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唐师三百手|“学霸就餐区”,养成权威主义人格的温床

17 December 2024 at 02:46

近日,网传成都某知名中学食堂开辟了所谓的“学霸就餐区”。

图片中展示的“高一学霸就餐区“,有专门特供的配好餐的精致木盒,有新鲜水果,有汤品。配菜有三荤一素,木制餐盒装得满满地。

image

image

说起来,这不算什么新鲜事物,早几年前,就曾曝光过特供“学霸餐”的中学。

图片中的这间成都某知名中学,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全成都各初中掐尖的“学霸”,也就是说,这间高中按照分数招收的最后一名学生,在他原来的初中班级里也是妥妥的学霸。

就是这样由全成都各初中掐尖录取生源的知名中学,在学霸中还要再度区分学霸中的学霸,并给予公开的特权。

CDT 档案卡
标题:“学霸就餐区”,养成权威主义人格的温床
作者:唐映红
发表日期:2024.12.17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师三百手”
主题归类:中国教育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不平等”简直就是这间中学的座右铭,核心价值观。

我不知道这间中学教不教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平等”讲起来算不算阳奉阴违。

所谓“学霸”,大概就是指那些学业成绩拔尖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一个学生能够成为学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天赋。这么说吧,智商测验160分及以上的学生,只要心理不崩溃不摆烂,在这间中学坐在学霸就餐区吃饭根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相对地,智商130的同学就算是付出十倍、二十倍艰辛的努力,也很难争取到坐学霸就餐区资格。(智商100就比一半人聪明,130及以上就是人群中前2.5%最聪明的人)。

所以,“学霸就餐区”鼓励和弘扬的是什么?努力吗?No!是天赋。人生来就不平等,就高人一等的天赋。

中学阶段(初高中)是一个学生情绪、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敏感期。直白地说,就是学生终其一生人格塑造的最关键时期。

如果学生处于一个享有公开特权,且又被严格和苛刻管理限制的校园里,那么,这样的学生最可能就是发展为权威主义人格。

权威主义人格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就是崇拜和服从比自己权力更大的人,但对不如自己的相对弱势者倾向于充满偏见和苛刻对待。

知名中学通常对学生都有着严格乃至苛刻的管理限制,例如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男女生不得有亲昵嫌疑的交往;甚至上厕所、说话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不能自由舒展,那么就必然扭曲发展。所以,中国的中学教育大概率会培养出人格扭曲的学生,一代一代地培养。同时,校方滥用权力加以管理,使其中大部分学生养成慕强的人格,也就是崇拜和服从拥有强权的人和机构。

同时,因为天赋和不算艰辛的努力就能享有校方赋予的公开特权,这种不做什么就能比别人艰辛努力更优越的经验,培养的不是安全型的高自尊,而是自恋。

一个慕强的自恋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瞧不起比自己弱势的他人,不仅会以片面且负面的刻板印象来看待弱势者,而且也会倾向于以惩罚性方式苛刻对待弱势者。

这就是权威主义人格的一体两面:慕强和凌弱。

image

权威主义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概念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家阿多诺提出。他试图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社会的人格基础。

没错,权威主义人格就是第三帝国社会的人格基础。

可以想见的是,能够坐在“学霸就餐区”的“学霸中的战斗机们”,成年后大概率能够顺利跻身社会菁英阶层,有机会成为掌控权力的“大人物”。

他们压根就看不起,也不在意比他们弱势的人群,包括培养他们的中学教师群体。

fi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