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请谨慎购买小米监控摄像头

By: twofox
13 September 2024 at 15:00
twofox:

小米监控摄像头,突然听到了陌生男子说话

我早上在另外一个帖子吐槽完小米摄像头会自动转动之后,我就刷到了这个新闻

我的情况是:

  1. 搬家的时候,我和我女朋友都无暇顾及手机。但是监控摄像头就是在自己转动,像是在搜寻什么一样

  2. 第二次也就是上周的事情,女朋友跟我说,大半夜的起来看见监控摄像头转动了起来,并对准了自己。而我,和女朋友异地,我早就睡着了

第一点发生的时候,我就去跟小米客服反馈了。首先,我确定我的摄像头,没有共享给第三个人。我和我女朋友的账号,也没有在其他设备登录。我没有开人形追踪等会旋转摄像头的功能。旋转摄像头,只能是查看的时候手动操作

我反馈的结果,得到的只是让我重置摄像头试试。我询问是否有详细的操作日志。我希望能够详细到每一个旋转的指令,都有记录来自哪个账号、ip 、设备,具体的时间戳

结果呢?客服说,我们是没有记录的。不放心可以让我把设备送回

第二点发生的时候,就再也没有用过这个摄像头了。我女朋友拔掉了电源。再也不敢在卧室放摄像头了

我没有用小号来说这个事情,是因为这个事情是事实发生的,我不怕小米法务部说我造谣 我不是一个狂热的 miboy ,但是确实买了很多小米的产品

经过这个事情之后,我只能认为

小米的摄像头定有安全隐患,或来自于内部的管理,或来自技术上的漏洞

小米的回复让我感觉的他们并不重视摄像头的安全和隐私

我也不会再信任小米所谓的安全防护的水平

连个日志都没做到完整记录,溯源都做不到,你谈什么安全?

小米粉转黑

13 September 2024 at 10:37
zhengdutech: 从 18 年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小米的产品。
20 年新房又买了一堆。
用了四年产品质量巨差。
1.先是饮水机(不是缺水状态),四个灯闪,然后不出水,我自己网上查攻略,自己拆开修好了,然后经常性都得修。
2.智能门锁指纹从 23 年开始就用不了了,指纹没有任何反应,找售后来,售后说 800 换面板,那我不如再买个新的。

品控这么差,吃屎去吧。

https://imgur.com/a/Iimje4W

千万不要买小米,再便宜也别买 +1

By: afirefish
13 September 2024 at 09:56
afirefish:

观主题: https://www.v2ex.com/t/1072408 ,有感~

618 家里面买空调,当时考虑到米家的全屋智能,又在 B 站上面看了小米自然风 Pro 拆解,看起来中规中矩。

遂入手一台自然风 3P ,三台自然风 Pro 1.5P ,一台巨省电 1P 。自然风系列的也不便宜了~ 安装完成之后,一台自然风 Pro 1.5P 制冷效果不明显,开的 16℃,强风,3 小时过去了,房间里面还能有 25℃。一台巨省电漏水。 40%故障率了~,可真行。

联系售后之后,上门处理了漏水,然后制冷效果不明显的死活说没问题!

现在看到黑小米的,见一个赞一个~。 ( PS:前一个手机为小米 10 ,用了小米手机之后,还敢买小米大件,我真佩服我自己,垃圾小米!)

千万不要买小米,再便宜也别买

By: ABCDiSDR
12 September 2024 at 19:45
ABCDiSDR: 如题,几年前买了两台小米 k40 ,其中一台是我自己用了以后,觉得不错帮朋友买的。
结果还没过保手机就黑屏了,不开机了。他很忙也没有空去处理,闲的时候去了人家说主板坏了要换主板,哈哈哈。
我当时还给他出主意,说你先给小米打电话,说你这手机坏了,现在没有空修,别过保了去修,人家问你要钱。结果打电话也没用。

今天因果报应我的红米 k40 也坏了,正取着快递,翻短信的收件码,突然就黑屏了,开机键没反应,插电源也没反应。

我以为我很了解手机能避过这一遭,当年刷机卡 fastboot 我直接跑到小米售后说 9008 给我重刷一下,记得勾上刷完重启手机。很是潇洒呀,5 分钟不到就解决战斗了,一毛钱没收我。

都成我这种钉子户,小米早破产了,我现在极度怀疑这些手机厂商在各种机型上没有下限的往下探,制造手机报废计划。

初步怀疑 cpu 虚焊。过两天去售后看看,再回帖。

国产新能源,难道就不能卖贵点儿?

By: 刘学文
3 September 2024 at 16:16

最近刷小红书,陆续刷到好多个帖子对「阿维塔 012」卖 70 万表示很不理解。

上一次大家表示不太理解的车还是极氪 009 光辉版,这款车 78.9 万元起售。

作为对比,阿维塔 12 的起售价为 25.58 万元,极氪 009 起售价为 43.9 万元,我们可以认为,阿维塔 012 和极氪 009 光辉版价格高了一大截,并不是动力更强,续航更长,空调更凉,主要还是为「豪华」在付费,比如珍贵的材料,特别的设计和匠心的工艺。

在国产新能源习惯给我们价格惊喜的当下,我们似乎对「贵」产生了抵御心理,10 万元的家用代步档位,20 万的科技满配档位,再到 30 万的要啥有啥档位,以及 40 万元的带点信仰档位,基本上就到头了,国产电车,5 个座位的,要是卖到 40 万以上,就有点不礼貌了。

但问题恐怕没这么简单。

当马力不再难得,价格也被加上了枷锁

虽然没那么精确,在燃油车时代,汽车的售价和发动机马力大概是成正比的,比如奥迪的 468 序列,宝马的 357 序列和奔驰的 CES 序列,基本上就是越贵的车马力更大,轴距更长,配置更豪华。

到了真正的豪华车领域,比如劳斯莱斯,或者兰博基尼,则完全不需要考虑油耗了,大排量大马力高缸数的发动机就是标配,只不过分支出了尊贵乘坐和乐趣驾驶两个分支,基本上还是延袭了马力与价格成正比的基本逻辑。

与此同时,马力又和加速性能息息相关,所以更直观的参照就是什么样的车配什么样的零百加速性能。

比如真正的顶级超跑品牌,柯尼赛格或者布加迪之类的,我们就要求它们的跑车零百加速至少要进入 3 秒以内,而性能车,比如奥迪 RS6,宝马 M5 这类,就得跑进 4 秒,达到 3.5 秒水准。

而一些平民性能车,本田思域 Type R ,现代 ELANTRA N 或者领克 03+ 这类,我们的要求就可以放宽到 5 秒级别。

但是,在燃油车上需要花上数百万元乃至千万元才能获得的零百破 3 秒成绩,到了电动车时代,大概只需要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获得,小米 SU7 Max 版,双电机,零百加速 2.78 秒,售价 29.99 万元,它的老对头极氪 007 四驱性能版在价格和零百加速性能上与小米 SU7 Max 几乎一致。

而小米 SU7 和极氪 007 的单电机版本,都可以把零百加速性能追到 5 秒左右。

如果更极致一点,挑战那个 2 秒级别的加速性能,我们也有极氪 001FR 或者小米 SU7 Ultra 这样的选手,反正对于电车来说,加速性能遵循的就是一个力大砖飞,马力不够,电机数量来凑。

动辄 1000PS 以上的马力,1000 牛米以上的扭矩,2 秒左右的零百加速,最后价格只要 6 位数,基本上就断了电动车依靠马力来卖出高价的可能,内燃机苦苦追寻的东西,电机唾手可得。

售价 76.9 万元的极氪 001FR,以及还未公布售价的小米 SU7 Ultra,事实上就把国产新能源汽车依靠马力定价的上限给封锁死了:百万以内为宜。

当然还有卖得超过百万的仰望 U9,但这款车情况更特殊一点,更偏超跑的概念。

虽然新能源,尤其是电车,还是遵循着马力越大,加速越快,价格越贵的基本逻辑,但加电机数量的成本和工程量,明显要比内燃机里面加缸数少一些,V12 背后的价格一定是高高在上,V6 也不会便宜,直列四缸基本上却唯唯诺诺,但双电机和单电机车型的价格差,也就两三万块。

另外一个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增加的逻辑就是智驾配置,配有激光雷达的城区智能驾驶功能,也是可以贵两三万,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国产电车的经典四个配置:白板丐版单电机,双电机四驱,单电机智驾,和双电机智驾。其中双电机四驱和单电机智驾版本的价格往往相同。

也就是说,马力和算力,在国产新能源的概念里,都可以卖上价,价格也差不多。

我们不是不愿为「豪华」买单,而是不愿为国产品牌的溢价买单

马力和算力都只能贴着成本卖的国产新能源,于是开始了依靠「豪华」来搞点溢价尝试。

但,马力和算力,都可以用切实的数据来证明,英伟达的 Orin-X 芯片,就是比 Mobileye EyeQ5H 算力强十倍还不止,「豪华」作为一个形容词,其实完全没有一个切实的标准,我们大概能有个感觉,奔驰 S 级肯定比 E 级要豪华,迈巴赫又要比普通 S 级豪华。跨品牌来说,大家似乎也觉得奔驰 S 级的豪华感,要比宝马 7 系和奥迪 A8 系要强一些。

不过要是具体说说,有没有百分比来形容,那也算不出,并且除开把豪华当关键词的奔驰,我们也不好说宝马 7 系和奥迪 A8 系谁更豪华。

更豪华的劳斯莱斯则可以给出一些信息点供参考:珍贵材质,比如无瑕疵的牛皮,珍贵的树种木材;精细工艺,比如激光蚀刻,定位打孔;手工打磨;实体钟表;特别的轮毂造型和工艺;星空顶;特别的配色;高度可定制化;等等等等。

所以在极氪 009 光辉版和阿维塔 012 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逻辑。

比如阿维塔 012 和著名时尚设计师联名合作,车身是专属液态银配色,木材选用了欧洲白蜡木,顶棚采用麂皮,轮毂有专属造型和工艺,也有星空顶设计和定制化选项……

极氪 009 光辉版也是类似,喜马拉雅原石作为装饰件,悬浮车标,锻造轮毂,羊毛地毯,手工打磨的前格栅。

出于定价和限量的考虑,这类国产电车的销量不会很惊人,在路上见到的概率也不大,品牌方也不依靠这几辆车来赚钱,所以我们合理推测就是它们想拉高一下品牌形象,把价格天花板往上提一提。

以极氪为例,旗下售价最高的两款车分别是前面提到的极氪 001FR 和极氪 009 光辉版,如果大家翻一翻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就会发现,大家对极氪 001FR 的评价好很多,甚至不少人还认为它卖便宜了,它在发布的时候,代表了中国电车几乎是最好的加速性能和操控体验,以及对「驾驶」这件事的尊重。

至于极氪 009 光辉版,则很少见到对于其「豪华」的夸奖,一来可能是大家都是普通人,看事情务实一点,二来是大家确实对国产品牌因为「豪华」来做溢价的接受程度不高,即便国产品牌们溢价得也很有限。

也有人拿智能手机的例子,来佐证汽车市场关于「溢价」的思考:

在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之前,手机市场的价格差距相当大,贵的 Vertu 可以卖几十万上百万,好几千上万块的手机也比比皆是,反而普通人一两千能买到的手机却堪堪能用。

 

而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了,iPhone 几乎定义了手机市场的价格天花板,Vertu 手机和它的模仿者也每况愈下,手机档次不再和身份挂钩。而后国产智能手机兴起,把三星和苹果之外的海外手机品牌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大批便宜好用的手机走入市场,消费者一两千块就能买到好用耐用的手机。

 

考虑到这么多年通货膨胀的因素,如今的人们可算是赶上了智能手机的好时代。

 

未来汽车市场也是类似,我们将迎来一个对豪华和品牌祛魅,只为技术和产品买单的理性购车时代。

事实却是,消费者现在购车,也很少不理性,激情下单的还是少数。不少调研机构的数据也表示,拿着 10 万元购车的人不太考虑品牌因素,而超过 30 万购车预算之后,品牌因素占比就大幅提升,难道越有钱,购车就越不理性?

那么不理性的人,怎么会更有钱?这个世界是不是没救了?

归根到底,汽车市场和手机市场有相似,也有不同,买车和买手机的消费决策也不一样。

如果说手机的工具和玩具属性占 90%,道具属性占 10% 的话,那么汽车的道具属性则要高出很多,并且越贵的车,道具属性就越高,工具就越低,这就契合了前面所说的,购车预算越高,就会越考虑品牌因素。

基于这一点,成立才三五年的国产新能源品牌的积淀,自然不如那些欧洲百年汽车品牌,品牌和技术一样,都是资产。

翻开各种机构评选的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名单,奔驰宝马保时捷总是能够位居前列,而国产汽车品牌则难寻踪迹。

习惯用产品体验和物有所值说服消费者的国产品牌,还没到用「豪华」来获取溢价的阶段。

国产新能源,其实没必要追求「豪华」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国产新能源价格上探有所成效,出现了不少平均售价 20 万乃至 30 万的品牌,理想、问界和蔚来交付均价在 30 万以上,月交付量在 2 万辆以上,已经算有所小成。

不过更细致一点说,理想因为 MEGA 没成功,只能上 L6,拉低了平均价格;蔚来走量的是 ES6 和 ET5,都是旗下入门车型,高端车型销量一般,而且外界对于其冲高的 ET9 预期不高。

有点残酷,不过相当正常,毕竟每个月还有上十万人花 30 万以上的价格买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是空前成功。

让消费者花 50 万,乃至 80 万或者更多买国产新能源,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比如仰望 U8 和 U9 主打的是技术,靠易四方技术来获取高端客群;蔚来 ET9 也差不多,主要讲的是底盘技术,主动安全和智能驾驶。

但一旦国产品牌开始讲匠人精神,手工打磨,稀有材料,高度定制的时候,买账的人就不多了。

以我个人的,偏工业党的观点来看,中国制造的长处在于用效率和成本优势,打造物美价廉的大规模工业制成品,普惠更广泛的消费者,消费者也习惯这样的基本逻辑。

另外在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上,还叠加了一项技术优势,因而消费者受惠就更多了。

这一切,都是和「豪华」概念背道而驰的,成本,效率和技术,都是反手工,反定制的,相应的,大众对于「匠人精神」开始祛魅,无论是给劳斯莱斯魅影画腰线的老工匠,还是千锤百炼神乎其技的「寿司之神」,在中文互联网上已经不再让人心驰神往。取而代之的叙事是对于行星发动机和太空电梯的想象,港珠澳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穿山越海,干线飞机 C919 的展翅翱翔,德崇富南运河的合纵连横…….

以上一切,没有一件事是和「豪华」相关联的。

正如不少国产品牌想模仿爱马仕、LV 一样,最终没有成功的,但国产能做的是搞人工培育钻石,冲击一下戴比尔斯的经营根基,然后不少人开始觉醒,与其买象征意义的一丁点儿碳元素晶体,还不如买硬通货黄金。

回到标题,国产新能源肯定是可以卖贵点儿的,谁也不希望国产还停留在夏利时代,但卖贵的路径可以商榷一下。

另外叠个甲,搞定制限量手工也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商业行为,偶尔试试也未尝不可,只是我们的主线任务另有其他而已。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华为都想做的无按键手机,被小米先做出来了?

By: 周奕旨
28 August 2024 at 18:16

根据 Smartprix 的爆料称,小米正在研发一台代号为「朱雀」的无按键手机。

这份爆料称,这台代号朱雀的手机将秉承一体化的理念设计,使用屏下摄像头,并搭载高通骁龙 8gen4 处理器,如果计划没有变动,我们很可能在 2025 年看到它的到来。

看到这个消息,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 2019 年——那时候小米发布了小米 MIX Alpha 概念机,环绕屏无按键设计相当惊艳。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无按键手机的魅力。

想要一块「魔力玻璃」,就要先把按键干掉

在《乔布斯传》中,乔布斯曾经表达过:

希望手机能够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玻璃」,简洁、轻薄、没有多余的元素。

如果说,在智能手机的早期历史里,人类对手机的所有畅想共一石,那么有八斗都落在了这块与我们交互的屏幕上,一块承载着所有功能与交互的玻璃是所有消费者与厂家的「梦中情机」。

而想要得到这么一块「玻璃」,首当其冲的,就是干掉按键。

这种畅想早有端倪——每年新 iPhone 推出的时候,就有不少概念机图片出现在网络上,除了类似于「屏幕巨长」的 iPhone 18 梗图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台没有侧边按钮的 iPhone。

▲ 我眼熟不?

再后来,小米 Mix 与 iPhone X 先后开启了全面屏时代,概念机的形态也在与时俱进,不过,就和狼来了一样,我对概念机的落地已经不抱希望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国产厂家突然开始发力,魅族 Zero 的突然出现,如晴天炸雷一般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中。

2019 年 1 月 23 日,魅族科技正式发布了魅族 Zero,不需要任何限定词——这是全球首款无开孔智能手机。

就算是魅族已经转型的当下,魅族的设计依旧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被称为手机设计的「黄埔军校」。

这种设计至上的理念,在 Zero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将物理按键全部取消,转而使用虚拟侧压按键的方案,让手感与体验更纯粹。

Zero 采用了压力检测技术和电容定位技术,在机身两侧实现了电源及音量按键的虚拟化,并用 X 轴线行马达对虚拟按键的激发进行反馈。

对于手机底部接口,魅族同样为设计让了路,通过手机背面的线圈来达成无线充电的效果,将手机底部的接口彻底消灭。

这台手机将想象中的东西带到了现实中,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哪怕魅族声称这只是一台概念机,并不保证会量产,但仍旧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大家还沉浸在魅族 Zero 的科幻与优雅中时,vivo 也给出了重磅炸弹。

仅仅在 Zero 发布的一天后的 1 月 24 日,vivo 在北京发布了首款 5G 一体手机——APEX 2019。

vivo 将这个设计称为「Super Unibody」,其理念非常直接——技术更多,设计更少。

虽然与魅族的理念有些差异,但殊途同归,vivo 给出的答案与 Zero 极其相似——vivo APEX 将机身所有的按键进行了「物理消灭」,在屏幕边缘设置了交替的电容、压力触控点,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同时检测按压与触摸,精准定位用户手指,并判断操作的目标功能。

与魅族不同,vivo 将机身接口触点保留在背面,通过更强的磁吸力度来将靠近的数据线接口吸住,以达到充电与传输数据的目的。

仅仅大半年后,两台概念机的热度刚刚平息下来,小米就推出了更激进的玩意——Mix Alpha

要是说前两台只是印证相关技术的可行性,那么小米推出的 Mix Alpha 毫无疑问是把想象搬进了现实中——一面巨大的环绕屏从正面围绕到背面,最后在后置摄像头处交汇,屏占比高达 180.6%。

▲ 这个角度的 Mix Alpha,非常像曾经想象中的手机概念图

不过,相比屏幕的梦幻,小米在机身按键上,还是保守地稳了一稳——Mix Alpha 只去掉了实体音量键,依然保留着实体电源按键,以应对系统故障或是机器卡死等问题,并且留下了充电接口。

相比小米 Mix Alpha、vivo APEX 与魅族 Zero 的激进,华为就要稳重许多了。

2019 年底,在众多概念机的轰炸下,华为在德国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当年的当打旗舰——Mate 30 Pro。

由于是量产型号,华为并没有一路激进到底,而是要综合交互、用户学习成本以及易用性等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用虚拟按键代替实体音量按键,并在手机侧面保留一颗压缩到极致的实体电源键。

在这套方案中,虚拟按键的唤醒采取了触摸方案,当用户需要调整音量的时候,双击屏幕边缘,并用手指上下滑动,就可以调整音量。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为了追求一块「魔力玻璃」,有诸如魅族、小米这样的激进选手,不惜代价地制造和尝试概念机,寻求方案落地的可能性,也涌现了华为这样稳扎稳打,从小处入手,一步步尝试的厂商。

好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

时代的遗憾,昙花一现的无按键手机

无按键手机,这个炫酷的概念没有持续下去,是因为大家发现,这个形态下的手机进入了一个怪圈:用更复杂的交互方式,去换取更简洁的机身设计。

由于魅族 Zero、vivo APEX 与小米 Mix Alpha 都是概念机或少量出售,我们就看看最稳重的量产机型:华为 Mate 30 Pro 上的虚拟音量键。

华为 Mate 30 Pro 使用了电容感应的方案,也就是触屏方案来解决虚拟按键的唤醒,整个手机上半部分的两侧都可以通过双击侧边唤醒音量调节功能。

对于这个功能,用户的评价相当两极分化,每个不喜欢的理由,都会提到一个关键点:这颗虚拟按键的交互并不友好。

首先,就是操作的不直观,并且是物理上的不直观。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电话或是语音音量不合适的情况,当这种我们眼睛无法直视屏幕,却需要调整音量时,虚拟按键常常让人手忙脚乱。

▲ 小红书上,关于虚拟按键的讨论很激烈

其次,交互成本的上升也不可忽视。

曾经通过实体音量键,我们只需要一次按压就可以完成的交互,在虚拟音量键上,我们需要三个动作才能达成目的。

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影响却是巨大的——使用手机的体验产生了阻塞,用户需要频频转移注意力,去解决虚拟按键的问题。

苹果在早期的广告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用以描述手机设计的简化与交互间的矛盾: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简约是终极的复杂。

看来,让交互保持简单这件事,比将手机做简单,要难太多了。

最后,是误触上的问题。

虽然华为已经为这颗虚拟按键想尽了办法做适配,为了防止误触,需要双击边缘屏幕才能唤醒这个功能,但当手机放在口袋里,或是重复更换握持动作时,还是存在误触风险。

更难受的是,很多软件的双击点赞功能,并未对虚拟音量键的唤醒做适配,于是用户只能被迫「误触」点赞。

除了交互外,维修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当华为 Mate 30 Pro 的瀑布屏磕碰或滑落导致瀑布屏损坏,需要 1499 元的价格才能维修。

如果说只是成本的上升,那还勉强可以接受——苹果的维修价格也从来不便宜。

但当维修都充满了风险,就让人很为难了。

在二手平台上,我曾经看到过几台小米 Mix Alpha,它们都处于一个「尸体」的状态。

并非机身出现了任何问题,而是由于电池的故障,手机失去了能源的供应,已经无法开机了。

而由于小米 Mix Alpha 上大面积的屏幕环绕,导致手机的维修难度非常高,任何维修操作都需要极为小心,尤其是在屏幕和内部组件的拆卸和重新安装方面,一旦不小心,就会造成额外的损坏。

如此高的维修风险,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综合考量之下,无按键手机的尝试与其他所有可能一起,在多轮商业验证后迅速冷却,厂家的设计与方案开始趋近,曾经无比靠近「想象中的手机」的虚拟按键方案,再也无人问津。

AI 的出现与硬件的发展,给无按键手机带来了新的可能

手机设计策略的统一,几乎将无按键手机已经埋没在了历史中,人们转向使用折叠结构这样的复杂的设计来追求手机更多的形态可能。

所以,在看到小米正在开发无按键手机的消息的时候,我相当惊讶。

但转念一想,AI 的发展与按键技术的进步,也许已经能够帮我们解决一些痛点。

目前的 AI 对于人类自然语言的识别已经空前强大,比如 Pixel 的 Gemini 助手已经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能通过复杂的算力支持,在手机上实现更加智能的交互方式。

在这样的算力支持下,智能手机出现了新的交互方式,通过麦克风、摄像头等传感器,手机可以实时捕捉和理解用户的意图,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从而主动解决更多问题。

这给了一个干掉实体按键的可能。

同时,在 AI 的加持下,加强对于人类自然行为的识别,自然也不在话下。

华为很早就推出了用手势隔空操作手机的功能,而通过 AI 深度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手机对于用户的各种手势动作的识别,提供与物理按键类似甚至更丰富的功能体验。

除此之外,AI 也许还可以做更多事,减少用户对物理按键的依赖,例如通过光线传感器、网络形态和连接状态、定位来判断用户所处的环境,调整到适合的音量。

这五年里,不只软件取得了巨大进步,硬件也有新的进展。

iPhone 16 在爆料中的那颗全新拍照按键,提供了一个启发:这颗按键支持滑动与多级操作,同时它并非可以真实按压的按键,而是类似于 iPhone 8 与 MacBook 的触控板,具备压感传感器,通过震动给予用户反馈。

同样没有机械结构,这一设计方案为虚拟按键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虚拟按键通过多种状态来承担更多交互与功能的可能性,将原本需要多个按键实现的功能集成到少数几个触控区域或虚拟按键中,优化手机的整体设计,减少硬件复杂度。

现在,一台 Mix Alpha 在闲鱼上也能卖到上万,且有价无市。

虽然有稀缺性的影响,但也不能否认:无按键手机,这个从智能手机历史早期就备受期待的方案,虽然屡经失败,仍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小米「朱雀」,就是这颗种子时隔五年破土而出的嫩芽,它到底能否开新花结新果,值得我们期待。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29.98 万元的全新蓝山卖爆了,魏建军却不肯让周鸿祎来试车

By: 李华
23 August 2024 at 21:38

2023 年 4 月,魏牌推出了一款名为「蓝山」的全新车型。时任长城 CEO 陈思英当时认为,这辆六座 SUV 是魏牌急需抓住的一棵救命稻草,「蓝山对魏牌太重要了,蓝山成了,后面的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市场机会」。

作为魏牌的重磅产品,自上市以来,其销量就一直处于高位随着蓝山销量的提升,魏牌也在今年实现了多个月份的销量上涨,整个品牌月销基本在 5000 辆上下。

可惜的是,蓝山的销量还是躲不过「低走」的局面,短短半年以后,月销量就下滑到了 2026 辆,竞品车型理想 L8 则风生水起,月销量连续 3 个月破万。另一方面,配置全面升级且起售价狂降 7 万元的问界 M7 也给了蓝山巨大的压力。

没过多久,陈思英便因「身体原因」离职,蓝山的月销量也长期在 2000 辆左右徘徊,直到现在。面对这一局面,长城汽车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关键时刻。

前不久,魏牌为这辆上市仅一年零四个月的旗舰 SUV 来了一次大焕新,新车的名字叫:全新蓝山。

魏牌的彩电、冰箱、大沙发

看到这辆车的第一眼,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外观一模一样,全新蓝山,新在哪?

答案在于内饰,从布局到舒适性配置,再到娱乐系统的更新,蓝山可谓是全面焕新,而且这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瞄着理想 L8 去的。

全新蓝山升级了 Coffee OS 3 智慧空间,为主驾配备 12.3 英寸仪表和一个 29 英寸超大 SR-HUD,能够显示智驾、车速以及导航、音乐等信息。仪表台中间,魏牌摈弃了原来的横跨仪表台的大连屏,取而代之是两块 15.6 英寸 2.5K 双联屏。

官方表示,这两块屏幕的边框仅有 7mm,厚度只有 9.5mm,是行业最薄的 LCD 屏幕。另一方面,和原先细长的屏幕相比,显示面积更大,离驾驶员更近的 16:9 的屏幕显然更适合车控使用,在高通骁龙 8295 的加持下,内置的 Coffee OS 3,操作也要更加流畅。

针对车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在发布会里做了检讨,他称,魏牌早期的座舱系统是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发的,但由于适配度低,从底层到中间件再到终端各个环节未能打通,产品上市后出现了不少黑屏、卡顿、反应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我们变成了先驱,确实没有做好。」魏建军说。

前排改头换面,后排的「大电视」自然也不会缺席,魏牌为全新蓝山安排了比理想 L8 更大的 17.3 英寸 3K 超高清屏幕,交互方式也与理想汽车类似,为基于 IR 红外传感器的微动手势交互,与理想 L8 Pro 的后排一致(Max 版本为 3D ToF 传感器)。这项功能不只有后排的乘客能够使用,主副驾也能够通过手势控制将屏幕里的内容流转到后排娱乐屏。

再来看看冰箱,全新蓝山的冰箱位于前排中央扶手处,配备独立压缩机,使其可以拥有更好的制冷/制热效果,可以在-6℃-50℃ 超宽温度范围内精准控制,容量为 7L,大概能放下了 6 瓶矿泉水。

另外还有大沙发,全新蓝山把前中后三排的 6 个座椅的配置都给拉满了。比如主驾的头枕音响、8 点按摩,副驾的零重力座椅,二排的空间自不必提,就连三排都给配上了座椅加热。此外,车上全员都可以享受 23 扬声器的 7.1.4 全景声扬声器。

可以说,理想 L8 有的,魏牌全新蓝山都做到了,甚至还注入一些细节上的新思考,比如 B 柱上方便老人上下车的拉手,又或者是更大的副驾化妆镜。

另一方面,作为主打智能化的产品,全新蓝山在智能驾驶上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新车搭载了第三代 Coffee Pilot Ultra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基于英伟达 Orin-X 高算力平台,配备了 1 个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等总共 27 个传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蓝山是长城首款实现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应用的车型。基于 SEE 端到端大模型和九州超算中心支撑,新车可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全场景 NOA,覆盖多种复杂路况。

今年 6 月,魏建军驾驶着魏牌蓝山智驾版,以全程视频直播的形式,在重庆繁忙且复杂的路段上,真实的展示了长城汽车全场景 NOA 智能驾驶系统。

这不是魏建军第一次上阵驾驶自家汽车展示长城的全场景 NOA 智能驾驶系统,但因为试驾城市在中国道路情况极其复杂多变,导航都犯难的 8D 城市重庆,所以当然是难度越大,能力越强。

更具体来说,重庆的路况复杂在于这里有错综复杂的地形,以及由众多的立交桥、陡峭的坡道和急转弯组成的多样化道路,所以天然也是智能驾驶系统的试金石。具体过程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报道,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总之,在长达 35 公里的城市道路里实现 0 接管,还是能够体现出一点实力的。

动力方面,全新蓝山搭载 Hi4 性能版动力系统,由 1.5T 发动机、4 档 DHT 变速箱 、双轴驱动双电机和后桥主驱电机组成,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大电池,容量达 52.3kWh,WLTC 纯电续航 220km,续航里程 1343 公里。

最后交代一下全新蓝山的售价,新车分为智驾 Max 和智驾 Ultra 版,售价分别为 29.98 万元和 32,98 万元。

魏建军想成为另一个雷军

在全新蓝山发布会后,有媒体向魏建军问到:「这么好的车,要不要叫周总过来试一下,周鸿祎。」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魏建军直接对着镜头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说:

我们不需要周鸿祎试驾,让广大的用户认可才是真的认可,不能用流量代表产品的价值。

这次魏牌蓝山能引起那么大的关注,除了本身产品力过关,魏建军本人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全新蓝山从首次亮相到上市,经历了 4 个多月的多轮预热,当然也包括刚刚提到重庆智驾测试,蓝山的产品配置和智能系统细节已广为人知,如果只是办一场常规的发布会,可能很难引起广泛关注,而魏建军的亲自站台,让这场发布会少了一些套路,多了一些情怀。

其实魏建军之前并不是一个很爱露面的车企老板,距离他上一次亲自主持发布会,已经过去了 6 年。时隔 6 年重新登台,魏建军带来的是一场主题为「热爱」的演讲,语言朴实,氛围轻松。如果你看了这场发布会,你会发现他讲故事的时间比讲车还多。

有没有让你想起了一个人,没有错,雷军。

随着雷军掀起演讲浪潮,传统车企的老板们也纷纷跟进,魏建军便是其中之一。他对此倒也没有避讳什么,直言:向雷军学习。而他,也是这些传统车企的老板里,学得最像、最好的一个。

良性竞争我是非常愿意参与的,雷军找我,说开发布会,我也去学习学习。小米做的产品很精致,他的小米生态做得很好。我们互换个车,我们的是坦克 700 Hi4-T,他给了我个小米 SU7 四驱版。人家雷军还挺不好意思,说你这个鬼,我这个便宜,我说咱就别谈这个了,我们企业还差这个十万八万吗?对吧。

魏建军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企业要想站在更前沿,有更好的经营质量,一定需要有更先进的思想,「因为这个社会在进步,用老套路干今天的事,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近半年,魏建军一改过去与的低调作风,开始走向台前。

3 月 26 日,魏建军发布了注册微博 13 年以来的第一条消息;4 月,魏建军开设视频社交平台账号,进行了职业生涯的第一场直播,将长城城市 NOA 挑战保定老城区复杂道路的全过程展现在消费者面前;5 月,长城汽车第一次对外直播股东大会,拿出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回复网友们「接地气」的问题。魏建军还提到:

长城的产品其实很有实力,但目前的问题还是在于不太会卖车。

事实上,这并不是魏建军第一次求变,在哈弗 H6 风头正盛时,他也试过给哈弗准备一条后路。

大约在 2020 年,长城汽车逐渐建立起 3.0 版本的组织架构,强调「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的模式。是的,这是那些追求快速迭代、灵活创新和规模化运营的互联网企业的典型模式。

与此同时,「以用户为核心」的思想在长城内部被频频提及,很快,他们展开了一场特殊的网络投票,一场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网络投票。

经过激烈的角逐,哈弗大狗从澜途、狼、御风、远行者、峰尚、战斧,哈弗 reactor 等一众参选者中杀出重围,以领先第二名 10 万票的成绩,成为哈弗全新 SUV 车型的名字。这场投票无疑是长城营销互联网化的经典一役,它算不上成功,但也不至于被称作失败。至少,长城向互联网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随后,长城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通过一些跨界营销,触达了一些年轻群体。

但问题在于,又是两年过去了,长城还在玩这一套,冠名几个综艺、赞助几个展览,拿几辆车过来当作涂鸦墙一样改巴改巴,再发几篇新闻稿,口中反复念叨着什么「Z 世代」、「国潮」、「共创」等故作高深的词汇……

时代变了。

魏建军本人似乎是长城汽车里第一个感受到这一变化,并立刻付诸行动的人。然而,光靠他一个人,不行。他曾在股东大会上说过一句话:

我在转变,但不能只有我在转变。

好消息是,在魏建军的带领下,长城汽车如今的营销策略也随之改变,更注重新产品的前期预热,加大在视频及直播领域的营销投入等。此外,旗下魏牌、坦克、哈弗及欧拉等品牌的高管在社交平台的发言及互动也都变得更为频繁。

今天上午,魏牌公布了全新蓝山的大定订单,​截至 8 月 22 日 21 点,上市 24 小时的蓝山收获大定 8571 台。

搞不好,魏建军真的能成为另一个雷军。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极氪拥抱增程!将推出豪华 SUV,小米卖一辆车亏 6 万元

By: 李华
23 August 2024 at 16:00

一周前,伴随着 2025 款极氪 001 和 007 的发布,极氪的热度冲到了顶峰,线下门店的进店量也同步大增,只不过,极氪的销售们这次等来的不是泼天的富贵,而是一条条维权横幅。

小米三年磨一剑,极氪一年磨三剑。

当时,距离 24 款 001 的发布,还不足 6 个月的时间,面对智驾能力大幅提升的 25 款车型,全国 5 万多名 24 款车主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刺」。但抛开老车主不谈,产品力更强的新车发布,自然是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入手的极佳时机。

▲极氪 001 2025 款

汽车博主@孙少军 09 公布的数据显示,极氪 25 款车型上市后的一周内,新增订单突破了 4200 单。与此同时,隔壁家小米也吃到了一波红利,SU7 的周新增订单量同样突破了 4000 单。

三年磨一剑的小米,迎来了市场的回报,一年磨三剑的极氪,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就在昨天,极氪和小米都发布了他们的二季度财报。极氪的财报无疑是一份「特大喜报」,甚至还把极氪明年的产品规划说得明明白白。另一边,小米汽车业务也首次亮相于小米集团的财报中,尽管卖一辆车亏 6 万,但雷军还是在直播中喜笑颜开。

今天,来看看这两份财报。

极氪走向增程

上周,面对铺天盖地的舆情,极氪 CEO 安聪慧给老车主们留下了一句反思:「未来极氪的产品一定会提前和大家进行沟通,提前进行发布和预告,把这方面做好。」

没想到这个「沟通」来得这么快。

安聪慧在母公司吉利汽车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全新极氪 009、2025 款极氪 001 和极氪 007,自产品发布之日起,接下来一年内都没有年款迭代计划。他认为,上述三款车型在硬件层面已经处于行业代际领先水平。

▲全新极氪 009 发布会现场

「但车辆正常的 OTA 软件升级或选装配置变化仍会保持。在保持安全、三电、操控等长板优势的基础上,极氪也会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持续发力,快速迭代,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安聪慧补充道。

和上次极氪 CMO 关海涛在微博上的「辟谣」不同,安聪慧这次是连车型都给指明了,我都能听到他在喊:「真的不改款了,快来买啊。」

除了确定不会改款的 3 辆车 ,安聪慧还聊到了即将问世的 4 款车型。

▲极氪 7X

今年下半年,极氪会推出两款新车:纯电 SUV 极氪 7X 和纯电 MPV 极氪 MIX。前者会在下周的成都车展中亮相,后者则可能在 10 月底进行发布。这两款车型将会进一步完善极氪的产品矩阵,完成极氪 23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而在明年,极氪还会带来他们的首款增程车型——你没看错,极氪即将踏入增程领域的大门。

今年 7 月,在新款极氪 009 上市后,安聪慧首次就「极氪做不做增程」的问题发声,引起业界关注。长期以来,市场多次传出「极氪在做增程车」的传闻,每一次都被官方予以否认,但这次,安聪慧的态度似乎有所松动。

我认为搞增程混动对于极氪来讲太容易了,这点大家应该清楚,未来不排除(搞增程混动)。

显然,增程混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与极氪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愿景不谋而合。

而承载这一愿景的是一辆大型旗舰 SUV,采用两种动力形式:纯电和超级电混。极氪称,超级电混系统是一套融合纯电、插混和增程技术优势的新动力形式,能够在保证纯电驾驶体验的同时,兼顾高速能耗和行驶里程等使用体验。

极氪的这一战略举措,虽然出人意料,却也合情合理。

今年 7 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87.8 万辆,同比增长 36.9%,月度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销量(84 万辆)。但新能源的高增长中,主要出力的,还是混动和增程,而非纯电。举个例子,同样是增程、纯电双动力的豪华大型 SUV 问界 M9,增程车型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 87.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辆旗舰 SUV 将会是搭载英伟达索尔(Thor)芯片的首款车型,发布时间会在 2025 年的四季度。此外还有一辆基于 007 架构打造的全新猎装车,也会在明年上市发布。

最后简单看看营收方面的数据。

二季度,极氪实现营收超 200 亿元,同比劲增 58%,环比增长 36%,创单季历史新高,毛利率达 17.2%;上半年营收近 350 亿元,同比增长超 60%。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极氪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 0.7 亿元。

另外关于渠道扩展,截至 7 月底,极氪全球门店 438 家,预计年底将扩大至 520 家以上,进一步渗透国内三四线城市。聚合了试驾、销售、交付及售后等一站式服务的极氪家已增至 79 家,计划在年底前增至 140 家。

小米卖车,一辆亏 6 万?

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

对于小米 SU7 而言,二季度是它发布后的首个完整交付季度,也是小米汽车业务首次亮相财报的里程碑时刻。这标志着小米自汽车交付以来,首次独立展示其季度业绩成果。

在小米的季度财报中,其业务被划分为「手机×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两大板块。其中,「手机×AIoT」部分以 825 亿元的收入,实现了 22.5% 的同比增长,毛利率达到 21.1%。

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则以 64 亿元的营收,占据集团总营收的 7.2%。其中「扛把子」自然是纯智能电动汽车的收入,高达 62 亿元,经营开支则为 29 亿元。

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2600 万元,到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64 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营收增长了 245 倍。雷军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了造车业务的巨大盈利潜力。

要实现高增长的营收,销量是关键。小米 SU7 二季度累计交付新车 27307 辆,连续两个月单月交付过万。以此计算,SU7 单车平均售价为 22.86 万元。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中,小米给出了 15.4% 的整体毛利率。这是个什么水平?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新势力车企的最新披露的毛利率:

  • 特斯拉:整体毛利率 18%,单车毛利率 13.9%
  • 小鹏:整体毛利率 14%,单车毛利率 14%
  • 极氪:整体毛利率 17.2%,单车毛利率 14.2%
  • 蔚来:整体毛利率 4.9%,单车毛利率 9.2%
  • 理想:整体毛利率 20.4%,单车毛利率 19.3%

可以看到,小米作为一个车圈新人,15.4% 的整体毛利率绝对是个亮眼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小米汽车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在小米汽车的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这一毛利率是相当满意,他认为,这背后体现了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水平以及供应商对小米的信心。「小米汽车的供应商是以更大量级订单来对待我们的,提前释放了很多成本。」

虽然小米汽车的毛利率表现不俗,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18 亿元,相当于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 6 万多元。不过,对于正处于前期投入期的小米汽车来说,这样的成绩称得上是「首战告捷」。

今天下午,雷军在直播中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这个 6 万元「算得既对也不对」。

才刚刚开始,等到了一定规模,相信很容易打平。大家不用替我们焦虑,做车确实是挺难的,有人觉得我们亏得太多,我个人觉得还好,其实是份非常不错的财报。

▲小米 SUV 谍照与假想图

目前,小米 SU7 已经成功超越特斯拉 Model 3,成为了最畅销的纯电轿车,不久的将来,小米的第二款汽车也将加入市场,进一步助力成本的分摊。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蹭小米汽车,获得了流量,付出了道歉

By: 刘学文
19 August 2024 at 16:32

小米汽车,毫无疑问是 2024 年汽车圈最大的流量密码,首试,首提,首撞,首次翻车等等等都能登上热搜,同时它也是价位段里唯一二手可以卖得比一手还贵的电车。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持续不断的泼天流量和大定数量,也羡煞同行,只不过,小米之流量,是行业之蜜糖,也可能是砒霜。

▲ @原来是翔翔啊 发布的对撞视频截图

一场「车圈德比」,最后竟是「假球」?

如果说首发试驾是正常内容,首次提车是用户 UGC 内容,首次撞车是意料之外的内容的话,那么小米 SU7 和极氪 007 这对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直接对撞,就犹如皇马对巴萨,曼城对曼联一样,堪称车圈的国家德比。

也真有博主这么做了,前几天 B 站 UP 主@原来是翔翔啊就做了一期小米 SU7 对撞极氪 007,看谁更安全的测试视频。

视频的结论是, 小米 SU7 在对撞之后,出现了「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小电瓶断电,车门无法打开」的重大问题,而极氪 007 则表现更好,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呼叫成功,车门也能正常打开。

在车辆出现事故之后,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呼叫车主,备用电源供电,车门自动解锁都是救援或者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不少的真实车祸伤亡事故,都和这些安全冗余措施失效有关,所以当视频结论一出,人红是非多的小米 SU7 又一次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但马上,小米汽车就针对舆情做出了回应: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一所谓「测试」是设置不严谨、记录不完整、结论不科学的。

 

现将初步分析中我们的发现向大家报告!

 

第一,相关测试「碰撞后 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 失效」的说法不实。经查,呼叫中心在碰撞后第一时间呼叫并接通,后台连续呼叫持续 5 分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后对车主登记手机号码共计进行 5 次回拨,均没有接听。

 

第二,关于网友关注的「小电瓶断电」相关信息,根据国家监控平台数据显示:在碰撞前该车辆数据长时间掉线,存在小电瓶长时间断开的情况;随后,小电瓶再次被接通。在碰撞时,国家监控平台数据缺失,小电瓶已处于断电状态。我们无法确认在此过程中小电瓶再次上电时,是否按照标准锁紧电极,也无法排除因装配不当导致碰撞后小电瓶断电的可能。

 

第三,此前小米 SU7 在开发过程中,已经进行过严苛的碰撞测试,无安全隐患,且并未出现视频中所述问题。

 

我们对小米 SU7 的产品质量有着充分的信心,也在此呼吁:车辆撞击测试,是一项复杂、严谨且异常严肃的测试,应当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同时,对于不够严谨、完整严肃的测试,我们也恳请大家不采信、不传播,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意思就是对撞视频的结论不可靠,存在严重失实的情况,甚至有可能车辆还被动了手脚。

▲ @原来是翔翔啊 发布的道歉

接着发布对撞视频的@原来是翔翔啊发布了道歉视频,承认对撞测试环节和结论有问题。

如标题所言,@原来是翔翔啊在 B 站拥有近百万粉丝,已经算是领域内的头部玩家,而小米 SU7 相关的几条视频,则是他播放量最高的几条视频,包括他的道歉视频,确实是收获了流量,付出了道歉。

别忘了,小米出动公关部不可怕,可怕的是出动法务部,所以这件事并不一定以该 UP 主的道歉为结束。

同时,作为对撞视频的另一方,极氪法务部也很快跟进发布了公告:

近日,我们关注到,网络平台上有某自媒体将极氪 007 与友商某车型对撞的测试,同时网上出现大量谣言及引导内容,称此测试为「付费测试」。经核实,极氪未与任何个人或机构合作此类测试,针对不实信息,极氪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极氪不赞同也不会参与任何「抺黑友商」的「拉踩式」营销,同时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请大家不造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氛围。

到这里,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所谓的对撞视频,过程不可信,结论也不可信。

至于这位 UP 主的动机是什么,也没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 SU7 即便发布了半年,依旧是流量密码。

为什么都爱蹭小米?

其实上一个蹭小米,获得了流量,付出了道歉的事儿,还没过去很长时间。

4 月份智己 L6 发布的时候,就把小米 SU7 列为了对标对象,在智己 L6 超强性能版对比小米 SU7 Max 三电参数 PPT 中,智己把小米 SU7 Max 的双电机描述成了「前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后 SiC(碳化硅)」,而自己的却是双 SiC。IGBT 和 SiC 都是半导体材料,应用于电车电机当中,一般来说,SiC 的性能和能效会优于 IGBT,所以双 SiC 电机的配置,也一般优于「前 IGBT,后 SiC」。

不过小米 SU7 Max 也是双 SiC 的配置,这就意味着智己在发布会上捏造并传播了虚假信息,客观上抹黑了小米 SU7 Max 的配置信息。

在发布会上拿竞品作为对比,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突出优势部分,展示平手部分,隐藏劣势部分,制造一种稳赢大赢特赢的结论,是各大厂商在发布会上的惯用手法。比如 iPhone 历年来就是国产手机发布会上出现得最多的产品,每年都被各种吊打,但基本上大家都还遵循一条底线:可以展示部分事实,但不能捏造虚假的事实。

面对友商的中伤,小米自然也迅速反击,敦促道歉,最终多轮交锋之下,智己分别以联席 CEO 微博和官方微博的身份发布了道歉声明。

这两个「蹭小米汽车,收获了流量,付出了道歉」的案例,其实有不少的共性前提,就是当下汽车圈的战局里,流量成为了没法回避的关键词。

在万象更新的汽车大变局时代,许多过往的经验和积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谁能想到 4S 店开始大量暴雷呢?

谁能想到价格战打得几乎所有人都不赚钱呢?

谁能想到新入局的小米华为搞的流量如此炸裂如此破圈,并且还能带来巨量真实转化呢?

汽车市场规模远远大于手机和周边市场规模,但以流量和品牌价值考虑,国际上,苹果和三星要超过丰田奔驰宝马特斯拉,国内的华为和小米,更是遥遥领先于理想蔚来小鹏极氪智己等等等品牌。

这是由手机的全民属性决定的,中国这几年每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概是 3 亿部左右,而乘用车的年销售量则为 2100 万辆,这意味着因购买行为而产生的关注量,就有天生的量级差距,并且像华为和小米,不仅有手机,还有电脑,平板,手表,耳机,电视等等周边电子电器产品,而主流汽车厂商在消费者市场里除了汽车,也甚少涉足其他产品。

手握流量优势的品牌,在一个几乎重置的市场里,并无包袱,反而占据领先身位。

于是乎,当各大车企老板看到在微博和抖音粉丝都超过两千多万的雷军能够在舆论场上呼风唤雨并以中年年纪保有清爽形象和健康身材时,大概觉得我上我也行。

但最终就是,中国互联网上,汽车圈所有老板的影响力加起来,还不如雷军。也许他们比雷军更懂汽车,但雷军比他们更懂互联网和年轻人。

在宣传和舆论上绑定小米,其实是新品牌或者小品牌一种获取流量的捷径,也是以小博大的豪赌。

这点在智能手机市场就已经是许多品牌惯用的手法,最早的魅族,后来的荣耀,以及现在的一加,都在舆论场上和小米针锋相对,官方之间相互阴阳,粉丝之间相互攻讦,顺便还可能有宣传供应商大量铺黑稿搞抹黑。

虽然是兵行险招,但确实也产生了流量,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官司。

比如两年多前,海信旗下的互联网电视品牌 vidda 就曾经使用「米有屌丝」「米有暴利」「米有耍猴」等文案来暗讽小米,随后小米将 vidda 告上法庭,一审宣判 vidda 败诉,认为 vidda 侵权,损害小米商誉。

更早之前的魅族也有类似的文案出街,以「傻、慢、丑、小,糙」的海报,暗讽「傻慢丑,小米造」作为对比宣传自己产品。

同时小米官方也和粉丝一起,策划了针锋相对的「扫黄灭章」话题,意在针对魅族创始人黄章。

总而言之,逻辑很粗暴,效果却很好,确实和小米吵起来就会有关注度。有的时候吵过火了,就上法庭了,甚至还有暗处的供应商需要蹲监狱了。

为什么不建议蹭小米?

当下汽车圈的营销,有很多行为折射了流量焦虑,没事蹭小米算一种,再比如请周鸿祎来站台做宣传,看似获得了流量和关注,但流量有没有用需要商榷。

诚然,这几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就是「活下去」,「打赢淘汰赛」,所以诸多企业的经营行为就显得短视,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

这些年不少互联网公司开始从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管理,走向了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核心区别在于,KPI 重视某一项或者几项关键指标,而 OKR 更重视成果和目标。

比如说,一个公司品牌营销部门的 KPI 很可能是上多少个热搜,话题有多少流量;而 OKR 则可能是品牌美誉度提升多少,品牌知名度提升多少。

类似的,不少手机厂商在整体市场趋于平稳之后,把产品部门考核的指标从销量,替换成了 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这个维度的转变,意味着产品部门需要更加考虑产品的美誉度,能不能驱动用户复购和推荐。

从 KPI 到 OKR,从销量到 NPS,其实都折射出更长期,更宏观的经营价值观。

于车企而言,中短期肯定是要卖更多的车,长期则要建设出知名品牌,更短期的目标可能才是流量。

诚然,小米华为可以凭借爆发式的流量转化出订单,但这流量大多数是正向或者中性的流量,而非争议性的流量。

但不少企业做出的争议性流量,是没法转化成为订单价值或者品牌价值的,甚至还有不小概率让品牌受损。比如前不久某家南方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先后请了两位在互联网上影响力大但口碑不佳的名人站台做宣传,最终结果是宣传物料评论区全是批评和揶揄的声音(当然也有很多水军),让本不富裕的品牌和销量变得雪上加霜。

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汽车厂商,蹭小米的结果也是类似,除了流量什么都带不走,除了道歉和牢饭什么留不下,于销量无益,于品牌有害。

品牌之间的绑定营销,要么搞联名,要么像奔驰和宝马那样相爱相杀整点高级活。最好还是放下仇恨,做回自己,曾经喜欢对着小米输出的荣耀如今已经释然,不再提及小米,反而在独立之后走得更好。

而在移动互联网竞争中落败给 Google 的微软,一度很喜欢在各种场合阴阳怪气 Google,但后来微软现任 CEO 纳德拉上任之后,不光矫正了微软的竞争颓势,也不再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口水仗上。

近来甚少露面的李想在内部反思中也有类似总结:很多动作变形,不及预期的事情,源于过度关注竞争。

正常来说,用户考虑一个汽车品牌,一款汽车产品,是他的需求和产品的匹配程度,而非这个品牌在一场舆论战里成功地贬低了另外一个品牌另外一款产品。

当然,从难度上来说,打造一款好汽车,周期上需要两三年,打造一个知名汽车品牌,则要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而制造一个热搜,只需要一个小时足矣。

终究来说,蹭小米也好,蹭其他品牌也好,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假流量繁荣,而非真实的品牌建设,这种痴迷于捷径的方法,最大的恶果不是来自于小米或者网友的声讨,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腐蚀。

雷军在微博和抖音上累计的数千万粉丝,是一条条微博,一个个短视频,一次次直播累计出来的,以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为单位,而不是一时兴起和别人对骂几句得来的。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小米 MIX Flip 体验:最大的亮点不在手机上

By: 王萌
26 July 2024 at 10:43

谁还在用 iPhone mini?

这是小米 MIX Flip 发布前,雷军在微博上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会让很多大屏手机用户感到疑惑的问题:小屏手机真的还有市场吗?

一位使用 iPhone mini 系列多年的小屏爱好者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这个很好玩,其实不是我钟爱小屏手机,是我非常喜欢 iphone 的 mini 系列,因为这个系列最大程度保持了苹果工业设计的美感,也可以说是初心。毕竟一手可掌握,塞兜里方便,也非常符合我对手机的需要,尽管这个需要是比较隐性的,但当我拿到一个小手机的时候,还是会被戳中然后觉得爽,美丽,可爱,方便。

不过她也表示:

但接下来可能保不住 mini 系列了,工作需要,得配置一个摄像头更好的手机。话反过来说,如果小屏手机能做到摄像模块很厉害,我可能会一直沿用。

爱小屏,但又苦于没有选择,就像雷军「谁还在用 iPhone mini」微博下面的最高赞评论:

用啊,用了三年,想找个安卓替代品都没有。

而 MIX Flip 虽然未必真能完全替代 iPhone mini 这类小屏手机,但毫无疑问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不做「美丽小废物」,但美不能丢

精致,是评价小屏手机常会出现的高频词语,MIX Flip 也不例外。

MIX Flip 外屏用上了经常出现在很多直板旗舰上的「全等深微曲屏」,搭配金属边框很有质感,摄像头区域没有过多的装饰设计,从视觉上淡化了摄像头模组的凸出程度,使其更具一体性,拥有更好观感。

MIX Flip 闭合厚度达到了 15.99mm,相比同类产品诸如三星 Galaxy Z Flip5 的 15.1mm、荣耀 Magic V Flip 的 14.89mm 而言不算最薄,但整体 192g 的重量即使手小的用户也能很好地握在手心。

背板磨砂材质亲肤,手感像是一个化妆镜,另一面又像一块黑曜石,雷总「打磨五年」,总算是「磨」出了好手感。

不同于很多小折叠手机往往外屏的屏幕素质不高的问题,MIX Flip 的外屏不仅够大,在各方面参数上也做到了内外屏一致。

1.5K 分辨率、460PPI 像素密度及 120Hz 高刷新率应有尽有,为 MIX Flip 带来了内外屏带来了高度统一的观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让外屏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内屏的替代品。

「美丽小全能」,全能很关键

过去几年间,折叠手机越来越朝着轻薄、全能的方向发展,但硬件的成熟速度往往远快过软件的适配速度,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外屏作用很「鸡肋」,也给小折叠手机送上了一个「美丽小废物」的称号。

小米的解决方案是:更多地在扩展外屏功能方面下功夫,使其「不用打开,就是一部好用的小手机」。

所以外屏虽然是一块「异形屏」,但小米巧妙地将其划分成主应用区和「智能悬窗」区两个部分,将镜头模组旁边的区域有效地利用了起来,重构了多功能小部件、最近任务切换、通知等一系列内容。

而剩下接近 3.5 英寸 16:9 的主应用区,让我想起初代 iPhone ——「你的下一台 iPhone,岂止一台 iPhone。」

为了能将这块屏幕真正地用起来,小米 MIX Flip 适配了大量的应用,大家比较关心的常用第三方应用都有兼容,比如这块外屏用来刷抖音、看小说都很舒服。

当然,也会有一些软件,例如小红书、B 站等,虽然适配了外屏,但仍然采取了双列展示的形式,这就使得图片之外的文字更小,用起来比较费神。

除此之外,一些系统应用的基础体验也不错,比如输入法适配就做得很舒服。无论整体模块还是按键大小,都与全屏相差不大,当我们反向握持时,输入法又会随着移动而变窄,不会受到镜头的影响。虽然屏幕是小屏,但仍然可以拥有全屏输入的体验。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无论以什么方向握持这台手机,音量键的增减调节都是符合逻辑的,盲操也不会出错。

因为小折叠手机的女用户比较多,特别关心拍照效果。

雷军在发布会上这样评价 MIX Flip:虽然只有两颗摄像头,但都「没有缩水」。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会把徕卡的标志印在转轴上。

小米 MIX Flip 主摄为 5000 万像素的光影猎人 800 传感器,1/1.55 英寸传感器,f/1.7 光圈,1G+6P 镜组,等效 23mm 焦距。副摄为 5000 万像素的两倍人像镜头,等效 47mm 焦距,这个镜头还采用了浮动镜组的设计,支持最近 9cm 的对焦距离。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不错的光影质感,以及非常不错的色彩表现能力。不过由于长焦镜头缺少防抖,在夜间拍摄的时候容易出现糊片的情况,拍照的时候需要留意。

此外,MIX Flip 还更多地强调了多样的拍摄玩法以及更强的自拍能力,结合小折叠的产品形态,带来了更多样的玩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用来固定自拍或拍摄 Vlog 分享生活,这种自由悬停+超大外屏组成的自带「支架」,而这其实是很多用户隐秘但关乎体验的真实需求,一位小屏爱好者表示:

现在的大手机,很多人都要装各种支架来辅助拿手机。我觉得那有种产品不设计好,靠配件来支持的感觉(默默觉得就是一个有缺陷的设计),所以折叠屏让我经常很心动。

关注隐藏的需求,才是真正读懂人心

在 MIX Flip 上市之后,频繁登上热门话题的却是拍立得套件。不仅社交媒体上充满了相关的话题,甚至多个电商平台出现了断货的情况,火热情况堪比当初小米 SU7 开放大定。

显然,如果说雷军是个「带货主播」,那么小米照片打印机就是这场「直播」发布会毫无疑问的爆品。

这不仅因为它本体 499 元、相纸每张 2 元的价格,还在于它多样的玩法和不错的颜值。

在 MIX Flip 的随身拍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前后置镜头,轻松选择触屏、声控、手势等多种拍摄方式,还可以使用补光灯、滤镜、美颜等多种功能对照片进行二次编辑,输出好的还可以化身 AR 实景照片。

实际上,拍立得最大的卖点其实在于「仪式感」,这种轻轻按下快门、闪光灯一闪、机身缓缓吐出照片的时刻,仿佛成为了一种手工定格时间的仪式,让人无法拒绝。

更重要的是,这种「手机+拍立得」的创意模式可以打造出无限的可能。

例如最近 Nothing 旗下子品牌 CMF 推出的 CMF Phone 1,同样通过可以自己动手自定义的多样化背板,以及多样的支架、卡包等配件,提供了更多样的玩法,定价也是很亲民的 299 美元,虽然配置一般,但仍凭借优秀的设计,上线三小时内销量就突破了十万台。

MIX Flip 同样如此,通过手机+套件的模式,戳中了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而这种很有「仪式感」的细节,在 MIX Flip 上还有很多。

可爱小宠物、可自定义的外屏、独特通知「卡片」,甚至是播放音乐时,跳动在两个摄像头之间的动感条纹……

正是这些细节,让这款手机与众不同,这一点与小米 SU7 很像,而这或许就是它和小米 SU7 一样,都能赢得大量女性用户群体青睐的关键。

在探访小屏用户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可能很多男性用户不会关注的问题:一些小屏爱好者使用小屏手机不仅是因为它小巧、精致的外观,也因为在很多女装中,口袋通常被设计得很小,甚至直接没有。

数据分析网站 The Pudding 发布的研究显示,女式牛仔裤的口袋平均比男式牛仔裤的口袋短 48%,只有四成不到的女式服装口袋可以完整容纳一部手机,只有一半的口袋能装下钱包,只有 10% 的口袋可以放下中等大小的女性手掌。

这样的细节或许对一部分人而言可能永远不会体会到,但却反映出另一部分人每天必须经历、亟待改善的隐秘需求。

正如小屏手机一样,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大折叠屏如何通过扩展屏幕的边际,带来更强生产力的同时,或许也应该将目光投向更近处,看到 MIX Flip 如何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的积累,洞察隐秘的需求,真正读懂人心。

满足普遍的需求,也看到「隐秘的角落」,小米的第一台小折叠手机,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小米手机音量键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By: fengooge
8 June 2024 at 08:07
手里的小米手机出现了音量键调节的问题,表现为一触碰(还未按下)音量键,音量就会迅速变为最大,即使是按音量降低按钮,音量也是自动持续变为最大。网上找了一下,碰到同样问题的人还挺多的,解决的办法记录如下:1、软件问题导致方法 1)重启手机;方法 2)将手机「超级省电模式」打开,再关闭,反复尝试几次;方法 3)断开蓝牙耳机连接,忘掉该蓝牙设备,重新匹配连接蓝牙耳机;2、硬件问题导致(非损坏)方法 1)反复快速交替按下音量 +、- 按钮,持续半分钟(我的手机通过这个方法解决);方法 2)手指弹几下音量键;造成音量键问题的分析(猜测):使用某些手机壳长期挤压音量键时,会导致音量键和主板粘连(失去正常的接触、断开功能),从而使得音量键调节“过于敏感”,手动反复切换按下按键,能够恢复音量键的弹性。

macOS 系统安装 adb 及使用 adb 命令刷机

By: fengooge
29 April 2024 at 09:06
一直以来,在 macOS 系统上给 Android 手机刷机,都是打开 VMware 虚拟机,将下载好的刷机文件拖入虚拟机中,使用 Google 提供的 platform-tools 工具刷入。今天尝试了一下直接在 macOS 系统上刷机,操作过程记录如下:1、使用 Homebrew 安装 platform-tools 工具包打开 macOS 系统的「终端」工具,输入如下命令安装 platform-tools:brew install --cask android-platform-tools如果安装过程出现错误,根据提示进行调整,使用代理工具时应开启 tun 模式。当提示“android-platform-tools was successfully installed!”则代表安装成功。安装成功后重启「终端」再使用。2、检查手机与 mac 电脑的连接状态1)手机重启进入

红米K40 Xiaomi Redmi K40/Poco F3/Mi 11X(alioth)类原生刷机包项目汇总

By: fengooge
23 May 2023 at 11:30
小米红米 K40 手机的类原生项目众多,这得益于内核开源后维护者积极踊跃参与,小米新发布的手机没有再完整开源内核(小米假开源,做做开源的样子),导致新机基本无维护刷机包出现。且用且珍惜吧!下面是收集到的红米 K40(alioth)的类原生项目,排名分先后。(刷机包的质量和维护者水平直接相关,下面以项目影响力的整体质量排名)红米K40 Xiaomi Redmi K40/Poco F3/Mi 11X(alioth)项目名称官网地址下载地址沟通交流补充说明LineageOS官网ROM包地址Reddit其它类原生项目的基础项目,系统最简洁、流畅、稳定,缺乏自定义设置PixelExperience官网同官网Telegram粉丝群体较大的项目,但该机型维护者更换频繁ArrowOS官网同官网Telegram粉丝群较大,质量不错。之前的维护者脱离官网发包:MiPaPixelOS官网ROM包地址

MIUI稳定版12.0直升12.5开发版方法

By: fengooge
27 March 2021 at 11:30
从网络反馈来看,最新的 MIUI 12.5 无论是在系统流畅性上还是隐私保护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我在升级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系统真的很流畅,比我上一个 MIUI 12.0.7 稳定版有非常大的提升。MIUI 12.5 虽然是测试版系统,但是稳定性和完成度上都很高,推荐大家都升级。关于 MIUI 12.5 的官方介绍页面:https://home.miui.com/MIUI 测试版系统的常规升级方法,是需要去官方申请内测或公测名额。但是现在官方内测和公测通道都已经关闭,想借用别人已经有权限的小米账号,又有隐私泄露的风险。这里就介绍一个非常规方法,也被很多人戏称为替换安装包的「偷渡法」。【方法及步骤简介】1、下载好可以升级的 MIUI 12.5 内测版安装包(A包);这是小米官方 MIUI 安装包的 GitHub 下载页面:https://github.com/mooseIre/

如何将iPhone中的联系人导入到小米手机MIUI系统中

By: fengooge
18 March 2021 at 22:40
 在不同的设备间同步或导入导出联系人有很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Google、微软等提供的跨平台账号同步登录 Google 或微软的账号,赋予通讯录权限就可以实现通讯录(联系人)的转移,微软还提供有专业的 Exchange 同步服务。2、第三方APP(面临较大的隐私泄露风险)需要自己甄别可信的通讯录同步软件。3、vcf/vCard 等通讯录通用文件在跨平台的不同设备间,通过导出再导入这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实现联系人的转移。4、SIM 卡转移先将联系人导入到 SIM 卡种,再将联系人从 SIM 中搬到另一部手机中。我在更换了新的 MIUI(小米) 设备之后,想把 iPhone 中的联系人导入到这款 MIUI 手机中。我一开始使用的方法是,打开 macOS 系统中的「联系人」APP,将联系人全选,然后导出为 .vcf 文件,然后在 MIUI 设备中导入。

自力更生编译小米AX3600路由器的Openwrt固件

By: 小皮子
30 May 2022 at 20:10

以下方法经本人验证通过,环境如下:

Win10 下安装Ubuntu 20.04.4 LTS

Boos4721 的固件


前言:家中主路由器为小米AX3600路由器,为实现一些个人需求,因此一直刷的是论坛上他人编译好的Openwrt固件,近期因有一些个人需求该固件并不支持,思来想去,决定自己编译。

第一步:安装ubuntu 20.04.4 LTS

首先使用管理员身份运行windows Power-Shell,执行以下命令后重启

Enable-WindowsOptionalFeature -Online -FeatureName 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然后在Microsoft Store 搜索 ubuntu 20.04.4 LTS 并安装,安装完成后点击打开,新建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即可

第二步:设置代理

考虑到网络环境,建议将V2ray设置全局代理

然后将win10的V2rayN软件参数设置里面勾选“允许来自局域网的连接”

接着,在 ubuntu 20.04.4 LTS 中,输入命令 vim .bashrc,编辑配置文件,在文件中加入以下内容后保存

# proxy list
alias proxy='export http_proxy=socks5://127.0.0.1:10808; export https_proxy=socks5://127.0.0.1:10808'
alias unproxy='unset http_proxy; unset https_proxy'

10808是win10中v2ray的监听端口,可依据自己配置修改

最后命令行输入 proxy 即可开启代理

第三步:更新软件包列表和软件包

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y install build-essential asciidoc binutils bzip2 gawk gettext git libncurses5-dev libz-dev patch python3 python2.7 unzip zlib1g-dev lib32gcc1 libc6-dev-i386 subversion flex uglifyjs git-core gcc-multilib p7zip p7zip-full msmtp libssl-dev texinfo libglib2.0-dev xmlto qemu-utils upx libelf-dev autoconf automake libtool autopoint device-tree-compiler g++-multilib antlr3 gperf wget curl swig rsync

第四步:获取源代码并配置

输入以下命令获取Boos4721的固件

git clone -b stable https://github.com/Boos4721/openwrt

进入目录

cd openwrt

更新源

./scripts/feeds update -a
./scripts/feeds install -a -f

进入定制界面进行个性化配置

make menuconfig

选择 IPQ8097x , AX3600

进入LuCI 的 Applications 自定义所需的插件

最后Save保存配置即可

第五步:编译

输入以下命令下载DLL库、编译,-j16表示16线程,我使用的16线程,供参考

make -j16 download V=s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make -j16 V=s

编译完成后win10文件资源管理器中输入如下地址即可看到编译好的固件

 \\wsl$\Ubuntu-20.04\home\xxx(第一步创建的用户名)\openwrt\bin\targets\ipq807x\generic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或者它给您带来了帮助,您可以请我们喝一杯咖啡,我们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
❌