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基本常识|丰县铁链女之后没有全面清查,所以才有“收留”女硕士的荒唐

10 December 2024 at 19:46

file

“收留”一个精神病女人做老婆生孩子,花钱买一个被拐妇女做老婆生孩子,稍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这种事在很多地方都曾经存在,到现在依然存在。

但是,被舆论公开的有几个,被法律制裁的又有几个?

image

我们都关注过江苏丰县铁链女的绝望人生,现在也知道了山西晋中一位女硕士的悲惨遭遇,那,还有其他在病痛和禁锢中挣扎的女性等着被解救吗?很显然,还有的,而且数量不会少。

然而,江苏丰县公安部门与山西和顺县公安部门一定会用坚定的口吻告诉大家:

本地没有发现其他受害女性。

2022年,举国关注的丰县铁链女事件经过多轮官方通报撒谎之后,终于迎来了正义的结局。受害人小花梅被送医治疗,当年的人贩子被拘捕判刑,收买并拘禁妇女的董志民也被绳之以法,过程虽然艰难辗转,结果总算稍慰人心。

CDT 档案卡
标题:丰县铁链女之后没有全面清查,所以才有“收留”女硕士的荒唐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12.10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
主题归类:丰县铁链女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在舆论发酵过程中,我们都了解到,在小花梅被拐来的年代,在丰县以及周边地区,类似遭遇的受害女性还有不少。江苏省在最后一轮官方通报中也承诺了将会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近期全省已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侵害妇女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等群体权益问题,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

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然而,各位消息灵通的读者朋友们,如此高规格,如此全面深入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你们可曾听说过查出并解救了哪一位被拐妇女?

当时我也曾天真地以为这件事会成为中国特定历史阶段拐卖妇女现象的一个终结点,以为江苏省和全国各省真的会借着这股舆论力量去解救妇女惩治罪犯。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幼稚了。

丰县没有去全面清查,江苏没有去全面清查,远隔千里的山西,自然就更加没有动力去主动清查了。

也因此,在山西和顺县被“老实男人”强奸禁锢了十多年的女硕士卜某及其家人,很可能在2022年和我们一样看到过铁链女相关的新闻,很可能也在心潮澎湃期待着很快被公安解救。

image

然而两年多过去了,受害女硕士没有等来警察叔叔的解救,反而成了“被好心老实男人收留”的正能量新闻女主角。

image

荒谬是真的荒谬,但意外却是一点也不意外。

丰县铁链女事件被定性为偶发个案的那一刻,其他被拐卖、被拘禁的精神失常妇女的命运就已经被宣判了“维持现状”,不太可能再有什么曙光。

从“实用主义”的社会治理角度来考虑,假装不存在,假装看不见,绝对是最稳定、最经济、最省心的做法。

解救一位被拐卖强奸的精神失常妇女,后半辈子治病和养老的钱得地方政府来安排,收买并强奸拘禁妇女的男人得抓起来关几年,家里的孩子可能也得政府来收养。在解救被拐精神失常妇女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暴力反抗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会被媒体曝光影响本地领导的仕途……

是的,如果考虑划算不划算,那公安部门主动去清查解救一名被拐卖强奸生了孩子的精神失常妇女,绝对是一件方方面面都严重不划算的事情。

只是他们可能忘了,在判断一件事情划算不划算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人生而为人的尊严价值,在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国家法律和社会正义。

image

他们可能忘了,被铁链锁住的八孩母亲小花梅是个人,被“收留”十三年生育多个孩子的女硕士卜某,也是个人。

image

亮见|被“收留”女硕士后续,让人出离愤怒

By: elijah
10 December 2024 at 00:36

img

正文开始前,有件事不吐不快。

CDT 档案卡
标题:被“收留”女硕士后续,让人出离愤怒
作者:魏春亮
发表日期:2024.12.9
来源:微信公众号“亮见”
主题归类:人口拐卖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因为写女硕士被“收留”一事,而被人冷嘲热讽,我是万万没想到的。

我一直以为,在这样的事情面前,每个人都能表现得像个人一样的。

但事实证明,有些人的麻木与冷血,已经超出了人类理解的上限。

在他们看来,有些人做了恶事倒没什么,可你要是把这事写出来,就成了讽刺这个、抹黑那个了。

于是,你就有了罪,而且因为没拿到一分钱而变得可笑。

哈哈哈,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好笑的。

说实话,我倒是想有人收编我呢,那样,我也不用被人这么奚落,还回不了一句。

img

写《文字游戏,可算被他们的通报玩明白了》一文时,我就看到所谓“收留者”张某的侄女要直播带货,没想到今天就看到了她真的直播和发视频了。

但张某的侄女(我不愿说她是卜女士或花花的侄女)的话却让人大跌眼镜:

“花花(女硕士)也有清醒的时候,她清醒的时候为什么不走?

为什么毕业了31岁都没有工作?因为她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哪个单位会用一个精神病患者工作?

我承认我二叔收留她,这个事是不对的。”

img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你们都在骂,我勉强承认我叔收留她是不对的。但是,我叔叔收留了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他们一家人和全社会都得感谢我们啊。她清醒的时候不走,就说明我们对她很好,她不想走。

但看过卜女士的哥哥嫂子的视频和直播就能知道,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卜女士和家人见面的时候,站都站不起来,穿得破破烂烂,面黄肌瘦,到医院一查,是严重的营养不良。

看到张某的侄女说“她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我想起曾经有个类似境遇的女人,说过一句“这个世界不要俺了”。

后一句,让人无比心酸;前一句,却让人出离愤怒。

这种高高在上的无耻姿态,我在羊毛月和李佳琪身上看到过,但他们的无耻程度,却不及张某侄女之万一。

在肉体和精神上对卜女士进行了长达13年的摧残折磨之后,他们又试图将她污名化,好把自己的罪恶与无耻,包装成感动中国的好人好事。

这是对卜女士的二次伤害。

之前看新闻,说是张某的侄女拜托寻亲志愿者帮她寻找家人,我还以为她是个多少有点良心的人。

但看到她这番话,我越来越相信网友的说法了:

如今,孩子都已经生完了,长大了,卜女士的价值已经利用完了。可她又疾病缠身,精神不正常,帮她找家人,刚好可以把这个没用的包袱甩出去。

然后,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积累流量,直播带货,又能赚一笔。

卜女士最后一点点残存的价值,也被他们榨干了。

从肉体到精神,再到最后的名声和新闻,卜女士被他们一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吃得干干净净。

而这一家子人,非但不用承受法律的制裁,反而在等待赞美与掌声中,美美地把钱赚了。

这黑白颠倒的世界,艹!

新闻哥|被“收留”后,女硕士从文明世界消失13年

By: elijah
9 December 2024 at 23:53
CDT 档案卡
标题:被“收留”后,女硕士从文明世界消失13年
作者:新闻妹
发表日期:2024.12.9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哥”
主题归类:人口拐卖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里是确诊“收留恐惧症”的新闻妹。

具体症状表现为不敢出远门,害怕一不小心就被收留了,失踪半生,归来已是孩子他妈。

上周新闻哥讲过这个事,山西晋中的工科女硕士卜某,精神分裂送医治疗后原本在家休养,2011年5月离家失踪,13年后被找回时,最大的儿子已经12岁了。

算上怀胎和“流浪”的时间,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当地通报里的“收留”二字根本站不住脚。

img

何为收留?

正常点的,是遇到有精神疾病的流浪女子后,暂时安顿在家里,报警求助政府或妇联。

根据2003年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可以找当地的救助站,其中明确规定“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img

暖心到可以上新闻的,是带回家(由同性别救助者)悉心照顾、送医治病。

img

像和顺县张某这种,收留着收留着,让流浪女子给他生孩子的,算哪门子收留?

张某侄女号称他们家报过警,也去广播站寻过亲,多年来从未停止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

神奇的是。

志愿者到了张某家,跟卜某聊了不到2个小时,连她大学老师的名字都打听出来了。

再跟警方一比对,发现她家距离“收留”地也就100多公里,不到3个小时的车程。

img

4天后,卜某就回到了真正的家中。

75岁的老父亲拉了条“欢迎女儿回家”的横幅,见到消失13年的女儿后想抱她一下。

却被她情绪激动地喊着老色鬼推开。

直到父亲拿出她读研究生时戴的眼镜,她才缓和下来,露出笑容大喊“看清啦”。

难以想象,她就这样在什么都看不太清的世界里活了13年。

img

卜某小名花花,她嫂子在直播时边哭边说,给她送医后,医院都没法开始治疗。

因为“常年饥饿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目前站起来都费劲,得先把身体补起来才能治精神。

嫂子质问张家如果真把妹妹照顾很好,怎么会营养不良?怎么会一有男的靠近她她就炸?

为什么嫂子照顾她一天也没事,在张家嘴里就是大小便失禁?

img

面对卜家和网友们的质疑,张某侄女开了好几次直播回应,透露出来的信息更让人心碎:

花花到他们家前住桥洞,被一群光棍强暴,到了张家后,“隔壁光棍”也经常翻墙找花花;

花花不止生下一儿一女,还有一个“送人”了;

花花在他们家被照顾得很好,十多年没做过家务、没喂过奶、没带过孩子;

花花清醒的时候为什么不走?为什么毕业了31岁都没有工作?没二叔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img

???不是。

那你二叔为啥要“收留”一个这么没用的人,还要人当老婆生孩子?

就离谱。

如果他捡到十万现金,不归还失主、不交给警方,那他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如果他捡到野生动物,不交给警方、私下买卖吃,那他也要被判个十年八年;

但他偏偏捡到个女人,“收留”她13年生下三个娃,还要被夸老实人,多招笑啊。

img

有网友说,一觉醒来,连梅姨都变成收留人、做慈善的了。

不是刻意讽刺,实在难以理解。

张家自称报过警、但花花不予沟通、他们只好收留——当地警方到底有没有接到过报警?

没有身份证户口本的花花,应该是没跟张某领结婚证的,无法按照正常流程产检、生育,那孩子是在家接生的?出生证明怎么来的?

张家对外宣称两个孩子成绩数一数二之前,要不要先对下口供,孩子户口怎么上的?

花花离家时已经是2011年了,13年时间里,经历过第七次人口普查、三年疫情,责任到人的筛查,严格起来连你每天爱吃的鸡架店都能查出来,更何况一个多出来的人。

但一切不可思议就这么发生了。

只留下一句“收留”,就想赖掉背后无数次的强迫与罪恶,抹平整条链接上的所有烂账。

坏,太坏了。

img

前两天妹子还刷到一个博主做了个“模拟拐卖后逃出大山”的挑战。

他一个身强力壮可以硬拉几百斤的男士,在吃饱喝足有冲锋衣的情况下,依然面临了走小路掉下悬崖、半夜失温抽搐、在山里兜圈子等等危险。

最后博主找到了乡道,但现实生活里,乡道上还会有沿路找人的“热心村民”。

大山之深,花花一进去就消失了13年,那个一路品学兼优读完硕士的卜某身份,再没用过。

而这样的花不知道还开在多少深山里。

img

每日人物|农村妇女土地权,最漫长的抗争

By: unknown
6 December 2024 at 14:39
CDT 档案卡
标题:农村妇女土地权,最漫长的抗争
作者:林松果
发表日期:2024.12.5
来源:每日人物
主题归类:农村土地流转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村庄里的女性,常常因大龄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原因被夺权。2023年8月,一位浙江女性的微博被转发过2.6万次——她因与外地男性结婚,成了“出嫁女”,一张薄薄的结婚证,她失去了120100元的土地征用款。

这部法律,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何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出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户无男性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它的出台,或许会改变某些现实,让失权者得到救济。

林丽霞是北京千千律所妇女土地权益项目的负责人,过去20多年,在北京北四环一间居民楼改造而成的办公室里,她和同事们接到过超过3000位农村女性的求助,尽己所能为她们奔走,但最后能胜诉的女性,不足一成。

这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每日人物曾去往浙江和广东,见到了几位“出嫁女”。她们有的相当年轻,刚因为结婚而失去了土地补偿款,眼里还有不甘和铮铮;有的被家人和村庄“驱逐”,磨得没了心气,蜗居在昏暗的出租房里;还有的住在村庄边缘,当我们走在村里,她会缩起脖子耸着肩,小心翼翼地溜着边儿。但相同的是,她们都坚信,自己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失权。

如何将这些不甘,转化为改变现实的力量?这些年,林丽霞和她的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建立一条沟通途径。她们为基层女性维权,也通过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料和研讨会,尽力影响决策层。她们在村庄推广具有平等视角的村规民约,也试图通过地方法院和妇联,改变局部的小气候。

2023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林丽霞与千千律所的同事们,第一时间提交了修改建议,有上万人转发。

之后我们一共见过林丽霞三次,访谈超过10小时,我们聊起这20年她见过的那些女性,她们的柔软与倔强,为了争取权益,她们做过哪些努力,以及围绕农村妇女土地权的法治细节。

每次见面,林丽霞给人的印象都是恒定的:她瘦瘦的,绑着马尾,在温度不高的办公室里裹着羽绒服,手握一杯茶。无论我们谈到的内容如何惊心动魄,让人愤怒或叹息,她总是显得平静、坚定,少有激烈的情绪表达。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恒定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持一个人、一个组织,在这样一件事情上坚持20年之久。

以下是林丽霞的讲述:

不婚也失权,结婚也失权,离婚也失权

我是四川人,最早是在老家的一所中学做生物老师。总是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希望能走出来,能见得更多。1995年我来到北京学英语,也是很偶然,1997年,一位老师推荐我到千千律所(当时叫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工作。我觉得这个工作蛮有意思的,一是可以帮助女性,二是可以了解社会,就留下来了。

最初我是从行政工作做起,并在职读了法律的研究生,之后开始协助律师参与案件办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时代议题不断变化:从妇女追薪讨酬等劳动权的问题,到离婚孩子抚养、财产分割等婚姻家庭问题,再到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最后,我开始负责农村妇女土地权项目。

大概是2005年左右,就在这个办公室,从南宁来了几十个人,都是出嫁女。当时她们状况很不好,没地方住,南方芭蕉叶不是很大吗?她们就砍点毛竹、树干,在上面盖上芭蕉叶,遮风挡雨,一家人就这么生存。当时给人的震撼是挺大的。

2005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得早的广东、广西这些地区,出嫁女的纠纷已经有了,内陆地区城镇化建设开始,也有了征地、拆迁安置问题,我们就开始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她们有的是看到了媒体报道,有的是口口相传,就这么找过来了。

“出嫁女”群体其实是很大的,因为未婚、结婚、丧偶、离婚、再婚而丧失了权利的女性,都可以被称为出嫁女——现实就是这么定义的——你没结婚,但只要家里有儿子,你终究都是要出嫁的;结了婚,你就属于夫家了;你丧偶了,他们也觉得,你肯定会再婚;离婚了也是一样。总的来说,女性会因为婚姻而流动,她们的权利,也因为这种流动,而得不到保障。

各种失权的情况,我们都遇到过:

没结婚就失权的——在湖南湘潭,有个村的村规民约就规定,“年满28周岁的未婚女性,不得参与任何分配”。村里有个家庭,有3个女儿和1个儿子,当时大女儿已结婚,户口未迁出,结婚后就失去了分配权;另两个女儿,满28岁之后,也被取消了待遇。两个小女儿不服气,去起诉,法院还判她们胜诉了,让村里把征地补偿款给她们,其实每人也就一两千块钱,但村里就是不给。

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去了当地,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不执行?村里的账户,归乡镇财政所管理,我们就去查,村里到底有没有钱,发现户头上确实没钱,但有个出嫁女发现,诶,怎么我们村这个人户头上有300万?实际上,村里故意把钱挪到了这人的账上。我们就跟乡镇谈,为什么不能强制执行呢,乡镇就说,之前村集体的干部带着很多男性村民来过了,他们说,乡镇要是敢给钱,他们到时候就来围攻乡镇政府。政府也害怕,出嫁女毕竟是少数,而这个村,是几千人的利益共同体。

image

下乡调研时,林丽霞访谈村书记。图 / 讲述者提供

结了婚就失权的——在湖北天门,有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哥哥是村会计,妹妹是高度残疾,妹妹这种情况,在当地找对象很难,但这地方比较富裕,就找了一个偏远农村的小伙子入赘,户口也迁过来了,还生了两个孩子,妹妹自己也能干,是个裁缝。后来遇到征地拆迁,村里就不认她这一家。

我们当时也去了,乡镇干部就说,“你看,连她哥哥都不同意给。”我们就问她哥哥,为什么不同意?她哥哥说,如果给了,那以后大家结婚后都不愿意走了,不能因为她有特殊情况,就额外照顾。他们就觉得,所有的女性,只要家里有儿子,你结婚之后都应该走,权利去婆家享有。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还有再婚女性的随迁子女失权的——广西南宁的葛女士给我们打电话求助,说她妈妈带着她和弟弟,嫁给了继父,但是后来母亲和继父都去世了。继父一走,村里就很排斥他们,不给他们村民待遇,说他们不是这个村的血脉。尽管在法律上,继子女、合法收养的子女,和亲生子女的权利是一样的。但村里不管,他们还是认可血脉关系。

之前在《一席》的演讲中我说过,“当这些失去土地的妇女站出来维权时,她们往往会变成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敌人”,这是真的。我们真正去到村里,去办这些案子,你就会感觉到,阻力确实很大,甚至会遇到村民来围攻。

我记得2014年,我和中央党校的李慧英老师,去青海一个村子,想协调解决出嫁女的拆迁安置问题。去之前就知道,可能很难,矛盾太深了,当地法院也不受理出嫁女的诉求。这个村的男性村民,每人安置一套房,父母也有一套,一家两个儿子,就有三套房,那房子我们看了,确实很好。但是出嫁女就什么都没有,她们只能跑到很边缘的城郊,租的是100块钱一个月的破平房。

我们到村里,想找村干部聊一聊。发现通往村两委办公室的楼道,有一道大铁门,根本上不去,人家先问你有什么事,再就说,人不在。走在村里,人家都是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我们,你的衣着,你背的包,他们就知道你是外来的人,不愿意跟你说话。

image

在青海省的村子里调研。图 / 讲述者提供

“分明是我自己的权利,为什么别人来表决?”

为什么出嫁女维权这么难,2004年我们开始接手大量这类案件,很快就发现,这类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境——那就是,关于成员身份问题,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通常会认为,出嫁女的权利,首先需要确认她们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成员,才能享受成员待遇。但我国当时的法律,并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标准。当然原则性规定是有的,比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都有关于男女平等且平等享有土地权利的规定,《民法》里还有平等公平的原则,这些都可以用。

只不过很多时候,法院觉得,既然标准没有完全明确,那这一类案件,他们要么不受理,要么受理了再驳回。最终的走向,都是推给村民自治。

我看很多专家学者写文章都说,中国很大,农村很复杂,关于成员资格问题,不适合做详细规定,应该交给村民自治去决定。但这20年,我们接触了这么多具体案例,我觉得,尽管全国很大,农村很复杂,但根本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婚嫁女性的歧视和排斥。单纯依靠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形式,就是现实中并不能有效解决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问题。

在一些村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规定,很多时候就是村干部自己定的,或者找一些村民代表,开个会讨论一下:这笔钱怎么分?出嫁女分不分?往往这时候,大家都觉得,出嫁女当然不分,你分了,我就少了。大家是存在利益冲突的。这些女性往往都不知情,只是最后公示出来,才知道自己没有。

当年在湖北洪湖有个案子,我们的律师去帮出嫁女,村里就请了一位法学教授来代理,那位教授在法庭上公然说,中国的婚嫁制度就是从夫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还说,尽管自己是教授,在农村还有他的承包地,如果自己的姐妹跟他争,他也不同意给。“出嫁女就应该去婆家,不应该留下来跟兄弟争财产。”

为了这个案子,我们请动了湖北省妇联的权益部长,希望妇联能关注、推进。但当地的意志太强大了,我们的所有工作,最后的成效只不过是——让主审法官对我们客气了一点,并没有影响判决结果。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官司,是民间的、老百姓的利益纠纷,但实际上是一种权力之争,背后潜伏着父权制的传统观念。

另外一个典型的案子,是在内蒙巴彦淖尔市的万丰村。有一个外嫁女叫杨志军,1982年村里分地,当时她没结婚,分到了2.2亩地,之后她结了婚、生了女儿,一家三口就生活在村里,但是到了1985年,村里突然就把她和女儿的土地收回去了,说是根据县里的文件,外嫁女和子女的土地一律要收回。和她有同样遭遇的,还有68位出嫁女。

她当然觉得很不公平,1985年就开始维权,从村委会、妇联、乡镇、区里到市里,解决不了,她就起诉,一审、二审、再审,法律程序全部走完了,法院让她找政府,政府要求乡镇政府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会开了好几次,一直通不过——几年前,她弟弟还当了村长,他们一家关系很好,也很团结,弟弟也想解决她的问题,但村民表决就是通不过,不愿意给她们。这个民主程序是无法破除的。

杨志军的性格很少见,她没读过什么书,但道理特别清楚,她说,“我们作为女人,并不是天生理短,也应该被公平对待”。她还说,“为什么叫她们出嫁女,却不叫男人出嫁汉?”这条路走下来,我们有时候都没信心了,但是她特别执着,绝不服输,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很多时候,我们是受到她的鼓舞和推动才继续下去的。

“这分明是我自己的权利,为什么要别人来表决?”这句话杨志军说过,很多出嫁女也说过。湖北洪湖那个村的出嫁女,就直接问过村书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现实中,你会看到村民自治中,甚至是专家学者的建议中,有很多看似合理的条件,实则是在限制出嫁女,让她们失权。

比如“以土地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很多女性败诉,判决书里都说,她不以土地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在外面做生意、打工……但问题在于,怎么定义“保障”,现代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动性,女性在外面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一旦没能力了,还能回到土地上,有口饭吃,我认为这就叫基本生活保障。退一步说,男性村民也在外面打工,但为什么分配时,他们都能分到?我后来问过一位思想比较先进的法官,他说,除了获得国家待遇(进入体制)的人,其他村民本质上都是以土地为生的。我赞同这种说法,国家把土地免费给农民,就是对所有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再比如“长期居住生活在村里”。我认识一对山东菏泽的母女,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她们都不敢离开农村去打工,她们觉得,我不离开,都得不到这个权利,那我离开了,更得不到了。她们就在当地做家政、做零工。当时我们去菏泽,帮她们开了交水费和电费的证明,5年用了9000多块钱的电费,这肯定能证明她家在这儿生活,但在法庭上,村书记还是说,据村民反映,她们没有住在村里。你再有什么证据,村里不认,还好,最后法院认可了。

还有“是否履行义务”。其实,任何一种身份权,都是先享有权利,再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不是相反。一些出嫁女就告诉我们,村里为了避免给她们权利,会不让她们尽义务,比如开会不通知她;即便她听说要开会,一去,人家就说散会;不给她选举权,她也无法参与选举。最后村里就说,你没有尽义务,所以也不能享受权利。总之,现实中会有各种理由来限制她们。

可是这个事情说到底,非常简单——女性出生在这里,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结婚后,男女双方对居住地都有选择权,女性可以留在娘家,也可以去婆家,成为哪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她的选择。很多村民,甚至地方政府和基层法院,都会有一种成见,觉得她们留在家里是贪财,就因为家乡经济发展水平好。要让她们都留下来,富裕村人口不就爆炸了?

但我们知道,很多出嫁女并不是这样,她们很多都是城郊的女性,认识了外地来的小伙子,结婚以后,就在本地生活,生了孩子也留在本地,工作生活、孩子上学都很方便。而且退一步说,就算是为了利益,也无可厚非,谁不追求利益?把所有机会和利益都给男性的传统观念,应该改变了。你可以放开怀抱,接纳娶入的媳妇和其他外来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让你的女儿在这里安家落户?

image

杨志军(左四)为女儿结婚在村里租的平房。图 / 讲述者提供

选正义,还是选漏洞

这么多年,要说有没有判得很好的案子,当然是有的。

200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院判了一个案子——28个出嫁女,户口都在村里,丈夫都是上门女婿,遇上拆迁安置,每家应该分1.5亩土地、一套70多平方米的住宅楼、一套临街商铺。你想这是多大的利益。

当时法院判她们赢了,那个判决书写得很好,很重视妇女权益,适用的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还引用了《民法》的原则和精神,是把平等落在了纸上。

(这份判决书原文这样写道:我国尚未制定确定该资格的标准,为解决纠纷,应适用《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类推判断的民法理论,即28名出嫁女与已经取得集体收益分配的村民相比较,如果身份及其他条件相等,则也应当取得相同待遇。本案的28名出嫁女除性别外,其他条件与男性相等,也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

这就是法院应该有的一种姿态:当有具体法律作为依据时,就依据具体的法律;当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你就应该根据法律的原则和精神(来判案)。

但之后,我们拿着这份判决书,去为杨志军的案件争取时,一位法官就说,呼市这个案子绝无仅有。什么意思呢?这个案件,其实一审也败诉了,败诉后,28名出嫁女用生命抗争,所以二审才胜诉。所以我说,女性的权利真是抗争得来的,因为长期受压迫,你想站起来,阻力很大,真的是在用生命抗争。

所以说同样的案子,为什么有的地方支持,有的地方不支持,就是因为当时法律不完善,有漏洞。你想支持出嫁女,能找到依据,你不想支持出嫁女,也能找到依据。就看你怎么选,要不要专捡有漏洞的地方走。

这些年,全国有一些地方做得也不错,政治环境好,民风也不错,法院也比较公平,这样的地方,出嫁女的纠纷相对就少。

比如四川,2015年,四川省农业厅就出台了一个标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以户籍为主要标准,你出生在这个地方,户口也在,就可以享有成员权益,因出生、嫁娶、收养、申请加入等情况,符合标准的都可以享有权利。这个规定比较合理,也符合农村实际,相对公平。这个规定出台之后,我们就很少接到四川的求助。即便有纠纷,因为政策明确,你至少可以去起诉,而且法院通常会支持。像我们之前去四川广安,当地有征地拆迁,我就问村民,“女性结婚后户口还留在娘家,拆迁分了一套房,大家会不会有意见?”村民就会说,“那有什么,只要人家户口在这里,别人没得说。”

再比如陕西西安,2003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很多征地拆迁纠纷,出嫁女的诉求解决不了,当时1000多位出嫁女去围攻法院,很头疼。2004年,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出台了内部规定,制定了一个认定成员资格的标准,这样出嫁女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也从未接到过西安的投诉。

另外还有安徽省高院、海南省高院……都是在2004年、2008年左右,专门针对涌现出的出嫁女的纠纷,出台了政策。所以有政策依据还是不一样,因为法院是最后一道防线,有了依据,法院就可以判案。

甚至有时候,仰仗的就是开明的官员。南宁高新区管委会有一任主任,就对出嫁女特别同情,上台之后,解决了出嫁女的问题。我看过一个视频,他发表讲话,真的是很感人,你会觉得有这样的干部,未来是有希望的。但他只在任上三年,后来就调到县里去了,这个政策也就中断了。

经过这些事情,我们后来也意识到,既然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出嫁女的问题,光靠诉讼,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找一些地区,通过做项目的方式,自下而上推动立法的完善。

一般来说,我们是和省市级妇联或政府合作,在基层的妇联、政府、法院以及有的村庄来做试点,推动地方政府、法院出台相关文件,推动试点村修订村规民约。

河北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是我们做过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试点。2004年之前,邢台中院内部有文件规定,出嫁女的案件概不受理,2007年我们也接到过邢台出嫁女的求助。当时起草那个文件的法官叫马维东,是民事法庭的庭长。我们刚去邢台做培训,他很抵触,觉得就是不该受理,但他也很善于学习、善于提问,各种观念就开始打架——后来,他的观念就慢慢改变了,觉得还是应该受理,又由他起草了一份新文件,规定这类案件怎么受理,什么情况下应该保留权利,写得很明确。2010年1月1号,这个规定出台了。他担心这个规定不好执行,甚至还主动申请调到执行局做了局长,很让人感动。

image

邢台中院马维东法官在培训中解析新规定。图 / 讲述者提供

在全国,修订村规民约,做得最早、做得最好的应该是河南登封市周山村,是河南的梁军老师、中央党校的李慧英等几位老师深耕多年的结果。

我们做村规民约,其实不一定直接切入土地权,因为你直接提土地权,很多人会觉得敏感,会拒绝。很多时候,我们是从养老问题来切入。养老是农村很关注的问题,所谓“养儿防老”,但是养儿真能防老吗?女儿尽了养老义务吗?应不应该分家产?

梁军老师的团队就做了一个养老话题模拟法庭的视频,讲的就是关于农村赡养老人和分配家产的纠纷故事——有一对老人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人的所有积蓄都给两个儿子买房娶妻,等到老了病了,儿子们是各种推脱,女儿却想方设法抽时间伺候父母,分财产的时候,女儿却一点都得不到,她特别伤心。这样的故事在农村很普遍。问题层层分析下来,大家就发现,女儿尽的赡养义务不比儿子少,却不分财产,确实不公平。我们每次做培训,都会播放这个视频,很多乡镇干部、村干部看了都很受震撼,会流泪。

从村集体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的。村集体对村里的女儿和儿子,是不是平等?如果不平等,那大家都想生儿子。但这样一来,儿子越来越多,最后都娶不上媳妇,彩礼也越来越高。我们就从根源上来分析它,也是希望跟村民讨论,让大家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些观念,把平等的规则写进村规民约里去。后来他们都同意了。

(2009年周山村修订的村规民约,被称为“我国历史上首部具有性别平等内容的村规民约”,从许多方面清除了村庄歧视女性的“潜规则”,具体条款如下:

纯女户、有儿有女户的子女婚嫁自由,男到女家、女到男家均可,享受本村村民待遇;

婚出男女因离婚或丧偶,将户口迁回本村者享受村民待遇;

支持、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在换届选举中,女性当选村民代表不少于50%;入选村两委、村民组长以及其他村民议事机构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提倡文明节俭的婚礼,凡男到女家的婚礼,村两委大力支持并协助操办;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提倡子女姓氏自由,随父姓、随母姓或父母双姓均可。)

image

西宁出嫁女失地后租住的平房。图 / 讲述者提供

代价

新法没出来之前,2018年左右,是我们最绝望的时候——当时来求助的女性,有的已经走完了诉讼程序,全部败诉;有的没走完诉讼程序,因为法院不受理。有些案件,我们会去找当地政府协调解决,有些政府可能客气客气,接待我们,也会说考虑怎么解决。但我们一回来就没下文了。

尤其是老一代女性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难。她们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方法不得当,比如去维权时不带材料,也没有证据:村里征了多少地,其中有你多少地,分配方案怎样?她们通常都不清楚。多数时候只是口头去找,人家几句话就把她们打发了,没留下任何文字回复,因此不能证明她们一直在维权,起诉时,很可能已过诉讼时效。维权过程太困难,大多数人慢慢就放弃了,只有少数人还能坚持,有方法和智慧,也愿意付出代价。

但是你还是会看到在漫长的时间中,她们的人生是怎么磨损的。她们失去了青春、健康,有很多人最后也离了婚。

我前面提到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的杨志军,当时她和她妹妹一起维权。据杨志军说,政府当时分给她们7分的口粮田,但是村里人为了表达不满,她们种什么,村民都去扒掉。最后她们天天晚上就睡在地里守着,身体受潮加上劳累,后来她妹妹得了肾病,40多岁就去世了。

杨志军当时怀上了第二个孩子,也是一次和村民的纠纷,她被打了,对方不知道她怀孕了。后来她就去保胎,用了药,孩子没流产,还是生下来了,但发育得不好,两岁多就去世了。真的是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浙江台州有个出嫁女,她有弟弟,但还是想争取自己的宅基地。过去20年,她在外嫁女群体里很活跃,是一个组织者,人也很能干,其实在浙江随便做点生意,都能生存下去,但是她选择了维权。

前段时间我们联系她,她跟我说,她后悔了,失去了一切——离婚了,又没有孩子,还得了癌症,身体很虚弱。她全家都不支持她,处处受打压和排斥。现在她孤苦伶仃一个人,独自在外面租房生活。我们当时想让一位台州籍实习生去看看她,她也是非常顾虑,说我们实习生是男生,她怕左邻右舍看到有异性来,会说闲话。她就这样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

在浙江东阳,有一位更年轻的出嫁女,她也是有一个弟弟,最开始,她弟弟在外面打工,说自己不会回老家了,家里就达成共识,让她招婿,留在家里生活。但是过了几年,弟弟又决定回来了,很快就结了婚,家里就不让她住了,让她和丈夫女儿搬出去。她想要一个宅基地,在村里建房子,村里也不愿意。

当时我们去到她家,她的家人非常强硬。我们想跟他们谈谈,她妈妈和弟弟拒绝见面,她爸爸好歹出现了,但完全听不进话,油盐不进,一直说,他家的所有财产都是儿子和孙子的。在父母面前,她完全是受打压的,什么话都不敢说。

当时她的状态也非常执拗,是那种长期维权失败之后的应激状态。我们但凡有点反对她的意见,她就不高兴。当时她女儿才3岁,很明显也被妈妈影响了,看人的时候,也是那种敌视的眼神,我们想给她一点糖,她也是非常自我保护。

我们深知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希望渺茫,所以就劝她说,你去找个工作吧,先把自己的生活搞好。我们了解了一下,在当地开出租车,一个月都能挣9000多块钱,挺好,时间也自由,但是她说她不敢开车。

(2023年,每日人物作者曾去到浙江,见到了几位出嫁女。当时观察到她们家庭内部的某些共性:这些出嫁女的丈夫,往往在维权这件事情上都是沉默的,他们不阻止妻子做这件事,但也不支持、不表态、不参与。我们与妻子们聊天时,他们是家里一个灰色的背影。失权如此显形,但他们希望忽略它,继续生活下去。

东阳这位出嫁女甚至提到,有段时间,她的丈夫不想要这个家庭了,她是“自己贴上去”,尽力维持和他的关系。她一胎生的是女儿,为了留住丈夫,她又生了二胎,是个儿子。她说,儿子出生之后,“老公的心定下来了”。)

我们是觉得,对所有的出嫁女来说都一样——土地权益问题,不是针对某个人,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个人的努力,确实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法治进步,应该有这样的人出现。但确确实实,它的成本特别大,付出特别多,你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谁都不知道。

所以应该先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不要一意孤行,只做这一件事。因为这样的话,你把自己的一生搭进去,牺牲掉健康和幸福,都未必能争得回来。当然了,她们有选择的自由。如果她们这么选,我们一定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image

与女村官交谈。图 / 讲述者提供

“最好、最适合的法律”

所以到了2020年,我们听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被列入立法计划,当然感到很高兴,觉得看到了希望。之前没有太重视它,也没想到推进会这么快。

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很明白,关于出嫁女的土地问题,最好就是由全国人大统一立法,制定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只有法律规定了,有明确的依据,这样就很顺,无论是地方政府和法院,处理纠纷的时候就有依据可循了。

过去其他法律立法时,我们都有过期待。之前《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我们期待它能对“谁有权利承包土地”做规定。一些关注性别问题的法律专家当时就提过,要考虑到婚嫁的女性。她们嫁到婆家之后,分在娘家的土地带不走,土地合同期限动辄就20、30年,这怎么办?村集体应该要预留一部分土地,不要分完,保障婚嫁的妇女也能分到地。但当时的立法者觉得,应该保持中立的姿态,“反正男女都在一个家里,你在娘家时,享有这个家的土地,到了婆家,就享受婆家的”,这就是想当然了。

后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我们也有过期待,但它又是大而全的、倡导性的法律,不可能就一个问题规定得很细。而且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这部法律很多时候不被适用。法官会觉得,只有家庭暴力、性骚扰,才是妇女问题,但农村土地问题,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不是妇女问题。

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列入立法计划,我们真的很高兴——它是最好、最适合就“成员资格”问题做出规定的法律,而且是首次规定。如果规定得具体、详细、可操作,可以弥补几十年来的缺失。

而且房子和土地,就是农村最大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男女平等,那大家不会在乎生儿还是生女,对于纠正男孩偏好,会非常有帮助,彩礼问题、养老问题逐步都会得到解决。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但前提是,这条法律要规定好。

所以在2022年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出台,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很快就读完了草案全文,也问了很多出嫁女的想法,最后提出了我们的修改意见,呼吁大家一起提交。

这份草案有很让人惊喜的部分,尤其是第二章“成员”部分,用近十个条文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定义、确认、权利、义务、退出、保留等等热点问题,是真正为法律注入了灵魂。

但我们觉得,它也有一些可商榷之处:

比如第十二条,关于成员确定问题,是这么规定的,“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生产生活情况、基本生活保障来源、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

我们当时一看,所谓“尊重历史”“群众认可”等等,加了这么多限定条件,是不是说,以前村民们认定某个出嫁女不享受权利,那以后也应该尊重这个决策?现实中,完全可以用这些条款来钻空子。我们当时就这个条款提了修改意见。

再比如草案第十九条“不丧失成员身份的情形”,它规定“妇女成员不因丧偶、离婚而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但实际上,很多农村地区,大龄未婚、结婚、再婚的女性,也会被排除在集体之外。所以我们就建议,把这条改成“妇女成员不因未婚、结婚、丧偶、离婚、再婚等而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提这些建议,其实也不确定能不能被采纳。但我们依然要提,要写出来,把理由写得很充分,因为这也是一种宣传和教育。

真正到2024年6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公布,我们发现立法者还是采纳了很多建议,对成员资格的规定,一共有九条,比较明确,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

其中明确提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因务工、经商、离婚、丧偶等原因丧失身份”——我们见过很多案例,女性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被剥夺了权益;还有一条规定,说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果结婚了,但没有在其他地方取得成员身份,那么原村集体,也不能取消TA的身份,这条也是对婚嫁女性有利的。

而且定稿还专门提到了妇女权益,“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相当于是把《妇女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移过来了,这很让人欣慰,是很有必要、也很好的一点。

新法公布那天,很多出嫁女都很兴奋,尤其是广西、广东、山东的女性,她们自己的待遇可能解决了,但子女一直都是被排斥的。而新法明确规定了,“对因成员生育而增加的人员……应当确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很多人跟我说,那天她们很晚都没睡着。

image

在江苏省试点村修订村规民约讨论会的现场。图 / 讲述者提供

隐忧与期待

新法2025年5月1号生效,但从今年夏天它公布开始,有些地方,已经有了松动。

在内蒙古通辽,就有一个案子,涉及到村里的土地补偿款,每年村里都发,最近这次,每位村民都能发一万元,但他们只分给出嫁女500元。全村有75位出嫁女,她们当然不同意,后来检察机关介入,去跟村集体协调沟通,调解之后的结果是——这次的一万元,出嫁女都能享有,男性村民拿多少,她们就拿多少。

但因为法律明年才生效,属于她们的这75万元,村集体已经放在了一个专门的账户上,等明年5月1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一生效,这钱就给她们。

现在我们对新法最大的担忧,就在于第十二条第一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员大会,依据前条规定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思还是说,成员资格还是由村民自治,即开村民大会,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我们对现实比较了解,担心这条法律,会成为出嫁女争取权利时最大的阻碍。

举个例子,今年我们去了一趟山东,当地有个案例,是个双女户家庭,父亲因为重男轻女,很早就和妻子离婚了,去了外地,组成了新家庭,这位母亲就带着两个女儿在村里继续生活,大女儿还在村里招了婿。后来这位父亲带着二婚的妻子、儿子回来了,村里就跟大女儿说,你有弟弟了,那你就是出嫁女,不享受村民待遇了,剥夺了她的权益。之前她每年能分到征地和租地款,后来就没有了。

这个女儿不服,去起诉,法院判她胜诉了,但是属于她的钱,一直无法落实。我们就去当地,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到了之后发现,因为她起诉了,村民对她家意见很大。开村民大会,大家都不同意把钱给她;她打工攒钱买的一辆车,被人砸了;隔壁一位男性村民喝了点酒,就骂她妈妈,说她赖在村里不走,分大家的财产,还把她妈妈打了;她妈妈也被村干部踢出了村里的微信群,她想问点什么事,村里人都不理她。就是这样一种氛围,她们一家是很受孤立的。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村里溜达,和一些村民聊天。不管是男性村民还是女性村民,他们都是说,“在我们农村,法律判赢了,也没用,我们都是按照土办法来。(所有权益)出嫁女都是不能有的。要是都给分,那所有女孩结婚后都不走了。”

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如果还是由成员大会来确认成员身份,会有潜在的风险——遇到不讲理的村集体,仅仅“村民自治”这一条,就可以推翻所有进步。我们当然希望所有村民都愿意改变,但法律不能寄希望于人的道德。尤其是当利益很大的时候。

所以我们想呼吁的是,明年5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行后,能出台更细致的实施办法,或者能针对有些条款,做更细致的司法解释。我们当然尊重村民自治,但如果,村民自治做出了不公正的决定,法院可以通过判决做合法性审查,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决定书依法纠错,而不是再推回给村民自治。

让那些想遵守法律的人,有法可依。让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得到惩罚。也让那些失权的人,得到救济。

当然,法律永远是底线,更根本的还是在加强农村地区的宣传,让大家树立性别平等的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法律才会有它的土壤。

其实这件事可以很简单。我想讲一个20年前的故事。当时教育部有个规定,大学生本科阶段不能结婚,研究生和博士阶段不能生孩子。2004年7月的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女博士。

当时她30岁,和丈夫都在北京一所学校读博,也是意外怀孕了,她的身体不大好,医生建议她把孩子生下来。其实她已经结婚了,又是第一胎,完全符合《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但当时就是因为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就把她开除了。但是她丈夫没事,还在继续读博。

当时我们有个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大文教授,是中国婚姻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婚姻家庭法教材,也是1980年《婚姻法》和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起草组成员,他当时特别支持这个女生去起诉。但她考虑到丈夫还在读书,不敢,放弃了。

我们就针对这起案件,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请了媒体、专家学者、高校管理者来开会,当时教育部的官员也来了。他在现场说,十年前,他们就想取消这个规定,但又害怕取消之后,学校成了育婴堂。女孩子上大学就结婚,研究生就生孩子,教育计划都要被打乱,好像一旦政策放开,就会出很大乱子似的。

会后,媒体对这个会议作了报道,一个月后,教育部就把这个规定取消了(2005年3月国家教育部公布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经学校同意的旧规定)。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大学并没有成为育婴堂。人都是理性的,女孩子不会因为这个规定不存在了,就随随便便急着生孩子。

同样的道理,农村的女孩子,并不会因为有了权益,就全都留在村里不走。她们要进城、读书、找工作,人是理性的、流动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给她们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原創)思想深邃,不放棄興趣愛好,吃不了苦的年輕人,大概率一事無成

4 August 2024 at 09:09

獨立思考,質疑精神,頭腦清晰的人,不容易被騙,不會被毒雞湯洗腦,有主見.小學時期,學業不忙,可以多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也鍛煉思維能力.兒童時期,培養想像力是好的.

如果是大學快畢業或已經工作,要面對現實,要賺錢,獨立思考和其他想法,只會分心.思考的越多,越清醒,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惡臭的成人世界,更容易感到痛苦.尤其在大廠或高端金融業,在內卷的職場中,如果還堅持獨立思考和質疑,還特立獨行,只會處處碰壁,很快會被辭退.有獨立思考和質疑精神,有清醒認知的,特立獨行的,追求純真和真善美的年輕人,都會對社會規訓和職場中強調的吃苦耐勞,吃苦奮鬥精神,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服從性,嗤之以鼻.在大城市打拼,在大廠,不允許自由散漫,哪個國家和地區都一樣.個性強,特立獨行的年輕人只會被職場拋棄.
有上述特徵的年輕人,所處的大環境,身邊或整個社會的年輕人,幾乎都冷漠,狹隘,沒主見,認知水平低,被毒雞湯洗腦,自己孤單無助,找不到知己,會感到非常痛苦不堪.如果情況變了,為了生計,不得不吃苦且沒有別的選擇,不得不經歷苦難,那種暗無天日,會感到生不如死,有的人會以暴力犯罪結束這一切.
我20歲出頭的時候,就對大城市,大廠,白領,高薪,升職加薪,成功,發財等,沒有半點興趣.當時我就認為:為何非要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為何非要以賺錢為中心……那樣的生活多麼沒意思.很多事情,我總是認為,不適合我.大約最近3年,我又想到:尤其對於女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適合努力,奮鬥,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要努力上進的,不是人人都想追求成功和財富.對於世俗的成就,世俗領域的很多事情,我總是這一句「沒有半點興趣」.我28,29歲以後,對內卷,對吃苦,或有人說很多30歲左右的女生幼稚,我更是厭惡透頂,以至於,看到某些標題,評論或彈幕,都能激起我的反感情緒.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書籍,網文,影片,評論,彈幕,比如對白領,大廠,全職工作,快節奏,物慾橫流,燈紅酒綠,過度的消費主義,內卷,先苦後甜,吃苦崇拜的批判,我非常容易引發共鳴.
越年輕的時候,早早的看透了人生,看透了成人世界的本質,對上進心的打擊也是致命的,越沒有動力努力工作.思想深邃的年輕人,大概率的一事無成,沒有前途.如果是有上述特徵的女生,年齡越大,相比男生,更難以轉變,到了28,29歲,已經沒有任何轉變的可能.
商業社會,講究的是效益為本.優勝劣汰,是職場的本質之一.在大城市,白領職業,內卷是必然.成人世界,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自由之思想,沒有有趣的靈魂,沒有純真,錢是唯一的主題.也許,18歲以前,18,19歲,20歲出頭的時候,會想到:這些想法在中國不受歡迎,在中國社會到處碰壁,如果來到一個相對自由,文明的國家是否會被包容?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明白過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有這種想法,走到哪裡都會處處碰壁,到哪裡都不受歡迎.還不如,在中國的話,只選擇開放,包容,宜居的城市,做自由職業,小姐妹們團結互助,殘酷的現實就拿我們沒轍了,還會適當的妥協.

按照世俗的觀念和社會規訓,以成人世界的視角,這個快節奏,物慾橫流的社會的主流觀念.獨立思考,想像力,好奇心,有趣的靈魂,興趣愛好,女生愛美打扮的天性,真的沒用,完全是浪費時間,耗費精力.興趣愛好,更容易三分熱度.小時候,父母總對孩子說,不要總想那些沒用的東西,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別耽誤學習.
獨立思考,想像力,好奇心,有趣的靈魂,興趣愛好,要麼不能變現,要麼衹能賺點小錢(比如接單寫網文,寫文案,平面設計,影片剪輯等,也許能用到一點,發揮出一點自己的創意).

越是賺錢能力強,自身條件優秀,有進取心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沒有多餘的想法,無趣的,感性勝於理性,能抑制住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多餘的想法,不分心.他們往往,在工作和專業領域更理性,在其他方面更感性.無趣的,沒有多餘想法的人,感性思維,才更容易感受到努力工作和賺錢帶來的成就感,錢多帶來的快感,實現財務自由的那一天帶來的豐收喜悅.努力的男生,或家庭條件不好的男生,剛18歲,就知道要努力,更知道錢的重要性,沒有多餘的想法.

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By: Steven
8 March 2023 at 13:23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原創)我不嚮往上流社會 我不羨慕有錢人|不攀比|我的金錢觀和安全感

17 July 2024 at 10:32

我沒有淘金夢,沒有發財夢.我不追求財富,不追求成功,不求發展前景.什麼國際名校,大城市,大廠,高薪,成才,成功,發財,我沒有半點興趣.我沒有任何志向,沒有金錢,物質上的追求.我不想改變命運.

對於中產,我不嚮往,不追求,中產的生活有什麼好的?有的人嚮往中產的生活,卻沒看到中產賺錢不容易,壓力大,在經濟蕭條的年代隨時會返貧.所謂的人生贏家,富人,上流社會,對土豪和明星大腕的生活,對高大上的東西,我不羨慕,我沒有半點興趣.上流社會有什麼好的?有什麼值得嚮往的?
我對房子車子,高檔名牌的東西,奢侈品,高檔化妝品,高檔的衣服,包包,鞋子,出國旅遊,沒有半點興趣.
我不和別人攀比,別人多麼有錢,成功,我不羨慕.有錢人的精緻生活,我沒有半點興趣.那些東西吸引不了我.網上的有錢人的精緻生活,炫富,我看著就覺得厭煩,都是精神鴉片.
我不和人攀比,不羨慕,不嚮往,不追求這些,有什麼可焦慮的?如果羨慕,嚮往,追求這些,有攀比心理,只會製造無謂的焦慮
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不羨慕,不憧憬,不幻想.我不是18歲以前,不是18,19歲,20歲出頭,也不是20多歲了,作為女生,不能再像真正年輕的時候,還憧憬未來,羨慕,嚮往什麼,更不能對未來抱有幻想.在小時候,18,19歲,20歲出頭的時候,很多人從影視劇,從電視,報紙,雜誌,網絡上看到西方發達國家富翁的生活,會羨慕百萬,千萬富翁.我上小學和初一,初二年級的時候,我夢想長大了之後,要成為都市麗人,要成為一個很有錢的女性.年齡大一點,自己又沒有那樣的賺錢能力和個人實力,更不能幻想這些難以實現的東西.
再美好的生活,都是物質層面的.真的財務自由了,什麼工作都不用做,可以一勞永逸,天天歲月靜好,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又有什麼意思?還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呀?現在又不是以前的年代.那時工業品昂貴,生產成本高,技術落後,物流不發達.以前,不衹是在中國,10多年前,沒有大學學歷,多數情況下衹能打苦工,除了吃苦別無選擇.10多年前,租房也沒那麼方便.時代變了,情況不一樣了.可是很多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認知,尤其是男生,認知還停留在過去的年代,或總感覺到沒有安全感.另外,大多數人的慾望和貪心是無止境的.
一旦青春不再,再有錢,生活再美好,天天歲月靜好,又有什麼用?等不到那時,不再年輕了,也沒法愛美打扮了.年輕時感興趣的東西,早早的就不再感興趣了.更不會獨立思考,有想像力和好奇心了,到那時,這些都沒用了.可是低級趣味,奢侈的愛好卻很容易培養起來.到那時,人也會變得世故,自私,狹隘,更加貪財.

對於我,錢多錢少,和安全感無關.賺的再多,存款再多,不會給我增加安全感.我不追求,不需要財務自由給我帶來更大的底氣.我要活在當下,為青春而活.對於中老年人,錢才會帶來安全感,很多男生也是這種觀念.
有閨蜜在,還有那麼多和我情況相近的,想法和三觀能產生共鳴的90後女生,衹要我不會感到孤單無助,不會成為孤家寡人,是我最大的安全感,也是我的底氣所在.保持青春,外表年輕,心態年輕,做一個獨立的女生,也是我最大的安全感.
被毒雞湯洗腦的,認知水平低的人,才會認為自己有房子才有安全感,才有歸宿

像我這樣半躺平的90後女生,不可能什麼工作都不用做,不可能一勞永逸,只工作不上班.錢還是要賺,賺錢衹是剛需,有多大能力賺多少錢,不是為了發財,不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不是為了給未來掙錢存錢,不是為了養老,不是為了買房.我不會刻意省錢存錢.我才不會給未來的我,那個令我討厭的,邪惡的老女人,去給她掙錢,存錢,不做她的幫兇.
我不追求財務自由,不追求有錢又有閑.我活在當下.我不亂花錢,錢,該省省,該花花.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和閨蜜們都是小國寡民心態.我只喜歡,和閨蜜們在一起生活,穿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就挺好的,就滿足了

(原創)女生獨立性

11 July 2024 at 15:36

在中國,女生最遲29歲,多數情況下,沒有家鄉可以回,沒有娘家可以回,沒有父母可以依靠.回不去的家鄉,父母也不接納我們.對於女生,家鄉不是舒適圈,不是避風港,不是疲憊生活的嚮往,更不是歸宿!女生成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千萬不要把家鄉,父母的家,父母家中自己曾經住過的房間,當成自己的歸宿,避風港.那是嚴重的錯覺.會嚴重扼殺自己的獨立性!


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中國惡劣的社會環境,沒有舒適圈,沒有安樂窩,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避風港.
女生年齡大了,千萬不要把男人或父母當作自己的堅強後盾.更不要把男人,原生家庭,親情當作自己的底氣所在,切忌有這樣的想法.
父母家的房子再大,是老兩口的.父母再有錢,是父母的錢.子女過了18歲,父母有條件移民外國,加入外籍,也衹是父母他們的事情.老公或男友再有錢,賺錢也不容易,不能隨意佔有,不能剝削男方
女生達到一定年齡,家鄉,原生家庭,親情,都會扼殺自己的獨立性,會扼殺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女生年齡大了,最遲29歲,一定要遠離遠離家鄉,遠離親戚,遠離原生家庭.如果父母有封建思想,有重男輕女觀念的,三觀有嚴重問題,對子女道德綁架的,成年之後,更要趁早遠離這樣的原生家庭.遠離上一代人陳舊,教條的觀念.家鄉在中國農村,落後地區的,更要遠離家鄉,遠離愚昧和落後.

對於男生也一樣,衹是沒那麼明顯.嚴格意義上來說,過了18歲,無論男女,家鄉,原生家庭和自己沒有半點關係,過了18歲,無論男女,就不應該再以原生家庭為單位,家鄉,原生家庭,本應該漸行漸遠.
在中國,什麼衣錦還鄉,返鄉生活,都是對男生和前幾代人說的.女生最遲29歲,想回娘家生活,依靠父母,這條路走不通.

女生相比男生,必須加倍的注重獨立性.女生無論走哪條路,無論是職場女性,事業型女性,女強人,平庸的普通女生(包括半躺平做自由職業的女生),無論90後,95後,00後女生,成年了,都必須獨立.先做到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緊接著獨立生活.接下來逐步經濟獨立.
除了事業型女性和女強人,對於普通女生,只需滿足經濟獨立的最低標準即可,自己掙的錢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不依賴別人.女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要獨立生活.對於普通女生,在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有主見,提陞認知,自我保護等方面,卻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男人,無論是前幾代人的舊觀念,還有當代社會的觀念,社會規訓,男人卻不能只滿足經濟獨立,還要賺錢能力強,能存錢,有上進心…

太多的人,只注重經濟獨立,從不關心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
在職場內卷的,無論男女,無論年輕人,中年人.尤其在某個組織或公司,像一枚螺絲釘一樣的職位,是執行任務,辦事的工具人,唯命是從,沒有任何自主權,不可能有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還會嚴重扼殺人的獨立性.他們纔不會為了追求真正的獨立性,不會為了人格,三觀,而捨棄高薪,放棄某個職位,影響個人前途.太多的人,為了賺錢,早已丟掉人格,不在乎人格.對於要考慮養老,有未成年子女的,有房貸的中年人,壓力很大,身不由己,無暇再關心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大多數成年人(很多少年男生也一樣),不知道人格為何物,不知道人格獨立,三觀獨立,思想獨立為何物.尤其對於中年人和男生,這些也不重要,衹有經濟獨立是必須的.很多人,是否獨立生活都是次要的

很多人錯誤理解經濟獨立.只從字面意義理解,就能知道經濟獨立的最低標準,可是大多數中國人卻不清楚.難道女生賺錢能力差,缺乏上進心,不爭強好勝,不做事業型女性,不做女強人,買不起房,就不獨立?女生是否獨立,和這些沒有必然的關係.經濟獨立不是要求賺錢能力多麼強,多麼要強,拚搏,有上進心,敢闖,吃苦耐勞,不是要有多少存款,不是追求成功,不是追求財務自由,不是要有自己的房產,不是非要有全職工作.經濟獨立更不需要向他人,向自己證明什麼.經濟獨立衹是現實需要,不為別的.
女生經濟獨立,獨立生活不再困難.女生經濟獨立,不一定能讓自己變得有錢,生活質量不一定會提陞,但是活得自在,不依靠任何人.獨立生活,自己租房過日子,不寄人籬下.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
有人說,女生沒有房產就是不獨立,房子能給人帶來安全感,那是毒雞湯,千萬別信!房子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租房一樣生活.背負房貸會扼殺人的獨立性.如果女生背負房貸,就是葬送青春.

自由的靈魂 人格和精神獨立

4 July 2024 at 12:06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是博主小姐姐本人收集整理的.

06

自由和人格遠比生命重要,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之一。人性的尊嚴,不容詆毀,人格的完整,不容侮辱

有的人想:人如果沒有自由,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人如果連命都沒有了,要自由幹什麼?
正是這種認知的不同,使不同的人的思維差距越來越大:一個會獨立思考,獨立探索,保持獨立的人格;一個永遠中庸隨大流,暗度陳倉

自由不僅在於實現自己的意志,更在於不屈服於別人的意志。

人世間有太多枷鎖,但靈魂一定要自由。

我們以為我們是自由的、獨立的,不過是錯覺。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都不過是量產出來的複製品,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格,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存在過。

很多人缺乏自我、內心空虛,因此從外部需求精神支柱。常見的方式是崇拜偶像,不限於明星、意見領袖、成功人士。 這種現象從古到今,跨越各種民族和文化。
聰明人明白,誰能吸引這些人、引領他們,誰就能掌握一種強大的力量。

心靈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開始!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愛自由,但是妨礙人獲得自由的往往就是人自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031

女生獨立性 經濟獨立

29 June 2024 at 10:01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博主小姐姐收集整理的

02

女生還是要適度的經濟獨立,對於已婚的女生,不管你另一半多有錢,自己也要賺錢,不怕賺錢少。首先精神不會空虛,也不會整天胡思亂想

人要離開父母才能成長,離開父母是給自己在心理上劃出一個獨立的自我界限,在這個界限以內,你要做你自己,實現對自己的愛和尊重。
http://www.cnwomen.com.cn/2022/06/06/99252146.html

不少女性表示不結婚的原因是女性獨立了,沒有必要依附於婚姻和男性而生存

9

網友評論
女孩子長大是沒有家的
所以現在的女孩子長大後自己就是自己的家,不需要去靠伏低來換取一個安身之所
城市出生的也不一定有可以回的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k4y1F7nz

01

2022年 所謂”專家”的話,當反面教材
有一個「專家建議30歲經濟未獨立女性盡早回老家」的話題火了,這位專家的意思大概是,如果女孩在一線城市拚搏到二十七八歲,經濟上不能自立,回到父母身邊挺好的,在大城市待太久了回去在當地很難找到合眼的對像,沒必要硬撐著。
一時間,網友們群情激憤,怒懟專家的言論。網友們給出的理由包括:「沒經濟獨立回老家就能經濟獨立嗎?」「回老家這個年紀不是更難找對像嗎?」「回家水土不服的更多」……
https://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50569

對此,博主小姐姐想說
無論中國和國際大城市,生活成本那麼高,在大城市,無論女生男生,無論年齡,不可能經濟不獨立,不僅要經濟獨立,還要有足夠的賺錢能力,否則在大城市都難以基本的生存,房租都交不起.在中國,最遲2022年上半年,大多數91年末至93年的女生,停止內卷,都紛紛離開大城市,選擇宜居,開放,包容的城市居住,小姐妹們互相抱團取暖.在中國,除非在家鄉能進體制內工作,否則女生最遲29歲,沒有家鄉可以回,沒有娘家可以回,沒有父母可以依靠.故鄉,原生家庭,親情,是最扼殺女生的獨立性的,尤其是28歲以上的女生,必須格外看重這一點.對於女生找對像不是必需的

那是一条地狱之路

By: Steven
17 April 2024 at 14:46

每次在网上看到单身女性「做了一些功课」后,认为「一个人养孩子也没那么难」,心中就会升起一阵悲凉。

养育一个人,从来就不是一笔经济账。养育一个人,这五个字意味着什么,没经历过的人理解不了,经历过的人也说不清楚。那是以命换命,是浇灌,是完全的投入,是真心换真心。

身为一个父亲,作为所谓独立女性的儿子,我太清楚这条地狱之路真实的模样了。所以每每看见这样的话,心中只有悲凉和祝福。

这份悲凉,同时属于这些女性和她们的孩子。

不要「觉得不太难」而去做,而是「明知道会非常非常非常难」还想去做。

尤其在今天。

十二生肖 · Midjourney · 戏剧角色设计

By: Steven
4 February 2024 at 20:37

在网上看过很多人用 AI 画十二生肖主题的系列画,但大多数我都觉得太套路了,要么只是生成一只动物,要么是套上一些所谓的古风服装,强行「国风」一把。我觉得,既然工具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生成能力了,那么,创作者就应该更多地表达观念。没有观念的全自动生成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些长着网红脸的 AI 美女图。好看,但无味,因为缺少人味儿。

人味儿来自什么?最重要的两个点是:有缺陷,有观念

缺陷是因为人的不完美,不能样样都要,那么就得有取舍,而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观念。观念和审美,本质上是我们经年累月的经历中,所积累下来的看待世界的偏见。这里说的「偏见」不是贬义词,而是在说,人无法客观,而观念与审美就是在主观中沉淀下来一系列判断依据。我们就是用这样的依据来取舍,这些选择就形成了创作的结果。

即便是回溯到人类此前的所有历史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是基于自己的「偏见」来选择创作的工具、技艺、载体和题材的。没有偏见,就没有作品。

因此,我想尝试创作一套有「戏剧感」的十二生肖。

戏剧感,一方面来自这些生肖不能只是动物,或者套了动物头套的人,而是得有个性与故事的角色,角色的人物小传可以从它们的神情、服饰、妆容等呈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冲突感,这里说的不是观念不同的冲突,而是来自文化和故事背景中,衍生出来的角色的生命力,它会把你带入到某种场景里,它们的妆容和服饰或许不是那么常规、习以为常的文化惯性中的表达,但它们在场景和故事中,是合理的。

以下就是我的创作尝试:

如果你喜欢,可以自行下载原图。

如果你要转载,或者二次创作,请附上这篇 blog 的链接:suithink.me/?p=11457

我大致分享一下,这十二个角色的构思吧。

【鼠牛虎】这一组,是想把【生肖】与【西服】做一个融合,但我希望它们有更多的变化和区别,就分别在色彩、气质上做一些差异化描述。最后出来的三个角色,能感觉到是来自同一出剧的人物,饱受欺凌的鼠,正直优雅的牛、权势凌人的虎,故事就由此可以展开了。

【兔】通常是软弱和被欺负的对象。我希望创作一只勇敢、独立的兔小姐,于是让她走在一个昏暗的街道里,身着红色皮夹克,眼神坚定地朝着镜头。在很多文化意象中,兔子、皮衣和地下文化的组合,是谄媚的,是挑逗的,或者是色情和暴力的。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想她可以是地下世界的英雄。她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位女性角色。

【龙】在中国的文化里,高高在上的霸权。于是我想,首先在颜色上我就不要那种红黄黑的东西,我不要皇权和武力的表达,我要它是个君子。作为君子的龙,需要同时具备威严和素雅。威严在于其妆容造型和气质眼神,素雅在于整体的色彩倾向和服饰风格。所以,这头金龙虽然相貌霸气,但眼神柔和坚定,白发之下是金线白袍,不怒自威。

【蛇】是邪恶的,多数文化中,它们都是这样的形象。这是第二位女性,我希望赋予她高雅的气质,和中立的角色身份。她在诸国纷争中,不倾向任何一方。但保持中立,需要的不仅仅是态度,也需要武力和经济。所以,她应该是一位既有贵气又有智慧的女性领主。在她紫色的服饰之中,使用了羽毛的元素,与蛇类那种光滑、阴暗的视觉元素做一点调和。

【马羊猴】这一组是相对现代的角色。【马】通常是黑色或褐色的,虽然也有白马,但在印象中,说起马就是黑色的动物。所以我想给她穿一身干练的白色风衣,即符合马这种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形象,又能在色彩搭配上突出她的质感。值得一提的是,我选择了一个侧面的视角,因为马的轮廓,侧面是最美的;并且,我在 prompt 中加入了长辫的描述,黑色布料的造型很妙,因此这个角色是目前没在网上出现过的全新的马人形象。她也是这组当中的第三位女性。【羊】的种类实在是多,不同种类的羊,出来的气质也都不太一样。经过不同的组合尝试,我最终选择了 Goat 这种羊。我想要一个有点脾气和痞气的大叔,他平时就坐在街道头的店铺门外,跟老板聊天,街上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他一定会出手。因此,他的皮衣和眼镜都是有点讲究的。不过你看得出来,他并不是那种有钱人,他的讲究是一种对待自我的态度。

【猴】很特别,一方面是猴的种类也很多,另一方面是,猴子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是活泼闹腾的男性形象。我非要她是女性,但她不会是个乖训的家伙。最后我之所以觉得,滇金丝猴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在于它的毛色和毛发的形态,橙色到白色的过度让角色有一种温和的基调,但向外肆意张开的样子又很有流浪不羁的气质。服饰上我选了裙子和围巾。但在色彩上我动了一点心思,暖色系的猴和皮衣加长裙,得有一些色彩上的对冲,来建立她的个性和态度。因此,围巾是绿色的,也有相当的体量感。

【鸡狗猪】中的【鸡】是在【骄傲大公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表达。首先,鸡的种类很多,但白色羽毛的,通常是 white Plymouth Rock。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我希望他穿着镶满了珠宝的绿色三件套西装。神气,就是要神气!【狗】就更多种类了,我最开始也尝试了不同的品种,因为拿不准什么样的形象是更合适的。后来我意识到,不同的狗,它们自身的气质差别就很大,所以不存在一种狗能表达狗这件事。于是,重点就变成了,我想要表达什么,那就选择什么狗。我希望这是第五位女性。恰好,筱烨以前的 Daisy 就是一只金毛,一个可爱热情受街坊邻里欢迎的小女孩。那就金毛寻回犬吧!在这个设定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双麻花辫和白色校服的描述,最后就有了这个金毛小女孩。

最后的【猪】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十二生肖中男女比例对半开,所以我希望她是女生;另一个是,我想她可以非现实一些。前面的十一位都是比较写实的感觉,但写实的猪,和女性结合,在观感上,很容易让人产品某些厌女、性别对立的联想。我不希望这位可爱的女性角色被贬损。于是,我给她增加了金色皮毛质感的设定,穿上温暖的粉红色外套,带着白围巾站在雪地里。这是一位温柔的女性,但她的防风镜会告诉你,她可不是傻白甜,在雪天的山里行走,缺少她的交通工具,哪怕是楼上的虎先生,也寸步难行。温柔也是有力量的。

下载高清原图:                      

女神雕像|Midjourney V6 Alpha 不锈钢材质测试

By: Steven
3 January 2024 at 00:02

之前测试了 Midjourney V6 在石膏、大理石、黄金材质下的表现,出品非常好,并且品质表现很稳定。今天忽然想测试一下,同样的题材在不锈钢材质下的表现如何。

因为上述三种材质的漫反射对形态的干扰很小,AI 的训练素材应该也大部分是以这类非镜面材质的图库为主,所以我猜测,同样的雕像在抛光/镜面不锈钢下的表现,很可能会因为镜面反射对形态的干扰,产生许多错误。

以下实测例图,均可点击查看原始尺寸高清大图

Prompt ⬆ Bust photo,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culpture, real feathered wings, black rock, magma and flame, dark clouds –ar 3:4 –style raw –v 6

可以看到,镜面不锈钢材质在没有手部参与的情况下,表现非常出色。形态、比例与动态都在镜面材质下,显得更为出色,细节的呈现也非常舒服。

Prompt ⬆ A statue of the goddess made of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with huge white feathered wings, surrounded by obsidian, with lava flowing, violent flames, and clouds of darkness –ar 3:4 –style raw –stylize 50 –v 6

这一组我着实测试了很多轮,才终于能挑选出这两张还看得过去的成品。期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点有:

1、手的比例和手指的形态、数量;

2、画面未完整呈现 prompt 所制定的内容;

3、不锈钢、羽毛、岩浆、火焰四种材质的不恰当混合。

我感觉目前的 
V6 Alpha 虽然在光影关系和质感的表达上非常强,但在较复杂的 prompt 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不合适的混合。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White Feathers, Obsidian, Lava –ar 2:3 –style raw –v 6

这一组实例中,明显可以看到 

MJ 对于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这个关键词的错误执行。虽然质感的表现非常好,但它根本不是镜面不锈钢。同时,岩浆、黑曜石这些关键词也几乎没有呈现,仅有部份反光似乎呈现出了对「Lava」一词的反馈。从最终结果来看,质感的表达是明显跑题了。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Above the Waist, Red Feathers, Obsidian, Magma –ar 2:3 –style raw –v 6

当我把其中「白色羽毛」的描述,修改成「红色羽毛」后,可见材质之间的干扰就几乎消失了。大概是镜面材质中高光的部份容易和白色材质产生混淆,所以在颜色明显有区分的描述下,不锈钢的质感表达就非常舒服了。

这一点猜测,在最后一组失误实例中,可见到更离谱的跑题。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Goddess Statue, White Feathers, Obsidian, Lava –ar 2:3 –style raw –v 6

这一组和上上组的 prompt 是完全一样的,区别有:

1、选择方案发散路径时,选择了有躯体的版本,有起伏的形态更有利于表达镜面材质;

2、更大面积的曲面形态,似乎会有更少的概率出现材质跑题的情况。

我不确定以上猜测的概率,但在实际测试中的感受就是:

如果人物以全身、半身的形态来呈现,那么镜面不锈钢的表达错误非常少见;但如果选择只有脸部特写的方案深入,材质跑偏的概率明显更大。

Prompt ⬆ Mirrored stainless steel, close-up of goddess’s hand, white feathers –ar 3:4 –style raw –v 6

同时,因为以上的所有测试中,手的比例和手指的形态、数量一直都在出问题,所以我单独对「手」做了几轮测试。在高反射材质描述下,「手」出问题的概率非常非常大。必须一轮一轮地精挑细选,在看着还行的方案上一次次地 Vary 才能偶遇到一两个,看着没什么大毛病的「手」。

同时,因为高反射的干扰,高光和白色很容易让不锈钢材质呈现出磨砂质感。

Prompt ⬆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bust of a goddess with white feathered wings, black rocks, lava, flames, dark clouds –chaos 21 –ar 3:4 –v 6

这就是上文说到的跑题千里的材质表达。

同是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这个词,但无论是躯体还是面部,都完全没有 Polish 的意思。整体观感更像是光滑的石头,它的质感表达完全被白色羽毛给搞混了。但同时,羽毛也呈现出石雕的质感,完全不是羽毛的质感,和上面几组实例的羽毛完全不是一类表现。

本轮测试总计生成了 659 份方案,筛选出以上 19 张我认为可以的成品图。

在我看来,这个比例过于低了。

希望在 



V6 的正式版本中,能优化这方面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