒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反抗骚扰者的故事。

开盒,指的是在网络上公开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是网暴的一种。在过去的一年里,自由插画师“catzz”因在聊天群里为其他女生鸣不平,遭遇了漫长的骚扰。骚扰者不光威胁发布她的照片、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还在微信、邮箱、微博、B站、QQ群、直播间等个人通讯和社交平台上密集发送信息,有截图证据的骚扰次数,就高达1672次。而骚扰者的方式,不光包括对她相貌和年龄的侮辱、人身安全的威胁、实行性侵害方面的暗示,也已经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跟踪和拍摄。而骚扰对象除catzz外,还包括她网上有关联的好友们。

经过对骚扰者的调查,她发现了更多的事实——除她之外,这个人还至少骚扰过另外两名女性。其中一名女生为了躲避骚扰,已经全家搬走,并且陷入抑郁。而另一名女生,也曾因为被骚扰多次报警,并选择跟catzz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这名骚扰者。

这并非catzz一个人遭遇的困境。如今,开盒已经形成产业,今年1月底,央视就报道,杭州警方破获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此案涉及2000多名网红的个人信息,10名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共非法获利几十万元。

catzz用能找到的一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包括多次报警、起诉,也多次获得过这名骚扰者的承诺书、道歉信,正面交锋中,甚至在漫展现场,站出来堵到了这名骚扰者。

在这场漫长的骚扰中,catzz从最初的恐惧、躲避、焦虑,到最后勇敢地面对、抗争。“我相信道理和正义都不站在他那一边。”只是,相比于骚扰的低成本,举证的艰难,以及承受骚扰带来的痛苦,代价太过巨大。

以下是catzz的讲述——

文 | 临安

编辑 | 青蓝

运营 | 水獭

CDT 档案卡
标题:被开盒一年,我遭受了1672次骚扰
作者:每日人物
发表日期:2025.3.20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
主题归类:开盒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引燃

我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大学毕业之后,我去日本留学3年,学的画画,毕业后在游戏公司上班,也画了3年。后来疫情时,我开始自己接一些单子,依靠画画,慢慢地在B站有了20多万粉丝,不少人会用我画的插画当桌面。

我的QQ粉丝群5年前就建立了。我的群审核是比较松的,都是一些喜欢我画的人,所以验证问题设置得也比较简单,问一下对方从哪个平台认识我的,然后就会让进来。群里挺活跃,不少朋友都认识了四五年,很多人已经叫得上名字,线下也聚会过。

有一天来了一个新人,大家都不认识,这个人名字是一串电脑配件的名字,比如什么3090显卡之类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就喊他“配件哥”。

去年1月,配件哥突然在群里讲述自己的经历,说自己约女孩在肯德基相亲,后来女孩报警了。我当时也没看太明白,总之配件哥一直在骂这个女孩,但逻辑上说不通,比如女孩报警的原因是什么,他也没说清楚,有些群友就觉得他好像隐瞒了一些部分。

我开始也没怎么管,结果这个配件哥一直说这事,已经影响到了群里日常的讨论,他还把这个女生的抖音号、店铺地址全都曝光在群里。后来我有点好奇,就根据他发的资料,加上了这个女生的微信好友。

我们就先称呼这个女生为小静。跟小静聊了之后,我才得知了事件的另一面。在配件哥的描述里,小静不仅“是个黑社会”,“还是个坐台女”,由于不愿吃他请的肯德基,所以报警。

但小静告诉我,她只是个普通人,开一家服装店,和配件哥是经过邻居介绍认识的。男方想在肯德基相亲,但肯德基人来人往的,小静想换个地方,双方最后没谈拢,不欢而散。而后面之所以报警,是因为和这个男的当天相完亲后,她突然收到大量的短信验证码和陌生人电话,几分钟就能有20多条,小静被骚扰得非常痛苦,甚至到了对方家里都谈不拢,最后选择报警。而第一次报警之后,骚扰依然没有停止,男生又给小静抖音账号发私信,以及频繁加微信好友,说一些包括“要把她的店砸了”之类的话。在一个多月里,小静被骚扰得一共报警三次,她唯一的诉求就是让对方停止骚扰,但骚扰一直在持续。

而配件哥跑到我的群里发布小静个人资料,就在这个期间。

我从小是挺有正义感的一个人,看不得女生被以这种方式骚扰,何况小静的个人信息还被人到处曝光,就在群里讲述了我了解到的部分。当时我把小静也拉到了群里,她讲述完经历之后,群友们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觉得配件哥非常过分,在群里要求他给小静道歉。配件哥不肯,还说我们网暴他,威胁说要把我们这个粉丝群给举报了,然后就退群了。

配件哥退群后,我只把这事当做一个小插曲。但完全没有想到,我会成为这个配件哥报复的下一个目标。

img
▲ 图 / 剧集《围栏》

骚扰与开盒

从去年3月,骚扰开始直接针对我本人。

在那之前,对方不断试图入群,主要是以骂相亲时的小静为主,但渐渐地,由于我在群里为小静出头,对方把矛头转移到了我身上。

首当其冲的是QQ。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骚扰信息。比如他会换着小号入群,并且在入群申请上写“catzz盒照姓名手机号,再拉黑就公开,爷不做好人了”“我要短信轰炸,电话轰炸,catzz就躲在小被窝里瑟瑟发抖吧”“catzz我跟你没完,上一位女生都是哭着求饶的,今年你别想清静了!”

对方还把QQ名称改成了“catzz盒照拥有者”。

除此之外,他还想方设法想让我的粉丝群“永远消失”。他会用小号加群,自己在群里发色情图片,然后举报这种手法,在他后来骚扰的私信里也证实了这一点——“你群我还有三个小号在,我用小号发色图,然后瞬间举报自己小号和你群同归于尽”“炸群这七天不好过吧,没玩过这么刺激的吧,美女小画师你要乖哦,么么哒小宋先生爱你哟”。

突然有种被暗算的感觉,总感觉有一双阴险的眼睛始终在暗戳戳地盯着你。由于做自由插画师的工作,所以我这些对外的平台都是公开的。渐渐的,我的其他社交平台也都受到了影响。基本上我在网上去哪个平台,他就会找到哪儿骚扰。以4月4日这一天为例,我在小红书上密集收到陌生账号的私信和评论,私信内容都是一个风格的。

“你真没见过变态是吧,信不信我天天跟踪监视你,就在你对面租房,让你不敢出门,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日式恐怖。

“别急三小时到你家楼下。

“上一位小仙女都被我吓哭了,警察叔叔打我电话让我stop。”

而第二天的4月5日,私信上的威胁开始升级:“把我惹急了信不信把你绑了放后备箱(厢)拉农村让你体验几天,正好我家农村有房,十年没住了,把你捆(进)小黑屋,连平整水泥地都没有,床也没,一天到晚让你吃肯德基。”

4月7日,对方说出了他开盒的事,“我花了40顿肯德基(的钱)开的盒,本绅士会轻易放过你吗?”

自从被开盒之后,针对我手机的“轰炸”也来了。手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收到大量的验证码,或者接到陌生电话,最后我不得不去换了两个新号码,旧号码只能放弃。

面对这些骚扰,我能做的其实不多。早些时候我会怼回去,但接下来又会面对更多的骚扰,我就干脆直接拉黑。但对方骚扰成本很低,因为账号可以不断重新注册。有一次,他非常得意地说:“又被catzz拉黑啦?请务必狠狠地拉黑,小红书注销再注册就是这么简单!不说话了?伤心了?被变态宋先生吓到了?今晚不会又在小被窝里偷偷哭吧,好可怜呐。”

被骚扰的不光是我,也有群里的群友。经历了这次事件的人,会站出来替我说话,有不少人还会骂他,但这些都没有让他停止骚扰,反而让他更激进。几天后,这种骚扰到了一个顶峰,他在自己B站动态上发了一张定位截图,这个截图显示,他已经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并且说自己要开始租房了,威胁要“上门灭口”、“你晚上把门关好”。

后来我干脆把小红书私信开关关掉了。

有段时间我确实是有点恐惧甚至焦虑的。感觉这个人精神有点不正常,他有可能会做出一些比较恐怖的事。日本有一个挺有名的案件,叫“桶川跟踪狂杀人案”。当时也是一个粉丝把这个事情发给我了,然后说让我小心,我就去了解了一下。

1999年10月26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但并没有得到重视。最后,是一名记者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还原了生前被忽视的真相。此案在日本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反跟踪骚扰法》的出台。也就是说,现在比如有人骚扰威胁的话,你可以通过反跟踪骚扰法,对威胁你的人实施措施。

看这起案件的时候,我非常能共情,还把那本书都买下来了。我对比了一下,发现遭遇的事情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我又看了一些比如边缘人格障碍,或者自我中心型跟踪狂,还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之类的,就也变得警惕起来了。

我当时被迫选择搬家。我想,换了一个地址的话,至少他就找不到我了。

image
▲ 图 / 纪录片《黑箱日记》

“我不会坐以待毙”**

如今回看,我最开始应对的方式,是以回避为主。但并不代表我不斗争了,我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有精力去对付他。

搬到北京之后,我跟男友住在一起。我不能对这个人的情况全然不知,那段时间,我也在网上搜索配件哥,发现了更多的信息。原来,他骚扰的还不只我跟小静。

几年前,他还骚扰过另外一个女生小敏,小敏曾经把经过和证据都发在网上向网友求助,一度都陷入抑郁。这时候我才想到,他在骚扰私信里说的“上一位女生都是哭着求饶的”,指的可能是小敏。

我联系上了小敏,对方对这个男生已经有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还把自己抑郁后开药的药单截图也发我了,讲述中,她遭遇的与我的经历大同小异。小敏的个人信息被配件哥在网上找到,然后也被威胁说,“我的亲戚跟你住在同一个小区”,还准确说出了小敏所在的小区名,来恐吓她。小敏被骚扰后抑郁了半年,在那之后才慢慢走出来。

其实我跟小敏也说过,要不要一起去起诉这个男的,但是她跟父母商量之后,父母不同意,尤其是被骚扰之后,小敏也被迫搬了家。她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没有力气再去搬第二次家了”。

我没有去强求小敏,而且她已经被弄退网了。小敏害怕又遭到报复,最后只有我跟小静是比较站在一起的,一直在想办法讨个公道。

经过这些事,我也意识到,不能假定世界上所有女生都像我一样,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奋起反抗,有些女生被骚扰之后,可能反而觉得自己有问题,会怀疑自己,而我后来有过相同的经历后,才判断我自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才能理直气壮地对抗这种龌龊。

但我周围,对于我的这种抗争,态度也不一样。

母亲支持我,她觉得,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站出来反抗,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父亲觉得,他这样威胁你了,你就躲起来,就不要去惹事。我父亲还说,我可以躲得再远一点,比如说我之前在日本游戏公司工作过,他建议我可以躲到日本去。

我也理解,躲也不是没有道理,就比如说小敏,她躲了半年,配件哥就转换目标了,就不找她麻烦了,可以说她是“躲成功了”。而我若是反抗,他会变得情绪更激动、更暴力、更危险,我反而变得更麻烦了。但我不后悔这种反抗,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

我不会坐以待毙,我会想办法,毕竟我是受害者,我相信道理和正义都不站在他那一边。我把报警和起诉这两条路都先走了,走完了不管能不能成功,我都会拿到一个处理的结果,有了这个结果,网上就还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如果上面两条路行不通,我甚至也想过一些其他的方式,但至少在常规方法用完之前,在还没有到要绝望的时候,先不这么做。

image
▲ 图 / 电影《初步举证》

第一次直面骚扰者

我去了北京后,情况并没有好起来。因为就算空间上去了另一个城市,网上的生活还是一直在被骚扰。

我决定先在网上说出我的遭遇,向网友求助。

刚到北京时,我把这些事写了一个来龙去脉,在微博上发布了。我得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特别大,就像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出来那样,而不是想办法去躲。

发帖了之后,他一直换各种小号举报我,比如我在B站动态上发的曝光帖,就被举报删掉了。但我也反过来举报他,他受到的惩罚要比我严重很多,我只是被删帖,后来他的账号被封了,还一并把他注册的手机IMEI码给封了。

也就是说,他没法用这个手机再注册账号了。但他很快又换了个新的手机,由于这些新注册的账号所用的手机型号都是相同的,加上说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所以很容易判断出来是同一个人。B站的工作人员后来也联系我了,并表示,封了他的手机号之后,如果他再换手机继续骚扰,我还可以再通知他们。

当时微博上的帖子关注度很高,有5000多的转发,200多万浏览。

在他不断骚扰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人有一些特点,比如他非常敏感偏激,报复心很强,而且没有实话、会不断变换自己的人设。比如刚进群时用一串电脑配置当名字,在B站上的介绍写自己是大学毕业,但在另一个社交网站,他写的是初中因为打架被退学。后来在直播间里也是,一会儿说自己上的是5年制的大专,一会儿又说自己连小学都没上过。

但我发帖之后,他的骚扰更频繁了。我决定报警。

去年5月份,我带着两个律师,还有我的表哥、父亲,5个人一起去报警。那个配件哥也在,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人。他之前在网上也发过自拍,比较胖,我知道他大概长什么样,在派出所里,他戴着一个口罩,也看不太出来他是个什么神态,但有个细节是:他一直没有正视我,就是偶尔朝我这边瞟一下,那种畏畏缩缩的神态。而我是直视他。

他在派出所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对着警察说:“为什么我不骚扰别人,我就骚扰你?”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我说“这是因为你精神变态”,他后来说这句话把他“骂爽了”。

当时在调解室,警方只让我一个人进去了。但当我和他在同一个调解室里的时候,我有点应激了,我在里头大喊大叫。那时候,我是带了200页证据,打印出来的各种骚扰记录。但他在现场就是不承认。我觉得,其实是可以通过这些账号调查到背后的真实的人的资料的,但这个工作我没法做,得有这些权限的人来做。

所以,在骚扰这件事上,他的成本是很低的,他之前也是通过不承认,躲掉了好多次警察的问话。可见这件事维权起来有多难。

当时签的调解协议,我也挺难过。因为写的是我们互相干扰。但我明明是被骚扰的那一方,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男的说,是我在微博上写小作文污蔑他。但那明明是我为保护自己所做的反抗。这真的非常荒诞。当时,调解书的意思是说,调解之后,之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了,之后互不干扰。我还问警察,如果他再骚扰了,那怎么办?警察说会依法处理。但我也不知具体怎么“依法处理”。

当时我不想签,但如果不签,就是出门左拐去法院。所以最后那种环境压力下,我还是签了,微博在调解后也删了。其实我的律师觉得,签了之后再想起诉就有点难了,因为这相当于是自己承认这事就这么平息了。但父亲和我的一个阿姨劝我签。

最后我还是签了,因为第一次报警,我想的是我必须留下一个证据。

image
▲ 2024年5月签订的治安调解协议书。图 / 访谈者提供

结果,签完了调解书,3天之后他又来骚扰了,仅仅过了3天。

他给我发了个邮件,说自己冒着蹲局子的风险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我觉得你好好玩,我真想再找你玩”。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我还专门去看过几个播放量比较高的立案成功的视频,有一些方法,比如说是把这个男生约出来,然后见到面了,控制住这个男的,再报警。还有可能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杭州这种,立案成功率也会比较高。但像我们这种小地方,只是江苏一个小小的三线城市,难度就很大。

有一次,我还在焦点访谈上看到,说是杭州那边打击了2000多个恶意开盒的事件,尤其是针对主播。我当时看了之后,也觉得好像维权有希望,国家好像重视起来了,但事实却是:在有些地方,这种事好像还没引起应有的重视。

image
▲ 图 / 纪录片《黑箱日记》

漫展上的对峙

报警和调解并没有终止这种骚扰,骚扰不仅在持续,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各种社交平台的常规骚扰外,我是有一个网店的,那之后,他开始在我网店的后台给我留言,要我加他QQ、加他微信。“就当交个朋友,把握不把握机会就看你”,还说“你来加我好友,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骚扰你了”,到了这个地步。

对我的直播也有影响,我以前一周会播个三四次,但现在我停播了。以前直播也是我跟粉丝互动的一种方式,我会分享我画画的过程,跟观众聊天。但他也进入了直播间,天天被这种人监视、辱骂,我也很烦,直播间看我画画的,少的时候四五十人,多的时候能有一两百个,现在被他破坏了直播间的氛围,搞得我也没有心情播了。而且他可以骂我,我不能还嘴,他会挖下“举报”的坑等着我跳,平台就会提醒我要文明直播。

我的画画也受到了影响。报警、搜集证据、写事情经过的文字,这些都花了我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以前接到画稿的任务时,是不拖稿的,但被这些事分心之后,还拖过一次稿。原本提前安排好的一些计划,因为被这些事情打乱,整个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去年6月,忍无可忍的我准备起诉他。

就在5月初,由于调解之后他仍旧在骚扰,我把这事告诉警察,后来警察还专门去找他,让他写了一个保证书,保证书上写“本人保证不在互联网上发送有关XX的一切信息……不与XX有任何联系,文明上网,如有触犯,依法处理”。

他并没有在签完保证书后兑现承诺。但有了这份保证书,我起诉配件哥的条件就能成立了。当时,法院判决书上也认定,“介于被告在双方调解之后又首先重开话题,并有挑衅骚扰之意,同时结合被告于2024年5月14日出具保证书的情节来看,可以认定被告违反了此前双方协议内容,结合其发表的内容可以认定存在侵犯原告人格的权益,且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

9月11日,法院判决,一、被告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不得在网络上针对原告发送信息;二、被告宋某某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书面道歉(道歉内容需经法院审核)。

image
▲ 法院判决书。图 / 访谈者提供

从结果上看,我的确胜诉了。但骚扰因此停止了吗?并没有。

2024年国庆节,杭州举办第30届COMICUP创作交流展(CP30),我计划去漫展上摆摊。而新的一波骚扰就围绕这个展会开始了。

这个配件哥说要来杭州漫展,还在群里跟别人说,威胁要怎么在线下弄我,当时我也是做了一些保护自己的准备,他要是真来惹事了,我就立马报警。到了漫展那天中午,我朋友说,有个人往这个摊位上放了一瓶冰红茶,说要转交给我。

当时我另一个北京朋友给我发消息,说千万别喝这瓶冰红茶,可能有危险。下午回摊位之后,我一眼就看到配件哥已经快走到我面前来了,过了一会他又转回来,还站那儿朝我挥手。

当时整个人气得都有点发抖。我赶紧把运动相机打开,直接举着摄像机,拍他、质问他“来我这边干什么”。他就在那边支支吾吾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10分钟,我就开始喊周围的人,说这里有人开盒骚扰、有色狼,场馆的安保人员过来,我随身其实也准备好了之前的判决书、道歉信、保证书等等,然后朋友也赶到了,赶紧打电话报了警。

image
▲ 2024年9月的道歉信。图 / 访谈者提供

在杭州当地的派出所,我把这些证据都给警察看了,警察也严厉地教育了这个人,但骚扰仍旧在继续。

比如在法院判决出来之后不到一个月,我有段时间每天收到好几十条验证码的骚扰,邮件上的威胁也没有停止,并且语言更加露骨和恶毒,比如“下次漫展还去找你玩,扒光衣服拍裸照!好期待你腿好白呀”。

我还特意统计了骚扰次数,总数已经达到了1672次,而实际受到的骚扰只多不少,因为早期的我没有截图。

image
▲ catzz 统计的被骚扰次数,达到1672次。图 / 访谈者提供

“你应该感到害怕才对啊?”

骚扰接近一年的时候,很多方法都试过了,我开始准备做视频曝光他。

我在B站有20万粉丝,属于不上不下的一种状态。但我也并没有感觉这个身份有多么特殊,如果真的有足够的影响力,我可能一开始报警或者发微博,就会有效果了。

反正我的照片已经被那个男的到处发了,我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我就决定,露脸录这个视频。

这个视频引发了关注,他也是一直在举报。他甚至还把他自己边看视频边吃饭的照片发给别人,说“被骂爽了”。他还是同一套说辞,反过来说我发视频网暴他。但我觉得看视频的人心中自有正义和评价。

当时我收到很多私信,有的说要帮我,包括一些律师、警察也联系我,给我出谋划策。还有很多人嘱咐,下次报警千万不要再接受调解了。

我的生活也被改变了。

现在,我家门口都装了监控。平时出门尽量让朋友陪同。出门我身上也会带防狼报警器、防狼喷雾之类的,尽量不让自己处于危险的状态。

经过这事我也意识到,对我们这样被网上骚扰的女性来说,举证难度真的太大了。虽然我截屏下来的证据有厚厚一摞,但一句“你们怎么证明这是我发的”,这句话直接把我准备的证据给抹除了。其实我觉得是有办法通过IP地址追查到他的,但光靠我一个人,突破这些很难。

而对那种人性的恶,我也会有更深的体验。以前我比较单纯,觉得只要错的是对方,我就一定能讨回一个公道,但是事实上不尽然。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复杂,明明我是受害的一方,却维权这么艰难,这真的对人的观念有很大的冲击。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时间倒流回去年1月份,那时我不替小静说话,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这一系列的骚扰。但如果这样的话,小静的处境会更糟,她会更孤单。因为觉得我是受到了她的牵连,才一直被骚扰,小静一直对我有愧疚。

但我想说,错的不是我们,不用愧疚。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挺身而出,只不过可能会换一种更柔和、更智慧的方式——毕竟在这样的骚扰者面前,普通女生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而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有得有失。虽然遇到很多麻烦,但是我也遇到好多帮我的人,男生女生都有,所以我会觉得,有卑劣的人性,也有崇高的人性。网上有那么多人支持我,我的心理压力就不会有那么大了。

我也记得许多人给我的留言——

“能直面并战胜这种毫无底线的恶意,真的很了不起!这种困难重重的维权过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遇事冷静,要敢于较真,要坚持斗争!

“半夜看到肺都气炸了。支持,为你的勇敢和坚持加油!辛苦这段时间了,但是一定要相信你的勇敢会换来真正的正义。你在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在无意中保护了其他人。

“我作为淋过雨的人,也愿意为那些没被雨淋过的人撑伞。”

……

我想说,面对骚扰者的纠缠,我们尽量做到让自己的心理更强大,尽量想办法。就比如,在上千次的骚扰私信和邮件之中,尽管绝大多数都是污言秽语,但有几封是比较特别的,我印象比较深刻,那是骚扰者去年4月8日发来的几封邮件:

“你不怕我把盒照发出去吗?也不怕轰炸?这时候该吓哭了吧,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强?”

对于我的回击,他似乎觉得非常疑惑不解:

“你应该感到害怕才对呀?”

(文中涉事女性为化名)

雷叔写故事|315过后,我们该去哪买卫生巾?

By: elijah
17 March 2025 at 23:31

1

CDT 档案卡
标题: 315过后,我们该去哪买卫生巾?
作者:雷斯林、乌卡
发表日期:2025.3.17
来源: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主题归类:女性权益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次315我全程关注了,最让人焦虑的就是翻新卫生巾。

从去年开始,卫生巾一直在塌房。

先是长度不够,被指责缺斤少两;

后来又陷入PH值超标的争议;

现在更糟糕,直接变二手产品了。

被曝光的是一家名为“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的工厂。虽然名为纸制品公司,但他们并不生产,他们只是垃圾的搬运工。

img

工厂以每吨260-1400元的超低价格,从卫生巾、纸尿裤品牌厂家那里,收购本该被销毁的不合格产品。

从中挑拣出形状完整、没有明显破损或污渍的那些,由工人徒手把它们塞进新包装,没有任何卫生消毒设备。

img

工厂老板说,每30吨垃圾能捡出7-8吨的翻新货,甚至更多。它们转手就能买到每吨7000-8000元,利润率高到可怕。

剩下的垃圾会被分离成木浆等材料,用于制作一次性卫生用品,每吨价值3000元以上。

img

下游的采购商大多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少部分也做线下生意,普遍打着“厂商直销”的名号。

也就是说,这些不合格产品,最终回到了消费者手中。

看完新闻后,我简直浑身发凉。

卫生巾和纸尿裤这些东西,直接和身体肌肤接触,和人体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黏膜接触,按理来说,对卫生的要求和标准应该是最高级别。

结果现在,这么多被翻新的二手货都能堂而皇之被销售,谁能不心慌?

尤其是卫生巾,是女性们每个月都要用的东西,使用频率相当高。

月经时期,身体本来就更虚弱,免疫力更低,结果还要被迫使用这种不合规不安全的产品,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啊。

img

所以问题曝光以后大家都很愤怒,愤怒完了就只剩下焦虑。

焦虑自己以前用过的产品安不安全,焦虑用过的产品是不是已经对身体造成影响。

img

也焦虑不知道在哪找到安全的、对自己和家人有保障的产品。

焦虑不知道还有什么品牌值得信任。

img

2

截至目前,不少被牵涉到的品牌已经第一时间出来表态了。

苏菲强调瑕疵品已经按照国家要求“100%粉碎处理”;全棉时代、自由点纷纷否认有违规合作;没被直接点名的品牌也声明自家生产线没问题。

但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每一家都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严格,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残次品流向二手市场呢?

唯一解释是,品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按照国家规定,不合格的生产垃圾被切碎处理后,才能流出企业。

img

我愿意相信品牌高层对此提出了严格要求。

但一层层向下执行到末端,很难保证没有任何漏洞出现。

涉事工厂老板毫不遮掩他勾结企业内部关系的事实,承认自己花钱买通了企业员工,使得原本应该切碎的不合格产品,跳过粉碎工序。

因此,大量完整的、未被切碎的产品,流向了黑心工厂。

他还声称,国内市场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和他有联系。

一年处理的废料就有1万多吨,采购商要多少货就能出多少货,比肩无底洞和聚宝盆。

img

此时,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暴露出来。

这么多不符合规范的产品究竟是怎么上架销售的呢?

一个基础的逻辑是,无论线上线下,所有面对消费者的商品,都应该经过合规化的审核流程,确保它们是安全可靠有保障的。

当消费者在平台上消费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平台付出自己的信任。

如今,监管部门和某些平台都没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那些没有品牌、没有生产商、没有合规标准的商品,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店和一些不负责任的电商平台上。

消费者的信任被辜负了。

就在卫生巾屡屡爆雷以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攻略和教程,教我们怎么挑选卫生巾。

很多个人账号,自己花钱去做测评,去评判哪一款卫生用品符合国家规范,用起来最舒适。

大家绞尽脑汁,想要在遍地炸弹的市场上找到一款安全的产品。

但这明明不该是我们的功课啊。

那些有问题的东西,明明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流通在市场上。

3

问题最后回到了怎么办。

只能是要求并监督平台加强监管,买有口碑经过检验的大品牌。

这方面,京东就做得很好。

与其他主流电商平台不同,自营是京东独一无二的优势。

京东超市拥有专业买手团队,多年来深耕快消、生鲜等细分领域。京东上的自营商品都由他们直接采购销售,囊括采购、定价、品控、仓配运输快递、销售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全链条。

也就是说,京东自营上的商品,只有经过京东买手百里挑一的精选,通过重重验证,才能进入京东的商品库,得到对外销售的机会。

这就杜绝了很多商家钻空子骚操作的可能性。

所以在京东买东西,不用眼花缭乱自己挑选,因为京东买手已经帮你在同类商品里选了品质最优、服务最有保障的,甚至时时帮你检测着价格,确保实现全网最低。

这次315曝光涉事工厂以后,京东超市第一时间发布承诺:

“京东超市自营所售卫生巾、纸尿裤均为品牌直供,严格检测,绝不售卖二等品、残次品、销毁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巾和纸尿裤。

如消费者购买京东超市自营商品出现二等品、残次品、销毁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巾和纸尿裤,京东超市100倍赔偿。”

img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卖家生产或者销售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应该按照“退一赔三”的标准进行赔付。

如果涉及食品或药品,赔偿标准则是“退一赔十”。

京东直接推出远超平均标准的“100倍赔偿”,既是对平台商品质量非常有信心的体现,也展现了他们倒逼供应商严守质量红线的决心。

为此,京东超市采取了七项领先行业的质量管理举措,从产地源头把控、商品资质审核、新品测评、商品入仓检测、突击抽查检测、用户反馈追踪,到风险商品汰换,立志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

他们还组建了一支包括30位品质控制专家和上百位一线仓库质检员的品控队伍,专门建立了科学的实验室,采购高精设备进行检测。

img

这不仅仅是为了隔绝黑心卫生巾,更是为了给广大消费者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长久以来,京东都坚持零售平台的最高品质标准。

他们不图别的,就是希望最大程度管理商品生产和原料源头,让每一批入仓商品的安全质量得到保障,让消费者买得安全、买得放心。

这是其他平台给不了的信任感。

4

最后还想多说几句。

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很卷,连电商也跟着卷。

很多平台为了吸引用户,会无底线地卷低价,于是倒逼商家去做活动、去降价,导致很多商家怨声载道,纷纷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那些不良商家恰恰是看准了这种思潮,趁机钻空子,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去吸引用户。

他们采购的商品原料便宜,所以成本低,所以就算卖低价,也能有巨大的利润。

但如果正常销售合格商品的厂家,按照他们的价格去卷,就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了。

因为任何东西都不是生产出来就能用的,还要考虑设备、人工的成本,考虑产品的报销率,考虑生产环节中各种安全保障产生的费用。

如果价格卷得太厉害,那么好的厂家最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做不下去,只能放弃。 

久而久之,劣币就会驱逐良币。

但用户对背后的暗潮涌动是不知情的。

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相信的平台,选择了相信平台推荐的更便宜的产品,却不知道这种便宜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安全健康之上。

所以对于平台而言,也不能光顾着打价格战,而忽视了根本的质量问题。

在一味逼商家降价的时候,个别电商平台更应该停下来审视自己,究竟有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为他们提供质量过关的商品,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毕竟用户的信任,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Z世代实验室| 3.15晚会与2024年度女性事件回响

By: elijah
17 March 2025 at 22:56

3.15晚会中对卫生巾(裤)安全问题的报道,以及对胖猫事件中垃圾清运量高达90余吨的报道被大量讨论。

CDT 档案卡
标题: 3.15晚会与2024年度女性事件回响
作者:宋雅昕 张奕萱
发表日期:2025.3.17
来源:微信公众号“Z世代实验室”
主题归类:女性权利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在新月伴《年度女性事件回顾》的第二季中,我们曾对胖猫事件、女性妇科安全等相关议题做过总结,在这里与大家回顾。

胖猫投江引发大型祭奠现象

2024年4月11日,游戏代练“胖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4月23日 “胖猫”遗体被打捞上岸。5月2日胖猫姐姐发文,讲述胖猫的女友在二人交往期间花费了50余万,将其与胖猫跳江自杀的举动勾连。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针对胖猫的大型祭奠,也有不少网友自发前往长江大桥悼念(据央视新闻3.15报道,在胖猫事件中食物垃圾的清运量达到94.6吨),大量的鲜花与外卖铺满桥道两侧,在此过程中有食品企业被指发送空盒、缺斤短两,也有企业以胖猫之名成立了相关公益基金。

而胖猫的女友尽管发文否认了“在一起是为了钱”,并公布了转账明细和调解记录,仍然被大量网友谴责,个人信息被泄露,生活受到严重打扰。

img

在舆论发酵的阶段,还出现了网民许某冒充“胖猫”事件女主角,发布与“胖猫”之间的资金往来、聊天记录等不实内容,对胖猫女友造成了不良影响,进一步搅乱舆论,后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在事件发生后通过冒充女性受害人、事件当事人的情况也并非首例,通过编造女性未做过的不实内容博取关注和获得收益的行为应当被严厉抵制,对女性的遐想也应停止。

img

鸭嘴钳和女性妇科权益

2024年5月,妇科检查工具鸭嘴钳应该被改进引发大众讨论。大量曾接受过该检查的患者表示,鸭嘴钳作为妇科检查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却会给患者身心上带来“紧张”、“害怕”、“不舒服”等不适,除工具本身,检查者的手法、态度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

img

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患者进行的6项妇科体检中的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ctc、hpv检查都会用到鸭嘴钳。

也有不少医疗从业者表示,鸭嘴钳是当下最有效的妇科检查工具,但这些年妇科检查器械有无得到有效的重视和研发值得深入探讨。

引发大量女性网友愤怒的也不只是鸭嘴钳,还有从卫生巾安全,内衣不适,妇科检查体验不好,怀孕后的一系列身体不良反应等被忽视的妇科权益,这些问题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

img

2024年下旬,北大女性教授肖瑞平女士因女儿痛经研发了新药HMI-115,目前新药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并得到药监局突破疗法的认证。新月伴也会持续关注女性妇科相关问题。

年年被提及的卫生巾

2024年11月,有网友测量发现,多款卫生巾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不一,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众多知名卫生巾品牌陷入舆论风波。在相关测量后网友发现许多品牌卫生巾的标的长度、实际长度和棉长都存在长度差,大多参照上下浮动的下线标准,甚至还有不达标准的产品。

img

卫生巾塌房冲上热搜。据报道,ABC客服曾回应机器生产的卫生巾稍微偏差属于正常情况,不属于偷工减料,并表示如果消费者觉得接受不了可以不买,ABC创始人在此事热议后发布录制视频鞠躬道歉。除ABC品牌外,也有其他品牌的回应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

责令相关企业更正之外,也要呼吁卫生巾标准的改进与落实。据报道,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已在2024年6月28日落实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

除卫生巾长度事件,近年来卫生巾互助盒、卫生巾贫困、卫生巾不在高铁售卖、视障女性的卫生巾应特别设计、卫生巾减税的呼吁等事件轮番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卫生巾议题就会伴随着不同问题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要陪伴女性30年的卫生巾能否受到保障,女性的卫生巾困境何时能被解决?

img

CCTV2025年3.15晚会中的报道画面。

男子“家暴”被判11年,婚姻下的女性安全能否保障?

2024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对贺某阳两年16次对妻子小谢实施的暴力行为,致受害人小谢身体多处重伤、需挂粪袋生活的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贺某阳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因此事引起大众关注,法院特意出具了相关说明解释量刑标准的合法性,但“家暴”的立法和量刑标准是否应当被修订值得深思。

img

2005年CCTV新闻调查栏目的特别节目《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采访了十一位在常年遭受来自丈夫的、危及自己和孩子生命安全的家暴行为后杀夫的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据相关报道,截至2024年10月底,各级人民法院共作出近2.6万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签发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据《国务院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的报告》等显示,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仍有差距。

img

去年的女性事件回顾迎来热烈的反响后,我们的小红书账号也在此后被严重限流,而今年我们的年度总结只能最后以这样的形式重新与大家相见。

某种程度上,这仿佛现代女性的处境隐喻——在像被撕裂开的世界中,一面被关注,一面被隔绝。

最近,2021年西安地铁的保安扒衣事件被重新提起,2024年家暴案中的受害人小谢在最新的参访中提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遭遇“开户”,3.15报道中对卫生巾二次利用和胖猫事件中垃圾清运量达到94.6吨的报道引发热议。

事件正在发生,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我们可以不只当旁观者。

只要每一年都在破窗,那每一年都是元年。”希望大家保持对女性事件的持续关注和发声。

(原創)思想深邃,不放棄興趣愛好,吃不了苦的年輕人,大概率一事無成

4 August 2024 at 09:09

獨立思考,質疑精神,頭腦清晰的人,不容易被騙,不會被毒雞湯洗腦,有主見.小學時期,學業不忙,可以多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也鍛煉思維能力.兒童時期,培養想像力是好的.

如果是大學快畢業或已經工作,要面對現實,要賺錢,獨立思考和其他想法,只會分心.思考的越多,越清醒,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惡臭的成人世界,更容易感到痛苦.尤其在大廠或高端金融業,在內卷的職場中,如果還堅持獨立思考和質疑,還特立獨行,只會處處碰壁,很快會被辭退.有獨立思考和質疑精神,有清醒認知的,特立獨行的,追求純真和真善美的年輕人,都會對社會規訓和職場中強調的吃苦耐勞,吃苦奮鬥精神,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服從性,嗤之以鼻.在大城市打拼,在大廠,不允許自由散漫,哪個國家和地區都一樣.個性強,特立獨行的年輕人只會被職場拋棄.
有上述特徵的年輕人,所處的大環境,身邊或整個社會的年輕人,幾乎都冷漠,狹隘,沒主見,認知水平低,被毒雞湯洗腦,自己孤單無助,找不到知己,會感到非常痛苦不堪.如果情況變了,為了生計,不得不吃苦且沒有別的選擇,不得不經歷苦難,那種暗無天日,會感到生不如死,有的人會以暴力犯罪結束這一切.
我20歲出頭的時候,就對大城市,大廠,白領,高薪,升職加薪,成功,發財等,沒有半點興趣.當時我就認為:為何非要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為何非要以賺錢為中心……那樣的生活多麼沒意思.很多事情,我總是認為,不適合我.大約最近3年,我又想到:尤其對於女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適合努力,奮鬥,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要努力上進的,不是人人都想追求成功和財富.對於世俗的成就,世俗領域的很多事情,我總是這一句「沒有半點興趣」.我28,29歲以後,對內卷,對吃苦,或有人說很多30歲左右的女生幼稚,我更是厭惡透頂,以至於,看到某些標題,評論或彈幕,都能激起我的反感情緒.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書籍,網文,影片,評論,彈幕,比如對白領,大廠,全職工作,快節奏,物慾橫流,燈紅酒綠,過度的消費主義,內卷,先苦後甜,吃苦崇拜的批判,我非常容易引發共鳴.
越年輕的時候,早早的看透了人生,看透了成人世界的本質,對上進心的打擊也是致命的,越沒有動力努力工作.思想深邃的年輕人,大概率的一事無成,沒有前途.如果是有上述特徵的女生,年齡越大,相比男生,更難以轉變,到了28,29歲,已經沒有任何轉變的可能.
商業社會,講究的是效益為本.優勝劣汰,是職場的本質之一.在大城市,白領職業,內卷是必然.成人世界,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自由之思想,沒有有趣的靈魂,沒有純真,錢是唯一的主題.也許,18歲以前,18,19歲,20歲出頭的時候,會想到:這些想法在中國不受歡迎,在中國社會到處碰壁,如果來到一個相對自由,文明的國家是否會被包容?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明白過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有這種想法,走到哪裡都會處處碰壁,到哪裡都不受歡迎.還不如,在中國的話,只選擇開放,包容,宜居的城市,做自由職業,小姐妹們團結互助,殘酷的現實就拿我們沒轍了,還會適當的妥協.

按照世俗的觀念和社會規訓,以成人世界的視角,這個快節奏,物慾橫流的社會的主流觀念.獨立思考,想像力,好奇心,有趣的靈魂,興趣愛好,女生愛美打扮的天性,真的沒用,完全是浪費時間,耗費精力.興趣愛好,更容易三分熱度.小時候,父母總對孩子說,不要總想那些沒用的東西,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別耽誤學習.
獨立思考,想像力,好奇心,有趣的靈魂,興趣愛好,要麼不能變現,要麼衹能賺點小錢(比如接單寫網文,寫文案,平面設計,影片剪輯等,也許能用到一點,發揮出一點自己的創意).

越是賺錢能力強,自身條件優秀,有進取心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沒有多餘的想法,無趣的,感性勝於理性,能抑制住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多餘的想法,不分心.他們往往,在工作和專業領域更理性,在其他方面更感性.無趣的,沒有多餘想法的人,感性思維,才更容易感受到努力工作和賺錢帶來的成就感,錢多帶來的快感,實現財務自由的那一天帶來的豐收喜悅.努力的男生,或家庭條件不好的男生,剛18歲,就知道要努力,更知道錢的重要性,沒有多餘的想法.

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By: Steven
8 March 2023 at 13:23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原創)我不嚮往上流社會 我不羨慕有錢人|不攀比|我的金錢觀和安全感

17 July 2024 at 10:32

我沒有淘金夢,沒有發財夢.我不追求財富,不追求成功,不求發展前景.什麼國際名校,大城市,大廠,高薪,成才,成功,發財,我沒有半點興趣.我沒有任何志向,沒有金錢,物質上的追求.我不想改變命運.

對於中產,我不嚮往,不追求,中產的生活有什麼好的?有的人嚮往中產的生活,卻沒看到中產賺錢不容易,壓力大,在經濟蕭條的年代隨時會返貧.所謂的人生贏家,富人,上流社會,對土豪和明星大腕的生活,對高大上的東西,我不羨慕,我沒有半點興趣.上流社會有什麼好的?有什麼值得嚮往的?
我對房子車子,高檔名牌的東西,奢侈品,高檔化妝品,高檔的衣服,包包,鞋子,出國旅遊,沒有半點興趣.
我不和別人攀比,別人多麼有錢,成功,我不羨慕.有錢人的精緻生活,我沒有半點興趣.那些東西吸引不了我.網上的有錢人的精緻生活,炫富,我看著就覺得厭煩,都是精神鴉片.
我不和人攀比,不羨慕,不嚮往,不追求這些,有什麼可焦慮的?如果羨慕,嚮往,追求這些,有攀比心理,只會製造無謂的焦慮
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不羨慕,不憧憬,不幻想.我不是18歲以前,不是18,19歲,20歲出頭,也不是20多歲了,作為女生,不能再像真正年輕的時候,還憧憬未來,羨慕,嚮往什麼,更不能對未來抱有幻想.在小時候,18,19歲,20歲出頭的時候,很多人從影視劇,從電視,報紙,雜誌,網絡上看到西方發達國家富翁的生活,會羨慕百萬,千萬富翁.我上小學和初一,初二年級的時候,我夢想長大了之後,要成為都市麗人,要成為一個很有錢的女性.年齡大一點,自己又沒有那樣的賺錢能力和個人實力,更不能幻想這些難以實現的東西.
再美好的生活,都是物質層面的.真的財務自由了,什麼工作都不用做,可以一勞永逸,天天歲月靜好,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又有什麼意思?還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呀?現在又不是以前的年代.那時工業品昂貴,生產成本高,技術落後,物流不發達.以前,不衹是在中國,10多年前,沒有大學學歷,多數情況下衹能打苦工,除了吃苦別無選擇.10多年前,租房也沒那麼方便.時代變了,情況不一樣了.可是很多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認知,尤其是男生,認知還停留在過去的年代,或總感覺到沒有安全感.另外,大多數人的慾望和貪心是無止境的.
一旦青春不再,再有錢,生活再美好,天天歲月靜好,又有什麼用?等不到那時,不再年輕了,也沒法愛美打扮了.年輕時感興趣的東西,早早的就不再感興趣了.更不會獨立思考,有想像力和好奇心了,到那時,這些都沒用了.可是低級趣味,奢侈的愛好卻很容易培養起來.到那時,人也會變得世故,自私,狹隘,更加貪財.

對於我,錢多錢少,和安全感無關.賺的再多,存款再多,不會給我增加安全感.我不追求,不需要財務自由給我帶來更大的底氣.我要活在當下,為青春而活.對於中老年人,錢才會帶來安全感,很多男生也是這種觀念.
有閨蜜在,還有那麼多和我情況相近的,想法和三觀能產生共鳴的90後女生,衹要我不會感到孤單無助,不會成為孤家寡人,是我最大的安全感,也是我的底氣所在.保持青春,外表年輕,心態年輕,做一個獨立的女生,也是我最大的安全感.
被毒雞湯洗腦的,認知水平低的人,才會認為自己有房子才有安全感,才有歸宿

像我這樣半躺平的90後女生,不可能什麼工作都不用做,不可能一勞永逸,只工作不上班.錢還是要賺,賺錢衹是剛需,有多大能力賺多少錢,不是為了發財,不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不是為了給未來掙錢存錢,不是為了養老,不是為了買房.我不會刻意省錢存錢.我才不會給未來的我,那個令我討厭的,邪惡的老女人,去給她掙錢,存錢,不做她的幫兇.
我不追求財務自由,不追求有錢又有閑.我活在當下.我不亂花錢,錢,該省省,該花花.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和閨蜜們都是小國寡民心態.我只喜歡,和閨蜜們在一起生活,穿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就挺好的,就滿足了

(原創)女生獨立性

11 July 2024 at 15:36

在中國,女生最遲29歲,多數情況下,沒有家鄉可以回,沒有娘家可以回,沒有父母可以依靠.回不去的家鄉,父母也不接納我們.對於女生,家鄉不是舒適圈,不是避風港,不是疲憊生活的嚮往,更不是歸宿!女生成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千萬不要把家鄉,父母的家,父母家中自己曾經住過的房間,當成自己的歸宿,避風港.那是嚴重的錯覺.會嚴重扼殺自己的獨立性!


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中國惡劣的社會環境,沒有舒適圈,沒有安樂窩,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避風港.
女生年齡大了,千萬不要把男人或父母當作自己的堅強後盾.更不要把男人,原生家庭,親情當作自己的底氣所在,切忌有這樣的想法.
父母家的房子再大,是老兩口的.父母再有錢,是父母的錢.子女過了18歲,父母有條件移民外國,加入外籍,也衹是父母他們的事情.老公或男友再有錢,賺錢也不容易,不能隨意佔有,不能剝削男方
女生達到一定年齡,家鄉,原生家庭,親情,都會扼殺自己的獨立性,會扼殺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女生年齡大了,最遲29歲,一定要遠離遠離家鄉,遠離親戚,遠離原生家庭.如果父母有封建思想,有重男輕女觀念的,三觀有嚴重問題,對子女道德綁架的,成年之後,更要趁早遠離這樣的原生家庭.遠離上一代人陳舊,教條的觀念.家鄉在中國農村,落後地區的,更要遠離家鄉,遠離愚昧和落後.

對於男生也一樣,衹是沒那麼明顯.嚴格意義上來說,過了18歲,無論男女,家鄉,原生家庭和自己沒有半點關係,過了18歲,無論男女,就不應該再以原生家庭為單位,家鄉,原生家庭,本應該漸行漸遠.
在中國,什麼衣錦還鄉,返鄉生活,都是對男生和前幾代人說的.女生最遲29歲,想回娘家生活,依靠父母,這條路走不通.

女生相比男生,必須加倍的注重獨立性.女生無論走哪條路,無論是職場女性,事業型女性,女強人,平庸的普通女生(包括半躺平做自由職業的女生),無論90後,95後,00後女生,成年了,都必須獨立.先做到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緊接著獨立生活.接下來逐步經濟獨立.
除了事業型女性和女強人,對於普通女生,只需滿足經濟獨立的最低標準即可,自己掙的錢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不依賴別人.女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要獨立生活.對於普通女生,在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有主見,提陞認知,自我保護等方面,卻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男人,無論是前幾代人的舊觀念,還有當代社會的觀念,社會規訓,男人卻不能只滿足經濟獨立,還要賺錢能力強,能存錢,有上進心…

太多的人,只注重經濟獨立,從不關心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
在職場內卷的,無論男女,無論年輕人,中年人.尤其在某個組織或公司,像一枚螺絲釘一樣的職位,是執行任務,辦事的工具人,唯命是從,沒有任何自主權,不可能有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還會嚴重扼殺人的獨立性.他們纔不會為了追求真正的獨立性,不會為了人格,三觀,而捨棄高薪,放棄某個職位,影響個人前途.太多的人,為了賺錢,早已丟掉人格,不在乎人格.對於要考慮養老,有未成年子女的,有房貸的中年人,壓力很大,身不由己,無暇再關心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大多數成年人(很多少年男生也一樣),不知道人格為何物,不知道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為何物.尤其對於中年人和男生,這些也不重要,衹有經濟獨立是必須的.很多人,是否獨立生活都是次要的

很多人錯誤理解經濟獨立.只從字面意義理解,就能知道經濟獨立的最低標準,可是大多數中國人卻不清楚.難道女生賺錢能力差,缺乏上進心,不爭強好勝,不做事業型女性,不做女強人,買不起房,就不獨立?女生是否獨立,和這些沒有必然的關係.經濟獨立不是要求賺錢能力多麼強,多麼要強,拚搏,有上進心,敢闖,吃苦耐勞,不是要有多少存款,不是追求成功,不是追求財務自由,不是要有自己的房產,不是非要有全職工作.經濟獨立更不需要向他人,向自己證明什麼.經濟獨立衹是現實需要,不為別的.
女生經濟獨立,獨立生活不再困難.女生經濟獨立,不一定能讓自己變得有錢,生活質量不一定會提陞,但是活得自在,不依靠任何人.獨立生活,自己租房過日子,不寄人籬下.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
有人說,女生沒有房產就是不獨立,房子能給人帶來安全感,那是毒雞湯,千萬別信!房子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租房一樣生活.背負房貸會扼殺人的獨立性.如果女生背負房貸,就是葬送青春.

自由的靈魂 人格和精神獨立

4 July 2024 at 12:06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是博主小姐姐本人收集整理的.

06

自由和人格遠比生命重要,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之一。人性的尊嚴,不容詆毀,人格的完整,不容侮辱

有的人想:人如果沒有自由,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人如果連命都沒有了,要自由幹什麼?
正是這種認知的不同,使不同的人的思維差距越來越大:一個會獨立思考,獨立探索,保持獨立的人格;一個永遠中庸隨大流,暗度陳倉

自由不僅在於實現自己的意志,更在於不屈服於別人的意志。

人世間有太多枷鎖,但靈魂一定要自由。

我們以為我們是自由的、獨立的,不過是錯覺。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都不過是量產出來的複製品,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格,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存在過。

很多人缺乏自我、內心空虛,因此從外部需求精神支柱。常見的方式是崇拜偶像,不限於明星、意見領袖、成功人士。 這種現象從古到今,跨越各種民族和文化。
聰明人明白,誰能吸引這些人、引領他們,誰就能掌握一種強大的力量。

心靈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開始!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愛自由,但是妨礙人獲得自由的往往就是人自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031

女生獨立性 經濟獨立

29 June 2024 at 10:01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博主小姐姐收集整理的

02

女生還是要適度的經濟獨立,對於已婚的女生,不管你另一半多有錢,自己也要賺錢,不怕賺錢少。首先精神不會空虛,也不會整天胡思亂想

人要離開父母才能成長,離開父母是給自己在心理上劃出一個獨立的自我界限,在這個界限以內,你要做你自己,實現對自己的愛和尊重。
http://www.cnwomen.com.cn/2022/06/06/99252146.html

不少女性表示不結婚的原因是女性獨立了,沒有必要依附於婚姻和男性而生存

9

網友評論
女孩子長大是沒有家的
所以現在的女孩子長大後自己就是自己的家,不需要去靠伏低來換取一個安身之所
城市出生的也不一定有可以回的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k4y1F7nz

01

2022年 所謂”專家”的話,當反面教材
有一個「專家建議30歲經濟未獨立女性盡早回老家」的話題火了,這位專家的意思大概是,如果女孩在一線城市拚搏到二十七八歲,經濟上不能自立,回到父母身邊挺好的,在大城市待太久了回去在當地很難找到合眼的對像,沒必要硬撐著。
一時間,網友們群情激憤,怒懟專家的言論。網友們給出的理由包括:「沒經濟獨立回老家就能經濟獨立嗎?」「回老家這個年紀不是更難找對像嗎?」「回家水土不服的更多」……
https://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50569

對此,博主小姐姐想說
無論中國和國際大城市,生活成本那麼高,在大城市,無論女生男生,無論年齡,不可能經濟不獨立,不僅要經濟獨立,還要有足夠的賺錢能力,否則在大城市都難以基本的生存,房租都交不起.在中國,最遲2022年上半年,大多數91年末至93年的女生,停止內卷,都紛紛離開大城市,選擇宜居,開放,包容的城市居住,小姐妹們互相抱團取暖.在中國,除非在家鄉能進體制內工作,否則女生最遲29歲,沒有家鄉可以回,沒有娘家可以回,沒有父母可以依靠.故鄉,原生家庭,親情,是最扼殺女生的獨立性的,尤其是28歲以上的女生,必須格外看重這一點.對於女生找對像不是必需的

那是一条地狱之路

By: Steven
17 April 2024 at 14:46

每次在网上看到单身女性「做了一些功课」后,认为「一个人养孩子也没那么难」,心中就会升起一阵悲凉。

养育一个人,从来就不是一笔经济账。养育一个人,这五个字意味着什么,没经历过的人理解不了,经历过的人也说不清楚。那是以命换命,是浇灌,是完全的投入,是真心换真心。

身为一个父亲,作为所谓独立女性的儿子,我太清楚这条地狱之路真实的模样了。所以每每看见这样的话,心中只有悲凉和祝福。

这份悲凉,同时属于这些女性和她们的孩子。

不要「觉得不太难」而去做,而是「明知道会非常非常非常难」还想去做。

尤其在今天。

十二生肖 · Midjourney · 戏剧角色设计

By: Steven
4 February 2024 at 20:37

在网上看过很多人用 AI 画十二生肖主题的系列画,但大多数我都觉得太套路了,要么只是生成一只动物,要么是套上一些所谓的古风服装,强行「国风」一把。我觉得,既然工具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生成能力了,那么,创作者就应该更多地表达观念。没有观念的全自动生成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些长着网红脸的 AI 美女图。好看,但无味,因为缺少人味儿。

人味儿来自什么?最重要的两个点是:有缺陷,有观念

缺陷是因为人的不完美,不能样样都要,那么就得有取舍,而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观念。观念和审美,本质上是我们经年累月的经历中,所积累下来的看待世界的偏见。这里说的「偏见」不是贬义词,而是在说,人无法客观,而观念与审美就是在主观中沉淀下来一系列判断依据。我们就是用这样的依据来取舍,这些选择就形成了创作的结果。

即便是回溯到人类此前的所有历史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是基于自己的「偏见」来选择创作的工具、技艺、载体和题材的。没有偏见,就没有作品。

因此,我想尝试创作一套有「戏剧感」的十二生肖。

戏剧感,一方面来自这些生肖不能只是动物,或者套了动物头套的人,而是得有个性与故事的角色,角色的人物小传可以从它们的神情、服饰、妆容等呈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冲突感,这里说的不是观念不同的冲突,而是来自文化和故事背景中,衍生出来的角色的生命力,它会把你带入到某种场景里,它们的妆容和服饰或许不是那么常规、习以为常的文化惯性中的表达,但它们在场景和故事中,是合理的。

以下就是我的创作尝试:

如果你喜欢,可以自行下载原图。

如果你要转载,或者二次创作,请附上这篇 blog 的链接:suithink.me/?p=11457

我大致分享一下,这十二个角色的构思吧。

【鼠牛虎】这一组,是想把【生肖】与【西服】做一个融合,但我希望它们有更多的变化和区别,就分别在色彩、气质上做一些差异化描述。最后出来的三个角色,能感觉到是来自同一出剧的人物,饱受欺凌的鼠,正直优雅的牛、权势凌人的虎,故事就由此可以展开了。

【兔】通常是软弱和被欺负的对象。我希望创作一只勇敢、独立的兔小姐,于是让她走在一个昏暗的街道里,身着红色皮夹克,眼神坚定地朝着镜头。在很多文化意象中,兔子、皮衣和地下文化的组合,是谄媚的,是挑逗的,或者是色情和暴力的。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想她可以是地下世界的英雄。她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位女性角色。

【龙】在中国的文化里,高高在上的霸权。于是我想,首先在颜色上我就不要那种红黄黑的东西,我不要皇权和武力的表达,我要它是个君子。作为君子的龙,需要同时具备威严和素雅。威严在于其妆容造型和气质眼神,素雅在于整体的色彩倾向和服饰风格。所以,这头金龙虽然相貌霸气,但眼神柔和坚定,白发之下是金线白袍,不怒自威。

【蛇】是邪恶的,多数文化中,它们都是这样的形象。这是第二位女性,我希望赋予她高雅的气质,和中立的角色身份。她在诸国纷争中,不倾向任何一方。但保持中立,需要的不仅仅是态度,也需要武力和经济。所以,她应该是一位既有贵气又有智慧的女性领主。在她紫色的服饰之中,使用了羽毛的元素,与蛇类那种光滑、阴暗的视觉元素做一点调和。

【马羊猴】这一组是相对现代的角色。【马】通常是黑色或褐色的,虽然也有白马,但在印象中,说起马就是黑色的动物。所以我想给她穿一身干练的白色风衣,即符合马这种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形象,又能在色彩搭配上突出她的质感。值得一提的是,我选择了一个侧面的视角,因为马的轮廓,侧面是最美的;并且,我在 prompt 中加入了长辫的描述,黑色布料的造型很妙,因此这个角色是目前没在网上出现过的全新的马人形象。她也是这组当中的第三位女性。【羊】的种类实在是多,不同种类的羊,出来的气质也都不太一样。经过不同的组合尝试,我最终选择了 Goat 这种羊。我想要一个有点脾气和痞气的大叔,他平时就坐在街道头的店铺门外,跟老板聊天,街上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他一定会出手。因此,他的皮衣和眼镜都是有点讲究的。不过你看得出来,他并不是那种有钱人,他的讲究是一种对待自我的态度。

【猴】很特别,一方面是猴的种类也很多,另一方面是,猴子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是活泼闹腾的男性形象。我非要她是女性,但她不会是个乖训的家伙。最后我之所以觉得,滇金丝猴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在于它的毛色和毛发的形态,橙色到白色的过度让角色有一种温和的基调,但向外肆意张开的样子又很有流浪不羁的气质。服饰上我选了裙子和围巾。但在色彩上我动了一点心思,暖色系的猴和皮衣加长裙,得有一些色彩上的对冲,来建立她的个性和态度。因此,围巾是绿色的,也有相当的体量感。

【鸡狗猪】中的【鸡】是在【骄傲大公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表达。首先,鸡的种类很多,但白色羽毛的,通常是 white Plymouth Rock。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我希望他穿着镶满了珠宝的绿色三件套西装。神气,就是要神气!【狗】就更多种类了,我最开始也尝试了不同的品种,因为拿不准什么样的形象是更合适的。后来我意识到,不同的狗,它们自身的气质差别就很大,所以不存在一种狗能表达狗这件事。于是,重点就变成了,我想要表达什么,那就选择什么狗。我希望这是第五位女性。恰好,筱烨以前的 Daisy 就是一只金毛,一个可爱热情受街坊邻里欢迎的小女孩。那就金毛寻回犬吧!在这个设定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双麻花辫和白色校服的描述,最后就有了这个金毛小女孩。

最后的【猪】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十二生肖中男女比例对半开,所以我希望她是女生;另一个是,我想她可以非现实一些。前面的十一位都是比较写实的感觉,但写实的猪,和女性结合,在观感上,很容易让人产品某些厌女、性别对立的联想。我不希望这位可爱的女性角色被贬损。于是,我给她增加了金色皮毛质感的设定,穿上温暖的粉红色外套,带着白围巾站在雪地里。这是一位温柔的女性,但她的防风镜会告诉你,她可不是傻白甜,在雪天的山里行走,缺少她的交通工具,哪怕是楼上的虎先生,也寸步难行。温柔也是有力量的。

下载高清原图:                      

女神雕像|Midjourney V6 Alpha 不锈钢材质测试

By: Steven
3 January 2024 at 00:02

之前测试了 Midjourney V6 在石膏、大理石、黄金材质下的表现,出品非常好,并且品质表现很稳定。今天忽然想测试一下,同样的题材在不锈钢材质下的表现如何。

因为上述三种材质的漫反射对形态的干扰很小,AI 的训练素材应该也大部分是以这类非镜面材质的图库为主,所以我猜测,同样的雕像在抛光/镜面不锈钢下的表现,很可能会因为镜面反射对形态的干扰,产生许多错误。

以下实测例图,均可点击查看原始尺寸高清大图

Prompt ⬆ Bust photo,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culpture, real feathered wings, black rock, magma and flame, dark clouds –ar 3:4 –style raw –v 6

可以看到,镜面不锈钢材质在没有手部参与的情况下,表现非常出色。形态、比例与动态都在镜面材质下,显得更为出色,细节的呈现也非常舒服。

Prompt ⬆ A statue of the goddess made of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with huge white feathered wings, surrounded by obsidian, with lava flowing, violent flames, and clouds of darkness –ar 3:4 –style raw –stylize 50 –v 6

这一组我着实测试了很多轮,才终于能挑选出这两张还看得过去的成品。期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点有:

1、手的比例和手指的形态、数量;

2、画面未完整呈现 prompt 所制定的内容;

3、不锈钢、羽毛、岩浆、火焰四种材质的不恰当混合。

我感觉目前的 
V6 Alpha 虽然在光影关系和质感的表达上非常强,但在较复杂的 prompt 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不合适的混合。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White Feathers, Obsidian, Lava –ar 2:3 –style raw –v 6

这一组实例中,明显可以看到 

MJ 对于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这个关键词的错误执行。虽然质感的表现非常好,但它根本不是镜面不锈钢。同时,岩浆、黑曜石这些关键词也几乎没有呈现,仅有部份反光似乎呈现出了对「Lava」一词的反馈。从最终结果来看,质感的表达是明显跑题了。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Above the Waist, Red Feathers, Obsidian, Magma –ar 2:3 –style raw –v 6

当我把其中「白色羽毛」的描述,修改成「红色羽毛」后,可见材质之间的干扰就几乎消失了。大概是镜面材质中高光的部份容易和白色材质产生混淆,所以在颜色明显有区分的描述下,不锈钢的质感表达就非常舒服了。

这一点猜测,在最后一组失误实例中,可见到更离谱的跑题。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White Feathers, Obsidian, Lava –ar 2:3 –style raw –v 6

这一组和上上组的 prompt 是完全一样的,区别有:

1、选择方案发散路径时,选择了有躯体的版本,有起伏的形态更有利于表达镜面材质;

2、更大面积的曲面形态,似乎会有更少的概率出现材质跑题的情况。

我不确定以上猜测的概率,但在实际测试中的感受就是:

如果人物以全身、半身的形态来呈现,那么镜面不锈钢的表达错误非常少见;但如果选择只有脸部特写的方案深入,材质跑偏的概率明显更大。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close-up of goddess’s hand, white feathers –ar 3:4 –style raw –v 6

同时,因为以上的所有测试中,手的比例和手指的形态、数量一直都在出问题,所以我单独对「手」做了几轮测试。在高反射材质描述下,「手」出问题的概率非常非常大。必须一轮一轮地精挑细选,在看着还行的方案上一次次地 Vary 才能偶遇到一两个,看着没什么大毛病的「手」。

同时,因为高反射的干扰,高光和白色很容易让不锈钢材质呈现出磨砂质感。

Prompt ⬆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bust of a goddess with white feathered wings, black rocks, lava, flames, dark clouds –chaos 21 –ar 3:4 –v 6

这就是上文说到的跑题千里的材质表达。

同是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这个词,但无论是躯体还是面部,都完全没有 Polish 的意思。整体观感更像是光滑的石头,它的质感表达完全被白色羽毛给搞混了。但同时,羽毛也呈现出石雕的质感,完全不是羽毛的质感,和上面几组实例的羽毛完全不是一类表现。

本轮测试总计生成了 659 份方案,筛选出以上 19 张我认为可以的成品图。

在我看来,这个比例过于低了。

希望在 



V6 的正式版本中,能优化这方面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